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仪器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仪器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

仪器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第一篇:仪器仪表检定作业指导书一、引言仪器仪表检定是指通过对各种类型的仪器仪表进行检验和测量,以确定其精度和准确性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检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仪器仪表在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和可比性。

本指导书旨在对仪器仪表检定作业进行详细的规范和指导,以确保检定的结果准确可靠。

二、检定作业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检定作业必须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遵循规范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

2.准确性:检定结果必须具有可靠的准确性,确保被检定仪器仪表的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3.可重复性:检定作业应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即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检定,结果应保持一致性。

4.法律合规性:检定应符合国家关于仪器仪表检定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确保检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三、检定作业的准备工作1.检定设备的准备:检定作业前,应确保检定所需的设备、仪器和试样等准备充分,以满足检定的需要。

2.环境条件的准备:检定作业应在符合要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3.检定方案的制定:针对不同类型的仪器仪表,应制定相应的检定方案,明确检定的目的、方法、步骤和标准等内容。

四、检定作业的实施步骤1.检定前的准备:根据检定方案,按要求对被检定仪器仪表进行预热、校准和调试等准备工作。

2.检定过程的实施:按照检定方案和操作规程进行实际的检定操作,记录所需的数据和结果等信息。

3.检定后的处理:对检定结果进行分析和判断,确定仪器仪表的准确性和合格性,并将检定结果记录和保存。

五、检定作业的质量控制1.仪器仪表的校准和维护:对检定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应定期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2.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对从事仪器仪表检定的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提高其检定能力和水平。

3.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定作业的规范和程序等,确保检定作业的质量可控。

测量系统重复性再现性分析作业指导书1[1].1---文本资料

测量系统重复性再现性分析作业指导书1[1].1---文本资料

※※目錄※※1.目的: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进行分析,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适用的所有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测量分析。

3.职责:3.1品质部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4.1偏倚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标准值)的差值。

4.2稳定性(飘移)。

稳定性事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侧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4.3线性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的变差。

4.4重复性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5.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准备:5.1确定测量过程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

a)控制计划有要求的工序所使用测量仪器:b)有SPC控制要求的过程,特别是有关键/特殊特性的产品及过程:c)新产品、新过程:d)新增的测量仪器:e)已经作过测量系统分析,重新修理后:5.2公司按GB/T10012标准要求,建立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立的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5.3品质部对测量仪器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校准和调整,除使测量仪器的偏倚、稳定性、线性等符合规定要求之外,还应确认以下条件:a)确定量具检验的零件质量特性为技术型数据还是计量性数据。

针对批量生产(一般≥300件)的零件,其统计特性为计量型数据的采用R&R分析,针对计数型数据采用小样法分析。

b)确定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是由变差的普通原因引起的,而不是特殊原因引起的(可采取SPC技术)。

5.4操作步骤和方法5.4.1确定产品的特殊特性和关键特性和质量特性值和对应的测量仪器。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公司MSA作业指导书1、目的:1.1了解测量器具量测的性能是否满足测量要求。

1.2对新进或维修后的测量设备提供一个客观正确的变异分析及评价量测质量。

1.3利用统计方法分析测量系统再现性和重复性,作为判定试验设备是否需要校检、是否可供使用、是否有人为因素造成的失准及需要修正校验的周期和频率。

2、适用范围2.1适用于公司测量系统的分析。

2.2按照顾客和控制计划的要求,对公司的测量系统进行相应的MSA分析。

3、术语:3.1计数型数据:可以用来记录和分析的定性数据,其结果可简单用“是/否”的形式记录。

如外观质量检验。

3.2计量型数据:定量的数据,可用测量值来表示。

如原铁水中C、Si含量、高度尺数据等。

4、公司内运用MSA的场所、评价方法:5、测量系统分析计划的制订5.1 按照顾客和控制计划的要求确定需要进行MSA分析的具体测量系统。

5.2 根据测量系统的准确度要求和设备特点确定采用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5.3 根据被测对象特性的重要性和结果特点,确定测量者的数量、样本数量和重复测量次数。

