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运作管理第8章作业
第8章案例-中期计划(生产与运作管理,丁斌)
案例分析(续)
– 方案二 五至九月增加100名零时工其余能力不 足时转包,该方案比方案一节省127520元 – 方案三 把常年劳动力人数增加到480人。这样 费用如表1 的右两列所示
要求利用各种加班、转包等不同组合方 式,排出费用更小的计划。
表 1 三个计划方案的对比
月份 转包 一 二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里程 388 375 384 584 588 788 1184 788 73 5152 1236480 4320000 5556480 转包 月份 一 二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里程 388 376 80 60 260 680 788 72 2704 648960 4320000 450000 5428960 转包 月 份 二 六 七 八 九 十 里程 11 181 166 366 781 366 1871 449040
小计 转包费
小计 转包费 正常工资 总费用
小计 转包费 正常工资 增补工资 总费用
正常工资 总费用
5184000 5633040
图1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
一月 二月 三月 四月
能力与需求量
五月
六月
七月
八月
九月
十月
十一月 十二月
正班生产能力(里程)
维修需求量(格转包给外来施工 队伍,当然转包合同需提前几个月签 – 高峰期聘请零时工,月工资也是900元,但聘 请和辞退的平均费用为每人100元 从图1可看出,在三月、四月、十二月能力 大于需求,其余月需求量超过生产能力。工程 队提出了三个方案,费用分析如下: – 方案一 当能力不足时就转包,费用如表1所示
案例分析--服务业的中期计划
某城市的市政工程队,它的作业内容就是负 责城市的道路维修,包括修理路面、疏通下水道, 修建低等级的新路等。由于作业内容的季节性, 工作量很不平衡。图1给出了该工程队一年的工 程需求量。计划的目标是以最低的费用满足需求。 工程队有400名经验丰富的工人,平均月工作量 2000公里。 工程对有三种方法增加生产能力以满足需求 – 加班。加班工资是正常工资900元的150%
生产运作管理_第八章_综合生产计划
80 ×20/8 =200人
(242008720) /(252-109) = 108.25件/日 〔 108.25×20/ 8〕=271人 271×8/20 =108.4件/日
21300
14200
总费用= 143775+ 35500=179275元
143775
35500
第三步:方案的比较选择
(1)改变工人数量:总费用=200000元 (2)利用库存调节:总费用= 209253元 (3)采用混合策略:总费用 =179275元
库存下降 时间
利用库存调节方式应对需求波动的计划策略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累计需求量>累计生产量
生产量累计线
累计生产量>累计需求量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月份
需求波动情况下保持生产率不变的计划策略
二、综合生产计划的编制程序
市场需求预测 确定经营目标 利润、市场占有率… 线性规划法 销售收入利润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 …… 制定初步候选方案 •企业生产的外部条件 •企业生产的内部条件 方案比较 利润、成本、生产 均衡性、库存… 处理非均匀需 求的策略
初步计划
生产能力 外部协作 生产技术准备工作 销售及利润指标 ……
产 量 ( 千 件 )
40 37.5 32.5 30 27.5 25 22.5 20 17.5 15 12.5 10 7.5 5 2.5
需求量累计线 生产量累计线
0
1
2023年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作业答案参考
生产与运作管理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与运作管理应遵守旳首要原则是()。
教材第13页A.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旳原则B.创新旳原则C.以市场为导向旳原则D.可持续发展旳原则2.企业中支持正常生产提供动力旳生产、工具制造、设备检修等。
它附属于()过程。
教材第26页A.基本生产B.生产技术准备C.辅助生产D.生产服务3.在组织生产与运作过程时, 要把()放在首位。
教材第26页A.综合性B.目旳性C.持续性D.平行性4.属于生产与运作过程分析旳检查符号为()。
教材第28页A. B. C. D.5.由开始、结束、工作项目、决策支撑点等构成,加转接点,以各单位旳职责为根据旳流程图为()。
教材第29页A.基本流程图B.平面流程图C.跨功能作业互动图D.由上而下流程图6.()属于设备运用率高旳生产类型。
教材第34页A.大批生产B.成批生产C.小批生产D.单件生产7.根据市场预测为主制定生产计划旳生产类型是()。
教材第36页A.大量生产B.小批生产C.单件生产D.订单生产8.平行移动方式生产周期旳计算公式为()。
