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故事---朱熹谈“格物致知”
国学经典解读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
国学经典解读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王嘉"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大学》之八条目虽以"格物致知"为首,但长期以来,"格物致知"之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作为理学思想源头之一,唐代韩愈虽在《原道》中重提《大学》之要,然而重点仍在"正心诚意"而非"格物致知"上。
直至二程才把对《大学》的重视落在了"格物致知"四字上。
南宋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二程对于《大学》的观点,其作《补传》高度概括地论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把二程的思想作了纵深的推进。
就朱熹哲学而言,"格物致知"论不仅是对一般典籍的整理,更是根据他的"理气论"的哲学结构而阐发的为学方法。
同时,这还是阐述把外在伦理规则内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论。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内外本末工夫的一以贯之,"精粗具到,统体兼尽"(钱穆《朱子学提纲》)。
用陈来先生的话说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同时,强调外部事物的考察和知识的学习扩展"。
因而,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是求真和求善的结合。
一、格物、致知释义宋明理学在为学或修养之方上都讲格物,但含义各不相同,有于事事物物上求理的格理者,也有"发明本心"的格心者。
总之,"格物"可以被视作理学在认识论关键词。
朱熹的"格物"论是沿习了二程关于"格物致知"的看法,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
朱熹—格物致知
朱熹—格物致知浅谈朱熹—格物致知摘要:格物致知出自《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对于格物致知的真正涵义,已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从最早为《大学》作注的东汉郑玄,一直到现代的儒学学者,已经争论了一千余年,至今仍无定论。
关键词:未解之谜格物致知朱熹穷理正文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一段。
但是,《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其后再未作出任何解释,也没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两个词汇。
然而,“格物致知”一直是儒学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谜。
它之所以使儒学界争论达千余年,首先是因为“格物致知”是《大学》八目的基础功夫、更是“诚意正心”的修持基础,也就设计了心性修为的根本基础,而超越了先秦儒家的思想深度。
与先秦道家之学相通。
宋儒理学兴起之后,为了排斥佛、道两家,程颐自创“理”以取代“道”,而朱熹更是无视《史记》记载而硬要认为“孔子访周所拜见的老子,并非道家老子,而是另有其人”。
其次是因为“格物致知”的字义解释难以适当,这也是因为缺乏相关《大学》作者意旨的文献可供证明“格物致知”的正确意义。
这样就使以后诸儒随意发明而强行解释“格物致知”,从而造成了至今的儒学思想上的千古难题。
据记载是东汉郑玄最早为“格物致知”作出注解,而自从宋儒将《大学》由《礼记》独立出来成为《四书》的一部后,“格物致知”的意义也逐渐成为后世儒者争论不休的热点议题。
现在关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诠释多是根据朱熹学说的部分观点而出现的。
其实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之所以在后世成为主流,并非是因为获得后世儒家学者的普遍赞同。
事实上,朱熹学说在南宋当时因政治党争而被斥为“伪学”,后世的许多儒家学者也都大力批判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学说观点。
国学经典解读 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
国学经典解读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浅析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学说王嘉"格物致知"原出于《礼记·大学》。
《大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皆以"格物致知"为前提,即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
《大学》之八条目虽以"格物致知"为首,但长期以来,"格物致知"之说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作为理学思想源头之一,唐代韩愈虽在《原道》中重提《大学》之要,然而重点仍在"正心诚意"而非"格物致知"上。
直至二程才把对《大学》的重视落在了"格物致知"四字上。
南宋集理学之大成者--朱熹继承了二程对于《大学》的观点,其作《补传》高度概括地论述了"格物致知"的思想,并把二程的思想作了纵深的推进。
就朱熹哲学而言,"格物致知"论不仅是对一般典籍的整理,更是根据他的"理气论"的哲学结构而阐发的为学方法。
同时,这还是阐述把外在伦理规则内化为个人内在道德的修养论。
所以,朱熹的"格物致知"论是内外本末工夫的一以贯之,"精粗具到,统体兼尽"(钱穆《朱子学提纲》)。
用陈来先生的话说就是"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在重视人的道德修养同时,强调外部事物的考察和知识的学习扩展"。
因而,朱熹的"格物致知"学说是求真和求善的结合。
一、格物、致知释义宋明理学在为学或修养之方上都讲格物,但含义各不相同,有于事事物物上求理的格理者,也有"发明本心"的格心者。
总之,"格物"可以被视作理学在认识论关键词。
朱熹的"格物"论是沿习了二程关于"格物致知"的看法,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
