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差异学案

合集下载

《活动课_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导学案》

《活动课_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导学案》

《活动课_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导学案《活动课_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别》导学案一、导入1. 讲师简要介绍今天的主题:“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别”,并引导学生思考南方和北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

2. 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播放一段介绍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两个地区有更直观的认识。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别。

2. 探讨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别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地域差别的尊重和包容认识。

三、进修过程1. 导入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自己对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印象,并汇报讨论结果。

2. 知识讲解:介绍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文化风俗等方面的差别,引导学生了解两个地区的特点。

3. 案例分析:以南方和北方某个城市为例,比较两地的气候、饮食、建筑等方面的差别,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域差别带来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别对当地人民生活的影响,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进行分享。

5. 角色扮演:学生可以扮演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居民,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两地的生活差别,增强对地域差别的理解和尊重。

6. 总结反思:让学生总结今天的进修内容,思考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别是多样性的体现,应该怎样尊重和包容不同地域的文化。

四、教室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南方和北方地区的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两地的文化特色。

2.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书籍或观看纪录片等方式,进一步了解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历史和人文地理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美食品尝活动,让学生感受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

五、教室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南方和北方地区的知识竞争,检验学生对地域差别的理解水平。

2. 让学生撰写感想或心得体会,分享自己对南方和北方地区的认识和感受。

六、课后作业1. 要求学生整理今天进修的内容,写一份关于南方和北方地区的差别的小结。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 学案7 居民与聚落、世界的发展差异

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区域地理 学案7 居民与聚落、世界的发展差异

@《创新设计》
15
图表解读·基础回顾
课堂互动·突破重点
@《创新设计》
4.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工业、服务业方面的差异
国家 产业
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农业
大规模机械化为主
半机械化或手工业生产为主
工业
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发展迅速,工业产品以初级加工制 成品为主
服务设施齐全,提倡个性化 金融、房地产、旅游等发展迅速,
不同点
人口 规模
农业人口 小
非农业人口 大
分布
人口少而稀疏
人口多而稠密
不同
发展特点
低级形式
高级形式
与环境关系 以适应自然环境为生 明显、突出地改造了自然环境
29
图表解读·基础回顾
课堂互动·突破重点
2.聚落形态 (1)河流地貌对聚落形态的影响
@《创新设计》
30
图表解读·基础回顾
课堂互动·突破重点
(2)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态 ①交通运输方式的变化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起源地
伊斯兰教 _阿__拉__伯__半__岛__
@《创新设计》
主要分布地区 _亚__洲__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
基督教 佛教
亚洲的西部 _古__印__度____
__欧__洲__、美洲和大洋洲 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10
图表解读·基础回顾
Hale Waihona Puke 课堂互动·突破重点三、聚落 1.乡村和城市
一般来说,先有 乡村 聚落,后有 城市 聚落。由于 差异,不同类型的聚落所呈现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2.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然增长率”,可判断为北美。第(2)题,目前,欧洲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结合上题可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学案1)

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学案1)

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第一课时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课前预习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的含义。

2.通过读图分析,初步掌握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分析两个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基本方法,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三、学习难点:基本的区域分析方法。

四、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区域概述【自主学习】读课本P1,完成1.你能总结出区域的概念吗?2.区域特征【合作学习】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各有何特点?学习活动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自主学习】读课本第P2-P3,完成1.你知道地理环境差异影响区域发展的哪些方面吗?2.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3. 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合作学习】造成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小试牛刀】人类活动的差异与地理环境的差异有关吗?为什么?五、应用学习探究一 、区域的特征探究向导:区域特征有整体性、可变性、差异性和层次性。

其中整体性和差异性是区域突出的特征。

案例分析:读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内部的特性相对一致C.区域可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 A.发展水平 B.生活特点 C.发展方向 D.发展条件归纳总结:区域的特征 区域(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地理差异的客观性、划分过程的主观性、区域特征的明确性、组成等级的层次性、地理条件的相对一致性及面积、形状、边界的特征。

