2014年高考化学试卷(海南卷)
(海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化学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 分别为436KJ·mol-1,463KJ·mol-1,495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 △H =—485KJ·mol-1B、H2O(g)==H2(g)+1/2O2(g) △H = + 485KJ·mol-1C、2 H2(g) + O2(g)==2 H2O(g) △H = +485KJ·mol-1D、2 H2(g) + O2(g)==2 H2O(g) △H =—485KJ·mol-1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6、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2014年高考化学海南卷解析版
2014·海南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1答案:C 解析:A.碘易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常用于杀菌消毒,故A正确;B.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故B正确;C.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应用氢氟酸,故C错误;D.甲醛对人体有害,可导致皮肤癌等,可污染环境,故D 正确.考点: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浓硫酸的性质.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碘酒、84消毒液、二氧化硅的性质以及甲醛的污染等知识,为高频考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 HI B.原子半径:Na> Mg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 Cl-2答案:C 解析:A.非金属性:Cl>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故A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Mg,故B正确;C.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C错误;D.酸性HCl>H2S,酸越弱,对应的阴离子越易结合质子,故D正确.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远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3答案:D 解析:A、B、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时,,在阴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逸出气体氢气,该极区碱性增强,遇到酚酞溶液呈红色,故A、B正确;C、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 溶液时,阳极上是碘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碘单质,遇到淀粉变蓝色,故C正确;D、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 溶液时,生成氢氧化钾溶液,溶液的pH 变大,故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知识,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中等。
2014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海南卷
2014年高考海南化学试题赏析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 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Cl—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 △H =—485KJ/molB.H2O(g)==H2(g)+1/2O2(g) △H = + 485KJ/molC.2 H2(g) + O2(g)==2 H2O(g)△H = + 485KJ/molD.2 H2(g) + O2(g)==2 H2O(g) △H =—485KJ/mol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 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6.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7.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 .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 .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 8.某反应工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 C .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D .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 1+E 2 9.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 .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 B .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泄漏 D .Na 2S 可除去污水中的Cu 2+ 10.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A .P 2O 5可用于干燥Cl 2和NH 3B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C .CCl 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D .Si 和SiO 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11.室温下,用0.100mol/L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L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Ⅱ 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C .V(NaOH) =20ml 时,C (Cl — )== C (CH3COO — )D .V(NaOH) =10ml 时,醋酸溶液中: C (Na+ )> C (CH3COO — )> C (H+ )> C (OH — ) 12.将BaO 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 2(s)2BaO(s)+O 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平衡常数减小B .BaO 量不变C .氧气压强不变D .BaO 2量增加第Ⅱ卷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8—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2014年高考海南化学试题赏析
2014年高考海南化学试题赏析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赏析:考察生活化学知识。
二氧化硅不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用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而是用氢氟酸。
选择C。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 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Cl—赏析:考察物质性质的比较,涉及热稳定性、原子半径、酸性、碱性的比较。
C项,亚硫酸是弱酸,硫酸是强酸,选择C。
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赏析:考察电解原理。
电解KI溶液溶液,阳极产生I2,阴极产生KOH和H2,溶液的PH值变大。
D错误,选择D。
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 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KJ/mol,463KJ/mol,495KJ/mol,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 △H =—485KJ/molB.H2O(g)==H2(g)+1/2O2(g) △H = + 485KJ/molC.2 H2(g) + O2(g)==2 H2O(g)△H = + 485KJ/molD.2 H2(g) + O2(g)==2 H2O(g) △H =—485KJ/mol赏析:考察键能与△H的相互关系。
按C项反应,△H=2×436+495-4×463=-485 KJ/mol,选择D。
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 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赏析:考察物质的除杂方法和除杂试剂。
【推荐】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HCl >HIB .原子半径:Na >MgC .酸性:H 2SO 3>H 2SO 4D .结合质子能力:S 2﹣>Cl ﹣3.(2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I 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 .阴极逸出气体C .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 .溶液的pH 变小4.(2分)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 化学键的焓变为键焓.已知H ﹣H ,H ﹣O 和O=O 键的键焓△H 分别为436J •mol ﹣1、463J •mol ﹣1和495J •mol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 (g )═H 2(g )+O 2(g )△H=﹣485J •mol ﹣1B .H 2O (g )═H 2(g )+O 2(g )△H=+485J •mol ﹣1C .2H 2(g )+O 2(g )═2H 2O (g )△H=+485J •mol ﹣1D .2H 2(g )+O 2(g )═2H 2O (g )△H=﹣485J •mol ﹣15.(2分)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6.(2分)NaOH 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A .酚酞B .圆底烧杯C .锥形瓶D .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 .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 .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8.(4分)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C .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 .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 1+E 29.(4分)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 .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C .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D .Na 2S 可除去污水中的Cu 2+10.(4分)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 2O 5可用于干燥Cl 2和NH 3B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C .CCl 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D .Si 和SiO 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11.