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
简论电影艺术的民族化与全球化
简论电影艺术的民族化与全球化作者:刘双来源:《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1期刘双(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8)摘要:电影艺术在全球化的语境下,民族性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民族化与全球化作为一对概念似乎也日渐复杂。
一方面,作为“视觉的世界语”,在新技术新手段的操作下佳作不断;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精神需求,民族化又是一个重大课题。
可以肯定的是,只有坚持民族价值观念,融入现代技术手段,兼具全球文化视野,电影艺术的发展才具有光明的前途。
关键词:电影艺术;全球化;现代化;民族化中图分类号:J9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 - 5884( 2011) 01 - 0154 - 02在当前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的商业属性注定了电影艺术走向世界的必然性。
在东西兼顾的商业化创作心态下,电影艺术的民族性界限逐渐变得模糊。
出于本土意识对经济一体化、文化同质化趋势的担忧,为了保护民族电影产业、捍卫文化多元性和坚持民族价值观念,一股以民族化对抗全球化的思潮也悄然出现。
然而,电影艺术究竟需要民族化还是全球化,似乎陷入到了一个语义悖论当中。
著名电影评论家钟惦斐曾指出:“真实地反映中国人民的现实生活,就必然是民族的。
电影与其他艺术形式不同,过分强调民族化有副作用。
”著名美学家李泽厚也指出:“不能把那些固定的僵化的形式,说成一定是民族形式。
过分强调民族性,排斥外来的东西,进场时民族要趋于保守的时候。
”电影史家邵牧君则认为:“‘民族化’是一个针对外来文化的口号。
他要求把外来的影响置于民族文化传统的管辖之下,把外来文化改造(化)成符合民族传统特点的形态。
”他进而断言,“在文化问题上鼓吹‘民族化’的道路,必然意味着今随古制,崇尚国粹。
”总的来说,在当下中国的电影界大致有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
一部分人认为,电影艺术是“舶来品”,是“视觉的世界语”,是与传统最缺少关联的国际性新型艺术;另一种看法则认为,中国最早有“影戏”的传统,电影似乎是早已有之,故应强调走民族化的道路。
现代民族设计理念
现代民族设计理念现代民族设计理念是指在设计中体现民族文化和特色的理念。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民族文化面临着同化和忽视的风险,为了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的独特性,现代民族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现代民族设计强调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度挖掘和创新,融合现代艺术和设计元素,以期达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首先,现代民族设计强调文化传承和独特性。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入研究和挖掘,设计师能够了解和把握民族文化的特点和精髓,将其运用到设计中。
同时,在设计中注重保留民族文化独特的元素和形式,避免简单地模仿和拷贝外来设计理念,更好地展示民族的个性和魅力。
其次,现代民族设计注重融合创新。
设计师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
通过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艺术和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特而具有现代感的作品。
这种融合创新的设计理念,不仅能够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喜爱,还能够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另外,现代民族设计注重可持续性。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注重选材和生产工艺的环保和可持续性,避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设计师还应该注重与当地手工艺人合作,保护和传承民族手工艺技术,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通过可持续的设计理念,现代民族设计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还能够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价值。
总之,现代民族设计理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融合现代艺术和设计元素,注重可持续性发展。
通过这种设计理念的运用,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展示民族的个性和魅力,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同时,现代民族设计还能够为当地社区带来经济和社会价值,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代民族设计理念的发展,不仅对于各个民族的文化保护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也对于推动全球设计领域的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平面设计的国际化与民族化
平面设计的国际化与民族化平面设计作为一门技艺,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媒体的发展,平面设计也呈现出了国际化和民族化的两个趋势。
国际化是指平面设计在全球范围内趋同化,而民族化则是指平面设计在某个特定地域内呈现出特定的文化特色。
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深入探讨平面设计的国际化与民族化。
一、国际化的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在全球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平面设计面临的利益和挑战已经超越了国界和地域限制。
在这个背景下,平面设计面对的语境和受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这对平面设计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许多大型企业的广告和品牌形象都已经全球化,这些企业都希望自己在当地能够更好地接纳和被接纳。
因此,平面设计师必须把握国际趋势,评估其解决方案是否适应当地市场,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已经成为了平面设计师普遍面临的问题。
国际化的同时,传统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也受到了挑战。
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许多原本独立、有自己传统文化和艺术风格的国家和地区,都受到了全球一体化的冲击,文化交融,文化碰撞,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全球性质的新文化形态。
这些新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导致了从全球到地方的重新定义,在这个改变的时间里,平面设计师必须学会更好的掌握多样性文化,可流动和介入文化时代的设计思路,将设计和色彩元素融合到本土文化中,从而满足越来越多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设计需求。
二、民族化的现状相比国际化,平面设计的民族化则是指在某个特定地域内呈现出特定的文化特色。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美和符号。
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了解和掌握本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本地的特色和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
中国是一个五千年文明的古老国家,平面设计师在设计画册、广告等作品时,都可以充分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比如汉字、中国结、颜色等,让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魂。
但同时,平面设计师也必须要将本土元素与国际化元素充分结合,产生落地生根,具有创造力和新思维的设计作品。
谈设计的民族性
谈设计的民族性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对现代设计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无论怎样的发展,它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民间美学对它的深刻影响。