格物致知事例
格物致知事例
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实践、观察、思考和理解事物,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过程。
在中国古代,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倡导并实践了格物致知的理念,这一思想对中国的科学、哲学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格物致知的事例:
1. 顾炎武的《天文伟业》:明代学者顾炎武在这本书中,倡导通过实际观测星空、计算星位和推算天体运动来研究天文学。
他自己也亲自观测星空,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和计算,从而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2. 程颐的“格物”:宋代学者程颐认为,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界中的万物,可以获得对道德和人类社会的深刻理解。
他倡导在自然中寻找道德的源头,通过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和美妙,来培养自己的道德品性。
3. 朱熹的“格物致知”:朱熹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和感性认识,才能达到理性理解和掌握真理的目的。
他主张用实践和经验来验证理论,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智慧层次。
4. 钱穆的“大学之道”:钱穆认为,通过研究古书名著和文化遗产,可以获得对历史文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刻了解。
他强调要把学习贯彻成为生活和实践中的行动,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达到全面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知识水平。
总之,格物致知是一种强调实践和结果导向的学习方法,它从实际出发,追求真理和智慧。
只有通过实际经验和认知的过程,才能理解事物,掌握真理。
朱熹:“格物致知”“居敬持志”
朱熹:“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格物致知”“居敬持志”朱熹以儒家思想为主干,兼取佛、道观点,并叹收当时的自然科学成果,构建了一个“致广大,极精微,综罗百代”的集大成的学术思想体系。
他把“理”作为哲学体系的最高范畴,而“理”无所不在,“万物皆有理”。
他从理气论出发,提出了“宇宙生成论”。
在道德修养上,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天理胜则人欲退。
他还继承了孔子“学而优则仕”、“有教无类”的教育目标,提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就在于“明人伦”。
并且以“正心修身”为教育方法,以“圣人之德”或“贤人之学”为培养目标,以“修齐治平”作为士人阶层的最高理想。
朱熹四十余年从事教育和著述,注意用自己的哲学思想指导教育实践,并总结出一套教学方法和原则。
他认为学习是一个贯通和积累的过程,需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
而贯穿其中的又有若干条原则。
在他去世后不久,其门人编成《朱子读书法》一书,用六句话对朱熹主张的学习原则加以概括,分别是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著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熹是封建社会后期期最有影响的一位教育家。
《四书集注》成为元明清朝代读书人的必读书;《朱子家训》成为南宋以后家族文化教育的典范。
从南宋以来七八百年,中国教育可以说受朱子的影响最为深远。
正文:《白鹿洞书院揭示》(节选)[原文]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右五教之目。
尧使舜为司徒,敬敷五教,即此是也。
学者学此而已,而其所以学之序亦五焉。
其别如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右为学之序。
学、问、思、辨四者,所以穷理也。
若夫笃行之事,则自修身以至处事接物,亦各有要。
其别如左:言忠信,行笃敬,惩忿窒欲,迁善改过。
右修身之要。
正其谊,不谋其利。
明其道,不计其功。
右处事之要。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右接物之要。
熹窃观古昔圣贤所以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
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看法一、格物致知的含义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孔子所提出的一种思想方法,其含义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来获得知识和智慧。
这种方法要求人们不断地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以便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善自己。
二、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评价1. 对于格物致知的重要性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学习和实践道德行为的基础。
只有通过对事物本身的观察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道德规范,并将其付诸实践。
因此,他强调了格物致知在修身养性中的重要性。
2. 对于具体实践方法的建议朱熹提出了一些具体实践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运用格物致知思想。
他建议人们要注重细节,关注每一个细节背后所蕴含的道理;要多做比较,将不同事物之间进行比较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还要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正确。
