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重症医学科液体容量管理课件

重症医学科液体容量管理课件

05 重症患者液体输出的管理
正常排尿的管理
正常排尿的监测
01
定期监测患者的排尿情况,记录排尿量、颜色、性状等信息,
以评估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
排尿功能的维护
02
对于排尿功能正常的患者,应保持正常的排尿习惯,避免长时
间憋尿和过度排尿。
排尿异常的识别和处理
03
如发现患者排尿异常,如尿量过多或过少、尿液颜色异常等,
02 重症患者液体平衡状态的评估
临床评估方法
体重变化
皮肤弹性
颈静脉充盈程度
观察患者体重的变化情 况,可以初步判断液体
平衡状态。
皮肤弹性是评估脱水程 度的重要指标,皮肤弹 性差可能表明液体不足。
颈静脉充盈程度可以反 映循环血量,是评估液
体平衡的重要体征。
尿量
尿量是反映肾脏灌注和 循环血量的重要指标, 尿量减少可能表明液体
重要性
对于重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可能导致体液容量失衡,如失 血、烧伤、脓毒症等,有效的液体容量管理对于维持生命体 征、预防器官功能衰竭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液体容量失衡的病理生理
容量不足
由于失血、呕吐、腹泻等原因导 致体液丢失过多,引起血容量减 少,组织灌注不足,可能导致休
克和器官功能障碍。
容量过多
应及时处理并查找原因。
需要导尿的重症患者的管理
导尿管的护理
定期更换导尿管,保持导 尿管通畅,防止感染和漏 尿。
尿液的监测
定期监测尿液的颜色、性 状和量,以评估患者的液 体平衡状态和肾功能状况。
膀胱功能的训练
对于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 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膀胱 功能的训练,以促进自主 排尿功能的恢复。
重症患者的腹腔间隙综合征的管理

危重患者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液体管理ppt课件

Non-dialyzed patients
Kidney International 2009;76:422–427
Persistent time of fluid overloaded state associated with mortality
Mortality increased as the percentage of dialysis days in fluid-overloaded state (18% to 62%)
– 700ml进入细胞内 – 250ml进入细胞间隙 – 50ml停留在血管中
• 葡萄糖溶液没有扩容作用! • 补充水分 • 补充能量 • 作为溶媒
常用胶体液组成成分
溶液 成分 率
分子量 取代级 Na Cl 半衰期 血浆增容
• 平衡液中的离子配方与血液相似,因而酸碱失 衡的发生率较低
• 大量补液时,应选择平衡液
高渗液与等渗液
• 高渗液扩容效率更高,并有组织脱水的作用, 因而可用于脑水肿的高危人群
• 现有资料有限,关于其疗效,尤其是安全性需 要进一步的证实
• 有适应症的患者可以尝试给药,7.5%生理盐水 ,单次剂量2-4ml/kg,每日2-3次
Mortality (%)
60
Hale Waihona Puke Standard therapy
EGDT
50
40
30
20
10
0 In-hospital mortality (all patients)
28-day mortality
60-day mortality
Rivers E, et al. N Engl J Med 2001; 345:1368-1377

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治疗PPT演示课件

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治疗PPT演示课件

.
31

pHi (胃黏膜内PH值)和PgC02(胃黏 膜C02张力) pHi反映内脏或局部组织的 灌流状态,对休克具有早期预警意义,与 低血容量休克病人的预后具有相关性。
.
32

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在早期复苏最初 6小时内的复苏目标包括:①中心静脉压 (CVP)8-12mmHg;②平均动脉压 (MAP)≥65mmHg;③尿量≥0.5ml/ (kg· h);④中心静脉(上腔静脉)氧饱 和度(ScvO2)≥70%,混合静脉氧饱和 度(SvO2)≥65%(1C)。
. 9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CVP)是接近右心房处上、下腔静 脉的压力,可反映右房压力及右心功能。CVP 比血压、心率、尿量和组织内氧分压(PtcO2) 能提供更多的血容量信息。但它也受心血管 顺应性、胸腔压力和心肌收缩力等因素的影 响,这些因素在病理状态下足以影响对容量的 准确判断,此时,CVP作用主要是被用来评价右 心接受容量负荷的潜力。
. 25

