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其人
关于道义的名人故事
![关于道义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140d0f6f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7.png)
关于道义的名人故事1.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其对道义和真理的追求而闻名。
他坚守自己的信念,拒绝认罪并逃避惩罚。
最终,他被迫喝下了在雅典市民投票中被判处死刑的毒药。
2. 加尔文·笛福:加尔文·笛福是英国小说家和记者,他的道义观点尤其体现在他的小说《双城记》(A Tale of Two Cities)中。
该小说描述了18世纪末期法国大革命和一对英法家庭之间的战争,道德观念如幸福和牺牲在小说中被探索和呈现。
3. 尼尔森·曼德拉:南非前总统尼尔森·曼德拉是一个道义的象征。
在南非种族隔离时期,他长期被囚禁,但他坚持非暴力抵抗,倡导和平与和解。
曼德拉在1994年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的道义勇气和智慧赢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4. 宋美龄:宋美龄是中国20世纪著名政治家和慈善家。
她是中国国民党创始人孙中山的妻子,致力于抵抗日本侵略和推动中国现代化。
她在中国民主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通过她的慈善工作改善了许多弱势群体的生活。
5. 罗尔德·阿默斯特·奥德:英国作家罗尔德·阿默斯特·奥德以他的儿童文学作品而闻名,他的故事中常常融入了道义的主题。
他的书《查理和巧克力工厂》(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和《詹姆斯和巨桃》(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探索了勇气、友善和诚实等价值观。
这些名人故事展示了不同文化和背景中的道德观点,并向人们传达了正确的行为和价值观。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人们勇敢地追求道义,为世界带来积极的改变。
安静做事的名人例子
![安静做事的名人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64b9edf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87.png)
安静做事的名人例子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很多人渴望能够在安静的环境中做事。
而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名人以其安静做事的风格脱颖而出。
他们的成功不仅来自于才华和勤奋,更因为他们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以及与眼前的事物保持默契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安静做事的名人例子,希望能够给人们带来一些启示和小小的慰藉。
一、村上春树村上春树是当今世界文坛上最知名的作家之一,以其清新脱俗、细腻而极具情感的作品备受好评。
然而,他也是一个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的人,更多的时间用于静下心来写作。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写作技巧,比如通过描写自然的细节来呈现情感,或是运用神秘的元素创造富有想象力的故事。
但这些都体现了他安静思考、沉淀和创作的过程。
如他曾说过:“写小说需要非常的安静,你只有将自己完全陷入故事的世界中,才能让自己真正自由。
”二、比尔·盖茨比尔·盖茨是微软的创始人,也是世界首富之一。
他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更多的是在办公室中默默工作。
尽管他的成功让人羡慕,但他是一个很注重自我学习和思考的人。
盖茨在他的书里写道,他通常会在早上静下心来思索自己的工作。
他会找到一些安静的地方,如图书馆或自己的办公室,仔细研究新技术的开发和产品的改善。
这种平静思考和自省的能力,帮助他不断创新,并成为了一个在科技领域里无人能敌的人物。
三、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启蒙了欧洲和整个西方文化历史的发展,他的思想深入人心,至今仍然对人类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深入到了我们内心最深处,使我们更加平和、安静地思考哲学问题。
苏格拉底是一个非常沉稳、深思熟虑的人,他善于思考和提出问题。
在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运用的一些思考技巧,如反复追问、总结和结论。
这些方法都来自于他内心的安静与深刻的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他不断磨砺自己的思考能力。
四、本杰明·富兰克林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位美国政治家和发明家,他在美国的历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孔子与苏格拉底
![孔子与苏格拉底](https://img.taocdn.com/s3/m/9ff54302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4.png)
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对二者进行比较,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中西文化进行比较,因而意义十分重要。
苏格拉底在西方思想史的地位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的地位,二者是相似的,他们堪称是同时代又同样强大的文化背景下的典范人物。
孔子和苏格拉底的生活境况有几点惊人的相似:1、他们生活的时代相距不远,孔子(公元前551-479年)只比苏格拉底(公元前470-399年)早出生80年;2、二人均出身低微,非名门望族。
苏格拉底的父亲是雕刻匠,母亲是接生婆。
孔子的父亲虽然是贵族,但却很贫穷,因此没有社会地位;3、二人虽然都结婚建立家庭,但是可能都没有通过婚姻而建立起牢固的家庭关系。
家庭对他们均不重要,相反却与弟子们紧密联系在一起;4、二人均不重视物质上的享受和成功,因此能够承受罢官、嘲讽和批评。
然而苏格拉底的承受力可能要强于孔子,他不得不忍受同时代人拒绝其讲学和人生目标失败(成为一个极有影响的邦主的幕僚)的痛苦;5、二人均生活在他们的国家(周朝和雅典王国)走向政治衰亡的时代;6、二人均是被谋害的目标,理由是“腐化青年人”。
孔子在公元前493年(宋国桓魋对他进行)的那次谋杀中大难不死,而苏格拉底却成了谋杀的牺牲品:他没有对指控他腐化青年和亵渎神明进行辩护就被处以死刑,并且通过自愿服毒而很快自我执行。
然而孔子和苏格拉底生活上重大区别在于,前者在家乡开办私学无非是迫切希望作为影响力很大的诸侯的幕僚来实现其学说,从而改变世界,然而苏格拉底却没有自己的学校,他在大街或广场上同人们攀谈,与他们对话,从而使他们明白,他们所认为的那些固有的知识是多么不可靠。