也就是说,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不但无时无刻地影响着现代艺术运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
让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传统民族文化价值的多重性。
首先是原创性,审美文化必须是体现一定的审美意识而又能给人以美感享受的文化,从这个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诗、乐、舞等艺术和人体装饰、韵律美,都是来自民间的,都是各族人民群众创造。
设计师应该充分学习这些宝贵的知识。
其次是蕴藏性,传统美学活在民间,新美学诞生在民间,因而民族民间美学这个宝库的蕴藏量特别丰富。
所以设计师从中获取的设计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艺术需要创新,艺术本身又存在延续性。
但这种创新不是一味的否定前文化,这种否定应该是肯定的否定,确切的说应该是扬弃。
古人说的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这是指导我们用优秀的民间文化去设计出优秀的作品来。
设计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
因为全世界的文化不是来自于同一源头,所以必然就存在民族性的问题。
世界上每一民族,由于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制约,形成了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自己的设计活动和产品中。
由于设计成形于设计的意识观念、是设计意识的物化、是民族设计意识的派生、是在人们设计观念指导下的活动方式和实践成果,因此每一个设计都拉上了不同的民族色彩,打上了民族性的烙印。
设计需要创造,如果没有创造,整个世界将是同一个模样,但创造是有基础的,不同的地区有其他地域环境、气候条件、经济情况、人文思想、民族习惯等等差异,表现在设计方面,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色。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人与人,人与物之间讲求和谐共处,因此在自我实现的要求上表现得深沉含蓄又强烈突出,反映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内容。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传统的文化和民族性在中国人的血液中流淌着。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设计行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
如何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成为了当代设计者们需要思考和探索的课题。
1. 继承传统元素在中国现代设计中,设计师们将传统的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如汉服、唐卡、传统雕刻技艺等。
这些传统元素的运用不仅能够提升作品的审美价值,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服装设计中,设计师们将汉服的剪裁和图案融入到现代时尚中,设计出既能展现中国传统美感又符合当代审美的新款汉服。
而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们也会在建筑的装饰上融入传统的木雕、砖雕等元素,使建筑更具中国味。
2. 借鉴世界元素设计师们也在创新的同时进行了更多的跨文化交流,借鉴了世界各地的元素来丰富自己的设计语言。
传统的中国文化与世界各地的元素相融合,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现代生活的设计风格。
在家居设计中,中国传统元素与北欧简约风相结合,形成了既典雅又实用的装饰风格。
在服装设计中,中国元素与日韩流行元素相融合,设计出了既具有中国传统风韵又符合年轻人时尚需求的服装作品。
3. 引领潮流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性元素在当代设计中也不断被重新诠释和发展。
从传统的文化中汲取灵感和元素,结合当代审美和时尚潮流,创造出独具中国风格的设计作品,引领着潮流的发展。
设计师们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纹样、色彩、图案等元素,设计出了符合当代审美的家居产品、服装、商业空间等作品,成为市场上的热门产品。
1. 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将传统的民族性融入到现代设计中,需要设计者们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平衡点。
传统的文化元素需要得到继承和发展,但也不能简单地照搬和模仿,需要在创新中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诠释和发展。
设计者需要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将其精髓与当代审美相结合,创造出既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又能符合当代生活需求的设计作品。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民族性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民族性是指某一特定民族所具有的独特的文化和艺术特色。
在设计中,民族性不仅能够体现当地的特色和文化,也能够将传统的元素与现代的设计相结合,创造出独一无二的作品。
在中国的现代设计中,民族性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第一,民族性的文化符号和图案的运用。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这些传统可以通过设计中的符号和图案进行体现。
在家具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纹样和色彩,让设计作品更具有中国特色。
在服装设计中,可以使用传统的刺绣和图案,营造出中国风格的服装。
通过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能够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也能够吸引更多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
第二,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结合。
现代设计注重实用性和创新性,而传统的民族元素往往以古老和保守的形象示人。
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既保留传统的特点,又能适应现代设计的需求,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个好的设计师应该具有创新和包容的思维,可以通过重新解释和诠释传统元素,将其转化为适应现代设计的形式。
在建筑设计中,可以运用传统的建筑材料和结构,结合现代的建筑技术和理念,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
民族性与国际化的结合。
随着全球化的趋势,中国的现代设计也面临着与国际设计接轨的挑战。
如何将中国的民族性与国际化的设计理念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作品,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中国现代设计师可以通过学习国际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打造出独特的作品。
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将传统的工艺技术与现代的材料和工艺相结合,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产品。
在应用民族性设计的也需要思考一些问题。
如何平衡民族性和个人创造力。
传统的民族元素往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如果过于追求民族性,可能会限制创造力的发挥。
设计师需要在保留民族特色的也要加入自己的个人创意和创新。
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
在追求利润和商业化的驱动下,设计师很容易陷入复制和模仿的怪圈。
服装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
服装设计的民族化与国际化随着全球化的进程,服装设计越来越受到国际化和民族化的影响。
无论是在国际市场还是在本土市场,服装设计都需要考虑其国际化和民族化的特点。
首先,国际化的服装设计需要考虑不同文化对服装的不同审美标准和需求。
全球各地的消费者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审美观念,因此服装品牌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例如,在欧美市场,对时尚和潮流的需求比较高,对色彩和图案的要求也比较丰富。
而在亚洲市场,对服装的细节和质感较为重视,以及浓厚的民族文化传承和独特的审美习惯。