(4分)室温下,用0.100mol •L ﹣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 •L ﹣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B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 (NaOH )小于20mLC .V (NaOH )=20.00mL 时,两份溶液中c (Cl ﹣)=c (CH 3COO ﹣)D .V (NaOH )=10.00mL 时,醋酸溶液中c (Na +)>c (CH 3COO ﹣)>c (H +)>c (OH ﹣)12.(4分)将BaO 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 2(s )⇌2BaO (s )+O 2(g )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常数减小B .BaO 量不变C .氧气压强不变D .BaO 2量增加三、解答题13.(9分)4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 的2倍,y 的氧化物具有两性,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制备.(2)m 、n 、y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3)气体分子(mn )2的电子式为 .(mn )2成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9分)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 ﹣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O 2NC 6H 4COOC 2H 5+OH ﹣⇌O 2NC 6H 4COO ﹣+C 2H 5OH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 •L ﹣1,15℃时测得O 2NC 6H 4COOC 2H 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与180~240s 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 ;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列式计算1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3)为提高O 2NC 6H 4COOC 2H 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15.(8分)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多卤代甲烷常作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工业上分离这些多氯代甲烷的方法是 .(2)三氟氯溴乙烷(CF 3CHClBr )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16.(9分)锰锂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 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 2晶格中,生成LiMnO 2.回答下列问题:(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 极流向 极(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应式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填“是”或“否”),原因是 .(4)MnO 2可与OH 和ClO 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2Mn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O 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MnO 4和M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7.(9分)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2Na 2S+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中的试剂为 .(2)反应开始后,c 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3)d 中的试剂为 .(4)试验中要控制SO 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三、选做题,请考生在选修5、选修3、选修2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6mol NaOH反应C.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D.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也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19.(14分)1,6﹣已二酸(G)是合成尼龙的主要原料之一,可用含六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氧化制备.如图为A通过氧化反应制备G的反应过程(可能的反应中间物质为B、C、D、E和F):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A中含碳87.8%,其余为氢,A的化学名称为.(2)B到C的反应类型为.(3)F的结构简式为.(4)在上述中间物质中,核磁共振氢谱出峰最多的是,最少的是.(填化合物代号)(5)由G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A通过两步反应制备1,3﹣环已二烯的合成路线为.四、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20.(6分)对于钠的卤化物(Na)和硅的卤化物(Si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i4难水解B.Si4是共价化合物C.Na易水解D.Na的熔点一般高于Si421.(14分)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如图依次是C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它们互为.(2)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3)C属于晶体,石墨属于晶体.60(4)石墨晶体中,层内C﹣C键的键长为142pm,而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pm.其原因是金刚石中只存在C﹣C间的共价键,而石墨层内的C﹣C间不仅存在共价键,还有键.(5)金刚石晶胞含有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 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不要求计算结果).五、选修2-化学22.(6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是催化剂A.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B.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O被还原为Ag2C.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D.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23.(14分)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是nS(还含有少量FeS等其它成分),以其为原料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操作.(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其作用是.(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由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有关“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尼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锻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分析】A .碘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B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C .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D .甲醛可污染环境.【解答】解:A .碘易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常用于杀菌消毒,故A 正确;B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故B 正确;C .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应用氢氟酸,故C 错误;D .甲醛对人体有害,可导致皮肤癌等,可污染环境,故D 正确。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解析版)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 HI B.原子半径:Na> Mg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 Cl-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远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变小【解析】4.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l mol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 、H-O 和O-O 键的键焓ΔH 分别为436 kJ/mol 、463 kJ/mol 和495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H 2O (g)= H 2(g)+21O 2(g); ΔH= -485 kJ/mol B .H 2O (g)=H 2(g)+21O 2(g); ΔH==+485 kJ/mol C .2H 2(g)+ O 2 (g)= 2H 2O(g) ΔH = +485 kJ/molD .2H 2(g)+ O 2(g)=2H 2O(g) ΔH = -485 kJ/mol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6.NaOH 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 .酚酞B .圆底烧瓶C .锥形瓶D .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O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O分)。
