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溃疡性结肠炎诊断和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监测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监测的研究进展卫珮如;白杨;王继德【摘要】长病程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癌变风险增加,进而发展为UC相关性结直肠癌(UC-colorectal cancer,UC-CRC).UC-CRC是长病程UC患者最为严重的并发症.而多数UC-CRC都是由异型增生发展而来,因而识别高危人群,早期监测和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目前临床上监测主要依靠内镜+病理活检,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一些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也被发现可用于早期UC-CRC的监测.本文就目前UC癌变监测的现状、内镜监测及生物标志物监测的进展进行综述.【期刊名称】《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年(卷),期】2018(023)001【总页数】5页(P127-131)【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结直肠癌;监测;内镜;生物标志物【作者】卫珮如;白杨;王继德【作者单位】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510515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消化内科【正文语种】中文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主要累及结肠和直肠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与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一起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
随着疾病的发展,长病程的UC患者癌变风险增加,进而可发展为UC相关性结直肠癌(UC-colorectal cancer,UC-CRC)。
UC-CRC是长病程UC患者最严重的的并发症。
而多数UC-CRC都是由炎症-异型增生-癌变发展而来,因而识别高危人群,早期监测和诊断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目前,临床上监测主要依靠内镜+病理活检,而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内镜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同时伴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一些特异性的生物标志物也被发现可用于早期UC-CRC的监测。
《2024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范文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篇一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一、引言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对于炎症性肠病(IBD)的诊断和治疗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进一步提高我国IBD 诊疗水平,特制定本共识意见,以规范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流程、治疗方法及患者管理。
本共识意见基于2018年北京地区的临床实践和学术研究,为全国范围内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炎症性肠病概述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等,是一类病因尚不明确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具有挑战性。
三、诊断流程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症状、家族史、既往病史等,以初步判断是否为IBD。
2.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一般状况,注意腹部压痛、包块等体征。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粪便检查等,以评估患者炎症活动情况。
4. 影像学检查:推荐使用超声、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肠道病变范围和程度。
5. 内镜检查:内镜是诊断IBD的重要手段,可直观观察肠道病变情况。
6. 组织学检查:通过内镜取样进行组织学检查,有助于确诊IBD并鉴别其他肠道疾病。
四、治疗原则1.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免疫调节药物、抗炎药物等进行治疗。
2.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营养状况,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3. 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肠道狭窄、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4. 患者管理:加强患者教育,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包括饮食调整、心理调适等。
五、治疗方案1. 轻度IBD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免疫调节药物或抗炎药物。
2. 中度IBD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强营养支持和心理治疗,必要时可考虑使用生物制剂。
3. 重度IBD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应考虑手术治疗。
2018指南之溃疡性结肠炎
2018/12/4
重度UC“拯救”治疗
立即手术
药物治疗
环孢素 他克莫司(增加) 英夫利昔单抗
2018/12/4
药物转换治疗
① 环孢素(cyclosporine):2-4 mg/kg/d 静脉滴注 该药起效快,短期有效率可达60%-80%,我国前瞻性随机对 照临床研究显示,2 mg/kg/d 和 3 mg/kg/d 剂量下临床疗 效相似 使用该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严密监测不良反应。 有效者待症状缓解后,改为继续口服使用一段时间(不超过6 个月),逐渐过渡到硫嘌呤类药物维持治疗 研究显示,以往服用过硫嘌呤类药物者,应用环孢素的短期 和长期疗效显著差于未使用过硫嘌呤类药物者
UC合并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 diff)或CMV感染
重度UC或在免疫抑制剂维持治疗病情处于缓解期的患者出现难以解释的症状恶化时, 应考虑合并C.diff或CMV感染的可能 确诊C.diff感染可行粪便毒素试验(酶联免疫测定毒素A和毒素B)、核苷酸PCR、谷氨 酸脱氢酶抗原检测等 确诊CMV结肠炎可予结肠镜下黏膜活检行 H-E染色找巨细胞包涵体、免疫组织化学 染色和CM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 特征性的内镜下表现和外周血CM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1200拷贝/mL时,临床 上要高度警惕CMV结肠炎
2018/12/4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腹痛、腹 泻 粘液脓血 便 病程> 4-6周
结肠镜 检查 多从直肠 连续、弥 漫
粘膜活检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活动程度 幻灯片 6
2018/12/4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结肠镜 检查
粘膜活检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腹痛、腹 泻 粘液脓血 便 病程> 4-6周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活动)临床路径
溃疡性结肠炎(中度活动)临床路径(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溃疡性结肠炎(UC)(ICD-10:K51.002),临床严重程度为中度活动,临床病程为慢性复发型。
(二)诊断依据根据《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编著,中华消化杂志,2018年)。
1.诊断标准:UC缺乏诊断的金标准,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和组织病理学表现进行综合分析,在排除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的基础上进行诊断。
(1)临床表现: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病程多在4~6周以上。
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2)结肠镜检查: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中度炎症的内镜特征为血管形态消失,出血黏附在黏膜表面、糜烂,常伴有粗糙呈颗粒状的外观及黏膜脆性增加(接触性出血)。
(3)黏膜活检:建议多段、多点取材。
组织学上可见以下主要改变。
活动期:①固有膜内有弥漫性、急性、慢性炎症细胞浸润,尤其是上皮细胞间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即隐窝炎),乃至形成隐窝脓肿;②隐窝结构改变,隐窝大小、形态不规则;③可见黏膜表面糜烂、浅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
(4)其他检查:无条件行结肠镜检查的单位可行钡剂灌肠检查。
肠腔狭窄时如结肠镜无法通过,可应用钡剂灌肠检查、CT结肠成像检查显示结肠镜检查未及部位。
(5)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大体和组织学改变可见上述UC的特点。
2.在排除其他疾病如急性感染性肠炎、阿米巴肠病、肠道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结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的基础上,可按下列要点诊断。
(1)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查。
(2)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和(或)放射影像学特征者,可临床拟诊。
(3)如再具备上述黏膜活检和(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特征者,可以确诊。
(4)初发病例如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活检组织学改变不典型者,暂不确诊UC,应予密切随访。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 关百玲
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分析关百玲发表时间:2018-04-12T14:23:48.510Z 来源:《航空军医》2018年2期作者:关百玲[导读] 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哈尔滨市阿城区中医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300)摘要: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住院时间。