接着,他们将思想与实践、知与行联系在一起,在求善、问善、迁善的道德实践中,至少共同涉及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其一,以“人事”为哲学对象,关心人生、参与人生、反映人生。
在苏格拉底看来,思考世界本原、万物本性等间题的人是“愚蠢”的,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人事”,即人们的伦理道德问题,诸如什么是虔诚的,什么是不虔诚的;什么是适宜的,什么是不适宜的;什么是明智的,什么是不明智的;什么是治国之本,什么是一个善于治人者的品质等等。
哲学导论-第二讲苏格拉底之死-精选文档
![哲学导论-第二讲苏格拉底之死-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8422207647d27284b7351f3.png)
普罗泰戈拉和苏格拉底都把哲学关 注的对象从追寻世界的本源转向人 本身。普罗泰戈拉把哲学关注的对 象转向了孤立的个体;苏格拉底把 哲学关注的对象转向了主观的普遍 性。
(二)苏格拉底之死
对于古希腊哲学史甚至整个西方哲学史而 言,很难说有比苏格拉底的死更震撼人心 的事件了。 “苏格拉底是一个作恶者,一个怪异的人。 他窥探天上地下的事物,把坏的说成好的, 并且以这一切去教导别人。”即亵渎神明、 僭立新神、腐化青年。但真正的原因是他 乃是雅典民主制的敌人。
(Socrates469年—前399年 )
(一)生平
据西塞罗说,他是第一个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 间、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即带到人们日常生 活中)的人,因此被看作伦理学的鼻祖。黑格尔 对此很不高兴,认为他降低了哲学,把哲学降为 “茶余酒后”助兴的手段。 他自称是没有智慧但爱智慧的人,从不自诩为有 智慧的人。因为哲学对他来说不是纯思辨的私事, 而是他对城邦所尽的公民义务。在此意义上,他 自称是针砭时弊的神圣的牛虻。 可以通过他的两个学生色诺芬(历史学家,《家 政篇》、《辩护辞》、《宴会集》、《回忆录》)
家有悍妻。夫人叫Xanthippe。对那些想结婚而来咨询 他的人说:“不管你干什么,事后总是会后悔的。
尼采:“苏格拉底找了一个他所需要的夫人。…事实上是桑西彼 强迫他在自己所从事的奇怪的职业中越走越远。”“桑西彼把家 搞得不成家样,屋子不成屋相。而实际上,她这样做反而使苏格 拉底更加热衷于他那独特的职业。” 出色的军人。 爱辩论和沉思。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正确的思考,而正确的思 考则意味着一个人首先要了解自己。真正地了解自己,有自知之 明,应该是人的特点之一。常常受到雅典人的蔑视和嘲笑。“梦 想改造世界的牛皮家”、“吹毛求疵的发明家”、“不惜嗤之以 鼻的人”、“谎言专家”。讽刺他“夸夸其谈,言之无物”。 “无谓地牵强附会”,指责他“非难挑剔,节外生枝”。
关于独立思考的名人素材
![关于独立思考的名人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2c92db3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1.png)
关于独立思考的名人素材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名人凭借着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的哲学家,以其独特的思考方式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而闻名。
他没有盲目接受当时社会上流行的观点和传统观念,而是通过不断地提问和辩论,引导人们进行深入的思考。
他坚信,只有通过独立思考,人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获得智慧。
他常常在街头与人们交流,用简单而深刻的问题挑战他们的思维定式,促使他们反思自己的信念和行为。
苏格拉底的独立思考精神,不仅影响了他的学生柏拉图,也为后来的哲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哥白尼,在天文学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独立思考能力。
在当时,教会所支持的“地心说”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人们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然而,哥白尼通过长期的观测和研究,大胆地提出了“日心说”。
这一观点与传统观念背道而驰,需要极大的勇气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哥白尼没有被权威和大众的观点所束缚,而是依靠自己的观察和分析,对宇宙的结构有了全新的认识。
尽管他的学说在当时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和打压,但最终推动了天文学的革命,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打开了新的大门。
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的贡献同样离不开独立思考。
他在环球旅行中,观察到了大量的生物现象和物种差异。
在那个时代,神创论占据着主流地位,但达尔文没有被这种传统观念所左右。
他通过对生物进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
他认为物种是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和发展的。
达尔文的理论挑战了宗教的权威,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但正是他的独立思考和坚持,使得进化论逐渐被科学界所接受,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生命起源和发展的认识。
爱因斯坦,这位现代物理学的巨匠,也是独立思考的典范。
在他提出相对论之前,牛顿的经典物理学理论被广泛认为是完美无缺的。
然而,爱因斯坦敢于质疑传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他的理论颠覆了人们对时间、空间和引力的传统理解,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苏格拉底的申辩论文
![苏格拉底的申辩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d51c0452e3f5727a5e96274.png)
苏格拉底的申辩【摘要】我们已经度过了生命最初的二十多个年华,我们正在步入人生中最绚烂的青年时期,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或者正在形成。
对于怎样看待自己,怎样正确的把握自己,我们却知之甚少,也从未认真踹度过。
读了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的申辩》,让我对这一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作者】蔡月华混合0801 0800000118【正文】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于公元前399年70岁时被判处死刑。