【推荐】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2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热稳定性:HCl >HIB .原子半径:Na >MgC .酸性:H 2SO 3>H 2SO 4D .结合质子能力:S 2﹣>Cl ﹣3.(2分)以石墨为电极,电解I 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 .阴极逸出气体C .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 .溶液的pH 变小4.(2分)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 化学键的焓变为键焓.已知H ﹣H ,H ﹣O 和O=O 键的键焓△H 分别为436J •mol ﹣1、463J •mol ﹣1和495J •mol ﹣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H 2O (g )═H 2(g )+O 2(g )△H=﹣485J •mol ﹣1B .H 2O (g )═H 2(g )+O 2(g )△H=+485J •mol ﹣1C .2H 2(g )+O 2(g )═2H 2O (g )△H=+485J •mol ﹣1D .2H 2(g )+O 2(g )═2H 2O (g )△H=﹣485J •mol ﹣15.(2分)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 )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6.(2分)NaOH 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A .酚酞B .圆底烧杯C .锥形瓶D .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4分)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B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 .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 .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8.(4分)某反应过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过程a 有催化剂参与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C .改变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D .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 1+E 29.(4分)下列关于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 .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C .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D .Na 2S 可除去污水中的Cu 2+10.(4分)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P 2O 5可用于干燥Cl 2和NH 3B .“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C .CCl 4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D .Si 和SiO 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11.(4分)室温下,用0.100mol •L ﹣1 NaOH 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00mol •L ﹣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Ⅱ表示的是滴定醋酸的曲线B .pH=7时,滴定醋酸消耗的V (NaOH )小于20mLC .V (NaOH )=20.00mL 时,两份溶液中c (Cl ﹣)=c (CH 3COO ﹣)D .V (NaOH )=10.00mL 时,醋酸溶液中c (Na +)>c (CH 3COO ﹣)>c (H +)>c (OH ﹣)12.(4分)将BaO 2放入密闭的真空容器中,反应2BaO 2(s )⇌2BaO (s )+O 2(g )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体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常数减小B .BaO 量不变C .氧气压强不变D .BaO 2量增加三、解答题13.(9分)4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m 的2倍,y 的氧化物具有两性,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制备.(2)m 、n 、y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3)气体分子(mn )2的电子式为 .(mn )2成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类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4.(9分)硝基苯甲酸乙酯在OH ﹣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O 2NC 6H 4COOC 2H 5+OH ﹣⇌O 2NC 6H 4COO ﹣+C 2H 5OH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 •L ﹣1,15℃时测得O 2NC 6H 4COOC 2H 5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与180~240s 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 ;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列式计算1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3)为提高O 2NC 6H 4COOC 2H 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15.(8分)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1)多卤代甲烷常作为有机溶剂,其中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工业上分离这些多氯代甲烷的方法是 .(2)三氟氯溴乙烷(CF 3CHClBr )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16.(9分)锰锂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LiClO 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 2晶格中,生成LiMnO 2.回答下列问题:(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 极流向 极(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应式 .(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填“是”或“否”),原因是 .(4)MnO 2可与OH 和ClO 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2MnO 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MnO 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MnO 4和M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7.(9分)硫代硫酸钠(Na 2S 2O 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应:2Na 2S+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 中的试剂为 .(2)反应开始后,c 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澄清.此浑浊物是 .(3)d 中的试剂为 .(4)试验中要控制SO 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三、选做题,请考生在选修5、选修3、选修2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8.(6分)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1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6mol NaOH反应C.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D.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也能与NaHCO3反应放出CO219.(14分)1,6﹣已二酸(G)是合成尼龙的主要原料之一,可用含六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氧化制备.如图为A通过氧化反应制备G的反应过程(可能的反应中间物质为B、C、D、E和F):回答下列问题:(1)化合物A中含碳87.8%,其余为氢,A的化学名称为.(2)B到C的反应类型为.(3)F的结构简式为.(4)在上述中间物质中,核磁共振氢谱出峰最多的是,最少的是.(填化合物代号)(5)由G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6)由A通过两步反应制备1,3﹣环已二烯的合成路线为.四、选修3-物质的结构与性质20.(6分)对于钠的卤化物(Na)和硅的卤化物(Si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i4难水解B.Si4是共价化合物C.Na易水解D.Na的熔点一般高于Si421.(14分)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如图依次是C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1)金刚石、石墨、C60、碳纳米管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它们互为.(2)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3)C属于晶体,石墨属于晶体.60(4)石墨晶体中,层内C﹣C键的键长为142pm,而金刚石中C﹣C键的键长为154pm.其原因是金刚石中只存在C﹣C间的共价键,而石墨层内的C﹣C间不仅存在共价键,还有键.(5)金刚石晶胞含有个碳原子.若碳原子半径为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r= 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不要求计算结果).五、选修2-化学22.(6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是催化剂A.碱性锌锰电池中,MnO2B.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AgO被还原为Ag2C.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D.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23.(14分)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是nS(还含有少量FeS等其它成分),以其为原料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操作.(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其作用是.(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5)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由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我国古代曾采用“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中有关“升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尼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锻红,…,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2014年海南省高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分)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 .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 .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分析】A .碘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B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C .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D .甲醛可污染环境.【解答】解:A .碘易溶于乙醇,可形成碘酒,常用于杀菌消毒,故A 正确;B .氯气与氢氧化钠反应可得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 ,故B 正确;C .浓硫酸与二氧化硅不反应,应用氢氟酸,故C 错误;D .甲醛对人体有害,可导致皮肤癌等,可污染环境,故D 正确。
