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研究新动态汇总共50页

合集下载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与研究进展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与研究进展

巨噬细胞的丧失,脓毒症明显减少B细胞、cD4+T细胞和滤泡状树突状 细胞的数量。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减少非常重要,因为发生在威 胁生命的感染出现的时候,应该有淋巴细胞大量扩增。脓毒症患者脾 脏淋巴小结的数量明显少于创伤患者,脓毒症患者树突状细胞和cD4+ T细胞明显少于创伤患者。 尽管医学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很多未被发现的疾病得到了诊断和 治疗,但脓毒症是威胁患者生存的主要因素,尤其随着社会老年化,在 内外科的重症监护病房,脓毒症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I“。 针对脓毒症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仅仅抗炎治疗难以奏效,兼顾同时并 存的免疫功能障碍和其他重要环节(如凝血紊乱)可能是防治脓毒症、 改善患者预后的发展方向【14】,只有进一步研究脓毒症的复杂的病理生 理反应,才能针对性地提出治疗脓毒症的方案,我们希望藉此能够给严 重感染并发症治疗研究带来新的活力,乃至寻找到真正的出路。 参考文献
[1】姚咏明,盛志勇.重视对脓毒症本质的探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晒,“ (3):185一l艏. [2】 姚咏明.刘辉,盛志勇.提高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与刨伤脓毒症的认识 [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8):561—564. [3】^ngI|8
10%的患者。因此抗俐F.治疗脓毒症的考虑已被排除在外【“。
介导对微生物反应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研究进展表明.拮抗内 毒素治疗脓毒性并发症的观念可能过于简单。先天性免疫系统的识
别,通过(眦ls)受体,微生物识别模式启动宿主反应。深入了解TLRs
抗击感染的作用已有报道,c3}I,HeJ小鼠因为11尉变异对内毒素产生
抵抗。尽管如此,这些小鼠发生脓毒症的病死率仍然上升。11尉突变
试剂阻断炎症反应瀑布链,如皮质醇及抗内毒素抗体,肿瘤坏死因子拮 抗剂,白介索.1受体拮抗剂等,还有其他制剂【4】,但效果众说纷纭。抗 炎制剂的失败导致研究者思考是否脓毒症患者的死亡源于失控的炎 症口]。临床治疗脓毒症比较困难,因为患者的异质性和血培养阴性率 较高。解释也很复杂,因此对预后分析产生了不同效果分级。 脓毒症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高度刺激的免疫反应不能反映临 床,因为这鬯研究使用大剂量的内毒素或细菌.而且循环血中的细胞因 子如肿瘤坏死因子等在动物中指数级的高于脓毒症患者b】,在这些研 究中动物可能死于细胞因子的暴雨,所以阻挡这些介质的复合物或大 分子可以提高生存率。 某些特定类型的脓毒症,如脑膜炎球菌血症,循环血中的肿瘤坏死 因子升高与死亡率相关。55名严重感染性紫癜的患儿。9l%患儿血中

脓毒症新常态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脓毒症新常态及其治疗研究进展

脓毒症新常态及其治疗研究进展张文杰;何英丽;王涛;董晨明【摘要】Sepsis is a global public health problem because of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lthough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es,we still can not fully expla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 With the progress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social population structure,the clinical phenotype and pathophysiology of sepsis have been changing. 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new normal of sepsis for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recent years,it has been found that immune respons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epsis,and the study of immune response will become a promising breakthrough in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sepsis in the futur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literature published in recent years,expounds the latest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new changes in sepsis and its therapy.%脓毒症是一项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死亡率持续居高.虽然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未能完全阐述其病理生理机制.随着医疗技术进步和社会人口结构变化,脓毒症的临床表现及病理生理也在发生转变.因此充分了解脓毒症新的发展变化对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免疫应答在脓毒症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对脓毒症免疫应答的研究有希望成为未来诊治的突破口.现总结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脓毒症的新发展变化及相应治疗的研究进展.【期刊名称】《中国全科医学》【年(卷),期】2017(020)035【总页数】5页(P4470-4474)【关键词】脓毒症;免疫应答;治疗;综述【作者】张文杰;何英丽;王涛;董晨明【作者单位】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一科;734300 甘肃省高台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一科;730030 甘肃省兰州市,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重症医学一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31.1尽管过去几十年中人们对脓毒症进行着不懈的研究,但脓毒症的诊治依然是世界性的难题。

