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看整体设计的渐进式发展

合集下载

汉大新校区规划方案

汉大新校区规划方案

汉大新校区规划方案引言汉大作为一所百年名校,一直以来都以其优质的教学资源和良好的学术氛围而闻名。

然而,随着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现有的校区已逐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人数和教育需求。

为此,汉大决定规划建设一座全新的校区,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规划目标- 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新校区将拥有更多的教室、实验室和教学设施,以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

-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新校区将建设宽敞明亮的教室和自习室,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 发展多样化的课程:新校区将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推出更多的选修课程和实践项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 提供更多的社交空间:新校区将建设多功能活动中心、体育馆和学生活动场所,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社交和娱乐活动。

- 注重环境保护:新校区将注重绿化景观和环境保护,打造生态友好型校园,提供学生和教职工的舒适生活环境。

校园布局新校区将采用现代化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合理布局各种功能区域,满足学校的教育需求。

主要建筑群新校区将包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楼、行政楼等主要建筑群。

教学楼教学楼将拥有多个楼层,提供充足的教室和讲座厅,满足各类教学活动的需要。

实验楼实验楼将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设施,提供学生科研和实验的场所。

图书馆图书馆将成为新校区的中心,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图书馆设施。

图书馆将采用开放式的设计,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自习室。

宿舍楼宿舍楼将提供舒适宽敞的宿舍房间,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

宿舍楼还将设有活动室和共享空间,方便学生社交和交流。

行政楼行政楼将成为学校的管理和服务中心,提供各类行政办公场所和服务设施。

社交和娱乐设施新校区将根据学生的需求,建设多个社交和娱乐设施,如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运动场等。

学生活动中心将提供丰富多样的社交活动项目和娱乐设施,为学生提供休闲和娱乐的场所。

体育馆和运动场将满足学生体育锻炼和运动比赛的需要。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新校区将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

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新趋向

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新趋向

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新趋向趋势一:产业形式的转变——大学科技园这种大学科技园最早出现于美国的硅谷,在空间布局规划上,把科学技术的各种环节,人才的培养和以知识为基础的工业三方面相结合的智力、科技密集区应该是第五代大学校园极为重要的特征。

趋势二:科研教学方式的转变——交流工享空间。

科学技术的进步产生了一种整体化、密集化的趋势,尤其是当代科学所面临的各种课题的复杂性,要求现代和未来的科学家,工程师不在局限于一两个人的研究活动,而是要能与他人全方位交流团结协作。

第五代大学校园在校园建筑空间和环境中交流共享空间的创造,将极大的促进形成一个多元交流,积极创新的校园氛围。

趋势三:生活模式的转变——社会化学生公寓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的发展不在封闭独立,大学与社会互动性强。

社会的发展要求大学生必须习得社会规范和价值认同。

而这一切不能完全依赖于大学校园内的教育。

大学应当为社会和当代大学生之间搭建桥梁,要重视他们社会化过程的实践性。

创立社会化的学生公寓就是其中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他会鼓励学生社会,参与社会改革与实践,按照社会需求发展自己。

第五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特征空间的拓展——随着当代大学生功能的多样化与复杂化,大学校园的拓展已成为必然。

一方面大学的拓展不再受周边用地局限的困扰,另一方面又极大限度的增加了大学与城市的融合度,使城市在多点产生极化效应,从而辐射整个城市经济。

结构的重组——随着社会化学生公寓的推进,在大学校园的空间结构中,传统的学生生活区重要性不在被强调,整个校园空间更多承担的是精神和知识的交流、创新和生产力的创造、转化功能。

大学科技园区的独立,将使科研教学区与其牢牢地依附在一起。

而以会议、展览、公共演示起主导的交流共享功能和以绿地、广场、茶座为主导的交流共享化空间将崛起成为当代大学校园的新核心空间。

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大学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宽敞、幽静的独特环境风格。

第五代校园空间发展的总趋势更强调开放性、自然性和人文历史性。

香港区域教育枢纽建设:从学生枢纽到知识枢纽

香港区域教育枢纽建设:从学生枢纽到知识枢纽

现代大学教育 2023年第4期管理经略基金项目: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以全球胜任力为导向的本土国际化人才培养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YJC880135。

收稿日期:2022-09-15作者简介:杨心(1984—),女,广东阳春人,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李盛兵(1965—),男,安徽宣城人,教育学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广州,510600。

Email:lisb@scnu edu cn。

香港区域教育枢纽建设:从学生枢纽到知识枢纽杨 心 李盛兵摘 要:香港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世界的桥梁,回归后一直重视区域教育枢纽建设。