结果观察组患者18例,治愈8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18例,治愈5例,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0.8±2.2)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5.6±2.5)d;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辨证;溃疡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等症状,该病具有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等特点[1],由于该病的发病因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尚无特效药物,长期使用西药副作用较大,影响患者健康。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6例,所有患者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诊断标准。
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药物过敏患者、肠道器质性疾病患者、不能配合试验患者。
将所有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为(42.6±3.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5±0.3)年;其中轻度患者13例,中度患者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7~69岁,平均年龄为(42.8±3.3)岁;病程2个月~3年,平均病程为(1.3±0.6)年;其中轻度患者12例,中度患者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
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作者:王瑞雪张峰张强来源:《新医学》2024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的关系。
方法将初诊溃疡性结肠炎患者145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行胃肠镜检查无异常人群140名作为对照组。
2组均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Hp感染情况,并检测胃肠激素[P物质(SP)、内皮素(ET)、血管活性肠肽(VIP)]和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水平。
比较研究组中活动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另比较Hp阳性和阴性患者血清胃肠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Hp感染与胃肠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相关指标的关系。
结果研究组Hp感染率和VIP水平低于对照组(P < 0.05),SP、ET、NE、5-H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 0.05)。
活动期组患者Hp感染率和VIP水平低于缓解期组(P < 0.05),SP、ET、NE、5-HT水平均高于缓解期组患者(P均< 0.05)。
研究组中Hp阳性患者SP、ET、NE、5-HT水平均低于Hp阴性患者(P均< 0.05),VIP水平高于Hp阴性患者(P < 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ET、NE、5-HT水平升高均是溃疡性结肠炎患者Hp感染的保护因素(P均< 0.05),VIP水平升高则是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中,Hp感染和未感染患者胃肠激素与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存在差异,Hp感染可能与患者胃肠激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变化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溃疡性结肠炎;P物质;内皮素;血管活性肠肽;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Relationship between Hp infection and serum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ang Ruixue, Zhang Feng, Zhang Qiang. Department of Medical Laboratory, Jinan Integr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Ji’nan 271100,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Zhang Qiang, E-mail:*****************【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Hp)infection and serum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145 patients newly diagnosed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ere select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140 patients without abnormal results by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were assign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In two groups, Hp infection was diagnosed by using 13C urea breath test (13C-UBT). The level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substance P (SP), endothelin (ET), 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norepinephrine (NE), 5-hydroxytryptamine (5-HT)) were detected. Serum level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active and remission phas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Serum level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Hp-positive and -negative patien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p infection and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 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related indexes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was assess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Hp infection rate and VIP level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whereas the levels of SP, ET,NE, and 5-H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P < 0.05). Hp infection rate and VIP level in the active phase group were lower, while the levels of SP, ET, NE, and 5-HT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mission phase group (all P < 0.05). In the study group, the levels of SP, ET,NE and 5-HT in Hp-positive patients were lower, whereas the level of VIP was higher compared with those in Hp-negative counterparts (all P < 0.05).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SP, ET, NE and 5-HT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 for Hp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ll P < 0.05), while elevated level of VIP was the risk factor (P < 0.05). Conclusions In ulcerative colitis patients,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level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 between patients with and without Hp infection. Hpinfection 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changes in the levels of gastrointestinal hormones and monoamine neurotransmitters.【Key words】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Ulcerative colitis; Substance P; Endothelin;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Norepinephrine; 5-hydroxytryptamine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可癌变的特点,多发于青壮年人群[1]。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病,通常表现为结肠黏膜的溃疡和炎症。
它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上常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血等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以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下面将介绍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
一、临床症状。
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腹泻、腹痛、里急后重、便血等。
腹泻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伴有黏液和血液,严重者可出现贫血、消瘦等情况。
腹痛多为左下腹或全腹痛,常伴有里急后重感。
便血是溃疡性结肠炎的特征性表现,通常为鲜红色,伴有里急后重和腹痛。
二、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帮助诊断溃疡性结肠炎,常见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粪便常规、C反应蛋白、血清蛋白电泳等。
血常规通常显示贫血、白细胞增高等炎症指标的改变。
粪便常规可发现隐血、脓血等异常。
C反应蛋白和血清蛋白电泳可作为炎症活动的指标。
三、结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关键方法,能够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病变情况。
溃疡性结肠炎的典型表现为结肠黏膜的红肿、溃疡、糜烂等病变,可伴有粘膜下出血、假息肉等表现。
结肠镜检查还可以进行活检,明确病理类型和活动程度。