脓毒症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脓毒症病理机制研究进展

中间期存在着短暂的 内环境稳定 , 表现为混合抗 炎反
应综合征 ( R ) 这时 促炎 因子和抗 炎 因子 的同 时 MA S , 表达 , 相互拮抗 ; 晚期 相则表 现 为代偿 性抗 炎反 应综
合征 ( A S , C R ) 特点 是抗炎 因子过度表达 , 促炎 因子表
1 炎症调节失调 经典观点认 为 , 脓毒症 的病理机制 是炎症 的过度 反应 , 炎症 反应 主要通过 释放细胞 因子实现 。细胞 因
为炎症反应包括促 炎反应 和抗炎 反应两方 面 , 在脓毒 症患者 中可 以同时观察 到在抗炎 、 炎反应 的功能失 促 调 。T F 【 白介 素 一1 (L一1 ) N 一0和 3 1 I 8 是最 重要 的促 炎 因子 , 白介 素 一1 (L一1 ) 而 0I 0 和转 录生 长因子 一B (G T F—B 是最重要 的抗炎 因子。在多 中心临床试验 ) 中, 通过调节 以上 因子 的的活性 , 以提高 脓毒 症患 可 者的存活率 , 改善预后 …。
应 , 白细胞 聚集 的作用 , 并参 与到脓毒症 多器官
合素的粘合性 , 进 中性粒 细胞 的活化 和外 渗 , 渗 促 外 至肺 、 、 肝 肠等器 官的中性粒细胞释放氧 自由基和蛋
作者单位 :1 0 辽宁沈阳, 10 1 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通信作者 : 马晓春,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ma :c a9 2 iaCB E— i xm 2 7 @s .O l n
H G M B一1 h h oit gopbx1 是一 种在 ( i —m bly ru o ) g i 脓毒症末 期 相 发 挥 重 要 作 用 的炎 症 因 子。脂 多 糖 ( P ) 导的 鼠脓毒 症模 型 中 ,N LS 诱 T F— t L S注射 o在 P

脓毒症对心血管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现状

脓毒症对心血管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现状

.综述.脓毒症对心血管损害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现状▲曹莉(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内科重症医学科,桂林市541002)【提要】脓毒症是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共同终末期。

目前,尽管重症疾病的药物治疗及支持疗法已 取得显著进展,但脓毒症仍然是临床,尤其是重症监护病区患者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脓毒症发病机制的欠明 确是直接影响对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的最主要原因。

本文就脓毒症对患者微血管的损伤,尤其是导致脓毒性心肌病 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脓毒症;血管内皮损伤;微循环;脓毒性心肌病;综述【中图分类号】R5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68(2〇19)014)043 4)4D01:10. 16121/45-1347/r.2019.01.13脓毒症作为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终末期,一直以来,人们对其发生机制及临床处理均存在许多困惑。

1992年医学界提出的脓毒症定义是“全 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 IR S)[1],但现在这一定义被认为不能充分反映脓毒症的病理生理进程,而且通常 不能早期发现患者潜在的致命的以低血压为特征的脓毒性休克[2]。

2010年学者们将脓毒症的定义更新为“一种严重的内皮功能障碍综合征,是由血管内和 血管外感染造成的可逆转或不可逆转的微循环损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34]。

2016年脓毒症被重新定义为“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危及生命 的器官功能障碍”[5],这一定义虽然有所改进,但仍 未涉及器官功能障碍的基本机制即微循环损害或衰竭[2]。