对于关键特性需要增加样本容量和重复测量次数,以保证分析结果的置信水平。

对于尺寸、重量大等样件较小的,增加重复测量次数保证测量结果的置信水平。

5.4 选用日常生产时的测量人员参加测量和分析。

5.5 选取正常生产时的产品作为样件,以提高样件的代表性。

5.6 选取的量具的最小刻度超过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

5.7 针对具体的分析项目规定操作程序,确定测量的特性。

5.8 测量分析的研究方式应:确保各次测量的数据独立性;测量读数的准确性;每个测量者用同样的设备和方法进行测量;专人对测量过程进行监督。

6各种测量仪器的MSA运作流程:6.1重复性及再现性——均值极差法6.1.1术语6.1.1.1重复性——又称设备变差(EV),是指在固定的测量条件下,由一位测量者使用一种测量仪器,短期内连续多次测量同一试样的同一特性所获得的测量变差,它是系统内变差。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本文档旨在为MSA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任务的顺利完成。

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的方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确定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指导书将提供MSA作业的步骤和要求,以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按照标准格式完成任务。

二、任务背景我们的公司最近引入了新的测量系统,为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需要进行MSA分析。

该分析将涉及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再现性和稳定性的评估。

通过这个分析,我们将能够确定测量系统的可靠性,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改进和优化测量过程。

三、任务目标本次MSA作业的目标是评估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提供改进建议。

具体目标如下:1. 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通过测量一组已知尺寸的零件,计算重复性指标并分析结果。

2. 评估测量系统的再现性:通过不同的操作员测量同一组已知尺寸的零件,计算再现性指标并分析结果。

3. 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在一段时间内重复测量同一组已知尺寸的零件,计算稳定性指标并分析结果。

4. 提供改进建议:根据评估结果,提供改进测量系统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测量准确性和稳定性。

四、任务步骤1. 准备工作在开始MSA作业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确定测量系统的测量范围和要求。

- 准备一组已知尺寸的零件,用于后续的测量。

- 确定测量系统的操作规程和要求。

- 确定测量系统的操作员,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

2. 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使用测量系统测量一组已知尺寸的零件,记录每个测量结果。

- 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重复性指标,如R&R值。

- 分析结果并得出结论,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是否满足要求。

3. 评估测量系统的再现性在这一步骤中,我们将评估测量系统的再现性。

请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将同一组已知尺寸的零件交给不同的操作员进行测量,记录每个操作员的测量结果。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MSA(测量系统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准确性和稳定性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包括制造业、医疗保健、汽车等。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MSA作业指导书,以帮助您进行MSA分析并优化测量系统的性能。

二、目标本次MSA作业的主要目标是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稳定性和重复性,并提供改进建议,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一致性。

通过完成本次作业,您将能够全面了解测量系统的性能,并采取适当的措施以提高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作业步骤1. 确定测量系统在本次作业中,我们将使用XYZ公司的测量系统作为案例研究。

该测量系统用于测量产品尺寸,并且在生产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2. 收集数据为了评估测量系统的性能,我们需要收集足够的数据样本。

在本次作业中,我们将收集100个产品样本,并记录测量结果。

3. 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通过与已知准确值进行比较,我们可以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在本次作业中,我们将使用标准测量工具对样本进行测量,并与已知准确值进行比较。

4. 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测量系统的稳定性是指在重复测量相同样本时,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我们将使用重复测量方法来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5. 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在不同操作员、不同时间和不同测量设备下,测量结果的一致性。

我们将通过多个操作员和多个测量设备来评估测量系统的重复性。

6. 分析结果并提出改进建议在完成数据收集和评估后,我们将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建议。

这些建议可能涉及调整测量设备、改进操作流程或提供员工培训等。

四、数据收集和分析在本次作业中,我们将收集100个产品样本的测量数据,并使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测量系统的准确性在可接受范围内,与已知准确值的差异不超过0.1毫米。

