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无锡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无锡市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观念和统计思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于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可能对于如何绘制折线统计图,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数据观念和统计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的过程中,学会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
3.合作学习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学具:学生每人一份折线统计图的素材,彩笔。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样的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学生思考后,教师引出折线统计图。
【教学设计】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五年级数学下册 (苏教版)知识目标
1.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含义并简单绘制;
2.能够根据信息表填制折线统计图;
3.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重点
1.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绘制;
2.信息表的填制;
3.数据分析和解释。
教学难点
1.理解和绘制折线统计图的过程;
2.让学生学会从折线统计图中概括数据规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知识
•让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过的各种图表;
•引出今天要学的折线统计图的知识点,让学生猜想它的含义。
二、概念解释
•通过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定义与特点,让学生对其含义有一个基本概念;
•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具体含义。
三、绘制折线统计图
•通过多个实例,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演示如何快速绘制。
四、填制信息表
•分发信息表,让学生自己尝试填制;
•错误分析。
五、数据分析
•让学生观察和比较折线统计图,并举例让学生分析数据;
•要求学生理解数据规律并且进行解释。
六、潜在问题
•通过回答一些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折线统计图,并提高其绘制和分析能力。
教学评价
1.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填制信息表、分析折线统计图、解释数据规律等方式,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2.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换信息表并进行分析,提高合作和交流能力。
小结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分析方法,并能够从折线统计图中获得数据规律。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共含3课时)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知识,对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充分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提高学生绘制和解读折线统计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和统计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学会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展示和分析数据,理解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交流法和实践活动法进行教学。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交流和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折线统计图的素材、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尺子、铅笔等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然后,教师展示一幅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发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多个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实例中的数据变化情况。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够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新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一、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教材第21~29页的“例1~例2”以及练习四。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并已积累较多的统计活动阅历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
通过教学,可以使学生进一步驾驭描绘数据的方法,增加处理和分析数据的实力,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学情分析学生学习统计主要是为了学会用统计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开展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因此,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图操作干扰学习的重点。
教学本单元的例题和习题时,要么让学生看图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要么让学生在已经确定了纵轴、横轴并画好网格的图中描点、连线,用不同的折线表示相关的数据。
这样,既突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关键环节,又能使学生更加关注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解和驾驭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阅历。
四、教学目的1.使学生经验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根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依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依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展相应分析、比拟和简洁的推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须要依据问题的背景选择适宜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阅历。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步开展统计活动的爱好,增加动手理论、合作沟通的意识。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由数据本身能说明什么逐步过渡到基于数据进展一些有意义的推断和预料。
六、课时支配单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1课时练习………………………………………………1课时。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五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二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折线图的优势,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图形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绘制和分析折线统计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基础,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图形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学会通过折线图分析数据的增减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引导发现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准备教学所需的折线统计图素材和相关案例。
2.学生准备:收集生活中的一些数据,如身高、体重等,以便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如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进而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折线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和分析折线图的特点和作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折线图可以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3. 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收集到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小学数学中的一部分,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特点、绘制方法以及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等方面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体系中过渡到折线统计图的学习,并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优势。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获取信息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绘制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折线统计图模板、数据资料等。
2.学具:学生手册、笔、纸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生活中的数据,如某地区近五年的人口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直观地表示这些数据。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课件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1.一位病人某天7~23时的体温变化情况如下图: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1)病人的体温在哪个时间段不断上升?从几时 到几时上升最快?
7:00~13:00不断上升,从11:00到13:00上升最快。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1题)
观察记录
(3)从实验数据中, 你还能获得哪 些信息?
回顾反思
回顾观察记录的过程, 你有什么体会?
统计图能清楚地 显示蒜叶的生长 变化情况。
要坚持按时观 察、认真测量、 准确记录。
任务多时,可以小 组合作完成。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1)小明是第几天开始看到根、第几天开始看到芽的?
小明是第4天开始看到根、第6天开始看到芽的。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2题)
(2)和同学说说风信子芽和根的生长变化情况。
由统计图可以看出,风信子先长出根, 后长出芽,到了20天左右,根就长到 了118毫米,芽长到了75毫米。
课 堂 检 测 (教材25页第2题) (3)你有兴趣找一种植物种子,做一次这样的实验吗?