教材第39页A.1mii T nt==∑ B.1(t )mii T tn t ==+-∑∑∑较大较小C. D.9.在产品加工移动方式中,组织生产较简朴,设备在加工产品时不出现停止、工序间搬运次数少,应采用( )。
教材第41页A.平等移动方式B.次序移动方式C.流水线生产D.平行次序移动方式10.在进行企业总平面布置时, 对企业内旳各个部分旳布置不要一下子就排得满满当当旳, 要留有余地属于( )。
教材第47页A.综合旳原则B.安全旳原则C.弹性旳原则D.单一流向旳原则11.将大体相似类型旳设备相对集中地摆放在一起, 形成一种群体, 对产品进行相似和相似旳加工。
这种设备布置称为( )。
教材第49页A.产品导向布置形式B.工艺导向布置形式C.流水线布置形式D.混合式旳设备布置形式二、多选题1.生产与运作系统构造化要素重要有( )。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二版 第8章 生产计划
已知:
产品 A B
可供资源
单价 4 5
单位耗材 单位耗人工 1 4 3 3 12 24
设生产A产品X1台,生产B产品X2台,则 Max Z = 4X1 + 5X2 S.t. X1 + 3X2 ≦ 12
168 176 176 168 184 168 168 160 160 160 152 176
190 159 136 119 163 238 298 313 375 375 329 227
37 31 23 17 44 75 60 15 62
46 102
7400 6200 4600 3400 13200 22500 18000 4500 18600 0 9200 20400 128000
1、 改变需求的办法
通过改变价格转移需求 推迟交货 改变劳动力数量 忙时加班加点,闲时培训 利用半时工人 利用库存调节 转包 改变自制和外购的决策
2、 调整能力的办法
利用库存调节
改变库存水平,维持生产速率不变
需求/产量 需求速率变化
生产速率恒定
库存上升
库存下降
时间
8.2.2 反复试验法
大量生产,品种单一,可用具体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大批生产,品种数少,可用代表产品数表 示生产能力; 代表产品——结构与工艺有代表性,且产 量与劳动量乘积最大的产品。 多品种、中小批量生产,以假定产品的产 量来表示生产能力; 假定产品——按各种具体产品工作量比重 构成的一种实际上不存在的产品。
代表产品法
采用的优化方 法举例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8章---制造业作业计划
明J
的
i
实
际完工
时间超过了完工期限,
Li 0,说明Ji提前完工,Li 0,说明按期完工。Lmax max{Li}为最长延迟时间。
4、排序问题分类和表示法
排序问题的分类
(1)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单台/多台。
■多台机器排序问题:按工件加工路线特征(相同与否),分 为单件(JOB-SHOP)作业排序和流水作业(FLOW-SHOP)排序 问题。
2、约翰森算法:
(1)从加工时间矩阵中找出最短加工时间; (2)若最短加工时间出现在机器 M1上,则对应工件应该 尽可能往前排;若最短加工时间出现在机器M2 上,则对应 工件应该尽可能往后排。然后从加工时间矩阵中划去已排序 工件的加工时间。若最短加工时间有多个,则任挑一个。
2021/4/9
17
8.2.2 两台机器排序问题的最优算法(续)
T 零件平行移动的加工周期 平 为: m T平 ti (n1)tL i1 tL : 为最长的单件工序时间
例题:已知n=4, t1 10分钟 t2 5分钟
t3 15分钟t4 10分钟
“工件”代表“服务对象”。工件可以是单个零件, 也可以是一批相同的零件。
“加工路线”是工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决定的,它是 工件加工在技术上的约束。
“加工顺序”则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件的先后 顺序,是排序和编制作业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2021/4/9
6
3、假设条件与符号说明
假设条件(6个):
(1)一个工件不能同时在几台不同的的机器上加工; (2)工件在加工过程中采取平行移动方式,即当上一道
Work Center #2 Output
11
8.2.1 最长流程时间Fmax的计算
生产运作管理工管08习题与答案
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一、概念题1、生产运作管理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3、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4、加工装配型生产5、流程型生产6、备货型生产7、订货型生产8、大量生产9、单件生产10、成批生产11、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2、生产过程13、产品生产周期14、生产过程的组成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有哪些特征?3、试述生产组织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4、简述工艺专业化及其优缺点。