据记载,他是一个大好人,是各种美德的典范:智慧、谦逊、节制、勇敢、正义、公正守法、不贪财等等。
可是,在雅典这样一个民主制的国家里,他为什么会被判处死刑呢?柏拉图的著作《苏格拉底的申辩》,记述的就是他在法庭上的辩词,这些辩词说明了他被判处死刑的前因后果,并且集中的表达了苏格拉底的思想。
他说:尽管我并不以为我们人中间有谁知道什么真正美、真正好的东西,可我还是比他好一点,因为他一无所知,却自以为知道,而我既不知道,也不自以为知道。
他运用了简单的逻辑证明了一个在今天看来是显而易见的道理:没有谁是最智慧的。
首先,他让神传下神谕说没有人比他更智慧了。
所以他就是当时人当中最智慧的了。
然后,出于对自己的不够智慧这一事实的自知之明,他找到了一个政界受敬仰的人士,他指出,如果神是对的,那么他就是最智慧的人,于是人们常常信奉的那些所谓的最智慧的人就不是真正最只会的人了;反之,如果人们一贯信以为真的那个政客是最智慧的,那么神就是不对的,除非神在撒谎,而神撒谎与本性不合。
这就犯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错误,要么神是错的,要么人们心中认为最聪明的人不是最聪明的。
苏格拉底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什么呢?我想,他是要求我们认识自己,同时客观的去看待神灵,打破习惯性的思维,不要盲目的给别人带上万能的光环。
其实,苏格拉底被控告的原因在于:亵渎旧的神灵,创立新的神;蛊惑青年,教唆他们反对他们的父亲。
本质上,哪怕是法律上,他的这些罪名都是不成立的。
B型血的伟人介绍_B型血的名人
![B型血的伟人介绍_B型血的名人](https://img.taocdn.com/s3/m/3be941c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9.png)
B型血的伟人介绍_B型血的名人伟人是指功绩卓著,受人尊敬的人。
淡定的B型血人最容易出伟人了,那么B型血的伟人有哪些呢下面由店铺为你详细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B型血的伟人: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希腊语:Σωκράτης,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B型血的伟人:康德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为数不少的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作品有系统地分别阐述他的知识学、伦理学和美学思想。
《纯粹理性批判》尤其得到学术界重视,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是西方哲学史上划时代的巨著,被视为近代哲学的开端。
此外,康德在宗教哲学、法律哲学和历史哲学方面也有重要论著。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严师出高徒的名人事迹
![严师出高徒的名人事迹](https://img.taocdn.com/s3/m/5cd97f21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9d.png)
严师出高徒的名人事迹在历史长河中,不乏一些名人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指导,培养出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高徒。
这些名人以其严厉的要求和深刻的教诲,塑造了众多杰出人才,他们的事迹也成为了后世的楷模和榜样。
一位值得称道的名师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以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探究式提问,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高徒,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通过无尽的发问和思辨,激发了他们的思维和创造力。
柏拉图以其哲学成就和建立的学派而闻名于世,而亚里士多德则成为古希腊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哲学家之一。
另一个严师出高徒的例子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
达·芬奇以其严格的要求和精湛的技艺,培养了众多的画家。
他的最著名的学生之一是米开朗基罗·布安罗蒂,后者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雕塑家和画家之一,创作了《大卫像》和《创世纪》等作品,对艺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还有一位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教育家孔子。
孔子对于自己的学生非常严格,要求他们追求道德的完美和人格的提升。
他的学生中最著名的是曾参与编纂《论语》的子贡、子路、子夏等人,他们通过孔子的教诲,成为了后来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严师出高徒的名人事迹不仅在古代存在,在现代也有许多值得称道的例子。
例如,美国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以其严格的教育方式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其中包括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
他的严格要求和激发创造力的教学方式,使他的高徒们在科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总的来说,严师出高徒的名人事迹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充分展示了优秀教育对于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性。
这些名师以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和严格的要求,塑造了一批才华横溢的高徒,他们的事迹不仅在各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经验和启示。
有关正直的人物事例
![有关正直的人物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9fd6edbf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ac.png)
有关正直的人物事例
正直是指一个人具有诚实、正直、廉洁的品质,对待事物和他人都保持真实和公正。
下面是一些正直的人物事例:
1. 阿贝·林肯(Abraham Lincoln),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的总统之一,林肯以其正直和诚实而闻名。
他在政治生涯中坚持了反对奴隶制度的立场,并在内战期间努力维护国家的统一。
2. 纳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曼德拉是南非反种族隔离运动的领导者,他坚定地追求平等和正义。