探究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探究向导:不同区域因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产、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案例分析:下图是长江三角洲(A )与松嫩平原(B )地理位置的比较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有何不同?气候类型和特点有何不同?气候差异影响农业生产哪些方面?(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土地条件有何差异?对农业生产影响如何?(3)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矿产资源条件有何差异?对本区工业的发展有何响?(4)根据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不同,分析两区商业的发展有何不同?归纳总结: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分析思路(如下图):六、当堂检测.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图所示。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

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导语】本文是会员“c50818”分享的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教案10篇,供大家品鉴。

1.3 区域的发展差异第一课时 学案

1.3 区域的发展差异第一课时  学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一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了解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和具体内部的差异;通过阅读图1-12记住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分别包括的省级行政区。

2.明确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产业结构差异、工业化差异、城市化差异、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3.记住:我国东、中、西部存在着明显的产业结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重点】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尤其是产业结构差异。

【学习内容】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1.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A级)2.通过阅读图1-12完成下面练习。

(1)请在左图上标出三大经济地带的分界线。

(A级)(2)请同学们在图上填写三大经济地带范围内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A级)(3)数一数:东部包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中部包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西部包括____个省级行政区。

(A级)(4)你的家乡位于__________经济地带,它在经济发展中存在哪些优势与限制性因素?为了加速家乡经济发展,你有什么建议?(D级)判断正误:1.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省级行政单位都临海。

()2.我国临海的省级行政单位都属于东部经济地带。

()单项选择:3.下列省区中与所属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突出(如图1-13),其中一个原因是它们的发展机遇各不相同。

有何不同?请同学们依据此图从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水平、经济增长速度等方面比较三大经济地带的发展差异。

(A级)2.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级)请同学们通过填下表比较三大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差异3.读图1-14回答下列问题。

《地域差异显著导学案》

《地域差异显著导学案》

《地域差异显著》导学案《地域差别显著》导学案一、导入在我们的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同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这些差别可能体此刻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经济发展水对等方面。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地域差别的原因以及对我们的影响。

二、进修目标1. 了解地域差别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掌握地域差别的原因和影响。

3. 分析地域差别对个人和社会的意义。

三、进修内容1. 地域差别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地域差别的原因分析。

3. 地域差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四、进修过程1. 地域差别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地域差别是指不同地区之间在自然、人文、经济等方面存在的差别。

这些差别可以体此刻气候、地形、语言、风俗习惯、经济发展水对等方面。

例如,北方地区的气候寒冷,而南方地区气候温暖,这就是地域差别的一个明显表现。

2. 地域差别的原因分析地域差别的形成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和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等,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

人文因素包括语言、宗教、文化传统等,不同地区的人文环境也会导致地域差别的存在。

经济因素则是决定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宁产业结构,从而造成地域差别的存在。

3. 地域差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地域差别对个人和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对个人来说,地域差别可能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发展机缘。

对社会来说,地域差别可能导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加剧贫富差距,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

因此,我们需要认识到地域差别的存在,并尽力缩小这些差别,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五、教室小结通过今天的进修,我们了解了地域差别的定义和表现形式,分析了地域差别的原因,以及地域差别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希望同砚们能够认识到地域差别的重要性,增强地域认识,增进地区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六、课后作业1. 思考一下你身边存在的地域差别,写一篇短文描述这些差别。

2. 尝试找出一个地域差别对个人或社会造成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地理教案认识城乡发展差异

地理教案认识城乡发展差异

地理教案认识城乡发展差异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城乡发展差异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注城乡发展的意识,增强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研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

2.掌握城乡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分析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

2.规划解决城乡发展差异的措施。

四、教学方法:1.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城市和农村发展的情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城乡发展差异的影响和原因。