5、简述对象专业化及其优缺点。
三、选择题1、生产管理是销售管理的前提,也是销售的_____和后盾。
A)要求B)手段C)保证D)条件2、新产品开发、成本、_____、交货期是企业的四大竞争优势。
A)合同B)质量C)计划D)资金3、生产管理的任务就是运用组织、计划、控制的职能,把投入生产过程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有机整体,按__方式,生产出满足社会需要的廉价、质优的产品(服务)。
A)最经济的B)最有效的C)最合理的D)最有用的4、订货型生产还可以进一步划分成订货组装型、订货制造型和_____等三种生产方式。
A)订货加工型B)订货工作型C)订货销售型D)订货工程型5、在生产周期的时间构成中还包含着大量的等待、_____等无效时间。
A)休息B)闲置C)交流D)访问6、工序间在时间上结合的移动方式,主要有三种(当一批零件的加工数量等于或大于2时),即顺序移动方式、平行移动方式和_____方式。
A)平行顺序移动B)连续平行移动C)连续顺序移动D)交叉连续移动7、“5S”活动,是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和_____的活动。
A)提高水平B)提高素养C)提高文明D)提高文化答案:一、概念题(略)二、简答题(略)三、选择题:1、C 2、B 3、A 4、C 5、B 6、A 7、B 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一、概念题战略管理二、简答题1、简述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2、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有哪些3、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设计策略有哪些5、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第二章工作研究一、概念题1、工作研究2、过程分析3、产品工序分析4、人—机联合分析5、动作分析6、时间分析7、六何分析法8、既定时间分析9、工作环境二、简答题1、简述工作研究的特点。
陈荣秋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答案(陈荣秋马士华编著)一、计算题第四章计算题1、一个制造厂计划在某车间旁增加一侧房,建一条新的生产线,解:A方案的月运输量是:(15+15) X 2000+( 15+10) X 2000+( 30+10) X3000+( 15+10)X 1000+ ( 20+35)X 3000=420000 ( m).B方案的月运输量是:(25+35) X 2000+(25+10) X 2000+( 10+10) X3000+( 15+10)X 1000+ (10+25)X 3000=380000 ( m).故B方案的月运输量最小。
2. 根据如下图所示的作业活动图,将9个部门安排在一个3X 3的区域内……。
解:(1)列出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好X)(3)安置所以部门如右图 3答案:节拍为分件,个工作日 4答案:(2)节拍为0.25分/件,(3)最小工作地数为5 (4)重新组合的工作地为:(A,B),(C,D,E),(F,G),(H,I),(J),(K,L),效率为 83.3%5答案:为A第五章计算题:1. 一个工作人员欲制定一个金属切削作业的时间定额4-7 3-4 1-3 3-83-95-7 4-5 2-5 5-87-85-62-68-9(2)据上表编制 A 主关系簇和X 关系簇,如下图:64 8 2 7 1 5932A 主关系簇X 关系簇解:正常时间为:10.4 X 125%=13(分)标准时间为:13X ( 1 + 16% =15.08 (分)2. 观测一项作业,共60次……解:(1)观测到的时间:1.2分钟(2) 正常时间:1.2 X 95%=1.14分钟(3) 标准时间:1.2 X 95%X ( 1 + 10% =1.27 分钟3、 答案:377分钟。
4、答案:5.85分钟 5. 一新达成的工会合同允许解:正常工作时间:6 (1 + 上)=6.35 (分)4 60标准作业时间:6.35 (1+ 24+10 )=7.2 (分) 240+146、答案:57次观察。
《生产与运营管理》单项选择(付答案)
第1章生产与运营战略1、运营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的产品。
C A.有效益 B. 质量高 C. 有竞争力 D. 有需求2、服务通常不具有固定的形态,难以度量的,这说明服务有()AA.无形性 B. 不可分性 C. 易变性 D. 时效性3、运营战略是企业设计的一套运用自己资源的政策和计划,用以支持()的长期竞争战略。
AA.企业 B. 企业组织 C. 生产系统 D. 制造系统4、运营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个高效率的生产制造系统,为企业制造()的产品。