虽然被判处长达27年的监禁,但他从未放弃对种族和社会和解的信念。
3. 苏格拉底(Socrates),作为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其对真理和道德的追求而闻名。
他坚持通过对话和提问来寻找智慧,并始终遵循他的信念,即人应该追求真理和正义。
4. 安妮·弗兰克(Anne Frank),安妮·弗兰克是二战时期的犹太女孩,她在日记中记录了她在隐居期间的生活。
尽管她面临着危险和困难,但她坚持保持乐观和正直,对人类的善良保持信念。
5. 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作为美国民权运动的领导者,金牧师以其对种族平等和非暴力抗议的奉献而闻名。
他通过演讲和抗议活动,倡导和平和正义,成为平等和公正的
象征。
这些人物都以其正直和诚实的品质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们的行为和信念激励着人们追求真理和正义,成为我们学习和效
仿的榜样。
理想国书中人物及其身份
![理想国书中人物及其身份](https://img.taocdn.com/s3/m/14eacae0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b.png)
理想国书中人物及其身份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作品,其主人公为苏格拉底。
以下是《理想国》中的一些重要人物及其身份:
1. 苏格拉底(Socrates):古希腊哲学家,是本书的主要人物,也是柏拉图的导师。
他通过对话形式探讨了正义、美德、政治等伦理和政治问题。
2. 海鲁庇德斯(Thrasymachus):本书的早期对话伙伴,是一
名雄辩家和政治家。
他提出了权力即是正义的观点,引出了对正义的争议和讨论。
3. 吉吕库恩(Glaucon):苏格拉底的朋友之一,是柏拉图学
派的成员。
他暗示了理想国的构想,提出了对正义和公平的质疑,是对话中的重要参与者。
4. 阿黛迪蒙(Adeimantus):吉吕库恩的兄弟,也是苏格拉底
的朋友之一。
他与吉吕库恩一起质疑正义的本质,并进一步探讨正义与幸福的关系。
5. 波吕阿尔卡(Polemarchus):一个年轻的雅典人,也是苏
格拉底的对话伙伴之一。
他对正义的理解关注于对朋友和国家的恩义和忠诚。
除了以上主要人物外,《理想国》中还有其他一些次要人物,他们通过对话和辩论共同探讨了正义和理想国的概念。
这些人
物包括卡拉克西波斯(Cephalus)、波吕克勒庇得斯(Polemarchus)、尼西亚斯(Nicias)等。
古希腊三圣及其教育思想
![古希腊三圣及其教育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7f7c25ba33687e21ae45a934.png)
古希腊三圣及其教育思想教师招聘考试中经常涉及某些教育家的教育理论,考生在这方面的备考常常是零碎不成系统,或者是对其理论只知皮毛没有深入理解。
今天介绍的是古希腊三圣,其中苏格拉底是与孔子有着同样地位的学者。
其教育思想是教师招聘考试的,希望今天的讲解有助于您对其有更清晰而深入的认识,帮您准确拿分。
一、人物介绍苏格拉底是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是雅典一个雕刻匠的儿子,出身贫寒,但崇尚知识,多方求学,逐渐成为具有文化休养的哲学家。
他与东方圣贤释迦牟尼、孔子、老子一样,述而不作,没留下任何著作。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
但是他并没有创办自己的学校。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也是其思想的忠实继承人。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他的母亲是雅典立法者梭伦的后裔,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
苏氏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
亚里斯多德出生于希腊北部,17岁到雅典,进入帕拉图学园。
他聪慧勤奋,博览群书,被称为学园之灵,是集古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成的渊博学者,哲学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二、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教育理想是:教育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
在教学的方法上,他通过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法——“苏格拉底方法”(他自己称之为“产婆术”):教育要为人的思想接生,要引导人们产生正确的思想,这种启迪智慧,激发潜能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对今天的教育仍产生着积极影响。
柏拉图对教育的贡献是非凡的,他创办了学校,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提出完整的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并首次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引进课程,还在苏格拉底提问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沉思,反思法,对于启发学生动脑,动手,动手的实践学习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西方文明的发展柏拉图功不可没。
名人轶事 令人动容的人性之美
![名人轶事 令人动容的人性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dda79240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1.png)
名人轶事令人动容的人性之美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总会有一些杰出人物因其卓越的才能、伟大的成就或崇高的品德被世人所仰慕和敬仰。
然而,作为普通人,我们对这些名人的了解更多地来自于媒体的报道或历史书籍,很少能亲眼见证他们的伟大瞬间。
然而,当我们接触到他们的轶事,了解他们平凡的一面时,才发现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之美更加令人动容。
1. 卫生纸的发明者——约瑟夫·盖茨比约瑟夫·盖茨比的名字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他是卫生纸的发明者。
在19世纪的时候,社会卫生条件非常恶劣,人们生活在肮脏和疾病的环境中。
约瑟夫·盖茨比通过不懈的努力和研究,发明了可大量生产的卫生纸,从而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卫生条件,保护了人们的健康。
他的发明让人们不再为纸张的稀缺而焦虑,也为后来的卫生纸生产和使用奠定了基础。
2. 苏格拉底的智慧和谦逊苏格拉底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名字代表着智慧和思想的火花。
然而,苏格拉底并不是一个自命不凡的人,相反,他非常谦逊。