- 测量系统的稳定性良好,重复测量结果的差异不超过0.05毫米。

- 测量系统的重复性较差,不同操作员和不同测量设备下的测量结果差异较大。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测量系统分析(MSA)作业指导书
实际情况判定是否可接受。
Ⅲ. %R&R>30%,表示该测量系统不可接收,必须加以改进。
Ⅳ.判定结果记录于《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判定栏内。
D ndc(区别分类数)
ndc应该四舍五入到整数,要能大于或等于5。
5.4偏倚&线性分析:
5.4.1基于过程变差,在测量系统工作范围内选5个零件,确定它们的基准值,由一位评价人对每个零
件测量大于10次,零件随机抽取.将数据填入偏倚/线性分析表。
5.4.2计算零件偏倚,分析偏倚与基准的线性关系
5.4.3判别与原因分析:偏倚受控及具有线性关系则可以接受
5.4.4 A当偏差过大可分析下面几种原因: B当系统为非线性时可分析下面几种原因:
A1标准或基准值误差B1仪器没有正确校准
A2仪器磨损B2仪器磨损
A3操作不当B3标准量具误差
5.5稳定性分析:
挑选3-5个样品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为一个月)观察其随时间变化偏倚的总变差。将数据填入
稳定性分析表。如变差受控则接受.如有超控或周期性变化则查找分析原因直到受控为止。
5.6 MSA分析相关记录之保存应依照《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6.记录
6.1量具重复性和再现性报告WI-W-139-01
1.目的
为决定过程中量测器具是否适当,借用量测系统分析(MSA)量化量具、操作者和产品之变
异,制订此规范操作管理依据。
2.范围
包含所有质量控制计划所控制的或客户要求的量测仪器分析作业。
3.职责与权限
3.1各部门:搜集分析量测系统所需的资料。
3.2品管部:分析量测系统。
4.名词定义
4.1 R&R分析: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再现性是指同一种量具同一位操作者,当多次量测相同

检验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检验仪器校验作业指导书【范本模板】

目录一、雷氏夹校验作业指导书 ............................... - 2 -二、水泥胶砂流动度跳桌校验作业指导书................... - 2 -三、水泥胶砂试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4 -四、水泥胶砂试体养护箱检定作业指导书.................... - 4 -五、水泥快速养护箱校验作业指导书........................ - 8 -六、水泥标准筛校验作业指导书 ........................... - 9 -七、水泥负压筛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11 -八、透气法比表面积仪检定作业指导书..................... - 13 -九、抗折夹具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7 -十、火焰光度计校验作业指导书 .......................... - 19 - 十一、测硫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 20 - 十二、氯离子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2 - 十三、水泥组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3 - 十四、水泥游离钙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3 -十五、灰分挥发分测定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4 -- 1 - 贵州长顺凯峰水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管理文件十六、硫钙铁分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5 - 十七、X荧光分析仪校验作业指导书....................... - 27 - 十八、常用玻璃量器的校验作业指导书..................... - 28 - 十九、玻璃液体温度计校验作业指导书..................... - 35 -一、雷氏夹校验作业指导书本方法适用于新购和使用中以及检修后的雷氏夹的校验.1、技术要求1。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MSA测量系统分析作业指导书

1、目的提供一种评定测量系统质量的方法,从而对必要的测量系统进行评估,以保证本公司所使用的测量系统均能满足于正常的质量评定活动。

2、范围适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所有测量系统。

3、职责品质部负责确定MSA项目,定义测量方法及对数据的处理和对结果的分析。

APQP小组负责协助质量管理员完成测量系统的分析和改进。

4、定义4.1测量设备:实现测量过程所必需的测量仪器,软件,测量标准,标准样品或辅助设备或它们的组合。

4.2测量系统:是对被测特性赋值的操作、程序、量具、设备、软件、环境以及操作人员的集合。

4.3偏倚:对相同零件上同一特性的观测平均值与真值(参考值)的差异。

4.4稳定性:经过一段长期时间下,用相同的测量系统对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获得的总变差。

4.5线性:在测量设备预期的工作(测量)量程内,偏倚值的差异。

4.6重复性:用一位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特性,进行多次测量所得到的测量变差。

4.7再现性:不同评价人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对同一产品上的同一特性,进行测量所得的平均值的变差。

4.8零件间变差:是指包括测量系统变差在内的全部过程变差。

4.9评价人变差:评价人方法间差异导致的变差。

4.10总变差:是指过程中单个零件平均值的变差。

4.11量具:任何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装置,包括判断通过/不通过的装置。

5、工作程序5.1 测量系统分析实施时机5.1.1新产品在生产初期,参见“产品实现策划控制程序”HNFH QP-08。

5.1.2控制计划中指定的检验项目每年需做MSA。

5.1.3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要求进行。

5.1.4测量系统不合格改善后需重新进行分析。

5.2测量设备的选择a) 有关人员在制定控制计划及作业指导书时,应选择适宜的测量设备,既要经济合理,又要确保测量设备具有足够的分辩率,使用测量结果真实有效。

b) 选择测量设备时,建议其可视分辩率应不低于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即可取过程公差的十分之一,例如:特性的变差为0.1,测量设备应能读取0.01的变化),关键特性可按此规定选择合适精度的测量设备。