四、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CT、MRI等,可以帮助评估结肠炎症的范围和程度,排除其他疾病。
影像学检查对于急性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疑似并发结肠癌等情况尤为重要。
五、其他检查。
除了上述常规检查外,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还需要排除感染性肠炎、肿瘤性病变等其他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查、病原体检测、结肠造影等特殊检查。
综上所述,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肠镜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还需要评估病变的范围和活动程度,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需要由专业的消化内科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解读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
炎部分解读
梁笑楠;尹凤荣;张晓岚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18(033)011
【摘要】2018年5月,中华消化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订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该共识意见在2012年共识意见的基础上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更新、更全面的依据.本文主要对共识意见中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水平.
【总页数】4页(P987-990)
【作者】梁笑楠;尹凤荣;张晓岚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35;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35;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2012中国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解读(溃疡性结肠炎部分) [J], 吴小平
2.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溃疡性结肠炎治疗部分解读 [J], 杨红;钱家鸣
3.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克罗恩病诊断的部分解读 [J], 冉志华
4.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溃疡性结肠炎诊断部分解读 [J], 梁洁;周林;沙素梅;雷少妮;罗贯虹;吴开春
5.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克罗恩病部分解读 [J], 郭亚慧;牛巍巍;张晓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DOI:10.16662/ki.1674-0742.2023.15.118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徐敏,张利霞,罗培培,王彦舟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徐州医科大学武进临床学院)消化内科,江苏常州213017[摘要]目的探究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Mayo评分、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两组炎症因子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73、4.249、2.366、4.971,P<0.05)。
治疗后,两组Mayo评分、DA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98、6.690,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80,P=0.011)。
结论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可改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安全性。
[关键词]美沙拉嗪;双歧三联活菌;溃疡性结肠炎;炎性因子;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23)05(c)-0118-05Effect of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Capsules o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XU Min, ZHANG Lixia, LUO Peipei, WANG Yanzhou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Wu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 (Wujin Clinical College of Xuzhou Medical University), Changzhou, Jiangsu Province, 213017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capsules on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Methods 90 patients with ulcerative colitis admitted to Wuji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Jiangsu University from August 2019 to August 2021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n=45) and an observation group (n=45).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salaz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combined with bifidobacterium triple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Mayo score, Disease Activity Index (DAI) score,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both groups were lower than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4.573, 4.249, 2.366, 4.971,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Mayo score and DAI score of both groups decrease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3.098, 6.690,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6.67%, lower than 26.67%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 6.480, P=0.011). Conclusion Mesalazine combined with live combined bifidobacterium, lactobacillus and enterococ⁃cus capsules can improve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few adverse reactions and has a high safety profile. [作者简介] 徐敏(1982-),女,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消化系统疾病治疗。
《2024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范文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篇一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一、引言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组影响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IBD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规范IBD的诊断和治疗,本共识意见根据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临床经验,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IBD的诊断与治疗达成以下共识。
二、诊断1. 诊断流程IBD的诊断应遵循全面、细致、谨慎的原则。
首先,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病程、家族史等。
其次,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粪便检查、血液生化检查等。
最后,结合影像学检查(如肠道X线、CT、MRI)和内镜检查(如结肠镜、小肠镜)进行综合分析。
2. 诊断标准克罗恩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和病理学检查。
在诊断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地域等因素,以及可能的并发症和合并症。
三、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IBD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并发症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在使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副作用。
2. 营养支持营养支持在IBD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消化吸收功能,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必要时可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3. 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IBD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并发症和合并症。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病程、年龄等因素,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在手术过程中,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尽量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
四、共识意见1. 加强IBD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IBD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2. 规范IBD的诊断流程,提高诊断准确率和治疗效率。
清热利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
清热利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惠 慧1,谷云飞2,缪志伟3摘要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疗效。
方法:选取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各30例。
