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服务心理的实用原理 课时

旅游服务心理的实用原理 课时
旅游服务心理的实用原理 课时

第六章旅游服务心理的实用原理(10课时)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导游过程中如何做好功能服务和心理服务;理解游客投诉心理,学会预防和处理投诉的技巧。

重点:旅游者的“三求”心理;旅游心理服务的要决;处理客人投诉的程序

难点:人际交往的双重性;投诉的预防

第一节旅游服务的双重性

旅游经历既能使人获得一些“好的感受”,又能使人去掉一些“不好的感受”。

一、旅游者的“三求”心理

现代旅游者普遍地具有在旅游中“求补偿”、“求解脱”和“求平衡”的心理。

“求补偿”是指想在旅游中获得日常生活中所缺少的新鲜感、亲切感和自豪感。

“求解脱”则是要在旅游中摆脱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紧张。

“求平衡”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旅游者要“通过旅游”来纠正日常生活中的失衡。另一方面是旅游者要“在旅游中”保持必要的平衡。

“求补偿心理”、“求解脱心理”和“求平衡心理”就是旅游者的“三求”心理。“三求”对“旅游者想在旅游中得到什么”的问题作了一个“一般性的回答”。说它是“一般性的回答”有两层意思:其一,一般说来,只要是旅游者,就会有“三求”心理,这是旅游者的共性;其二,“三求”只说了旅游者的“共性”,并没有说出旅游者的“个性”。这就是说,记住“三求”是没有错的,但只记住了“三求”并不等于已经“了解了旅游者心理”,还需要具体地去了解每一位旅游者求什么样的补偿、求什么样的解脱和求什么样的平衡。

二、人际交往的双重性

一方面,事情是否顺利办成了,问题是否顺利解决了,这些是属于“功能方面”的;另一方面,人与人走到一起,相互之间产生了好感还是产生了反感,双方的交往是愉快的、值得回忆的美好的经历,还是不愉快的、不堪回首的难过的经历,这些却是属于“心理方面”的感受。

人际交往既有“功能方面”,也有“心理方面”。人们之所以要与他人交往,即使为了功能上的满足,也是为了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所谓获得功能上的满足,一般是指把事情办成功,或者是使问题得到解决;而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虽然有时只是为了避免孤寂,但更多的是指得到他人对自己的关心、理解和尊重。

从心理学角度,可以把服务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服务发生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之中,是通过人际交往来实现的。既然人际交往有其“功能方面”和“心理方面”的两重性,那么,作为特殊的人际交往的服务也必然具有其“功能方面”和“心理方面”的两重性。

三、旅游服务的双重性

旅游服务的功能服务是指帮助游客解决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种种实际问题,使客人感到安全、方便和舒适的服务。

旅游服务中的心理服务是指能让客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的服务。

对心理服务的较为全面的解释是:让客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让他们在旅游中获得轻松愉快的经历,特别是要让他们经历轻松愉快的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增加客人的亲切感

和自豪感。

要实现优质服务,就要在为客人解决种种实际问题的同时,还能让客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而且即使不能完全按照客人的要求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也要在客我交往中让客人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功能服务的质量往往要受到旅游企业所具有的种种物质条件的制约,同时也取决于服务人员所具有的知识技能;而心理服务的质量主要取决于服务人员是否有爱心、满腔热忱,是否善解人意和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四、旅游心理服务的要决

为客人提供心理服务有两条要决:一是让客人觉得你和蔼可亲,使客人获得更多的亲切感;二是让客人对他自己更加满意,使客人获得更多的自豪感。

(一)让客人觉得你和蔼可亲

1.谦恭的态度

要让客人觉得你和蔼可亲,服务人员必须首先做到对客人态度谦恭。

谦恭是一种良好的行为方式,是指对客人的感受非常灵敏,避免言行上的任何不必要的冒犯。

总之,要意识到能够使客人感觉你和蔼可亲,这才符合谦恭的行为方式。

2.讲究措辞

说话在塑造良好的客我关系中是极其重要的,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训练改进说话的方式、速度、语调及词句的选择,使客人觉得你和蔼可亲。

一般情况下,用肯定的语气说话比用否定的语气说话会使人感到柔和一些。

当服务人员要对客人提出某种要求时,最好用肯定的说法,比如可以说“请您如何如何”,而不要用否定的说法,比如别说“请不要如何如何”。

当服务人员不能马上满足客人的要求时,最好是向客人说明你过一会儿可能为他做什么,而不是仅仅说你现在不能为他做什么。

当服务人员不能接受客人的某个意见或建议时,最好是先复述客人陈述的内容,这样可以表明服务人员耐心倾听并且明白了客人的想法,表示出对客人尊重的态度,然后再表明自己的想法:“我认为------也许更合适。”决不要轻易地否定客人的意见或建议。

在拒绝客人的某些要求时,也可以先复述客人的要求,然后再表明自己愿意为客人效劳,并说明由于什么原因不能完全遵从客人的要求,最后提出自己的建议,取得客人的谅解。

3.善于运用“无声语言”

服务人员在客我交往中不仅要善于运用“有声语言”,而且要善于运用“无声语言”即体态语言,做到“有声语言”与“无声语言”并用,两种语言互相补充,配合得当。眼神、表情、体态、姿势等无声语言的表现,可以通过平时的努力和训练来提高。

姿势是指身体呈现的样子,动作是身体的活动。客人往往也从服务人员的姿势和动作上判断他们是否友善、是否可信、是否细心、是否灵活。

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对他的心理有很大的暗示作用,信心也可以从站姿、坐姿、走姿中体现出来,行动有信心,就能够树立信心;动作无精打采,心理就容易消沉;行为友善,态度就会友善,也容易与客人形成友善的关系;站得直并很稳的时候,大脑反映就会更快。所以,旅游服务人员平时应注意纠正那些使自己和客人感到不舒服的姿势。

4.敏锐的洞察力

要让客人觉得你和蔼可亲,服务人员必须善于洞察客人的情绪变化,及时作出恰当的反应。服务人员可以通过训练来提高自己从客人的面部表情来洞察其内心感情的能力。

(二)做客人的一面“好镜子”

