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_整理2016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
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 考点讲解
1.超常儿童
超常儿童是指智力发展或某种才能显著超过同龄儿童平均水平的儿童。智力超常儿童智力一般在130分以上;其共同的心理特征表现为:浓厚的认识兴趣,旺盛的求知欲;思维敏捷,理解力强,有独创性;敏锐的感知觉,良好的观察力;注意力集中并易转移,记忆速度快而准;进取心强,勤奋,有坚持性。
在古代,这类儿童被称为神童,以为他们是天降神赐的。20 世纪前,在西方学者中,天才遗传决定论占优势,这类儿童被称为天才。20 世纪初推孟把智商达到或超过140 的儿
能力的发展与个体差异、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
人的一生大致可分为八个不同的时期,即乳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斯贝尔(Spear,et al., 1988)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的发展的研究,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
童称为天才儿童。此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天才儿童的概念主要是由智商分数来说明的。50年代后吉尔福特提出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并指出智力测验不能鉴别儿童的创造力。以后学者们还认为天才儿童的概念里不仅包括创造力,还应包括像卓越的领导能力、数学能力等特殊才能。70 年代末伦朱利(J.S.Renzulli)提出三圆圈天才儿童的概念,认为天才儿童是由中等以上的智力(包括一般智力和特殊能力)、对任务的承诺(包括强烈的动机,责任心等)和较高的创造力这三种心理成分相互作用高度发展的结果。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界把这类儿童称为超常儿童,认为超常儿童的心理结构中不仅包含智力和创造力,也包含一些非智力个性特征。
造成智力低常的原因很多。大多数智能不足者都不是生理疾病所致,过去也未有过脑损伤的病史。他们大多健康良好,智能不足的程度也较轻微。这些人的父母智力水平也较低,家庭中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或者在成长过程中营养条件较差,这些可能是造成这一类型智力落后的原因。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28.简述个体能力发展的差异性。
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结构的差异。
(4)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性别差异。
29.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特征。
答案:(1)精疲力竭型:这类教师在高压下的表现是放弃努力,以减少工作的投入秋求得心理平衡。
A.教学操作
B.教学归因
C.教学迁移
D.教学反思
答案A教学操作
22.母猴教小猴爬树是教育。
答案:本题说法错误。大猴教小猴爬树不是教育,是动物界的生存本能。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只有人类才有教育,动物界没有教育。因此题干说法错误。
23.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老师的工作。
答案:本题说法错误。
2020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答案
1.世界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是( )。
A.《学记》
B.《论语》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理想国》
[答案] A.《学记》
2.对儿童青少年的成长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遗传素质
B.环境
C.教育
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答案]C。教育
老师,我特别希望改变我目前的状态,在以后的考试中能取得好成绩,不辜负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信任,因此希望得到您的帮助,谢谢!学生:海波, 3月31日
问题:(1)请根据自我效能感理论分析这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问题:成绩下滑,不自信
原因:一直考试失败导致自我效能感低
把失败归因与能力,不正确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题专练
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题专练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题专练距离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还有两天,在考试来临前赶紧看看下面店铺整理的这些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论述题专练题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论述题:1.结合幼儿园教育实践,试论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幼儿园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以及指导要点。
2.试论述在幼儿园中,班级管理主要包括几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具体工作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3.论述游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
4.简述教师在幼儿游戏介入时的角色定位。
5.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6.试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论述对幼儿发展状况进行评估的要求。
参考答案:1.[参考答案]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
对幼儿园社会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主要有以下阐述,对幼儿园教师开展社会领域的活动有很多启发:首先是社会领域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其次是社会领域的内容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和要求:(I)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2)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
(3)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不轻易放弃克服困难的尝试。
(4)在共同生活和活动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
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
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分析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复杂且多维的概念,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认知能力、情感因素、社会环境和个体背景等。
随着教育研究的发展,个体差异的概念在教育领域愈发受到重视。
个体差异是指在特定情境下,不同个体在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及学习效果等方面呈现出的不同特点。