探究新知
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复式 折线统计图有哪些特点?
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数 量增、减变化的情况,而且便于对两 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
练一练 同样多的热水倒在陶瓷杯和陶瓷碗中,水温下
降的速度相同吗?哪个容器中水温下降的速度快一 些?4人一组,把热水倒入下面这样的两个容器,每 3分钟测量一次水温,先把数据记录下来,再完成折 线统计图。
实验过程中 要注意安全!
练一练
如果适合饮用的水温是 18~45℃,两个容器的水各从第 几分钟起开始饮用比较合适? 实验结果与你的预测相同吗?与同学交流小组实验的结果。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本节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既是对已有知识的一个拓展,也是一个挑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图的知识,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认知上的困难,如如何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自己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信息,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折点、斜率等概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折线统计图的样本、黑板。
2.学具:学生自己的折线统计图、笔记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某城市一年中每个月的平均温度”,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折线统计图的样本,让学生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如折点、斜率等。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学会制作和解读折线统计图。
3.掌握使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1.折线统计图的制作。
2.折线统计图的解读。
三、教学难点1.如何使用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
2.如何设计一个合理有用的折线统计图。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
2.游戏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1. 教师引入1.1. 引出教学主题,介绍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1.2. 学生上课前,教师把多个班级的本学期考试成绩汇总在一个数据表中。
1.3. 为了更好地了解各个班级的成绩变化情况,老师让同学们通过折线统计图进行展示。
2. 教师示范2.1. 展示数据表。
2.2. 讲解如何使用excel绘制折线统计图。
2.3. 展示绘制好的折线统计图。
3. 学生参与3.1. 学生小组使用excel制作一张折线统计图,展示本学期的数学成绩。
3.2. 所有小组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绘制的折线统计图,让同学们分析各个班级的成绩变化情况。
3.3. 教师引导同学们使用折线图进行分析,发现各班级在不同时间段内的成绩变化规律。
3.4. 教师比较各个班级采取的学习方式,找出影响成绩变化的因素。
4. 情境教学4.1. 教师让同学们分成小组,自行收集本校各年级的体质考试成绩数据。
4.2. 学生小组使用excel制作一张折线统计图,展示各年级学生体适能考试成绩的变化情况。
4.3. 各组通过分析折线图,讨论各年级学生体适能考试成绩变化的原因。
4.4. 同学们通过情境教学理解了折线统计图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5. 游戏教学5.1. 老师让同学们玩"猜数字"游戏。
5.2. 老师把游戏结果整理出来,同学们用折线统计图展示游戏的结果。
5.3. 教师引导同学们通过统计图观察游戏结果的趋势变化,分析哪些数字更容易中奖。
5.4. 同学们通过游戏,玩出了统计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折线统计图教学,学生对于制作和使用折线统计图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学生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单元复习讲义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知识点01:单式折线统计图1.折线统计图的意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折线统计图。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既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又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1)根据图纸的大小适当地画出两条互相垂直的射线。
(2)在横轴上适当分配各点的位置,确定各点的间隔。
(3)在纵轴上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确定单位长度。
(4)按照数据描出各点,用线段顺欠连接各点,并标上数据。
知识点02:复式折线统计图1.复式折线统计图意义:在统计过程中存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需要用不同颜色(或其他形式)的折线来表示这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数据的变化情况,这样的统计图就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从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不但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而且便于比较各组相关数据。
3.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基本相同。
考点01:单式折线统计图【典例分析01】小芳、小冬、小玲三名同学中午放学同时从学校出发去离校1600米的书店写作业,小伟放学先在学校停留了10分钟,然后骑自行车去书店,与他们同时到达,小芳到达书店后接到电话就立刻返回学校。
其他三名同学在书店写作业用了30分,小伟骑自行车返回学校用了10分钟,小玲坐公交车返回学校也用了10分钟,小冬步行返回学校用了20分。
下面几个图是描述小芳、小东、小玲、小伟离校时间和离校距离的关系。
根据描述在几幅图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对应的人名。
【分析】根据小伟放学先在学校停留了10分钟,可知横着数的第二个是小伟的统计图;根据小芳到达书店后接到电话就立刻返回学校,可知最后一个是小芳的统计图;根据小冬步行返回学校用了20分,可知第一个是小冬的统计图;最后可以判断剩下的第个是小玲的统计图。
【解答】解:【点评】本题考查通过统计图解决问题的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找到四个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1和随后的“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教学准备:学生手机自己从一年级开始每年体检的身高数据,教学光碟一、预习作业1、我们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开始,就学习过许多统计的知识与方法。
大家回忆一下,统计有什么用处?我们都学习过哪些统计的内容和方法?二、自主学习1、交流预习作业指名学生回答说明:我们知道,为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或者了解某个问题的实际情况,我们需要用统计的方法获得数据,分析数据反映的具体事实,并根据事实作出判断或推测。
在统计内容和方法,大家学会了调查收集数据,分类整理数据,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以及分析数据表达的信息。
2、引入新课为了提高统计能力和根据需要表达数据,我们今天要学习表达数据的新形式。
大家要能认识这种新的表达形式及特点,学会用这种形式表示数据、分析数据。
那究竟是怎样的形式呢?我们一起来看具体问题。
3、教学例1出示例1统计表提问:这是已经学习过的统计表。
你能从统计表里知道些什么?张小楠的身高是怎样变化的?引导:你能用手指比划画一条线,表示每个年龄身高增加的情况吗?大家和老师一起,用手指试着画画这条线看。
同学们已经用手指画线表示了身高增加的情况,你能像这样在纸上画出一条曲线来表示吗?自己试着画一画,表示出张小楠身高增长的变化。