3. 对于格物致知与经典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必须建立在对经典文献的深入理解之上。
只有通过对经典文献的阅读和分析,才能够更好地理解事物本身的本质和规律。
因此,他强调了对经典文献的学习和研究在格物致知中的重要性。
4. 对于格物致知与理性思维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致知是一种理性思维方法。
只有通过运用理性思维才能够更好地观察和分析事物,并从中获得真知灼见。
因此,他强调了在格物致知中运用理性思维方法的重要性。
5. 对于格物致知与实践的关系朱熹认为,格物致知必须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够检验自己所获得的认识是否正确,并将其付诸实践。
因此,他强调了在格物致知中注重实践的重要性。
三、结论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评价非常高。
他认为,格物致知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善自己。
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具体实践方法,并强调了格物致知与经典、理性思维以及实践之间的关系。
因此,朱熹对格物致知的评价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格物致知的朱熹解释
格物致知的朱熹解释
朱熹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和理学家,他对于格物致知
的解释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首先,格物致知是朱熹理学中的重要观念,其中的“格物”意
味着要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的本质来认识世界,而“致知”则是通
过对事物的认识来达到真知的境界。
朱熹认为,人们不能仅凭空想
或者主观臆断来获得真知,而应该通过实际经验和观察来深入了解
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获得真正的知识。
其次,格物致知也体现了朱熹对于人的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视。
朱熹强调,人应该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道德,而不仅仅停留于理论
的层面。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实践,人们才能真正理解道德的
内涵和要求,才能将道德原则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准则。
因此,格物
致知也可以理解为通过实际行动来增进人的道德修养和实践。
此外,朱熹还将格物致知与理学的“致良知”相联系。
他认为,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良知,即内在的道德感知
和判断能力。
通过实践和观察事物,人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良知,进
而正确判断事物的是非善恶,从而实现道德的行为。
总的来说,朱熹对于格物致知的解释强调了实践和观察的重要性,强调了人的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要性,同时也将其与理学的“致良知”相联系。
通过格物致知,人们可以通过实际经验和观察来认识世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并实现真知和道德的统一。
这一观念在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朱熹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有哪些名句
朱熹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有哪些名句朱熹的思想主张是格物致知精神。
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家喻户晓,是中国古代认识论的重要命题,对古代科学发展从思想上有所影响,其最出名的为宋代朱熹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论。
朱熹的思想主张可以简单归纳为道学之太极学,通过研究儒家经典,经过自己的理解发展为义理学说。
朱熹主要思想主张是什么朱熹的思想主张: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理的总体;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主张理依气而生物,提出了“遏人欲而存天理”的主张。
每一个人和物都以抽象的理作为它存在的根据,每一个人和物都具有完整的理,即“理一”。
气是朱熹哲学体系中仅次于理的第二个范畴。
天下万物都是理和质料相统一的产物。
“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事故。
”(《文集》)这里的“天理”主要是指仁、义、礼、智等封建道德,“人伦”、“圣言”、“事故”则是天理的阐发应用。
朱熹名句大全1、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朱熹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观书有感》3、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劝学诗》4、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朱熹5、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朱熹《四书集注》6、知之必好之,好之必求之,求之必得之。
——朱熹《近思录》7、内无妄思,外无妄动。
——朱熹《朱子语类》8、自古圣贤,皆以心地为本。
——朱熹《朱子全书》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著力处。
——朱熹10、言常苦于有余,行常苦于不足。
——朱熹。
浅论朱熹“格物致知”说
浅论朱熹“格物致知”说朱熹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理学的集大成者,“格物致知”说是朱熹理学思想的重要范畴之一。