2.讨论法:让学生就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和解决方法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5分钟)1.向学生提问:你们觉得城乡之间有哪些发展差异?2.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城乡发展差异是怎样形成的?有哪些原因?Step 2:情景模拟(30分钟)1.给学生分组,每个小组负责模拟一个城市和一个农村的发展情景。

2.学生模拟城市和农村的发展过程,并记录下差异点和原因。

3.学生展示他们的情景模拟成果。

Step 3: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包括经济发展、人口流动、政策差异等。

2.引导学生思考:城乡发展差异对社会经济有哪些影响?例如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城市化进程等的影响。

Step 4:讨论与总结(25分钟)1.分小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城乡发展差异的分析和理解。

2.引导学生总结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解决城乡发展差异问题的措施。

Step 5:拓展练习(10分钟)1.给学生分发相关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家自己阅读并写一篇关于城乡发展差异问题的小论文。

2.老师收集学生的小论文,并进行评阅和点评。

六、教学反思:通过情景模拟法和小组讨论,学生得到了一次亲身参与城乡发展差异对比的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城乡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同时,通过写小论文的方式,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1.2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学案高中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

班级:姓名:第一章第二节区域整体性和关联性第2课时【学习目标】结合实例,理解区域的差异性与区域关联;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重点】结合实例,理解区域的差异性与区域关联,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难点】结合实例,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

【学习过程】二、区域差异与区域关联性1、区域差异区域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差异、差异、差异和差异等。

2、区域关联性(1)是区域关联的基础。

(2)区域关联主要是通过自然要素和人文要互的来实现的。

①自然要素的区间流动,如:。

②人文要素的区间流动,如:。

(3)区域关联的影响区域之间流动的要素及其、的变化,可以改变区域、方式,进而影响区域的。

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阅读P8教材,说明浙江省青田县稻鱼共生系统的形成。

阅读P8教材,说明干旱地区怎样保持人水协调,减轻环境压力。

3、区域整体性区域内各类要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使得区域具有,进而影响区域的发展。

一、案例分析:阿曼的世界文化遗产——法拉吉(教材P8-9)1、描述法拉吉分布的主要特点。

2、简述在这些地区修建法拉吉的原因。

3、说明当地人是怎样引流和分配水资源的?4、简述法拉吉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应用】(2023·广西宾阳高二期末)船型屋是我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以竹木为屋架,茅草覆顶,底部架空而成的一种民居形式(如下图)。

该民居的营造技艺,入选了我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此完成1~2题。

1.该传统民居最有可能位于( )A.海南岛B.辽东丘陵C.青藏高原 D.黄土高原2.该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征是( )A.地表崎岖 B.高寒缺氧 C.炎热潮湿 D.多滑坡泥石流(2023·山东临沂高二单元测试)“倚山偎翠,方圆错落,似古堡巍峨苍朴,像地下冒出的‘蘑菇’绚丽多彩。

以生土夯筑,却巧夺天工。

安全坚固,防风抗震,冬暖夏凉,阴阳调和”。

初中地理经济发展差异教案

初中地理经济发展差异教案

初中地理经济发展差异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差异;2. 掌握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3. 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和分析能力;4. 提高学生对经济发展差异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1. 经济发展差异的概念和表现;2. 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3. 我国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和特点;4. 地图阅读和分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多媒体屏幕,展示世界和国家地图;2. 提问:你们知道世界上有哪些国家吗?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世界上有很多国家,它们的地理位置、人口、面积、资源等都不相同,因此经济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

二、讲解经济发展差异(15分钟)1. 讲解经济发展差异的概念:指不同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别;2. 展示世界和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使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和国家地图,标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3. 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技术、政策等;4. 举例说明我国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和特点: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沿海和内陆、山区和平原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三、地图阅读和分析(15分钟)1. 发放地图资料,让学生阅读;2. 提问:请大家观察我国地图,分析我国经济发展差异的表现;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产业结构等方面;4. 分析地图中的数据和信息,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四、课堂讨论(10分钟)1. 提问:你们认为如何缩小我国经济发展差异呢?2.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缩小经济发展差异需要全面深化改革,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人民素质等。