对照组予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予清热利湿方(黄连、黄芩、葛根、薏苡仁、马齿苋、煨木香、白芍、败酱草、红藤、炙甘草)为主方临证加减治疗。
治疗后评价两组临床缓解率及有效率、改良Mayo 评分及内镜亚评分、内镜下黏膜愈合率、中医证候疗效等,并监测用药安全性。
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缓解率(77%)高于对照组(43%),临床有效率(97%)高于对照组(70%),肠黏膜愈合率(77%)高于对照组(50%);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97%)对照组(73%);改良Mayo 评分及内镜亚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后组内对比发现,治疗组可有效缓解中医各个主症与次症(P <0.05),对照组可有效缓解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小便短赤(P <0.05),但对口干口苦、肛门灼热无明显疗效(P >0.05)。
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清热利湿方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有明显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大肠湿热证;清热利湿方中图分类号:R 65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48(2021)02-0272-06doi :10.3969/j.issn.1007-6948.2021.02.021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eat and Damp Recipe Combined With Mesalazine in Treating Ulcerative Colitis HUI Hui, GU Yun-fei, MIAO Zhi-wei. Department of Anorectum, ZhangjiagangTCM Hospital Affiliated to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uzhou, Jiangsu (2156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Heat and Damp Recipe combined with Mesalazine in treating (active phase)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large intestine damp-heat syndrome. Methods 60 cases of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active phase) patients with large intestine damp-heat syndrom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salazine enteric-coated tablets orally,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Heat and Damp Recipe (Coptis chinensis, Scutellceria baicalensis, Pueraria Lobata, Coix seed, Purslane, Stewed Radix Aucklandiae, Radix Paeoniae Alba, Patrinia villosa, Rattan, Liquorice) as main clinical addition and subtraction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using Mesalazine. After treatment, clinical remission rate and effective rate, Mayo score and Mayo score endoscopic sub-score, healing rate of intestinal mucosa, TCM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the medication safety was monitored. Results The study showed that the clinical remission rate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77%, which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the control group (43%). Theclinical effective rate was 97%, whi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70%). The healing rate of intestinal mucosa was 77%, which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50%). In terms of TCM syndrome curative effec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 which better than thecontrol group (73%). The Mayo score and Mayo scoreendoscopic sub-scor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χ2 test (P <0.05). Compared with the基金项目: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民生科技)(SYSD2017007)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肛肠科(张家港 215600)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南京 210000)3.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脾胃病科(张家港215600)通信作者:谷云飞,E-mail :****************论 著TCM symptom curative effect score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has curative effects in improving diarrhea, mucous pus and bloody stool, abdominal pain, tenesmus, burning pain in anus, dry throat with bitter taste and scanty dark urine (P<0.05). The control group wa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diarrhea, mucous pus and bloody stool, abdominal pain, tenesmus and burning pain in anus (P<0.05),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xerostomia, bitter taste and burning pain in anu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Heat and Damp Recipe combined with Mesalazine is better than Mesalazine alone in treating (active phase) mild and moderate ulcerative colitis with large intestine damp-heat syndrome.Key words: Ulcerative Colitis;active phase; large intestine damp-heat syndrome; Heat and Damp Recipe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以结直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临床可见持续或者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兼见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1]。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解读
㊃指南与共识㊃通信作者:张晓岚,E m a i l :x i a o l a n z h @126.c o m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溃疡性结肠炎部分解读梁笑楠,尹凤荣,张晓岚(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消化内科,河北石家庄050035) 摘 要:2018年5月,中华消化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制订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该共识意见在2012年共识意见的基础上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进展进行了更新与完善,为医务人员规范诊治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更新㊁更全面的依据㊂本文主要对共识意见中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以期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认识与理解,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治水平㊂关键词:结肠炎,溃疡性;诊断;治疗;共识意见中图分类号:R 574.6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18)11-0987-04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18.11.016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o f t h e c o n s e n s u s o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i n f l a m m a t o r yb o w e l d i s e a s e (B e i j i n g ,2018)f r o mt h e p e r s p ec t i v e o fd i a gn o s i s o f 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L i a n g X i a o n a n ,Y i nF e n g r o n g ,Z h a n g Xi a o l a n D e p a r t m e n t o f G a s t r o e n t e r o l o g y ,t h eE a s tB r a n c ho f t h eS e c o n d H o s p i t a l o fH e b e i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050035,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Z h a n g Xi a o l a n ,E m a i l :x i a o l a n z h @126.c o m A B S T R A C T :I nM a y 2018,t h eC o n s e n s u s o nD i a g n o s i s a n dM a n a g e m e n t o 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B e i j i n g,2018)w a s p u b l i s h e d o n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D i g e s t i o n ,w h i c hw a s f