据记载,他常常与人们交谈,却从来不声张自己的知识。
他总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对话,让人们自主思考。
他深刻的智慧和谦逊的态度,让人们愿意聆听他的教诲,也让他的学生们敬重他并终身受益。
3. 圣女贞德的勇气和坚定圣女贞德是法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她在百年战争期间,勇敢地领导法国军队对抗英国入侵。
尽管她是一个年轻的农家女孩,但贞德具备着无比的勇气和信念。
她坚信上帝的旨意,并为实现自己的使命勇往直前。
贞德的英勇事迹激励了法国士兵们的士气,最终帮助法国赢得了这场战争。
她的勇气和坚定向我们展示了人性中最崇高的品质。
4. 贝多芬的音乐创作与聋哑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被世人广为传唱。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贝多芬在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却已经丧失了听力。
尽管失去了他最宝贵的感官,贝多芬没有放弃音乐,致力于创作出更加优美动人的作品。
他的音乐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美的追求和才华,也表达了他对生活坎坷的热爱和积极的态度。
苏格拉底启蒙教育
![苏格拉底启蒙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450288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3f.png)
苏格拉底启蒙教育
苏格拉底(Socrates)是古希腊的哲学家,他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古希腊启蒙教育的代表人物。
苏格拉底的启蒙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教育方式和思想方法成为了古希腊教育的典范,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主要体现在他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上。
他主张通过对话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思考能力。
在他看来,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通过不断地自我探索和思考,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苏格拉底的启蒙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他强调人的内在美德的培养,主张通过道德教育来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品格。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品德和道德水平决定了他的行为和言行举止,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才能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探究式教学方法成为了古希腊教育的经典范例,也为后世教育思想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在西方教育史上,苏格拉底被誉为“教育大师”,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被广泛地运用于教育实践中,并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苏格拉底的启蒙教育理念强调了思辨和道德的重要性,他的教育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苏格拉底的教育理念的深入理解和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道德修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成长。
苏格拉底的启蒙教育理念将继续激励着我们为教育事业不懈努力,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断奋斗。
名人苏格拉底人物介绍简短
![名人苏格拉底人物介绍简短](https://img.taocdn.com/s3/m/af4a28e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db.png)
名人苏格拉底人物介绍简短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苏格拉底介绍,希望大家喜欢!苏格拉底介绍苏格拉底(希腊文:Σωκρ?τη?,拉丁文:Socrates,前470年-前399年),古希腊哲学家,和其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他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侮辱雅典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苏格拉底曾获得逃亡的机会,但他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生平儿时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其父索佛洛尼斯科斯(Sophroniscus)是雕刻匠,母亲费纳瑞特(Phaenarete)是助产妇。
苏格拉底生就有着狮子鼻,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矮小的身体。
他容貌平凡,语言朴实,却具有神圣的思想。
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里克利的盛世,当时正值智者从全希腊各地云集雅典,给民主制度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论辩的新风尚的时期。
年轻的苏格拉底曾向著名的智者普罗泰格拉和普罗第柯等人求教,讨论各种重要的社会人事和哲学问题。
又曾从女智者狄俄蒂玛受业。
自称有“灵迹”伴随,预示以何事不当为。
亦受奥尔斐秘教及毕达哥拉斯派的影响。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但他似乎没有注意到这些,只是专心致志地做学问。
生平事例,成就思想,均由其弟子记录。
青年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雕刻手艺。
后来他熟读荷马史诗及其他著名诗人的作品,靠自学成了一名很有学问的人。
他以传授知识为生,30多岁时做了一名不取报酬也不设馆的社会道德教师。
苏格拉底把自己看作神赐给雅典人的一个礼物、一个使者,任务就是整天到处找人谈话,讨论问题,探求对人最有用的真理和智慧。
苏格拉底的审判
![苏格拉底的审判](https://img.taocdn.com/s3/m/f274cd7f02768e9951e73880.png)