五、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经济发展差异的概念、表现和影响因素;2. 强调地图阅读和分析的重要性;3.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地图和教材,总结我国经济发展差异的现状和特点。

1.3 区域的发展差异第二课时 学案

1.3 区域的发展差异第二课时  学案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二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2.理解西部大开发的背景、目的、范围和具体措施。

【重点】西部大开发【知识准备】思考:我们通常所说的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呢?【学习内容】一、南方与北方1.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是什么?(A级)资料补充: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这条线的南北景观有很大的差异:①黄土高原的南界②大致是1月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④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界线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界线⑥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⑦农业水田与旱地、两年三熟与一年两熟制、水稻和小麦杂粮的界线⑧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2.南北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B级)(1)农业生产类型和耕作方式:北:复种指数____,____地;作物种类:_____、棉花、杂粮、温带水果南:复种指数_____,____田,作物种类:_____、茶叶、蚕丝和热带水果。

(2)对居民建筑的影响:北:平顶房;南:___________(3)对人类活动地域联系方式和通达性的影响(交通)交通便利程度:北:方便且通达性___;南:不如北方便利。

交通运输方式:北:______和公路的主要分布区;南:_______也是一种普遍方式。

(4)文化景观和文化行为的影响:饮食:南_____北_____ 语言:北_____南_____方言:南繁北齐(原因:地域上的稳定性与封闭性)(5)矿产资源南_____北_____;北____南_____;工业南______北_______其中:前四者主要由气候、地形条件决定,矿产资源受地质规律制约3.活动:对比分析南北方的差异(见教材21页相关表格)二、西部大开发1.我国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时间是______________(A级)2.新时期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是什么?(A级)3.西部大开发的背景是什么?(A级)西部大开发的目的是什么?(A级)4.西部大开发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A级)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有哪些?(B级)三、中部崛起1.中部通常包括哪些范围?中部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安徽、江西、山西六个相邻省份2.中部崛起提出的背景。

高中地理鲁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学案 中国地理分区

高中地理鲁教版(新)选择性必修2  第二单元 不同类型区域的发展 学案 中国地理分区

中国地理分区[地理必备考点]中国南方、北方、西北、青藏地区的划分、界线、特征及影响因素,主要省份的位置、自然及人文特征、区位优势、经济发展特点和环境问题。

[学科核心素质]区域认知: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根据区域的具体实际,找出优势与不足,进而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

地理实践力:结合“热点”与"焦点”问题,培养观察、思量、分析、评价、解决我国自然与社会经济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知识体系导图]必备知识一、中国四大区域地理特征1. 中国四大区域概况(1)四大区域:① --- 、北方地区、②----- -、青藏地区。

(2)四大区域重要的分界线①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一线;②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与------------------相当;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主要是--------- 、祁连山脉、--------。

中国地理分区四大地理分区省级分区跨省区域长江沿江地带香港和澳门北方南方西北青藏位置、范围、主要区域特征区域间的差异及影响因素台湾省南方与北方:气候,气温为主导(3)划分的主要依据北方与西北:夏季风影响,降水为主导青藏与西北、北方、南方:地形2. 北方地区(1)自然地理特征①地形②气候③河流: F 、G 、H -- -、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图们江、海河、黄河。

④资源(2)人文地理特征(3)突出环境问题①东北平原: -----流失。

②华北平原: - -、风沙、盐碱。

③ 黄土高原: -----流失。

3. 南方地区4.西北地区5.青藏地区(1)地形区:图中的a-----山脉,b巴颜喀拉山脉,c 唐古拉山脉。

(2)气候: -----。

(3)河流:图中的d -,e --- ,f --- 。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三江”是指长江、黄河、澜沧江。