25年来,香港区域教育枢纽政策经历学生枢纽、人才枢纽以及知识枢纽3个发展阶段,其演变过程呈现从片面到多维的主动适应性、从零散单一到系统综合的持续递进性、从教育部门到多个部门协同的多主体协同性等特征,为区域教育枢纽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香港区域教育枢纽的建设历程实质上是探索教育、人才与科技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为中国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教育枢纽;香港高等教育;学生枢纽;人才枢纽;知识枢纽;科教兴国中图分类号:G649 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23)04-0074-08 跨境高等教育经历3个时代的发展,自现代大学出现就有以学生或学者流动为主要形式的跨境高等教育。

20世纪90年代,高等教育以机构或项目等形式进行跨境流动。

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期,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或地区出现以“教育枢纽”(EducationHub)为形式的跨境高等教育。

中国香港在教育发展方面对标新加坡建设全球教育枢纽的愿景,将自身定位为区域教育枢纽以发挥其作为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的作用,并为此作出不懈努力。

莫家豪总结了香港区域教育枢纽的建设经验,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对于教学质量的关注切实有效地提升了香港高校的科研实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诸如住宿条件等配套措施和政策计划的缺失等问题。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发展趋势简析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发展趋势简析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发展趋势简析远眺北京大学博雅塔一、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含义1.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含义landscape最早见于希伯来语“圣经”旧约全书,原意是表示自然风光、地面形态和风景画面;汉语中的“景观”一词既包含了“风景、景色、景致”之意,又用“观”字表达观察者主观感受。

景观规划是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科学和艺术,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

大学校园景观不仅包括自然景观,如山地、湖泊、天然矿地等最容易形成校园环境特色的因素,还包括了人造景观,如广场、道路、庭院等大学师生们日常活动的主要区域与独特的校园人文环境形成的重要因素。

这些物质内容细化来分可分为:广场景观、水景观、绿化景观、道路景观、景观设施等面。

而随着人们的鉴赏力和需求的日益提高,对于大学这样神圣而又充满生机的地方,普通的景观规划设计手法已不再能满足现代校园的要求了。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应该建立在对校园使用者生活需求、精神需求的探索上,关注环境与人、环境与自然、使用者的需求与体验以及精神与物质相互协调的关系等。

二、国内外大学校园景观规划的发展沿革在欧美近代的大学具有强烈理想主义色彩的民主自由精神,这种精神也渗透到校园规划之中。

此时的高校往往形成严肃的建筑形象和自然的环境景观,在自然美的震撼和人文主义的熏陶下,学子们接受全面教育,树立崇高信念。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始自19世纪末。

这一时期是我国高校的主要景观规划特点表现为充分利用地形,形成别具一格的校园环境气氛,如凯尔斯规划的武汉大学和墨菲设计的燕京大学。

20世纪50年代我国高校迅速发展时期,此时的校园景观格局大多学习苏联大学特别是莫斯科大学的模式,追求对称、雄伟的风格,典型代表是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等。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的办学规模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04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人数超过2000万人。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
6 4 A R C H I T E C T U R A L W O R L D S l 设计事务所 T H E D E S I G N F I R M
香 港 中文 大 学 ( 深 圳 )整 体 规 划 及 一期 工 程 设 计
地点 : 中 国深圳市 建筑面积 : 3 0 3 9 5 4 m 基地面积 : 1 0 0 0 0 0 0 m
在这个构思下 , 图书馆的设计将大 面积建筑拉开成 为线 性量体, 经 由转 折架空, 保持 了 由中央绿地 到山体的视线 穿透性, 也 维系了校 园大面积 自然 坡地的完整性 。建筑 以多 层挑高 的书 架天光大堂 为中心, 如树 枝般的延 展到各图书室 底端的 山景 阅览室。设计 以高藏书效 率的结构模组 为规划基础, 利用厚实 的砌石与轻 巧的木条作 为外墙的遮 阳 材料, 将 间接光 源引入室内的 阅览 空间。图书馆室外 的空间序列”庭/ 廊/ 院/ 台 ”配合 了室内空间序列 ”厅/ 堂/ 庑/ 轩”, 表达了室 内外双重 框景的空间张 力。学生活动 中心
Si t e Ar e a : 1 0 0 0 0 0 0 m2 Cl i en t : Th e Chi ne s e Un i v er s i t y o f Hon g K on g
深圳l 中大图书馆的设计配 合整体规划的理念, 维持 了自然山体的完整性, 由山体到 平地,
期刊区政府文献区24小时自习室面对校园的功能面对山体的功能masterplanningfirstphaseprojectdesign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深圳中大图书馆的设计配合整体规划的理念维持了自然山体的完整性以三个平行的线性空间展开教学建筑以线性的大结构配置在山体对侧山脚以单体建筑的形式衬托山体主题以及两组建筑之间的连续绿地

