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田国际广场水文地质抽水试验报告(04-T-038)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墅国际二期9幢高层及地下室

基坑降水工程勘察报告

一、工程概况

我院受吉田建设开发(昆山)有限公司的委托,对其拟建吉田国际广场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由于拟建国际广场内均有1~2层地下室(开挖深度4~10米)。为了保证地下基坑的顺利进行,故对该场地进行了专门的水文地质抽水试验,以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水文地质参数。

二、执行规范及参考文献

1、《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50027-2001);

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3、《供水水文地质手册》(第二册1986版);

4、《水文地质手册》(1983版)。

三、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据《我院近年来搜集的资料,昆山市历史最高潜水位为0.50m(埋深)。

四、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1.场地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昆山市柏庐路、中华园路、创业路、嵩山路所围地块,本场地地貌形态单一,隶属太湖冲击平原,成井深度28.0米内为一套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的冲积相~浅海相沉积物,本场地地势较平坦,测得勘探点地面为189~1.97米。

2.场地地层概况

根据现场钻探揭示,本场地28.0米以浅地层主要由粘性土及粉土(砂)构成,其土层分布情况见表1:

场地地层概况

表1

3.1 地表水

场地内的地表水主要为场地东侧河道中的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流注入,主要排泄方式为自然蒸发。

3.2 潜水

潜水主要分布于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淤泥质粉质粘土中,富水性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农田灌溉补给,以地面蒸发为主要排泄途径,水位随季节性变化明显。

3.3 微承压水

微承压水主要赋存于⑦1粉土夹粉砂、⑦2粉砂夹粉土、⑨粉砂夹粉土中,富水性一般,透水性较好。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以民井抽取及地下水侧向迳流为主要排泄方式。

4、静止水位的量测

4.1 潜水位稳定水位量测

本次潜水位量测方法是在场地内钻3只3米深干钻孔,24小时后见潜水位。

4.3 微承压水稳定水位量测

本次微承压稳定水位量测利用MF47型万能用电表在抽水井中量测,测得的微承压稳定水位标高为0.02~0.35米。

五、抽水试验(微承压水)

1、边界条件

场地东侧河道距抽水孔距离约100米(南侧一组),和250米(北侧一组)均远大于观测孔最大距离6.0米、10.0米,故本次水文地质参数计算不考虑供水边界对抽水影响。

2、抽水井布设原则

两组抽水孔均采用东、西方向布设。位置见水文孔平面布置图。

3、抽水方法

根据场地地层情况及含水层的富水性,本次抽水采用主井带观测井(带2个观测井)三次降深完整井抽水,抽水前采用泥浆泵水笼头洗井;待水清砂净后,用离心潜水泵进行反向抽水(即先抽大降深再抽小降深)。

4、成井方法

根据含水层的富水性结合抽水设备,本次抽水试验,抽水井孔径为φ250,成井井径为φ140(材料为PVC管),观测井孔径为φ146,井径为φ50(材料为PVC管),回填料为1~2mm的石英砂(米砂),采用粘土球进行分层止水。成井结构见成井结构图。

5、洗井

成井后立即进行洗井,洗井方法采用泥浆泵水笼头洗井。洗井一直洗到水清砂净为止,待水位恢复后进行抽水。

6、稳定水位的观测

洗井后停泵观测水位,取最后四次稳定读数为稳定水位(即静止水位)。

7、抽水

洗井后待水位恢复到稳定水位后即进行正式抽水。本次抽水井均采用三次降深进行抽水。抽水到水位稳定8小时以上即抽水结束。

8、恢复水位观测

抽水后停泵观测恢复水位,取最后四次稳定读数为恢复水位。

六、水文地质参数

各水文孔孔位、降深、钻孔性质、含水层厚度,距抽水孔距离、气温、水温见表2。

表2

按公式K=0.366Q(lgr2-lgr2)/M(S1-S2)

R=10S K

q=Q/S

进行计算

K—渗透系数(cm/s) Q—流量(m3 /d) M—含水层厚度(m)

S1、S2—降深(m) r1 r2—观测孔距抽水孔距离(m)

R—影响半径(m) q—单位涌水量(m3/dm)

计算结果见表3。

渗透系数、影响半径单位涌水量表

表3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本场地微承压水的平均渗透系数为:

K =(3.59×10-3+1.97×10-3+3.25×10-3+3.42×10-3+0.98×10-3)/5

=2.64×10-3cm/s

降深为9.03米时的影响半径为172米。

最大涌水量(降深10米时)的推算:Q max=qs=16.6×10=166m3/dm

七、涌水量(Q)与降深(s)关系

Q-S曲线见附图。

八、地表水及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附录G,判定本场地环境类型为Ⅱ类。根据我院勘探时所取的两组微承压水(取自抽水孔,水样编号为K1、K6)水样进行水质分析。微承压水PH值为8.23,侵蚀性CO2为0mg/l,水质类型为HCO3CL-Na 型和HCO3-Na型。根据本场G7、J14、J28潜水水质分析资料,潜水水质类型为HCO3·SO4-Ca·Mg·Na型、SO4- Na型和HCO3 - Na·Mg型水。根据规范判定,地表水及地下水对砼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其成果见本报告所附苏州科技大学环境评价室所提供的水质检验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