因此,在服装设计的国际化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对各国文化背景的了解,掌握当地市场需求,以此来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其次,民族化的服装设计需要依靠本土文化的特点和传统。
在国内市场,消费者对服装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这也导致了更多服装品牌对本土文化的关注和挖掘。
这样的做法充分体现了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也更容易在市场中取得成功。
例如,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被广泛的运用到服装设计中,成为了当下热门的设计趋势。
比如唐装、汉服、蓝印花布等,既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又符合国内市场对个性和文化自信的需求。
但是,在服装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过程中,并不是绝对的二选一。
国际化和民族化的服装设计可以相互融合,使服装品牌和设计师更加灵活和多元化。
例如,一些品牌在设计中将本土文化元素与国际流行趋势相结合,从而创造出独具特色的产品系列。
这种做法既具有国际化的时尚元素,又体现了本土文化的个性和差异化。
综上所述,服装设计的民族化和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设计师和品牌需要在设计中合理运用两者相互融合的优势。
服装设计需要注重本土文化元素的挖掘,也要考虑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潮流趋势,并适时地融入其中。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市场需求,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
浅谈现代设计中设计民族化的运用
202作者简介:王歌语(1997— ),女,汉族,北京人。
主要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各种观念、思想、知识碰撞出了璀璨的火花。
这使得民族文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成为了焦点。
对此,做好现代设计中设计民族化的研究则十分重要。
一、设计民族化需求的成因(1)民族审美观念。
世界范围内存在诸多民族,各民族都存在差别各异的文化背景、审美观念等。
而且受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的约束,各民族的语言、习惯等均不相同,所以审美观念也存在较大差异。
民族审美心理一般是民族长期发展中形成的,深受客观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等影响。
所以,各民族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审美观念。
因此,在现代设计中要结合各民族审美观念,才能保证产品设计方案符合消费者需求。
(2)和不同民族风格特点的区别。
民族化继承了本民族的传统主脉,未曾丢失民族特色。
民族风格则代表某个国家、民族对艺术观念、色彩的使用喜好,属于承前继后的一种独特表现。
因为各民族生存的自然、社会条件存在差异,所以均会形成与其他民族不同的语言、习惯、道德、思维、价值和审美观念,因而也就必然形成与众不同的民族文化观,不同的民族文化观,反映不同的民族心理,这在设计艺术领域中就体现出不同的设计风格。
比如,日本的民族化设计产品就充满了新颖、灵动且饱含人情味的特点,这主要和他们的民族文化观念有关。
因此,各民族均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特点,这些民族间的特点及差异的存在,使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民族化风格,这正是现代设计中需要的元素。
二、设计民族化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1)平面设计中设计民族化的展现。
平面艺术设计十分重视设计民族化问题,更是平面设计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重视设计民族化有助于民族传统审美的发展与延伸。
国内平面设计起步较慢,不过却取得了诸多成就,这主要是因为国内平面设计深刻分析、研究了中西方文化差异。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文化遗产的大国,要想在世界领域独树一帜,中国平面设计界就必须将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精神渗透到设计作品当中。
全球化背景下的民族化设计
二 、设计 全球 化 的趋 势
全球 化指 人 类 的社会 、经济 、科 技和 文 化 等各 个层 面 ,突 破 彼此 分割 的 多 中心状 态 ,走 向世 界 范 围同 步化 和一 体 化 的过程 。 是一 个 以经济 全 球化 为核 心 、包 含 各 国各 民族 各地 区在 政 治 、文 化 、科技 、军事 、 安全 、意 识 形态 、 生活 方式 、价 值 观念 等 多层 次 、多领 域 的相 互联 系 、影 响 、制 约 的多 元概 念 。全 球化 既是 指 空 问上 的压 缩 ,也指 世 界作 为一 个整 体 的意识 的增 强 。
之地 。
从一 定意 义 上讲 ,全 球 化是 整 个人 类 文 明的新 阶 段 ,社会 发 展 的历史 必然 。全球 化 打破 了地 域 限制 ,高速 迅捷 的 信息 技术 发 展使 设计 师们 的活动 范 围和 设计 影 响 的范 围大 大超 越 了地 区和 国 家 的界 限 ,国际 间 的设计 合 作和 产 品影 响变 得 越来 越 明显 ,设 计 师在 不断 超越 国度和 地域 的界 限, 日益 走 向 国际化 和全 球 化 的设 计文化 场景 中 ,实现 着彼 此在 文化 观念 上 的碰撞 与革 新 。 与此 同时 ,全 球 性 的相互 依 赖和 全 球整 体 意识 的增 长 也 曾一 度 使 得全 球化 成 为遍 布世 界 的统 一风 格 的代 言 ,并 成 为普 遍性 的 设计 文化 。一 种 艺术 形式 一 旦被 挂上 “ 全球 化 ” “ 际化 ” 的牌 国 子就 被视 为 时 尚流行 的象 征而 被 竞相 模 仿 ,国 与 国之 间 ,不分 差 异的 套用 和 ‘ 隆 ’着 主导 风格 ,全 球 化设 计 成功 地吞 噬着 其 他 克 文化 资源 ,并 成 为现 代 设计 的主 流 ,成 为遍 布 世界 的 统一 风格 。 在模 仿 中原有 的历史 和文 脉 被忽 视 ,取 而代 之 的是 对全 球 化风 格 急功近 利 的肯定 和推 广 。 中 国的设 计起 步 时 间还 不长 ,但 一 开始 就 被置 入 了西 方 的设 计格 局之 中,西 方 的设计 思 想 、设 计方 法深 深 影 响 了当代 中 国设 计 。与西 方世 界 相 比 ,我 们 的设 计无 论 从 理论 还是 实 践上 ,与 西 方都 存在 较大 的差距 ,远 没 有西 方 的设 计方 法 、设 计 资源 和设 计 理念 那么 成熟 ,很难 与西 方 的现 代 设计 接轨 ,更不 用 说熟 练 的借 鉴、运 用和 发展 。 受到 全球 化观 念 地冲 击 ,在 设计 实 践上 ,我们 曾一度 出现 了 大量 挪用 、拼 贴 西方 设计 理念 和 设计 方 法 的现 象 ,制造 出了众 多 的西 化设 计 。甚 至为 了吸 引 眼球 ,各 种 求异 求怪 的设计 现 象 比 比 皆是 ,对本 土 的设计 理念 产 生 了错 误 的导 向 。 在 建筑 业 ,城 市 建设 过程 中,人 们对 于 城 市 的原有 的 印象 越 来越 陌生 。曾经 在 国外无 法 实施 的 设计 ,在 中 国却 成 了时 尚前 沿 的象 征 , 中国 的城市 已变 得 毫无 特 色可 言 。这 种现 象 的普 遍存 在 更 多的是 基 于商 业和 政 绩动 机 ,而 非真 正 的城 市交 往 空 间的建 构 和美 学 品格 的需 要 。不 仅如 此 ,全 球化 使 得 国外设 计 事务 所纷 至 沓来 , 中 国成 为 了 国外 设计 公 司 的甜 美 “ 蛋糕 ”。 国外设 计 公司 设计 的所 谓 “ 颖 ”建筑 大 量 占据 我们 的 空 间 ,更 有 甚者 ,那 些 新 技术 上几 乎难 以实现 或 者造 价 高 的惊人 的 “ 怪物 ”也成 为 了 中 大 标 的对象 ,我 们 为外 国建筑 师创 造 了可 以如此 肆无 忌 弹 的条件 , 让他 们拿 着我 们 的土 地 去做 实验 ,中 国几 乎成 为外 国建筑 师 的试 验场 。 在 工 业设 计 方面 也是 如 此 ,我们 现 在 使用 的工 业 产 品几乎 随 处可 见 国外商 标 的踪 影 ,甚 至某 些 产 品 已被 某 个 国家 的垄 断 。 国 内很 多厂 商 为使 自己 的产 品提升 销 量 ,不惜 花 重金 聘 请 国外设 计 师做 国 内产 品设 计 ,更有 甚 者照 抄 国外 设 计只 做I d 改动 ,既避 K, 免开 发新 品 的 冒险又 混淆 消 费者 。种种 这 些都 是为 使 我们 更好 的 融入 全球 化 时代 化 的浪潮 ,使 我们 的产 品 更快 的融 入 国 际市场 ,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民族化表现
浅谈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民族化表现作者:郭雅楠来源:《牡丹》2019年第14期在视觉传达设计中,图案和文字作为主要的创作构成元素,是传达信息的主要工具,可以超越国别、民族的约束和限制。
在视觉传达设计中,作为表达的一种语言,其信息的交流和输送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在超越国别、民族的限定下,展现民族化的信息成为设计中较为重要的形式之一。
本文旨在通过挖掘视觉传达设计中的民族化元素,表现设计的创新性发展。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一枝独秀,在現代化的社会发展节奏中,国际化和现代化都应该以民族文化为基础。
