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_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__经济地理学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地理学“文化和制度转向”的发生虽 然源于多种因素,但最根本的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西 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侵入和经济地理学者的积极回应。 由于文化概念内涵的包容性和多样性,后现代主义文 化研究视角的多元性,决定了西方经济地理学的文化 转向视角的多元性。
二、文化与制度转向的主要内容
(一)强调经济与文化的密切联系
(三)制度转向的主要学派
• 经济地理学的制度转向就是要弄清各种制度在塑造空间经济 过程中的作用,在制度‚路径依赖‛和‚锁定’机制作用下 空间经济的演化动态,以及区域和地方发展的社会管制 (regulation)与治理(governance)机制 • 强调经济生活是一个被制度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根植社会的 活动,其演化既是环境特定的,又是路径依赖的
(四)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
• 制度厚度(institutional thickness)内涵:①大量各种各样 的机构;②各机构间的网络,显著的同构;③各机构间有着 强烈的社区意识。 • 制度厚度与区域发展的关系:①通过制度化过程,促进产业 地区根植性和创业环境;②制度‚厚‛、‚薄‛与区域发展 的关系:‚厚而有效‛(thick and work); ‚厚而 无‛( thick and does not work),; ‚薄而有效‛和‚薄而无 效‛ • 中国的改革开放,事实上是一个“薄”制度化的过程
• 经济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文化过程。重视文化因素,希望用地 方性文化来抗衡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负面影响, • 经济和文化之间是一种双向的交互关,经济的‚文化化‛和 文化的‚经济化‛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活动的显著特征
(二)经济的社会文化根植性
• ‚根植性‛(embededness)是指经济活动和结果受到行为者 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这种关系网络结构的影响 • 文化根植性、结构根植性和政治根植性等三种形式 • 在最发达的经济社会中,根植性所产生的‚路径依赖‛时常 会对生产经营构成限制。
一、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方法和主要观点 三、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影响
一、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及理论基础
(一)新经济地理学产生的背景
• 1979 年克鲁格曼在对厂商层次规模报酬递增和消费者多样 化偏好效应的讨论中,暗示了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并 借用D-S (Dixit-Stiglitz, )模型来建立他的观点 • 1980 年克鲁格曼、1985 年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关于不完 全竞争和国际贸易的著作和1991 年格罗斯曼与赫尔普曼关 于内生增长的著作促成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的形成并为其 发展指明了方向, • 那么,1991 年克鲁格曼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 ‚报酬递增与经济地理‛和1988 年藤田在《区域科学和城 市经济学》上发表的‚空间集聚的垄断竞争模型:细分产 品方法‛,则完成了对D-S 模型空间意义的解释,可被视 为新经济地理研究的开山之作
• 第一轮新增长理论(罗默,卢卡斯)将技术进步内生化来探讨 外部规模经济和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规模收益递增来源。 • 缪尔达尔提出的‚累积因果关系原理‛是基于非线性方法 对报酬递增的一种解释 • 布赖恩·阿瑟自20世纪80 年代以来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对报 酬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和‚路径依赖‛及‚锁定‛特征 进行了数学处理 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对现实的经济运行特征给予了 更为科学的分析和解答。其中很多观点被应用到新经济地 理学之中,成为解释区域差异和产业集聚的手段 (例如: 产业集群的形成) • 阿瑟的路径依赖、正反馈、锁定等概念为新经济地理学理 论提供了认识论上的支持,而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 围‛模型则可以说是报酬递增理论的具体运用。