液体复苏的时机 目前有关液体复苏开始的时间是液体复苏研究的热点 和难点之一,特别是出血性休克,对于少于30分钟的院 前转运病人,液体复苏并不能改善预后,最好的策略是 控制出血,尽快转运。 大量有关出血的实验室研究显示,积极的液体复苏增 加出血和死亡率;有几项研究显示,增加血压可使已形 成的血栓受到破坏,引起进一步出血,而且大量晶体液 输注增加血流速度,降低血粘度,也使出血增加。因而 需进行延迟复苏。有研究者认为,在出血发生后,尤其 是休克期,骨骼肌、皮肤及内脏血管代偿性收缩,就可 以维持重要脏器的临界灌注压。而大量液体复苏会降 低存活率。
. 18

液体的选择 液体复苏的时机 复苏目标与终点 未控制出血的失血性休克复苏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PPT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PPT
02
正常体液平衡
正常体液总量
正常成年人总体液量约占体重的 60%,其中细胞内液占40%,细胞 外液占20%。细胞外液中,血浆占 5%,组织间液占15%。
正常体液平衡调节
体液平衡主要通过肾脏调节,通 过排尿和排汗等方式维持水分和 电解质的平衡。
危重病人的体液失衡
01
02
03
液体过多
危重病人可能出现水肿、 肺水肿、心包积液等情况, 导致液体过多,影响呼吸 和循环功能。
血液制品管理
血液制品是危重病人常用的补液种类之一,包括全血、红细胞悬液、血小板等。
血液制品主要用于补充血液成分、纠正贫血和止血等。
在血液制品管理过程中,应关注病人的血型和输血反应,严格执行输血规范,避免 交叉感染和不良反应的发生。
液体输注速度和剂量的控制
对于危重病人,液体输注速度和剂量的控制非常重要,需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 要,合理调整输注速度和剂量。
案例四:休克患者的液体管理
总结词
及时补液,纠正休克
详细描述
休克患者由于血容量不足,组织灌注 不足,需要及时补液以纠正休克状态。 液体管理需要快速扩容,同时注意监 测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指标,调整治疗 方案。
THANKS.
临床评估
根据病人意识状态、皮肤弹性 、尿量等指标,综合评估病人 液体需求。
治疗方案
根据病人病情和液体需求评估 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包括补液种类、速度和量等。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
03
策略
晶体液管理
晶体液是危重病人常用的补液 种类,包括生理盐水、平衡盐 溶液等。
晶体液主要用于补充血容量、 维持电解质平衡和酸碱平衡, 以及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过少