脓毒性休克是微循环衰竭的表现形式之一,其 病理生理学特征为尽管机体全身和局部血流量正常,但仍存在组织低灌注[6]。

而持续组织低灌注是导致包括心脏在内的多器官衰竭的根本原因[7]。

本文就 脓毒症对微血管作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研究现状综。

1胺毒症影响微循环毛细血管前小动脉、毛细血管和毛细血管后静脉 壁均排列着一层连续的内皮细胞,这些内皮细胞是心、肺、脑、肝、肾和其他器官组织血液交换的主要场所。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诊断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诊断
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降钙素原(PCT)等炎症指标升高,有助于判断脓毒症的严重程 度。
微生物培养与鉴定技术应用
微生物培养
通过血、尿、分泌物等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以确定病原菌种类。
鉴定技术应用
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如16S rRNA基因测序、质谱等技术,对病原菌进行鉴定,提高 诊断准确性。
社区宣教
组织医护人员进入社区开展脓 毒症宣教活动,为居民提供预
防和治疗建议。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与非感染性炎症疾病鉴别
02
如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需通过病史、体检和相
关检查进行鉴别。
与其他原因引起的器官功能障碍鉴别
03
如心源性休克、过敏性休克等,需根据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进
行鉴别。
临床评估与诊断流程
临床评估
对疑似脓毒症患者进行全面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了解患者的感染部位、炎症反应情况、 器官功能障碍情况等。
持有效循环血容量。
营养支持
患者处于高代谢状态,需提供足够 的能量和营养素,以支持机体恢复 。
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期翻身拍 背,预防褥疮和静脉血栓形成。
抗生素治疗策略选择与应用规范
早期、足量、联合用药
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根据脓毒症的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 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避免频繁更换抗生素和使用广谱抗生 素,以减少耐药性的产生。
发病机制
病原菌通过血流扩散至全身,在 局部繁殖的病原菌可引起多发性 小脓肿,并可相互融合形成大脓 肿。
脓毒症的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常见致病菌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诊断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诊断

非感染性疾病
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进行鉴别,如胰腺炎、中毒等。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与其他感染并发症进行鉴别,如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等。
其他感染并发症
相关疾病关联分析
脓毒症治疗与预后
05
治疗策略与原则
脓毒症的诊断应尽可能在早期进行,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及时诊断和治疗
病因治疗
免疫调节治疗
06
生物标志物筛选与鉴定
生物标志物动态变化
生物标志物与治疗
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
基因组学与精准医疗
要点三
基因变异与脓毒症易感性
研究基因变异对脓毒症易感性的影响,为预防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
要点一
要点二
基因分型与个体化治疗
通过对脓毒症患者基因分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基因组学与药物研发
利用基因组学技术,发现新药靶点,加速脓毒症相关药物的研发。
预防感染
免疫细胞调节
调节患者的免疫细胞功能,以减轻过度免疫反应造成的损伤。
抗炎治疗
使用抗炎药物,如皮质激素类药物,以减轻患者的炎症反应。
免疫抑制剂
针对免疫系统过度活化的情况,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治疗
疼痛缓解
给予患者足够的止痛药物,以缓解疼痛和不适感。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适当的措施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表现为全身乏力,肌肉疼痛,精神状态不佳等;
发热
常见于感染性发热,可伴有寒战、出汗等;
呼吸急促
可出现气促、呼吸困难等;
胃肠道症状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血压下降
可出现低血压、休克等;
体征表现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诊断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诊断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及诊断xx年xx月xx日•脓毒症概述•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脓毒症诊断方法目录•脓毒症治疗策略•脓毒症预后与影响因素01脓毒症概述脓毒症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是机体对感染性因素的反应。

定义根据病因不同,脓毒症可分为社区获得性脓毒症和医院获得性脓毒症。

分类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脓毒症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多发生于免疫系统受损、长期使用抗生素、手术或创伤患者等。