1.人际交往中,人们相互之间起着“镜子”的作用

人的自我评价与别人对他的评价是紧密相关的,如果一个人经常从别人那里获得肯定性的评价,他就会感到自豪;相反,如果经常从别人那里获得否定性的评价,他就会感到自卑。总之,人们都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而且是从别人对自己如何反映来判断自我形象的,也就是说,人们总是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一面镜子来看待。所以,我们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相互之间都起着“镜子”的作用。

2.“扬客人之长”和“隐客人之短”

所谓长处和短处,包括相貌和衣着方面的,言谈话语和行为举止方面的,知识经验和身份地位方面的等等。扬客人之长包括赞扬客人的长处和提供一个机会让客人表现他的长处。但要注意决不能为了扬某些人之长而使其他的客人受到伤害。隐客人之短,一方面是服务人员决不能对客人的短处感兴趣,决不能嘲笑客人的短处,决不能在客人面前显示自己的“优越”;另一方面是服务人员应该在众人面前保护客人的“脸面”,在客人可能陷入窘境时,帮助客人“巧度难关”。

一般来说,客我交往中最敏感的问题是与客人的自尊心有关的问题。因此,服务人员应该牢记:决不要去触犯客人的自尊心。虚荣心是一种变态的自尊心,在“提供服务者”和“接受服务者”这种特定的角色关系中,作为服务人员,还是不要去触犯某些客人的虚荣心为好。增加自豪感是客人所得到的心理上的最大满足。因此,服务人员应该有这样一个信条:如果你能够让客人对他自己更加满意,他就一定会对你更加满意。

第三节客人投诉心理

一、引起投诉的原因

客人的投诉是指客人主观上认为由于旅游服务工作上的差错,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而向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反映或要求给予处理。

(一)主观原因

1.有关服务态度的投诉

2.服务工作的投诉

(二)客观原因

1.有关设备的投诉

2.有关异常事件的投诉

二、投诉的心理分析

(一)求尊重的心理

客人求尊重的心理每时每刻都是存在的。当客人受到怠慢时就可能引起投诉,投诉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回尊严。

(二)求平衡的心理

客人在碰到令他们感到烦恼的事之后,感到心理不平衡,觉得窝火,认为自己受了不公正的待遇。因此,他们可能就会找到有关部门,利用投诉的方式把心里的怨气发泄出来,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三)求补偿的心理

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如果由于旅游工作者的职务性行为或旅游企业未能履行合同,给旅游者造成物质上的损失或精神上的伤害,他们就可能利用投诉的方式来要求有关部门给予物质上的补偿,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普遍的心理现象。

三、投诉的处理方法

旅游工作者要有这种认识:前来投诉我们的企业服务质量问题的客人,其实可以说是我们的朋友,即使是用夸大的言辞、激愤的态度、甚至带有挑衅行为的客人,他们的投诉也决不是浪费我们的时间,反而对我们纠正企业服务质量中的问题大有好处。

(一)把握正确的处理原则

1、真心诚意解决问题

2、不可与客人争辩

3、维护饭店利益不受损害

(二)处理客人投诉的程序

1.要耐心、认真地倾听投诉人的叙述

2.要立即向客人认错、表示道歉

3.要对客人表示安慰和同情

4.客观地确定事实真相,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5.主动与客人联系,反馈解决问题的进程及结果

6.记录全部过程并存档

7.统计分析

四、预防投诉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尽最大努力去消除客人的不满意,并且变客人的不满意为满意,而不应该有“无能为力”的想法。

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当一个人因为自己的需要未能得到满足或者遇到不顺心的事情而产生挫折感时,可以采用替代、补偿、合理化、宣泄等方式进行心理调节。所以,为客人提供补救性服务可以以此为依据。

(一)要让客人得到代偿性满足

替代是指人们在不能以特定的对象或特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表达自己的感情时,改用其他的对象或方式来使自己得到一种“替代”的满足或表达,用来减轻以至消除自己的挫折感的心理调节方法。

补偿是指一个人在生活的某一方面的需要无法获得满足而产生挫折感时,到其他方面去寻求更多的满足,使自己得到补偿的心理调节方法。

1.该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客人的需要,在不能完全按照客人的心愿去满足客人的要求时,要征求客人的同意,用其他的方式去满足客人的需要。遇到需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让客人得到满足的情况时,最好是马上给客人一点及时的替代的满足。

2.对那些觉得吃了亏的客人,应该设法让他们得到补偿。

3.在功能服务有缺陷时,常常可以通过心理服务来使客人得到补偿。

(二)引导客人往好处想

当人们遇到自己不愿意接受而又不得不接受的事情时,用一种解释,使这种无法接受的事情“合理化”,为自己找到一个借口来进行辩解,以达到心理平衡。

1.当客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尽可能引导客人看到事情也有好的一面,最好是能够经过努力把坏事变为好事。

2.当实在无法满足客人的要求时,要设法取得客人的谅解,让客人知道这确实是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是服务人员不愿意为他效劳。

(三)让客人出了气再走

宣泄是指当一个人遇到某种挫折时,把由此而引起的悲伤、懊丧和愤怒、不满等感情痛痛快快地“发泄”出来的心理调节方法。能够把情绪发泄出来,就能比较理智地来对待这个挫折,以后也比较容易忘掉这个挫折,而不至于总是耿耿于怀。

当客人由于服务的缺陷而感到不满意时,服务人员也应该让客人“宣泄”自己的感情,让他们“出了气再说”或者“出了气再走”。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本章小结]

本章从导游工作的特点出发,介绍了导游人员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游客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感受,以便深入理解游客的求补偿心理、求解脱心理和求平衡心理。探讨了导游人员要以双重的优质服务,即优质的“功能服务”和优质的“心理服务”来赢得客人满意的问题。旅游服务包含的双重服务:功能服务是指帮助游客解决食、宿、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种种实际问题,使客人感到安全、方便和舒适的服务。心理服务是指让客人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让他们在旅游中获得轻松愉快的经历,特别是要让他们经历轻松愉快的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增加客人的亲切感和自豪感。心理服务的两条要决:让客人觉得你和蔼可亲,使客人获得更多的亲切感;让客人对他自己更加满意,使客人获得更多的自豪感。