(精选课件)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

(精选课件)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
32
• 每次输液前,都要对其潜在的益处和风险进行评估。 • 只应在患者有容量反应性并且可能从中获益时才可以进
行快速输液。 • 只有血流动力学获益可能大于累积的液体正平衡带来的
风险,患者才应继续快速输液。
33
• 容量反应性消失时,患者不应再重复进行快速输液。 • 当患者已到达Frank-Starling曲线的顶部,不良影响将逐
• 快速输液后的MAP变化不能预测容量反应性。 • 虽然广泛推荐超声的方法,但超声测量腔静脉及其随呼
吸的变异,并不优于CVP。
17
容量反应性评估:超声心动图
• 超声心动图用于评估容量状态和液体反应性的实用性较 差。
• 经胸超声测量VTI(流速时间积分)评估SV很大程度上 依赖于操作者的能力,且在ICU患者身上难以获取和重 复。再者,VTI并不是一个PLR后或补液试验后快速评估 SV变化的理想指标。
41
• 过去休克病人提倡液体复苏,分布性休克液体灌注达到 10000ml以上,低血容量性休克去提倡液体复苏而导致 血液稀释。心源性休克不是纠正心功能,反而寄希望于 容量反应。液体的种类常见人工胶体或予5%糖水或糖 盐水。今天看来,问题是很大的。根据动态液体代谢动 力学,这些液体并不会转化为容量或很少一些容量。还 有一点即忽视了休克患者自身的代偿机制,休克对患者 造成的心肺功能影响,不同脏器对容量的反应。
22
• PLR简单易行,5分钟内即可完成。除了方法之外,这种 方法的优点是放平下肢后,它产生的影响即可逆转。一 项综合了21项研究结果的荟萃分析指出,PLR对于预测 容量反应性具有非常高的诊断价值。
23
补液试验
• 确定容量反应性的金标准是补液试验后SV的变化。 • 由于晶体液重新分布快,常需要尽可能快的输注,最好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输液速度与剂量调整
输液速度
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心功能状况调整输液速度。一般成人40-60滴/分钟,儿童20-40滴/分钟 。对于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减慢输液速度,避免加重心脏负担。
剂量调整
根据患者的出入量、病情变化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时调整输液剂量。遵循“量出为入”的原 则,保持患者体液平衡。
特殊情况下的液体治疗
肾功能不全患者应限制液体摄入量,避免加 重肾脏负担。根据尿量、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情况调整输液方案。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肺水肿预防与处理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避免 过快过多的液体输入。
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深度和血 氧饱和度,及时发现肺水肿迹象

一旦出现肺水肿,立即停止输液 ,给予高浓度吸氧,同时应用利
重要性
危重病人往往存在严重的液体失衡,如不及时纠正,可 能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甚至死亡。因此,合理的液体管 理是危重病人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液体平衡原理
01 摄入与排出平衡
正常情况下,人体通过摄入水分和食物中的水分 ,以及排出尿液、汗液、呼吸等方式维持液体平 衡。
02 渗透压平衡
细胞内外液体的渗透压保持平衡,是维持细胞正 常生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03 酸碱平衡
体液的酸碱度需保持在一定范围内,以维持正常 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特点
个体化
不同危重病人的病情、年 龄、基础疾病等存在差异 ,液体管理方案需根据个 体情况制定。
动态性
危重病人的病情可能随时 发生变化,液体管理需根 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
多学科协作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涉及 多个学科领域,需要多学 科团队协作,共同制定和 执行治疗方案。
团队成员之间定期进行沟通,共同评 估病人的液体平衡状态和治疗效果,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治疗护理课件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治疗护理课件
够的液体补充。
并发症预防
加强呼吸道管理,预防肺部感染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疮 ;监测血糖,预防应激性高血糖
等。
护理效果评价
生命体征稳定性
观察病人的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指标是否 稳定,评估液体复苏效果。
组织灌注改善
观察病人的皮肤、粘膜、神志等指标是否改善, 评估组织灌注情况。
并发症发生情况
液体复苏的目标和原则
目标
恢复正常的血容量、血压和组织灌注,缓解休克症状,保护器官功能。
原则
根据病人的病情和临床状况,选择适当的复苏液和复苏方式,遵循早期、快速 、足量的原则,同时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和临床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02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治疗
液体选择
晶体液
主要用于补充细胞外液,维持血浆胶 体渗透压。常用的晶体液包括生理盐 水和乳酸林格氏液。
观察病人是否有肺部感染、压疮、应激性高血糖 等并发症发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04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的最新研究进展
新型液体复苏药物的研究
总结词
新型液体复苏药物的研究旨在开发更安全、更有效的药物,以改善危重病人的液 体复苏效果。
详细描述
目前,新型液体复苏药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具有更高渗透压和更低副作用的 药物。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增加血浆渗透压,减少组织水肿,改善微循环,从而改 善病人的预后。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治疗护理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概述 •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治疗 • 危重病人护理在液体复苏中的作用 •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的最新研究进展 • 案例分享与讨论
01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概述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液体复苏是指通过补充体液或血 液,以改善休克或低血容量状态 的治疗方法。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PPT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PPT
液或输液不足的情况。
案例三:心脏手术后患者的液体管理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心脏手术后患者液体管理需根据手术方式和病情调整,以 维持循环稳定和预防并发症。
心脏手术后患者由于手术创伤和体外循环等因素,容易出 现循环不稳定和并发症。液体管理应根据手术方式和病情 调整输液量和速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以维持适当的血容量和组织灌注。同 时,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及时发现 并处理并发症,如心包填塞、低心排综合征等。
根据病人的情况,合理控 制输液速度,避免过快或 过慢引起的并发症。
调整输液种类
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适 当的输液种类,如葡萄糖 溶液、生理盐水等。
监测液体出入量
对病人的液体摄入量和排 出量进行监测和记录,以 评估病人的液体平衡状态。
04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工具 与技术
输液泵
输液泵的优点包括
可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和流量,避免因手工操作引起的误差; 能够持续监测输液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减轻医护人 员的工作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总结词
严重烧伤患者液体管理需及时、适量,以恢 复血容量和组织灌注。
详细描述
严重烧伤患者由于体表皮肤受损,大量体液 从伤口渗出,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和组织灌 注不足。液体管理应及时补充渗出的体液, 以维持正常的血容量和组织灌注。同时,应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等指标,根 据病情调整输液量和速度,避免出现过度输
详细描述
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无法正常排除多余的液体和电解质,导致液体潴留和电解质紊乱。医生需要密切 监测病人的肾功能和电解质水平,通过调整输液量和种类,以及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来维持病人液 体平衡和正常肾功能。
肺水肿