具有民族特色的图形纹饰应用在极具现代意味的视觉传达设计中,将使设计更具生活气息和历史积淀感,更会让视觉传达设计的内容丰富多彩。
一、融入民族化图形的现代设计分析当今世界并没有一种全球通用的文化语言,这既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多样性,却也给文化沟通发展带来了桎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现代设计融入了很多民族文化元素。
例如,北京大学的校徽(见图1),篆书字体的“北大”两个字上下结构排列,“北”字的造型构成更像是两个人背对背,而“大”字从形象上来看更像是正面站立的人像,这从字面上就突出了该学府“以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和理念。
香港的城市标志“飞龙”乍看之下很显然是借用中国传统图案“龙”的形象演变得出的,细看在“龙”的左下方是香港英文缩写“HK”的“H”,右下方则是“K”,其在变形中凸显出了香港在中西方文化上的完美融合,也体现了其文化底蕴。
除了常见的标志、包装、书籍装帧等形象设计外,人们在地铁中、广告招贴中也经常可以看到民族化元素融入的设计作品。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国货”化妆品“宫灯”(见图2)等设计也广泛采取了民族特色元素。
除此之外,诸多日用品,如台历、挂历等物品,在民族化图形的采用上更是不拘一格。
二、现代视觉设计对民族化图形的传承随着本土民族意识的觉醒,现代设计中对民族化的体现也越来越浓厚。
建筑业、工业设计、服装设计等众多领域掀起了民族化设计热潮,“民族风”“中国风”的设计语言元素愈发受到欢迎。
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
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一设计的"民族化"民族化是一个具有社会政治色彩的概念.它基本上是中性的.倘若成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或目标之一.往往带有某种规定性.民族化与民族性有同义的地方.但有程度上的差异.如设计.任何一个民族的设计多少都会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但这种设计不一定就是民族化的产物.设计中具有的民族性也许是因为地理,气候,人乃至文化学诸多因素自然积淀或折射在设计对象中的某种特征.而"民族化"就不是一种自然积淀,无意折射而是一种刻意的追求和展示.从世界范围的工艺和设计的历史看.在手工业时代尤其是民族文化问的交流较少的情况下.其产品和技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往往表现得很充分,很普通.在大工业时代.各民族问的文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科技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和文化.因此.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产品和设计其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已大大淡化了.诚如前者民族性的强化是一种自然积淀一样.后者的弱化,淡化也是自然的.符合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现代设计中存在不存在民族化,要不要提倡民族化的,怎样民族化这些都已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首先.从设计的目的和评价标准来看.我们从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某种概念本身. 如所谓的民族化".而是为了创造能为人所用的具体的有实际价值和功能的物.这既是设计的目的.又是评价的标准."有用物是第一位的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理矣.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把穿衣吃饭作为最根本的人伦物理.虽然有点不够"学术".但这确实是真理.设计一部汽车.是为了能行驶.解决代步问题:设计电视机.一定要解决图像接收视觉,音响效果好的一系列功能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在汽车,电视机设计时.其"民族化"的问题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和目标之一.第二.在以科技为主体结构的现代产品设计中.相同的产品.因地域,图像,设计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乃至可以看到一些"民族特征".但这是非本质的东西.功能,原理这些本质方面都一样.如汽车.美国的法国的,日本的.各有特色.这种特色与其民族性和文化有关系.也许是民族和文化深层的东西起着一种独特的作用但设计的出发点绝不是为了展示所谓的民族性而有意为之的东西.其功能价值等主体方面是相同的.我们把设计中的这种具有风格意义的民族性的自然流露.既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个性,优越性来看待.因为设计师,设计团体总是具体的,有一定的民族国家等身份的.从设计思维到设计表现再到设计成果很难彻底排除那种内在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既有理由褒扬它.也有理由将其暂时看成先天性的"弱点或惯性.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去回避其不自觉地隐含在设计对象之中的这一"弱点.如针对特定民族,国家的出口产品必须尽量抛弃自己固有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习惯. "为他人着想".事实上.作为每个有着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在设计中彻底抛开那些无形的"民族性"因子也是困难的.必须有意为之.第三.应将民族化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中加以认识.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民族化与本土化同义或近似.在传统的地域和文化的范畴内强调设计的民族化无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它本身处于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尚未走出这样一个语境.其设计对象和设计的服务对象都处于同一民族文化传统和状态之中.不适当的强调将会导致这一观念的口号化和空心化.并有毒化这个概念的危险.对于发展中的设计而言.我们需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国外大量的优秀设计经验,成果我们需要学习.要赶上和最终成为设计大国和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重要阶段.设计"民族论"不是孤立的"民族化".而应是在全球化的比照中进行思考度量的民族化.我们需要以开阔的全球化视野和心态.来审视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设计的地位,处境和方向.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设计大竞争的其他方面.二,设计的全球化视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全球化竞争和发展的时代.设计首先作为经济的产物和工具.必然性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同样会作为一种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乃至生活方式层面的工具.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和接受考验.当代设计观念的变革,对设计的重新定义设计的跨区域交流,本土化设计概念的提出.无一不与全球化这一趋势发生关联.与科技的无国界一样.作为科技产物或以科技为中心的现代设计同样可以说是无国界的世界各地各民族人们用着同样的东西.手机,饭碗, 汽车飞机电视…….穿着基本一样的服装.只有少数例外.这表明,设计的共性是建立在不分种族的人类的共性基础之上的.实现的是人类共有的国际性价值.由此观之.一项设计能为人类所共享其设计的国际性价值愈大.愈是作为一种世界性设计而存在.一项设计愈是基于人的共性的需要.其也愈具备国际性价值."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虽有不少争论.但其预示着的全球性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变革都是无疑的.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指出全球化不管是什么或包括什么.它似乎都来源于商业以及金融.仅仅说它与资本主义有关还不够.我们还要加上.它似乎刻划出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所有的一切都与资本主义有关,从伦理学到科学.从艺术到体育.从教育到建筑. 不言及资本主义就不可能正确处理这一切.……在很多方面.对全球化的描述对后现代化的描述相呼应.……有理由认为这两个现象根本上是完全相同的一件事.我们现在称之为全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其上层建筑中的文化层面就是后现代化."杰姆逊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深刻的.