观察:你觉得我们画的这条线有什么用?能看出张小楠每个年龄的身高怎样变化的吗?说明:从大家画的线上可以看出身高每年在增长:他在6岁时是116厘米,7岁时长到118厘米,8岁时又长到了121厘米……我们把表示身高数据变化的这样一条曲线叫作“折线”,这条折线能直接表示出身高逐年增长的情况。
既然折线能表示数据变化的情况,哪如果要准确地表示身高变化的数据,你觉得需要把折线画在哪里?引导:观察折线统计图,看看她和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哪儿不同?和同桌互相讨论一下。
提问:现在把折线统计图和前面统计表比较一下,表示的数据相同吗?哪个更能清楚地看出身高的变化情况?为什么?三、多层练习1、做练习四第1题让学生阅读统计图,说说人的正常体温一般是多少。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实际操作和分析数据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际操作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学会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3.培养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如何通过折线统计图来获取和分析信息。
2.难点:如何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体会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制作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实例和练习题。
2.学具:为学生准备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材料,如纸张、彩笔等。
3.教学资源:收集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用于教学实例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引导学生关注统计数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实例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是如何表示数据的。
同时,引导学生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明确两者的异同。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制作折线统计图,可以选择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进行制作。
在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如如何表示数据点、如何连接数据点等。
最新五年级数学下册 二 折线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课件 苏教版
知识梳理
李明和王芳一到五年级身高情况统计图 _____李明 王芳
知识梳理
【讲解】图中提供的图例显示用实线表示的是李明的身高,我们可以先 将李明1到5年级的身高数据进行描点、用实线连线、标数据,制作好; 然后再用虚线进行王芳身高折线统计图的绘制。 【方法小结】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的方法一样, 先描点,再顺次连接,最后标上数据。绘制复式统计图时,根据图例先 完成统计表中的第一组数据的绘制,再完成统计表中第二组数据。
知识梳理
(3)(
)校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上升较快。
【讲解】实线表示的是甲校,虚线表示的是乙校。(1)2005;100;2008; 750。(2)增加;增加。(3)甲校。
知识梳理
【方法小结】 对复式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首先要看懂图例,因为复式 统计图反应的是两组数据,所以应找准图例对应的对象,看清图例所表示 的内容;接着运用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分析方法进行。
知识要点
1.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通过与单式 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根据要求会 在有横轴和纵轴的方格图上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绘完整。 2.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 比较并作出合理的判断推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 养学生观察、操作和分析的能力。
13 14 时间/届
课题引入
第9~14届亚运会韩 国金牌情况统计图
金牌/枚 220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单
式
折
线
· · · · · 93
第2单元 折线统计图-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思维导图+易错精讲+易错训练)易错点一: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不了解,导致判断错误。
判断: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是一个统计图中用两条相同的折线表示两组数据。
()【错误答案】正确【错解分析】错在没有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统计图中的两条折线不能一样,应用实线和虚线区分,或用不同颜色的折线来表示。
【正确答案】错误【易错例题一】比较两个病人住院期间的体温变化情况,采用()统计图。
A.折线统计图B.复式条形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D.以上三种统计图都可以【分析】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变化情况,据此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图即可。
【详解】据题意,结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比较两个病人住院期间的体温变化情况,采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的认识,熟练掌握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例题二】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不恰当的是()。
A.甲的工作效率比较稳定B.乙的工作效率比甲高得多C.乙的工作效率不稳定D.乙的工作效率偶尔比甲高【分析】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虚线上的数据代表甲的变化情况,实线上的数据代表乙的变化情况,折线比较平稳,说明工作效率比较稳定,折线起伏较大,说明工作效率不稳定,所以通过观察统计图可知:甲的工作效率比较稳定,乙的工作效率不稳定,乙的工作效率偶尔比甲高,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A.甲的工作效率比较稳定,此说法正确;B.乙的工作效率比甲高得多,此说法错误;C.乙的工作效率不稳定,此说法正确;D.乙的工作效率偶尔比甲高,此说法正确;故答案为:B【点睛】本题考查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并且能够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易错点二:注意折线统计图的分段情况及变化情况,掌握其意义。
下图的折线统计图不可能是关于()的统计图。
A.哥哥本期数学成绩B.妈妈某年每个月的工资收入C.重庆市去年的气温变化情况D.服装厂去年每个月的产量【错误答案】ACD【错解分析】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观察图可知,数据一直在发生变化,所以这个折线不能表示固定不变的数据。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分析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是学生在学习了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折线统计图,掌握其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提高学生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于统计图的概念、作用和绘制方法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绘制折线统计图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如何确定描点、连线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指导,让学生逐步掌握绘制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获取信息,解决问题。