海南2014年高考化学试题及解析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海南卷〕单科化学试卷word精校高清重绘版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答案】C【解析】A、碘酒是单质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分散系〔溶液〕, A正确;B、“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OH反响后得到的消毒齐J,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 ,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与酸反响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1O ,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 B正确;C、浓硫酸不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响,而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响:SiO2+4HF—SiF4 T +2H O,所以工艺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 C错误;D、甲醛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甲醛有毒,那么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正确.2、以下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热稳定性:HCl >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SO4D、结合质子水平:S2>Cl【答案】C【解析】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 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 故稳定性HCl >HI, A正确;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Mg,B正确;C、H2SO3属于中强酸,H2SO4属于强酸,故酸性:H z SO4>H2sO3, C错误;D、酸性越弱,酸越难电离,对应的酸根离子越易结合氢离子,由于HCl强于H2S,所以结合质子水平:S2 >Cl , D正确.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酬:和淀粉〕,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第1页共17页【答案】D电解【解析】以石墨为电极,电解 KI 溶液,发生的反响为 2KI+2H 2O 2KOH+H 2 >I 2 〔类似于电解饱和食盐水〕,阴极产物是H 2和KOH ,阳极产物是12.由于溶液中含有少量的酚酬:和淀粉,所以阳极附近的溶液会变蓝〔淀粉遇碘变蓝〕,阴极附近的溶液会变红 〔溶液呈碱性〕, ABC 正确;由于电解产物有 KOH 生成,所以溶液的 PH 逐渐增大,D错误.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 1mol 化学键的烙变称为键烙. H —H, H —O,和O==O 键的键HA H 分别为436KJ/mol , 463KJ/mol , 495KJ/mol ,以下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选项是 〔 〕△ H = -485KJ/mol △ H = + 485KJ/mol △ H = + 485KJ/mol △ H = —485KJ/mol和 O==O 键的键H 分别为 436KJ/mol , 463KJ/mol , 495KJ/mol",可以计算出 2mol H 2和1mol O 2完全反响生成2mol H z O 〔g 〕产生的始变是 436KJ/mol >2+495KJ/mol M —463KJ/mol M= — 485KJ/mol ,所以该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 H 2〔g 〕 + O 2〔g 〕=2 H 2O 〔g 〕 AH = - 485KJ/mol , D 正确. 5、以下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 、通过浓硫酸除去 HCl 中的H 2O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 N 2中的O 2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答案】A【解析】A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HCl 发生反响,所以除去 HCl 中的H 2O 可以通△过浓硫酸进行,A 正确;B 、H 2和CO 均能与CuO 发生反响〔H 2+CuO^^=Cu+H 2O 、△点燃CO+CuO Cu+CO 2 T 〕 , B 错误;C 、N2和O2均能与镁粉发生反响〔3Mg+电=^=点燃Mg 3N 2、Mg+ O 2 2MgO 〕 , C 错误;D 、CO 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用水来除去 CO 中的CO 2.由于一氧化碳具有复原性,可将混合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一氧化碳会与氧 化铜反响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将一氧化碳转化为二氧化碳.第2页共17页6、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C 、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 、溶液的PH 变小A 、H 2O(g)==H 2(g)+1/2O 2(g)B 、H 2O(g)==H 2(g)+1/2O 2(g)C 、2 H 2(g) + O 2(g)==2 H 2O(g)D 、2 H 2(g) + O 2(g)==2 H 2O(g)【答案】D【解析】根据“ H-H, H-O,A、酚酗: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答案】B【解析】用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来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时所需仪器:带滴定管夹的铁架台、碱式滴定管、烧杯、锥形瓶、漏斗〔可用来向滴定管中参加液体〕,用不到圆底烧瓶.滴定终点用指示剂酚酬:来判断.二、选择题:此题共6小题,每题4分,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假设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项选择的0分,假设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7、以下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答案】BD【解析】A、蛋白质先水解成多肽,多肽再水解成最终产物氨基酸,故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各种氨基酸, A错误;B、淀粉在酸的催化作用下, 能发生水解;淀粉的水解过程:先生成分子量较小的糊精〔淀粉不完全水解的产物〕,糊精继续水解生成麦芽糖,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B正确;C、纤维素属于多糖,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错误;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与甘油, D正确.8、某反响过程能量变化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反响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B、该反响为放热反响,热效应等于△HC、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响的活化能D、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响的活化能等于E1+E2第3页共17页【答案】BC【解析】A 、由图可知,反响过程 a 需要的活化能比 b 要高,所以a 没有催化剂参与,A 错误;B 、由图可知,该反响中,反响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所以该反响属于 放热反响,反响的热效应等于反响物与生成物能量之差,即^ H, B 正确;C 、使用催化剂, 改变了反响进行的途径,降低了反响的活化能,C 正确.【解析】A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不与玻璃发生反响的酸,但由于 HF 能与玻璃的成分SiO 2发生反响〔SiO 2+4HF —SiF 4 T +2HO 〕,所以玻璃容器不能存放氢氟酸〔HF 〕 , A 错误;B 、纯碱〔Na 2CO 3〕溶液由于 CO 32—水解而显碱性,可以促进油脂的水解,因此纯碱可用 于清洗油污,B 正确;C 、氯气与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可发生如下反响: 8NH 3+3C12—N2+6NH 4CI,当将浓氨水靠近氯气时,可以看到白烟〔 NH 4CI 〕生成,所以工 厂里常用浓氨水来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泄漏, C正确;D 、S 2—能与Cu 2+反响生成CuS 沉淀, 降低了水中的Cu 2+浓度,D 正确.10、以下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P 2O 5可用于枯燥C12和NH 3B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C 、CC14可用于鉴别滨水和碘水D 、Si 和SiO 2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答案】BC【解析】A 、P 2O 5属于酸性枯燥剂, 不能用来枯燥碱性气体 NH 3, A 错误;B 、何燃冰〞 是水和甲烷在低温、高压的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分布于深海沉积物中,由天然气与水 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所以何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B 正确;C 、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四氯化碳在下方,水在上方;萃取时,上层液 体是水,澳被萃取到下方四氯化碳中,所以上层无色,下层橙色;将碘水与四氯化碳混合, 碘在四氯化碳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的大,且四氯化碳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故混合后IV 中 溶液分层上层是水下层是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因此下层为紫红色,所以 CCl 4可用于鉴别澳水和碘水,C 正确;D 、SiO 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Si 用于制造半导体材料,D 正确.11、室温下,用 0.100mol/L NaOH 溶液分别滴定 20.00ml 0.100mol/L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第4页共17页9、 卜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B 、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B 、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泄漏_.一 .、一2+D 、Na 2s 可除去污水中的 CuA、 n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B、PH=7时,滴定醋酸消耗V(NaOH)小于20mlC、V(NaOH) =20ml 时,C(ci )== C(CH3COO )D、V(NaOH) =10ml 时,醋酸溶液中:C(Na+)> C(CH3COO-)> C(H+)> C(OH-)【答案】B【解析】A、滴定开始时0.1000mol/L盐酸pH=1 , 0.1000mol/L醋酸pH > 1,所以滴定盐酸的曲线是图n,滴定醋酸的曲线是图I,故A错误;B、醋酸钠水解呈碱性,氯化钠不水解,pH=7时,醋酸所用NaOH溶液的体积小, 故B错误;C、V ( NaOH ) =20.00 mL时, 二者反响生成氯化钠和醋酸钠,醋酸根发生水解,浓度小于氯离子,故C错误;D、参加10ml氢氧化钠时,溶液中恰好为同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 醋酸电离大于醋酸根的水解程度,所以C(CH 3COO ) >C(Na +), D 错误.12、将BaO2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响2BaO2(s) 2BaO(s)+O 2(g)到达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到达平衡,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平衡常数减小B、BaO量不变C、氧气压强不变D、BaO2量增加【答案】CD【解析】A、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改变, A错误;B、由于该反响2BaO2(s) u^BaOlR+Ogg)的正反响是体积增大的反响, 当温度保持不变时, 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 所以BaO量减小, B错误;C、由于温度不变,那么化学平衡常数( K=c(O2))不变,所以c( O2)不变,所以氧气压强不变,C正确;D、由于该反响2BaO2(s) = 2BaO(s)+O 2(g)的正反响是体积增大的反响,当温度保持不变时,缩小容器体积(相当于加压),平衡会向体积减小的方向即逆方向移动,所以BaO?