(4)城市:g-----,h--- -,i-----。

(5)交通①公路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②西宁至拉萨的铁路是- 铁路。

必修3第1章第3节东中西差异部分学案

必修3第1章第3节东中西差异部分学案

必修3第1章第3节东中西差异部分学案【课标要求】以两个不同的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1.知道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通过比较,分析我国的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

【学习重点】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1.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依据是什么?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分别包括哪些省级行政区?3.从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来看,我国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有什么差异?4.从工业化进程速度、工业产值和工业结构来看,我国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有什么差异?5.从城市化水平、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密度等方面看,我国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有什么差异?6.对外开放程度对区域经济的有什么影响?【合作探究】1.比较分析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各自的优势。

(提示:从经济基础、交通、科技、自然资源和贸易等方面分析)2.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示:从资源、环境问题、经济基础和交通等方面分析)3.阅读教材P19图1—18,思考回答:(1)说出我国对外开放的时空格局是怎样变化的?(2)我国的改革开放为什么从东部开始?【巩固训练】1.下列重要城市中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北京、上海、南宁 B.重庆、武汉、南京 C.天津、大连、合肥 D.沈阳、长春、哈尔滨2.中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人口密度 B.自然条件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D.地理位置3.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较快的社会经济原因有( )①我国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东南沿海②东部地区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③东部地带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优④改革开放在沿海起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4.中、西部经济地带不利于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矿产资源短缺 B.能源资源短缺 C.水资源短缺 D.人才、技术和资金匮乏5.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中部工业化水平较高B.中部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C.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D.中、西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较大比重6.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开放次序B.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能力较强C.西部大开发并不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

初中地域发展差异教案

初中地域发展差异教案

初中地域发展差异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域发展的差异,掌握地域发展的影响因素。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数据等资料,分析我国地域发展的不平衡现象,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区域发展的情感,认识到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教学内容】1. 地域发展差异的表现2. 地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3. 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东、中、西部地域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地域发展差异。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地域发展存在哪些差异吗?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呢?二、自主学习1. 让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分析我国东、中、西部地域发展的差异。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我国东、中、西部地域发展的差异,包括经济、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差距。

2. 分析地域发展差异的影响因素,如地理位置、资源禀赋、政策扶持等。

3. 阐述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如促进全国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

四、案例分析1. 让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个地域发展差异明显的省份,分析其发展特点和问题。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强调地域发展差异的存在,以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六、课后作业1. 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和课堂讲解,绘制我国地域发展差异的思维导图。

2. 选择一个地域发展差异明显的地区,撰写一篇调查报告,分析其发展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数据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我国地域发展差异的表现和影响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引导学生关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爱国情怀。

学案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学案 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

第二节区域发展差异与因地制宜课程标准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素养目标1.能够从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角度,理解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

(人地协调观)2.结合区域地理环境,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

(地理实践力)3.结合区域地理要素,知道不同区域、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

(区域认知) 4.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角度,分析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及如何因地制宜促进区域的发展。

(综合思维)知识导引知识梳理区域发展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________为核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一、区域的发展阶段发展阶段特点人地关系以传统农业为主的_______阶段①以________为经济主体;②工业处于起步阶段;③区域内部发展差异________;④区域开放程度较低处于低水平的______状态以工业化为主体的成长阶段①以________为主要特征;②第三产业呈现出________的趋势;③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④区域开放程度不断提高表现为明显的________以_______和_______为主体的转型阶段①问题: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集聚效应________→经济整体呈现萎缩、衰败状态→带来严重社会问题;②方向:_______人地关系紧张程度有所缓解以创新驱动为主的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①以________为引领;②以信息化、生态化、智能化、循环化为路径;③注重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人地协调发展图示法表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图示法表示工业化阶段发达地区人均收入一定较高,但是高收入地区不一定属于发达地区。

如一些资源出口国,人均收入很高,但是产业结构层次低,并不属于发达地区。

[思维拓展] 分析区域发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路①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水平、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

