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2024)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2024)

04
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
Chapter
常见并发症介绍
早产儿消化系统功能较弱,容易 出现喂养不耐受、坏死性小肠结 肠炎等问题。
早产儿免疫系统功能较弱,容易 感染各种病原体,导致败血症、 脑膜炎等严重疾病。
呼吸系统并发症 消化系统并发症 神经系统并发症 感染并发症
早产儿呼吸系统发育不成熟,容 易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症 状。
早产诊断与治疗技术不断更新
随着对早产认识的深入,预防早产将成为 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
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早产诊断与治疗技 术将不断更新和完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 率和生存质量。
多学科协作模式将得到推广
早产相关研究将更加深入
未来早产防治工作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 产科、儿科、新生儿科等,共同为母婴健 康保驾护航。
孕妇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 ,以及时了解胎儿的生长 发育情况和孕妇的身体状 况。
高危因素筛查
对于有早产高危因素的孕 妇,应进行更加密切的监 测和管理,以降低早产风 险。
及时处理并发症
孕妇在孕期如出现并发症 ,应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应 治疗,以避免对胎儿的不 良影响。
03
早产治疗方法及措施
Chapter
药物治疗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Chapter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
早产定义及分类
详细阐述了早产的概念 、分类标准,以及早产
在临床上的重要性。
早产危险因素
系统介绍了导致早产的 各种危险因素,包括母 体因素、胎儿因素和环
境因素等。
早产预防策略
重点讲解了预防早产的 有效措施,包括加强孕 期保健、控制孕期并发
早产ppt课件完整版
目录
• 早产概述 • 早产预防策略 • 早产治疗方法及措施 • 并发症处理及风险评估 • 早产儿护理要点与注意事项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洗手:在接触早产儿前,家长和护理人员应洗手,避免将细菌和病毒带入早产儿的生活环境
定期检查:定期对早产儿进行身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和疾病
疫苗接种:根据早产儿的身体状况,及时接种疫苗,提高免疫力
保暖与舒适
01
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02
穿着适当的衣物,避免过紧或过松
03
使用柔软的床垫和被子,确保舒适
03
培训方式:线上课程、线下讲座、实践操作等
04
培训效果评估:通过家长满意度调查、技能测试等方式评估培训效果
6
总结与展望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与挑战性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早产儿由于发育不完全,需要特别护理,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
01
早产儿的特点:体重轻、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力低下等,需要特别关注。
02
早产儿需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减少感染风险
早产儿需要接种疫苗,以增强免疫力
早产儿需要定期进行免疫功能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4
早产儿的护理措施
保持环境清洁与安全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空气污染
定期清洁早产儿的衣物、玩具和用品
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避免早产儿接触有毒物质和过敏原
定期检查早产儿的床铺、座椅和玩具,确保安全无隐患
合理喂养与营养支持
01
母乳喂养:早产儿应优先选择母乳喂养,有助于生长发育
02
营养补充: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需求,适当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
03
喂养方式: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
04
监测体重:定期监测早产儿的体重变化,调整喂养方案
预防感染与疾病
保持环境清洁:定期清洁早产儿的居住环境,减少细菌和病毒的传播

2024版早产儿的家庭护理PPT课件

2024版早产儿的家庭护理PPT课件
学习早产儿相关知识
了解早产儿的生理特点、护理要点和常见问题,增强家长的信心和 应对能力。
寻求社会支持
加入早产儿家长互助组织,与其他家长分享经验、互相支持,减轻心 理压力。
亲子互动游戏推荐
抚触游戏 通过轻柔的抚触和按摩,促进早产儿 的触觉发育和亲子情感交流。
视觉游戏
使用黑白或彩色玩具、图片等视觉刺 激物,促进早产儿的视觉发育。