了解学生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有助于教育者制定更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并为学生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学习支持。
首先,认知能力是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认知心理学中,个体的智力水平通常被作为学习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
智力不仅包括逻辑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涉及语言能力、空间想象和社交能力等多维度。
研究表明,认知能力的个体差异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特定学科时表现出不同的成效。
高智力学生通常能够更快地掌握新知识,理解复杂概念,运用批判性思维进行分析。
除了智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也显著影响学习能力。
学习风格是指个体在学习时偏好的方式和策略,通常包括视觉、听觉和动手实践等多种类型。
每个学生对信息的接受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例如,视觉型学习者可能更容易通过图表、视频等形式接受信息,而听觉型学习者则可能更依赖于口头讲解和讨论。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调整教学方式,将有助于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
个体的情感状态同样对学习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经历的情感反应,包括焦虑、动机、自信心等,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研究发现,高度的学习焦虑可能导致学生在考试时表现不佳,而持有积极学习动机和自信的学生通常能够实现更高的学业成就。
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创造一个积极支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增强他们的信心,将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社会环境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学生的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和文化背景等都会对其学习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
来自优越家庭环境的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支持,进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成效。
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简答题: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2、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3、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结构的差异。
4、能力个体差异表现在能力性别差异。
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具体体现:能力水平有高低差异,呈正态分布。
如有人智力超常,有人智力不足。
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具体体现: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早,有的人能力表现较晚。
如有人早慧,有的人大器晚成。
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从三四岁到十二三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等速。
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智力的发展呈负加速增长:年龄增加,智力发展趋于缓和。
3、能力结构的差异具体体现:能力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起来,表现出类型或结构上的差异。
正如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所论述的,有人在空间智力方面表现优异,有人在音乐智力方面表现优异。
能力高的发展快,达到高峰的时间晚;能力低的发展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
4、能力的性别差异具体体现:20世纪30年代的许多研究发现,男女在一般智力因素上没有性别差异。
40年代,韦氏智力量表问世,使智力测验不仅能考察一般智力因素,还能测查特殊智力因素。
性别差异并未表现在一般智力因素上,而是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拓展:个体差异,也称个别差异、个性差异,是指“个人在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心理、生理特点”,它表现在“质和量两个方面”,“质的差异指心理生理特点的不同及行为方式上的不同,量的差异指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水平的高低”。
一般来说,人的心理活动或行为特点的方方面面都存在着个体差异。
正是由于这种“全面”的差异性,才使得人与人之间各有千秋,千差万别。
但另一方面,个体差异又是有限的,人与人之间,特别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只是在部分心理特征上有明显的或根本的差异。
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6 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A、运动性玩具B、建构玩具C、益智玩具D、传统玩具答案:D解析:传统玩具是指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手工制作玩具,俗称「耍货」。
它们与民俗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传承历史。
传统玩具的生产采取了一家一户的作坊式加工方法,成为代代相传的地方和家族手艺。
2、婴幼儿的“认生”现象通常出现在()A、3-6 个月B、6-12 个月C、1-2 岁D、2-3 岁答案:A解析:5-6 个月的孩子开始认生,也就是说,他对交往的人有所选择。
这是儿童认知发展和社会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明显表现为感知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的发展;儿童情绪和人际发展上的重大变化,是出现对人的依恋态度。
需要注意的是认生不一定“怯生”。
3、2-6 岁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词类范围不断扩大,该时期儿童掌握词汇的先后顺序是()A、动词、名词、形容词B、动词、形容词、名词C、名词、动词、形容词D、形容词、动词、名词答案:C解析:幼儿词汇的发展,还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词类范围日益扩大。
在幼儿词汇中,主要是意义比较具体的实词。
其中又以名词为最多,其次是动词,再次是形容词,最后才是副词。
幼儿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比较抽象、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的虚词。
如:介词、连词等。
4、风疹病毒的传播途经是()A、肢体接触B、空气飞沫C、虫媒传播D、食物传播答案:C解析:该病为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常见呼吸道传染疾病。
