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论述与简答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4.社会主义荣辱观
2、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
2、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
3、引导当代大学生进得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涵及重大意义
党的十七大明确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产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时代性,是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趋势的反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所以是振兴中华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体现了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和根本要求。
1、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1、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2、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3、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4、爱自己的国家
时代意义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1、法律的本质、特征与作用
一)法律的本质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本质的论述
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意志体现
法律体现的是上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
法律是由特定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二)法律的特征
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
指引作用
预测作用
评价作用
强制作用
教育作用
2、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第一,依法治国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第二,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第四,依法治国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第五,依法治国是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基本标志。
第六,依法治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设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建设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建设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建设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见着完备的党内法规体系
3、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
科学立法:法律是治国之重器,立法是法治的龙头环节。
严格执法: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
公正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是司法活动最高的价值追求。
全面守法: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
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关键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
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中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核心。无论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还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都是通过党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实现的。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党领导人民推翻剥削阶级统治、建立人民政权,就是要组织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这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离开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当家作主的权利,党的领导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的根本特征。离开了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政治和法律制度就失去了前提和基础。
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只有以法制为依托,才具有可靠的保障;法律只有以民主为基础,才具有至上的权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与法制建设相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归根到底也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人民当家作主提供政治和法律制度保障。
1、全面理解社会主义法治思维的内容、意义和要求(P188思考题1)
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主要包括权利义务相统一、重证据、讲程序.
(1)权利义务相统一
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思维方式是公民就具有的基本法律修养,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贯通,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要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必须要培养权利义务相统一的法律思维方式.
(2)重证据
证据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客观事实.在诉讼程序中是凭借证据来认定相应事实的,并以此作为适用法律的根据,这就是重证据的根本原因.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证据意识,注意保存和搜集证据.
(3)讲程序
法律程序是人们进行法律行为必须遵循或履行的法定的时间或空间上的步骤和形式.是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和必要条件.因此,讲程序是法律思维的一个重要特征.
3、把握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翁,是法治国家的建设者和捍卫者,尊重法律权威是法定义务和必备素质。1.信仰法律应当崇尚、信仰法律,增强对法律的信任感、认同感。不信仰法律,就不可能建设成法治社会。立法、执法、司法/司法公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2.遵守法律公民要用实际行动捍卫法律尊严,保障法律实施。参与社会活动,实施个人行为,都要以法律为依据,不得违反法律规定。
3.服从法律应当拥护法律的规定,接受法律的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服从法律进行的管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对一切依据法律和事实作出的决定,真心接受,自觉执行。
4.维护法律对违法犯罪行为,要敢于揭露、敢于抵制;坚决克服事不关己高高观其的消极心态,抵制遇事回避、私下了之的惧法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