导游员是运用专门知识和技能,为旅游者组织、安排旅行和游览事项,提供向导、讲解和旅途服务的人员。导游员的工作本身就是服务产品的一部分,其仪表、气质与服务心理,性格、情感与服务热情,意志、能力与服务水平都直接影响到服务效果,导游员必须具备与职业要求相适应的职业心理特点。

游客在旅游初始阶段、旅游中间阶段和旅游终结阶段的心理活动有其不同特点,对旅游服务的期待也因时、因人而异。本章分析了旅游者在旅游活动各阶段的一般心理特征,提出了相应的服务对策,以便导游人员在规范化服务的前提下,做好个性化服务和超前服务,使服务工作锦上添花。

在旅游服务过程中出现偏差是不可避免的,旅游者的投诉是我们搞好旅游工作、弥补工作的漏洞,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促进因素。引起投诉的原因有主观、客观两个方面。游客投诉一般都是出于求尊重、求平衡和求补偿的心理。对游客投诉问题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尽量避免投诉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投诉进行恰当处理,为客人提供最佳的服务。

[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旅游者的“三求心理”?旅游者的“三求心理”与现代人日常生活的状况有何联系?

2.举例说明,如何使游客在你的导游服务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3.你认为引起客人投诉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你有哪些预防策略?

课程标准旅游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060040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型理论课(不含实践) 课程学分 3 总学时48 理论学时48 实践学时0 前导课程旅游经济学后续课程酒店沟通服务与技巧、旅 游礼仪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制定人刘陆燕制定日期2014.3 审核人仝泽柳修订人刘陆燕修订日期2014.4 审核人仝泽柳签发人钱宏签发日期2014.4 一、课程定位 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的核心内容,能否学好本课程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名酒店从业人员执业水平和职业发展空间。从专业课程体系来看,是一门涉及到能否为顾客提供入心的核心课程。能根据不同的顾客,正确辨识住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依据不同的顾客行为特征有针对性的处理好问题是本课程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后,是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框架教学计划中必要而核心的课程。 二、课程目标 1.素质目标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一定的文化品位与格调;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3)具有较强的责任感、事业心和团队精神; (4)具有一定的岗位适应能力、人际交流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能力目标 (1)对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 (2)对旅游者全面认识和分析能力 (3)激发旅游者旅游需要和动机的能力 (4)转变旅游者态度的能力 (5)调动旅游者和旅游工作者积极情绪的能力 (6)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的能力 (7)旅游工作者压力和挫折的处理能力

3.知识目标 (1)掌握知觉和社会知觉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2)掌握旅游需要和动机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3)掌握态度的构成、特性和转变态度的途径 (4)掌握性格和气质的概念、特征、形成和对旅游的影响(5)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 (6)掌握压力和挫折的概念、产生和处理办法 (7)掌握前厅、客房和餐厅服务心理及工作者心理素质(8)掌握导游服务心理和导游素质要求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序号单元内容能力目标知识要求 建议学时 理论学时实践学时 1 旅游心理学的概 述 把握旅游心理学 的学科定位、及 对旅游活动的重 要意义。 1、掌握心理学及 心理学的有关理 论; 2、利用心理学及 旅游心理学的有 关理论分析旅游 者的行为; 2 2 旅游者的感知能准确感知他人 和周围世界,能 准确认识旅游者 的需要 感觉的概念、种 类,感觉和联觉, 知觉和错觉,知 觉的概念、特性, 影响知觉的因 素,旅游人际知 觉的概念、内容 和影响因素. 2 3 旅游者的情绪、 情感 训练旅游者情绪 管理和旅游工作 者情绪控制能 力。 情绪情感的概 念、联系、特征 和内容;影响旅 游者情绪情感的 因素,以及旅游 4

旅游服务心理学-期中试卷

**专业部17-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旅游心理学试卷 份数:______________ 命题人:______________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里。每个2分,共20分) 1、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冯特 2、在空气浑浊、闷热、光线不足的教室环境中,会使学生的听力降低。这是() A、感觉的适应作用 B、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D、知觉活动的变化规律 3、对房间要求宽敞、明亮,服装要求时尚、漂亮,事物要求精美等属于()需要。 A、社会性 B、精神性 C、物质性 D、自然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描述的是人情感中的()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激情 5、“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急 D、热情 6、一些宗教信仰者在旅游期间进行朝拜活动是()的需要。 A.社会性 B.精神性 C.探险性 D.自然性 7、动机的产生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需要,其二是()。 A.想法 B.满足需要的对象 C.愿望 D.意向 8、旅游活动中,()气质类型的旅游者最不能开玩笑,但他们思考问题细腻而深刻。 A、黏液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人的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客观现实的反映 B、具有主观能动性D、以上都不对 10、中国古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说的是() A、味觉的适应作用 B、视觉的适应作用 C、听觉的适应作用 D、嗅觉的适应作用

判断题(请把答案A或填在后面的表格里。每个2分,共20 分) 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2. 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是旅游者心理和旅游服务人员心理。() 3. 旅游感觉和旅游知觉是一回事。() 4. 旅游服务人员的讲解可以帮助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理解。() 5. 旅游活动中,没有了注意,旅游者也能有效地完成旅游活动。() 6. 克服遗忘的有效方法是及时复习,复习安排应前紧后松。() 7. 在旅游的各个环节中,售后服务并不重要,因此不需要过多地重视。() 8. 需要越强烈,求得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平衡推动力就越大。() 9. 收入水平是决定人们是否实现旅游行为的唯一条件。() 10. 气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禀性、脾气、性情”等。() 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方面。 2. 按照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体液说,人们把气质划分 为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__ 四种类型。 3. 按照情绪的状态划分,可以把情绪分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4. 记忆的基本过程由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个环节组成。 5. 旅游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知觉有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6. 调控旅游者消极的情绪、情感时,可以采用的方法 有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偿法和_____________ 。其中补偿法又包括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 两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 心理的本质是什么?(5分) 答:

对旅游心理学的认识

旅游心理学体会 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哪里,有人会说是马里亚纳海沟,但是我觉得世界上最 深的地方是人的心,至少到现在我们都不知道人心的深度和宽度,在日常生活中, 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我们都需要和人打交道,这样由于人心的复杂性,我们需要 不断揣摩他们的心理, 在中国古代,有名人曾经发出这样的慨叹:“世道不同,话到嘴边留半句;人心难测,事当行处再三思。”其实代表的是三缄其口的意 思吧. 作为一名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的人来说,与顾客交流是必须的而且放在首要,我 们通过交流得到细致的信息,从而进行贴心的服务,那么此时的交流就需要下一 番功夫了如何能让顾客说出或者观察出他们的意愿来而不让他产生抱怨或者不 满.此时,人心理的揣摩显得尤为重要,这里的揣摩其实没有窥探的意思,没有好 奇的意思,它只为了能更好观察所服务的对象,更好的进行交流.社会在进步,但 是人和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确实咫尺天涯,没有哪个人会主动说出全部意愿,这需 要我们自己进行揣摩,这样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旅游心理学也随之应运而生。旅游心理学是对旅游行为心理、旅游服务心理 等进行研究的一门边缘科学。在旅游行业中,什么最重要,回答是游客,游客是旅 游者,他们是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活动的首要条件,没有旅游者就没有旅游活动. 旅游服务人员也是相对与游客而生的.当然没有旅游服务者的服务,游客的旅游 活动也是没有办法开展的,所以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范围就是包括游客以及旅游 服务行业的所有从业人员,诸如旅行社,饭店,交通运输部门和景区内的服务人员, 管理人员等.这样明确了研究的范围就可以相应的对旅游心理学的知识进行应用. 对于游客来说,他们的要求都是源于他们的需要,需要多种多样,随着中国经 济不断发展,这样从财力,身体,时间来讲,普通人出游的能力就提升了,出游的意 愿也加大了,他们对游览时,服务的需要也变得很多样,已经不满足与过去只是简 单游览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从需要的角度来分析下游客的心理.通过游客对旅 游服务的心理需要来预测未来旅游服务的模式. 马斯洛教授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阐述了普通人的需要,它是一个纲要.而在满 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之后我们要满足的是游客的心理上的满足,从这个角度来 讲,旅行社为游客进行旅游活动安排,以及旅游地为吸引游客而推出的特色上就 需要下一些功夫. 旅行社安排的旅行路线必须具备奇 ,异的特点.确实是这样,好奇心是驱使人 们外出旅游的重要动机,好奇心导致的心里紧张,使游客想要去满足它,对游客来 说旅游是一个游戏的过程 ,如果旅游的过程充满神秘色彩(异的特性),乐趣讲大 大增加,例如去探寻神秘的异族文化,去一个陌生文化地,体验当地的风俗.当然 这还要求旅游目的地在自己的景点打造上下功夫,奇和异,独一无二的景点,这种 独一无二,是人们平时日常生活接触不到的,引申出来的,是游客的复杂性需要. 复杂性是至人们对新奇变化,不可预见的向往和追求,或许是游客在平时的 工作,生活,都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干着相同的事,他们对单一,个体的旅游活动不

旅游心理学(简)学习资料

单选题: 1.期望理论是由下列哪位学者提出的?()B.弗鲁姆 2.在饭店里,服务人员见到客人时说您好,分别时说再见,称男士为先生,称女士为小姐,这说明服务语言具有()A.职业特色 3.下列选项中,构成态度核心的是()D.情感成分 4.在社会上,一般认为日本人争强好胜,有自制力,注重礼仪,讲究礼貌。这体现了知觉的哪种特性()D.刻板印象 5.旅游者在作出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_____的双重影响。()D.心理因素与社会因素 6._______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提出了PAC理论,即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B.加拿大7.关于旅游者态度的有关理论,以下有四种说法。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指出() C.一个对旅游持不赞成态度的人就不会同意他的孩子报考这个专业 8.优秀的服务员能在客人还没开口之前就能说出客人感兴趣的某项需求,这说明他() D.观察力敏锐 9.按照单一性需要理论,人们期望在饭店中得到______服务。A.标准化 10.下列不属于学习过程的三个环节之一的是()B.调整环节 11.安乐小康型人格的旅游者最强烈的旅游动机是()C.休息和轻松 12.下列哪项不是客我交往特殊性的主要表现()C.客观性 13.安静稳重,喜沉思,细思考,情绪不外露,善忍耐,较死板,缺乏生气。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C.黏液质 14.___________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和驱动力()C.需要 15.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属于()A.内容型激励理论 16.能力、气质、性格都属于()D.个性心理特征 17.美国心理学家普洛格指出发现新旅游地的往往是具有_____人格特质的人() B.追新猎奇型 18.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时间是()A.1879年 19.加拿大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在他的专著________中提出了PAC理论,即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A.《人们玩的游戏》 20.客人来到餐厅刚坐下,还没来得及看完菜单,服务人员就来催客人点菜,导致客人不高兴。这说明服务人员没有能够()D.掌握服务时机 1.情绪体验强烈、迅速,易冲动,急躁,心境变化剧烈,不善于控制自己,易感情用事。这种人的气质类型是()B.胆汁质 2.在一般情况下,旅游的许多主要动机较明显地存在于下列哪种人格自我状态() C.儿童自我状态 3.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具有共同包围一个空间的若干刺激,人们总会自觉不自觉地根据以往经验主观地增添或减少缺失的部分,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图景表现出来,这种现象是格式塔心理学提出的()C.封闭律6.加拿大精神病医生埃里克·伯恩博士在他的专著《人们玩的游戏》中形象地提出“父母”、“成人”、“儿童”三种自我状态。这个比喻是关于()C.人格结构

说课稿 李灿佳 旅游心理学 第四版

《旅游心理学》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是***,非常感谢大家给我这个试讲和学习的机会。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主题是《旅游心理学》,下面我对本主题进行分析: 一、说课程 《旅游心理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业的一门新型学科。国外学者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我国学者也随后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了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旅游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旅游学和心理学之间,并有自己独立研究领域的边缘学科。《旅游心理学》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对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的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根据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制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通过教师的系统讲授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心理学基础知识,掌握旅 培养学生对旅游者进行 心理分析的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理解和掌握旅游者作为旅游主体所具有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掌握旅游服务心理 德育目标—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应对旅游服务过程中遇到的挫折能力,为今后做好本职工作,提高对旅客服务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说教材 本教材是李灿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心理学》第四版,这本教材顺应了目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在体系的编排和内容的选择上,把心理学知识与旅游服务工作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并配以补充阅读材料,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本教材同时注重岗位的针对性,每章设置了来自旅游服务实际工作中的案例,并给予分析、提示,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高在实际工作中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 教材共分为六个部分,这里我们简单概括一下各个模块主要内容:

旅游心理学试题及答案.doc

填空题 1.一个人在做旅游决策时会受到_心理因素_________和_社会因素_________的双重影响。 2.知觉的组织性主要体现在接近原则、___封闭原则_______和____相似原则______三原则。 3.家庭形态对旅游决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家庭每个成员在家庭中的_______地位___和__作用________。 4.学习是一种经由练习,使个体在行为上产生较为持久改变的过程。它由三个基本环节构成:___定向环节_______;__行动环节________;___反馈环节_______。 5.人格倾向是人格特征之一,主要有___外倾型_______和____内倾型______。来源网上 6.纵向服务的三个阶段是:____售前服务______;____售中服务______和____售后服务______。来源网上 7.旅游服务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意志品质:自觉性、___果断性_______;___自制力_______;____坚韧性______。 8.对于旅游企业家来说,领导艺术主要体现在_领导人_________;____处理事______和____掌握时间______三个方面。 9.组织实现目标的功能主要表现在______正确认定组织目标____;___有效地达成组织目标_______和__组织的社会责任________。 10.导游结束阶段的主要工作有:提前为游客安排好离开的准备工作和__征询游客的意见和真诚地向游客道别_和_致欢送词_。 11.旅游者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___个性心理_________与心理状态。 12.知觉的心理定势有首次效应、____晕轮效应________、经验效应和刻板印象。 13.现代社会的旅游动机可以分为自我提高-社会反常动机与____内含的旅游动机________两大类。 14.态度的___强度_________指赞成或不赞成的力量程度。 15.确立旅游服务工作的先决条件是__客我交往__________。 16.社会心理学家孙本文认为在整个人格体系中,主要的人格特质有六个方面,包括智能、意志、_____感情_______、应付社会环境、感受社会影响与品格。 17.把旅游者的需要变成服务一方便于接待的形式而进行的工作被称为____诱导________。 20.____非正式团体________是人们在社会工作和生活中自愿结合而成的团体。 21.人的决策行为包括:规范决策、___瞬时决策___和重大决策。 22.旅游者对旅游距离的知觉对其旅游行为起到阻止作用和__激励____作用。 23.___旅游需要___是人们旅游行为最基本、最核心的动力因素。 24._自我意识_____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 25.在现代社会中,典型的家庭形态有3类:夫妻式、__核心式____和延续式。 26.__群体动力___是研究群体活动的内部机制理论。 27.服务人员的仪表指服务人员的外表,它包括容貌姿态、着装修饰______和行为风度等。 28.心理学研究认为,记忆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类型差异和__ 品质差异____ 29.管理者目中无人,不尊重职工的人格要求,职工就会形成自己的非正式群体,追求___满足自尊要求___的心理需求。 31.____个性心理____指个人带有一定倾向的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33.知觉过程包括生理与____心理_____两个阶段。 34.改革中的心理障碍包括__心理惰性_______、心理承受力、心理适应性和观念崇拜。 35.以历史观点研究旅游动机,旅游者的动机主要有寻求健康、____受教育_____、寻求精神价值

旅游服务心理学-期中试卷

旅游心理学试卷 份数:命题人: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里。每个2分,共20分) 1、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冯特 2、在空气浑浊、闷热、光线不足的教室环境中,会使学生的听力降低。这是() A、感觉的适应作用 B、感觉的相互作用 C、感觉的生活实践作用 D、知觉活动的变化规律 3、对房间要求宽敞、明亮,服装要求时尚、漂亮,事物要求精美等属于()需要。 A、社会性 B、精神性 C、物质性 D、自然性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描述的是人情感中的( ) A、理智感 B、道德感 C、美感 D、激情 5、“人逢喜事精神爽”描述的是( ) A、心境 B、激情 C、应急 D、热情 6、一些宗教信仰者在旅游期间进行朝拜活动是()的需要。 A.社会性 B.精神性 C.探险性 D.自然性 7、动机的产生至少应该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是需要,其二是()。 A.想法 B. 满足需要的对象 C.愿望 D.意向 8、旅游活动中,()气质类型的旅游者最不能开玩笑,但他们思考问题细腻而深刻。 A、黏液质 B、多血质 C、抑郁质 D、胆汁质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明人的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客观现实的反映 B、具有主观能动性D、以上都不对 10、中国古语:“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说的是() A、味觉的适应作用 B、视觉的适应作用 C、听觉的适应作用 D、嗅觉的适应作用 二、判断题(请把答案√或×填在后面的表格里。每个2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一门古老的科学,至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2.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是旅游者心理和旅游服务人员心理。() 3.旅游感觉和旅游知觉是一回事。() 4.旅游服务人员的讲解可以帮助旅游者对旅游景点的理解。( ) 5.旅游活动中,没有了注意,旅游者也能有效地完成旅游活动。( ) 6.克服遗忘的有效方法是及时复习,复习安排应前紧后松。( ) 7.在旅游的各个环节中,售后服务并不重要,因此不需要过多地重视。( ) 8.需要越强烈,求得生理上或心理上的平衡推动力就越大。( ) 9.收入水平是决定人们是否实现旅游行为的唯一条件。( ) 10.气质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禀性、脾气、性情”等。( ) 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和两个方面。 2.按照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的气质体液说,人们把气质划分 为、、和四种类型。 3.按照情绪的状态划分,可以把情绪分为、和。 4.记忆的基本过程由、、三个环节组成。 5.旅游活动中常见的社会知觉有、、。 6.调控旅游者消极的情绪、情感时,可以采用的方法 有、、补偿法和。其中补偿法又包括和两种。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心理的本质是什么?(5分) 答: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意义是什么?(5分) 答:

旅游心理学案例

第一章 长城脚下的尴尬一幕 来自美国的史密斯先生已60多岁了,在与中国的H公司进行业务交流之余要登一登著名的万里长城。H公司特意聘请某旅行社的年轻导游小李亲自陪同。来到八达岭下,考虑到史密斯先生已年过六旬,小李就非常殷勤地进行搀扶。没想到此举却令史密斯先生大为不快,他不客气地说:"李先生,如果我没有能力自己登上长城,我今天就不会到这里来的!" 分析:小李的服务态度不能说不"好",可为什么反而令史密斯先生不满呢?这说明,服务工作能否做到游客的心窝里,不在于你的服务是否热情、周到,而在于你所提供的服务是否符合游客的需要。尊老爱幼在中国被视为美德,而对一个美国老人,他需要的不是因年老而获得的尊敬,而是对其健康体魄的肯定。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心理面貌必然存在着差异,对服务会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只有首先对游客心理作以了解,才能谈得上向其提供有效的服务,那种不看对象、千篇一律的服务方式是无法令游客满意的。 谁是胜者 我所在的N学院,系里每年都组织老师外出旅游。旅游方式是我们事先选定目的地和行程路线,然后再请旅行社负责组织。经营同一条旅游线路的旅行社有很多家,我们就在与多家旅行社洽谈的基础上选定一家。那么谁将赢得我们这60多人的一个大团呢?这取决于旅行社派谁以及如何同我们进行洽谈。我们3月份的那次小浪底一王屋山两日游,就连续找了三家旅行社方才谈妥。 第一家A旅行社派来的业务员手里拿了一脊各旅行社的价目表,一再强调A 旅行社的定价是同行中最低的,比其他旅行社的定价低10-20元/人。而当我们问及详细的服务标准,如坐什么车,乘什么船,派什么导游时,他都没能及时做出明确回答。这难免使我们对A旅行社的服务产生疑虑。一年中难得集体出游这么一次,我们考虑的重点显然不在于多花或少花十块二十块钱。 第二家B旅行社派来的业务员显然是一个生手,他似乎远没料到我们会问那么多那么细的问题,例如几点儿分到达哪里?在哪儿吃饭最合适?年轻人爬山需花多长时间?年龄大的人又需要多长时间等。他对一些细节问题不甚明了,所带的资料也很不充分,就一趟又一趟地返回旅行社准备资料。最后,经过几个来回的折腾,总算以其诚恳、热情打动了我们。我们就问了最后一个问题:"如果让你们带团,你们会为我们派一个什么样的导游?"这小伙子不假思索地回答:"谁负责联系的团队,谁就当导游。"显然,在这最后的关口,B旅行社败下阵来。 第三个与我们洽谈的是C旅行社的业务员,他似乎对我们可能问及的所有问题都早有准备。在准确流利地一一解答了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之后,他补充道:"你们是高等院校的老师,又是这么大的一个团队,我们将派出我社资历最深的优秀导游来为你们带队……。" 最后,我们选中了C旅行社。 分析:对于旅游产品,消费者在出行之前,所能识别的只是它的一部分内容,即旅游线路和价格,而对其所包含的另一部分内容,即服务状况,消费者却无法识别。如何选择呢?这就看旅游经营者如何宣传展示自己了。从本案例可以看出,旅游者选择哪家旅行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各旅行社的洽谈情况。比较A、B、

旅游服务心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目标 旅游服务心理学是旅游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与实用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旅游工作的性质、任务、作用及其意义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以及开拓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其具备初步的从事旅游管理工作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说明 本课程的开设,在于使学生了解旅游管理中心理学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并能利用该知识为旅游事业服务。 三、课程性质(适应专业对象和课程类别)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具较强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四、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和学时分配(可参考学时) 总学时:32学时(一)导论(1课时) 1.教学目标 01)了解现代心理学的概念及其间生和发展的历史 02)熟悉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三大流派及其主要观点 03)掌握如何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的旅游心理 和行为。 2.教学基本要求 能熟练地运用西方心理学各大流派的心理学知识来合理进行了 现实的旅游心理分析和行为解释。

能熟练地把西方心理学各大流派的心理学知识运用到未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二)旅游行为的研究模式(1学时)1. 教学目标 01)了解旅游心理动因和心理需求的发展趋势 02)熟悉旅游心理动因和心需求的特点 03)掌握旅游心理的主要成因和类型 2.基本要求 能运用旅游者心理需求理论解释相关的旅游现象 结合个人经验,理解旅游者需求类型(三)旅游 知觉(2学时)

1.教学目标 01)了解生活中的各种感觉现象 02)熟悉感觉的概念与感觉的种类 03)掌握知觉的概念和特征 2.基本要求 能明确知觉的组织规律,能分析影响知觉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能分析旅游活动中的各种社会知觉现(四)学习与旅游行为(1学时) 1.教学目标 01)了解行为学习理论和认知学习理论 02)熟悉旅游者学习过程 2.基本要求掌握关于旅游者学习的 基本理论 理解影响旅游者学习的各种因素 (五)旅游动机(2学时)1.教学 目标 01)了解动机的概念及动机与行为的关系 02)熟悉旅游动机的含义和旅游动机的类型 03)掌握旅游动机的功能和旅游者动机的激发 2.基本要求掌握关于旅游者动机的 基本理论 理解影响旅游者动机的各种因素能够利用影响旅游者动机的因 素激发和引导旅游者的旅游动机