其特征为前驱期短,全身症状轻,有出现迅速消退亦快的特殊斑丘疹,伴有耳后、枕部及颈部淋巴结肿大。
出疹期始于发热第 1-2 天,出疹迅速,先见于面部,在 24 小时内遍及全身。
初为稀疏的红色斑丘疹,后融合为麻疹样皮疹。
出疹后第 2 天以后,皮疹变细呈针尖状有类似猩红热样皮疹。
出疹期体温不再升高,全身症状很轻,与全身显著的皮疹不相一致。
5、青青的妈妈说:“那小孩嘴真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是反映青青()A、思维片面性B、思维的拟人性C、思维的生动性D、思维的表面性答案:D解析: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表面现象来进行,因此,幼儿的思维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
幼儿培养的个体差异
幼儿培养的个体差异幼儿的个体差异在幼儿教育中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发展潜能和学习能力。
因此,幼儿教育需要根据个体差异来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以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发展。
一、认识个体差异的现象幼儿个体差异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习兴趣和动机:幼儿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和活动有着不同的兴趣和动机。
有的幼儿喜欢进行艺术创作,而有的幼儿则更喜欢运动游戏。
因此,在教学中要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动机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
2.认知能力:幼儿的认知能力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差异。
有的幼儿思维敏捷,逻辑思维能力较强,而有的幼儿则相对较弱。
针对这一差异,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学习材料和引导来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
3.情绪与行为表现:幼儿在情绪和行为表现上也存在着个体差异。
有的幼儿性格外向,善于与他人交流,而有的幼儿则较为内向,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教育中,教师需要根据幼儿的个体特点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
二、个体差异对幼儿教育的意义个体差异对幼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师应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来确定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方式,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其次,个体差异的存在使每个幼儿都有独特的潜在能力和发展方向。
教师应充分发掘幼儿的潜力,给予他们相应的引导和支持,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
最后,个体差异提醒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独具个性、有个人特长的幼儿,而非将他们塑造成相同的模式。
因此,在幼儿教育中,要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培养幼儿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三、针对个体差异的教育策略针对幼儿的个体差异,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育策略:1.个别化教学:针对个体差异较大的幼儿,可以采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根据他们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特殊教育。
2.情感关怀:教师应积极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需求,与他们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游戏、艺术创作、实践活动等,以满足幼儿的不同学习需求。
7第八章_幼儿的个体差异
•
幼儿的个体差异小结
• 一、幼儿个体差异的类型 • 1、气质类型差异: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 2、性格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类型差异两个 方面。 (1)、性格的特征差异:态度、理智、情绪、意志 (2)、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向、内向;独立、顺从; 3、智力差异: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智商超过140的人属于天才 (2)智力类型的差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4、性别差异: 5、学习类型差异:视觉型、听觉型、肢体型、书面型 和群体互动型
4、个别化教育方案:用于特殊儿童的干预和 矫正,由于对幼儿个体差异与发展的关注,它逐 渐在幼儿教育领域中应用,即为每个幼儿的发展 提供个别化、适宜的教育方案。 • 个别化教学的特色在于它是一种“评价—— 教学”的过程,即先了解、鉴定每一个儿童的学 习情况与特殊需要,然后为其提供适当而且必需 的教学。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大体有三种:即通过 谢整儿童的学习速度适应其需求,为不同的学生 设计,提供不同程度的多样性教材;适当调整教 师的角色,减少教师的权威色彩,以温馨、尊重、 包容的态度面对儿童,启发儿童主动学习。在个 别化教育方案中最常用的是档案袋评价,即为每 个幼儿设立相应的学习档案袋,根据其不同的学 习特点进行个别化指导。
•
•
2、智力的差异:由于智力是个体先天 禀赋和后天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个体智力的发展存在明显的差异。
•
(1)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人们的智力 水平呈正态分布,即智力水平属于中等程 度的人占大多数,智力水平极高与极低的
人很少。一般认为.智商(IQ)超过140的 人属于天才,他们在世界总人口中所占的 比例不到1%。
力、逻辑—数学智力、音乐智力、视 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内 省智力。
心理学简答题和论述题汇总
一、简答题(一)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主要功能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描述和测量。
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质和量上的特点。
心理学能对这些质和量的特点进行描述和测量,就能帮助人们理解和控制这些行为。
(2) 解释和说明。
心理学不仅描述和测量心理现象,而且还要找出心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并进行解释和说明。
一般心理学从生理、心理、行为和社会文化等四个层面的整合来解释和说明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的特点。
(3) 预测和控制。
预测和控制是心理学功能最显著的表现,这依赖于测量工具和相关的理论。
心理学家往往通过测量一个人的现在和过去,来预测他将要做什么或怎么做。
例如,如果知道一个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动机的水平和学习策略,就可以预测他在学校学习的表现。
同时,还可以帮助他改进学习方法或提高学习水平等。