2.学生能够掌握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自主探究法:学生独立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绘制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讲解法:教师讲解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展示折线统计图的实例。
2.练习题:准备一些关于折线统计图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画纸、彩笔等绘制工具:为学生提供绘制折线统计图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促销海报、天气预报等,引导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介绍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让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
同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感受折线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探究,尝试绘制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 折线统计图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能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1.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 初步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既体现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又能为接下来基于数据特点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教学难点: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1 “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计划及教案一. 教材分析《折线统计图》是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四年级时学习了条形统计图,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逐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绘图工具的使用还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指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根据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难点:学生能够熟练运用绘图工具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准确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从而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同时,教师注重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教材中的实例和练习题。
2.学生准备绘图工具,如直尺、圆规、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图,如商场门口的人流量统计图、班级学生的身高统计图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它们能够帮助我们解决什么问题?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知识,是学生已经能收集和整理数据,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及复式折线统计图,在小学里学习一些统计知识,主要是使学生对统计的意义和思想方面有个初步了解,教材加强了看懂和分析统计图的训练,并在统计图的后面都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根据图形回答几个相应的问题,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用统计的思想分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基本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体会数据对于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分析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进一步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增强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统计活动的需要完成相应的折线统计图。
2. 初步学会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既体现了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水平,又能为接下来基于数据特点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提供支持。
教学难点:
1.能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作出预测。
2.绘制统计图的方法
教学时数:4课时。
第一课时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22页例1 “练一练”,练习四第1题。
教学目标:
1.认识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体会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及作用,能根据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或预测,体会统计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乐于参与统计活动,在活动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标尺确定表示数据的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第二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内容:教材23页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第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会分析统计图中的信息。
第三课时折线统计图(练习)
教学内容:P26--27页练习四第3-7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结构,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在提供的表格中制作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进一步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3.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一步提高分析统计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在绘制统计图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第四课时蒜叶的生长
教学内容:数学书第28-29页。
教学目标:
1.积极参与小组实践活动,认真完成小组分派的任务,做好实验数据收集整理,进一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小组合作中形成共同意识,勇于在自己组内的研究中充当主要角色。
加强交流,在跨组交流中实现资源共享,使双方达到“双赢”,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教学重、难点: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