《地域差异显著导学案》

《地域差异显著导学案》

《地域差异显著》导学案《地域差别显著》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地域差别的观点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中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

3. 分析地域差别对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导学内容:1. 地域差别的观点及影响因素。

2. 中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

3. 地域差别对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影响。

4. 跨文化交流中的地域差别认识与应对策略。

三、导学过程: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形式向学生展示中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引导学生思考地域差别的根源。

2. 分组讨论地域差别对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影响,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引导学生思考跨文化交流中可能出现的地域差别,讨论应对策略并展开角色扮演练习。

4. 设计小组展示环节,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地域差别的理解和应对策略。

四、导学评判:1.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地域差别的观点及影响因素,具备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学生能够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对地域差别有更深入的认识。

3. 学生能够分析地域差别对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影响,理解地域差别的重要性。

4. 学生能够提出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策略,并在角色扮演中展示出积极的沟通能力。

五、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实地考察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和文化特色,加深对地域差别的理解。

2. 开展跨文化交流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地域差别对交流的影响。

3. 鼓励学生阅读相关书籍和文章,拓宽视野,深化对地域差别的认识。

六、导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不仅了解了地域差别的观点和影响因素,还深入探讨了地域差别对经济发展、社会风俗、人文特色等方面的影响。

同时,通过跨文化交流的角色扮演练习,学生也学会了应对地域差别的策略。

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更加注重地域差别的认识,增强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精选]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学案资料

[精选]东中西部发展差异学案资料

精品文档1.3区域发展差异第1课时东、中、西、东北差异学案(湘教版必修3教师版)编写人孔立平审核人:地理组[学习目标]1. 了解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2•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状况。

3•掌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

[课前预习]一、东、中、西、东北部四大地区经济地带1 •划分依据:①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②对外开放程度。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12•1•下列四组省区中全部属于中部地带的是( B )A.吉林、安徽、湖南、海南B.山西、河南、安徽、江西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D.河北、山东、辽宁、天津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

据此回答 2 —4题:2•东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D )①集中了我国最主要的工业区和农业基地;②经济国际化程度高,出口份额高;③具有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明显优势;④在沿边经济贸易上有较大的优势;⑤具有高科技文化的优势A.①②③ E.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⑤3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优势是( C )A.气候湿润,雨热同期;B.低平的丘陵和平原地形;C.丰富的能源和矿产资源;D.濒临海洋,对外交往便利4•我国政府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主要是为了( B )A.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E.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地区差异;C.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D.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5.下列是四个地带划分依据的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经济发展速度 C .经济发展潜力 D .经济结构特征答案:A[课上探究]探究点一四大经济地带的差异精品文档 1、读“我国2002年东、中、西、东北部地带产业结构比较图 ”,探究下列问题。

隹re 1〜3题。

1 •我国开放格局的时空发展特点是 ()A •点、线、面开放格局同步发展B. 沿边省区的省会与沿海城市同步发展C. 东、中、西部地区同步发展D. 内陆省会城市与边境城市同步发展*—— 比较 三次产业结构的差异,并说明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在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 差异:东部以轻型或⑥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西部以⑧重型产 业为主,东北以重型产业为主 原因: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历史基础薄弱,对策: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中图版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

中图版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

中图版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
同学们现在正处于高二阶段,这是一个高中最为关键的时期。

高中频道为大家准备了高二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说课稿范例,欢迎阅读与选择!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本节内容是高中地理必修Ⅲ的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第三节的第一课时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既可以对前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又可以为后面学习《区域经济联系》打下基础,所以《区域发展差异》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此外,《1.3 区域发展差异》的知识与我们日常生活、生产、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学习这部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节教材以分析我国东、中、西部的差异,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发展差异为例,探究形成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探讨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意义。

教材在编写方法上打破了传统正文固定的表述模式,采用正文、阅读、活动等形式,有利于教师开展活动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问题。

教材不仅要求学生能以地理现象说明不同区域的差异,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异,认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明确区域发展的方向。