港中大八个学院的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

港中大八个学院的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

港中大八个学院的校园文化和学生活动香港中文大学作为香港乃至亚洲最负盛名的学府之一,拥有八个学院,它们是: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工程学院、法律学院、科学学院、教育学院、商学院、中医药学院及新闻与传媒学院。

每个学院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活动,让我们一一来了解。

1.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的一个重要学院,包括中文系、史学系、哲学系、人类学系和社会学系等学科。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人文精神,提倡学术自由和思想创新。

学院拥有多位国际知名教授和学者,让学生受益匪浅。

学院常举办多种学术活动,如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文化论坛等等,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并深入了解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发展趋势。

同时,学生社团也十分活跃,如文学社、舞蹈社、音乐社等,为同学们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娱乐和交流平台。

此外,每年学院还会举办艺术节,为学生们带来多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和展览,让学生们感受到别样的艺术魅力。

2. 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是一个全方位的工程教育机构,拥有电机电子工程学系、机械与自动化工程学系、建筑和地球资源工程学系、信息工程学系和物业及建筑管理学系。

学院鼓励学生勇于探索,迎接挑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工程师人才。

学院教授善于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家门口获取到最好的工程实践经验。

工程学院的学生活动也非常多样化,例如“Maker Lab”、机器人竞赛、课程项目等等。

学生可通过这些课程及活动学习和提高并将所学知识融汇贯通,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开发出具有创新性和可行性的产品,从而提高其个人技能和实践能力。

3. 法律学院:法律学院是香港中文大学的骄傲,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深厚的学科基础。

学院拥有多位知名法学专家,并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同时,秉持着自己的价值取向,强调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

学院的学生社团也非常活跃,例如法律学会、模拟法庭、法学研究社等等。

学生们通过社团的联合实现资源共享、互相学习和辅助。

2020~2025学校发展策略设计

2020~2025学校发展策略设计

2020~2025学校发展策略设计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出学校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的发展策略设计。

我们将通过分析当前教育环境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简单且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2. 发展目标学校在2020年至2025年的发展目标如下:- 提高教育质量,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 增强学校的品牌影响力和声誉。

-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 推动教育技术的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 增加学校的招生规模和学生满意度。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 策略设计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我们制定了以下策略:3.1 提高教育质量- 加强课程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 定期评估教师教学水平,提供专业培训和支持。

- 建立学生个性化发展档案,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发展需求。

3.2 增强品牌影响力和声誉- 加强学校形象宣传,提升品牌认知度。

- 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争取家长和学生口碑推荐。

- 举办高水平的学术活动和比赛,提升学校的学术声誉。

3.3 师资队伍建设- 拓宽教师的专业发展渠道,支持他们参与学术研究和专业交流。

-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 吸引优秀的教师加入学校,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3.4 教育技术应用- 推广教育技术的应用,提供在线学习平台和资源。

- 培训教师使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 创新教学模式,结合教育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

3.5 招生规模和学生满意度- 定期进行市场调研,了解招生需求和竞争态势。

- 加强招生宣传,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 关注学生的反馈和需求,改进教学和服务质量。

3.6 校园文化建设- 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鼓励学生参与社团和课外活动。

- 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 建设现代化的校园设施,提供舒适的学习环境。

4. 总结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我们相信学校在2020年至2025年期间能够实现教育质量的提高、品牌影响力和声誉的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加强、教育技术应用的推进、招生规模和学生满意度的提升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营造,从而实现学校的持续发展。

港中大:本科教育注重全面素质培养

港中大:本科教育注重全面素质培养

港中大:本科教育注重全面素质培养港中大(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作为香港地区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本科教育一直注重全面素质培养。

一、纵横交替的教学模式港中大开设了四个学部,包括商学院、工程学院、文学院和医学院,涵盖多个学科领域。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港中大采用了纵横交替的教学模式。

在学生大一的时候,可以根据兴趣和专业的不同选择选修不同的课程,增强学科的交叉性;而在大二和大三的时候,学生可以专注自己的专业领域,进行深入学习。

二、打造精英课程港中大的精英课程同样非常出色,既有开放式的“大学通识课程”,也有联合海外大学创建的“跨国精英课程”。

前者包括了文史哲、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个领域,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广泛但深刻的知识,培养全面综合的思考能力。

后者则是开设了跨国研讨课程,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众多名校进行国际合作,探究全球性问题。