危险因素
如多胎妊娠、羊水过多或过少、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妊娠期高血备与优化
REPORTING
室内温度与湿度调节
保持适宜的温度
定时通风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室内温 度应保持在24-26℃,避免过冷或过 热。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 鲜,避免细菌滋生。
控制湿度
关注早产儿的智力发展情况,包括语 言、认知、社交等方面的表现。
注意观察早产儿的运动发育情况,如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等动作 是否落后于同龄儿。
如发现异常表现,及时就诊并进行干 预治疗。
PART 06
心理关爱与成长支持体系 建设
REPORTING
家长心理调适指南
接受现实,积极面对
早产儿出生可能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家长需要接受现实, 积极面对,并寻求专业帮助。
喂养量与频率
根据宝宝体重、年龄等调整喂养量 与频率。注意观察宝宝反应,避免 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
辅食添加时机及方法
添加时机 一般建议在早产儿矫正年龄满6个月后开始添加辅食。在 此之前,应咨询医生意见。
添加原则 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的原则,逐步增加辅 食种类和量。注意观察宝宝反应,及时调整辅食添加计划。
避免过度摩擦
在清洁和护理过程中,避免过度 摩擦早产儿的皮肤,以免损伤角

【全文】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全文】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5.血液系统早产儿贫血常见。生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迅速下降, 体重愈低、下降愈早,6周后血红蛋白可跌至70~lOOg/L(足月儿 8—12周后低至llOg/L),有核红细胞持续出现在外周血象中的 时间长
6.神经系统 (1)胎龄越小,咳嗽、吸吮、吞咽等各种反射越差,肌张力低下,拥抱反 射不明显,活动少,哭声细小,常处于抑制状态。 (2)神经系统发育未成熟,当缺氧缺血时易发生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 病、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3)脑室管膜下存在着胚胎生发层组织,胎龄<32周、体重<1 500g的早产 儿可有自发性脑室内出血,预后较差,出生后应常规给予止血药物。 (4)早产儿视网膜发育未完全,吸入高浓度氧气或吸氧时间过长易发生视 网膜病变,严重者可致失明。
汗腺发育不全,其体温受环境影响较大,常因环境温度过低而发生硬 肿症。因此,维持早产儿体温很重要。对体重小于2000g者,箱温调至 32℃~33℃;1500~2000g者,箱温调至32℃~34℃;1500g者,箱温调 至 32℃~36℃。在患儿体温未升至正常之前应每1h测体温1次,升至 正常后可每4h测1次,并做好记录。
进行眼底检查防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 重<2kg必查)、体格及神经行为的发育状况、2.一般0-3个月 1个月复查一次,4个月-1岁每3个月复查一次,1岁后每半年 复查一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3.如有特殊情 况可及时就诊复查
三.喂养时注意:
1.强调坚持母乳喂养。2.如果不能坚持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 儿专用配方奶粉。3.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应及时补充适量的维 生素k1,预防出血症。1个月开始补充铁剂预防贫血,补充鱼肝 油预防佝偻病。4个月内不需添加辅食。
3 消化系统
(1)吸吮及吞咽能力弱,贲门括约肌松弛,易发生溢奶、胃食管反流,严重者可 致窒息、吸人性肺炎。 (2)各种消化酶不足,胆酸分泌较少,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较差。当存在缺氧缺血、 喂养不当的情况时,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3)肝功能不成熟,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不足,肠蠕动慢致胎粪排出延迟,生理性黄 疸持续时间较长且较重。当存在感染、酸中毒等病理情况时,未结合胆红素可通 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早产儿护理》课件

《早产儿护理》课件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 早产儿护理概述 • 早产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 早产儿常见问题及护理 • 特殊情况下的早产儿护理 • 家长教育及心理支持 •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01
早产儿护理概述
早产儿定义与特点
早产儿定义
胎龄未满37周的活产婴儿,出生 体重通常低于2500克。
早产儿特点
生理功能和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 育,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喂 养困难、呼吸窘迫、感染等。
