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预学案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目的:遵循自然界①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②经济效益和③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④少消耗、多效益、⑤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3、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⑥大气、土壤和⑦生物资源,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4、生态经济(1)原则:⑧循环经济。

(2)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⑨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⑩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手段: 生态工程。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承载力(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经济、社会的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要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改善系统功能。

(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比例关系,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1+1>2 ”。

探究案知识点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1998年,长江洪灾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反映出了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2、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3、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知识点二: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从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意义、实例三方面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进行比较。

2、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3、我国某地土地沙化和盐渍化非常严重,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超载放牧。

请分析其主要违背了生态工程的什么原理?4、比较生态工程与传统农业的区别,补充完成下表。

2019-2020年高二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精品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二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精品导学案

2019-2020年高二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精品导学案编定人:班念博审定人:金晓媛张宏艳一、学习目的1、本节要能够简述生态工程兴起的原因,掌握生态工程的五个基本原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分析生态问题。

2、在掌握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搜集各种媒体的相关信息并加以分析。

3、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平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二、教学过程:三、知识点解析1.生态工程的五大原理提醒①生态工程的建设应遵循以上五个原理,但不同的生态系统遵循的原理可以不同。

②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③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2.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比较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统一,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平衡。

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

系统整体性原理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具体的说指互利共生的生物体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藻类和真菌等。

四、例题分析例1.请仔细读图,然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优点:(1)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态农业的优越性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2019-2020年高中生物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自主学习】生态工程原理1 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和全球,循环往复,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 原理:物种多而繁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以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和条件。

众多的生物通过关系相互依存,就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系统。

3 原理: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即指某种生物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

4 原理: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的规律,还要考虑到和等系统的影响力。

5 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通过和结构,达到的目的。

6 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效果,即“1+1>2”【课后练习】1、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达到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同步发展,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少___________、多___________、可_______________的工程体系。

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____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_______________。

2、下图为典型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生态系统,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此生态系统比自然生态系统优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

(2)菌床和排泄物的杂屑最终回田,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原理,土壤中的有机物不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产生 ,从而提高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效率,最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高中生物选修三导学案016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高中生物选修三导学案016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意志在于磨练 第 页 高效在于方法1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往复,____________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实例:“无废弃物农业”:实施流程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各种_______,如粪便、枯枝落叶、河泥等↓采用_____和_____等多种方式 ________↓施用_____优点既利用了废弃物,又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____________2.物种多样性原理:(1)理论基础:生物多样性程度高,生物通过________关系相互依存,可在有限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生物量,提高 ______________。

(2)实例:①正面: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非常高,不同生物在珊瑚礁区占据不同的位置,通过_________关系相互依存,使得珊瑚礁_________稳定性较高。

②反面:单一种植的樟子松林或杨树林的_____________程度较低,极易遭受虫害,________稳定性较低。

3.协调与平衡原理:(1)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_____________。

(2)含义: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又称___________,它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_______________。

4.整体性原理:(1)理论基础:____________________。

(如下图)(2)原理: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______________的规律,还要考虑到__________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

2.为什么说“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3樟子松林的松毛虫数量为什么会肆意增长,而珊瑚礁区却有很高的生物多样性?4.某些地区出现“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这是哪一原理失调造成的?意志在于磨练第页高效在于方法2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分类内容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含义通过___________系统内部不同组分之间的结构,达到改善_____________的目的。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第一课时学案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第一课时学案

§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生学案◇主编:编者:审核:时间:第__周星期班组姓名_______1、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2、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信息传递。

■本节学习任务一、认知理解1、生态工程的兴起:经济的迅猛发展、技术的革新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其负面影响也越来越严重。

即经济的发展需要____________,但技术的进步又往往带来严重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只有对发展的含义有了全面的理解,坚持______________,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2、生态工程概念: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____________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____________的和谐发展。

3、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___________,达到和的同步发展。

4、生态工程的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_、多效益、________的工程体系。

5、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__”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_____________,从而实现_____________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__________。