(二)社会科学相关学派的影响
1 科学哲学:
• 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其根本标志就是力求纠 科学主义之偏。(波普尔:科学理论都是试探性的假说,而且永远是试探 性假说) • 科学哲学家们使科学更加‘人道化’:波兰尼——以人性为基点的新科学 观,一种具有与人性不可分割性质的意会认知哲学。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方法和主要观点
(一)新经济地理学的建模方法 • 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在D-S 模 型的基础上,将运输成本以萨缪尔森的‚冰山‛ 形式内生于一般均衡模型中,从而为D-S模型赋 予了空间含义。用报酬递增、运输成本和要素流 动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生产的地理结构及其演 化——空间集聚的收益递增来源。 • 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建模策略可以归于四个学术 技巧:D-S 模型、冰山、动态演化和计算机
(三)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特殊性
儒家思想(天人合一)
三、兼容适宜研究方法
(一)合理使用模型与计量方法
(二)创新研究方法
解剖麻雀式的个案分析,可了解其内在的因果机制, 弥补了量化统计分析的不足。 • 经济地理现象的可视性(visualization)问题难以解决, 限制了在该领域中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
• 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 • 寻找与后福特主义的经济方式相适应的制度框架——减少管制 (deregulation)和私有化策略。 • 英国和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的竞争力。 传统计划经济转型——制度改革(20世纪80年代) • 全球化进程——对制度的空间尺度提出了挑战,国家及国家层 次制度对经济的控制弱化。 • 为应对全球化的影响,必然进行相应的制度重建。 • 开始认识到非经济因素,尤其是文化因素对经济活动的动力机 制和空间特性等方面的重要影响。
(二)对研究问题的影响
经济地理学从抽象的一般化走向关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
(三)对学科定位的影响
进一步强化经济地理学的社会科学特性,弱化其自然科学特 性,从而拉大与地理学其他分支(自然地理学、地理信息科 学)的分异。
第二节 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
‚新经济地理学‛。它侧重用经济模型分析的理论和方 法来研究经济地理现象,并试图将其纳入到长期忽视空间维 度的主流经济学中。(‚新‛区域科学。 ‚地理经济学‛, 《空间经济学》克鲁格曼(P. Krugman))
3.国际专业化 • 为研究国际层次的经济活动分布,维纳布尔斯在D-S 模型 基础,通过引入中间投入品或投入-产出联系建立了国际专 业化模型。国际专业化模型所表明的一体化与集聚之间非 线性关系揭示了厂商对经济全球化可能做出的区位响应
4.地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 克鲁格曼:地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有限的。地理在过 去也许决定着地区的命运,但未来未必如此。 • 其他一些学者:一些与地理相关的影响因子,如运输成本、 距离负荷、农业生产力和人口压力,仍为影响经济增长的 决定力量。 • 奥布来恩(O’Brian) :‚地理已死‛。 • 凯恩斯克罗斯(Cairncross) :‚距离已死‛
2 经济学:
在经济学领域,制度经济学确认制度因素在经济中起关键作用,经济行为 同样被看作社会行为。制度方式对减少交易费用和提高经济效率。
3 经济地理:
• 经济地理学吸收社会科学的成果,应用制度经济学思想,成功地解释了区 域通过接近信息、通过编制各种交易规范,建立专业化的制度结构形式。 • 经济地理在社会学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根植性‛的概念。把在家庭、 习俗、技术、文化等基础上的社会关系与网络联系,作为地方性制度,研 究其对经济活动的重要影响。
一、科学借鉴西方理论
(一)科学分析与提炼理论问题
提炼科学问题,作为研究的切入点。其中,尤为重 要的是,他们具有挑战权威理论的勇气,以不断地否定之 否定,促进学科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引入相关学科理论 (三)加强微观视角研究和政治经济分析
中国经济地理学半个多世纪来的研究,总体上表现为 重宏观轻微观,重整体轻分解,重形态轻机制。 20 世纪生物学通过微观化而取得巨大进展,也许可 给地理学以启发。
第十四章 经济地理学理论新进展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 第二节 经济学家的新经济地理学 第三节 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思路