在这些课程中,学生可以结交来自全球各地的同学,拓宽国际视野,建立国际化思维。

三、注重思想教育港中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思辨和创新,培养先进的思维方式和动手实践能力。

举个例子,学校配备了世界一流的仪器设备,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科学实验和研究机会,以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水平。

此外,在学术交流和讲座方面,也会邀请国内外专家和学者来校分享最新学术成果,学生可以参加这些活动,深入了解国内外各领域的前沿技术和最新思想。

港中大还致力于在国际化、社会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培养人才。

四、注重社会实践学校鼓励学生成为独立而有责任感的人,将培养综合素质作为教育的重点任务之一。

港中大会推出多样的实践计划,例如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带领学生参加社会服务和志愿活动、组织创业活动,让学生不断尝试和锻炼,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总之,港中大的本科教育注重全面素质培养,不仅注重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也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成为国际化、多元化、有责任感的社会人才。

港中大:各学院发展差异及其优劣势分析

港中大:各学院发展差异及其优劣势分析

港中大:各学院发展差异及其优劣势分析港中大:各学院发展差异及其优劣势分析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中大”)是香港乃至全球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拥有十二所学院,涵盖文、理、工、商、法、医、社会科学、教育、文化研究、体育科学等领域。

各学院在不同领域内的发展水平具有很大的差异,本文将从教师配备、学术研究、教学质量、课程设置等方面分析各学院的优劣势。

1.文学院文学院是中大的特色学院之一,拥有优秀的人文学科教授和一流的教学设施。

文学院的优势在于其丰富的课程设置和师资力量,通过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获得更多实务经验。

此外,文学院还注重与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合作项目,如中欧文化艺术管理硕士项目。

但文学院也面临着弱点和挑战,如文化研究方面的限制和教学设施需要更新等。

2.理学院理学院是中大同时拥有文、理双学科的学院之一,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硬件设施,如港中大物理天文联合实验室。

此外,理学院还建立了一些具有特色的科研中心,如量子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强场和超快动力学研究中心等。

然而,理学院能力突出但略显单薄,需要加强交叉学科研究,拓展学院的研究范围。

3.工程学院工程学院是中大的大型学院之一,拥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实验设备。

工程学院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校园留学机会和实习合作项目。

但工程学院面临的问题在于,学院师生缺乏国际交流和多元文化的经验,需要拓展海外交流项目和提升英语教学效果。

4.商学院商学院是中大的重要学院之一,也是全球著名的管理学院之一。

商学院的优势在于丰富的学术研究和业界合作经验,如与会计学会、国际商业硕士课程等高级学术组织的合作。

此外,学院还注重实践教学,加强整体素质培训和可持续发展教育。

但商学院面临着过度注重教师学术研究而对学生实践教学投入不足的问题。

5.法律学院法学院是中大的骄傲之一,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教授队伍。

比较拥挤大城市如香港的校园设计

比较拥挤大城市如香港的校园设计

比较拥挤大城市如香港的校园设计香港作为亚洲高等教育最发达地的地区之一,在校园建设方面有着比较成熟的发展经验。

针对这一状况,本课题以香港地区的大学校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文献阅读,针对大学校园设计的几个关键领域,以创新的思维方法,试图探索现阶段大学校园设计的趋势和规律。

另一方面,本文通过香港大学校园之间的比较,验证所得出的设计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并探索香港大学校园设计的借鉴意义以及今后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一.香港大学校园发展现状与特点。

1. 城市型大学与郊区型大学并存从表中可以看出,香港的城市型大学与郊区型大学数量相当,其郊区型大学发展用地对于其校园规模来说相对宽松,而且周边自然环境优美,可以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校园地处较为偏僻的郊区,校园资源不能很好的与周边环境产生互动,但由于香港有相对便利的交通条件,校园与市区的联系不是很困难。

香港的城市型大学普遍急缺发展用地,因而促使校园不得不向高密度、集约化发展,以求得更多的发展空间。

这种规划建设模式推动了校园内部高效率的活动,适应现代高等教育的需求。

而且,通过适当的设计手段也可以营造出优雅的校园环境。

香港正是在这种化不利为有利的情况下,探索出一条建设城市型大学的成功方法。

2. 校园位置分布广泛香港地区按行政区域划分为18 个区,而香港的八所大学处于八个区域,分布范围十分广泛。

这种分布方式便于校园带动周边环境的发展,形成学校与城市互动。

而且香港本身面积不大,各校之间相互交流也比较方便。

3. 校园用地开发强度高由于香港山地丘陵多,可建设用地少,土地资源极为珍贵,而大学校园发展的速度一直非常快,规模也越来越大。

因此,各学校在建设新项目时都会充分评估校园的土地开发强度。

在香港校园的发展过程中,其校园建筑逐渐趋向于建筑综合体,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土地解决最多的功能,并且保持校园环境不被破坏。