(二)例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1)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不同的意识状态:①睡眠与梦。
②催眠。
③白日梦和幻想。
④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2) 意识的作用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它本身具有的功能,对提高人类的适应能力,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意识对人所觉察的和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因此,人可以将心理活动集中在即刻目标信息上。
②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③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对现时输入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④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它们的意识内容。
(三)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1)注意的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2)注意是一种内部心理状态,可以通过人的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①适应性运动。
人在注意时,有关的感觉器官朝向所注意的对象,以便得到最清晰的印象。
如“侧耳倾听”、“举目凝视”等。
②生理变化。
集中注意时,呼吸会变得轻微而缓慢,甚至可能暂时停止。
而紧张注意时,心跳则会加快,拳头握紧。
2024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论模拟试卷答案
摸以试卷1能力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简述人格的特点。
(1)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做了最好的诠释。
(2)稳定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这里的“禀性"就是指人格。
(3)整合性。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4)社会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简述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及道德行为的关系。
(1)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道德认识是引起道德情感的依据,而道德情感又作用于道德认识。
(2)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共同作用下,激发起道德动机,产生推动行为发生的内部动力。
再通过道德意志的努力和一定的行为训练,导致道德行为的发生。
(3)道德行为又使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得到巩固发展。
(4)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就是它们共同发生作用的一个综合过程。
简述教师的作用。
(1)教师是人类文化知识的传递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有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2)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青少年一代的成长起关键作用。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简述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任务。
(1)培养学生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养成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法纪观念和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3)教育要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第1 题【论述题】如何灵活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巩固?(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电大《心理学》形成性考核册作业参考答案
心理学第1次平时作业(第1—3章)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C 2.B 3.D 4.A 5.C 6.D 7.A 8.C 9.A 10.B1.以人的整个生命历程作为研究对象的是( )。
A .生理心理学B .实验心理学C .发展心理学D .人格心理学2.精神分析理论是由( )提出来的。
A .艾利斯B .弗洛伊德C .马斯洛和罗杰斯D .斯金纳3.在人为的控制条件下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研究该变量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这种心理学研究方法是( )。
A .观察法B .访谈法C .测验法D .实验法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是感觉的( )现象。
A .适应B .对比C .后象D .感受性5.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其依据的标准是( )。
A .知觉能否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 .在知觉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感觉器官C .知觉反映事物的特性D .知觉是否有目的、有计划6.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7.教师用带颜色的粉笔标出黑板上的重点,以引起学生的注意是利用知觉的( )。
A .选择性B .整体性C .恒常性D .理解性8.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
A .指向和选择B .集中和紧张C .指向和集中D .集中9.“一心二用”即注意的分配是()。
A.有条件的 B.无条件的C.不可能的 D.以上一个也不是10.突然的敲门声,打断人的思路,属于()的干扰。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 D.注意的动摇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24 分)1.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是揭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2.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是人类认知客观世界,揭示事物的意义、作用和规律,获得知识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3.观察法指在自然条件下,对被观察者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和外部活动进行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与记录,从中发现心理现象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性的一种心理学研究方法。
2016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临考应试题(3)(教师版)
【解析】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
10、下列关于角色游戏的行为特点,是大班幼儿的游戏行为的是( ) A、角色意识淡薄 B、游戏的目的性增强 C、角色扮演常需借助于玩具 D、平行游戏多发