通过查找资料、阅读图表、观察分析、合作探究等活动,分析东、中、西部发展差异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部分第9章第1讲区域和区域差异Word版含答案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学案:第3部分第9章第1讲区域和区域差异Word版含答案
1.划分依据: 中国自然条件的差异、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
水平的不同。
2.区域差异
对比项目
东部经济地带
中、西部经济地带
区域位置
面向大海,交通便利,区内
及区际联系便捷
距海较远,地形、地质条件
复杂,交通不便
经济发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水平
东部>中部>西部,且差距不断扩大
速度
东部>中部>西部
历史背景和 开放顺序
文化、经济、政治基础东部比中、西部深厚,改革开放东部早 于中、西部
考点
地理环
境差异
对区域
发展的
影响
(对应学生用书第196页)
、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区域和区域差异
(1)区域 ①概念: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
②划分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有综合性的
③区域的特点
a.边界:有些有明确的边界;有的具有过渡的特性。
b.范围:有大有小。
c.等级:有高有低。
(2)由信息?和上题分析可知 ,长江三角洲地势低平 ,降水丰沛
(3)由信息?可知,图中景观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地区 ,综合信 息?可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典型剧种是越剧
[尝试解答](1)D (2)B (3)D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分析方法

考纲
区域的含
义;不同
区域自然
环境人类
活动的差
知识细化
能力要求
应用实践
区域的概念、特 征
能判断不同区域类型
结合相关图示
中国三大自然
利用区域图定位,判定
分析区域地理
区自然环境的
三大自然区的自然环境
环境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第一课时)
第一部分 课前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
一、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1.依据:① ;② ;③ ;④ 。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
产业结构差异 东部:加工制造业和第 产业相对发达
产业结构 中、西部: 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比重
东部:以轻型或 型产业为主 工业结构 西部:以 产业为主
中部:表现出一定的 特征
总体基本特征: ,
东部:工业化进程 ,工业产值 ,工业类型复杂 2.工业化差异
中西部:工业化滞后,工业产值 ,以 工业为主体
东部:城市化水平较 、城市综合实力 、 3.城市化差异 城市分布密度 。

中、西部:城市化水平较 、城市综合实力 、 城市分布密度 。

东部:开放时间 ,程度 ,吸纳外资能力 4.对外开放差异
中、西部:开放时间 ,程度 ,吸纳外资能力
第二部分 课堂重难点攻破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主要原因是:区域开放程度
中、西部地带东部地带对外开放时间
对外开放程度
外资吸收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课后巩固训练
1、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2.下列四组省区全部属于东部经济地带的是
A.吉林、山西、湖南、海南 B.山西、内蒙古、陕西、广东
C.河南、黑龙江、江西、湖北 D.浙江、山东、辽宁、广西
3.下列省级行政区与其所属区与三个经济地带对应正确的是
A.吉林、辽宁、浙江——东部经济地带 B.内蒙古、陕西、西藏——西部经济地带C.江西、福建、上海——东部经济地带 D.安徽、湖南、山西——中部经济地带4.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将我国分为三大经济地带,南京与银川分别属于
A.中部、西部地带 B.东部、西部地带
C.东部、中部地带 D.西部、东部地带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

图二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三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

读图完成5-7题。

5、形成我国三大自然区差异的基本因素是
A.土壤和植被B.气候和地形 C.水文和土壤 D.植被和水文
6、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
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
7、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8.图甲和图乙是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有关资料,读图回答问题。