量增加,D正确.第II卷此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局部,第13题一第17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5页共17页第18-2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13、( 9分)4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 x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m 的2倍,y 的氧化物具有两性.答复以下问题:融 的方法制备.(2) m 、n 、y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3)气体分子(mn) 2的电子式为 , (mn) 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9分)(1)三 IIA MgCl 2 (每空1分,共3分) (2) HNO 3 Al(OH) 3 (每空 1 分,共 2 分)…:N ;?C :Ci :N : ___________ ___ _八 八(3) ** ** 2NaOH+(CN) 2=NaCN+NaCNO+H 2O (每空 2 分,共 4 分)【解析】根据四种元素(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位置关系,可知(1)元素x (M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IIA 族,由于 泼,常用电解熔融的 MgCl 2的方法制备;(2) m (Mg)、n (C)、y ( N)三种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化物的水化物中碱性最强的是 Al(OH) 3,非金属性最强的是 N 元素,所以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HNO 3;一八.... .. 口 “八…t ,口 :N :t :C-*N : (3)气体分子(mn) 2的化学式是(CN)2,属于共价化合物,电子式是•• 〞 ;根据题目中的信息“ (mn) 2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所以 (CN) 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发生的化学方程式类似于C%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响,所以反响的方程式为2NaOH+(CN) 2=NaCN+NaCNO+H 2O .14、(9分)硝基苯甲酸乙酯在 OH 一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响:O 2NC 6H 4COOC 2H 5+OH ——O 2NC 6H 4COO + C 2H 5OH两种反响物的初始浓度均为0.050mol/L , 15c 时测得O 2NC 6H 4COOC 2H 5的转化率“随时间第6页共17页(1)元素x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周期,.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Mg 的化学性质比拟活Al 元素,故最高价氧比拟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列式计算15° C时该反响的平衡常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提局O2NC6H4COOC2H5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限制反响温度外,还可以米取的举措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写出两条).【答案】(9分)0.050mol L」(41.8% -33.0%)(1)u= ---------------------- ------------------ =7.3父10 mol L s (2分)(180-120)su = 0. 050 mQ. (4&8% %8%用mo,「L’(2分)(2 4 0 1 850 )随着反响进行,反响物浓度降低,反响速率减慢(1分)___ 1 ______ 2_____ 2 /C、[0.050mol L 71.0%] (71.0%) 八八八、(2)K =- ----------------- j-------------- -- 2=6.0或K=-^ ------------ =6.0 (2 分)[0.050mol L (1-71.0%)] (1-71.0%)(3)增加OH-的浓度、移去产物(2分)【解析】(1)根据题目中提供的信息.可知在120~180s内的平均反响速率是:一一一10.050mol L (41.8% -33.0%) 5 一」」= -------------------- ------------------ - =7.3 10 mol L s(180-120)s在180~240s内的平均反响速率是:0.050mol L」(48.8% -41.8%) 5 一二二= -------------------- - ------------------ =5.8 10 mol L s(240 -180)s51.1根据以上两个反响速率120~180s内(7.3父10 mol L s )和180~240s内(5.8M10*mol L, s」),可以看出:随着反响进行,反响物浓度降低,反响速率减慢;1 2(2) 15 C时该反响的平衡常数K =—[-——mol ----------------- —一2 =6.0 ;[0.050mol L (1-71.0%)]2(3)提升O2NC6H4COOC 2H5的平衡转化率,就意味着O2NC6H4COOC 2H5+OH 一= O2NC6H4CO.—+ C2H5OH反响的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举措增大反响物的第7页共17页浓度〔增加OH 的浓度〕,减小生成物的浓度〔移去产物〕.15、〔8分〕卤代煌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答复以下问题:〔1〕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分子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是 ,工业上别离这些 多氯代物的方法是 . 〔2〕三氟氯澳乙烯〔CF a CHClBr 〕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3〕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3) --------------- H 2C=CH 2+CI 2CH 2CICH 2C1 加成反响 消去反响〔每空 1分,共3分〕【解析】〔1〕甲烷的结构是正四面体,所以只有当甲烷的4个H 原子全部被C1原子取代生成四氯化碳时,其结构才是正四面体;多氯代物的组成和结构相似,随着相对分子质 量的增大,物质的沸点逐渐升高,那么可以利用它们之间沸点的差异,采取蒸储法〔分储〕 进行别离;〔2〕三氟氯澳乙烯〔CF 3CHC 旧r 〕的同分异构体就是 F 、Cl 、Br 三种原子之间互换位〔3〕乙烯〔H 2C=CH 2〕生成1,2一二氯乙烷〔CH 2CICH 2C1〕是加成反响,方程式为 H 2C=CH 2+CI 2 --------- ^CH 2C1CH 2C1, 1,2一二氯乙烷〔CH 2CICH 2C1〕生成氯乙烯〔CH 2=CHC1〕属于卤代煌的消去反响.16、〔9分〕锂镒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该电池反响原理如下图,其中电解质LiClO 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 MnO 2晶格中,生成LiMnO 2.第8页共17页答复以下问题:乙烯反响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响类型为 ,反响②的反响类型为【答案】〔8分〕〔1〕四氯化碳 分储〔每空1分,共2分〕FICIH -r FICIB- IXF-IFlo — c一FF -rFlctB置,那么可以写出三种同分异构体 FICIH -r FICIB -11 F 一IF —.— CHICIB一F-r FlctBHICIFJC ------- ®-------- 3L向一国(1)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极流向极.(填字母)(2)电池正极反响式为.(3)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填“是〞或“否〞)原因是(4)MnO2可与KOH和KC1O 4在高温条件下反响,生成K z MnO4,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K2MnO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 4和M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答案】(9分)(1) b a (每空1分,共2分)(2)MnO 2+e +Li+=LiMnO 2 (2 分)(3)否电极Li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响(每空1分,共2分)高温(4) 3MnO 2+KClO 3+6KOH 皿2K 2MnO4+KCl+3H 2O (2 分)2:1 (1 分) 【解析】(1)结合所给装置图以及原电池反响原理,可知Li作负极材料,MnO 2作正极材料,所以电子流向是从a-b,那么电流方向那么是b-a;(2)根据题目中的信息“电解质LiClO 4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Li+通过电解质迁移入MnO 2晶格中,生成LiMnO 2〞,所以正极的电极反响式MnO 2+e +Li+=LiMnO 2;(3)由于负极的电极材料Li是活泼的金属,能够与水发生反响,故不能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4)由题目中的信息“MnO2可与KOH和KC1O 4在高温条件下反响, 生成K?MnO 4〞,4 6可知该反响属于氧化复原反响, Mn元素化合价升高(Mn t Mn ),那么C1元素的化合价5 1降低(Cl T C1 ),所以方程式为3MnO 2+KC1O 3+6KOH 2K2MnO 4+KCI+3H 2O ;第9页共17页6 7根据“ K2MnO 4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KMnO 4 ( K ?MnO 4T KMnO 4 )和MnO26 4(K2MnO 4T MnO 2)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生成的KMnO 4和M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17、( 9分)硫代硫酸钠(Na2s2O3)可用做分析试剂及糅革的复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工业上可用反响:2Na2S+Na2CO3 +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下图,答复以下问题:(1) b 中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 c 中试齐“为第10页共17页【解析】根据装置图可知,最左侧装置是制备SO2、中间装置用来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右侧装置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SO2〕.