本文通过对格物致知说基本内涵以及朱熹“格物致知”说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影响的详细阐述,最后论述了“格物致知”说的意义和价值。
标签:朱熹;格物致知;穷理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中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程颢和他的胞弟程颐,都曾对“格物致知”进行了解释。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在对程颢、程颐思想作纵深推进的基础上,赋予“格物致知”以新的内容,并按照自己的理学观点作了一篇《补传》,对“格物致知”作了详尽的解释。
一、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基本内涵朱熹关于“格物致知”的详细而系统的阐述是在他《大学章句》中做的“窃取程子之意”的《补传》。
在这里,关于什么是“格物”,朱熹在《大学章句》中对“格物”的解释是:“格,至也,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把格理解为“至、穷”之义,表明“格”的活动是一个在范围上不断拓展,在程度上不断深化的过程,其最终的目标便是对所有事物获得一种彻底贯通领悟。
“格”的对象是“物”。
格物即是穷至事物之理以至其极。
这与程颐的解释基本是一致的。
二人对格物的解释都是以人之心为主体带有一种强烈的意向性而指向物之理的,同时朱熹又明确的把格物解释为“即物而穷其理也”这是对程颐的发挥。
朱熹对致知的解释为推致吾之知识以至极尽,他把“致”理解为“推极”之义。
还有至于极、尽之义,与二程的解释是一致的。
关于“致知”,朱熹对于致知的解释是:“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致知”的关键在于一个“推”字,它是一个把已获得的“知”推衍到有待探求的事物中去以获得新知的过程,经过这一“推”,“知”便像滚雪球一样,不断积累,最后达到“所知无不尽也”的境界。
【传统文化】朱熹,格万物以致知
【传统文化】朱熹,格万物以致知程颐死后只有二十二年,朱熹(1130—1200年)就生于今福建省。
这二十年中,政局变化是严重的。
宋代在文化上有卓越成就,可是在军事上始终不及汉、唐强大,经常受到北方、西北方外部部落的威胁。
宋朝最大的灾难终于到来,首都(今开封市)陷于来自东北的通古斯部落的女真之手,被迫南渡,1127年在江南重建朝廷。
在此以前为北宋(960—1126 年),在此以后为南宋(1127一1279 年)。
朱熹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朱熹,或称朱子,是一位精思、明辩、博学、多产的哲学家。
光是他的语录就有一百四十卷。
到了朱熹,程朱学派或理学的哲学系统才达到顶峰。
这个学派的统治,虽然有几个时期遭到非议,特别是遭到陆王学派和清代某些学者的非议,但是它仍然是最有影响的独一的哲学系统,直到近几十年西方哲学传入之前仍然如此。
中国皇朝的政府,通过考试制度来保证官方意识形态的统治。
参加国家考试的人,写文章都必须根据儒家经典的官版章句和注释。
唐太宗有一个重大行动,就是钦定经典的官版章句和“正义”。
在宋朝,大政治家和改革家王安石(1021一1086年)写了几部经典的“新义”,宋神宗于1075年以命令颁行,作为官方解释。
不久,王安石的政敌控制了政府,这道命令就作废了。
新儒家认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是最重要的课本,将它们编在一起,合称“四书”。
朱熹为“四书”作注,他认为这是他的最重要的著作。
据说,甚至在他去世的前一天。
他还在修改他的注。
他还作了《周易本义》、《诗集传》。
元仁宗于1313年发布命令,以“四书”为国家考试的主课,以朱注为官方解释。
朱熹对其他经典的解释,也受到政府同样的认可,凡是希望博得一第的人,都必须遵照朱注来解释这些经典。
明、清两朝继续采取这种作法,直到1905年废科举、兴学校为止。
儒家在汉朝获得统治地位,主要原因之一是儒家成功地将精深的思想与渊博的学识结合起来。
朱熹就是儒家这两个方面的杰出代表。
朱熹格物致知论
朱熹格物致知论《大学》中讲:“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样讲在《大学》这部集中围绕着这些问题论述了儒家以修身齐家为根本的政治伦理哲学中,格物致知是何其的重要。
朱熹对格物致知问题有相当深的研究,我们今天就这个问题讨论之。
对于这个问题,朱熹专门写了一篇《补〈大学〉格物致知传》,提出了一个格物致知,即物穷理的认识论纲要。
其文如下:“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此谓物格,此谓知之至也。
”按照朱熹的这个解释,所谓致知在格物,就是即物穷理以致吾心固有之知。
他说:“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认为人本来有知,天下之舞都有一个理,这样说来人“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就是因为他没有穷尽理。
那么“格物”和“致知”是什么哪?我们来分析一下。
朱熹曾说:“此一书之间要紧只在格物两字上认得”,“本领全只在这两字上。
”(《朱子语类》十四)可见“格物”在朱熹《大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大学章句》释经一章)“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
”(补传五章)“致知之道在乎即事观理以格夫物。
格者,极至之谓,如格于文祖之格,言穷而至极也。
”(《大学或问》卷一)“及其进乎大学,则又使之即夫事之中,因其所知之理推而究之,以各行乎其极。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问题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问题
朱熹的《格物致知》主要探讨了人的认知与理解的问题。
具体来说,朱熹在《格物致知》中发表了以下的观点和问题:
1. 人类应当通过观察事物的表象来了解事物的本质。
他强调人们应该通过对外在现象的感知和观察来获取知识,而不应沉迷于理论推理。
2. 他提出了知行合一的观念,强调理论知识和实际行动的密切关系。
他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来实践和验证理论知识,才能真正掌握知识。
3. 他讨论了人们如何利用自己的感官和思维来获取真知。
他提倡用心去观察,运用感知、思考、判断和鉴别的能力,以获得真正的知识。
4. 他关注人的伦理道德问题,认为人应当追求道德的完善和自我修养。
他强调人应该培养正直品德,戒除私心杂念,以实现自身的道德提升。
5. 他探讨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