C A.有效益 B. 质量高 C. 有竞争力 D. 有需求5、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与改进工作的总称。
DA.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设计6、产品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适合()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
DA. 外部环境B. 内部条件C. 宏观政策D. 市场需要7、产品开发是一个从产生()开始到制造出成品为止的完整过程。
AA.概念产品 B. 实物产品 C. 信息产品 D. 精神产品8、竞争对峙是指企业产品基本满足用户需要,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在市场上可以与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抗衡,能够保住自己的()CA. 利润B. 产品市场C. 市场占有率D. 竞争优势9、大规模定制模式是指对定期的产品和服务进行()的大规模生产。
BA. 全面B. 个别C. 集中D. 分散10、生产管理是关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运行与改进工作的总称。
DA.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设计11、产品竞争力是指企业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适合()的能力,该能力可以决定企业在市场上的位置。
DA. 外部环境B. 内部条件C. 宏观政策D. 市场需要12、柔性制造系统(FMS)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以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基础的自动化制造系统,适合于()生产。
BA. 大量B. 多品种成批C. 合成型D. 分解型13、东方红是一家餐馆,其在经营过程中招聘了一批兼职员工,在餐馆举办大型活动或宴会的时候随叫随到,这种平衡产能与需求的方法是()BA.资源订单式生产B.订单生产式生产C.库存生产式生产D.及时生产系统14、生产类型按生产性质分,可分为物质生产型和()两大类CA.单件生产B.成批生产C.劳动服务型D.大量生产15、生产与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CA.产品或服务的生产B.顾客的需求C.生产运作过程和生产与运作系统D.生产与运作系统16、生产运作活动的主体是()BA. 各种生产设施B. 各种社会组织C. 企业法人D.企业的员工17、运作过程是一“投入-转换-产出”的过程,其实质是投入一定的()在转换过程中发生增值。
生产运作管理课堂作业
生产运作管理1/12第1章概述(选做2题)1.结合你单位的实际,总结其投入到产出的运作过程2.叙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和目标答:生产运作管理的的内容主要包括对生产系统的设计的管理,对生产系统运行过程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3.举例说明服务型运作和制造型生产的不同答:生产性运作和服务性运作有以下几点的不同。
1)服务性运作的生产率难以测定。
一个汽车生产厂可以计算出每年它生产出多少辆汽车,但一名律师所做的辩护则难以测量。
2)服务性运作的标准难以建立。
教师讲课有好有差,但好差的标准难以确立。
3)制造业可以将生产和消费分离,生产车间可以不与客户接触;服务业往往以运作和消费结合为特征,与顾客接触是服务性运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但这种接触往往导致效率降低。
4)纯服务性运作不能通过库存来调节。
理发师不能在顾客少时存储几个理过发的脑袋。
4.针对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的特点和运作管理重点,各举一个成功和失败的例子5.列出与TQCSFE相关的管理学科和相关研究方向第2章生产运作战略(选做2题)1.企业战略与运作战略是什么关系?答: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谋划。
这种谋划包括企业的宗旨、目标、总体战略、经营战略、职能战略。
生产运作策略是在企业战略指导下制定的,它是企业总体战略成功的保证。
2.生产运作战略包含哪些内容?答:生产运作策略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开发与设计;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