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作业指导书:版本: A/0分发号:日期:替代: 日期:标题: 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作业指导书发行:品质管理部目录1. 目的和范围2. 术语和定义3. 责任和权力4. 工作流程描述5. 相关文件和记录1.目的和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旨在通过正确使用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工具,以分析出现在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存在的变差。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出的SC物性项目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测量系统。

2.术语和定义2.1重复性:是由同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2.2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3.职责:履行此作业指导书的职责在于所有需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测量系统所涉及的人员.品质管理部负责此作业指导书的全面实施,负责保存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记录。

.4.工作程序:4.1每年年初,品质管理部负责依据控制计划编制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计划,采用测量系统分析形式执行。

4.2品质管理部按年计划确定需研究的量具。

4.3选用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用测量指南(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时,应选用极差法方法,一般不选用零件间变差。

表格填写如下:(1)处为产品号(2)处为特性名称(3)处为尺寸范围(4)处为公差范围(5)处为单位(6)处为产品名称(7)处为量具号(8)处为量具名称(9)处为量具的工程更改水平(10)处为厂名(11)处为协调人(12)处为电话号码,即协调人的电话号码(13)处为日期,即研究日期(23)处为评价人姓名4.3.1取得包含10个零件的一个样本,此样本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4.3.2品质管理部指定评价人A,B和C(此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量具的人中挑选)。

4.3.3评价人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一个丝筒10次,并将结果记录在(12)一行处,让评价人B,C同样测量这一个丝筒10次并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并将结果分别填入(17),(22)一行处.4.4当输入以上数据时,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R&R)便会自动计算出结果.4.5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接收准则:4.5.1当%R&R低于10:测量系统可以接受.4.5.2当%R&R介于10和30之间:此时,”breakpoint”(24)处的计算不适用,判断测量系接收与否,应由多功能小组根据测量系统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费用等决定.4.5.3当%R&R大于30时,说明此量具有待改进,多功能小组明确问题并进行纠正.当量具需改进时,应可参考以下原因:a)如果重复性(25)处比再现性(26)处大,原因可能是:—仪器需要维修—量具应重新设计以提高刚度—加紧和检验点需要改进—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b)如果再现性比重复性大,可能的原因有:—评价人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和读数—量具刻度盘上的刻度不清楚—需要某种夹具帮助评价人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4.6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记录以硬拷贝的形式保存.5.相关文件和记录《测量系统分析手册》《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表格》6.修订。

MSA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MSA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版号:(MSA)测量系统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批准:审核:编制:受控状态:分发号:年月日发布年月日实施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进行分析,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测量分析。

3职责3.1检验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3.2工会负责根据需要组织和安排测量系统技术应用的培训。

3.3生产科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

4术语4.1偏倚偏倚是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与基准值(标准值)的差值。

4.2稳定性(飘移)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4.3线性线性是在量具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变差。

4.4重复性重复性是由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获得的测量值的变差。

4.5再现性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5测量系统分析作业准备5.1确定测量过程需要使用的测量仪器以及测量系统分析的范围。

a)控制计划有要求的工序所使用的测量仪器;b)有SPC控制要求的过程,特别是有关键/特殊特性的产品及过程;c)新产品、新过程;d)新增的测量仪器;e)已经作过测量系统分析,重新修理后。

5.2公司按GB/T10012标准要求,建立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立的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5.4检验科对测量仪器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校准和调整,除使测量仪器的偏倚、稳定性、线性等符合规定要求之外,还应确认以下条件:a)确定量具检验的零件质量特性为计数型数据还是计量性数据。

针对批量生产(一般≥300件)的零件,其统计特性为计量型数据的采用R&R分析,针对计数型数据采用小样法分析。

常用玻璃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2)