全球化既是现代性的一种表述.又是后现代的一种话语.它对于进入21世纪的整个人类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001年底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参与到了这一全球性的浪潮之中.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将迎来挑战和机遇.设计也不例外.作为经济竞争工具的设计.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面临的首先是建立全球化设计观,树立自身设计原则和形象的大课题.其中,全球化视野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出发点.英国着名设计师.英国设计委员会设计与创新主管克里夫?格瑞亚在《为国际化价值而设计》一文中对全球化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无论在全世界哪个地方使用产品和服务.每个竞争者即使是最小的公司都将是国际化的.因为面临的挑战是开发同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相关连的产品和服务.一些大的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和设计更是以全球化为目标.在竞争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或特色.格瑞亚把这些公司的设计价值观基本上分为三类.或者说是进入国际市场的三种路径一是以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设计和产品的原则,价值观为根本.这些原则和价值观通过产品的可视形象和品质得到国际用户确认的.如克莱斯勒,沃尔沃,苹果,雪铁龙等公司.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这些公司坚守自己的原则,价值观和风格.因此.可以称作"价值观输出者".事实上.在全球化的风潮中.在世界各地.这些"价值观输出者"之所以面不改色",关键在于他们的设计观本身就建立在国际化的基础之上.其奉行的设计原则是为所有人共同需要和认可的基本原则.二是所谓"价值观的收集者".以三星和索尼公司为代表.这些公司的国际化策略是因地因时因需而变.设计师作为设计文化的传感器,敏锐地捕捉和把握国际市场和需求动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设计策略.改变产品方式和形式.以适应国际市场.三星和索尼在各地聘请设计师是其举措之一.与"价值观输出者"的不变相比,"价值观的收集者的变.是适应之变.是后适之变.前者不变是适应后的不变,即已经适应无需变化.当然.这种不变并非绝对的.后者的变也不是什么都变.三是所谓的"文化创造者传播者".这一类的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扮演着文化创造和传播者的角色.他们将前瞻性的文化观和国际化视野结合.创造新的设计文化.如IDEO,DesingnWorks,Pentagrarn,宝马,大众,福特公司等.这些国际化大公司的全球化设计视野和价值观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企业日益走出国门,中国产品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全球化视野已成为设计的~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建立全球化的设计观也必将成为中国设计界面I临l构重大任务之三,全球化视野与设计的本土化全球化视野是设计应具备的国际性眼光.是将设计的立足点从地方的移至全球的.从传统的移至当代的新基点上.全球化不是一个空口号.它有许多实际的内涵.在设计中.它实际上涉及设计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即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这些关系范畴本身又涉及诸多矛盾和关系.如全球化与本土化既是一对矛盾又相辅相成.是同~与差异的关系.没有全球化本土化就无所谓本土化.因此.本土化不能以排斥全球化为目标.本土化实质上是民族化的另一种表述.有学者认为.民族是国家问体系的产物.在这体系中先有许多国家才有民族.任何情况下国家特征总是关于民族特征出现.而非相反.无论全球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民族和国家实体仍将存在下去.因此.本土化或民族化问题同样将存在下去.设计的本土化对于不同的设计公司,群体,个人而言有不同的意义.对于中国设计师面向中国的设计而言.本没有本土化的问题.设计师本身和设计面向的大众都是所谓的本土"的.因此.所谓设计的本土化即设计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发扬,运用和创新问题.它要求本土的设计师立足于本土文化在国际设计的比照下,创造出具有民族个性和文化特征的设计.从本质上讲.设计"本土化"这个概念是外来的设计力量进入一个异己的地域而采取的策略.作为一个外来者.如跨国公司,跨地域的设计师,设计群体.进人另一个地域和文化圈,要推销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必须以"本土化"作为策略和工具,这里,关注设计的本土化问题本质上是介入的手段而非目的.以进人中国手机市场的公司为例.爱立信最早进入并以GSM手机独占市场冠军地位.爱立信在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其企业文化精神支柱即技术学科.但在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公司进入后则被后来者远远抛在后面.其重要原因之一即缺少设计和营销上的本土化意识.其不仅推出新机型总是汉化版落后于英文版.而且对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审美取向等缺少了解.致使存在操作界面不够友好等问题.摩托罗拉等品牌则想方设法提高本土化水平.从操作界面到服务的各个环节.使中国用户感觉到其产品操作界面友好,亲切,可爱,顺意.这一切体验实际上都是其本土化努力的结果.这对于中国本土的设计师而言是有启发意义的.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又可以作为国家的,行业的,群体的一种策略,一种工具.这种策略和工具既是经济的又是文化的.我们从西方所推行的全球化策略中可以明鲜地感觉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和掌握这种策略和工具.将自己的设计置于全球化的视野之中.一方面在为本国市场进行设计时提高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使我们的设计在世界范畴内也是优秀的:另一方面.要有全球化的眼光.为我们的产品进入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优质的设计.如果这样.我们的设计和设计师在面对国外市场时也就面临着~个本土化的适应问题.我们同样必须在这种全球化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有国家意识和民族文化意识的认识.往往文化的比经济的力量更为强大.诚如杰姆逊所指出的那样:"经济的文化与文化的经济化是全球化也是后现代的特征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是文化产品.但他们"从来都是既基于上层建筑.又基于经济基础的.他们的经济性与他们的文化性一样强.而且.更确切地说.他们和农产品,武器一样.是美国经济的主要出口产品和一个巨大的纯利润与收^来源.文化产品具有如此强大的经济性.而经济产品同样具有强大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功能:通过庞大的.主要是以美国为基地的跨国公司或多国公司的中介.美国物质生活的标准形式.伴随着北美的价值观和文化形式.被系统地植入其他文化之中".这是美国学者的道白.也是事实的陈述.我们能从我们生活的周边事物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显见的如新建住宅小区名为"罗马花园","欧陆经典",普罗旺斯","温哥华森林".隐蔽的如设计中对西方设计的盲目崇拜,搬用等等诸多现象不能不使处于全球化风潮中的中国设计者对此有所思考.因为有的设计看似是形式的借用问题.实质上是自我文化生命力弱化以及缺少自信,外来文化强势扩张的表现.设计中包含的文化和社会价值功能提示我们.设计既可以作为经济基础.又可以作为上层建筑.它具有多样性也具有多种可能性和功能.它的文化性和经济性,物质性一样.可随着产品的出口和传布成为一种文化的出口和传播.如果我们大致地认同对某种产品和使用方式的选择在一定意义上即是某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的话.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随着西方产品的被使用和被接受已经在一定意义上影响或改变着我们的文化和生活.这应该说是不言而喻的.问题是.在这种接受中我们的态度和选择的取向.全盘接受意味着放弃选择和自己文化的无能与失落.在设计上即意味着承认自己的设计是一种无创新无生命的设计.其结果只能是自身文化的被取代.这是难以想象的.因此.正确地对待全球化.对全球化保持一种清醒的认识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有利于我们正确处理全球化与本土化这一同~与差异的辩证关系.全球化的态势中.发展本土化的设计.从民族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传统精神.用全球化视野创建有民族特色.先进的设计文化.不仅是发展经济,参与国际化竞争的需求.也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时代任务和职责.所谓设计的民族化只有在这一意义上才能成为设计创造的指南而不是~句口号.【李砚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