香港校园注重对土地进行充分开发利用还表现在其对地下空间的开发上。

香港中文大学 校园发展计划初步规划及设计概念

香港中文大学 校园发展计划初步规划及设计概念

香港中文大學 校園發展計劃初步規劃及設計概念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ampus Master PlanInitial Planning and Design ConceptsBackground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CUHK) campus is the largest and greenest university site in the city. Over the last 40 years, the campus has undergone different phases as the University developed and expanded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rising population and advancement of its academic programs. As the University continues to grow, coupled with the following challenges, it is of paramonunt importance that we take a more strategic approach to developing a sustainable campus:T he university’s student population growth arising from the government’s policy to implement a four-year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local tertiary institutions; T he organic development of the University as a leading comprehensive research university; T he steep topography of the campus site which creates challenges for connectivity, space efficiency and construction costs; and T he need to balance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ility.Our goal is to create a comprehensive and visionary blueprint for the campus covering the existing area and, subject to government approval, an additional neighbouring site known as Area 39. To give our future campus development a unified vision, a Steering Committee on Campus Master Planning was formed in 2006 to oversee the formulation of the CMP . A key task of the Steering Committee is to engage and guide professional consultants to undertake the drafting of Preliminary Master Plan Proposals (PMPP). Four renowned architectural firms with international campus development expertise have been short-listed to prepare the PMPPs covering design concepts, methodologies and approaches. In their proposals, the consultants are required to give special consideration to issues including development potential and constraints; environmental and heritage issues; sustainability; pedestrian and vehicular traffic; spatial re-organisation; landscape; and building design.背景香港中文大學的校園是本港最大及最綠化的校園。

香港大学建筑系馆案例分析

香港大学建筑系馆案例分析

香港大学建筑系馆案例分析港中大深圳校园的学生中心,延续了传统岭南四合院建筑的空间特性,将垂直天井与水平穿廊的空间形式,转化为多层建筑交错穿透的院落空间。

设计利用大中小功能量体逐次退缩的叠加,形成层层而上的序列院落平台与天井,将学生由低层的穿廊逐渐带上中层的院落,逐步走到上层的平台与建筑框出的后山景观。

建筑面对校园绿地的中庭广场,背靠坡地的绿色山体,对外空间以长廊方院连接北侧的图书馆和东侧的教学楼,对内空间强化由校园绿地连接背后山体的视觉引导。

三维院落空间形式学生中心的建筑空间形式探讨了在六层高的量体中,如何透过不同高层的平台与连廊,以新的空间形式组织三维的中庭院落,反映传统岭南建筑院落、天井与穿廊的空间关系。

在直向与竖向的空间关系上,学生中心的建筑中轴以序列台阶和平台的组成,平台沿着主轴同时向两侧延展,贯穿半室外穿廊空间,层层框景步步高升。

配合穿廊的中轴线和空间功能,建筑在不同层高安排了大小和类型不同的四个院落,配合中间二三四层的主要的平台院落,量体的南北两侧的又分别发展了四个小尺度的平台与天井,这些半室内与室外的空间不但是学生活动理想的生活广场,和岭南的传统建筑一样,这些中庭院落与天井小院与更形成了横直竖三个向度的开口,引导通风采光与遮荫,调控舒适温度的微气候环境。

功能空间活动学生中心的空间形式反映本身的功能,也联系四周场地的活动。

学生中心与图书馆共同面对校园核心的下沉中庭广场, 背靠自然山体, 南侧连接逸夫书院。

在功能布局上, 学生中心将学校的主要餐厅放置于一二层,多功能厅位于三层;而学生事务处、社团、学生工作坊等功能则安排在活动中心的三至五层。

由大台阶和平台组成的竖向走廊贯穿建筑,将学生由广场引向后山, 也将山景引入建筑入口与校园的中庭广场, 强化了学生活动中心与校园绿地轴线的结合。

内外材料形式在整体建筑形式上,厚实方整的建筑方体外形透过光线材料表现内部空间的虚实关系,正立面以轻微的曲面转向校园中庭,呼应了图书馆对称翻转的建筑曲面形式,共同反映了单体建筑对校园中庭广场的围合关系。

校园规划趋势

校园规划趋势

校园规划趋势校园规划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校园规划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当前,校园规划正朝着以下几个趋势发展。