临床特点脓毒症患者常表现为发热、寒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等。

流行病学与临床特点初始阶段感染部位出现炎症反应,白细胞增多,体温升高,心率加快等。

多器官功能衰竭(MOD…炎症反应进一步加重,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损伤等。

恢复阶段炎症反应得到控制,症状逐渐缓解,器官功能逐渐恢复。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炎症反应失控,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出现呼吸急促、低血压、高代谢状态等。

病程发展阶段02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免疫麻痹细菌内毒素导致机体免疫细胞凋亡,免疫细胞功能抑制免疫过激过度激活的免疫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免疫失调炎症反应感染后机体产生炎症反应,炎症细胞活化、趋化及炎性介质释放抗炎反应过度或不足的抗炎反应可加重器官损伤或导致免疫麻痹炎症反应与抗炎反应细胞凋亡脓毒症时免疫细胞凋亡增加,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自噬自噬在脓毒症中发挥双刃剑作用,既可清除有害物质,又可加重细胞损伤细胞凋亡与自噬氧化应激脓毒症时大量活性氧簇产生,导致组织器官损伤线粒体损伤脓毒症时线粒体功能障碍,能量代谢障碍,引发细胞凋亡与坏死氧化应激与线粒体损伤03脓毒症诊断方法1基于临床的诊断方法23简述医生根据患者症状和体征,结合脓毒症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过程。

早期临床表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白细胞增多等。

晚期临床表现: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基于生物标志物的诊断方法介绍生物标志物在脓毒症诊断中的应用,包括感染指标、炎症指标、凝血指标等。

脓毒症病理生理基础以及其研究相应进展

脓毒症病理生理基础以及其研究相应进展

基因多态性
严重损伤后全身性炎症反应失控及器官损害受体 内众多基因的调控,但为何有的人群易于并发脓 毒症和MODS?
对MODS患者采取相似的治疗方案,但机体反应 和预后可能完全不同。这些现象是否与体内存在 某种MODS相关的“易感基因”或基因表达特性的 改变影响宿主对应激状态的敏感有关?
基因多态性
携带不同CD14基因多态性烧伤患者 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
单核细胞表面HLA-DR的表达(ABC)
25000 20000 15000 10000
5000 0 0
*
5
CC
TC
TT
*
*
10
15
20
25
30
伤后天数(天)
烧伤30脓000 毒症患者预后与单核细胞 HLA-25D00R0 结合量死亡的组 关系存活组
基因大规模直接测序,明确了中国人群中 一些在创、烧伤感染发病中起关键作用的效应 分子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并初步进行了临床关 联分析和功能研究。
已明确 TLR4受体 5’ 区-1892G→A、-1837 A→G、 CD14 启动子区 -1145G/A 和 -159C/T、 IL-1β启动子区-1470 G→C 、-511T→C和 -31 C→T与创伤感染易感性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
基因多态性 (基因组序列上的变异) 是决定人体对应 激打击易感性与耐受性、临床表型多样性及药物治疗 反应差异性的重要因素。
TNF-2 纯合子患者 TNF-水平和病死率均高于杂合子或 TNF-1 纯合子患者,证实TNF-2基因型可能是严重脓毒 症患者出现高TNF-水平和不良预后的基因标志之一。
TNF-双等位基因Nco1多态性与严重脓毒症和器官损害 的发生密切相关, 分析其多态性有助于评估并发脓毒症和 MODS的易感性及明确对抗TNF免疫治疗的反应性。

脓毒症胰腺损害的机制研究进展

脓毒症胰腺损害的机制研究进展

脓毒症胰腺损害的机制研究进展研究发现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受损[1-2]。

非休克性脓毒症患者较正常对照组相比十二指肠液淀粉酶和糜蛋白酶含量显著减少[1],并且脓毒症休克患者胰腺淀粉酶、脂肪酶、糜蛋白酶、碳酸氢盐分泌减少更显著[2]。

Judit 等[3]通过对因不同类型休克而死亡的病例分析发现,部分因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死亡患者,通过胰腺组织病理学观察见其有脂肪组织出血和急性出血性胰腺坏死。