图三
图二
图甲人口、GDP、出口额和外商直接投资图乙产业构成
(1)图甲中A、B、C分别代表的是、、经济地带,图乙中与此对应的依次是、、。

(2)能反映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指标是和。

(3)从图中可知,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工业化程度最低的是。

(4)两图反映了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不平衡。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二课时)
第一部分课前自主学习与问题发现
暖温带、带和寒温带
北干湿区:以地区为主
方地形:面积广阔
地自然资源:、煤炭、、铁矿等资源丰富
区限制性因素
南面临问题:调整结构、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方
与温度带:及少部分热带
北干湿区:以地区为主
方地形:丘陵、面积广大
自然资源:有色金属、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南方地区限制性因素:灾害、环境污染、区地形破碎面临问题:人地关系日趋
第二部分课堂重难点攻破
第三部分课堂、课后巩固训练
“秦岭—淮河线”是我国的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两侧区域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的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的植被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2、造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差异B.海陆位置不同 C.纬度位置不同 D.山地阻挡作用田晓同学在他的《我的家乡》作文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广阔低平的田野一望无尽,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微风徐来.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

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的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据此回答3~4题。

3.田晓的家乡位于
A.黄淮海平原 B.东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渭河平原
4.该地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5、下列地理事物,通常作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的是:()
A、长江
B、黄河
C、长城
D、秦岭-淮河一线
6、下列地形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华北平原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北平原
7、北方地区最短缺的自然资源是:()
A、耕地资源
B、森林资源
C、矿产资源
D、水资源
8、我国人口集中,工农业和内河水运最发达的地区是:()
A、珠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松花江流域
9、比较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差异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
第三节区域发展差异(第三课时)
课堂、课后巩固训练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最主要的目的是:()
A、缩小地区差异,促进西部经济的发展
B、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C、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D、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2、西部地带的开发开放,利用的优势是:()
A、交通优势
B、人才、技术、资金优势
C、矿产、油气、水能、土地优势
D、少数民族优势
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高居世界之首。

同时,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有所不同,加快西部经济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据此回答3~5题。

3.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经济原因是
A.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土流失严重 D.自然资源不足
②①19.23%
③38.59%
B
③35.59%
②46.51%①17.90%
A
③40.90%
②48.44%
①10.66%
4.我国政府为推动东、西部协调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①给西部大量的财政补贴 ②增加对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③保护西部的工业产品不受外来产品的冲击 ④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人才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5.我国政府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主要是为了
A .宏观调控,微观搞活
B .统筹经济发展,协调好地区差异
C .体现综合国力.加强经济建设
D .开发西部资源,改善投资环境
6.甘肃省定西县是全国著名的贫困县,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逐渐脱贫致富。

读图回答问题。

(1)导致定西县贫困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① ;② ;③ 。

(2)定西县脱贫致富源于退耕还林、还草,坚持走生态农业之路。

结合上图完成下列要求。

①将下列含义的字母代号填入上图中的方框内。

A .牛、羊
B .沼渣、沼液
C .沼气池
D .肉、奶、皮毛
②据图说明定西县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

7、读中国政区图和三大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回答有关问题:
(1)在中国政区图上画出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界线。

(2)我国三个经济地带划分的依据是: 、 、 、 。

(3)下列省区位于中部经济地带的是:
A 、湖北、湖南、广西
B 、内蒙古、黑龙江、吉林
C 、河北、安徽、江西
D 、陕西、重庆、贵州
(4)下图中的①②③分别表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A 、B 、C 三图属于上图中的哪个经济地带:A ,B ,C 。

(5)从图中可以看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中的二、三产业与第一产业比重差 (大于、小于)中、西部地带。

由图可知,东、中、西部 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8、下面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三大经济地带三大产业比重图和三大经济地带GDP 所占比重的变化表,读后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代表的经济地带名称:
A 是 ,
B 是 ,
C 是 。

(2)A 、B 、C 中产业结构较优的是 ,其原因是 。

(3)B 经济地带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分别为 、 。

目前,该经济地带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是 。

(4)列表比较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
地带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速度
差异的成因分析
A
B C
(5)20世纪 ?如何实现三个地带的协调发展?
年份 1980 1985 1990 1995 东部 52.3 52.9 53.8 58.3 中部 31.2 31.1 29.8 27.6 西部 16.5 16.0 16.4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