【答案】B
【解析】大班角色游戏的特点:游戏的目的性增强;随着幼儿对社会生活认知的不断积累,游戏经验丰富,主题新颖,内容丰 富,游戏所反映的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处于合作游戏阶段,喜欢与伙伴共同游戏;能按照自己的愿望主动选择游戏主题,并有 计划地开展游戏;在游戏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
故事:在一个很黑很黑的大森林里,大树小树长得很密很密,风吹树摇,隐隐传来了狮王的吼叫声,狮王在山洞里理理鬃毛准
备出巡。忽然,猴子从树上滑下来报告说:“狮王驾到。”乐队就吹起了喇叭打起了鼓欢迎狮王的到来。狮王大摇大摆、威风凛 凛地走出来,狮王得意地大声吼叫,对小动物们说:“今天是我的生 日,我不吃你们。”小动物们听了非常高兴,围着狮王跳起了舞,乐队为他们伴奏,他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得可开心了。 (2)提问:①狮王出来之前小动物为他做了什么?(吹喇叭、打鼓) ②哦,小动物是“嗒嗒嗒咚”有节奏地吹着喇叭打着鼓欢迎狮王的到来。谁来学一学? ③狮子大王出来后发出了什么样的声音呢?(出示图片)哪只狮子来学学。我们一起做狮王吼一吼。 ④小动物们看见狮王来了是怎么做的?(出示图片) 3.完整欣赏 师:“那这首音乐哪一段是狮王出来乐队欢迎他,哪一段是狮王大声吼叫,哪一段是小动物在围着狮王跳舞呢?请大家再来完整 地听一听,边听可以边用声音、动作学学。(完整欣赏,老师语言提示) 4.分段欣赏 (1)欣赏A段
云测库,互联网测评考试与人才管理平台 (二)活动准备
图谱、动物头饰、录音。
(三)活动过程 1.初步感受乐曲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音乐,听。”(播放乐曲) 师:“大家觉得这首音乐怎么样?”(雄壮、有力,轻快、活泼) 2.听故事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这首音乐讲了一个关于狮子大王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整理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_普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第一节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第二节心理学的任务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的脑机制、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与环境。
二、心理学在科学大家庭中的地位第三节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几种主要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心理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个案法的概念。
第四节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重要心理学派别代表人物和主张。
二、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第二章心理的神经生理机制第一节神经元神经元、神经冲动、突触的概念。
第二节神经系统一、周围神经系统二、中枢神经系统脊髓、脑干、间脑、小脑、边缘系统的位置和作用。
三、大脑的结构和机能大脑的结构;大脑皮层的分区及机能。
第三章感觉第一节感觉的一般概念感觉的概念和作用;近刺激和远刺激的概念;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分类和概念。
第二节视觉一、视觉刺激可见光频率和波长范围。
二、视觉的基本现象明度、颜色、视觉对比、马赫带、视敏度、视觉适应(暗适应和明适应)、后像、闪光融合、视觉掩蔽的概念。
第三节听觉一、听觉刺激可听声振动频率范围。
二、听觉的基本现象音调、音响、声音掩蔽的概念。
第四节其他感觉一、皮肤感觉二、嗅觉和味觉三、内部感觉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的概念。
第四章知觉第一节知觉的一般感念知觉的概念;知觉的种类。
第二节知觉的特性知觉的对象与背景,知觉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在知觉中的作用,知觉的恒常性(形状、大小、明度、颜色),知觉学习(知觉定势、知觉习惯),知觉适应。
第三节空间知觉一、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深度知觉和距离知觉的概念。
二、形状、大小、方位知觉第四节时间知觉与运动知觉时间知觉的概念。
运动知觉、真正运动的知觉、似动的概念。
第五节错觉错觉的概念和种类。
第五章意识和注意第一节意识的一般概念一、什么是意识二、什么是无意识第二节几种不同意识状态睡眠(概念、阶段和功能)。
第三节注意的一般概念一、注意的基本概念什么是注意;注意和意识;注意的功能。
能力发展与个体差异(仅供参考)
能力表 早晚的差异
• 人的能力充分发挥有早有晚 • 人才早熟 • 大器晚成
能力结构的差异
• 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他们可以按 同的方式结合起来,构成了结构
的差异
四 能力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未表 在一般智源自因素 ,而是 反映在特殊智力因素中
• 1.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
• 男生在竞争性数学活动中比女生好,而女生在合 作性数学活动中比男生好
影响学生创造力发展的因素
• 托兰斯和哈尔曼认为学校中 列因素不利于学生 创造力的发展
• 1 过分追求 功 • 2 以同龄人的行为作楷模 • 3 禁止提问 • 4 教育者难以容忍学生的游 态度 • 5 对创造性行为抱有偏见 • 6 强大的世俗压力,使得创造性不能发挥 • 7 时间限制 死,把思维活动局限在规定的时间
• 2.语言能力的性别差异
• 女生语言能力普遍比男生好,以词的流畅性所显 示优势最为明显,男生的优势则是语言推理能 力
• 3.空间能力的性别差异
• 是性别差异最明显的一种能力
能力形成的影响因素
• 遗传因素 • 境因素 • 个体的实践因素 • 个体的 观能动性
四 学生智力的开发
• 早期教育和智力开发 • 学科教育 智力开发 •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 儿童时期阶段的治理发展较快并且 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 理想的早期教育是超常儿童成长的 重要条件!
2.能力超常的原因及其 成就的关系
• 超常儿童今后能否在 业 做出成就依赖 于许多条件 如果有理想的教育条件,就 会在 业 做出大的成就
• 超常儿童能否在 业 做出成就,在很大 程度 取决于社会生活条件和他的人格特 点
• 1.中等智力以 一般&特殊智力 • 2.对任务的承诺 强烈的动机 责任心 • 3.较高的创造力
教育心理学4(个别差异+心理健康)-20191022
前情回顾05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一、能力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三、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一、能力差异及教育意义能力的个体差异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正态分布2.能力发展类型的差异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能力的群体差异包括: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1.智力和学业性别差异(1)总体水平大致相等(2)一般智力上无差别(3)具体领域有区分2.教育中的性别偏向男性好女性好空间知觉(视觉,对方位的辨别能力)触觉、听觉、嗅觉理解记忆、长时记忆机械记忆、短时记忆对事物的比较能力计算能力更具侵犯性;更易冲动言语表达能力具体领域有区分教学材料和语言方面面学科和兴趣方面课堂管理和活动方面课堂教学和互动方面巩固练习1.【2017年7月21日山东潍坊青州市】【单选题】不表现一个人能力的优劣,只表现一个人能力倾向的属于( )。