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思考民族性在设计中是指某个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特征,包括语言、风俗习惯、服饰装扮、建筑风格和艺术表现等。
随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关注民族性的应用,通过融入民族元素来丰富设计的内涵和表达。
本文将探讨民族性在中国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及相关的思考。
1.建筑设计:中国传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常常通过融入传统建筑的元素来突出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在一些高楼大厦的外立面设计中,可以看到传统建筑的屋檐和雕花等元素的融入,使得整个建筑更具中国的民族特色。
2.家具设计:中国传统家具以其优雅简约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名。
中国现代设计师在家具设计中常常将传统家具的特点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使得家具既具有现代感又能展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现代家具中常常可以看到传统家具的纹饰、造型和结构的影子,使得家具具有浓郁的中国味道。
3.服装设计:中国传统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风格特点。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许多设计师尝试将传统服饰的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中,以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在设计旗袍时,设计师常常会在剪裁、图案和面料选择上融入中国传统服饰的元素,使得旗袍既具有现代时尚的感觉又能体现中国传统服饰的风格。
4.产品设计:产品设计是中国现代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性应用较为广泛的领域之一。
一些设计师在产品设计中常常会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来提升产品的独特性。
设计师可以在产品的外观设计和包装设计中融入中国传统的图案、色彩和造型,使得产品更具中国特色。
1.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平衡:在中国现代设计中,如何平衡民族性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可以使得设计更具独特的魅力和文化底蕴;过于依赖传统文化容易使得设计变得呆板和缺乏创新。
设计师需要在融入民族元素的同时注重创新,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2.全球化与民族特色的共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师常常会面临如何保持民族特色的挑战。
中国设计本土化与全球化探究
相 对于纯 技术而 言, 产品的造型则凝结着浓厚 的社会文化底蕴 , 牵 那 么中国的本土文化是什么 是儒学文化、 五千年的封建文化, 这些 涉 到古 往今来复杂的审美观念 。 一线一角, 一 凸一 凹, 就像一个人 _ 一 样, 文化 随着具体的事物 通过视觉 表现出来, 如国画 、 书法 、 易经、 禅学 、 五 风貌神情 各具 特色 。 在此 基础 上, 在国 内产品中, 我们 中华 民族自己的 行八卦等 等。 民间有剪纸 、 泥塑、 木版年画等 , 这就 是一种 文化 , 是现代 设计在中国急需的养料。 俗语说:“ 根 深才能叶茂”, 也就是这个道理。 文化元 素, 是否应该 逐步被揉进 去, 进而慢慢孕育 出中国的造 型风格 ,
中国设计本土化与全球化探究
CHI AN DE SI GN E XP L OR A TI ON BE TW EE N GL OB AL I ZA Tl ON AND I NDI GE NI ZA TI ON
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 王 茜 陈彬雨 樊境恰
摘
要: 在全球化影 响的今天 , 本文 着重 探讨了中国的设计是应该立足于本土 文化还是 趋于大同的问题 。 同时通过对中国文化本
土化发展史的研究中, 也探索了如何认识传统造型艺术与现代设计的关系的问题。
关 键 词: 本土化 全球化 传 统元素 民族性格
一
中国设 计的 本土化 的必要 性
我 们当今面对一个t z 1 ] N认识传统造型艺术 与现代 设计的关 系的问
其实, 并没有什 么纯粹 的文化 是本土化 的 , 纯粹 的文化是 不可能 的。 比如熟悉建 筑史的都知 道 , 如 今中华民族 已经将 “ 塔” 这 种建筑 形 式看成是中国悠久历史传统的象征 。 其实塔本是印度佛教的建筑 , 到了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服饰设计与文化传承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民族服饰设计与文化传承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中国的民族服饰设计与文化传承面临着双重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民族服饰在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如何在全球化的环境中保持特色与传承,成为了当代中国民族服饰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中国民族服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服饰风格和设计元素,这些元素载入衣被中,不仅展现了每个民族的美学追求,同时也承载了历史、地域和文化的记忆。
然而,全球化的进程给中国民族服饰的传承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外来文化和时尚潮流的冲击,以及商业化的腐蚀,使得中国民族服饰面临着被同化和边缘化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中国民族服饰的独特性和文化传承,民族服饰设计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中国民族服饰设计师应该深入研究和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了解,设计师才能真正理解民族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精神。
这样的了解有助于设计师更好地融入自己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融入到设计中,使其更有独特性和文化品质。
其次,民族服饰设计师应该注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
在全球化的环境中,设计师需要不断创新,但同时也不能忽视传统的意义和价值。
设计师可以通过巧妙地将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既具有独特性又具有时尚感的服饰作品。
这种创新与传统的结合,不仅有助于提升民族服饰的设计品质,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对民族服饰的关注和喜爱。
另外,民族服饰设计师也应该注重技艺的传承与培养。
中国民族服饰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精湛的工艺和技巧。
这些技艺由一代代传承人口口相传,凝聚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
为了保持这些技艺的传承,设计师需要积极与传统工艺师合作,学习他们的技艺,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
同时,也需要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设计师,传承这些技艺的火炬。
最后,民族服饰设计师也应该积极参与国际时尚舞台,展示中国民族服饰的魅力。
全球化的时尚产业为中国民族服饰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国际设计理念
国际设计理念国际设计理念是一种跨文化、全球性的设计思想,强调融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审美和社会价值观念,创造出具有广泛认同度和普适性的设计作品。
这种设计理念在当今全球化和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特别重要,对于解决跨文化交流和认同困境、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国际设计理念强调文化融合和交流。
在全球化的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影响已经成为常态。