常用玻璃仪器校准作业指导书(2)
1.00230
1.00232
1.00233
17
1.00235
1.00236
1.00238
1.00239
1.00241
1.00242
1.00244
1.00246
1.00247
1.00249
18
1.00251
1.00252
1.00254
1.00255
1.00257
1.00258
1.00260
1.00262
5.1.2用洗液洗涤后的玻璃量器,先用自来水冲净,再用蒸馏水润洗内壁2~3次。用过的洗液倒回原瓶,以备下次再用。
5.2玻璃量器容量示值检定的环境条件:
5.2.1(20±2)℃,且室温变化不得大于1℃/h;水温与室温之差不得大于2℃;检定介质为纯水(蒸馏水或去离子水),应符合 GB6682-1992的要求。
7.常用玻璃量器的校准项目及方法
7.1外观:
不允许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其分度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耐久,标志应符合规范要求。
7.2密合性:
7.2.1滴定管理活塞的密合性要求:
当水注至最高标线时,活塞在关闭情况下停留20min(塑料活塞为50min)后,渗漏量应不大于最小分度值。
7.2.2具塞量筒、容量瓶、比重瓶的密合性要求:
50ml:(0~10)ml、(0~20)ml、(0~30) ml、(0~40) ml、(0~50)ml共5个点
5.3.2分度吸量管
2ml:(0~1)ml、(0~2)ml共2个点
5.3.3量筒和量杯
自底部算起,总容量的1/10、半容量、总容量3个点
5.3.4比重瓶:(0~1)ml、(0~18)ml、(0~24) ml共3个点

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五性

MSA测量系统分析报告五性

2013年102013年11XXXXXX公司(MSA)测量系统分析(重复性和再现性)作业指导书受控状态:分 发 号:SL/IM-16-0批 准:审 核:编 制:品技部/2013-10-201 目的2 适用范适用于公3 职责4 术语4.1偏倚是测4.2稳定性4.3线性是在4.4重复4.5再现5 测量系5.1确定5.1.1控制5.1.2有SPC 5.1.3新产5.1.4新增5.1.5已经5.4操作5.4.1确定5.4.2确定2再现性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5.2 公司按GB/T 19022-2003/ISO 10012:2003GB/T 10012-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建立公司计量管理体系,确保建立的测量系统的可靠性。

5.3 品质科对测量仪器按规定的权限进行校准和调整,除使测量仪器的偏倚、稳定性、线性等符合规定要求之外,还应确认以下条件:5.4.5 确定测量仪器的分辨力,应允许至少直接读数的特性的预期过程变差的十分之一。

例如,如果特性的变差为0.01,仪器应能读取0.001的变化。

5.4.6 测量应按随机顺序,以确保整个研究过程中产生的的任何漂移或变化将随机分布。

稳定性是测量系统在某持续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总变差。

5.3.2 确定测量系统中的变差只是由变差的普通原因引起的,而不是特殊原因引起的(可采取SPC技术)。

为了配备并使用与要求的测量能力相一致的测量仪器,通过适当的统计技术,对测量系统的五个特性进行分析,使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已知,为准确评定产品提高质量保证。

3.1 品质科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

5.3.1 确定量具检验的零件质量特性为计数型数据还是计量性数据。

针对批量生产(一般≥300件)的零件,其统计特性为计量型数据的采用R&R分析,针对计数型数据采用小样法分析。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

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山东省南方路桥检测有限公司WE-1000A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名称WE-1000A液压式万能试验机主要用途材料的拉、压、弯、折、剪等性能指标最大负荷1000KN,精度I级,示值精度:≦±1%环境要求温度:20℃±10℃操作规程1.总开关接通电源,根据试样,选用测量范围,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相应摆砣并调整缓冲阀手柄,对准标线。

2.根据试样形状、尺寸把相应的钳口块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开动油泵,再开启送油阀,使工作活塞上升约10mm,活动2-3次,上升时关紧回油阀,下降时打开回油阀。

试验时使工作活塞上升约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调整游码使摆杆对准刻线。

3.将试样一端夹于上钳口中,调整指针,对准度盘零点,开动移动横梁升降电机,调整下钳口至适当位置,将试样另一端夹在下钳口中,夹持平试样时,必须注意使试样铅垂,并位于中间位置。

4.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通过旋钮,调整加荷速度指示盘的旋转速度缓慢的开启送油阀,并使指针的旋转与指示盘旋转速度一致,进行加荷。