他认为人应当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领悟自然的道德法则,以指导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朱熹的《格物致知》涉及了认识论、心理学、伦理学和自然哲学等多个领域,探讨了认知方式、道德修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
格物致知是谁提出的
格物致知是谁提出的
格物致知:是宋代朱x所提出的格物致知论。
这一词语最早见于先秦经典《礼记、大学》,是该书所提出的儒
者求学八阶段的初始两个阶段:“古人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一段话,是儒家学派为实现自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思想而提出的阶段性行为目标。
这一程序性行为纲领的起始就是格物致知。
由此可见格物致知在儒家学说中的确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格”、“物”在古代用法均很广泛,这一段话,在孔x时代大概并不难解,孔氏本人未做解释,孔门弟子对格物致知含义亦未阐发,这导致后人在理解格物致知含义时出现很多歧义,每个人都想依据自己的哲学倾向对之做出合乎己意的解释,这就使得在此问题上,真正出现了百花齐放局面。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含义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含义朱熹(1130年-1200年),南宋理学家,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理念,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格物致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格物致知”可以理解为“通过观察事物现象来追求真理和知识”。
它强调通过实践和思考来认识世界,强调实证主义的态度。
在朱熹看来,人类应该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证研究来获得知识,而不是仅仅通过书本和理论知识。
朱熹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只有通过观察和实践才能尽可能地接近真理。
他主张要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事物,用实验去验证观点,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真实认识。
只有通过实践,人们才能摆脱主观臆断和偏见,真正地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朱熹的“格物致知”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实践,也包括对人性的思考和研究。
他认为,人性本善,只有通过实践和修身养性,才能发挥出人性的最大潜力。
他强调要通过反思自我,审视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努力改正。
只有通过自我反省和修正,人们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完善。
在朱熹看来,格物致知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是实现人的自我完善的必经之路。
他提倡“砥砺自律”,即通过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
只有通过不断地改进自己,人们才能达到道德和心灵的升华。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强调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知识,强调个体的自我完善和道德修养。
这种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后世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格物致知”思想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知识和真理。
总之,“格物致知”是朱熹提出的一种观察事物、实践和修身养性的理念,强调通过实证主义的态度来认识世界和自我完善。
它强调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知识,通过自我反省和修正来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和修养。
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提醒我们要不断地反思和修正自己,通过实践和观察来获得真知和真理。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意思
朱熹的格物致知的意思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朱熹老夫子说的格物致知呀!
你说啥是格物致知呢?咱打个比方哈,就好比你特别喜欢吃苹果,那你就得去研究这苹果咋长的呀,啥样的环境适合它呀,它有啥营养呀。
这就是在格物呀!通过对苹果的深入了解,你就更懂苹果了,这就是致知了嘛。
咱过日子不也得这样嘛!遇到啥事儿都别马虎,得认真去琢磨琢磨。
比如说你看见一只小猫咪,嘿,你别光觉着它可爱,你得想想它为啥爱懒洋洋地晒太阳呀,它咋抓老鼠那么厉害呀。
这都是格物呀!然后你就知道了好多关于小猫咪的秘密,这就是致知啦。
你想想,要是啥都不格一格,那咱不就跟那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呀!那能行吗?咱得学会格物致知,才能把生活过得明明白白的。
就像你学骑自行车,一开始你可能会摔得七荤八素的,但你要是不去一格一格地研究咋保持平衡,咋踩脚蹬子,那你啥时候能学会呀?等你真的研究透了,嘿,你不就会骑了嘛,这就是通过格物达到了致知呀。
再比如说交朋友,你也得格一格呀!看看这人值不值得交,性格咋样,爱好啥的。
等你都弄明白了,你就知道该咋跟人家相处啦,这多好呀!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格物致知呀,它能让咱变得更聪明,更有见识呢!你看那些有大本事的人,哪个不是善于格物致知的呀?他们遇到问题就
深究,不弄明白不罢休。
咱也得学学人家这股劲儿呀!