吸入性肺炎
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
和避免吐奶、溢奶。
喂养问题及护理
总结词
合理喂养,保证早产儿营养需 求,促进生长发育。
早产儿胃容量小
根据早产儿胃容量,采用少量 多餐的喂养方式。
吸吮和吞咽能力差
使用滴管或小勺进行喂养,避 免呛奶和窒息。
消化吸收功能不健全
选择适合早产儿的配方奶,注 意奶量和浓度的调整。
好地应对突发状况。
如何教育家长照顾早产儿
提供早产儿护理知识手册
为家长提供详细、易懂的早产儿护理知识手册,包括喂养、日常 护理、疾病预防等方面的内容。
组织家长培训课程
定期组织家长培训课程,邀请专业医护人员讲解早产儿护理知识, 并解答家长的疑问。
利用多媒体资源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家长展示正确的护理方法和注意 事项,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病室消毒
定期对病室进行空气消毒,保持室内清洁卫 生。
手卫生
医护人员和家长要勤洗手,保持接触早产儿 前后的清洁。
皮肤护理
定期给早产儿洗澡、更换尿布,保持皮肤清 洁干燥。
04
特殊情况下的早产儿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
极低出生体重儿定义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教育与培训:加强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应对能力
团队协作:建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机制,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
社会资源的利用和支持
家庭支持:家庭成员的关爱和陪伴,提供心理安慰和帮助
社会组织:寻求专业社会组织的帮助,如早产儿关爱协会等
医疗资源:利用医疗资源,如心理医生、心理咨询师等
教育机构:寻求教育机构的帮助,如特殊教育学校等
提供充足的营养,保证早产儿的健康成长
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给予早产儿关爱和陪伴
3
2
1
4
5
6
早产儿的疾病管理
3
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和管理
呼吸机支持:使用呼吸机为早产儿提供呼吸支持,维持正常呼吸功能
01
药物治疗:使用药物如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等,缓解呼吸窘迫症状
02
营养支持:提供足够的营养,帮助早产儿恢复健康
更加注重个性化护理:针对不同早产儿的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提高护理技术水平:引进先进的护理技术和设备,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
加强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早产儿的护理,提高家庭护理能力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儿科、产科、营养科等学科合作,共同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
加强护理教育: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早产儿护理人才
睡眠管理
保持安静:为早产儿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控制光线:避免强光直射,保持适当的光线亮度
调整温度:保持室内温度适中,避免过冷或过热
调整作息:帮助早产儿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01
03
02
04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使用刺激性产品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02
情绪发展
早产儿情绪较为不稳定, 需要更多的关爱和安抚来 稳定其情绪。
03
社交发展
早产儿社交发展相对较晚, 需要更多的社交互动和引 导来促进其发展。
02
早产儿的基础护 理
温度和湿度控制
01 温度控制
早产儿需要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通常比正常婴儿稍高, 约24-26°C,以防止体温过低。
02 湿度控制
营养需求
01 高能量食物
早产儿需要更多的能量来支持其 生长发育,因此应提供高能量的
食物,如牛奶、奶粉等。
02 易消化食物
早产儿的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 应选择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
如稀粥、烂面条等。
03 蛋白质需求
蛋白质是早产儿生长发育所必需 的营养素,应保证摄入足够的蛋
白质,如鸡蛋、鱼肉等。
饮食建议
和身高,并记录监测结果。
03
早产儿的医疗护 理
需要特别注意的疾病
01
败血症
早产儿免疫系统较弱,易感染败血症,需 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02
呼吸暂停
早产儿可能出现呼吸暂停现象,需密切监 测,必要时给予呼吸支持。
03
喂养不耐受
早产儿可能存在喂养不耐受问题,需采用 特殊喂养方式,如微量喂养、间断喂养等。
神经心理发展评估
评估方法
