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中的学问》《鸡兔同笼》《排列问题》观课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搭配中的学问》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日照市东港区第三小学袁丽
《鸡兔同笼》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
济南市黄台小学来建军
《排列问题》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册
高青县木李镇杨坊完全小学郭路
数学观课报告
在今年的研修活动中,我有幸观看了袁丽、来建军、郭路三位老师的课,使我学到了很多,以下是对三位老师的这三节课给我的感触。
袁丽老师在教《搭配中的学问》时,能以直观的内容为主,以探索学习活动做保障,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使得教学过程始终民主、平等、宽松、愉快。整节课调理清楚,层次分明,下面就这节课的亮点说一说:
1、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具有极强的层次性。本节课从学生非常熟悉的服装搭配问题入手,激发学生对问题探究的兴趣。在探究时,遵循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从简单问题入手,逐步加深难度,从看到摆到画最后到发现规律,层层递进。让学生经历了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的过程,借助动手摆学会有序思考,利用画图体会符号表示的简洁性,通过探寻规律让学生不仅知其然,更能知其所以然。层次清晰,步步深入,在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创设了有趣的教学情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上课伊始,以出游时搭配衣服的情景导入,先让学生帮助搭配上衣和下衣;然后由穿衣的搭配引入到食物的搭配衔接自然流畅,最后联系生活实际引入路线的搭配,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很高,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标。
3、在操作中感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中的“教与学”要以做为中心,在操作中感悟数学,体会数学。十分符合这次展评课的主题“做中学”。本节课教学中老师注重通过学生亲自实践探索,发现规律,总结方法。由于组合知识的抽象性,所以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连一连,说一说,在行动中感受排列组合的思想方法,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小组内分工合作,使学生在互相补充,互相交流中提高,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小组汇报进一步扩大了交流范围,集思广益,拓展思路,加深学生对组合思想方法的认识,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也是一个很好的的锻炼机会。
4、语言简洁指导性强,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解决策略。
老师课堂语言非常精炼,问题指向性明确,小结指导性强。本节课在探究穿衣搭配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发现搭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有序、不重复、不遗漏。并探究多种形式的解决策略:图形、连线、字母标序号等,让学生体会最优化策略。
《鸡兔同笼》是六年级数学广角的内容,学生理解起来是有点难度的,新教材放在四年级下册上,是难上加难啊。不过,来建军老师的这节课课听下来,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错的。
首先,学习《鸡兔同笼》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属于综合应用课,其目的是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中问题的结合,以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鸡兔同笼》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列举法、假设法、方程等方法,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方面完成的较好。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积极思考,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
其次,课堂上,多数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和谐的氛围中
开拓了思维,达到了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目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部分学生会做却不会表达、不敢表达。口语表达能力欠佳。课堂上,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了假设的数学思想不仅可以解答古代趣题——鸡兔同笼问题,还能解答我们身边的问题。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排列问题》是青岛版五四制数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对郭路老师的这节课有以下感触:
一、注重创设多种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郭老师让三个学生排队拍照的问题,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符合中高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开始,学生写出来的三人排列是无序的,而且有遗漏,重复的情况,接着郭老师抓住这一生成资源,进行质疑:怎样才能使摆出来的三人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呢?创设这一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为后面探究有规律的排列数字的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最后,郭老师邀请学生加入三人排队活动中,创设拍照留念、握手告别等游戏活动情境。不仅在游戏的过程中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了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而且学生利用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注重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课标倡导的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动手实践。本节课,郭老师放手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卡片探索新知,在小组合作交流中探索有序、全面、不重复、不遗漏的排列方法,在展示交流时,郭老师让学生在黑板上摆一摆,边摆边介绍摆的方法,这种展示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观察与思考发现的机会。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索有序排列的方法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对:交换法,定位法进行比较,问: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这不仅能强化学生对这两种方法的认识,更是让学生提升有序排列的数学思维。这样学生经历了“定位法”和“交换法”这两种排列方法的形成过程,在操作的过程中直观体会与理解知识,在体验中感受合作的快乐和操作的成功,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三、注重采用游戏形式巩固反馈,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郭老师用破解手机密码设计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让学生先用0、1、2、3四个数字设置一个四位数密码,让其他同学猜。引出用0、1、2、3四个数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密码和组成多少个不同的四位数。你发现了什么?(0不能做四位数的最高位)本节课,从整体来看是一节高效的活动课,在活动中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郭老师引导他们步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