危重病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液体管理
• 水乃万物之源,生命现象离不开水。然而,物极 必反。在重症病人,水多了,会“肿”死;水少 了,会“渴”死。




• 何种液体复苏? • 何时复苏? • 何时结束复苏?
液体治疗的目的
• 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 –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氧供和氧耗 • 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的平衡 • 作为多数临床治疗用药的载体
• 目前观点
–纠正组织缺氧 –消除氧债
严重感染早期目标性治疗
Early Goal-Directed Therapy (EGDT)
要求在作出诊断的最初6小时,进行积极的输液复苏、稳定循环功能,重建氧平衡
• 恰当的复苏终点定为:
–尿量>0.5ml/kg/h –平均动脉压>65 mmHg –CVP=8——12 mmHg –ScvO2>70%
HES的用量
正常情况 下HES仅可以保 存留在血管内, 如果不存在有 毛细血管漏的 情况,是不能 通过血管壁的。
细胞内液 组织间液 血浆
FFP的用量
FFP用量=
Espected PV increment × distribution volum
Normal PV
Expected PV increment (预期增加的容量)= 0.5L
• 胶体优点
– 扩容效果好(静脉后5min达峰) – 血管内容量维持时间较长(数小 时) – 白蛋白有利于改变sepsis的抗氧 化状态
胶体缺点
降低肾小球滤过率 干扰凝血功能 万一过量,可造成长时间静水 压性肺水肿
• 晶体缺点
– 大量才能满足扩容效果 – 导致组织、器官水肿
欧洲200个ICU的流行病学调(2002.5.1-5.15)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通过胸部X线片了解肺部 情况,如肺水肿、胸腔积 液等
B超检查
利用超声技术观察心脏、 血管及腹腔脏器等,以评 估体液分布及脏器功能
CT或MRI检查
对于复杂病例,可采用CT 或MRI等高级影像学技术 ,更准确地了解病人体内 液体分布及脏器功能状态
03 常见危重病症液体管பைடு நூலகம்策略
休克患者补液策略
快速补液
定期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如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等,及时发 现异常并处理。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危重病人液体管理的重要性
液体管理的基本原则
维持血容量、电解质平衡,确保组织器官 灌注。
根据病情、生理需求和液体平衡原则进行 补液。
常用补液途径及优缺点
液体管理过程中的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2
03
04
血常规检查
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等 指标判断病人是否存在贫血或
血液浓缩
电解质检查
监测钠、钾、氯等离子浓度, 以了解体内电解质平衡情况
血气分析
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了解病人的 酸碱平衡及呼吸功能
肾功能检查
监测尿素氮、肌酐等指标,以 评估肾脏功能及排泄能力
影像学检查技术应用
01
02
03
X线检查
调整补液速度
03
根据患者的心肺功能及液体需求,调整补液速度,避免过快导
致心肺负担加重。
心功能不全患者补液技巧
控制补液总量
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应严格控制补液总量,避免 加重心脏负担。
选择合适的液体类型
优先选择胶体溶液或等渗晶体溶液,以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减 少组织水肿。
调整补液速度
根据患者的心率、血压及中心静脉压等指标,调整补液速度,确 保心脏能够承受。