二、分析应用结合教材P107—108的资料1和资料2进行探究与思考: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哪些?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3、什么是“石油农业”?它有什么缺点?4、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5、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因是什么?归纳点拨: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区别:传统经济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在各类生态系统中12 循环往复 ,分 层分级利用。 2. 13 物种多样性 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抵抗力 稳定性。 14 环境承载力 3.协调与平衡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 15 ____________ (环境容纳量)的限度。 4.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 16 自然、经济、社会 的 整体影响。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1) 17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原理:要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改善 系统功能。 (2)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18 比例 关系,使 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 大于 各部分之和的效果,即“ 19 1+1>2 ”。
南方桑基鱼塘体现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当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出现严重的问题时,生态工程应运 而生 B.生态工程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C.生态工程以充分利用环境和资源为前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 D.生态工程力求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 统与社会、经济系 统的关系问题 桑基鱼塘 珊瑚礁与藻类和 珊瑚虫的关系
整体性原理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 理
4.你能举出系统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的例子吗? 答案: 豆科作物和固氮菌的共生就是一例。固氮菌为豆科作 物提供氮素,而豆科作物为其提供能量和其他营养,两者的共生使 豆科作物能够在氮素缺乏的土地上生长;当把它们分开时,两者的 生长都要受到损害。
第5单元 生态工程 第1课时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 1.目的:遵循自然界① 物质循环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 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② 经济效益 和③ 生态效益 的同步发 展。 2.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④ 少消耗 、多效 益、⑤ 可持续 的工程体系。 3.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正在毁坏水、⑥ 大气 、土壤和⑦ 生物资源 ,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4.生态经济 (1)原则:⑧ 循环经济 。 (2)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⑨ 污染物 ,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 系统的⑩ 生产原料 ,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手段: 11 生态工程 。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案自主学习(一)生态工程1、生态工程的概念:指人类应用_________________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坏的生态环境实行_______________,对造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传统生产方式实行改善,并提升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_____________,达到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同步发展。

3、生态工程特点: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_。

(二)生态经济概念:主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_”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原理⑴原理:物质能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

⑵原理:物种繁多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⑶原理:生态系统的生物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的限度⑷原理:生态系统建设要考虑自然、、的整体影响。

系统的结构决定原理:要通过改善和优化系统结构改善功能。

⑸原理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间要有适当的,使得能量、物质、信息等的转换和流通顺利完成,并实现总体功能大于各部分的效果,即“1+1>2”思考探究一、注重生态工程建设阅读资料1讨论: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本原因:长江上游乱砍滥伐森林,急剧降低,造成大量泥沙淤积河道;中游围湖造田、乱占河道,造成急剧减少。

直接原因:1998年度的罕见降雨。

但这也与度升高、气候异常相关。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有什么问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的保护,没有考虑生态成本,经济的发展以为代价。

例1.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究竟原因是上游地区对森林的过度采伐,这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模式存有的问题是()A、过度依赖煤、石油等能源B、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C、对水资源缺少充足的理解D、过度依赖农家肥,造成土壤结构被破坏例2.下列不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目的的是()A.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实行改善 B.防止环境污染C.单纯追求粮食产量 D.促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阅读资料21.你对“石油农业”是如何理解的?“石油农业”大量使用的生产方式,因对石油等能源有高度的依赖性而得名。

专题五 生态工程 导学案

专题五  生态工程   导学案

专题五生态工程导学案【学习目标】简述生态工程概念,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学习重点】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原理【学习难点】生态工程的概念和原理【学习方法】讨论归纳【课前预习】1.某地区的农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建立了特有的蔗基鱼塘和桑基鱼塘。

如下图,请根据此图回答:(1)这种人工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物因素是;要使它长期稳定发展,除了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外,各类生物还要。

(2)建立这一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其能量利用率高的原因是其在营养结构上具有的特点。

(3)蚕粪、蔗叶进入鱼塘经过的作用又被桑和甘蔗所利用。

蚕粪中的氨经过的作用,形成被植物吸收。

(4)概括地说,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取决于它的。

2.右下图是一个庭院生态工程的模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1)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2)从图中可知,该生态系统中人类活动所需的能源主要来自于。