国际设计理念强调借鉴和融合不同文化的特点和元素,创造出具有全球视野和适应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作品。
例如,国际酒店品牌的设计通常会融合当地文化和传统元素,既展现品牌的全球视野,又尊重和迎合当地的观念和习俗,打造出独特而又具有普适性的空间体验。
其次,国际设计理念注重审美共识和普适性。
在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认同往往具有相似的倾向和趋势。
国际设计理念通过研究和探索这种审美共识,创造出具有广泛认同度和普适性的设计作品。
例如,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强调简约、实用和时尚,获得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认同和喜爱。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仅是一种风格,更是一种追求普遍美感的哲学思考。
最后,国际设计理念强调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意识越来越强烈。
国际设计理念将社会价值和可持续发展纳入设计过程的考虑,强调设计作品在社会和环境层面的影响和贡献。
例如,很多国际品牌的产品设计注重环保材料的选择和循环利用,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使设计作品具有更高的社会认可度,同时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国际设计理念是一种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特点的设计思想。
它通过融合不同文化、追求审美共识和注重社会价值,创造出具有广泛认同度和普适性的设计作品。
这种设计理念在推动全球化和多元化社会的同时,也为解决跨文化交流和认同困境、推动社会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设计思考和方法。
全球化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化
外国服装 ,必须成 为彻底 美 国化 的党。 ” “ 下 脱 外国服装” ,就是 指无产 阶级政党必须把 马克思主义 与各 自国家和 民族 的特点 结合起来 。毛泽 东一直 强
调 ,要使马克思主义在 中 国扎 根 ,就需要 通过一 定
收 稿 日期 :20 0 2 0 9— 2— 0
的科学把握 。但是 ,把这一 理论付诸 实践 ,只有 同
全 球化 视 野 下 的 马克思 主义 民族化
李 益 波
( 北京师范大学 政 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北京 10 7 ) 0 8 5 摘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 的 内在要 求,也是 马克 思主义 中国化 的应有之义。在全球化 深
入发 展 的 时代 ,马 克 思 主 义 民族 化 获 得 了新 的 发展 契机 。在 推 动 马 克 思 主 义 民族 化 进 程 中,要 特 别 重视 理 论 创
一
克思主义的世 界化过程 ,它 以马克思 主义的广泛传 播为前 提 ,在一些国家和民族 中生根 、开花和结果 , 并通过改变这些 国家 和 民族 的历史 而影响着整个世 界历史 的进程 。马克思 主义是一种世界性 的具有普
遍指导意义的理论 ,是对世 界历史发展规律 和趋势
样 。在这方面 ,这个党 必须 在运动 中起非 常重要 的作用。但是要做 到这一 点 ,它 必须完 全脱下 它 的
路径。
国具体 环境 的具体 斗 争 中去 ,而 不是 抽象 地 应 用
它” 马克思主义 的中国化 ,使 之在其 每一表 现中 。“ 带着中国的特性 ,即是 说 ,按 照 中国的特点去应用 它 ,成为全党亟待 了解并 亟须解决 的问题。洋八股 必须废止 ,空洞抽象 的调头必须少 唱 ,教 条主义必 须休息 ,而代 替之 以新鲜 活泼 的,为 中国老 百姓所 喜 闻乐见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 ”
建筑设计的建筑国际化和全球化
建筑设计的建筑国际化和全球化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逐渐融入到一个共同的现代化进程中。
建筑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艺术形式,也必须向全球社会开放,寻求更高的认同和影响力。
因此,建筑设计的国际化和全球化成为了当代建筑业发展的必要趋势。
建筑设计的国际化指的是在不同文化、地理、气候和经济条件下,设计师能够根据当地的实际需要和背景,设计出具有全球性的优秀建筑作品。
亚洲著名的建筑师王澍曾经说过:“建筑设计不应该仅仅关注自我和局限在一个特定的地域,而是应该关注整个人类社会,他应该有一种全球性的思维和视野。
”这种全球性思考能力的形成,需要设计师有宽广的文化背景和深入的对当代建筑的研究和认知。
全球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现是,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师在全球化的基础上,通过吸收和融合异质文化元素,设计出创新性的建筑作品。
例如,伦敦塔桥、纽约自由女神、埃及金字塔等著名的建筑作品都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和历史特点,但在整个全球范围内也拥有着广泛的认同和影响力。
这是因为设计者能够将当地的文化、历史和地理环境等元素,融合到建筑设计之中,形成了特定的语言和形式。
建筑设计的国际化和全球化在实践中也遇到了许多挑战。
首先是文化差异和难以跨越的语言壁垒。
设计师需要拥有全球性的视野,但同时也要具备在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能力和技巧,这需要设计师进行深入的文化交流和学习,才能摆脱文化壁垒和语言障碍。
其次是建筑技术和材料的限制。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建筑技术和材料存在差异,这对于设计师的设计思路和建筑形态都会产生影响。
因此,设计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技术和材料的可行性,尽量不影响建筑的构造和使用效能。
最后是气候和环境问题。
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对于建筑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北欧国家的建筑均经过充分的隔热处理,因为那里的气候寒冷,需要保持室内温度。
而在热带地区则需要考虑如何在保证建筑通风的情况下,避免太阳直射进入室内,使室内保持凉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的“民族化”与全球化视野一、设计的“民族化”民族化是一个具有社会政治色彩的概念,它基本上是中性的,倘若成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或目标之一,往往带有某种规定性。
民族化与民族性有同义的地方,但有程度上的差异。
如设计,任何一个民族的设计多少都会具有一定的民族性,但这种设计不一定就是民族化的产物,设计中具有的民族性也许是因为地理、气候、人乃至文化学诸多因素自然积淀或折射在设计对象中的某种特征,而“民族化”就不是一种自然积淀、无意折射而是一种刻意的追求和展示。
从世界范围的工艺和设计的历史看,在手工业时代尤其是民族文化间的交流较少的情况下,其产品和技艺的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往往表现得很充分、很普通;在大工业时代,各民族间的文化、科技交流日益频繁,科技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和文化,因此,建立在这样一个基础上的产品和设计其民族性、地域性特点已大大淡化了,诚如前者民族性的强化是一种自然积淀一样,后者的弱化、淡化也是自然的,符合社会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现代设计中存在不存在民族化、要不要提倡民族化的、怎样民族化这些都已成为一个必须回答的问题。
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是一个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首先,从设计的目的和评价标准来看,我们从事设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某种概念本身,如所谓的“民族化”。
而是为了创造能为人所用的具体的有实际价值和功能的“物”,这既是设计的目的,又是评价的标准。
“有用物”是第一位的。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穿衣吃饭,既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理矣。
世间种种,皆衣与饭类耳。
”把穿衣吃饭作为最根本的人伦物理,虽然有点不够“学术”,但这确实是真理。
设计一部汽车,是为了能行驶,解决代步问题;设计电视机,一定要解决图像接收、视觉、音响效果好的一系列功能性问题。
一般情况下,在汽车、电视机设计时,其“民族化”的问题不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和目标之一。
第二,在以科技为主体结构的现代产品设计中,相同的产品,因地域、图像、设计的差异而有不同的风格,乃至可以看到一些“民族特征”,但这是非本质的东西,功能、原理这些本质方面都一样。
如汽车,美国的、法国的、日本的,各有特色,这种特色与其民族性和文化有关系,也许是民族和文化深层的东西起着一种独特的作用,但设计的出发点绝不是为了展示所谓的民族性而有意为之的东西,其功能、价值等主体方面是相同的。