o r m u l a t e db y t h e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G r o u po f t h eC h i n e s e M e d i c 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D i g e s t i v e D i s e a s e sB r a n c h .T h e p r o g r e s so f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 m a n a ge m e n tof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 e a s e w a su p d a t e d o nt h eb a s i so ft h e2012c o n s e n s u s ,p r o v i d i ng c a n o n i c a ld i a g n o s i sa n d n o r m a t i v e t r e a t m e n t f o rth e m e di c a l p e r s o n n e l .T h i s p a p e rf o c u s e so nt h ed i a g n o s i sa n d m a n a ge m e n to f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a i m i n g t oh e l p t h e c l i n i c i a n s i m p r o v e t h e i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f t h e n e wc o n s e n s u s a n d t h e d i ag n o s i s a n d t r e a t m e n t o fU C .K E Y W O R D S :c o l i t i s ,u l c e r a t i v e ;d i a g n o s i s ;m a n a ge m e n t ;c o n s e n s u s 溃疡性结肠炎(u l c e r a t i v e c o l i t i s ,U C )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其以结肠黏膜连续性㊁弥漫性炎症改变为特点,病因未明,暂无法治愈㊂我国流行病学资料显示,近20余年来其就诊人数呈快速上升趋势,且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亦在不断更新㊂鉴于此,2018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I B D )学组汇总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南㊁共识,特别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以及我国临床研究㊁基础研究的新数据,遵照规范程序对2012年I B D 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1](以下简称2012年共识)进行了修订㊂为加深临床医师对新共识的理解,规范U C 的诊治,对2018年共识[2]中U C 诊断和治疗部分进行解读㊂1 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1.1 临床表现 与旧共识一致,强调腹泻㊁黏液脓血便是U C 最常见的症状,其他症状取决于病变累及部位与严重程度,可伴腹痛㊁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亦可伴有关节㊁皮肤㊁黏膜㊁眼㊁肝胆等器官受累的肠外表现,由于U C 患者中关节损害(如外周关节炎㊁脊柱关节炎等)的发生率较其他肠外表现发生率高[3],故新共识将其置于肠外表现的首位㊂1.2 肠镜检查与黏膜活检 共识依然强调U C 诊断的主要依据是结肠镜检查以及黏膜活组织检查(以下简称活检)㊂为易于临床医生掌握和指导临床实践,2018年共识细化了内镜在诊断中的作用㊂首先,细化了内镜表现,从活动期与缓解期两大方面,活动期又从轻度㊁中度㊁重度三个方面对内镜下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㊂活动期U C 的内镜下特征:①轻度U C 内镜下表现为红斑㊁黏膜充血以及血管纹理消失;②中度U C 内镜下表现为血管形态消失,出血黏附在黏膜表面㊁糜烂,且常伴粗糙颗粒状的外观和黏膜脆性的增加(接触性出血);③重度U C 内镜下表现为黏膜的自发性出血及溃疡㊂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的内镜下表现为:可见正常黏膜,部分患者可见假性息肉形成,或呈瘢痕样改变;对于病程较长的患者,因黏膜萎缩,可见结肠袋形态的消失㊁肠腔的狭窄以及炎(假)性息肉的形成㊂其次,增加了溃疡性结肠炎合并巨细胞病毒(c y t o m e g a l o v i r u s,C MV)感染的内镜下特征,强调内镜表现为不规则㊁深凿样或纵行溃疡者要高度警惕U C合并C MV感染㊂第三,肯定了内镜下黏膜染色㊁放大内镜㊁共聚焦内镜检查等内镜技术对诊断的价值㊂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可以提升内镜检查对黏膜病变的识别能力,结合放大内镜技术更有助于观察和判别黏膜微细结构以及病变特征㊂亦可行共聚焦内镜检查,其对观察肠道隐窝结构改变和微血管改变有价值,且与病理分级显著相关㊂这些内镜技术均可提高活检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有助于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病情,指导治疗㊂第四,提出对于临床上表现为直肠赦免㊁或症状不典型㊁或伴有倒灌性回肠炎等诊断有困难者,应考虑在回结肠镜检查的基础上行小肠检查㊂对于黏膜活检,仍然强调多段㊁多点取材,并指出溃疡性结肠炎最早的光学显微镜下特征为隐窝基底部浆细胞增多,且其预测价值高㊂共识亦提出了组织学愈合的概念,即隐窝结构破坏减少和炎性浸润的消退㊂组织学愈合与内镜下愈合不同,在部分内镜下缓解的病例中,组织学炎性反应可能持续存在,并可能与不良预后存在相关性㊂因此,临床中还需重视组织学愈合在评估病情中的作用和价值㊂1.3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部分新增加了确诊C.d i f f感染的检查手段,如粪便毒素试验(酶联免疫测定毒素A和毒素B)㊁核苷酸P C R 以及谷氨酸脱氢酶抗原检测等㊂同时,提出在诊断U C过程中,若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 C R的方法检测到外周血C MV D N A>1200拷贝/m l,并伴有特征性的内镜表现时,临床上要高度警惕溃疡性结肠炎合并C MV结肠炎的可能㊂无条件进行结肠镜检查或肠腔狭窄致使结肠镜无法通过时,可考虑应用C T结肠成像检查㊁钡剂灌肠检查等影像学方法,该方面较2012共识比较无差异,不再赘述㊂关于小肠的影像学检查,如全消化道造影㊁腹部超声检查㊁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成像(c o m p u t e r t o m o g r a p h y e n t e r o g r a p h y,C T E)㊁磁共振小肠成像(m a g n e t i c r e s o n a n c e i m a g i n g e n t e r o g r a p h y,MR E)等,强调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其对于不典型病例的诊断和U C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㊂1.4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缺乏金标准,需多方面综合分析,新共识在 临床表现㊁内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 三方面的基础上新增加了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部分,强调U C的诊断要结合上述各方面的指标综合判断,仍然强调该疾病是排他性诊断的疾病,尤其要注意是否排除了感染性和其他非感染性结肠炎,如志贺菌㊁沙门菌㊁空肠弯曲杆菌㊁大肠埃希菌㊁产气单胞菌和耶尔森菌等各种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肠炎及阿米巴肠病㊁肠道血吸虫病㊁肠结核㊁真菌性肠炎㊁缺血性结肠炎㊁抗菌药物相关性结肠炎等,只有进行了排除才能做出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㊂新共识强调U C的诊断要点如下,即: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基础上,①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需进一步安排相关检查;②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和(或)放射影像学特征者,可临床拟诊,需进一步寻找病理诊断依据;③若再具备上述黏膜活检和(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病理学特征者,则可确诊;④对于临床表现㊁结肠镜检查和活检组织学改变不典型的初发病例,应予密切随访,暂不确诊U C㊂在诊断方面,该共识的第二个亮点是强调多学科会诊和随访,共识指出,对于部分疑难病例需多学科会诊,并特别强调在诊断过程中需重视随访,如对诊断存有疑虑,需在一定时间(一般为6个月)后复查内镜及黏膜活组织检查,综合患者临床表现㊁内镜和组织病理学表现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资料,动态观察㊁分析患者病情变化,进行二次诊断㊂2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2.1治疗目标共识在 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治疗目标的基础上,强调了 加强对患者的长期管理 的重要性㊂长期管理内容包括:①治疗的过程以及不良反应的管理;②对患者疾病教育和心理支持的管理;③教育患者做好自我管理㊂患者的自我管理又包括服药的依从性㊁情绪管理㊁饮食管理㊁运动管理和疾病的自我监测㊂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疾病,其影响因素众多,发生发展机制复杂,大部分患者一旦确诊终身患病,且其临床转归多样㊁治疗效果难以预测㊂重视患者的长期管理,有助于降低患者疾病复发频率和严重程度,预防并发症,减少住院和手术切除率,改善其健康状况,同时,有助于完善U C临床研究队列,方便临床医生发现㊁总结㊁归纳其临床特点,丰富临床经验,最终做到医患共赢㊂对于缓解期U C,新增治疗目标 维持临床和内镜的无激素缓解 ㊂2.2活动期的治疗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对病情的全面评估为基础㊂2012年共识主要依据病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以及病变累及的范围制订治疗方案;新共识在此原则基础上增加了疾病类型(复发频率㊁既往对治疗药物的反应㊁肠外表现等),更加突出了 全面评估 这一基础㊂2.2.1轻度U C的治疗氨基水杨酸制剂仍是治疗轻度U C的主要药物㊂新共识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服用方式进行了更新,明确提出每日1次顿服美沙拉秦和分次服用等效,而这或许可以增加患者服药的依从性㊂而对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无效者,尤其是病变较广泛者,可改为口服全身作用激素㊂2.2.2中度U C的治疗共识意见与2012年共识意见相同,表明:①主要治疗药物仍然是氨基水杨酸制剂;②应用足量氨基水杨酸类制剂治疗(一般2~4周)后,症状仍控制不佳者,特别是病变较广泛者,应及时改为激素治疗;③硫嘌呤类药物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患者;④当激素以及上述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发生激素依赖,或不能耐受上述药物治疗时,可考虑应用黄夫利西单抗(I F X)治疗㊂更新亮点在于:①引入了中国硫唑嘌呤治疗U C的数据(低剂量硫唑嘌呤[(1.23ʃ0.34)m g/(k g㊃d)]对难治性U 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激素依赖U C患者,低剂量[1.3m g/(k g㊃d)]硫唑嘌呤亦可有效维持疾病缓解);②肯定了I F X治疗中度U C的疗效(我国I F XⅢ期临床试验表明I F X治疗U C8周临床应答率为64%,黏膜愈合率为34%);③新增沙利度胺治疗(适用于难治性U