5.试验断裂后关闭送油阀,记录试验所需数值,打开回油阀,卸荷后被动针拨回零点,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6.压缩及弯曲等试验可参照上述各项进行操作。

7.试验结束后,停止油泵电机,关闭电源。

8.主体各部位应擦式干净,对没有喷漆的表面擦拭干净后,用纱布沾少量的机油再擦一边,以防止生锈,不用时用防护罩罩上。

9.摆杆扬到最大规定限度,指针必须旋转一周,否则会因过载而造成机件损坏事故。

10.如果在试验过程中,由于某种特殊或意外的原因,油泵突然停止工作,此时应将所加之负荷卸掉检查后,重新开动油泵进行试验,不应带负载起动,以免造成油泵损坏。

11.试验暂停时,应将电机关闭,避免空转浪费电力及无故磨损油泵内的转动部件。

WE-100B万能试验机操作规程名称WE-100B万能试验机主要用途材料的拉、压、弯、折、剪等性能指标最大负荷100KN,精度I级,示值精度:≦±1%环境要求温度:20℃±10℃操作规程1.试验前,根据估计的最大试验力合理选用测量范围,在摆杆上挂上或取下相应摆砣,并调整缓冲阀位置。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一、背景介绍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是一种用于评估和改进测量系统稳定性和准确性的方法。

测量系统在各行各业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用于监测和控制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然而,如果测量系统本身存在问题,那末所得到的测量结果就会失去可靠性和准确性。

因此,进行MSA是确保测量系统能够提供可靠数据的关键步骤。

二、MSA的目的MSA的目的是通过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准确性和重复性,确定测量系统的能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改善测量系统。

通过进行MSA,可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从而提高产品和过程的质量。

三、MSA的步骤1. 确定测量系统在进行MSA之前,首先需要确定要评估的测量系统。

这包括确定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和测量人员等因素。

2. 采集数据采集一组代表性的样本数据,以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样本数据可以是已知的标准值或者已经测量过的数据。

3. 分析数据使用统计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统计方法包括方差分析、方差分解、方差贡献和误差分析等。

4. 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根据分析结果,评估测量系统的能力。

常用的测量系统能力指标包括测量系统误差、测量系统变异和测量系统稳定性等。

5.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以提高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改进措施可以包括调整测量仪器、优化测量方法和培训测量人员等。

四、MSA的工具和技术在进行MSA时,可以使用多种工具和技术来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1. 控制图控制图是一种用于监控过程稳定性的工具,可以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2. 方差分析方差分析是一种用于比较不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准确性。

3. Gage R&R分析Gage R&R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测量系统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方法,可以用于评估测量系统的稳定性。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研究作业指导书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研究作业指导书
5.1.8 重复以上步骤5.1.7,每个操作员重复测量每个零件,并且将测量值输
入相应编号之空格中(评价人A/B/C,第二次试验).
5.1.9当所有测量完成后,测量工程师使用表格公式计算R&R值,确定测量
系统接收标准为R&R值,通常判定结果如下:
10%<R&R<20%规格公差 测量系统可接收
10%<R&R=<20%规格公差 测量系统条件接收,但必须得
中(操作者A,第一次试验),当操作者测量结果正确时,输入
1,当操作者测量结果错误时,输入0。继续第二次试验,将测量
结果输入相应的空格中;然后用同样之量具,第二操作者随机抽
样测量,并且将测量结果填入相应编号、相应试验次数之空格
中,注意第二操作员不可看第一操作员之测量结果
5.2.6 质量工程师将20个零件的实际结果记录在《量测系统/量规能力特
5.1.1 评价人数: 3个. 5.1.2 试验次数: 3次. 5.1.3 零件个数: 10个. 5.1.4 设备测量精度:量具能够直接读出至少1/10的规格公差值. 5.1.5 为了避免测量偏差,测量员不可看先前(测量员)的测量读 数. 5.1.6 测量人员应熟悉此量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选一操作员对零件进行 编号标识,应保证每次测量点为同一位置点. 5.1.7 第一操作员按随机顺序抽样测量零件,将测量数据输入相应编号之 空格中(评价人A,第一次试验),然后第二操作员在没有看第一 操作员测量数据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零件测量,将测量随输入相应编 号之空格中(评价人B,第一次试验),最后第三操作员重复以上操 作,将测量值输入相应编号之空格中(评价人C,第一次试验).
Page 3 of 3
CORPORATION (CHINA)