Zhu等[4]对危重死亡病例病理研究发现胰腺组织存在不同程度损伤,其中5例患儿发生胰腺出血、坏死。

刘萍萍和祝益民[5]临床观察发现1例小儿脓毒症患者继发血尿淀粉酶、脂肪酶、血糖升高,表明脓毒症时可出现胰腺功能损害。

目前,脓毒症中胰腺功能损害及组织损伤的研究尚未重视,其发病机制也未完全阐明。

1 内脏低灌注和缺血-再灌注损害休克尤其是脓毒性和创伤性休克会导致内脏的灌注不足,通常会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胰腺对血容量不足特别敏感,号称休克器官。

Hiltebrand 等[6]通过建立严重脓毒性休克猪模型测定各脏器的血流量发现,在最初的240 min内全身及局部血流下降约50%,然而血流分布在胰腺、肝脏、结肠、肾脏和胃下降最为明显,分别为56%、49%、47%、44%和41%,表明胰腺对缺血最为敏感。

Pezzilli 等[7]对12位休克患者研究发现,其中7位患者(58.3%)入院后12 h血淀粉酶浓度明显增高,表明休克早期胰腺功能受损。

Grulke 等[8]通过观察10匹马肠梗阻和严重休克时血清胰蛋白酶的活性而评估胰腺损伤程度,并对其胰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实验组马的血清脂肪酶活性较健康组显著升高[(196 ±128.2 )ng/ml vs.(28.5 ±19.2 )ng/ml],电镜观察发现胰腺外分泌腺有轻微或严重空泡性退化、线粒体隆起、颗粒酶原及内质网膨胀,表明急性肠梗阻和休克后可导致胰腺损伤。

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基金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YKK20130)通信作者:李灼,E mail:lizhuo2004@126.com脓毒症心肌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李心瑶 陈俊 李灼(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摘要】脓毒症是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心肌病是严重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的并发症,死亡率高,预后不良,但目前脓毒症心肌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暂不明确,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现总结目前关于脓毒症引起心肌功能障碍相关机制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研究和干预方向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脓毒症心肌病;损伤相关分子模式;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线粒体功能障碍;铁死亡;细胞焦亡【DOI】10 16806/j.cnki.issn.1004 3934 2024 01 012PathogenesisofSepticCardiomyopathyLIXinyao,CHENJun,LIZhuo(DepartmentofEmergency/IntensiveCare,Children’sHospita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210008,Jiangsu,China)【Abstract】Sepsisisalife threateningorgandysfunctioncausedbythehost’simbalanceinresponsetoinfection.Septiccardiomyopathyisacomplicationofseveresepsisandsepticshock,withhighmortalityandpoorprognosis.However,thepathophysiologicalmechanismofsepticcardiomyopathyiscurrentlyunclear,andthereisnotargetedtreatmentmeasure.Thepurposeofthisreviewistosummarizethecurrentresearchonthemechanismofmyocardialdysfunctioncausedbysepsis,andprovidenewideasforfutureresearchandinterventiondirection.【Keywords】Septiccardiomyopathy;Damage 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Pathogen associatedmolecularpattern;Mitochondrialdysfunction;Ferroptosis;Pyroptosis 2016年第三次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定义的国际共识[1]将脓毒症定义为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威胁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_占利民

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_占利民

通讯作者:方林森,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脓毒症致脏器功能损害的研究,E -m a i l :f a n g l i n s e n @g m a i l .c o m◎小专论◎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占利民,方林森,胡德林,余又新(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安徽合肥 230022)摘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 L I /A R D S )是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病因多、影响因素复杂、救治困难,病死率高。