1)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通常有五种:- 自制或购买- 低成本和大批量- 多品种和小批量- 高质量- 混合策略2)产品和服务的选择应考虑以下因素:- 时常需求的不确定性- 外部需求与内部能力之间的关系- 原材料和外购件的供应- 企业内部各部门工作目标上的差异3)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与设计有下面四种策略:- 做跟随者还是领导者- 知己设计还是请外单位设计- 买技术或专利- 做基础研究还应用研究4)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策略:- 选址- 设施布置- 岗位设计- 工作考核和报酬3.如何确定企业运作战略的重点?4.M.Porter的三种战略形式(无差异/成本领先、差异化、集中化)可以应用在生产运作战略的哪些方面?应用过程中对生产运作系统有哪些要求?5.举三个实例分别说明以质量、成本、交货期为主要竞争指标的企业及其具体的运作方法。
生产运作管理工管08习题与答案
习题与答案第一章生产运作管理基本概念一、概念题1、生产运作管理2、生产运作管理的内容3、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4、加工装配型生产5、流程型生产6、备货型生产7、订货型生产8、大量生产9、单件生产10、成批生产11、多品种小批量生产12、生产过程13、产品生产周期14、生产过程的组成二、简答题1、简述生产运作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2、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有哪些特征?3、试述生产组织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4、简述工艺专业化及其优缺点。
5、简述对象专业化及其优缺点。
三、选择题1A)要求2A)合同3A4A5A)休息6A7、“5S_____的活动。
A答案:第二章战略管理1、简述波特的五种竞争力模型2、生产运作的总体战略有哪些3、产品或服务的市场选择需要考虑哪些因素4、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和设计策略有哪些5、企业战略的三个层次第二章工作研究一、概念题1、工作研究2、过程分析3、产品工序分析4、人—机联合分析5、动作分析6、时间分析7、六何分析法8、既定时间分析9、工作环境二、简答题1、简述工作研究的特点。
2、简述方法研究和时间研究的关系。
3、简述工作研究的步骤。
4、简述身体使用的原则。
5、简述工作地零件和工具的放置原则。
6、简述工艺装备、设备的设计原则。
三、选择题1、在运用工作研究的四种技巧时,首先应考虑采用_____的可能性。
A)取消B)合并C)改变D)简化2、绘制工艺流程分析图的目的是_____。
A)分析产品生产过程;B)分析零件生产过程;C)分析制品运行路线;D)分析人和机器工作情况3、人—机联合分析的思路和方法,适用于_____。
A)制造业B)服务业C)制造业和服务业4、绘制平面流程分析图的目的是_____。
A分析产品的生产过程;B分析零件的生产过程;C分析制品的运行路线;D分析人和机器的工作情况5、绘制人—机联合分析图的目的是_____。
A分析产品的生产过程;B分析零件的生产过程;C分析制品的运行路线;D分析人和机器的工作情况答案:一、概念题(略)二、简答题(略)三、选择题:1、A 2、B 3、C 4、C 5、D第三章生产计划和控制一、概念题17、可变成本8、投入提前期151234567891011121A2A3A4A)加工时间B)更换作业时间C)检验时间D)排队等候加工时间5、在编制生产作业计划时,在制品定额法适用于_____。
16163-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思考与练习部分答案
第1章生产运作管理导论一、判断题1.服务业不仅不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资源,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2.企业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弃物。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生产运作管理的研究对象是生产产品。
(×)5、生产运作管理属于经济学。
(×)6、企业管理的三大职能是生产、财务、营销。
(√)7、运作的实质是一种生产活动。
(√)8、传统生产管理模式中企业生产“多动力源的拉动方式”使库存大量增加。
(×)9、生产运作决策是提高产品的质量。
(×)10、运作活动的过程是把输入资源按照社会需要转化为有用输出,实现价值转化的过程。
(√)二、选择题1、生产系统改进的目标是( C)。
A、提高质量B、降低生产成本C、满足市场需求D、提高生产效率2、汽车厂的转换功能是(D )。
A、钢板、发动机、零部件等B、工具、设备、工人C、成品车D、加工与装配汽车3、生产系统的主要功能是(A )。
A、转换B、输入C、输出D、生产4、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特征表现为(A )。
A、生产运作管理与经营管理联系密切B、少品种、大批量生产将成为生产方式的主流C、现代生产运作管理的范围与传统的生产管理相比,变的更窄D、大批量生产5、现代观点和做法是把降低成本的重点放在( A )上。