你说咱要是都能做到格物致知,那咱的生活得变得多有意思呀!啥事儿都能搞得清清楚。
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论文
朱熹的格物致知研究论文在儒家文化作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没有“科学”这一概念;“科学”一词在中国出现,概是近代的事。
然而,“科学”这一概念在中国近代形成又与儒家文化密切相关,实际上源自于儒家的“格物致知”;从“格物致知”到“科学”,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
一.“格物致知”源自《礼记•大学》的“三纲八目”,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其中的“八目”略写为:“格、致、诚、正、修、齐、治、平”。
宋代理学家重视《大学》,于是,“格物致知”成为理学家的重要概念。
程颐、程颢讲“一草一木皆有理,须是察”;“‘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所以明理也”。
已经包含了格自然之物的思想。
朱熹更是明确地说要格自然之物,“天地中间,上是天,下是地,中间有许多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人物禽兽,此皆形而下之器也。
然这形而下之器之中,便各自有个道理,此便是形而上之道。
所谓格物,便是要就这形而下之器,穷得那形而上之道理而已。
”,把自然之物看作是格物的对象。
而且,朱熹较为重视科学,并积极地研究科学,成为格自然之物的实践者。
这实际上为从“格物致知”发展到“科学”开辟了道路。
到了明代,王阳明将“格物”诠释成“格心”,认为“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而且,他还用亭前格竹不得其理反而劳思致疾来讥讽朱熹的格自然之物,并说:“先儒解格物为格天下之物,天下之物如何格得?且谓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今如何去格?纵格得草木来,如何反来诚得自家意?”反对朱熹的格自然之物。
但是,同时代的王廷相以及以后的高攀龙、王夫之、陆世仪、张履祥等理学家则继承了朱熹的格自然之物的思想。
王廷相明确主张研究自然,要求把握“物理”。
他在所作“策问”中说:“诸士积学待叩久矣,试以物理疑而未释者议之,可乎?天之运,何以机之?地之浮,何以载之?月之光,何以盈缺?山之石,何以欹侧?经星在天,何以不移?海纳百川,何以不溢?吹律何以回暖?悬炭何以测候?夫遂何以得火?方诸何以得水?龟何以知来?猩何以知往?蜥蜴何以为雹?虹霓何以饮涧?何鼠化为鴽,而鴽复为鼠?何蜣螂化蝉,而蝉不复为蜣螂?何木焚之而不灰?何草无风而自摇?何金之有辟寒?何水之有温泉?何蜉蝣朝生而暮死?何休留夜明而昼昏?蠲忿忘忧,其感应也何故?引针拾芥,其情性也何居?是皆耳目所及,非骋思于六合之外者,不可习矣而不察也。
朱熹格物致知的例子
朱熹格物致知的例子朱熹啊,那可是咱中国古代文化里的一位大学问家呢。
他提出的格物致知,就像一把神秘的钥匙,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格物致知是啥呢?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探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取知识。
朱熹自己就特别热衷于这事儿。
他就像一个好奇的小娃娃,看到啥都想弄个明白。
比如说啊,他看到一朵花,可不是只看看这花好看不好看就完事儿了。
他会去琢磨这花为啥是这个颜色,为啥在这个季节开,它的花瓣为啥是这样的形状。
这就好比咱们看到一个新出的手机,一般人可能就看看外观漂不漂亮,功能新不新奇就得了。
可要是按照朱熹格物致知的法子,那就得深究了,这手机的芯片为啥能让它运行这么快呢?屏幕为啥这么清晰呢?电池续航是怎么做到这么久的呢?朱熹在格物致知的道路上可没少下功夫。
他就像一个执着的探险家,在知识的丛林里不断探索。
他会去研究那些经典著作,一字一句地琢磨其中的道理。
这就好比我们现在读书,如果想要真正读懂一本书,不能只是走马观花地看个大概。
朱熹对待学问的态度是相当认真的,他觉得只有把事物的本质弄清楚了,才能真正获得知识。
这就像我们想要知道一个魔术是怎么变的,光看表面的神奇可不行,得去探究背后的手法和原理。
格物致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朱熹在这个过程中肯定也遇到过不少困惑。
有时候他可能对着一个东西琢磨半天,也得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就像我们解一道数学难题,有时候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解法。