《苏格拉底的审判》读书笔记经济学院09级经济学基地班学号:101032009014 林江斌苏格拉底其人其事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哲学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
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
苏格拉底具有朴实的语言和平凡的容貌,生就扁平的鼻子,肥厚的嘴唇,凸出的眼睛,笨拙而矮小的身体和神圣的思想。
他在雅典大街上向人们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什么是虔诚?什么是民主?什么是美德?什么是勇气?什么是真理?以及你的工作是什么?你有什么知识和技能?你是不是政治家?如果是,关于统治你学会了什么?你是不是教师?在教育无知的人之前你怎样征服自己的无知?等等。
这样提问题的目的,苏格拉底说:“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的思想。
”他早年继承父业,从事雕刻石像的工作,后来研究哲学。
他在雅典和当时的许多智者辩论哲学问题,主要是关于伦理道德以及教育政治方面的问题。
他被认为是当时最有智慧的人。
作为公民,他曾三次参军作战,在战争中表现得顽强勇敢。
此外,他还曾在雅典公民大会中担任过陪审官。
在雅典恢复奴隶主民主制后,苏格拉底被控,以藐视传统宗教、引进新神、败坏青年和反对民主等罪名被判处死刑。
他拒绝了朋友和学生要他乞求赦免和外出逃亡的建议,饮下毒酒自杀而死。
[1]在欧洲文化史上,他一直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几乎与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所占的地位相同。
多年来他被认为是反民主的、维护反动的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哲学家,近来已有人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
他的一生大部分是在室外度过的。
他喜欢在市场、运动场、街头等公众场合与各方面的人谈论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战争、政治、友谊、艺术,伦理道德等等。
他曾三次参战,当过重装步兵,不止一次在战斗中救助受了伤的士兵。
40岁左右,他成了雅典的远近闻名的人物。
苏格拉底一生过着艰苦的生活。
无论严寒酷暑,他都穿着一件普通的单衣,经常不穿鞋,对吃饭也不讲究。
具有怀疑精神的名人故事
![具有怀疑精神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29bbf4d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d.png)
具有怀疑精神的名人故事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因其独特的怀疑精神而被人们所铭记。
这些人都具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不断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本文将介绍几位具有怀疑精神的名人,探讨他们的思想和行动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一、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他被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是通过对话和质问来探求真理,他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质疑和探索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苏格拉底对传统的神话和信仰持怀疑态度,他曾说:“我知道我一无所知”,这句话表明了他对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的认识。
苏格拉底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思想被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继承和发展,成为了西方哲学的重要流派之一。
苏格拉底的思想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质疑精神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自由和进步。
二、伽利略伽利略是意大利的一位科学家,他被认为是现代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伽利略的思想主张是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求自然规律,他认为人类的认识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地观察和实验才能逐渐掌握自然的奥秘。
伽利略对传统的天文学理论持怀疑态度,他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许多新的天体现象,推翻了地心说和天体运动的传统观念。
伽利略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实验方法被后世科学家广泛采用,成为了现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伽利略的思想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科学精神促进了人类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三、达尔文达尔文是英国的一位科学家,他被认为是现代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
达尔文的思想主张是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探求生物进化的规律,他认为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缓慢的过程,而非上帝的创造。
达尔文的理论对传统的宗教信仰和神学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他的思想受到了当时社会的强烈反对。
达尔文的怀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对现代生物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进化论理论被后世科学家广泛采用,成为了现代生物学研究的基本理论。
为“爱智”而死的苏格拉底
![为“爱智”而死的苏格拉底](https://img.taocdn.com/s3/m/95eeef0b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2.png)
为“爱智”而死的苏格拉底苏格拉底,这位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之父,他的一生都在探索真理、追寻智慧。
而在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对雅典的年轻人提出挑战,使得他因“腐蚀雅致的青年,崇拜神灵和鬼魂的诱惑”而被控。
最终,他为了“爱智”而选择了死亡。