A、提高生产能力和降低库存B、坚持以销定产C、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D、柔性化技术6、传统生产管理模式更新的内容之一是( A )。
A、从粗放式生产转变为精益生产B、以零件为中心转变为以产品为中心C、多品种、小批量生产转变少品种、大批量D、由程序化转变为非程序化。
7、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的区别( C )。
A、产品价值形态不同B、产品物理形态不同C、产品物质形态不同D、产品功能形态不同8.用户购买产品和要求提供服务的第一需要是(C )。
A.品种B.价格C.质量D.数量9.实现生产运作系统各项功能的基础是( A )。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
生产运作管理第三版课后习题含答案版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第一章绪论判断题: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
X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十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
√10.按照物流的特征,炼油厂属于V型企业。
√11.订货型生产的生产效率较低。
×12.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
√13.中文教科书说的“提前期”与英文lead time含义不同。
√14.服务业生产率的测量要比制造业容易。
×15.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16.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17.资源集成是将尽可能多的不同质的资源有机地组织到一起。
√18.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
×选择题: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A)运作、营销和财务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飞机制造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以上都不是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品种数较多5.按照物流特征,飞机制造企业属于:A)A型企业6.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7.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8.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判断题: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
生产与运作管理(第四版)陈福军 第六、八章 PDCA课件
PDCA循环
1. 计划(Plan)
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为质量改进制定计划
4. 校正(Action)
采取措施纠正 进行改进
2. 实施(Do)
按预定计划 组织实施
3. 研究/检查 (Study / Check)
计划是否能够运行 找出偏差
• P ------ PLAN 计 划
• 调查研究 ,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 根据存在问题,分析各种影响因素,逐个加以分析。 • 找出影响问题主要因素,从主要因素中着手解决问题。 • 针对影响问题的主要因素,制定计划和活动措施。
施,再进行 新一轮的循环。
• 以上PDCA一直循环,新的阶段又有 新的目标。
问题与对策
问题 对策
问题 原因 对策
问题点 选定主題 现状把握 原因分析
掌握要因 对策提出 效果确认 效果维持
残留问题
解决问题的步骤:
• (1) 确 定 要 改 善 的 主 题
•
注意主题要切合实际,不能太笼统,要
具体。主题的结构 一般采用动宾结构,比
• D ------ DO 实 施
• 按照计划执行。 • C ------ CHECK 检 查
• 根据计划要求,检查实际执行结果。
• 根据检查结果进行总结,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 训总结出来,对原有的制度和标准进行修正,巩固已 经取得的绩。
• A ------ ACTION & LEARNING 改 善 措 施及学习
5W分别是: 1)Why:为什么要做这件工作? 2)What:内容是什么? 3)Where:在哪儿做? 4)When:什么时候来做? 5)Who:由谁来做?
2H分别是:
1)How:怎么做? 2)How much:要花多少时间或其他资源?