Leabharlann Baidu
第一节 经济地理学的文化与制度转向
一、文化与制度转向的形成背景 二、文化与制度转向的主要内容 三、制度与文化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
一、文化与制度转向(cultural and institutional turn)的形成背景
二、突出中国国情特点
(一)重视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发展背景
中国政府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 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五个‛统筹思想,以 及实行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在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 独特性
(二)科学看待已有研究特点
①侧重于与促进经济发展相关的诸多实用课题的研究:如规 划、开发战略等,与欧美发达国家侧重于对发展中所出现 的问题的研究形成对比。 ②研究侧重宏观尺度和宏观视野:与西方国家侧重于微观 (企业)尺度的研究形成对比。 ③研究模式深受自然地理学影响:
(二)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主要观点
1.中心-外围格局 克鲁格曼通过在新贸易理论模型中加入要素地区间流动 的可能性,来阐述基本条件原本相同的两个区域是如何在规 模收益递增、运输成本和劳动流动的相互作用下最终演变成 工业区的中心和农业区的外围的。 2.城市层级体系的自组织演化 像生物自组织过程一样,城市演化的过程具有自组织特 征。其核心思路是,生产过程中的前、后向关联等所形成的 向心力,与生产要素不可移动和地租形成的离心力共同作用, 形成了经济活动(城市)的空间自组织过程。
2. D-S 垄断竞争模型及其在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
D-S 模型的核心内容体现在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 ①通过构造一个包含产品种类的D-S 效用函数,推导出了特定 形式的需求函数; ②假定每种产品的生产都具有不变的固定成本和边际成本(这 意味着成本函数具有平均成本递减和边际成本不变的性质, 体现内部规模经济的特征),然后结合需求函数和新厂商自 由进入的条件,求得每个厂商的均衡产量、均衡价格和产品 种类数量。 D-S 模型的主要贡献,是为考虑产品种类的垄断竞争模 型提供了简洁的分析工具。新经济地理学将运输成本以‚冰 山‛形式融入了D-S 模型,使得D-S 模型具有了空间的含义。 所以我们可以说,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是D-S 模型的空间版 本或者空间扩展。
(三)经济地理学本身的变化
• 1950 年代,计算机技术——定量研究 • 1970 年代早期开始,由新古典学派转向政治经济学派 •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来,法国规制理论(regulation theory) 产生,影响经济地理由‚积累体系‛进入到‚规制模式‛, 出现了从计量地理、逻辑实证主义向制度、文化的转向
三、制度与文化转向对经济地理学的影响
(一)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 ‚文化转向‛ 促进经济地理学在西方社会科学中的复兴和与 主流社会科学研究之间的对话,使西方经济地理学出现了新 的‚繁荣‛ • ‚文化和制度转向‛强调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解释学理论 构建‛的同时,也会带来了其对规范研究和数量化精细分析 的脱离。这种思维方式的变化,可能的一种结果就是:个案 性增加,群体性减少;定性增加,定量减少;特例增加,一 般规律减少
• • • •
D-S (Dixit-Stiglitz, )模型 新贸易理论 新增长理论 新经济地理
(二)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1.报酬递增理论 • ‚劳动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斯密定理) • 马歇尔提出了外部经济的概念,试图在其均衡框架下处理 报酬递增问题。 • 阿林·杨格在斯密劳动分工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迂回生产 和社会收益递增的理论。市场规模与迂回生产和产业分工 自我演化的报酬递增机制。 在报酬递增理论的发展上形成了两条不同的思路。 • 一条是仍沿用经修正过的新古典主义方法,把外部经济纳 入完全竞争的均衡框架(如第一轮新增长理论); • 另一条思路是放弃均衡框架的主张用非均衡和非线性方法 来说明报酬递增机制和经济发展
三、对经济地理学研究的影响
(一)不同观点融合将进一步加强 (二)经济地理学地位会有所提高 大有将经济的空间问题拉入主流经济学之势 (三)前瞻性研究成果有望逐渐增多 (四)新的经济地理学学派有望出现
新经济地理学观点引入经济地理学,其本身就 是经济地理学中的一个新学派
第三节 中国经济地理学理论创新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