MSA作业指导书

MSA作业指导书

MSA 作业指导书1. 目的为使 DXC 对测量系统变差进行分析、评定的方法以及运作和说明有所规定,并确保 DXC 测量系统是满足客户要求。

2. 合用范围合用于证实 DXC 产品符合规定的所有测量系统。

3. 定义3.1 测量系统: 用来对被测特性定量测量或者定性评价的仪器或者量具、标准、操作、方法、夹具、软件、人员、环境和假设的集合。

3.2 重复性(Repeatability):由同一个测量人,采用同一种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它是仪器本身固有的变差或者性能。

3.3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由不同的测量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4 稳定性(Stability):测量系统在某一阶段时间内,测量同一基准或者零件的单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总变差。

3.5 偏差:测量平均值与标准值的差异。

3.6 线性(Linearity):测量系统在预期测量范围内偏倚的变化称为线性。

3.7 偏倚(Bias): 测量结果的观测平均值和基准值之间的差值。

3.8 MSA(Measurement Systems Analysis):测量系统分析4. 流程图见 5/5 页。

5. 作业内容说明5.1 测量系统的分析范围对<<控制计划>>中的测量系统进行分析。

5.2 测量系统的分析频率5.2.1 测量系统的分析频率为一年一次。

由品管部制订<<MSA 分析计划>>,经厂长承认后, 进行实施。

5.2.2 新产品开辟时, 根据<<控制计划>>由开辟责任人组织实施。

5.3 计量型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5.3.1 选取代表全过程的 10 个样品, 并对样品进行编号。

5.3.2 指定 3 位测量人, 分别对样品进行测量。

一次测量结束后再重复测量 2 次。

测量数据记录于<< GRR 评价数据表>>中。

MSA-重复性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MSA-重复性再现性作业指导书

1 目的为了确定公司用于产品检验的测量设备的稳定性而做的重复性再现性研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使用的所有测量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测量分析。

3 术语和定义3.1 重复性:同一操作员使用同一量具重复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参数,所得量具的总变差;3.2 再现性:不同操作员使用同一量具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参数所得测量平均总变差;3.3 线性:在量具预期的工作量程内,偏倚值的变差;4 职责4.1 质保部负责确定过程所需要的测量仪器,并定期校准和检定,对使用的测量系统分析,对存在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纠正预防措施;4.2 质保部经理负责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并跟踪拒收的测量系统的改进;4.3 制造部配合对测量仪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5 程序5.1 计量型测量系统的分析5.1.1 评价人数: 3个5.1.2 试验次数: 3次5.1.3 零件个数: 10个5.1.4 设备测量精度:量具能够直接读出至少1/10的规格公差值;5.1.5 为了避免测量偏差,测量员不可看先前(测量员)的测量读数;5.1.6 测量人员应熟悉此量具的操作和使用方法,选一操作员对零件进行编号标识,应保证每次测量点为同一位置点;5.1.7 第一操作员按随机顺序抽样测量零件,将测量值输入相应编号之空格中(评价人A,第一次试验),然后第二操作员在没有看第一操作员测量数据的情况下,随机抽取零件测量,将测量值输入相应编号之空格中(评价人B,第一次试验),最后第三位操作员重复以上操作,将测量值输入相应编号之空格中(评价人C,第一次试验);5.1.8 重复以上步骤5.1.7,每个操作员重复测量每个零件,并且将测量值输入相应编号之空格中(评价人A/B/C,第二次试验);5.1.9重复以上步骤5.1.7,每个操作员重复测量每个零件,并且将测量值输入相应编号之空格中(评价人A/B/C,第三次试验);5.1.10当所有测量完成后,测量工程师使用表格公式计算RR值,确定测量系统接收标准为R&R值,通常判定结果如下:10%<R&R<20%规格公差测量系统可接收10%<R&R=20%规格公差测量系统有条件接收,但必须得到工程人认可R&R>20%规格公差测量系统拒收5.2 记数型测量系统的分析(小样法)5.2.1评价人数: 2个5.2.2试验次数: 2次5.2.3零件个数: 20个5.2.4其它要求同5.1.5、5.1.65.2.5第一操作员以随机的顺序测量20个零件一次,将测量结果输入《测量系统/量规能力特性分析》表格相应编号、相应试验次数之空格中(操作者A,第一次试验),当操作者测量结果正确时,输入1,当操作者测量结果错误时,输入0,继续第二次试验,将测量结果输入相应的空格中;然后用同样之量具,第二操作员随机测量,并且将测量结果填入相应编号、相应试验次数之空格中,注意第二操作员不可看第一操作员之测量结果;5.2.6质量工程师将20个零件的实际结果记录在《测量系统/量规能力特性分析》表格的相应空格内,以做判断基准;5.2.7由质量工程师负责对数据表中的结果进行判断,通常测量系统接收标准如下:a)若两测量人所以测量结果是一样的,该测量系统是可以接收的;b)若两测量人所以测量结果有任何一次不一样的,则该测量系统是不可以接收的,需要对该测量系统重新评价;6 相关文件<1> 《测量系统控制程序》7 记录表单<1> 量具重复性与再现性分析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业指导书:
版本:A/0 分发号:
日期:
替代:日期:
标题:检测仪器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作业指导书发行:品质管理部
目录
1. 目的和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责任和权力
4. 工作流程描述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6. 修订
1•目的和范围::
1.1 本作业指导书的目的旨在通过正确使用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工具, 以分析出现在各种测量和试验设备系统测量结果存在的变差。