C治疗,但不作为首选治疗药物);④新增选择性白细胞吸附疗法(对于轻中度U C,特别在合并机会性感染时可考虑选用);⑤增加难治性直肠炎的治疗[需要寻找原因,排除依从性不佳㊁伴发感染和误诊等情况,同时考虑常规治疗是否合适和充分,必要时给予激素㊁免疫抑制剂和(或)生物制剂等治疗]㊂2.2.3重度U C的治疗共识强调重度U C的首选治疗仍然是静脉用糖皮质激素㊂推荐剂量为:甲泼尼龙40~60m g/d,或氢化可的松300~400m g/d,剂量不足会降低疗效,但加大剂量并不会增加疗效㊂更新的亮点在于转换治疗㊁合并血栓的防治和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治疗这三大方面㊂完善了转换治疗时机与选择㊂首先,共识去除了 拯救 治疗这一说法,统一称为 转换 治疗㊂其次,结合欧洲克罗恩病和结肠炎组织(E u r o p e a n C r o h nᶄs a n dC o l i t i sO r g a n i z a t i o n,E C C O)和亚太共识,共识将转换治疗的时机改为 在静脉用足量激素治疗3天仍然无效时,应转换治疗方案 ,同时也保留了 亦宜视病情严重程度和恶化倾向,亦可适当延迟(如7天) 和 不恰当的拖延势必大大增加手术风险 这两个观点㊂最后,共识提出转换治疗方案的选择仍为药物和手术治疗两种㊂在药物选择方面,于环孢素和I F X的基础上增加了他克莫司,提出其亦可作为转换治疗药物选择之一㊂转换药物治疗4~7天仍无效者,应及时转手术治疗㊂重视了U C合并血栓的防治㊂一项多中心调查研究显示我国I B D患者静脉血栓发生率高达41.45/ 10万[4],亦有文献表明重度U C患者活动期时血栓形成风险增加[5]㊂然而,在临床实践中,I B D患者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V T E)的防治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㊂为提高I B D患者诊疗质量,对住院I B D患者能及时行V T E筛查,并积极预防,减少V T E发生带来的不良后果,2018年2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颁布了我国首个I B D合并血栓性疾病方面的专家共识-‘中国住院炎症性肠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专家共识意见“[6]㊂该共识提出18条推荐意见,从I B D患者合并V T E风险㊁V T E筛查㊁V T E预防㊁合并V T E治疗这4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㊂在此背景下,共识再次强调,可考虑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以期降低U C患者血栓形成的风险㊂注重了U C合并机会性感染的治疗㊂共识强调重度U C患者,尤其是出现激素无效时,要高度警惕机会性感染的发生㊂我们亦有研究表明,U C合并C.d i f f感染的发生率22.6%显著高于一般人群,且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及I F X使U C患者C.d i f f感染的风险增高[7]㊂一旦合并C.d i f f感染和C MV结肠炎,应给予积极的药物治疗㊂指南同时指出,可应用甲硝唑和万古霉素等药物治疗艰难梭菌感染,而C MV结肠炎的治疗药物包括更昔洛韦和膦甲酸钠等㊂2.3缓解期的维持治疗同2012年共识相同,新共识表明除轻度初发病例㊁很少复发且复发时表现为轻度且易于控制者外,均应接受维持治疗,维持治疗药物的选择亦与2012年共识无差异,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㊁硫嘌呤类药物和I F X㊂氨基水杨酸制剂维持治疗的时间为3~5年或长期维持㊂硫嘌呤类药物和I F X维持治疗的疗程尚未有定论,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㊂新共识在国内外最新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较详细地介绍了U C的诊断和治疗,为我国U C患者的诊治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㊂然而,2018年共识意见中来源于我国的基础及临床研究证据仍很有限,且证据等级不够高,因此,仍然不尽人意㊂所以,在指南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中不能盲从,要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共识,紧密结合临床实际,给予病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㊂参考文献[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2年,广州)[J ].中华消化杂志,2012,32(12):796-813.[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J ].中华消化杂志,2018,38(5):292-311.[3] L iY C ,L iW Z ,W uC R ,e t a l .P r e v a l e n c ea n d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 o p h t h a l m o l o g i c a l e x t r a -i n t e s t i n a lm a n i f e s t a t i o n s i n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w i t h 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 d i s e a s e .I n t JO ph t h a l m o l .20169(10):1476-1479[4] 柳婧,高翔,陈烨,等.中国炎症性肠病患者深静脉血栓情况调查:一项全国多中心回顾性研究[J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17,1(1):24-28.[5] 董旭暘,吕红,陈轩馥,等.炎症性肠病13例血栓并发症临床特点分析[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8(03):213-216.[6]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中国住院炎症性肠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防治的专家共识意见[J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2018,2(2):75-82.[7] 张瑞苗.溃疡性结肠炎合并艰难梭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D ].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8.收稿日期:2018-11-20 编辑:﹏﹏﹏﹏﹏﹏﹏﹏﹏﹏﹏﹏﹏﹏﹏﹏﹏﹏﹏﹏﹏﹏﹏﹏﹏﹏﹏﹏﹏﹏﹏﹏﹏﹏﹏﹏﹏﹏﹏﹏﹏﹏﹏﹏﹏﹏﹏﹏﹏﹏张卫国读者㊃作者㊃编者本刊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要求1 统计学符号按G B3358.1-2009‘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统计学符号一律采用斜体排印㊂常用: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 );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 ;③标准误用英文大写S E ;④t 检验用英文小写t ;⑤F 检验用英文大写F ;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 ;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 (P 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 值㊁χ2值㊁q 值等)㊂2 研究设计应告知研究设计的名称和主要方法㊂如调查设计(分为前瞻性㊁回顾性还是横断面调查研究),实验设计(应告知具体的设计类型,如自身配对设计㊁成组设计㊁交叉设计㊁析因设计㊁正交设计等),临床试验设计(应告知属于第几期临床试验,采用了何种盲法措施等);主要做法应围绕4个基本原则(重复㊁随机㊁对照㊁均衡)概要说明,尤其要告知如何控制重要非试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㊂3 资料的表达与描述采用均数ʃ标准差(x -ʃs )表达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 (Q R )]表达呈偏态分布的定量资料;采用统计表时,要合理安排纵横标目,并将数据的含义表达清楚;采用统计图时,所用统计图的类型应与资料性质相匹配,并使数轴上刻度值的标法符合数学原则;采用相对数时,分母不宜小于20,要注意区分百分率与百分比㊂4 统计学分析方法的选择对于定量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㊁资料所具备的条件和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应盲目套用t 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于定性资料,应根据所采用的设计类型㊁定性变量的性质和频数所具备的条件及分析目的,选用合适的统计学方法,不应盲目套用χ2检验㊂对于回归分析,应结合专业知识和散布图,选用合适的回归类型,不应盲目套用直线回归分析;对具有重复实验数据检验回归分析资料,不应简单化处理;对于多因素㊁多指标资料,要在一元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便对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和多指标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出全面㊁合理的解释和评价㊂5 统计结果的解释和表达当P <0.05(或P <0.01)时,应说对比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不应说对比组之间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应写明所用统计分析方法的具体名称(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 检验㊁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㊁多个均数之间两两比较的q 检验等),统计量的具体值(如:t =3.45,χ2=4.68,F =6.79);在用不等式表示P 值的情况下,一般选用P >0.05㊁P <0.05和P <0.013种表达方式即可满足需要,无需再细分为P <0.001或P <0.0001㊂当涉及总体参数(如总体均数㊁总体率)时,在给出显著性检验结果的同时,再给出95%可信区间㊂‘临床荟萃“编辑部。
《2024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范文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篇一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一、前言鉴于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日益上升,诊断和治疗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也日渐显著。
为进一步规范IBD的诊疗行为,提高治疗效果,特制定本共识意见。
本意见基于2018年北京地区多位专家学者的讨论与经验总结,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为明确的诊断与治疗指导。
二、炎症性肠病概述炎症性肠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
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和治疗均需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
三、诊断(一)诊断流程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家族史、既往病史等。
2. 体格检查: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注意肠道炎症的体征。
3. 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检查、粪便检查等,用于初步判断炎症活动度和可能的原因。
4. 内窥镜检查:结肠镜、小肠镜等内窥镜检查是确诊IBD的重要手段。