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刘晶晶幻灯片PPT

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刘晶晶幻灯片PPT

●生理盐水 ●林格氏液
●白蛋白 ●贺斯万汶 ●明胶 ●右旋糖酐
●全血 ●红细胞 ●血浆
themegallery
血制品
❖ 血制品需求量不断上升 ❖ 捐血量处于平台或正在减少 ❖ 血制品带来的风险也在激增 ❖ 必须有协商一致的成分输血标准
themegallery
血制品不可单纯用于扩容
❖ 扩容效果不理想 ❖ ● 全血的血浆增量效力少 ,血液动力学改善并不理想 ❖ ● 全血输入后血浆粘滞度增加,不利于改善微循环灌注
Diaspirin Cross-Linked Hemoglobin is Efficacious in Gut Resuscitation As measured by GI Tract Optode
Frankel HL, J Trauma, 1996
themegallery
平衡盐液1000ml 体内总水分1000ml
❖ 25 g × 15 ml = 375 ml ❖ 病人输入100 ml 25%的白蛋白,将可以在输入45分钟后
增加血浆容量约400 ml
themegallery
1
是否应使用白蛋白
2 什么情况下使用白蛋白
争论很多 意见不一
themegallery
反对者
❖ 引起液体负荷过重 ❖ 降低Ca2+利用,影响心肌收缩性 ❖ 通过抗凝增加出血 ❖ 影响水钠排泄,促使肾功能衰竭 ❖ 渗漏至间质 ❖ 损害免疫机制 ❖ 大问题?危害?
体复苏 ❖ 〔2021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治疗指南〕
themegallery
❖液体复苏的主要目标: ❖ 良好的组织灌注 ❖大量证据说明 ❖适当的组织灌注可改善急危重症患者
的结局 ❖其中适当和足够的血容量必不可少

重症医学科液体容量管理PPT课件(2024版)

重症医学科液体容量管理PPT课件(2024版)
▪ Septic shock bundle(6小时内完成)(1)初始液体复苏后仍存在低 血压患者应使用缩血管药物维持 MAP ≥65mmHg。(2)仍持续动脉 低血压者,和/或初始血乳酸>4mmol/L者:①CVP≥8mmHg ② SCVO2≥70%
2024/11/12
33
液体管理—动态化
▪ 推荐意见8:CVP 8-12mmHg、PAWP12-15mmHg可作为严 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目标,但应连续、动态观察。 (E级)
2024/11/12
7
液体治疗目的
• 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
– 保证组织、器官必需的氧供和氧耗
• 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代谢的平衡 • 作为多数临床治疗用药的载体
2024/11/12
8
▪普通病人液体治疗,多数是作为临床治疗用药 的载体
▪重症病人因丧失水平衡调节能力,液体治疗是 为了维持内环境稳定
100 80 60 40 20 0
死亡率
EGDT group standard group
28day
60day
住院时间
2024/11/12
Rivers E et al. N Engl J Me1d4. 2001; 345: 1368-77.
ICU
▪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策略变化很快,在脓毒症早期提倡 充足的液体复苏,但是在晚期提倡保守的液体管理,尤 其是当肺脏受损伤时,如果液体不加以控制,所有的策 略都可能是危险的(水肿、心衰等)。
2024/11/12
25
休克一定有低血压吗?
▪ 休克早期 ▪ 原有高血压者 ▪ 休克并不一定伴有低血压 ▪ 出现低血压,休克已进入失代偿期
▪ 不能单纯以血压降低作为是否发生休克的分水岭