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名称 旅游服务心理学 2.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3.课程性质与任务 旅游服务心理学是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学科专业课。 旅游服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旅游服务心理学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掌握心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了解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人们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动机、学习、态度和个性五个方面以及社会因素的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四个方面;掌握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旅游服务心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服务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毕业后更好的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5、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研究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 1.1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3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步骤 [本章重点]: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难点]:旅游服务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章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旅游服务心理讲解学习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服务心理》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专业主要面向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及湖北省各大旅行社和主要景点,培养在服务、管理第一线能从事旅行社和旅游景区等导游工作,具备从事鄂西及湖北省导游工作所必需的导游服务规范、导游讲解能力和导游应变技巧等职业素养、导游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旅游服务心理》是高职旅游专业的专业必修课。本课程通过传授学生有关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旅游企业管理(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和旅游景区管理)、开发旅游市场、提供旅游优质服务奠定理论基础。 本课程前导课程是《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后续课程是《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管理》。 二、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1)具备自身心理健康状态的分析和调适能力,具备有效地理解和改进旅游业的管理、经营、服务措施的能力; (2)具有运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来分析和预测旅游消费者的行为的能力; (3)具备对旅游者的心理做全面认识和分析能力,初步具有对旅游企业科学管理和发展企业的能力; (4)具有所学的有关旅游者需要和动机理论来激发消费者购买需要和动机的能力; (5)具有能够根据旅游者的外部表现来分析游客类型的能力; (6)具备旅游服务中客我交往的基本心理策略以及旅游服务各阶段的服务技巧。 2.知识目标: (1)了解知觉和社会知觉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2)掌握消费者需要和动机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 (3)熟悉态度的构成、特性和转变态度的途径; (4)掌握能力、性格和气质的概念、特征、形成和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5)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以及对营销工作的意义; (6)了解压力和挫折的概念、产生和处理办法;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 建议课时:36课时;学分:3学分 一、学习领域职业描述 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对于改善旅游业的经营管理和提高服务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针对现状,本课程的开设从全新的角度,系统地介绍了旅游心理学专业知识,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消费心理倾向,提升学生现代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针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专业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加强学生的基本能力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旅游管理能力的实用型专业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二、课程定位 《旅游心理学》是以心理学、旅游学理论为基础,来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旅游企业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及行为开展有效的服务与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是旅游管理等旅游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使学生掌握在旅游活动过程中旅游者、旅游服务者、旅游企业管理者的心理及行为规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管理方法,为今后从事旅游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旅游心理学》的前导课程是旅游概论、导游基础知识等课程,同步课程课程是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美学(旅游审美)等课程。

三、学习目标与职业能力要求 通过对《景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一)社会能力 1、具有乐观的生活情趣能力, 2、具有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沟通协调能力 5、能进行自我批评的检查 6、具有工作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二)方法能力 1、能自主学习旅游心理学、新技术 2、能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查找所需信息 3、学会利用旅游心理学原理分析旅游现象 (三)专业能力 1、能掌握旅游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知识 2、能掌握旅游心理活动基本过程及规律 3、能掌握旅游行为的动因特点与规律 4、能掌握知觉、学习与旅游行为的关系 5、能旅游群体的特征 6、能掌握旅游服务中的人际交往策略与技巧 7、能掌握调动旅游企业职工积极性的原则与方法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前言 1、课程定位 《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依据: 本课程设计以本专业学生的就业为导向, 依据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购买、消费等心理活动过程以及旅游行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确定本课程的课程内容。 (2).课程设计内容: (见课程标准) (3).课程设计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2.方法能力目标: 使学生具备分析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等过程中各种心理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情感管理的方法和技巧。 ○3. 素质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运用心理学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习惯,使学生习惯于分析旅游者的购物心理、消费心理。 ○4、社会能力目标: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建议考取心理咨询师。 二、课程总标准

课程总标准 三、学习情境(章、节)标准 第一章旅游者的个性倾向分析

教学要点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掌握马斯洛需求层次的基本内容,认识兴趣是促进旅游动机形成的特殊的认识倾向,了解人们为什么会有旅游消费需求。 教学重点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教学难点 理解有钱和有闲不一定引起旅游行为,动机才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内部动因或动力。 教学内容 §1.旅游者的需求 §1.1人的一般需要 §1.2消费需求 §1.3旅游消费需求 §1.4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旅游者动机 §2.1旅游者的兴趣 §2.2旅游动机的形成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作业及要求 1、如何理解“旅游基本上是一种社会需要,旅游又是一种生活消费需要”? 2、为什么说认识旅游消费的特点对学习旅游心理学有重大意义? 第二章旅游者的购买态度与购买决策 教学要点 通过本章的学习认识决策在消费者购买行为中的核心地位,理解态度使旅游者从潜在旅游者向现实旅游者转化的重要作用,了解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原因,熟悉主要的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 教学重点 理解态度使旅游者从潜在旅游者向现实旅游者转化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边际效用所揭示的消费者追求心理满足最大化的心理活动的过程。 教学内容 §1.学习与旅游者的购买行为 §1.1学习的概念 §1.2消费者购买行为理论(学习理论) §2.旅游者的购买动态 §2.1消费者的态度及其特征 §2.2旅游者的态度的形成和改变 §3. 旅游者的购买决策 §3.1态度与旅游决策 §3.2购买决策的概念 §3.3购买决策的内容

旅游心理学的案例分析报告

1、客人希望朋友随团活功! 用完早餐后,地陪小胡带领旅行团准备登车外出游览。一个客人过来与小胡商量,说在当地他有两个朋友,能否让他的朋友今天一起随团活动。小胡怕影响全团的活动就没有答应。那位客人解释说,他与那两位已有好多年没有见面了,昨晚才与他们联系上,现在他的朋友已来到了宾馆,最好能同意让其随团参观游览,所发生的一切费用由他承担。小胡还是没有答应。那个客人很生气,认为小胡不通人情,不为容人着想。最后客人只好暂时离开团队与他的朋友单独活动。几天后,旅行社收到了一封对小胡的投诉信,经理对此事情进行了调查后,就批评了小胡。小胡感到很委屈,认为自己是为了全团的利益考虑才拒绝客人的朋友随团活动的。 正确处理方法: (导游不了解游客的心理---导游和游客各是什么心理?) 有的旅游者到某地后,希望亲友随团活动甚至到外地去旅行游览,当旅游者向导游人员提出此类要求时,导游人员应先征得旅游团领队和其他成员的同意,再与旅行社的有关部门联系。 如旅游者的亲友被同意随团活动的话,一般应请其先到旅行社办理人团手续(出示有效证件,填写表格,交纳费用等)。若是外国的外交官希望随团活动,应请示旅行社,严格按照我国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如果旅游者的亲友的身份是记者,应请示有关部门,获得批准后才能办理人团手续。