但是朱熹可不会轻易放弃啊,他会不断地尝试不同的方法去理解事物。
这就告诉我们,在学习知识的道路上,不能遇到一点困难就打退堂鼓。
从朱熹格物致知的例子里,我们能学到好多东西呢。
这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他教会我们要有好奇心,对周围的事物保持一种探索的欲望。
如果一个人对啥都不感兴趣,那他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活力。
而有好奇心的人呢,就像一颗充满活力的种子,随时都有可能长成参天大树。
而且啊,格物致知还告诉我们要深入研究。
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就像看人一样,不能只看外表长得好看不好看,得深入了解这个人的内心、性格、品德啥的。
哲学-论朱熹“格物致知”说的认识论价值
哲学-论朱熹“格物致知”说的认识论价值[摘要]“格物致知”是朱熹认识论的基本命题,体现了朱熹哲学思想的特色。
文章试图先考察“格物致知”的思想源流。
再对“格物致知”说作进一步诠释,然后重点阐述“格物致知”说所蕴涵的认识论价值,从而凸现朱熹“格物致知”说的学理价值。
[关键词]朱熹;格物致知;认识论“格物致知”源于儒学典籍《礼记·大学》篇,《大学》说:“欲成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北宋司马光专门写了一篇《致知在物论》,把“格”释为“御”,认为只有御物,才能“知正道”,这种解释开始赋予格物致知以认识论的意义。
明确将格物致知引入认识论的是二程,特别是程颐对此问题作了很多论述。
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对“格物致知”作了全面发展。
并按照自己的理学观点作了一篇《补传》,对“格物致知”作了详尽的解释,朱熹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之物,莫不有理。
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
是以大学始教。
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穷之。
以求至乎其极。
格物说是了解朱熹的认识论的关键,至于什么是“格物”,朱熹说:“格,至也。
物,犹事也。
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又说:“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
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十分,方是格物。
”“格物,格,犹至也,如舜格于文祖之格,是至于文祖处。
”“格”就是“至”、“颈,即是“极至”、“穷颈事物之理,理有十分,必须穷尽到十分,穷得三两分不行,五六分不行,八九分不行,只有穷尽到十分,才是荆否则便不是格物,更不能知止。
所以说,“格物”就是“极致”、“穷颈万事万物。
至于“致知”,朱熹的解释是:“致,推极也。
知,犹识也。
推极吾之知识,欲其所知无不尽也。
”又说“知者,吾自有此知。
此心虚明广大,无所不知,要当极其致耳。
”“致知工夫,亦只是且据所已知者,玩索、推广将去。
朱熹 理一分殊,格物致知
94文 孙聚成进学术发展的作用。
朱熹在为官的同时,曾经整顿了一些县学、州学,又亲手创办了同安县学、武夷精含、考亭书院。
特别是他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并且还亲自制定了学规,编撰了“小学”和“大学”的教材。
为封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知识分子,其中包括不少著名的学者,形成了自己的学派。
朱熹提倡“格物致知”,强调“知先行后”。
朱熹继承了二程的说法,并建立了更系统的格物穷理说。
他说:“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
”他通过对“格物致知”的阐释,表述了自己的认识论思想。
“格物致知”的具体内容是“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
”朱熹主张“格物致知”是为了当圣人,若做不到“格物致知”,无论如何都是凡人。
朱熹提出了自己的知行观,指出在“知”“行”关系上,“知先行后”。
为了培育更多的圣人,指导儒家的个人道德修养和实践,朱熹把自己的主要精力花费在兴办书院和教书育人上。
公元1179年,朱熹知南康军的时候,拨款重建了白鹿洞书院,又遍搜江西诸郡书籍文字以充实藏书,购置日产以供办学之用。
书院得到朝廷的认可,教学活动由朱熹亲自主持,他特为书院订立了学规,又经常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对他们教诲不倦。