脓毒症是危重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也是引起A L I /A R D S 的最常见的病因,尽管对脓毒症致A L I /A R D S 的机制研究较多,其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就脓毒症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制R e s e a r c hp r o g r e s s i n a c u t e l u n g i n j u r y i n d u c e d b y s e p s i sZ H A NL i -m i n ,F A N GL i n -s e n ,H u D e -l i n ,Y UY o u -x i n(D e p a r t m e n t o f B u r n s ,F i r s t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A n h u i M e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H e f e i 230022,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A c u t e l u n g i n j u r y /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r o m e (A L I /A R D S )i s c o m m o na m o n g s e v e r e d i s e a s e s i nc l i n i c .D e s p i t e p r o -g r e s s i nt r e a t m e n t ,i t i s c a u s e d b ym o r e e t i o l o g y w i t h h i g hm o r t a l i t y .S e p s i s i s t h e m a i nc a u s eo f d e a t h i nc r i t i c a l l y i l l p a t i e n t s ,a s w e l l a s b e i n g t h e m a i n c a u s e o f A L I .A l t h o u g h t h e r e s e a r c h o f t h e m e c h a n i s mi n A L I /A R D S h a s b e e n s t u d i e d m o r e ,w e y e t c a n n o t u n d e r s t a n d i t s e x a c t m e c h a n i s m .I n t h i s a r t i c l e ,w e w i l l e x p a t i a t e t h e m e c h a n i s mo f A L I i n d u c e d b y s e p s i s .K e yw o r d s :s e p s i s ;a c u t e l u n gi n j u r y ;a c u t e r e s p i r a t o r y d i s t r e s s s y n d r o m e ;m e c h a n i s m 脓毒症是由细菌感染引发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临床过程,又是危重患者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是临床危重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脓毒血症病理生理机制

脓毒血症病理生理机制

脓毒血症病理生理机制
脓毒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包括全身炎症反应、微循环障碍、多器
官功能障碍和免疫失衡等。

1. 全身炎症反应:脓毒血症时,细菌及其毒素进入血流后,可刺激机
体发生全身炎症反应,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单核细胞浸润,进一步引
发多器官功能障碍。

2. 微循环障碍:脓毒血症会导致血流缓慢,造成微循环中形成瘀血和
血流衰竭,从而导致组织缺氧。

同时,血流中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激活,释放出各种细胞毒性产物,进一步加重组织损伤。

3. 免疫失衡:脓毒血症时,免疫系统会发生紊乱,中性粒细胞被过度
活化,导致细胞因子的释放。

同时,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防卫功
能降低,导致病情恶化。

此外,由于脓毒血症常由感染引起,因此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是导致
病情恶化的主要原因。

总的来说,脓毒血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复杂,涉及到多个系统、器官的
功能紊乱和损伤,治疗难度较大。

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

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

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
《脓毒症病理生理机制》
脓毒症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其病理生理机制涉及多种复杂的生物学过程。

在脓毒症发生时,机体对感染病原体产生过度的免疫反应,导致炎症反应失控,从而对机体组织和器官造成严重损害。

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包括病原体侵入、炎症反应、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炎性细胞活化和毒素释放等多个环节。

病原体侵入是脓毒症发生的首要环节,当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免疫系统会迅速启动炎症反应,释放炎症因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等,吸引炎性细胞和免疫细胞聚集于感染部位。

在炎性反应过程中,炎症因子对血管内皮细胞产生损伤作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局部微循环受损,血液中的细菌、毒素和炎症介质渗漏至组织间隙,加剧炎症反应。

同时,炎性细胞也会被激活释放毒素,造成组织损伤。

在脓毒症的进展过程中,机体免疫系统的失控和炎性细胞活化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因此,了解脓毒症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预防、早期干预和治疗脓毒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未来,研究者可以通过深入探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策略,提高脓毒症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研究进展完整版

脓毒症时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的研究进展完整版脓毒症(sepsis)是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严重时可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脓毒性休克,甚至死亡。