通过专业的心理测试、神经 影像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目的
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 相应干预措施
评估意义
有助于早产儿全面发展,提 高生活质量
持续的健康监测
定期身体检查
早产儿需要定期接受身体检查,包括体重、身高、 头围等指标,以评估生长发育情况。
神经心理评估
早产儿可能面临神经发育方面的问题,因此需要 进行神经心理评估,以便早期发现干预。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的健康状况。
随访内容
随访包括体重、身高、头围等 生长指标的监测,以及视力、
听力等发育评估。
注意事项
随访时应遵医嘱,携带早产儿 的病历资料,如有异常情况应
及时向医生汇报。
长期护理与发育监测
定期健康检查
早产儿出院后,需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监测体 重、身高、头围等生长发育指标。
营养与喂养指导
提供合适的营养和喂养指导,确保早产儿获得充 足的营养,促进正常的生长发育。
日常护理与教育
指导家长进行日常护理,包括洗澡、穿衣、换尿 布等,并提供早期教育和刺激,促进早产儿的智 力和社交发展。
谢谢
汇报人:XXX
02 亲子互动
鼓励父母与早产儿进行亲密的肌肤接触、眼神交流和语 言沟通,建立深厚的亲子关系。
03 专业护理
医护人员应温柔、耐心地与早产儿互动,提供专业的护 理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信任感。
提供心理支持
01
02
03
保持温柔和耐心
护理人员应以温柔、耐心的态度 对待早产儿及其家长,提供情感
支持。
鼓励家长参与
鼓励家长参与早产儿的护理工作, 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责任感。
建立信任关系
通过与早产儿及其家长建立信任 关系,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早产
儿的护理挑战。
缓解家长焦虑情绪
提供支持
医疗团队应为家长提供情感支持,解释早产儿的 护理过程,以减轻他们的担忧。
教育家长
通过教育和培训,帮助家长理解早产儿的特殊需 求,并教授他们正确的护理技巧。
喂养不耐受
症状表现
呕吐、腹胀、腹泻、生长缓慢等
原因分析
早产儿的胃肠功能不成熟,喂养量过多或过快等
应对措施
减少喂养量、增加喂养次数、使用特殊配方奶等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体重增长情况
03
早产儿体重增长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营养摄入、疾病等
02
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较正常新生儿慢
01
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正常新生儿低
04
早产儿体重增长需要密切监测,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头围变化情况
早产儿头围与正常新生儿头围的差异
01
早产儿头围随年龄的增长变化趋势
02
头围变化与早产儿发育状况的关系
03
02
早产儿的特点:体重较轻、器官发育不完全、免疫力较低等
03
早产儿的护理:需要特别关注营养、呼吸、体温等生理指标,以及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04
早产儿的分类及其特点
01
04
02
03
早产儿的分类:根据胎龄和体重,可分为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低出生体重儿(LBW)、正常出生体重儿(NBW)等。
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胎龄小于28周,体重小于1000克。特点:器官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感染、脑损伤等并发症。
定期对早产儿护理区域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
保持早产儿护理区域的通风,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细菌滋生
01
02
03
04
提供适宜的营养支持
01
母乳喂养:早产儿应尽量进行母乳喂养,以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免疫保护
03
喂养方式: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避免过度喂养,造成消化不良
02
营养补充:根据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情况,适当添加营养补充剂,如维生素D、钙、铁等
锻炼和活动应根据早产儿的年龄、体重和健康状况进行,避免过度运动。
锻炼和活动应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以促进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预防接种与免疫
接种计划的重要性
早产儿出院后,需按照医生建议的接种计划完成 各类疫苗接种,以预防常见传染病。
接种前后的注意事项
接种前应确保早产儿无发热、腹泻等症状,接种 后需观察反应,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提高免疫力的措施
除疫苗接种外,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 的户外活动也有助于提高早产儿的免疫力。
早产儿护理ppt 课件
汇报人:XXX
01