(1) b用来制备SO2,实验室常用亚硫酸钠(或亚硫酸氢钠)和硫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硫、硫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SO3* 1 2 3+2H+=SO2f+H2O 或HSO3 +H +=SO2>H2O;根据制取硫代硫酸钠〔Na2s2O3〕的方程式2Na2S+Na2CO3 +4SO 2==3Na 2S2O 3+CO 2,可知c中试剂为硫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2〕由于SO2具有氧化性,溶液中存在S2,所以二者能发生氧化复原反响生成单质S;〔3〕 d是尾气处理装置〔吸收SO2〕,所以d中盛放的试剂是NaOH溶液;〔4〕限制SO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限制反响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的方法;〔5 〕硫代硫酸钠〔Na 2s2O3〕属于强碱弱酸盐,与酸容易发生反响〔S2O3,2H+=SJ +SOT +HO〕,如假设SO2过量,那么溶液显酸性,硫代硫酸钠〔Na2s2O3〕就发生反响导致产品质量减少.【有机化学根底】18-1 〔6分〕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成效,以下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B、1 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6 mol NaOH 反响C、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响,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响D、既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响,也能和NaHCO3反响放出CO?【答案】BD 〔6分〕【解析】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结构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酚羟基〔―OH〕,酯基〔-COO -〕和醒键〔—O—〕 , A正确;B、能够和NaOH发生反响的官能团三个酚羟基〔一OH 〕,酯基〔一COO —〕,而1 mol该化合物含3mol酚羟基〔一OH〕和1mol酯基〔一COO—〕,所以1 mol该化合物最多能与4 mol NaOH 反响,B错误;C、该有机物结构中还有碳碳双键〔一C=C -〕,能发生加成反响,含有酚羟基〔一OH〕,还能发生取代反响, C正确;D、该化合物含有酚羟基〔一OH〕,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响〔溶液显紫色〕,虽然酚羟基〔一OH〕具有酸性,但是其酸性弱于H2CO3,故不能和NaHCO 3反响放出CO 2, D 错误.18—n( 14 分)(1) 6-己二酸(G)是合成尼龙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六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氧化制备.下图为A 通过氧化反响制备 G 的反响过程(可能的反响中间物质为 B 、C 、D 、E 和F).国普..- cr :-0C-oBcDQ一—一 CE OHF G答复了了问题:(1)化合物A 中含碳87.8%,其余为氢,A 的化学名称为 . (2) B 到C 的反响类型为 . (3) F 的结构简式为.(4)在上述中间物质中, 核磁共振氢谱出峰最大的是 ,最少的是(填化合物代号).(5)由G 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2页共17页(6)由A 通过两步制备【答案】(14分)(1)环己烯(2)加成反响 d(3) .(4)DE Fr^cooH打 1-80H(5)1,3一环己二烯的合成线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分)(2分)(2分,1分,共3分)+ H NH H RNH +(2n-t)(!2OLJ M(2分)【解析】〔1〕结合“化合物 A 中含碳87.8%,其余为氢〞以及 AB 间的转化关系,可(6) (4分)知A 的结构简式为〔环己烯〕;〔2〕根据BC 的结构简式,可知 B 生成 C 的反响属于加成反响〔与山加成〕;〔4〕上述物质中,BCG 三种物质中只有3种不同类型的 H 原子,D 、E 有6种不同类型的H 原子,F 有2种不同类型的 H 原子, 因此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峰最多的是D 、E ,(5)由可知该反响为缩聚反响,小分子物质是 H 2O,故方打程式为 COORyCOCHo9IIIIHO WC-NHRNH--H + &-1网0法, 通过两步制备1, 3一环己二烯〔〕,我们可以采取逆推发生消去反响〔NaOH 醇溶液/加热〕制得,可以由 发生加成反响〔与 Br 2/CCl4〕制得,所以制备的路线是19.【选修 3-物质结构与性质】 20分)19-I 〔6分〕对于钠的卤化物 〔NaX 〕和硅的卤化物〔SiX 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SiX 4难水解B. SiX 4是共价化合物催化剂(6)由 A (Br 可以由BrBr 2/CCI 4【答案】BD 〔6分〕【解析】A 、硅的卤化物〔SiXJ 的水解比拟强烈,如 SiCl 4+3H 2O= H 2SQ 3 J +4HCLSiF 4+3H 2O=H 2SiO 3>4HF , A 错误;B 、硅的卤化物〔SiX 4〕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B 正确;C 、钠的卤化物〔NaX 〕属于强酸强碱盐,不发生水解, C 错误;D 、钠的卤化物〔NaX 〕是由离子键构成的,属于离子晶体,SiX 4属于分子晶体,所以 NaX 的熔点Go石重 金刚石晶胞答复以下问题:〔1〕金刚石、石墨、C 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 它们互为 .〔2〕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 、. 〔3〕 C 60属于 晶体,石墨属于 晶体.〔4〕石墨晶体中,层内 C-C 键的键长为142 pm,而金刚石中C-C 键的键长为154 pm .还有 键.个碳原子.假设碳原子半径为 r,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 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那么r=a,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不要求 计算结果〕.【答案】〔14分〕〔2分〕〔每空1分,共2分〕〔每空1分,共2分〕 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互称为同素异形体;C. NaX 易水解D. NaX 的熔点一般高于 SiX 4其原因是金刚石中只存在C-C 间的 共价键,而石墨层内的C-C 间不仅存在共价键,〔1〕同素异形体⑵ sp 3 sp 2〔3〕分子混合〔4〕仃 仃 n 〔或大n 或p-p n 〕〔每空1分,共3分〕(5) 8438「 3二a 3 一 16〔1分,2分,2分,共5分〕1〕金刚石、石墨、 C 60.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它们的组成〔5〕金刚石晶胞含有一般高于 SiX 4, D 正确. 19-II 〔14分〕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以下图依次是 C 60、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2)金刚石中碳原子与四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即C原子采取sp3杂化方式), 构成正四面体,石墨中的碳原子用sp2杂化轨道与相邻的三个碳原子以b键结合,形成正六角形的平面层状结构;(3) C60中构成微粒是分子,所以属于分子晶体;石墨的层内原子间以共价键加合, 层与层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所以石墨属于混合晶体;(4)在金刚石中只存在C-C之间的仃键;石墨层内的C-C之间不仅存在仃键,还存在n键;(5)由金刚石的晶胞结构可知,晶胞内部有4个C原子,面心上有6个C原子,顶点有8个C原子,所以金刚石晶胞中C原子数目为4+6X 1 +8X1 =8;假设C原子半径为r,2 8金刚石的边长为a,根据硬球接触模型,那么正方体对角线长度的-就是C-C键的键长,即4— a =2r , 所以r=,3a, 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4 88 4二r38 4二(立a)3Q_.切=二—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 93 3a3a31620.【选修2化学与技术】(20分)20-I (6分)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碱性锌镒电池中, MnO 2是催化剂B.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 Ag2O被复原为AgC.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D.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外表发生复原反响【答案】BD (6分)【解析】A、由碱性锌镒电池的总反响:Zn+2MnO 2+2H2O— 2MnOOH+Zn (OH) 2,可知正极MnO 2得电子被复原,A错误;B、银锌纽扣电池由锌粉作负极、氧化银作正极和氢氧化钾溶液构成.电池工作时的反响原理为:Zn+Ag 2O+H 2O— Zn (OH) 2+2Ag ,电池工作过程中,正极上氧化银得电子发生复原反响,生成Ag, B正确;C、铅酸蓄电池放电时,放电发生的反响是PbO2+Pb+2H 2SO4^=2PbSO4+2H2O,硫酸不断的消耗,浓度不断减小, C 错误;D、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作阴极,在阴极上发生复原反响, D正确.第15页共17页20-II (14分)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矿的主要成分为ZnS (还含少量FeS 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 所示:答复以下问题:(1)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 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2)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 (3)浸出液净化〞过程中参加的主要物质为(4)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 Pb-Ag 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5)改良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 氧压酸浸〞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子方程式为(6)我国古代曾采用 火法〞工艺冶炼锌.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第16页共17页湿法〞工艺冶炼锌.某含锌含尘烟气净化、制酸硫化锌精矿 *焙烧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氧压酸浸〞中发生的主要反响的离炼倭铅〞的记载: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燃红, ,冷淀,毁罐取出,,即倭铅也.〞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O(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答案】(14分)ZnO (2分) (2) 浸出(2分)(3) 锌粉 置换出Fe 等 (每空2分,共4分)(4) O 2(2分) (5)2ZnS+4H ++O 2=2Zn 2++2S >2H 2O (2分) (6) ZnCO 3+2C 高温 Zn+3COT(2分)废电积液焙砂 锌浸出渣回收利用 滤渣 回收利用【解析】(1)硫化锌精矿的主要成分为ZnS,在沸腾炉中与氧气发生反响的方程式为声j日ZnS+O 2-^-ZnO+SO 2,故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ZnO ;(2)从流程图可以看出,“浸出〞环节需要参加酸,所以用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制取的酸,可用于后续的浸出操作;(3)为了保证“浸出〞环节焙砂能够全部溶解, 所以参加的酸是过量的, 此时杂质Fe3+也存在于“浸出液〞中,所以参加锌粉的目的就是置换出Fe;(4)根据题目中的信息“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Pb-Ag合金惰性电极〞,那么阳极为惰性电极,此时阳极参加反响的微粒是OH-,电极反响式4OH—+4e-=2H2O+O2f,故阳极逸出的气体是.2;(5)根据信息“氧压酸浸〞,可知参加反响的物质时ZnS、O2和酸提供的H + ,生成物“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即为S,所以离子方程式为2ZnS+4H++O2=2Zn2++2Sj+2H2O;(6)该炼锌工艺参加反响的物质时煤炭饼和炉甘石(碳酸锌),得到的物质是倭铅(金属锌)和CO , ZnCO 3+2C 皿= Zn+3c Of.(2)反响开始后,c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为澄清,此浑浊物是.(3) d中的试剂为.(4)实验中要限制SO2生成速率,可采取的举措有 (写出两条)(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 实验中通入SO2不能过量,原因是【答案】(9分)(1) SO32 +2H+=SO2>H2O HSO 3 +H+=SO 2 T+H2O (1 分)硫化钠和碳酸钠混合溶液(2分)(2)硫(1分)(3) NaOH 溶液(1 分)(4)限制反响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 (2分)(5)假设SO2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2分)。