5. 病理学检查:取样进行组织学检查,对于明确诊断具有关键作用。
6. 影像学检查:如CT肠系膜造影、MRI等,用于评估肠道炎症的程度和范围。
(二)诊断标准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内窥镜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结果,依据国际通用的IBD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四、治疗(一)治疗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疾病类型、病程等,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为控制炎症活动,缓解症状,预防并发症。
(二)药物治疗1. 氨基水杨酸制剂:适用于轻中度IBD患者。
2. 糖皮质激素:适用于中重度活动期患者,需注意其副作用。
3. 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甲氨蝶呤等,用于控制疾病活动。
4. 生物制剂:针对特定靶点的生物治疗药物,如英夫利西等。
(三)非药物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心理治疗等,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四)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以肠道慢性炎症为特征的复杂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
近年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也呈现上升趋势。
为了规范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与治疗,2018年北京召开了专家共识会议,本文将总结会议达成的共识意见。
首先,对于炎症性肠病的诊断,临床表现、肠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
临床表现包括腹痛、腹泻、便血等,但并非所有病例都具备典型症状,因此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炎症性肠病的金标准,可以观察肠道的炎症程度、范围和类型。
组织病理学检查主要通过活检来确定炎症是否为肠病变,并可进一步明确病变的类型。
其次,对于炎症性肠病的治疗,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制定。
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个病情等级。
对于轻度炎症性肠病,可以选用5-氨基水杨酸、间质抗炎剂等进行治疗;对于中度炎症性肠病,可选用留醋酸钠、氨基酸制剂、小剂量激素治疗等;对于重度炎症性肠病,通常需要应用大剂量激素治疗,必要时可以采用免疫调节剂。
对于无法控制的病例,可以考虑采用生物制剂如肠型非特异性治疗。
此外,对于炎症性肠病的手术治疗,应权衡利弊选择最合适的方式。
手术主要针对治疗或缓解肠道梗阻、出血、穿孔等并发症。
一般情况下,手术治疗应用于对药物治疗无效或无法耐受的患者,但有时也可以作为早期治疗的选择。
除了针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方案,还应与患者进行密切的沟通和教育。
这包括向患者提供关于病情、预后、治疗方案等方面的信息,引导患者建立积极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饮食和运动,以提升疾病的控制程度。
综上所述,2018年北京召开的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共识会议为炎症性肠病的规范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指导意见。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简称IBD)是一组以肠道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炎症为特征的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
这些疾病的发病率正迅速增加,不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也给社会医疗资源带来压力。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和科学有效地治疗成为关键。
2018年,北京举行了一次炎症性肠病的专家共识会议,旨在通过讨论和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诊断和治疗经验,达成一致意见,以指导临床实践。
在会议上,与会专家就炎症性肠病的诊断和治疗达成了以下共识意见:一、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的综合评估:炎症性肠病的临床表现各异,但包括腹痛、腹泻、便血、发热等,需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评估。
其中,全结肠炎常伴有血性腹泻,而回肠发炎则可出现腹痛、腹泻、体重下降等症状。
辅助检查包括大肠镜检查、肠道黏膜组织活检和血清标志物检测等,可帮助明确疾病范围和活动度。
二、病程分期与活动度评估:根据炎症性肠病的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将其分为缓解期、复发期和活动期。
评估活动度有助于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常用的评估指标包括哈维-布拉维指数、Mayo评分、克罗恩病活动指数等。
同时,通过测定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等炎症标志物,可进一步评估病情活动度,并指导治疗效果的监测。
三、药物治疗的基本原则:药物治疗是炎症性肠病的重要治疗手段。
对于轻型和中度疾病,常选用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地塞米松等控制炎症和改善症状。
对于重型疾病,早期应选用免疫调节剂治疗,并可联合biological therapy,如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以减轻炎症反应和提高治疗效果。
维持缓解期的治疗应长期进行,以减少复发的风险。
四、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手术治疗适用于不适合或不响应药物治疗的患者,以及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患者。
《2024年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范文
《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篇一炎症性肠病诊断与治疗的共识意见(2018年·北京)一、引言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炎症性肠病(IBD)已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健康问题。
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涉及多学科知识。
为此,北京地区多所医院专家于近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与研究,形成了本篇共识意见,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IBD诊断与治疗的统一认识。
二、诊断共识1. 临床表现:IBD患者多表现为腹痛、腹泻、体重下降、便血等症状,部分患者可伴有发热、营养不良等全身症状。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有助于评估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
粪便隐血试验和结肠镜检查可帮助确诊并评估肠道病变程度。
3. 影像学检查:腹部CT或MRI可帮助明确肠道结构异常及并发症情况。
4. 诊断流程: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排除其他可能疾病后,方可确诊为IBD。
三、治疗共识1. 药物治疗:以控制炎症反应为主,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
在使用药物时,需根据患者病情及药物不良反应进行调整。
2. 营养支持: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应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包括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
3.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肠道狭窄、肠瘘等并发症患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病情及医院技术条件综合判断。
4. 心理支持:IBD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应给予心理支持和干预。
四、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 定期随访: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 预防复发:积极控制炎症,避免诱发因素,如感染、饮食不当等。
3. 合理用药:遵循医嘱,合理使用药物,避免滥用或误用。
4. 健康教育:加强患者及家属的疾病知识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五、结论本篇共识意见旨在为北京地区临床医生提供关于IBD诊断与治疗的统一认识。
两种用药方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比较
义(P > 0.05)。
患者体内 SOD 水平。改良 RANKIN 量表是评估患者脑卒中后
3 讨论
功能恢复情况的主要指标,得分越高提示患者功能越差,在本次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为当下临床上一类常见的危重 研究中,治疗后乙组改良 RANKIN 量表评分为(0.82±0.22)分,
性缺血损伤,产生缺血半暗带。AIS 具有发病急促、病情进展快速、
胡 善 娜 [5] 在 研 究 中 将 80 例 AIS 患 者 分 为 对 照 组 与 实 验
致残率与致死率“双高”等特征,对患者身心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 组,每组分别为 40 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 均形成较明显的影响 [3]。临床针对 AIS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早期疏 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结果表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进而发挥保健功效,预防动脉粥样硬化
[3] 张莉 . 替罗非班桥接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阿替普酶溶栓后的
的发生发展过程,进而减少由血脂水平上升诱发的心脑血管疾 疗效分析 [J]. 黑龙江医药,2018,31(6):1236-1237.
病,减少脂质过氧化物在机体中的储积量。在本次研究中,经 2
衰老的特殊功效。有临床研究指出,机体的衰老和体中氧自由
[2] 李亚范,俞岭芳,蒋一杨,等 . 醒脑静注射液联合阿替普酶静脉
基的形成与积累情况密切相关,SOD 能清除人体内过剩的毒害 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 [J]. 中国社区医师,2018,34
氧自由,有益于提升机体的健康水平 [4]。SOD 对机体血脂水平 (12):85-86.
三联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三联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杨晓庆;王媛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18(34)2