早产儿护理的重要性
02
早产儿日常护理
03
早产儿健康监测
04
早产儿常见问题处理
05
早产儿心理关怀
06
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
目 录
01
早产儿护理的重 要性
早产儿定义与特点
01
定义
早产儿指胎龄小于37周的新生儿。
02
03
特点
体重轻、头围小,皮肤薄嫩,头发纤细, 指(趾)甲未达指(趾)端,足底纹理少。
早产儿护理的目标
保持健康体重
通过合理喂养和定期体重监测, 确保早产儿达到同龄婴儿的体
重标准。
促进身体发育
为早产儿提供全面均衡的营养, 促进其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
提高免疫力
采取预防感染措施,增强早产 儿的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
02 早产儿日常护理
饮食与喂养
母乳优先
母乳是早产儿最好的食物,含有 丰富的营养和免疫物质,有助于 早产儿生长发育。
情感支持的重要性
01 心理安全感
情感支持能让早产儿获得心理安全感,有助 于其适应新环境。
03 长期影响
情感支持对早产儿的长期发展有积极影响, 能降低心理问题的风险。
情感支持促进早产儿情感发展,有利于建立 积极的人际关系。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消化系统功能弱,喂养不 耐受情况常见,易发生呕吐和喂
养困难。
体温调节能力弱
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成熟, 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较薄, 易散热,产热不足,难以维持体
温稳定。
抵抗力低下
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 抗力低下,易感染各种疾病。
02
早产儿护理的基 本原则
保温护理
保温箱的使用
使用保温箱维持早产儿稳定的体 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早产儿护理ppt 课件
汇报人:XXX
01
早产儿概述
02
早产儿护理的基本原则
03
早产儿的日常护理
04
早产儿的健康监测
05
早产儿的营养与喂养
06
早产儿的心理护理
目 录
01 早产儿概述
早产儿的定 义
01
早产儿是什么
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 周,出生体重小于2500 克的新生儿。
02
早产儿的特点
早产儿通常体重较轻,身 体各器官功能相对不足, 免疫力较低。
身高监测
01 身高标准
介绍早产儿身高的正常范围,以 及与同龄足月儿身高的比较。
02 监测方法
描述如何进行身高监测,包括使 用的工具、测量方法以及注意事
项。
03 监测意义
解释身高监测对于早产儿生长发 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根据监测
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头围监测
01
02
03
监测头围的意义
头围是早产儿发育的重要指标, 可反映脑部发育和颅内压力。
03
情感支持和安抚
对于早产儿,家长应给予 足够的情感支持和安抚, 帮助他们建立安全感,稳 定情绪。Βιβλιοθήκη 促进感知发展提供安全感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早产儿的护理ppt课件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生命体征监测
密切观察早产儿呼吸、心率、血压等 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定期检查评估
定期对早产儿进行生长发育评估和相 关检查,及时调整护理和治疗方案。
神经系统观察
注意早产儿神志、肌张力等神经系统 表现,预防脑损伤等并发症。
03
早产儿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呼吸系统并发症及护理
1 2 3
眼科检查。
04
早产儿出院指导与家庭护 理
出院前评估与教育
评估早产儿健康状况
包括体重、身长、头围等生长指标,以及呼吸、心率、体温等生 命体征。
家长教育
向家长讲解早产儿的特点、护理要点和注意事项,提高家长的护理 能力。
指导家长观察早产儿状况
教授家长如何观察早产儿的吃奶、睡眠、大小便等日常情况,以及 异常情况的识别和处理。环 Nhomakorabea湿度控制
保持室内相对湿度在 55%-65%之间,以防皮 肤水分蒸发过多。
减少光线刺激
降低室内光线强度,避免 对早产儿眼睛的刺激。
喂养与营养支持
尽早开始喂养
根据早产儿情况,尽早开 始经口或鼻胃管喂养,以 促进胃肠发育。
选择合适乳品
根据早产儿情况选择母乳 或早产儿配方奶,以满足 其特殊营养需求。
营养支持
消化系统并发症及护理
喂养不耐受
01
早产儿吸吮、吞咽功能不协调,易发生喂养不耐受。护理中应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支持。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02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护理中应密切观察腹部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腹胀、呕吐等症状。
黄疸
03
早产儿肝脏功能不成熟,处理胆红素能力有限,易发生黄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般护理措施
皮肤苍白、四肢 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 紫绀提示缺氧
体温 呼吸