生产与运作管理参考答案(陈志祥)
∑
平衡后的生产线组合情况如下:
50 B 120 A
第 1 工作地
C 100 E I 30 20
40
第 5 工作地
第 3 工作地 F
80 D 60 J
60 H
第 2 工作地
第 6 工作地
G 90
第 4 工作地
按照节拍为 120 分钟的生产线平衡图 第 1 工作地为:{A} 第 2 工作地为:{B,H} 第 3 工作地为:{E,F} 第 4 工作地为:{G} 第 5 工作地为:{C,D} 第 6 工作地为:{I,J} (2)节拍为 150 分钟,计算最小工作地数:5。计算过程如下:
(2)计算节拍:
r=
Fe 8 × 60 − 30 = = 2.0045 ≈ 2 (分钟) N 220 /(10 − 2%)
(3)计算最小工作地数目:
⎡ ti S min = ⎢ ⎢ r ⎣
∑
⎤ ⎥ = ⎡ 0.4 + 1.5 + 1.0 + 0.4 + 0.6 + 0.9 + 0.4 + 0.4 + 0.6 + 0.7 + 1.0 + 0.4 ⎤ = [4.14] = 5 ⎥ 2.0045 ⎥ ⎢ ⎣ ⎦ ⎦
∑
工作地的组合如下: 第 1 工作地:{A} 第 2 工作地:{B,H} 第 3 工作地:{E,I} 第 4 工作地:{C,F,D} 第 5 工作地:{G,J} 平衡的结果图如下:
50 B 120
第 1 工作地
C 100 E
第 3 工作地
40
第 4 工作地
A 60
20 F
80
D 60 J
30
I G 90
第8章生产运作管理思考题答案现代企业管理复习思考题答案(第2版)
第8章生产运作管理思考题一、判断题1.现代生产运作包括两种:制造型生产和服务型运作。
( √)2.服务型运作一般来说生产资本密集(及机械化)程度较高,而制造型劳动密集程度高。
( X )3.设备布置优化目标主要有三点:一是总物流运输工作量最小化;二是反向物流运输工作最小化;三是相邻位置设备间的物流运输工作量最大化。
( √)4.“7S”现场管理起源于美国,并在美国企业中广泛推行。
( X )5.目视管理是一种以公开化和视觉显示为特征的管理方式,也可称为看得见的管理,或一目了然的管理。
( √)二、单项选择题1. 从本质上来说,服务型运作( C )要低于制造型生产。
A. 劳动密集程度B. 顾客的参与程度C. 资本密集(及机械化)程度D. 投入不确定性2.生产过程的( A )是指企业要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进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A.经济性B. 单向性C. 比例性D. 均衡性3.( C )就是按照产品(或零件、部件)的不同来设置生产单位,即根据生产的产品来确定车间的专业分工,每个车间完成其所负担的加工对象的全部工艺过程,工艺过程是封闭的。
A.计划专业化B.工艺专业化C.对象专业化D.作业专业化4.( D )是指利用产品间的相似性,按照一定的准则分类成组,同组产品能够采用同一方法进行处理,以便提高效益的技术。
A.流水线生产B. 标准生产C.柔性制造单元D.成组技术5.生产控制的关键点有三个,( C )、过程进度和出产进度。
A.生产调度工作B.生产作业核算C.投入进度D.在制品管理三、多项选择题1.现代生产过程组织的新要求( ABCD )A.精确性B.自动化C.柔性D.电子化2. 生产运作管理的主要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ABCD )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A. 高效B. 灵活C. 准时D. 清洁3.影响选址的因素资源条件,包括( ACD )。
A.土地资源条件B. 地方政策法规C.气候条件D.物料资源4.一批零件在工序间常见移动方式主要有(ABC )。
8.《生产运作管理》第八章-项目管理和网络计划技术
生产运作管理
章节目录
▪ 第一章 现代生产运作管理概论
▪ 第二章 生产过程组织
▪ 第三章 流水线、成组技术和柔性制造系统 ▪ 第四章 研究、发展与企业新产品
▪ 第五章 工作研究和工作设计
▪ 第六章 生产计划管理
▪ 第七章 从MRP到ERP
▪ TE(j)= max{TE(i)+T(i ,j ) } = TE(i)+ T(i ,j ) ▪ (j ) 进去一条路 (j ) 各条
max{TE(i)+T(i ,j ) } 进路中取最大
结点时间计算有:矩阵法、公式法、图上计算法等。
▪ 2.结点最迟(结束)时间:是指以该结点结束的各 项作业最迟必须完成的时刻用TL(i)和 计算顺序:从尾到头,结点从大到小。 计算公式:对于对于(i ) (j) 的(i)点 表示
▪ ㈡ 先行作业和后续作业 A ① ② B ③
▪ A不结束,B不能开始。则A是B的先行作业(也称
紧前作业),B是A的后续作业(也称紧后作业)。
▪ ㈢ 并行作业 ▪ 作业A和B必须并列进行。 A
① B
②
U ③