2014年高考化学海南卷解析版
2014年高考化学海南卷解析版DkJ/mol4答案:D 解析:A、水分解是吸热反应,应该△H>0,故A错误;B、△H=2×463KJ/mol-436KJ/mol-21×495KJ/mol=+2 42.5KJ/mol,故B错误;C、氢气燃烧放热,应该△H<0,故C错误;D、△H=2×436KJ/mol+495KJ/mol-4×463KJ/mol=-4 85KJ/mol,故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反应热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是解题关键。
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 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 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5答案:A 解析: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与HCl不反应,则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操作可行,故A正确;B.二者均可还原CuO,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则不能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故B错误;C.二者均与Mg反应,将原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则应通过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N2中的O2,故C错误;D.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应利用NaOH溶液除去CO中的CO2,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除杂的原则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物质与杂质的性质差异,题目难度不大。
6.NaOH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6答案:B 解析:中和滴定时,用酚酞为酸碱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可放在碱式滴定管中,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不用圆底烧瓶,故A、C、D正确,B错误。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中和滴定;本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操作的实验仪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2021年整理)2014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
2014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4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4海南高考化学真题及解析的全部内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单科化学试卷word精校高清重绘版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答案】C【解析】A、碘酒是单质碘溶于酒精形成的分散系(溶液),A正确;B、“84消毒液”是由氯气和NaOH反应后得到的消毒剂,主要成分为NaCl和NaClO,其中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NaClO 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lO,所以有效成分为NaClO,B正确;C、浓硫酸不与玻璃的成分二氧化硅发生反应,而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所以工艺师用氢氟酸刻蚀石英制作艺术品,C错误;D、甲醛为常用的合成粘合剂的材料,且甲醛有毒,则某些装饰材料挥发出甲醛和苯等有毒物质会对空气造成污染,D正确。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答案】C【解析】A、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稳定性HCl>HI,A正确;B、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Na>Mg,B正确;C、H2SO3属于中强酸,H2SO4属于强酸,故酸性:H2SO4>H2SO3,C错误;D、酸性越弱,酸越难电离,对应的酸根离子越易结合氢离子,因为HCl强于H2S,所以结合质子能力:S2—>Cl—,D正确。
(海南省)高考真题化学试题.pdf
12、将 BaO2 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 2BaO2(s)
2BaO(s)+O2(g)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
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常数减小
B、BaO 量不变
C、氧气压强不变
D、BaO2 量增加
第Ⅱ卷
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13 题—第 17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18—20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13、(9 分)4 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 x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m 的 2 倍,y 的氧 化物具有两性。回答下列问题:
(1)b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 中试剂为__________。 (2)反应开始后,c 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为澄清,此浑浊物是____________。 (3)d 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要控制 SO2 生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条) (5)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 SO2 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考题】【有机化学基础】 18—Ⅰ(6 分)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海南卷,解析版)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 HI B.原子半径:Na> MgC.酸性:H2SO3>H2SO4。
D.结合质子能力:S2-> Cl-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远溶液呈红色 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D.溶液的pH变小【解析】4.标准状态下,气态分子断开l mol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 、H-O 和O-O 键的键焓ΔH 分别为436 kJ/mol 、463 kJ/mol 和495kJ/mol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H 2O (g)= H 2(g)+21O 2(g); ΔH= -485 kJ/molB .H 2O (g)=H 2(g)+21O 2(g); ΔH==+485 kJ/molC .2H 2(g)+ O 2 (g)= 2H 2O(g) ΔH = +485 kJ/molD .2H 2(g)+ O 2(g)=2H 2O(g) ΔH = -485 kJ/mol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 .通过浓硫酸除去HCl 中的H 2OB .通过灼热的CuO 除去H 2中的COC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 2中的O 2D .通过水除去CO 中的CO 26.NaOH 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 .酚酞B .圆底烧瓶C .锥形瓶D .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得O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O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化学部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C、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D、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热稳定性:HCl>HIB、原子半径:Na>MgC、酸性:H2SO3>H2SO4D、结合质子能力:S2—>Cl—3、以石墨为电极,电解KI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B、阴极逸出气体C、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D、溶液的PH变小4、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1mol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H—H,H—O,和O==O 键的键焓△H分别为436KJ·mol-1,463KJ·mol-1,495KJ·mol-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H2O(g)==H2(g)+1/2O2(g) △H =—485KJ·mol-1B、H2O(g)==H2(g)+1/2O2(g) △H = + 485KJ·mol-1C、2 H2(g) + O2(g)==2 H2O(g) △H = +485KJ·mol-1D、2 H2(g) + O2(g)==2 H2O(g) △H =—485KJ·mol-15、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A、通过浓硫酸除去HCl中的H2OB、通过灼热的CuO除去H2中的COC、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N2中的O2D、通过水除去CO中的CO26、NaOH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A、酚酞B、圆底烧瓶C、锥形瓶D、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2分,选两个且正确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0分。
2014年高考化学海南卷解析版
1
A.H2O (g)= H2(g)+ 2 O (g); 2 1
B.H2O (g)=H2(g)+ 2 O (g); 2
C.2H2(g)+ O2 (g)= 2H2O(g)
ΔH= -485 kJ/mol ΔH= +485 kJ/mol ΔH = +485 kJ/mol
D.2H2(g)+ O 2(g)=2H2O(g) ΔH = -485 kJ/mol
故 A 正确;B.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Na>Mg,故 B 正
确;C.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对应的含氧酸的酸性越强,故 C 错误;D.酸性 HCl>H2S, 酸越弱,对应的阴离子越易结合质子,故 D 正确.