A.能力类型的差异B.能力水平的差异C.能力形成因素D.能力表现早晚2.【2013年山东省教师招聘】【单选题】避免教学中的性别偏向有多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要给予男女生同样多的注意,对男女生的提问次数、问题性质要差不多,对男女生所给予的反馈质量、数量也要相当。
这里讲的是( )。
A.教学材料和语言方面B.学科和兴趣方面C.课堂管理和活动方面D.课堂教学和互动方面巩固练习3.【2016年山东省济南市属教师招聘】【多选题】关于心理的性别差异,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从13岁开始,男性空间知觉能力明显优于女性B.女性机械记忆能力强,短时记忆广度超过男性C.男性女性没有智力高低的差别D.从婴儿期到青春前期,女孩言语发展一直优于男孩4.【2015年山东省教师招聘】【多选题】下列关于性别差异心理说法正确的是( )A.男性与女性在一般智力上没有差异B.男性与女性在个性和社会性上没有差异C.性别差异心理是由遗传决定的D.性别差异心理源自于社会文化环境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一)科尔勃的两维坐标理论反省性观察(看别人)主动实验(自己动手)具体体验(真实情境)抽象概括(理论、概念)发散型自由发言、小组讨论聚合型理论应用于实践顺应型实验室实验、现场调查同化型讲座视觉型学习者视觉刺激较为敏感听觉型学习者偏重听觉刺激动觉型学习者喜欢接触和操作物体1(二)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1.感觉通道23场独立:内在参照场依存:外部参照赫尔曼·威特金2.认知风格嵌入图形测验(镶嵌图形测验)身体调节实验赫尔曼·威特金 2.认知风格场独立:内在参照场依存:外部参照2.认知风格场独立性场依存性学科兴趣自然科学和数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成绩自然科学成绩好;社会科学成绩差自然科学成绩差;社会科学成绩好学习策略自觉学习;内在动机支配被动学习;由外在动机支配教学偏好结构不严密的教学结构严密的教学教师呢?沉思型:速度慢精度高冲动型:速度快精度低杰罗姆·卡根2.认知风格⊙匹配相似图形测验辐合型:唯一答案发散型:多种答案吉尔福特 2.认知风格同时型:同时考虑整体型:一步步深层加工:理解表层加工:记忆达斯三 、性格差异及其教育意义斯诺巩固练习1.【2014年山东教师招聘】【单选题】王老师观察到,在若干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环节中,孙丽同学自己总是拿不定主意,要靠同伴拿主意。
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简述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对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研究者们一直持续关注,因为它是解释发展的重要解释因素。
从概念上讲,个体差异可以指两个意思:(1)个体差异是指由历史背景、异质能力、异质发展和个性的差异影响的个性能力的不同表现;(2)个体差异是指在某一领域个体表现出的差异。
首先,研究者们发现,个体差异受到历史背景的差异影响。
比如,家庭社会经济状况、文化背景、收入水平和教育背景等,都会对孩子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比如,有学者指出,个体差异在同一社会经济条件下是极高的,而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个体差异会明显变化,并会导致发展不同的能力水平。
其次,研究者们也发现,个体差异受到异质能力的差异影响。
比如,一个人的智力水平和学习能力会产生个体差异,而另一个人的情绪水平和行为表现也会产生个体差异。
研究者们认为,异质能力是异质发展的基础,而异质发展又对个体差异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闭环。
再次,研究者们还发现,个体差异受到个性的差异影响。
比如,孩子的个性。
有些孩子偏执、情绪化,抑郁易怒,有些孩子能吃苦耐劳,性格坚韧。
当然,孩子的性格受到家庭环境和校园教育的影响,他们的性格会直接对他们能力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由此可见,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是由历史背景、异质能力、异质发展和个性的差异影响而产生的。
然而,究竟哪些因素把这些差异联系起来,个体差异本身是怎样表现的,这些研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总的来说,个体差异是解释发展的重要因素。
它受到历史背景、异质能力、异质发展和个性的影响,并可能影响到个体发展的结果。
因此,要积极深入地研究这一问题,并从中找到减少个体差异的解决办法,以促进每个个体发展的健康和协调。
整理简述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文件编号: E8-54-A5-07-8A整理人 尼克简述儿童发展的个体差异性《保教知识与能力》一、考试目标1.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
2.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
掌握教育基本理论和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性,了解幼儿教育历史和幼儿园教育改革动态,并能结合幼儿教育实践问题进行分析。
3. 幼儿生活指导的基础知识与能力。
掌握幼儿园一日生活和幼儿卫生、保健、营养、安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在实践中应用。
4.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知识与能力。
了解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意义、功能和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幼儿园教育实际加以运用。
5.游戏指导与组织实施教育活动的知识和能力。
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意义、作用与指导方法,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实际组织和实施教育活动。
6.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了解教育评价的基础知识,能够运用评价知识对教育活动进行反思,改进保育教育工作。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考试内容主要涵盖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七个模块。
能力要求分为了解、理解、熟悉、掌握、运用五个层次。
具体考试内容与要求如下:(一)学前儿童发展1. 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
2. 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
3.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
4.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5.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6.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性
学习能力的个体差异性孩子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的确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孩子学习能力的差异表现在时间的早晚上。
有的人小小年纪就表现出优异的能力。
比如,王勃6岁作诗、曹植七岁成诗等,我们称之为“人才早熟”。
而另一些人则到了很晚才表现出能力强来,比如爱迪生,小学才念6个月就退学了;爱因斯坦在上小学时也被称为“不会有大出息的孩子”。
知道了这一点,家长就不要对孩子能力的一般表现过于苛责。
第二,能力差异的类型。
正如成年人的能力各有千秋一样,孩子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的孩子在语言能力方面比较擅长,听过的东西记得牢,而且口语表达时也比较完整、准确,我们把这类孩子叫做“听觉型”孩子;而有的孩子则对看过的东西记得住,动手能力强,喜欢从事手工、画画等安静活动,我们称之为“视觉型”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好动,在动作能力上发展优异,属于“动作型”。