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渗透压只要改变1%就产生反应
第三页,课件共49页。
危重病患者的容量缺乏
绝对性低血容量
外源性丢失
▪ 失血 ▪ 胃肠道 ▪ 泌尿系 ▪ 皮肤表面
内源性丢失
▪ 血液外渗
▪ 体液渗出或漏出
相对性低血容量
血管床容量增加
第四页,课件共49页。
危重病患者的容量缺乏
发热
500 ml/d/C (38C以上)
第十九页,课件共49页。
液体管理—动态化
出入水量:24h,/8h,/6h,/4h,/h CVP和PAWP单个测量值价值不大,但在参考基
线水平的基础上观察其动态变化有一定意义
危重病人管理的一个重要要求:
Beside
第二十页,课件共49页。
液体管理—个体化
年龄
器官功能状态
疾病严重程度
PICCO 4P医学
CVP对容量负荷试验的反应
容量不足
容量足够
容量过多
10
CVP (mmHg)
第二十六页,课件共49页。
容量负荷试验-意义
定量的客观指标替代了主观判断
Let’s see what happens and call me if you are in doubt.
容量缺乏得到更快纠正 减少容量负荷过多的危险
危重患者的液体管理
第一页,课件共49页。
正常成年人水摄入与排出
ICU危重病人?
出入量统计方式
第二页,课件共49页。
水平衡调节
通过调节水的摄入和排出实现 人体下丘脑有两个特殊部位:口渴中枢和渗透压感
受器
缺水:细胞外液量减少兴奋下丘脑渴中枢口渴
饮水
渗透压升高兴奋渗透压感受器ADH↑ 尿量↓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危重病人的液体管理ppt课件
36
方案制定-剂量
限制性复苏 1992年以来,Copone、Stern等经 过动物和临床研究观察到,在活动性 出血控制前积极地进行液体复苏会增 加出血量,使并发症和病死率增加从 而提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概念
37
方案制定-剂量
限制性液体复苏 限制性液体复苏是指机体处于有活动性出 血的创伤失血休克时,通过控制液体输注 的速度,使机体血压维持较低水平(收缩 压<90mmHg),直至彻底止血
全血
乳酸林格液
新鲜冻干血浆
其它电解质溶液 人血白蛋白
明胶 右旋糖酐 羟乙基淀粉
21
晶体液
扩充功能性细胞外液 补充电解质 增加肾小球滤过率 价廉 时效短
22
等张晶体液
平衡液(林格氏液): 优点:
电解质酸碱度、渗透压及缓冲碱与细胞外液相近 增加血容量、补充组织间隙的液体
4
体液的分布(70kg)
细胞内液体 28L
(ICF) 体内液 42L 体总量 BW×0.6
BW×0.4
细胞间液 10.5L BW×0.15
细胞外液体 14L
(ECF) BW×0.2 血管内液体 3.5L
BW×0.05
5
正常血容量
体重: 血容量: 红细胞比容 红细胞 血浆
70kg 5000ml
The SAFE (Saline vs. Albumin Fluid Evaluation) Study Investigation. A comparison of albumin and saline for fluid resuscitation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N Engl J Med 2004; 350: 2247-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容量反应性评估
使用CVP或补液试验后的CVP变化预测容 量反应性,不比抛硬币准确多少。
快速输液后的MAP变化不能预测容量反应 性。
虽然广泛推荐超声的方法,但超声测量 腔静脉及其随呼吸的变异,并不优于CVP。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新兴的循证认为积极的液体复苏导致严 重的组织水肿,它将影响器官功能及增 加患病率和死亡率。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容量复苏的平衡点
改善心脏前负荷和心 排量
容量负荷超载引起组 织水肿
50%以上的危重患者没有从补液治疗中获益。——《重症医学2011》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对于危重病人的液体复苏,目前大多数 专家提出了一个比较符合生理的液体复 苏方法,它是基于6个根本性的原则。如 果考虑进行快速输液,建议根据以下原 则使用动态而不是静态指标进行评估。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过去的20~30年间,通过测定中心静脉压 或肺动脉楔压进行积极的液体复苏被认 为是复苏的基石。这种思路导致了僵化 的模式化治疗,在重症和创伤患者接受 大量晶体液输注,而不管他们的血流动 力学状态。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容量反应性 VS 液体复苏
各种关于危重患者、创伤患者及围术期 患者的研究已经反复并且是一致地揭示: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仅有大约50%存 在容量反应性。这个基本概念对液体治 疗是“复苏的基石”的传统概念发起挑 战,但目前还未被大家广泛接受。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Hale Waihona Puke 第一医院一• 概述