这些能源与煤炭相比,它突出的优点是。

(3)沼气池中的硝化细菌有除臭作用,这种臭味物质主要是,经硝化细菌的作用形成从而被植物吸收。

(4)该生态工程涉及的主要技术有、。

【知识梳理】一.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和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组装,对已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的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从而促进的和谐发展。

2.人类设计生态工程的根本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防止环境,达到效益与效益的同步发展。

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低.多和的特征。

3.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原理.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原理.原理。

4.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而实现循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

二.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㈠.生态工程的实例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1)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产出不足。

高三生物选修3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_《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高三生物选修3_现代生物科技专题_《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一、学习目标1. 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 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 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二、学习重难点1.学习重点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学习难点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三、导学诱思(一)生态工程的建设1.概念人类应用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对造成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和谐发展。

2.目的遵循自然界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和的同步发展。

3.特点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多效益、的工程体系。

4.产生原因传统经济模式毁坏水、、土壤和,消耗地球赠给我们的自然资本。

5.生态经济(1)原则:“”。

(2)特点:一个系统产出的,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

(3)手段:。

(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1)概念: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和,循环往复,,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3)实例——无废弃物农业。

2.物种多样性原理(1)内容: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提高系统生产力。

(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3)实例:①反面: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与其天敌相生相克的食物链,松毛虫肆虐一时。

②正面:由珊瑚虫和某些藻类共生组成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3.协调与平衡原理(1)理论基础:生物与环境的。

(2)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又称环境容纳量,它是指某种环境所能养活的生物种群的数量。

4.整体性原理(1)理论基础:系统复合体。

(如下图)(2)合理应用:在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等系统的影响力。

导学案2:生态工程及其原理

导学案2:生态工程及其原理

生态工程及其原理导学案【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2.运用生态工程依据的原理分析生态环境环境问题【预习自测】(具体要求:①通读课文,规范、准确、简洁标注出下列知识;。

②用红笔标注不明白的问题或提出你的疑问;③记住最基本的概念原理。

)一、生态工程的概念:1.生态工程的概念:2.生态工程的目的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1.食物链原理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由____、____、分解者所构成的食物链,从生态学原理看,它是一条_____链,物质传递链,也是一条_____链。

2.生态位原理3.限制因子原理(1)最小因子定律:即植物的生长取决于______的那一种物质,叫做最小因子定律。

(2)耐性定律:4.整体效益原理5.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自我检测】1.自然林区内的马尾松一般不容易发生虫害,但在一些人工马尾松林中,却常常会发生严重的松毛虫危害,其主要原因是( )A.松毛虫繁殖力强 B.马尾松抗虫害能力差C.人工林营养结构简单 D.当时气候适宜松毛虫生长2.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动物,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保护蛇是为了()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3.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遵循的哪个原理()A.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物种多样性原理 D.物质循环再生原理4.珊瑚虫与藻类共生,提高了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其原理是()A.系统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B.整体性原理C.系统整体性原理 D.协调与平衡原理5.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办法不妥当的是()A.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并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B.改露天放置为掩埋处理,地表种植植物C.利用热解方法使垃圾分解D.垃圾堆放在一块,通过微生物自然分解6.据统计表明,进人21世纪后,几乎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A.自然灾害 B.动物病害C.天敌过多 D.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7.经过十年努力,我国西北防护林带已经初步建立,建立了新的生态平衡,其重要意义是()A.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B.使生态系统朝着更有益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建立了畜牧业的生产基地D.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参考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参考

高中生物《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教案参考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及其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应用。

2.掌握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包括整体性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食物链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种适应性原理。

3.能够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实际问题,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案。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态工程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2.教学难点:生态工程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2.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1)讲解:生态工程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和保护的一种技术手段。

(2)举例:城市绿化、湿地保护等都是生态工程的实际应用。

3.学习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整体性原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整体性原理要求在生态工程建设中,要考虑系统的整体效应,实现物种、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原理要求在生态工程建设中,要保护和增加物种多样性,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3)食物链原理: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和物质传递的重要途径,食物链原理要求在生态工程建设中,要合理构建食物链,实现能量和物质的合理利用。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循环再生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物质循环再生原理要求在生态工程建设中,要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5)物种适应性原理:物种适应性是生态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物种适应性原理要求在生态工程建设中,要选择适应性强的物种,提高系统的适应性。