首先,注重整体规划。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规模的扩大,各个学科的发展也趋于多样化和综合性。

校园规划需要考虑到各个学科和专业的需求,做到整体规划,使各个学院和部门能够更好地配合和协作。

同时,注重整体规划还能够在有限的校园面积内尽可能充分利用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其次,强调可持续发展。

校园规划需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注重可持续发展,即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破坏生态环境,为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这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如科学规划土地利用、推行绿色建筑、节约能源和资源等。

强调可持续发展不仅能够保护环境,也能提高校园的可持续竞争力和吸引力。

第三,注重学生需求。

现代校园规划越来越注重学生的需求,在满足学术需求的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生活、休闲和发展。

这包括建设更加舒适的宿舍、提供多元化的餐饮服务、规划健身休闲区域等。

注重学生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生活品质,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凝聚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四,利用科技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校园规划也可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

例如,通过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可以实现对整个校园的可视化规划和管理。

通过智能化的系统,可以更好地管理各个设施和资源,提高校园的管理效率和运营水平。

科技手段使得校园规划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

最后,打造多功能校园。

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只是教育和学术活动的场所,而现代校园不仅是学习和研究的地方,也是社交、文化、体育和艺术的场所。

校园规划需要打破传统的界限,提供多样化的活动和服务,让学生在校园中能够全面发展和实现个人梦想。

总之,校园规划正朝着整体规划、可持续发展、学生需求、科技手段和多功能等方向发展。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学校的发展,校园规划将会更加注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学习条件,成为学生追求梦想的摇篮和舞台。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
黄翼;吴硕贤
【期刊名称】《城市规划》
【年(卷),期】2014(038)004
【摘要】总结近50年来我国有关高校校园规划的文献资料和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实践,对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的现状进行综述研究,归纳高校校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趋势,总结已经解决的问题和尚待解决的问题,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和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总页数】7页(P85-91)
【作者】黄翼;吴硕贤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中国科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1
【相关文献】
1.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趋势探析 [J], 刘潇
2.我国高校龙舟运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J], 朱建高
3.探析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 [J], 周佳
4.我国高校体育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与思路探析 [J], 谭祥列
5.我国高校图书馆发展趋势探析——评《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研究》[J], 方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香港学校改进计划的历史演进与启示——以香港中文大学院校合作改进计划为例

香港学校改进计划的历史演进与启示——以香港中文大学院校合作改进计划为例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of the Hong Kong School Improvement Plan-A Case Study of the School Improvement Plan Led by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作者: 王世伟
作者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31
出版物刊名: 现代教育论丛
页码: 72-77页
年卷期: 2017年 第5期
主题词: 香港学校改进计划 阶段
摘要:在香港教育界,香港中文大学主持的学校改进计划是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项
改进计划.这一改进计划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跃进学校计划”的试验阶段、“优质学校计划”的发展阶段、“优质学校改进计划”的丰富阶段和“优质学校改进计划:学习差异支
援”的深化阶段.在对改进历程的认识、改进计划的理念、推进思路等方面,香港都带给内地很多启示.。