考点:综合考查元素周期律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
物质反应掉,不符合除杂的原则,则应通过通过灼热的铜网除去 N2 中的 O2,故 C 错误;
D.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应利用 NaOH 溶液除去 CO 中的 CO2,故 D 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除杂
的原则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物质与杂质的性质差异,题目难度不大。
6.NaOH 溶液滴定盐酸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
A.酚酞 B.圆底烧瓶 C.锥形瓶 D.碱式滴定管
6 答案:B 解析:中和滴定时,用酚酞为酸碱指示剂,氢氧化钠溶液可放在碱式滴定管
中,在锥形瓶中进行滴定,不用圆底烧瓶,故 A、C、D 正确,B 错误。
考点: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中和滴定;本题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
素属于多糖,水解生成葡萄糖,故 C 错误; D.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水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化学卷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共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化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 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浓硫酸可刻蚀石英制艺术品 、装饰材料释放的甲醛会造成污染、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热稳定性: > 、原子半径: >、酸性: > 、结合质子能力: —> —、以石墨为电极,电解 溶液(含有少量的酚酞和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阴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阴极逸出气体、阳极附近溶液呈蓝色 、溶液的 变小、标准状况下,气态分子断开 化学键的焓变称为键焓。
已知 — , — ,和 键的键焓△ 分别为 · , · ,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 △ ·、 △ ·、 △ — ·、下列除杂操作可行的是()、通过浓硫酸除去 中的 、通过灼热的 除去 中的 、通过灼热的镁粉除去 中的 、通过水除去 中的、 溶液滴定盐酸的实验中,不必用到的是()、酚酞 、圆底烧瓶 、锥形瓶 、碱式滴定管二、选择题:本题共 小题,每小题 分,每小题有 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的 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得 分,选两个且正确得 分,但只要选错一个就得 分。
、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某反应工程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反应过程 有催化剂参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热效应等于△、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下列有关物质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纯碱可用于清洗油污、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漏气 、 可除去污水中的、下列关于物质应用和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可用于干燥 和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和水 、 可用于鉴别溴水和碘水 、 和 都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室温下,用 · 溶液分别滴定 · 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Ⅱ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时,滴定醋酸消耗 小于、 时,两份溶液中 — —、 时,醋酸溶液中: > — > > —、将 放入密闭真空容器中,反应 达到平衡,保持温度不变,缩小容器容积,体系重新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平衡常数减小 、 量不变 、氧气压强不变 、 量增加第Ⅱ卷本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 题—第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 — 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分) 种相邻主族短周期元素的相对位置如表,元素 的原子核外电子数是 的 倍, 的氧化物具有两性。
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周期,第 族,其单质可采用电解熔融 的方法制备。
( ) 、 、 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
( )气体分子 ) 的电子式为 , ) 称为拟卤素,性质与卤素相似,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分)硝基苯甲酸乙酯在 —存在下发生水解反应:两种反应物的初始浓度均为 · , ° 时测得的转化率α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列式计算该反应在 与 区间的平均反应速率 , ;比较两者大小可得出的结论是 。
( )列式计算 °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
( )为提高的平衡转化率,除可适当控制反应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
、( 分)卤代烃在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多氯代甲烷常为有机溶剂,其分子结构为政四面体的是 ,工业上分离这些多氯代物的方法是 。
( )三氟氯溴乙烯( )是一种麻醉剂,写出其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不考虑立体异构)。
( )聚氯乙烯是生活中常用的塑料,工业生产聚氯乙烯的一种工艺路线如下: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 。
、( 分)锂锰电池的体积小,性能优良,是常用的一次电池。
该电池反应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解质 溶于混合有机溶剂中, 通过电解质迁移入 晶格中,生成 。
回答下列问题:( )外电路的电流方向是由 极流向 极。
(填字母)( )电池正极反应式为 。
( )是否可用水代替电池中的混合有机溶剂? (填“是”或“否”)原因是 。
( ) 可与 和 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在酸性溶液中歧化,生成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分)硫代硫酸钠( )可用做分析试剂及鞣革的还原剂,它受热、遇酸易分解。
工业上可用反应: 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中试剂为 。
( )反应开始后, 中先有浑浊产生,后又变为澄清,此浑浊物是。
( ) 中的试剂为 。
( )实验中要控制 生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写出两条)( )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 不能过量,原因是 。
【选考题】【有机化学基础】—Ⅰ( 分)图示为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一定的除草功效,下列有关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分子中含有三种含氧官能团、 该化合物最多能与 反应、既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够发生加成反应、既能与 发生显色反应,也能和 反应放出—Ⅱ( 分)—己二酸( )是合成尼龙的重要原料之一,可用六个碳原子的化合物氧化制备。
下图为 通过氧化反应制备 的反应过程(可能的反应中间物质为 、 、 、 和 )。
回答了了问题:( )化合物 中含碳 %,其余为氢, 的化学名称为 。
( ) 到 的反应类型为 。
( ) 的结构简式为 。
( )在上述中间物质中,核磁共振氢谱出峰最大的是 ,最少的是 (填化合物代号)。
( )由 合成尼龙的化学方程式为 。
( )由 通过两步制备 —环己二烯的合成线路为 。
.【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 分)( 分)对于钠的卤化物 和硅的卤化物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难水解 . 是共价化合物. 易水解 . 的熔点一般高于 ( 分)碳元素的单质有多种形式,下图依次是 、石墨和金刚石的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 )金刚石、石墨、 碳纳米管等都是碳元素的单质形式,它们互为。
( )金刚石、石墨烯(指单层石墨)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分别为 、 。
( ) 属于 晶体,石墨属于 晶体。
( )石墨晶体中,层内 键的键长为 ,而金刚石中 键的键长为 。
其原因是金刚石中只存在 间的 共价键,而石墨层内的 间不仅存在 共价键,还有 键。
( )金刚石晶胞含有 个碳原子。
若碳原子半径为 ,金刚石晶胞的边长为 ,根据硬球接触模型,则 ,列式表示碳原子在晶胞中的空间占有率 (不要求计算结果)。
.【选修 化学与技术】( 分)( 分)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碱性锌锰电池中, 是催化剂 .银锌纽扣电池工作时, 被还原为.放电时,铅酸蓄电池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 .电镀时,待镀的金属制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 分)锌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目前工业上主要采用 湿法 工艺冶炼锌。
某含锌矿的主要成分为 (还含少量 等其他成分),以其为原料冶炼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硫化锌精矿的焙烧在氧气气氛的沸腾炉中进行,所产生焙砂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
( )焙烧过程中产生的含尘烟气可净化制酸,该酸可用于后续的 操作( )浸出液 净化 过程中加入的主要物质为 ,其作用是 。
( )电解沉积过程中的阴极采用铝板,阳极采用 合金惰性电极,阳极逸出的气体是 。
( )改进的锌冶炼工艺,采用了 氧压酸浸 的全湿法流程,既省略了易导致空气污染的焙烧过程,又可获得一种有工业价值的非金属单质。
氧压酸浸 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我国古代曾采用 火法 工艺冶炼锌。
明代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中有关于 升炼倭铅 的记载: 炉甘石十斤,装载入一泥罐内, ,然后逐层用煤炭饼垫盛,其底铺薪,发火煅红, ,冷淀,毁罐取出, ,即倭铅也。
该炼锌工艺过程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注:炉甘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锌,倭铅是指金属锌)参考答案三( )115103.7)120180()000.33008.41(/050.0---⋅⋅⨯=--⨯=s L mol sL mol v ;1151108.5)180240()008.41008.48(050.0----⋅⋅⨯=--⨯⋅=s L mol sL mol v 随着反应的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 0.6)]000.711(050.0[)000.71050.0(2121=-⨯⋅⨯⋅=--L mol L mol K 或0.6)000.711()000.71(22=-=K ; 增加 的浓度,移去产物。
( )四氯化碳分馏( );;( ) 加成反应消去反应否电极 是活泼金属,能与水反应;( )高温或 -;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硫( ) 溶液( )控制反应温度、调节酸的滴加速度(或调节酸的浓度等)( )若 过量,溶液显酸性,产物分解、 ;( )环己烯( )加成反应( )绝密 启用前 试卷类型:( ) 、 ;、同素异形体( ) 分子 混合 ( )键 键 键 (或大 键或 键) 83 16334833ππ=⨯ar浸出 ( )锌粉 置换出 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