1.2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控制计划中提出的SC物性项目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的测量系
统。

2.术语和定义
2.1 重复性: 是由同一个评价人,采用一种测量仪器,多次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获得的测量值变差.
2.2 再现性: 是由不同的评价人,采用相同的测量仪器,测量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的测量平均值的变差
3.职责: 履行此作业指导书的职责在于所有需做重复性和再现性的测量系统所涉及的人员. 品质管理部负责此作业指导书的全面实施,负责保存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记录。

.
4. 工作程序:
4.1 每年年初, 品质管理部负责依据控制计划编制的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计划,采用测量系统分析形式执行。

4.2 品质管理部按年计划确定需研究的量具。

4.3 选用确定重复性和再现性用测量指南( 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报告) 进行研究,在进行研究时,应选用极差法方法,一般不选用零件间变差。

表格填写如下:
(1 )处为产品号
(2) 处为特性名称
(3) 处为尺寸范围
(4) 处为公差范围
(5 )处为单位
(6)处为产品名称
(7 )处为量具号
(8)处为量具名称
(9 )处为量具的工程更改水平
(10)处为厂名
(11 )处为协调人
(12 )处为电话号码,即协调人的电话号码
(13 )处为日期,即研究日期
(2 3 )处为评价人姓名
4.3.1 取得包含1 0个零件的一个样本,此样本必须从过程中选取并代表其整个工作范围.
4.3.2 品质管理部指定评价人A, B 和C (此评价人的选择应从日常操作该量具的人中挑
433评价人A以随机的顺序测量一个丝筒10次,并将结果记录在(12) —行处,让评价人
B,C同样测量这一个丝筒10次并互相不看对方的数据•并将结果分别填入(17),(22) —行处. 4.4当输入以上数据时,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结果(%R&R便会自动计算出结果.
4.5 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接收准则:
4.5.1当%只&低于10:测量系统可以接受.
4.5.2当%只&介于10和30之间:此时,” breakpoint ” (24)处的计算不适用,判断测量系接收与否, 应由多功能小组根据测量系统应用的重要性、量具成本、维修费用等决定.
4.5.3当%R&大于30时,说明此量具有待改进,多功能小组明确问题并进行纠正.当量具需改进时, 应可参考以下原因:
a) 如果重复性(25) 处比再现性(26) 处大, 原因可能是:
—仪器需要维修
—量具应重新设计以提高刚度
—加紧和检验点需要改进
—存在过大的零件内变差
b) 如果再现性比重复性大,可能的原因有:
—评价人需要更好的培训如何使用量具和读数
—量具刻度盘上的刻度不清楚
—需要某种夹具帮助评价人提高使用量具的一致性.
4.6 量具的重复性和再现性的记录以硬拷贝的形式保存.
5. 相关文件和记录
《测量系统分析手册》
《重复性和再现性研究表格》
6. 修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