苏格拉底的一生,成为了“爱智”的典范,他的故事激励了无数后人对智慧的追求。
苏格拉底在雅典并不是出身名门望族,他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他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受到精英阶层的教诲。
苏格拉底却有一颗好奇心,他对于人生、真理、道德等问题充满了探索的热情。
他常常在雅典广场上向来往的人提问,关于美、善、正义等的讨论。
而这一举动,使得他被认为是一个“质疑者”,甚至有人认为他是在诬蔑雅典的神祇。
苏格拉底却坚信,通过对话和辩论,人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智慧。
他的行为和言论引起了雅典精英们的不满,最终导致了他被指控并被判定为腐蚀雅典的青年。
虽然面临死刑,苏格拉底却没有放弃对真理的追求。
他在法庭上坚定地辩护自己,他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为了启发人们对真理的追求。
他说:“这些事我两心有所不同。
就是要把你们每一个人——不分贵贱——都在市政禁所里占有的并不是流行的美好,而是真正好的”。
苏格拉底坚信,智慧不能通过金钱、权力或者地位来换取,而是要通过艰苦的学习和思考来获得。
他认为,自己的使命是为了唤起人们对真理和智慧的渴望,即使这样做会让他丢掉生命。
最终,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被判定为有罪,面对死刑的判决,他却并没有改变自己的立场。
他选择喝下了被毒的葳蕤,并在几个小时后,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坚信,死亡并不是终点,而是灵魂得以解脱的开始。
他认为,一个人应该比起因别的什么引起而怕死,还要因好人多一点,因唯独协调了真正的青年错多一点。
苏格拉底的一生,成为了“爱智”的象征。
他的追求和牺牲,激励了后人对智慧的不懈追求和探索。
他认为智慧是一种永恒的宝藏,它可以让人解脱,让人在内心深处找到平静和幸福。
他还强调,智慧是需要通过努力学习和思考去获得的,而不是轻易可以被得到的。
浅析苏格拉底的生死观
![浅析苏格拉底的生死观](https://img.taocdn.com/s3/m/c84b6402195f312b3069a529.png)
浅析苏格拉底的生死观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一生不仅以其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展现着对哲学生活至善至美的追求,而且以特有的生死观诠释着面对生死抉择的智慧。
他被后人广泛的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一生都致力于对善和美的追求。
因此,他被看作是为追求真理而死的圣人。
同时,在《申辩篇》中,柏拉图还原了苏格拉底被审判的真相,向我们更好的展示了他对生死的认知、实践及超越的思想,为我们探究苏格拉底之死提供了新的视角。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以“腐蚀青年人的心灵,相信他自己发明的神灵,而不相信国家认可的诸神”的罪名被指控。
他若凭借自身能言善辩的特质,苏格拉底完全有机会抛去这些所谓罪名。
但他在申辩过程中,坚持自己的立场拒绝用讨好法官的方式为自己辩护,正如《申辩篇》中所提到的“我拒绝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讲话,我也不认为自己由于面临危险而必须放弃耿直,我对我的申辩方式并不后悔。
作为这种申辩的结果,我宁可去死也不愿用别的方式来换得活命”。
他激怒了审判者,最终法庭表决予以其死刑。
这是导致苏格拉底死亡最直接的原因。
然而面对死亡他没有一丝害怕与恐惧,因为他明白他作为神的使者,这一切都是神的安排。
他还有他生命未完成的部分,而死亡恰好就是一个完美的结局。
在饮完毒酒后,他安静的离去了。
一、苏格拉底生死观形成、践行及超越的原因分析首先,他自身的经历是导致他形成独特生死观的原因之一。
苏格拉底一生经历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由盛到衰的全过程。
他出生在希波战争取得完全胜利的时刻,成长在伯利克里的盛世,当时学术氛围浓厚,智者云集在雅典,给民主制度的雅典带来了许多新知和自由辩论的新风尚的时期。
苏格拉底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价值体系。
然而由于伯罗奔尼撒战争的爆发,苏格拉底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他毅然决然的三次参战远征,战争残酷惨烈的现状冲击了他对当时雅典社会的认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价值观。
其次,城邦民主制度的衰落是促使他践行生死观的原因之二。
有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
![有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7112960c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46.png)
有关于读书的名人故事在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名人都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卓越的智慧而被世人所称道。
这些名人不仅在自己的时代具有极高的声望,也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他们兢兢业业、孜孜不倦地读书,为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关读书的名人故事,以激励我们在今天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不懈。
第一位名人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以其问答式的教学方式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经常与年轻人讨论哲学问题,倡导对知识的追求。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只知道我一无所知。
”他自我批判的态度促使他不断学习探索新的知识。
他坚信知识的力量,认为透过读书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苏格拉底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寻求真理,他的学术探索精神令人钦佩。
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位具有强烈热情的名人,他就是英国文学家查尔斯·狄更斯。
狄更斯生活在19世纪的英国,他以其描绘社会阶层的小说而闻名于世。
他的作品《双城记》、《呼啸山庄》等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
狄更斯小时候家境贫寒,但他通过阅读书籍来获得知识和启发。