当然,所谓“类型”主要是就孩子在某一方面能力发展的优势而言,这种差异的确是存在的。
可能家长会问:为什么孩子的能力存在差异呢?其实孩子的能力也是遗传、环境和教育共同作用的结果,现代分子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人的神经系统、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分析与综合的特点,进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
因此可以说遗传因素对于孩子的学习能力提供了发展的可能性。
但是遗传却不能决定发展的现实性。
决定孩子能力发展的是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其中教育起的是主导的作用。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只有父母既给了孩子好的遗传素质又给了孩子好的家庭教育,孩子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孩子的优势能力,就是孩子今后成就的发展方向;而劣势的能力部分则成为孩子发展的“短板”,会制约孩子的综合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下半年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1.下列玩具不是从功能角度分类的是( )A.运动性玩具B.建构玩具C.益智玩具D.传统玩具2.婴幼儿的“认声”现象通常出现在( )A .3-6个月B .6-12个月C. 1-2岁D . 2-3岁3.2-6岁的儿童掌握的词汇数量迅速增加。
的先后顺序通常是( )A.动词,名称,形容词B.动词,形容词,名称C.名称,动词,形容词D.形容词,动词,名称4.风疹病毒传播途径是( )A .肢体接触B.空气泡沫C. 虫媒传播D. 实物传播5.青青的妈妈说:“那孩子的最真甜!”。
这主要反映了( )A. 思维的片面性B. 思维的拟人性C. 思维的生动性D .思维的表面性6.科学活动中,教师观察到某幼儿能用数字。
该幼儿最可能的年龄是( )A.6岁B.5岁C.4岁D.3岁7.最早提出“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考虑”的这一原则文件是( )A.适合儿童生长的世界B.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C.未成年人保护法D.儿童权利公约8.[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规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的基本理念是( )A.师德为先,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B.幼儿为本,能力为重,知识为主,终生学习C.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生学习D.师德为先,幼儿为本,知识为主,终生学习9.活动去活动结束了,课晨晨的“游乐园”还没撘完,。
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 )A.与幼儿积极互动B.根据幼儿活动的需求灵活调整C.按作息时间表按部就班的进行D.随时关注幼儿的活动10.教师要根据幼儿园的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不属于幼儿个体差异的是( )A.某幼儿往常吃饭很慢,今天为了得到教师的表扬,吃的很快B.有的幼儿吃饭快,有的幼儿吃饭嘛C.某幼儿动手能力很强,但语言能力弱于同龄儿童D.男孩通常比女孩表现出更多的身体攻击行为二、简答题11.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特点。
12.父母陪伴对于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13.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四、材料分析题14、在一项行为实验中,教师把一个大盒子放在幼儿面前,对幼儿说,这里面有一个很好玩的玩具,……不同表现:幼儿一:眼睛一会儿看地面,一会儿看墙壁,……幼儿说没有。
幼儿二:忍了一会,禁不住打开盒子偷偷看了一眼……盒子里的玩具一点也不好玩。
问题:描述上述材料中两名幼儿各自表现出的行为特点。
15、材料题:三幅幼儿绘画。
……图三是吃饭,画一个面包,很大的嘴巴,一个很大的肚子。
问题:1、上述三幅画各自反映出幼儿绘画的哪种表现形式。
2、怎么理解幼儿绘画?3、评价幼儿绘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五、活动设计题16.活动设计题:请根据下面素材设计大班主题活动方案,要求写出主体活动名称,主题活动总目标,2个子活动,每个子活动包括:活动名称,活动目标,活动准备,和活动的主要环节。
周一早晨户外运动,……有的花朵没有香味……户外活动时间结束了,幼儿还一直很高兴的谈论着……2016下半年教师资格《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答案一、选择题1、D。
传统玩具2、A.3-6月3、C。
动词名词形容词4、B。
空气飞5、D。
思维的表面性6、A。
6岁左右7、D。
儿童权利公约8、C。
幼儿为本师德……9、B。
根据幼儿活动……10、A。
二、简答题11.简述幼儿社会学习的指导要点。
12.父母陪伴对幼儿健康成长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13.论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四、材料分析题14.略15.材料......问题:(1)上述三幅画各反映出幼儿绘画的那种表现方式(2)怎样理解幼儿的绘画(3)评价幼儿画时应注意什么?五、活动设计题绪论第一章知识点儿1、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所以语言既是人类的话语,也是一种书面的符号。
2、语言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的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听说读写四项,另一方面是指分析语言的能力,带有较强的直觉性的特点。
3、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后天先天相互作用论。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教育目标来确定,还应该根据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和语言发展特点来选择。
5、行动研究法是指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针对实际的教育活动或教育实践在的问题,不断提出改进教育的方案或计划,用以指导工作实践。
6、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首先,语言是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类社会之外是没有语言的,社会属性是语言最为基本的一种属性。
其次,在人类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人类的交际工具除语言外,还有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以及手势、表情等。
文字记录语言,处于从属地位,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旗语、电报代码、数学符号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且在特定领域内为社会服务,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体态语只能作为辅助交际工具,代替不了语言交际的功能。
7、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社会因素有哪些?(一〉社会生活环境的影响(1)不同的地区不同的生活环境。