当前,脓毒症的发病率和病死率仍然居高不下,在美国,脓毒症在危重患者致死因素中居首位,每年有75 万新增脓毒症患者,而其中又有21 万患者因脓毒症而死亡。

脓毒症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仍未完全阐明,脓毒症早期,感染部位招募大量中性粒细胞,通过吞噬病原菌、脱颗粒释放蛋白酶等物质来达到杀菌的作用。

此外,中性粒细胞还具有另外一个特殊的效应机制,即“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使得中性粒细胞在胞外仍然具有有效的捕获及杀伤病原菌的能力,从而对机体产生重要的保护作用。

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脓毒症时NETs 的产生也可以导致病情加重。

现对NETs 的形成、结构、杀菌机制及其对脓毒症的作用进行系统阐述,以进一步探讨脓毒症的发病机制,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 NETs 的形成2004 年,Brinkmann 等首次报道了中性粒细胞特有的杀菌机制——NETs。

NETs 的产生是中性粒细胞特殊的细胞死亡过程,这种过程称作NETosis [9]。

NETs 主要由成熟的中性粒细胞产生,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因为缺少了对刺激信号的反应能力而不能形成NETs [10]。

研究表明,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以及真菌等均可以引发中性粒细胞产生NETs。

脓毒症时,在多种刺激物的作用下中性粒细胞活化,通过还原型辅酶Ⅱ(NADPH)氧化酶途径产生大量活性氧簇(ROS),进而启动NETosis [11]。

中性粒细胞内嗜天青颗粒中储存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NE)、髓过氧化物酶(MPO)转位至细胞核内,NE 降解接头蛋白H1 及核心组蛋白(histone),MPO 则对此过程具有促进作用。

此外,在精氨酸脱亚氨酶4(PAD4)的作用下,组蛋白H3 精氨酸残基瓜氨酸化,组蛋白H3 构象改变。

脓毒症的规范治疗及最新进展

脓毒症的规范治疗及最新进展

加强医院感染控制
严格遵守消毒和隔离制度,减少院内感染的发 生。
提高医疗质量
优化诊疗流程,提高医疗质量,降低脓毒症的发生率。
04 脓毒症的护理与康复
脓毒症患者的护理要点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及时清 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给予 吸氧或机械通气。
维持内环境稳定
监测患者的电解质、酸碱平衡 和血气分析,及时纠正内环境 紊乱。
认知行为疗法
帮助患者调整认知方式,减少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 的发生。
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联系, 提高生活质量。
05 脓毒症的未来展望
脓毒症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一种通过修改或调控基因表 达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在脓毒症中,基 因治疗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增强免 疫功能等途径来改善病情。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心率、 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控制感染源
及时诊断并处理感染病灶,采 取有效抗感染治疗,防止感染 扩散。
营养与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易 消化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肠 内或肠外营养支持。
脓毒症患者的康复训练
早期康复训练
在病情稳定后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包括床上被动运动、 关节活动等。
液体复苏
01 根据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给予适当的液体复 苏,维持正常的血压和心输出量。
02 注意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避免过量输液引起肺水 肿和心功能不全。
03 对于严重低血压或休克的患者,应及时给予血管 活性药物。
机械通气
对于呼吸衰竭的患者,应及时使用机械通气,维持正常的氧合和通气功能。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避免过度通气或通气 不足。