4.分析生态工程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1)案例分析:以某城市湿地公园为例,分析生态工程原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2)讨论:同学们分组讨论,思考如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拓展:课后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现状和展望。

导学案5.1

导学案5.1

专题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学习目标】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重点难点】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2.生态工程的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自主预习与检测】阅读课文P107~P115,完成练习册P62【自主预习】内容,并回答问题【合作探究】1.阅读107-108页资料分析,完成讨论题,并总结为什么要进行生态工程建设?2.进行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什么?【课堂练习】1.生态工程建设目的:遵循自然界_____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_____,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

2.特点:少消耗、多效益、______的工程体系。

3.生态经济:(1)特点:________。

(2)手段:生态工程。

4.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______和_________,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__,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_____,提高系统生产力。

(3)协调与平衡原理:处理好____与____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________,即互不干涉所能养活的______的数量。

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的______。

(4)整体性原理。

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_________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到____和____等系统的影响力。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①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______之间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________的目的。

②系统整体性原理: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___关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完成能量、物质、信息等的_________,并且实现______大于_______的效果,即“1+1>2”。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导学案

编号: whgzswxx3—015专题5 生态工程5.1 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班级: 小组名称: 学生姓名: 评价:编写: 周民审核: 李厚亮审核时间: 2023∕5∕29学习目的: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 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 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 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学习重难点: 生态工程的原理学习过程:1、知识回顾: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成分: 、、、;2、营养结构: 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涉及、和信息传递。

导入: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 多少年来, 人们只知索取, 不知庇护, 使得地球变得千疮百孔, 人们也正在遭受着大自然的种种处罚, 人类在破坏地球环境的同时, 也在毁灭着自己。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自主学习:一、生态工程概念、目的和特点:1.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和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 对已破坏的进行修复、重建;对导致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 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____________的规律, 充足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 防止___________, 达成和的同步发展。

3.特点:与传统的工程相比, 生态工程是一类_________、多效益、________的工程体系。

二、关于“生态经济”:结合教材P107—108的资料1和资料2进行探究与思考: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主线因素是什么?解决的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哪些?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3.什么是“石油农业”?它有什么缺陷?4.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5.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的因素是什么?生态经济重要是通过实行“______________”的原则, 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 可以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_____________, 从而实现_____________资源化, 而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__________。

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最新精品导学案

新课标高中生物选修三5.1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最新精品导学案

生态工程的基来源理一、学习目的1.知识技术目标本节要能够简述生态工程盛行的原由,掌握生态工程的五个基来源理,并能在此基础上剖析生态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掌握生态工程所按照的基来源理的基础上,收集各样媒体的有关信息并加以剖析。

3.感情与价值观目标关注生态工程建设,初步形成物质循环利用、协调与均衡、多样性、局部与整体相一致的看法,建立可连续发展的看法,重视理论联系实质。

b5E2RGbCAP二、教课过程:三、知识点解析1.生态工程的五大原理提示①生态工程的建设应按照以上五个原理,但不一样的生态系统按照的原理能够不同。

②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按照自然物质循环的规律,充足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备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发展。

p1EanqFDPw③生态工程拥有少耗费、多效益、可连续的特色。

2.整体性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的比较整体性原理指社会、经济、自然三方面协调一致,保障整个系统的稳固与均衡。

如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社会与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即种树的同时考虑经济收入、粮食、燃料等问题。

DXDiTa9E3d 系统整体性原理指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目的是保持系统有很高的生产力,详细的说指互利共生的生物表现系统整体性原理,如藻类和珊瑚虫、大豆和根瘤菌、地衣植物中藻类和真菌等。

RTCrpUDGiT四、例题剖析例 1.请认真读图,而后指出该生态农业的长处:(1) 生态农业设计的基本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5PCzVD7Hx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态农业的优胜性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LBHrnAILg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导学案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导学案

