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探究式教学课的案例及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堂探究式教学课的案例及反思

李蓉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应该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知识的传授也不是简单地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它必须基于学习者对具体问题的兴趣、探究、反思、消化、改造,才能使之成为真正适合他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开展以自主学习为前提、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以探究建构为目的的探究式学习课,无疑对实现学生认知的深化和建构,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下面就以自己一次课堂教学实例,来谈谈一点感受。

一、 课堂实录:

1、 创设情境、抛砖引玉:

T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双曲线和直线的位置关系,知道了解决这类问题的主要方法。下面请大家看一个问题(多媒体电脑显示):

问题:给定双曲线122

2

=-y x ,过点()1,1P 能否作直线l ,使l 与 此双曲线交于2,1Q Q 两点,且点P 是2,1Q Q 的中点?

这虽然是一道比较早的高考题了,但“经典”的题例是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褪色”的,我们如果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到这个问题的不同解法,请大家尝试,看谁解得最快、最好。

(问题提出后,犹如一石激起了千层浪,学生的探究热情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跃跃欲试,立即投入到对该题探索中去)

2、 自主探究,暴露思维

学生求解的同时,我在行间巡视,发现1S 很快得出了结果,于是请1S 上台板书如下:

假设l 存在,则l 显然不平行于y 轴,设点()()222111,,y x Q y x Q ,则有122121=-y x ,122

222=-y x , 两式相减,得:()()()()022*******=+---+y y y y x x x x ,

因为()1,1P 为2,1Q Q 的中点,所以有: 2,

22121=+=+y y x x , 所以22

121=--=x x y y k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12-=x y 。 T :很好!

“点差法”用得恰到好处。

大家都对1S 投以了赞许的目光。

3、 辨析错误,正本清源

突然2S 提出了异议:老师,我虽然没有计算,但是我通过画图,发现所求直线跟双曲线没有交点啊,所以我猜想符合题意的直线l 不存在。

教室里一阵躁动不安,有人在自言自语:怎么会呢?直线方程已经求出来了,怎么会不合题意呢?一定是2S 画图不准确。

出现了疑惑,此时我故意不点破,而是因势利导。

T :真的是2S 同学画图不准确吗?大家再换个角度想想看,除了画图外,我们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来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呢?

过了一会儿,3S 站起来慷慨陈词:有,可用∆判断。我的解法是:

假设l 存在,则l 显然不平行于y 轴,故可设l 的方程为:()11-=-x k y ,代入双曲线方程化简整理得:()()0322222222=-+--+-k k x k k x k , ()1 又设点()()222111,,y x Q y x Q ,则21x x 、是方程()1的两实根, 又由韦达定理有22

222221=--=+k k k x x 所以可得2=k , 但此时08<-=∆,直线与双曲线无交点,说明2S 的发现是对的。

T :很好的做法,让我们为他的成功而鼓掌!

(热烈的掌声)当然,刚才2S 提出这个问题来,也说明了他很会动脑筋,同样是功不可没的。(学生倍受鼓舞,教师对主体的肯定,更加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T :3S 用代数的方法,验证了所求直线l 与双曲线确实没有公共点,符合题意的直线l 不存在,这就启示我们以后在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相关问题时,要注意运用∆对所求结果进行检验。

4、 合作交流,深入探究

这时,4S 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说了:老师,我还是不明白,我们求出的这条直线12-=x y 与原双曲线究竟有什么联系呢?为什么它不符合题意,却又被求了出来?

T :问得好,我们的学习中需要的就是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下面请大家再继续探究,一起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也心里存在着这个疑惑,现在带着既帮别人,又帮自己的心情来探究,热情更加高涨)

学生形成讨论小组进行讨论,很快第二小组派出代表5S 发言:从前面1S 的解法中可知,当两个式子相减时,可求出22121=--=

x x y y k ,其实这里前者是后者的充分非必要条件,因为若把122121=-x y 与12

2222=-x y 相减,也能推出22

121=--=x x y y k ,所以我们猜想:这条直线12-=x y 可能适合于已知双曲线为其共轭双曲线12

22

=-x y 的情形。 T :敏锐的观察力、大胆合理的猜想,这是创造型人才必备的素质,大家表现得很好,那么猜想正确吗?

大家纷纷动手进行验证,猜想成立。

5、 再掀波涛,更进一步

讨论到这里,大家都带着一份满足感,一份成就感,轻轻地松了一口气。我也准备结束这道题的讲评时,没想到一直没发言的数学科代表说话了:刚才的研究所得,对一般情形也适用吗?

我心里一惊,是啊,从特殊到一般,真后悔自己事先怎么没有先去研究一下呢?但我坚信,学生的潜能是巨大的,50多人的智慧应该能解决这个问题的。 于是我马上表扬了科代表的这种强烈的探究意识,同时在黑板上写下了原问题的一般情形,然后师生共同探究: 给定双曲线122

22=-b y a x ,过点()()0,≠mn n m P 能否作直线l ,使l 与此双曲线交于2,1Q Q 两点,且点P 是2,1Q Q 的中点?

(同学们又兴奋起来,边紧张思考,边在纸上计算。教师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探究,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T :我们可以仿照刚才3S 同学的做法,先假设符合题意的l 存在,求出

n a m b k 22=,然后把l 的方程n m x k y +-=)(代入双曲线1222

2=-b y a x ,化简整理得: ()()()[]

022*******=+---+-b n mk a x n mk ka x k a b , 当0222=-k a b ,即直线与渐进线平行或重合时,显然不合题意,

当0222≠-k a b 时,()2222222224b n mnk k a k m b 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