虚拟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设计与初步试验

虚拟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设计与初步试验

第31卷 第1期测 绘 学 报V ol.31,N o.1 2002年2月ACT A GE ODAETIC A et C ART OG RAPHIC A SI NIC AFeb.,2002 文章编号:100121595(2002)0120039205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虚拟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设计与初步试验龚建华,林 珲,谭 倩(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香港)Designing and Developing the Virtual C ampus of the ChineseU niversity of H ong K ongG ONGJian 2hua ,LI N Hui ,T AN Qian(Department o f G eography &Joint Laboratory for G eoinformation Science ,The Chinese Univer sity o f Hong K ong ,Hong K ong ,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design and develop a distributed virtual cam pus by using the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Javaand VRM L97,and HTTP protocol.A prototype system is established via a case study of the Chung Chi C ollege Cam pu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 ong K ong.The virtual cam pus enables geographically distributed users to connect and share the same virtual cam pus on the Web ,to navigate the 32D virtual space in (near )real time ,to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through 32D a 2vatars and text 2based talking dialogue ,and to im plement data query and object addition/rem oval.K ey w ord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 ong K ong ;virtual environments ;virtual university ;virtual cam pus ;shared virtualspace ;Virtual Reality M odeling Language ;Java摘 要: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应用Java 和VRM L97开发工具,基于HTTP 协议,设计并开发了基于因特网的虚拟校园环境,并以香港中文大学的崇基学院校园为例,建立了系统原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 设计招标文件(资格评审阶段)目录1 项目说明 (5)1.1 项目名称 (5)1.2 招标人 (5)1.3 招标平台 (5)1.4 项目概况 (5)1.5 招标目的 (6)1.6 招标范围 (6)1.7 资金来源 (6)1.8 项目进度要求 (7)2 设计费 (7)2.1设计费 (7)2.2设计取费标准 (7)2.3设计费分配比例 (7)3 招标日程安排 (8)4 第一阶段———报名及资格评审 (8)4.1报名条件 (8)4.2报名文件 (8)4.3报名文件递交 (9)4.4资格评审 (9)4.5 资格评审结果 (9)5 第二阶段——方案设计竞标 (10)5.1投标文件及递交 (10)5.2方案评审 (10)5.3方案评审结果 (11)5.4其它 (11)6 争议及保密 (11)6.1争议 (11)6.2保密 (12)7 语言及计量单位 (12)7.1语言 (12)7.2计量单位 (12)8 知识产权和解释权 (12)8.1 知识产权 (12)8.2解释权 (13)9 资料索取 (13)10 联系人 (13)11 项目定位 (14)12 项目情况 (14)12.1区位及范围 (14)12.2基地周边情况 (16)12.3基地现状情况 (17)12.4气候特点 (19)13 规划建筑设计要求 (19)13.1校园规划设计目标 (19)13.2校园规划建筑设计原则 (20)13.3交通规划要求 (22)13.4分期建设要求 (24)第一部分 报名须知1 项目说明1.1项目名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工程1.2招标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筹建领导小组建设办公室(深圳市建筑工务署) 1.3招标平台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规划设计招标平台)1.4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大运中心西南侧、龙翔大道西北侧,由盐龙大道(北通道)两侧地块组成。

校园总用地面积约100 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0公顷,其余为由该校管理的公共绿地。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及中庭广场,广东,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及中庭广场,广东,中国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园一期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及中庭广场,
广东,中国

【期刊名称】《世界建筑》
【年(卷),期】2022()4
【摘要】图书馆与学生中心配合下沉中庭广场形成校园核心的回廊空间。

半地下通道通过台阶与缓坡联系校园绿地,对应上方连廊连接四周建筑,成为校园三维的建筑复合体。

图书馆将功能体分成两个交错的C字形,经由转折架空叠加,保留入口校园绿地与背后山体的视线穿透。

空间从多层挑高书架天光中庭,延展到线性体量底端观山框景的阅览室。

【总页数】2页(P36-37)
【作者】无
【作者单位】王维仁建筑设计研究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
【相关文献】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
2.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整体规划及一期工程设计
3.热烈祝贺深圳地铁三号线、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场馆工程、深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深圳港大铲湾港区集装箱码头一期工程、深圳布吉污水处理厂荣获第十一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4.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期
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5.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实践研究——以中国资本市场学院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过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规划的发展看整体设计的渐进式发展【摘要】对香港中文大学校园规划的演变历史进行了分析,结合建筑与城市整体设计的理论,得出一个区域的发展必然是有一个渐进过程的结论。

【关键词】整体发展校园规划渐进
前言
就城市规划而言,城市(区域)整体发展的第一法则就是渐进式发展,因为渐进发展是整体发展的先决条件;而要顺利保证渐进发展中大大小小各种项目的均衡运行,则必须在规划实施之初就具体准确地说明整体发展的思路。

这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香港中文大学在1963年建校之初就确定了书院制的体系,在根本上奠定了规划上整体发展的思路,并且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不断地践行着渐进式发展的法则。

概述
香港中文大学,简称中大(英文: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cuhk),成立于1963年10月10日,是香港第二所大学,亦是受香港特区政府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并可颁授学位的高等
教育院校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为香港唯一仿效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实行书院联邦制的大学,由四所书院组成,分别为新亚书院(1949年成立)、崇基学院(1951年成立)、联合书院(1956年成立)及逸夫书院(1986年成立)。

◆四大书院分布图
书院体制
主要建筑崇基书院:岭南体育馆及运动场、华连堂崇基行政楼、礼拜堂、牟路思怡图书馆、众志堂、康乐室、兰苑、教职工联谊会会所、宿舍(教职员宿舍、应林堂、华连堂、明华堂、神学楼、文林堂、何善衡夫人宿舍、文质堂、利树培堂、五旬节会楼高座、五旬节会低座)
新亚书院:钱穆书图书馆、诚明馆、人文馆、乐群馆梁雄姬楼、会友楼、宿舍(知行楼、学思楼、志文楼、紫霞楼)
联合书院:曾肇添楼、郑栋材楼、思源馆、胡忠多媒体图书馆、张祝珊师生康乐大楼、宿舍(汤若望宿舍、伯利衡宿舍、恒生楼、陈震夏宿舍)
逸夫书院:文澜堂、雅群楼、大讲堂、宿舍(国楙楼、第二学生宿舍)
主要建筑分类总结
根据以上表格的分析,可以看出,香港中文大学最早的四个书院,分别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生学习生活组团,基本拥有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 餐厅(包括学生餐厅与教职工餐厅)
2. 以体育馆。