公元1194年,朱熹在知潭州荆湖南路安抚使任内,又在长沙重建了岳麓书院,他在湖南各地延聘了一些教师,并广招生徒,来此就学者曾达到千人。
因为朱熹的努力,使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朱熹 理一分殊,格物致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古往今来,外面的世界好精彩,滚滚红尘总是让人心有所寄,也让人自生烦恼。
面对各种欲望和困惑,朱熹明确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主张人要学会节制过度的欲望追求,以保持心灵的宁静和谐,不为物欲所纷乱。
朱熹(1130年—120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朱熹祖籍婺源县,出生于福建省尤溪,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
作为儒学的集大成者,后世像尊称孔子一样尊称其为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熹,徽州婺源(在今江西)人,南宋初年的儒学宗师,他把从周敦颐、二程(程颢、程颐)到杨时一脉相承传授下来的学问作了一次集大成的总结。
他在宋高宗绍兴十八年中进士,之后有意模仿孔子,边做官边教授门弟子。
宋孝宗即位后,很想有一番作为。
为改变半壁江山、积贫积弱的局面,他平反了岳飞的冤狱,追封岳飞为王,并下诏广开言路,要天下的读书人直言不讳,指出朝政弊端,规划恢复中原的大业。
朱熹因此上书,坚决主张抗金建国。
并认为要完成光复大业,必须请皇帝先完成自己的修养。
门弟子问“先生在上书中所说皇帝的修养,有什么特点?”朱熹道:
“皇帝的修养当然不同于一般人,但有一点是共同的,你们也应该做到,就是要先做格物致知的功夫。
从宇宙之大到昆虫之微,都要清楚地看到大义的存在,才能够面对这个世界,来规划自己的事业。
”弟子说:
“格物致知,不就是二程先生和龟山先生传下来的道理吗?可是格物是什么,致知是什么,两者哪个在先哪个在后,我都不清楚。
”朱熹道:
“大程明道先生(程颢)说…格‟就是到;…致‟就是得。
致知在格物,意思是先用心思到具体的物,然后才能得到知识学问。
因此格物在先,致知在后。
但若是探究大道并把它落实到物上,那就更可以穷尽大道的奥妙。
”弟子问:
“先生的话我懂了,但是可格的事物千姿百态,种类无限,所要致的知也要有那么多吗?”朱熹道:
“却不是的。
小程伊川先生(程颐)说认为…万物皆备于我‟,是因为人生本来有良知良能,可以与万物相当。
天地有个心,人也有个心,天地之心和人的心其实是一个东西。
如今天格上一物,到达天地之心而落实到自己的良知良能;明天又格上一物,到达天地之心而落实到自己的良知良能。
时间长了,格的物多了,自己的良知良能就可以大部分甚至全部被开发出来,到了那个时候,就得到了知。
”
弟子说:
“听了先生一番教导,我明白了格物致知原来是一种极大的功夫,只格一物、二物是得不到真知的。
”朱熹说:
“不错,但物总得一个个地格。
杨龟山先生说:
…学习开始于致知的愿望,完成于得知的成果,致知的手段是格物。
天下的物,多得格不胜格,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遍格万物。
因此他格物的时候,绝不能让心思随物流动到十万八千里之外;要随时内向反省,才能越来越明白心里的良知而做到万物皆备于我‟。
”
弟子问:
“致知就是致良知,我懂了。
但是天下有千万人,每个人有一个良知。
若是人人格物致知,得到良知,这良知不太多了吗?会不会引起争论和混乱呢?”朱熹道:
“千万人有千万心,千万心所不同的,是它们的欲望;至于被这些欲望包在里面的良知,人人都是一样的,就是个…仁字‟。
因为天地、日月、宇宙都只是一个,它的大道也只有一个,这个大道到人的心里,就是个…仁‟。
所以通过格物致知逐步除去蒙在心上的人欲,…仁‟就是良知自然会显露出来。
”
弟子听了朱熹的话,仍然有些不明白,见案头上有一方新砚台,就请先生以砚台为例,做一次格物致知的示范。
朱熹笑着说:
“好,就来格这个砚台。
”他拿起砚台反转过来叫弟子看:
只见磨得镜面一样平的砚台底上有一个大螺壳印子。
弟子奇怪地问:
“这样大的螺,一定是生活在海里的,怎么钻进石头里去了呢?”朱熹道:
“这就是了。
砚石是从山上采来的,说明这山千万年前曾经是海底。
这螺儿活着的时候,钻在海底的泥土里;海底上升变成山,泥土干硬变成石头,这螺不就到石头里了吗?到此我们格物的功夫算是完成了,然后来致知:
既然山、海那样看起来永恒的巨物,都可以互相变化;那么世界上还有什么不能变的?所以,《诗经》里说…天命无常‟。
这个无常的天命感动到人的内
心,就使人常处忧患,兢兢业业,小心翼翼,认真对待周围的一切,这就悟出了个…敬‟字,进入了良知…仁‟的境界。
”弟子感谢说:
“先生的意思,我理解了,要是人人都能像先生那样下功夫修养,天下还愁不太平吗?”(出典:
《宋元学案》、参考《宋史道学传》,摘自朱邦华著《儒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