我们把设计中的这种具有风格意义的民族性的自然流露,既作为一种民族文化的特异性、个性、优越性来看待,因为设计师、设计团体总是具体的、有一定的民族、国家等身份的;从设计思维到设计表现再到设计成果,很难彻底排除那种内在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因素;因此,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既有理由褒扬它,也有理由将其暂时看成先天性的“弱点”或惯性,有时需要有意识地去回避其不自觉地隐含在设计对象之中的这一“弱点”,如针对特定民族、国家的出口产品必须尽量抛弃自己固有的民族意识和文化习惯,“为他人着想”。
事实上,作为每个有着自己民族身份和文化背景的设计师,在设计中彻底抛开那些无形的“民族性”因子也是困难的,必须有意为之。
第三,应将民族化置于全球化的语境中加以认识。
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民族化与本土化同义或近似。
在传统的地域和文化的范畴内强调设计的民族化无太大的实际意义,因为它本身处于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尚未走出这样一个语境,其设计对象和设计的服务对象都处于同一民族文化传统和状态之中,不适当的强调将会导致这一观念的口号化和空心化,并有毒化这个概念的危险。
对于发展中的设计而言,我们需要学习和解决的问题很多,国外大量的优秀设计经验、成果我们需要学习,要赶上和最终成为设计大国和强国,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一重要阶段,设计“民族论”不是孤立的“民族化”,而应是在全球化的比照中进行思考度量的民族化。
我们需要以开阔的全球化视野和心态,来审视设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思考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设计的地位、处境和方向;思考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参与国际设计大竞争的其他方面。
二、设计的全球化视野世界经济已进入一个全球化竞争和发展的时代,设计首先作为经济的产物和工具,必然性地参与到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同样会作为一种经济的、文化的、艺术的乃至生活方式层面的工具,在全球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和接受考验。
当代设计观念的变革、对设计的重新定义、设计的跨区域交流、本土化设计概念的提出,无一不与全球化这一趋势发生关联。
与科技的无国界一样,作为科技产物或以科技为中心的现代设计同样可以说是无国界的。
世界各地各民族人们用着同样的东西,手机、饭碗、汽车、飞机、电视……,穿着基本一样的服装,只有少数例外。
这表明,设计的共性是建立在不分种族的人类的共性基础之上的,实现的是人类共有的国际性价值。
由此观之,一项设计能为人类所共享其设计的国际性价值愈大,愈是作为一种世界性设计而存在;一项设计愈是基于人的共性的需要,其也愈具备国际性价值。
“全球化”作为一个概念,虽有不少争论,但其预示着的全球性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变革都是无疑的。
美国学者弗雷德里克•杰姆逊指出:“全球化不管是什么或包括什么,它似乎都来源于商业以及金融。
仅仅说它与资本主义有关还不够,我们还要加上,它似乎刻划出这样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所有的一切都与资本主义有关,从伦理学到科学,从艺术到体育,从教育到建筑,不言及资本主义就不可能正确处理这一切。
……在很多方面,对全球化的描述对后现代化的描述相呼应。
……有理由认为这两个现象根本上是完全相同的一件事。
我们现在称之为全球化的经济组织形式,其上层建筑中的文化层面就是后现代化。
”杰姆逊的这一认识应该说是深刻的,全球化既是现代性的一种表述,又是后现代的一种话语,它对于进入21世纪的整个人类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2001年底又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进一步参与到了这一全球性的浪潮之中,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将迎来挑战和机遇,设计也不例外。
作为经济竞争工具的设计,在产品设计和生产中面临的首先是建立全球化设计观、树立自身设计原则和形象的大课题,其中,全球化视野成为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和出发点。
英国著名设计师,英国设计委员会设计与创新主管克里夫•格瑞亚在《为国际化价值而设计》一文中对全球化的设计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无论在全世界哪个地方使用产品和服务,每个竞争者即使是最小的公司都将是国际化的,因为面临的挑战是开发同人们的需求和愿望相关连的产品和服务。
一些大的公司尤其是跨国公司的产品和设计更是以全球化为目标,在竞争和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个性或特色。
格瑞亚把这些公司的设计价值观基本上分为三类,或者说是进入国际市场的三种路径:一是以自己长期以来形成的设计和产品的原则、价值观为根本,这些原则和价值观通过产品的可视形象和品质得到国际用户确认的,如克莱斯勒、沃尔沃、苹果、雪铁龙等公司,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这些公司坚守自己的原则、价值观和风格,因此,可以称作“价值观输出者”。
事实上,在全球化的风潮中,在世界各地,这些“价值观输出者”之所以“面不改色”,关键在于他们的设计观本身就建立在国际化的基础之上,其奉行的设计原则是为所有人共同需要和认可的基本原则。
二是所谓“价值观的收集者”,以三星和索尼公司为代表。
这些公司的国际化策略是因地因时因需而变,设计师作为设计文化的传感器,敏锐地捕捉和把握国际市场和需求动向,及时地调整自己的设计策略,改变产品方式和形式,以适应国际市场。
三星和索尼在各地聘请设计师是其举措之一。
与“价值观输出者”的不变相比,“价值观的收集者”的变,是适应之变,是后适之变;前者不变是适应后的不变,即已经适应无需变化。
当然,这种不变并非绝对的,后者的变也不是什么都变。
三是所谓的“文化创造者传播者”,这一类的设计公司或工作室扮演着文化创造和传播者的角色,他们将前瞻性的文化观和国际化视野结合,创造新的设计文化,如IDEO,Desingn Works,pentagram、宝马、大众、福特公司等。
这些国际化大公司的全球化设计视野和价值观值得我们借鉴,在中国经济日益全球化、中国企业日益走出国门、中国产品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时,全球化视野已成为设计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建立全球化的设计观也必将成为中国设计界面临的重大任务之一。
三、全球化视野与设计的本土化全球化视野是设计应具备的国际性眼光,是将设计的立足点从地方的移至全球的,从传统的移至当代的新基点上。
全球化不是一个空口号,它有许多实际的内涵,在设计中,它实际上涉及设计的世界性与民族性即全球化与本土化的问题。
这些关系范畴本身又涉及诸多矛盾和关系,如全球化与本土化既是一对矛盾又相辅相成,是同一与差异的关系。
没有全球化本土化就无所谓本土化,因此,本土化不能以排斥全球化为目标。
本土化实质上是民族化的另一种表述,有学者认为,民族是国家间体系的产物,在这体系中先有许多国家才有民族;“任何情况下国家特征总是关于民族特征出现,而非相反。
”无论全球化发展到什么程度,民族和国家实体仍将存在下去,因此,本土化或民族化问题同样将存在下去。
设计的本土化对于不同的设计公司、群体、个人而言有不同的意义。
对于中国设计师面向中国的设计而言,本没有本土化的问题,设计师本身和设计面向的大众都是所谓的“本土”的,因此,所谓设计的本土化即设计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发扬、运用和创新问题,它要求本土的设计师立足于本土文化在国际设计的比照下,创造出具有民族个性和文化特征的设计。
从本质上讲,设计“本土化”这个概念是外来的设计力量进入一个异己的地域而采取的策略,作为一个外来者,如跨国公司、跨地域的设计师、设计群体,进入另一个地域和文化圈,要推销自己的产品和设计,必须以“本土化”作为策略和工具,这里,关注设计的本土化问题本质上是介入的手段而非目的。
以进入中国手机市场的公司为例,爱立信最早进入并以GSM手机独占市场冠军地位,爱立信在技术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其企业文化精神支柱即“技术学科”,但在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公司进入后则被后来者远远抛在后面,其重要原因之一即缺少设计和营销上的本土化意识,其不仅推出新机型总是汉化版落后于英文版,而且对中国人的使用习惯、审美取向等缺少了解,致使存在操作界面不够友好等问题。
摩托罗拉等品牌则想方设法提高本土化水平,从操作界面到服务的各个环节,使中国用户感觉到其产品操作界面友好、亲切、可爱、顺意,这一切体验实际上都是其本土化努力的结果。
这对于中国本土的设计师而言是有启发意义的。
全球化是一种趋势,又可以作为国家的、行业的、群体的一种策略、一种工具,这种策略和工具既是经济的又是文化的。
我们从西方所推行的全球化策略中可以明鲜地感觉到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学会和掌握这种策略和工具,将自己的设计置于全球化的视野之中,一方面在为本国市场进行设计时提高设计的水平和质量,使我们的设计在世界范畴内也是优秀的;另一方面,要有全球化的眼光,为我们的产品进入世界其他地方提供优质的设计,如果这样,我们的设计和设计师在面对国外市场时也就面临着一个本土化的适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