语言中各要素的复杂程度造成了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中习得方式和习得顺序的不同F家庭和社会的文化素质以及幼儿园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很大F不同的生活环境对儿童的语言习得也有影响。
(2) 教育的差异。
〈二〉成人语言观的影响成人的语言观念可以体现在对待口语和书面语的态度,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地位,对本民族语和外语的态度等等,这都对儿童的语言学习具有一定的影响。
8、语言能力语言的人对语言内容内在规则的把握,语言运用能力则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对于语言具体运用的能力。
9、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
10、语言可以分为底层和上层: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分别是语素、词、句子。
1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能力。
12、影响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主要有哪些因素?(1)生理因素。
生理因素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整套健全发音系统,包括肺、器官、喉头、声带、口腔、鼻腔等;二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健全,涉及到儿童接受信息、分析信息、传递信息的能力;二是感知觉系统的完善,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
(2) 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包括知识经验的积累、认知能力的发展、心理素质的差异三个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大脑的认知能力。
(3) 社会因素。
较为重要的是儿童的社会生活环境,成人语言观和儿童教育观的影响。
13、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系统性?(1)从语言的层级看,语言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2) 语言要素内部各个单位之间的相互联系体现了语言符号的系统性,这些单位互相影响。
(3) 各个单位之间的组合具有功能上的联系,同时一个单位往往有许多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形成一个聚合,可以互相替换。
14、学前儿童语言学习有哪些重要特点?(1)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主动建构的过程。
首先,儿童在与成人交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接触到了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为他们提供了种种语言模型,足以用来选择。
只有那些他们能够理解、能够模仿的模型,才会被有意识地挑选上,并被不断地加以模仿和练习。
其次,与此同时,儿童将语言模型稍加改动,增添、减少或变换个别语言单位,作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根据自己需要进行的创造性和变通式的模仿,正是儿童主动参与语言构建的过程。
此外,成人在与儿童交流时,一定程度上考虑到了儿童对语言的接受和模仿,成人所提供的语言模型也会受到儿童自身特点的影响。
这就是儿童对语言环境的反作用力。
(2) 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个性化的过程。
每个儿童所依托的语言环境都不一样,既有的经验和语言的积累使得儿童在交往中带有鲜明的个性印记。
特定的语言习惯显现其语言个性,这种个性可以从语言使用的句式、词汇、口头禅甚至是语调体现出来。
除去语言表达的形式的个性化之外,语言内容同样呈现出个性色彰。
不同的儿童在语言学习中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对话题的偏好、句式的选择都呈现明显的个体差异。
在学习过程中的速度、效果,运用语言交际的积极性也各有不同。
(3) 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综合化的过程。
语言本身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儿童在学习语言的时候,语音和语义是必须结合在一起学习的,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往往就是他们认识事物的过程。
同时,语言的学习也和儿童在其他领域的学习紧密联系在一起,儿童的成长成熟通过语言的成长成熟表现出来。
(4) 语言学习是儿童语言是循序渐进、逐步累积的过程。
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会经历从无到有、积少成多、逐步完善等过程。
15、个人的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多侧面的能力,大致包括运用社会规则交往的能力和运用语言进行认识和思考的能力。
16、语言符号是任意性和强制性的对立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17、简述对语言“约定俗成”性的理解。
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完全由社会约定,因而这种音义的任意性关系又叫约定性。
“约定俗成”的含义:第一,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完全是任意的,音义结合的任意性是人类语言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用什么样的声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什么样的意义用什么样的语音表达,是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并共同遵守的。
符号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人交际,也就是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就对人们有强制性,每一个人都只能接受它,如果破坏约定擅自更改,就必然遭到社会的拒绝。
所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强制性是对立的统一,人们不能随意更改已经约定的音义关系。
18、符的任意性特点是就语言起源符号创制之初而言的,符号一旦进人交际,就必须遵守社会约定,它对人们有了强制性。
19、语言观念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20、儿童掌握语言,要掌握语音、词汇、语法,并将其运用成熟。
21、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然观察法、调查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方法。
22、前儿童语言教育的研究任务,主要包括哪两大方面?(1)进一步探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功能和作用①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和行为的社会化进程;②提高学前儿童的学习能力,促进其智力发展;③促进学前儿童语言学习的兴趣;④学好口语,提高早期阅读能力,为学业成就和未来成功打好基础。
(2)解释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过程及现象,揭示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特点与教育规律,并运用规律来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
23、简述学前儿童语言的获得理论的主要内容。
目前学界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理论概括为三大类:后天环境论、先天决定论和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