评析: 旅游者的亲戚、朋友、熟人希望与旅游者一起随团活动,这是人之常情,这样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导游人员应该按"宾客至上、服务至上"、"尽可能满足需求"的原则进行处理。无论以何种身份随团活动的客人,办理手续和缴纳费用后,都应当和旅游者一样享受同等待遇,导游人员应给予同等的热情服务。 对某些有身份的客人,礼貌礼仪上耍多加注意,以示尊敬。当客观条件不允许旅游者的亲戚、朋友、熟人随团活动时(如座位不够、客人的身份不明、有关部门不同意或其他客人不同意),导游人员应该耐心向客人进行解释,求得客人的理解。在本案例中导游员小胡应该尽量满足客人的要求。 2、某日傍晚,一旅游团结束了“一日游”,回到了下榻的饭店。然而,不到十分钟,旅游团的一位中年女领队就光着脚来到了大堂,怒气冲冲地向前台投诉客房服务员。原来,早晨出发时,这位女领队要求楼层客房服务员为房间加一卷卫生纸,但这位服务员却只将这位客人的要求写在了交班记录本上,并没有与接班服务员特别强调指出。结果,下一班次的服务员看到客房卫生间还有剩余的半卷卫生纸,就未再加。结果,这位客人回来后,勃然大怒。无论前台的几个服务员如何规劝、解释,她依旧坚持光着脚站在大堂中央大声说:“你们的服务简直糟透了。”引来许多客人好奇的目光。值班经理和客务部经理很快赶到了,看到此情此

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作用 旅游心理学是在整个旅游业中一门新的学科,也是一门日日渐红的学科,当然它在旅游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旅游业界视为旅游从业人员的必修课程。因为只有了解了旅游者在食、住、行、游、购、娱方面的旅游心理活动,才能最大程度的为旅游者提供周到、满意的服务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它的重要地位已不可小觑,在国家及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正向更高的层次迈进,方方面面都在紧锣密鼓的不断完善。因此,为了是旅游业更好的发展,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为旅游从业人员提供心理学依据,为了让旅游者得到更为满意和周到的服务,旅游心理学便应运而生了,并将会在旅游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游服务人员能够掌握旅游心理学,能够在社会和实践的工作中应用,这样会使旅游业能够会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会让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也会让来旅游的客人们留下更美好的印象。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新型学科,它主要从是从心理学角度去研究旅游和旅游业的。旅游心理学主要包括旅游消费行为,旅游服务行为和旅游消费心理倾向,它主要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的科学。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及其规律科学。旅游者心理活动是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对旅游刺激物的反映活动, 是人脑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和复杂的活动方式。旅游者的心理因素是从始至终影响着旅游活动全过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成为旅游心理学研究的最主要内容。旅游心理学就是通过对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的知觉、旅游者的态度、旅游者情绪、旅游者美好体验等方面的研究,探索心理因素对旅游行为产生、选择和心理效果的影响。这些问题都必须从理论和实践上加以剖析,从中找到规律,因为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活动规律,有利于我们科学地、正确地去了解旅游业的服务对象,从而才能提供更为满意的服务旅游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国旅游业的兴衰。旅游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对旅游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旅游企业服务人员在工作中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或事,有时会遇到令人非常气愤的事,难免会有情绪的爆发,从而给旅游服务质量和企业形象带来损害。因此,旅游从业人员必须善于控制不必要的激情和不良心境。从而始终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境。在旅游服务中, 处理好人际关系不仅是一个技能问题, 而且是一个艺术问题。由于旅游工作者既会受到对方积极的心理影响, 有可能受到某些消极的心理影响, 还会由于接待对象的不断变化而到来的人际关系的变化, 在这种复杂的人际环境中要能妥善而巧妙地处理好人际关系, 给旅游者以积极、良好的心理影响。我们在简介学习旅游心理学在整个旅游业中有这么几点作用:有助于旅游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服务,有助于提高旅游企业及内部管理水平,能为科学地开发旅游资源和安排旅游设施提供心理学依据有助于旅游企业旅游市场竞争中获胜。 由于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当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变化,然而人们的精神层面业日益不断地变化,而且他们的追求里也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把旅游当作是一种精神层面上的享受,旅游服务又是有偿服务,所以对旅游服务过程中的人际关系具有很强烈的要求。旅游者的种种人际关系, 都是影响旅游行为产生, 影响旅游选择和对旅游活动的评价的重要因素。往往旅游者感到满意甚至产生欣赏和感激之情,或者产生不满足甚至进行投诉,大量的都是旅游服务中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在旅游活动中, 会形成各种人际互动关系,旅游过程中对旅游者产生心理影响的人际关系有两个方面,由于旅游者处于异地他乡,面对生疏的环境和陌生的人,容易产生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在这种心理状态下,他们对旅游服务中的人际关系是非常敏感的,这也突出地表明旅游服务中人际关系对旅游者心理的重要作用。旅游管理的心理旅游业服务质量的提高和工作成败的关键,在于科学的管理。管理最重要的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旅游心理学》期末试题 成绩: 本试题卷共五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入以下横线上) 1、旅游消费行为在很大程度上要受到社会影响的左右,社会影响大致可分为四类、参考群体、和社会文化。 2、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五种:生理需要、、社交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个体心理、、 和组织心理。 4、由于旅游产品具有交易滞后性、、不易测量性、应有效用的主观放大性的特性,再加上旅游者与旅游服务人员之间只有短而浅的交往,旅游者往往会对旅游服务抱有超值期望,向旅游服务人员提出一些与他们所付的费用不相称的、过高的要求。 5、服务人员在为客人服务时,要以“情绪谱”上的为情绪基调,可以有所变化,但一般向上不能超过向下不能超过。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答案填写到以下表格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一定程度的单一性需要有一定程度的多样性需要来平衡,但这种平衡只是相对的说法。() 2、心理学研究表明,群体压力越小,群体成员工作绩效越高。() 3、领导是一种活动,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群体,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定目标的行动过程。() 4、前厅服务员用姓名称呼客人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会使客人有被冒犯的感觉。() 5、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定型,但知识技能可以不断积累。() 6、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报酬—投入比和与之比较的另一个人的报酬—投入比是平衡的,如果不平衡,员工就会采取措施以达到这种平衡。() 7、心理学家认为,群体冲突是有害无益的,管理者的重要职责就是避免群体冲突的发生。() 8、群体可以整合个体成员的各种优势,所以群体运行的效率远远高于个体。() 9、非正式沟通只应用于非正式群体,因为这种沟通方式很容易造成信息的失真。() 10、在正式沟通网络的五种基本类型中,链式沟通网络信息需要经过层层传递,层层筛选,因此最容易造成信息漏失和信息失真。()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人际交往: 3、认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