▪ ㈣ 相同作业不能同时出现在两个以上的地方。 ▪ ㈤ 不能出现环路和中断。只有一个终点和始点。 除始 点和终点外,其它作业前后都要用箭线把它们连接起来, 即自网络图始点起,由任何路线都能达到终点。 ▪ ㈥ 路线。由始点起各作业(箭线)和结点连接后成组 成一条通道。
T = (a+4m+b)/ 6
a :所需最短时间; b :所需最长时间
▪ m :最可能需要时间
▪ ㈡ 结点时间计算
例:某网络图各作业关系如下表:
(完整版)生产运作管理课后答案
生产运作管理第一章基本概念1、社会组织的三项基本职能是什么?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答:基本职能:生产运作、财务和营销。
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最基本的活动,财务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三项基本职能是相互依存的。
其中,发现需求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有了资金和生产某种产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能力,如果该产品或服务没有市场,那将毫无意义;有了资金和市场,但却制造不出产品或提供不了服务,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市场被别人占领;有了市场和生产能力,但没有资金购买材料、支付工资,显然也不行。
所以三项职能都相互依赖于其它职能。
2、阐述生产运作管理的定义、内容和目标。
答:定义: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它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
内容:生产运作管理大体可以分为对生产系统设计的管理、对生产运行过程的管理和对生产过程改进过程的管理。
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生长运作设施的置、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提供满意服务。
3、订货型生产与备货型生产的概念和特点。
答:备货型生产:指在没有接到用户订单时,经过市场预测按已有的标准产品或产品系列进行生产,生产的直接目的是补充成品库存,通过维持一定量成品库存即时满足用户的需要。
特点:(1)产品标准化程度高(2)生产效率高(3)用户订货提前期短(4)库存水平高(5)难以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订货型生产:指以顾客的订单为依据,按用户特定的要求进行的生产。
特点:订货型生产:(1)产品标准化程度低(2)生产效率低(3)用户订货提前期长(4)库存水平低(5)对顾客个性化需求满足度高第二章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1、什么是运营战略,以及它与企业战略的关系?答:运营战略是指在企业战略的总体框架下,决定如何通过运作活动来达到企业整体目标的总体计划,为实现企业战略提供生产运营部门的行为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优的方案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Gupta算法: 各工件的优先因子分别为:入1= -1/10,入2=
4=1/11,入5= -1/10, 将工序按照优先因子不增顺序排列得
-1/2,入3=1/9,入
,或者
9. =(J1)
=(J3,J4)
=(J5,J8) =(J2,J6,J7) 对后两个子集排序,
=(J5,J8),
=(J7,J6,J2) 最后工件在机器1上排序(J5,J8,J1 (J7,J6,J2,J3,J4,J5,J8) 总的时间长是Cmax=19
Palmer算法: 各工件的斜度指标分别为:入1=0, 入2=0.5, 入3=1, 入4=2, 入5=3。将各
工件按其斜度指标不增进行排序,得
。 关键零件法:
各工序的总工时分别为:J1=18,J2=6,J3=12,J4=19,J5=15。所以关键零 件为J4。因为P11=8﹥P31=2,P12=4﹥P32=1,P13=2﹤P33=3,所以
,J7,J6,J2),在机器2上排序
生产运作管理作业第八章: 8. CDS法: 根据第1台与第3台(即最后一台)机器的两组操作时间,应用约贝规 则排出第1个作业顺序方案: P=
,Cmax=27 根据第1台与第2台机器的操作时间合并,以及第2与第3台机器的操作 时间合并,得到两组操作时间,应用约贝规则排出第2个作业顺序方 案; P=
,Cmax=59。 由于27﹤59,所以最优的方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