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活动平台
3. 宿舍(包括学生宿舍与教职工宿舍)
4. 以集会大厅、书院广场为代表的书院集会场所及学生活动中

5. 部分书院还有部分公共教学平台
为了容纳因本科课程在2012年恢复四年制而增加的3,000多名本科生,大学陆续宣布成立新书院。

2006年,中大校董会通过接受合共2.7亿元的捐款,以成立晨兴及善衡两间新书院,以应付恢复四年制的需要。

新书院预计分别录取300人和600人,2012年前正式运作,中大已成立两个委员会,负责筹划工作。

2007年,中大校董会通过接受由叶克勇、伍宜孙慈善基金会及不记名捐款人分别捐出的1亿元、1.7亿元及1.5亿元的捐款,以成立多三间新书院——敬文书院、伍宜孙书院及和声书院,三间书院计划分别录取300人至最多1200人,新成立的书院亦会于2012年前运作。

◆新增书院分布图
阶段简介
成立阶段(1963年-1969年)
根据香港著名建筑师司徒惠的规划方案进行建设
学生总人数:3000人左右
最初的设计方案关注于之前已经成立的崇基书院的未圆湖区域,将崇基书院、新亚书院、和联合书院作为中央校区的卫星一样分散布置,并且以中央校区的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成立阶段(1970年-1986年)
在司徒惠的规划方案的基础上进行发展与建设
学生总人数:6000人左右
这一时期建成的建筑基本是在之前阶段的规划肌理上进行添加与设计的。

公共教学建筑被添加在中心校区的东部来加强中心校区在学校生活中的重要性。

另外,每个书院都因为学生人数的增加,增加了一些新的建筑和改造了一些旧建筑的功能。

校区内特殊的地形被视为校区规划中重要的元素,而在所有的新建建筑方案中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重视。

迅速扩展阶段(1987年-1996年)
学生总人数:12000人左右
受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影响,一个新的书院被设计和建造在原有校园的西面。

这一新完成的建设区域,延续了原有设计规划中对自然地貌充分尊重的这一重要原则,保持了高质量的自然植被和完整的地形地貌。

与此同时,在靠近吐露湾的填海产生的土地上增加了新的东部校区,而在崇基书院内,原有的教学建筑也得到了更新。

巩固阶段(1997年-2007年)
学生总人数:13500人左右(包括本科生与研究生)
大学的校园规划开始采取一个更有战略性眼光的方式进行下一步的规划与扩建。

为了满足由于学校学制即将重新改回四年而增加的学生数量,在充分认识了校园内空闲空间的珍贵性之后,一系列与校园发展规划相关的研究陆续展开与完成。

这些研究被期望可以指导与帮助未来的校园规划可以更好地满足增加学生的需求。

结论
由香港中文大学校园的发展可以清晰地体现出建筑与城市整体
性发展的七大法则之一——渐进的发展。

任何一个区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在中大的创始初期,因为学生总数只有3000人,因此将原有的四个书院组合好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到了发展阶段,因人数的逐步增加,在原有书院的基础上,进行了部分的新建和改建,即可满足这一部分的需要。

再下来到了迅速扩展阶段,学生人数增加了一倍,绝对数量增加了6000人,在原有书院的规模上修修补补已经无法承受如此之多的压力,因此自然地,需要增加一个新的书院以满足迅速增加的需求。

而到了现今,为了满足由于学校学制即将重新改回四年而增加的学生需要,在做了详细研究和探讨的情况下,中大又增加了五个书院的规划。

由此看出,渐进的发展的特点:
1、任何建筑项目都不可过大——起初只有四个书院,以后陆续增加。

2、确保一种合理的建筑的大小的混合比——书院内各种建筑类型丰富,既有大型的建筑如体育馆等,也有小型的如学生宿舍楼。

3、有一种合理的功能分配——每一个书院都有基本的餐厅、公共活动平台(体育馆,图书馆为代表)、宿舍、书院集会场所及学生活动中心(集会大厅、书院广场为代表)
参考文献
[1] (美)c·亚历山大城市设计新理论 [m]. 陈治业,童丽萍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