• 原则1:容量反应性:液体复苏的基础

• 原则2:大部分指标不能确定容量反应性

• 原则3:确定容量反应性的方法

• 原则4:血流动力学对补液试验的反应轻微而短 暂

• 原则5:有容量反应性并不等于需要快速输液

• 原则6:高CVP是损害器官灌注的一个主要因素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容量监测指标
前负荷压力指标 前负荷容积指标 前负荷动态指标
容量试验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2临床体征,胸片,CVP和超声都不能 确定容量反应性
虽然临床体征,如低血压、心动过速、 脉压偏低、皮肤灌注差和毛细血管充盈 迟缓,有助于判断组织灌注不足,但这 些体征不能确定容量状态或容量反应性。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 如果满足以下2个条件,输液会增加SV。
• 1)如果快速输液增加了张力性容量,平 均循环充盈压升高的幅度超过CVP,则静 脉回流梯度增加。
• 2)2个心室都处在Frank-Starlin曲线的 上升支。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 张炎安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危重病人液体复苏与容量管理是每一个医生都必须面 对但又是非常复杂的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争论了很 多年,近几年才有一些方向感,当然还是不精确。同 时,不同科室的医生对待这个问题也是有不同的看法, 例如麻醉科一般以容量复苏为主,因为患者面临着外 周阻力急剧的变化。心内科注重心功能的变化,因此 液体量非常保守。脑外科最担心脑水肿,经常寄予脱 水处理,达到一个负平衡。肾内科喜欢容量多一些, 有助于肾脏的灌注。那么我们究竟以什么为方向?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1 容量反应性:液体复苏的基础
从根本上说给患者输液的唯一理由是增 加每搏输出量(SV),如果没有增加SV, 输液是无用的,甚至是有害的。如果补 液试验后(通常500ml 晶体液),患者 的SV增加至少10%,则认为患者存在容量 反向性。
Frank-Starling 曲线
每搏量和心脏前负荷的关系曲线依 赖于心室收缩功能(前负荷储备)
正常时,容量治疗增加前负荷 (A→B),每搏量明显增加 心室收缩功能(前负荷储备)减弱 时,容量治疗不增加每搏量 所以只根据前负荷(A)的静态值 预测容量治疗效应不确实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 原则1:容量反应性:液体复苏的基础

• 原则2:大部分指标不能确定容量反应 性

• 原则3:确定容量反应性的方法

• 原则4:血流动力学对补液试验的反应轻微而短 暂

• 原则5:有容量反应性并不等于需要快速输液

• 原则6:高CVP是损害器官灌注的一个主要因素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心输出量与心室前负荷的关系
Frank-Starling曲线显示: 当有低血容量和低前负荷(陡
峭部分曲线)给于液体复苏,心 搏量增加,(液体反应性好), 当前负荷在平坦部分曲线(液 体反应性迟钝)。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容量反应性
这些理念明确只有存在液体反应性的患 者才能进行液体复苏。
这代表着思维方式的重大改变,即将 “容量反应性”作为危重患者、创伤患 者和围术期患者管理的核心。
L ONG Y AN F IR S T HOS P IT AL
福建医科大学附 属龙岩第一医院

• 概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