他不仅渴望改变自己的命运,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作品揭示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狄更斯鼓励每个人都要读书,他相信只有透过读书,人们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除了苏格拉底和狄更斯,还有一位名人也以其对读书的坚持而为人称道,他就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
杰斐逊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政治家和学者,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很高的造诣。
杰斐逊的收藏馆中拥有大量的书籍,他曾说过:“我不能生活没有书。
”读书是他的习惯,也是他思考问题和制定政策的重要途径。
杰斐逊的读书习惯实在是太强烈了,以至于在1814年白宫被英军焚烧时,他最担心的不是失去白宫,而是失去自己的图书馆。
杰斐逊的故事告诉我们,读书可以让我们具备批判思维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走过历史长河,我们来到现代,提到读书名人,不能不提美国作家海明威。
海明威以其简练的笔触和深邃的内涵而闻名于世。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名人事例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名人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f81fa1e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96.png)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名人事例
1.鲁迅:他一生坚持为民族解放而奋斗,即使时局十分危险,他仍坚持写作宣传自己的思想和理念,因此也遭受了当时政府的打压和迫害。
2. 爱因斯坦:他曾在20世纪30年代初对纳粹政权进行了抨击,此举导致了他在德国的财产被没收,并遭到了纳粹党的严厉谴责和威胁。
3. 马丁·路德·金:他是美国的一位民权运动领袖,为平等和正义进行了大量的斗争,但在此过程中,他也多次遭受暴力和打压,最终被暗杀身亡。
4. 苏格拉底:他是古希腊的一位哲学家,为推动人类思想的进步而奋斗,但因为他的思想观点与当时的政治和宗教权威不符,最终被迫饮下毒药而死。
5. 尼尔·阿姆斯特朗:他是美国航天员,于1969年成功登月,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但在此之前,他也经常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因为他的工作需要面对无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 1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格拉底其人
苏格拉底是谁:苏格拉底(∑ωκρτη);英译:Socrates;公元前469—公元前399),著名的古希腊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他和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身为雅典的公民,据记载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法庭以引进新的神和腐蚀雅典青年思想之罪名判处死刑。
尽管他曾获得逃亡雅典的机会,但苏格拉底仍选择饮下毒堇汁而死,因为他认为逃亡只会进一步破坏雅典法律的权威,同时也是因为担心他逃亡后雅典将再没有好的导师可以教育人们了。
苏格拉底特点一:相貌。
相貌可谓是辨别人主要特征之一,正如世界上没有2片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长的完全相同的两人。
目前的整容手术都无法做到,何况于公元前400多年。
好吧,回到苏格拉底脸上。
2个字概括:奇特。
3个字概括:很奇特。
4个字概括:很有特点。
不为尊者讳地概括:奇丑无比。
书上是这样说的:他面部扁平,有大而向上的狮子鼻,两眼相距的距离很远而且凸出。
其间空白处是鼻梁,因使两眼分得距离太远,使人感到很不匀称。
他走起路来摇摇摆摆,就像一只昂首阔步的鸭子,还腆着一个大肚子。
上帝老人家说过: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会记住给你留下一扇窗户。
苏格拉底凭借外貌使人第一印象深刻,更凭借亲切的态度,高贵深邃的内涵,颇具的幽默感而征服了身边的每一人。
苏格拉底特点二:家有悍妻。
犬儒学派的创始人苏格拉底的弟子安提斯泰尼曾经询问过苏格拉底,他怎么能同“最惹人烦恼的女人”过日子?苏格拉底十分风趣地回答道:“擅长马术的人总要挑烈马骑,骑惯了烈马,驾驭其他的马就不在话下。
我如果能忍受得了这样女人的话。
恐怕天下就再也没有难于相处的人了。
”
又有一次,苏格拉底正在和学生们讨论学术问题,互相争论的时候,他的妻子气冲冲地跑进来,把苏格拉底大骂了一顿之后,又出外提来一桶水,猛地泼到苏格拉底身上。
在场的学生们都以为苏格拉底会怒斥妻子一顿,哪知苏格拉底摸了摸浑身湿透的衣服,风趣地说:“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会下大雨的。
”
又不知哪位大儒说过,怕老婆的男人才是真爷们。
苏格拉底妥善地安然地与自己的悍妻相处,也赢得了周围人的敬重。
在苏格拉底临死时,他的悍妻——克桑蒂贝嚎啕大哭,悲痛欲绝。
苏格拉底三:坚守法律。
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
是求之不得的事,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门。
灵魂从肉体的羁绊中解脱出来,终于实现了光明的天国的视觉境界。
——苏格拉底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苏格拉底我们普通人的选择是宁做快乐的猪,不做痛苦的人。
蝼蚁尚且偷生,况于人乎。
所以我们普通人只能活的如蝼蚁般默默无闻,沦为平庸。
而苏格拉底,在生和死这个问题之间选择了死,则成为了历史第一位被判处死刑的大哲学家,开哲学家被处死先河,是被处死哲学家的先驱典范。
特定的历史才会有特定的人。
苏格拉底生活在轻生死,重荣誉的雅典黄金时代。
还记得电影特洛伊的经典台词,是赫克托耳母亲与赫克托耳的道别:如果你留在这,你会拥有一个和平的世界,你会找到一个美丽的女子。
你会有儿子和女儿,他们又会有儿女。
并且他们会爱你。
当你死了,他们会记住你。
但是当你的儿女死了,子孙一代又一代传下去,你的名字就会消失在世间。
如果你去特洛伊,荣誉将属于你,他们会记下你的故事,你的胜利将会名垂千古。
世界会记住你的名字。
但是你去特洛伊……你就永远不能回家了。
你的荣誉注定你的命运会毁灭。
我也不能再看见你了。
苏格拉底生活于这样的时代里,还有什么话可说的呢。
被诬陷却被宣判有罪,被宣判有罪却量为死刑,被定为死刑却被延期一个月执行,一个月有足够的机会逃跑却没有做。
最后,苏格拉底饮下了毒酒。
最后,苏格拉底选择做痛苦的人。
最后,苏格拉底说了句:克里同,我还欠阿斯克勒庇俄斯一只雄鸡,请别忘记还给他。
就这样,作为人类永远的师表,影响了欧洲思想家2000多年的苏格拉底,就这样坦然地接受了死亡,走向了他生命中最光辉的顶点。
参考文献:
苏格拉底,《图解天下名人丛书》编委会,广东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年1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