管理 管理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 肝细胞性,溶血性或 者阻塞性黄疸所致
合理 预防 病情
喂养 感染 观察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 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 生了DIC
1.给予保暖体,温维管理持体温稳定
(1)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 相对湿度在55% ~65%。
如早产儿视网膜病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ROP)
呼吸管理
(3)呼吸暂停者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恢 复自主呼吸,必要时吸氧、呼吸囊加压给 氧
(4)频繁呼吸暂停可给予CPAP、气管插管 辅助呼吸
合理喂养
(1)尽早喂养,最好母乳喂养,其次是早产 儿配方奶粉
(2) 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日龄、体重及耐受 力,以不发生胃潴留及呕吐为原则
护理措施 nursing management
早产儿 (pre-term infant)
胎龄<37周的新生儿; 其中胎龄小于28周者称为极早早产儿;
cause of death
颅内出血 肺出血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先天畸形
缺氧 寒冷损伤综合症
呼吸窘迫综合症 感染
护理诊断 nursing diagnosis
三、发现以下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迅速处理 (1)体温<35 ℃或>37.2℃ (2)呼吸不规则或呻吟吐沫、三凹征阳性 (3)面部或全身青紫(或苍白) (4)烦躁不安或反应低下 (5)惊厥
6.并发症病的情预观防察及护理
(6)早期或重度黄疸 (7)食欲差、呕吐、腹胀、腹泻、便血 (8)皮下组织和脂肪的水肿 (9)出血症状 (10) 24小时仍无大小便
(3) 保持空气清新,每日开窗通风,做好 仪器物品表面的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6.并发症病的情预观防察及护理
一、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
T在36-37℃
P在120-140次/分
RR35-45次/分 SPO2 88-93%以上
二、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反应、进食、面 色、哭声以及大小便的情况
6.并发症病的情预观防察及护理
合理喂养
(3)早产儿吸吮-呼吸-吞咽不协调,有效吸 吮和吞咽34-36周才能成熟 喂养方式
➢ 经口喂养 ➢ 鼻饲喂养 ➢ 胃肠外营养
感染原因
侵入性
皮肤屏 操作 抗生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障差
的使用
免疫差
感染
感染灶
预防措施
(1)预防为主,严格执行新生儿消毒隔离 制度 加强医护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
预防措施
(2) 加强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眼部护理、 口腔护理等,发现微小感染灶及时处理,保 持皮肤清洁及完整性
早产儿护理
2020/7/24
世界早产儿日
World Prematurity Day
WHO:1500万早产儿 中国10% 二胎政策+高龄孕妇
早产死亡风险为足月的3倍。
胎龄越小,体重愈低,死亡率愈高
主要内容
早产儿定义 definition of pre-term infant
护理诊断 nursing diagnosis
闯五关
皮肤苍白、四肢 湿冷提示休克
皮肤和口唇甲床 紫绀提示缺氧
体温 呼吸 喂养 感染 并发症
皮肤黏膜黄染可能为 肝细胞性,溶血性或 者阻塞性黄疸所致
皮肤黏膜广泛出血说明 凝血机能障碍,提示发 生了DIC
发展性照顾 Developmental care
减少光线的刺激
保持舒适的体位—鸟巢式
抚触
发展性照顾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 同的保暖措施,密切监测体温的变化。
暖箱
(2)
抢救 台
(2)
长颈鹿高级暖箱
暖箱与抢救台二合一
呼吸管理
(1)取头轻度仰伸位(鼻吸气位); (2)缺氧者给予间断低流量给氧,维持血
氧饱和度在88-93%,不能超过95%,一旦 症状改善立即停用,以防发生氧疗并发症,
一、体温过低:与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 二、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早产儿摄
入不足及消化吸收功能差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早产儿免疫功能低下、
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
四、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呼吸中枢不成 熟、肺发育不良、呼吸机无力有关
五、潜在并发症:颅内出血、NEC等 六、家长焦虑:与知识缺乏有关
Developmental care





袋鼠式护理

参考资料
➢张玉侠,实用新生儿护理学,2016年1月第1 版 ➢2015加拿大 早产儿喂养指南 ➢2013年早产儿用氧指南及视网膜病防治指南 修改版 ➢2016新生儿窒息复苏指南(2016年北京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