oXiris脓毒症AKI治疗新进展

oXiris脓毒症AKI治疗新进展
率、肾功能恢复有利
Rimmelé, et al. NDT. 2023.
Bagshaw SM, Kidney Int. 2023.
22
治疗剂量 | 提议 20-25ml/kg·h 旳达成剂量
IVOIRE 研究
• HVHF(70ml/kg·h)相比原则剂量 HF (35ml/kg·h)未能改善 28d 生存率、血 流动力学指标以及器官功能
• 肾血管 & 肾小管内皮损害 • 肾内血液重分布 & 微循环障碍 • 肾小球灌注压下降 & 滤过压下降 • ……
Kellum JA. Nat Rev Nephrol. 2023
5
1
脓毒症 & 脓毒症 AKI 病理生理
2
脓毒症 AKI 旳血液净化治疗
3
oXiris 技术原理 & 有关研究
4
oXiris 临床应用教授提议
HVHF: 高容量血液滤过; CPFA: 连续性血浆滤过吸附; RAD: 肾小管细胞辅助装置; SCD: 选择性细胞分离装置
7
脓毒症 AKI 血液净化 — 治疗靶标
预防
抗菌药物 &
感染源控制
优化血流 动力学
液体、血管活 性药等
免疫调整 &
靶向治疗
血液净 化治疗
内毒素清除
机制:吸附、灌流吸附、血浆置换、杂合疗法 代表:oXiris、Toraymyxin、TPE、CPFA
Rimmelé, et al. NDT. 2023.
17
临床研究:oXiris 明显改善脓毒症休克AKI患者 SOFA 评分
Shum HP et al.Hong Kong Med J2023 ;19:491-7

BNP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BNP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

BNP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的合成及分泌主要在心室,其目前是心衰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标志物[1],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BNP水平的增加和脓毒症的预后也有一定关系。

本文就BNP在脓毒症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BNP的病理生理特性BNP于1988年首先由Sogoh等[2]从脑组织中分离出来,其由32个氨基酸组成,多肽结构和药理学活性与心房利钠肽极为相似,多由心室肌细胞合成和分泌,主要在翻译水平进行调控。

刺激BNP基因表达及分泌增高的因素主要为物理(心室机械牵张)、化学(暴露于肾素系统)及代谢(缺氧缺血)三方面。

BNP具有利钠、利尿、扩张血管、抑制肾素醛固酮系统、抑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释放及交感神经的过度反应等作用,参与调节血压、血容量及盐平衡。

有研究显示BNP尚具有抑制心肌纤维化、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以及抗冠状动脉痉挛等作用。

二、BNP在脓毒症时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血浆BNP由心室肌细胞分泌,心室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过重、心肌受到牵张或室壁压力增大均可导致BNP释放增加[3]。

因此,BNP被用于评价左室收缩功能并用来预测心衰的预后[4]。

以往认为脓毒症患者血浆BNP的升高是由于脓毒症时心功能不全所致[5]。

脓毒症时释放的炎症因子如IL-6、IL-1、TNFα等可直接抑制心肌收缩功能,并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以及交感神经系统,导致心脏收缩功能不全[6]。

脓毒症导致的双心室扩张是使BNP升高的原因。

有研究表明脓毒症休克时血浆BNP浓度升高,在存在收缩性心功能不全[7]的患者尤为显著。

升高的BNP浓度与LVEF的降低相关,且随LVEF好转浓度降低。

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无心功能收缩障碍的脓毒症患者中BNP也显著升高,提示在脓毒症中BNP的升高存在另外的机制。

已有多个体外实验证实某些促炎症因子如IL-1、IL-6,TNFα等可使培养的心肌细胞分泌BNP增加[8-10],提示炎症反应可能是BNP分泌的另一重要机制,脓毒症时产生的内毒素以及炎症介质可直接诱导BNP的合成。

脓毒症脑病病理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脓毒症脑病病理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脓毒症脑病病理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卢利海;郑梓浩;夏春晓;张思泉
【期刊名称】《现代实用医学》
【年(卷),期】2024(36)2
【摘要】脓毒症相关脑病(sepsis 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是脓毒症常见中枢系统并发症,又称脓毒症脑病(septic encephalopathy,SE)。

SAE发生并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感染,而是由炎症反应引起的弥漫性大脑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涉及到多种病理生理机制。

【总页数】3页(P271-273)
【作者】卢利海;郑梓浩;夏春晓;张思泉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市西溪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15.9
【相关文献】
1.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及早期识别生物标记物研究进展
2.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发病机制和新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3.脓毒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4.脓毒症的免疫病理机制及诊断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5.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病理生理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