【摘要】目的:观察三联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用美莎拉嗪治疗,观察组用三联序贯疗法治疗,4周为一疗程.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腹痛、里急后重和腹泻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5),观察组症状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联序贯疗法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显著.
【总页数】2页(P181-182)
【作者】杨晓庆;王媛
【作者单位】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河南驻马店463000;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河南驻马店46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4.62
【相关文献】
1.序贯疗法与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溃疡疗效观察
2.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的疗效观察
3.序贯疗法和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溃疡
的疗效观察4.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5.整肠生+标准三联治疗序贯疗法对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中度 UC
硫嘌呤类药物 :包括硫唑嘌呤和 6-巯基嘌呤 (6-MP)。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者。起效慢, 不单独用于诱导治疗。临床上常将氨基水杨酸 制剂与硫嘌呤类药物合用,但会增加硫嘌呤类 药物骨髓抑制的毒性,应定期监测白细胞计数。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 (IFX) :当激素和上述免 疫抑制剂治疗无效或激素依赖或不能耐受上述 药物治疗时,可考虑IFX治疗。
肠镜检查
结肠镜检查并黏膜活检是UC诊断的主要依据; 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轻度炎症:红斑、黏膜充血和血管纹理消失; 中度炎症:血管形态消失,出血黏附在黏膜表面、糜 烂,常伴有粗糙呈颗粒状的外观及黏膜脆性增加(接触 性出血); 重度炎症:黏膜自发性出血及溃疡。 缓解期可见正常黏膜表现,部分患者可有假性息肉形 成,或瘢痕样改变。病程较长的患者,黏膜萎缩可导 致结肠袋形态消失、肠腔狭窄,以及炎(假)性息肉。
远段结肠炎的治疗
对病变局限在直肠或直肠乙状结肠者,强调局 部用药(病变局限在直肠用栓剂,局限在直肠 乙状结肠用灌肠剂),口服与局部用药联合应 用疗效更佳(尤其对于中度远段结肠炎及病变 广泛者)。
难治性直肠炎
原因有患者依从性不佳、药物黏膜浓度不足、 局部并发症认识不足(感染等)、诊断有误(IBS, CD,黏膜脱垂,肿瘤等)、常规治疗疗效欠佳。 需要全面评估患者诊断、患者用药依从性和药 物充分性。 必要时可考虑全身激素、免疫抑制剂和 ( 或 ) 生物制剂治疗。
疾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
活动期疾病按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度。
**改良Mayo评分多用于疗效评估(见后)**
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 肠穿孔 下消化道大出血 上皮内瘤变以及癌变
鉴别诊断
急性感染性肠炎 各种细菌感染,如志贺菌、 空肠弯曲杆菌、沙门菌、产气单胞菌、大肠埃 希菌、耶尔森菌等。常有流行病学特点(如不 洁食物史或疫区接触史),急性起病常伴发热 和腹痛,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数天至1周,一 般不超过6周);抗菌药物治疗有效 ;粪便检 出病原体可确诊。
重度 UC
病情重、发展快,处理不当会危及生命。 应收治入院,予积极治疗。
一般治疗
补液、补充电解质,防治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特别是注意补钾。 便血多、血红蛋白过低者适当输红细胞。 病情严重者暂禁食,予胃肠外营养。 粪便和外周血检查是否合并C.diff或CMV感染,粪便 培养排除肠道细菌感染。如有则做相应处理。 注意忌用止泻剂、抗胆碱能药物、阿片类制剂、 NSAID等,以避免诱发结肠扩张。 对中毒症状明显者可考虑静脉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激素无效:经相当于泼尼松剂量达 0.75~1 mg/(kg· d) 治疗超过 4 周,疾病仍处于活动期。 激素依赖:①虽能维持缓解,但激素治疗3个 月后,泼尼松仍不能减量至10 mg/d;②在 停用激素 3 个月内复发。
IBD治疗目标
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 防治并发症; 改善患者生命质量。 加强对患者的长期管理 。
转换药物治疗(一)
环孢素 (CsA) :2~4 mg/(kg· d) 静脉滴注。该药起效 快,短期有效率可达 60%~80%。 使用该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药浓度,严密监测不良反 应。 有效者待症状缓解,改为继续口服使用一段时间(不超 过6个月),逐渐过渡到硫嘌呤类药物维持治疗。 研究显示,以往服用过硫嘌呤类药物者的环孢素A短 期和长期疗效显著差于未使用过硫嘌呤类药物者。
常规实验室检查
强调粪便常规检查和培养不少于3次。 根据流行病学特点,进行排除阿米巴肠病、血 吸虫病等的相关检查。 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清白蛋白、电解质、 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 有条件的单位可行粪便钙卫蛋白和血清乳铁蛋 白等检查作为辅助指标。
小肠检查
疾病评估
UC诊断成立后,需全面估计病情和预后,制 定治疗方案。
临床类型
可分为初发型和慢性复发型。 初发型指无既往病史而首次发作,该类型在鉴 别诊断中应予特别注意,亦涉及缓解后如何进 行维持治疗的考虑。 慢性复发型指临床缓解期再次出现症状,临床 上最常见。
病变范围
推荐采用蒙特利尔分型,特别有助于癌变危险 性的估计和监测策略的制定,亦有助于治疗方 案的选择。
以常规腹部X线平片了解结肠情况。 缓行全结肠镜检查,以策安全。 为诊断和鉴别诊断,可行不做常规肠道准备的 直肠、乙状结肠有限检查和活检,操作应轻柔, 少注气。 为了解有无合并C.diff和(或)CMV感染,行有 关检查。
诊断举例
UC(慢性复发型、左半结肠、活动期、中度 )。
疗效标准
黏膜活检:多段、多点取材
缓解期 黏膜糜烂或溃疡愈合; 固有膜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减少或消失,慢性炎 性细胞浸润减少; 隐窝结构改变可保留,如隐窝分支、减少或萎 缩,可见帕内特细胞(Panethcell) 化生 ( 结肠 脾曲以远 )
黏膜活检
活检病变符合上述活动期或缓解期改变,结合 临床,可报告符合UC病理改变。 隐窝基底部浆细胞增多被认为是UC最早的光 学显微镜下特征,且预测价值高 。 在内镜下缓解的病例,其组织学炎症可能持续 存在,并且与不良结局相关。
下列情况考虑行小肠检查:病变不累及直肠(未经药物 治疗者)、倒灌性回肠炎(盲肠至回肠末端的连续性炎 症),以及其他难以与CD鉴别的情况 。 小肠影像学检查包括全消化道钡餐、计算机断层扫描 小肠成像 (CTE)、磁共振小肠成像 (MRE)、胶囊内镜、 腹部超声检查等,上述检查不推荐常规使用。
重度活动期患者检查的特殊性
活动期的治疗
治疗方案的选择建立在对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上。 主要根据病情活动性的严重程度、病变累及的范围和 疾病类型(复发频率、既往对治疗药物的反应、肠外表 现等)制订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以及对药物的耐 受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决定治疗方案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方案的效益和风险, 在与患者充分交流断标准。 完全缓解是指完全无症状(排便次数正常且无 血便和里急后重)伴内镜复查见黏膜愈合(肠黏 膜正常或无活动性炎症)。 复发 自然或经药物治疗进入缓解期后,UC症 状再发,最常见的是便血,腹泻亦多见。可通 过结肠镜检查证实。
与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治疗相关的 特定疗效评价
钡剂灌肠检查
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 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改变,肠壁有多发 性小充盈缺损; 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手术切除标本病理检查
大体和组织学改变见上述UC的特点。 手术标本见病变局限于黏膜及黏膜下层,肌层 及浆膜侧一般不受累。
诊断要点
排除其他疾病,按下列要点诊断: 具有上述典型临床表现者为临床疑诊,安排进一步检 查; 同时具备上述结肠镜和(或)放射影像学特征者,可临 床拟诊; 如再具备上述黏膜活检和(或)手术切除标本组织病理 学特征者,可以确诊; 初发病例如临床表现、结肠镜检查和活检组织学改变 不典型者,暂不确诊 UC,应予密切随访。
鉴别诊断
克罗恩病
诊断步骤
病史和体格检查 常规实验室检查 结肠镜检查(应进入末端回肠)并活检 小肠检查 腹部X片
病史和体格检查
从首发症状开始的各项细节,特别注意腹泻和 便血的病程;近期旅游史、用药史(特别是非 甾体抗炎药和抗菌药物)、阑尾手术切除史、 吸烟、家族史;口、皮肤、关节、眼等肠外表 现和肛周情况。 体格检查应特别注意患者一般状况和营养状态, 并进行细致的腹部、肛周、会阴检查和直肠指 检。
临床表现
多见于20-49岁青壮年,男女比例相当; 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 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 病程多在4~6周以上; 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肝胆等肠外表现; 不超过6周病程的腹泻需要与多数感染性肠炎 相鉴别 。
肠外表现
关节损伤(如外周关节炎、脊柱关节炎等); 皮肤黏膜表现(如口腔溃疡、结节性红斑和坏 疽性脓皮病); 眼部病变(如虹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等); 肝胆疾病(如脂肪肝、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胆石症等); 血栓栓塞性疾病等。
鉴别诊断
其他 肠结核、真菌性肠炎、抗菌药物相关 性肠炎(包括假膜性肠炎)、缺血性结肠炎、放 射性肠炎、嗜酸粒细胞性肠炎、过敏性紫癜、 胶原性结肠炎、肠白塞病、结肠息肉病、结肠 憩室炎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 感染合并的 结肠病变。 结肠镜检查发现的直肠轻度炎症改变,如不符 合UC的其他诊断要点,常为非特异性,应认 真寻找病因,观察病情变化
鉴别诊断
阿米巴肠病 有流行病学特征,果酱样粪便, 结肠镜下见溃疡较深、边缘潜行,间以外观正 常的黏膜,确诊有赖于粪便或组织中找到病原 体,非流行区患者血清阿米巴抗体阳性有助于 诊断。高度疑诊病例采用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鉴别诊断
肠道血吸虫病 有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大。 确诊有赖粪便检查见血吸虫卵或孵化毛蚴阳性。 急性期结肠镜下可见直肠、乙状结肠黏膜有黄 褐色颗粒,活检黏膜压片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见 血吸虫卵。免疫学检查有助于鉴别。
轻中度 UC
氨基水杨酸制剂 :轻中度UC的主要治疗药物。 诱导治疗期美沙拉秦3-4g/d,每天1次顿服和 分次服用等效。 激素:足量氨基水杨酸制剂治疗后(一般2~4周) 症状控制不佳者,尤其是病变较广泛者,应及 时改用激素。按泼尼松0.75~1 mg/(kg· d)折算 给药。达到症状缓解后开始逐渐缓慢减量至停 药。
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与治疗共识
2018
定义
UC是结肠粘膜连续性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 变累及直肠,并向结肠近端连续性进展,通常 在活检中不可见肉芽肿。UC具有复发与缓解 交替的临床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