《生态工程的特点及基本原理》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生态工程的概念,掌握生态工程的特点。

2、熟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并能运用这些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关注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提高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生态工程的特点。

(2)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

2、难点(1)运用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各原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知识梳理(一)生态工程的概念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装,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工程的特点1、少消耗生态工程强调在资源利用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

例如,在农业生产中,采用精准灌溉技术,根据作物的需水情况进行灌溉,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2、多效益生态工程追求经济、社会和生态等多方面的效益。

不仅要获得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同发展。

比如,在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工程中,不仅可以改善水质、调节气候,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收入。

3、可持续生态工程注重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即能够在长期内保持自身的结构和功能稳定,并为人类提供持续的服务。

这要求在设计和实施生态工程时,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恢复能力,避免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

如无废弃物农业,通过将废弃物资源化,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对外部物质输入的依赖。

2、物种多样性原理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抵抗力稳定性。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应增加物种的多样性,构建复杂的食物网,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以在有限的
提高系统生产力。
含义: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但要考虑到
要考虑到等系统的影响力。
理论基础: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
意义:统一协调各种关系,的平衡与稳定
实例:林业建设中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一一一方面要号召农民
种树,另一方面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及收入等。
5、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结合教材P107—108的资料1和资料
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系统设计、调
进行修复、重建;对造成
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 的同步发展。
、多效益、
的工程体系。
2进行探究与思考:
1、导致1998年长江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解决的长江洪水泛滥的措施有哪些?
2、洪灾的发生反映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存在什么问题?
3、什么是“石油农业”?它有什么缺点?
4、如何理解“污染物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这句话?
5、开展生态工程建设的原因是什么?
生态经济 主要是通过实行“
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 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
归纳点拨:
传统经济与生态经济的区别:
传统经济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 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
“整体性原理”与“系统整体性原理”的区别:
四、课堂训练:
1、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靠山的人对山上的林木乱 砍滥伐,靠水的人则对水中的生物乱捕滥猎,都对各自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那 么,在治理和恢复生态系统的过程中,我们应遵循的原理是
A物质循环再生原理B、物种多样性原理C
生态经济是实现了原料7产品7原料7产品的生产体系,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 经济。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
三、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
1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1)
二的原则,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
,从而实现资源化,而实现循
含义:物质能够在各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和
环往复,分层分级利用,从而达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效果。 理论基础:O
珊瑚礁藻类和珊 瑚虫的关系
单一人工林比天然混交林稳定性低,易爆发虫害一一遵循“物种多样性原理”; 合理确定草原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或超载放牧一一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引种时考虑适应环境一一遵循“协调与平衡原理”;
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时,既要考虑“种树”增收问题,又要考虑当地农民的生 活问题一一遵循“整体性原理”;
2、实现循环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是(
A、大力发展“石油农业”B、清除污染物

3、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力后,会违背生态工程的哪一基本原理
A、整体性原理B、系统性原理C协调与平衡原理D、工程学原理
4、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自主学习:
一、生态工程概念、目的和特点:
1、生态工程的概念:
生态工程是指人类应用
控和技术组装,对已破坏的 的
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从而促进人类社会和 的和谐发展。
2、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遵循自然界
力,防止,
3、特点:
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
二、关于“生态经济”:
工程
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
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物质循环
可避免环境污染 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 展的影响
无废弃物农业
物种多样性原理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物多样性程度 咼,可提咼系统的抵 抗力稳疋性
三北”防护林建 设中的单纯林问题,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
物多样性问题
协调与平衡原理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 平衡
生物数量不超过 环境承载力,可避免 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生态系统的结构:
组成成分:、、、;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生态系统的功能: 包括
1、
2、
和信息传递。
导入:
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多少年来,人们只知索取,不知呵护,使得地球变 得千疮百孔,人们也正在遭受着大自然的种种惩罚,人类在破坏地球环境的同时,也在毁 灭着自己。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尊重地球就是尊重生命,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
林,由于没有一条昆虫与其灭天敌相生相克的,使得松毛虫肆虐一时。
2正面: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问题一一如由和某些藻类共生组成
的珊瑚礁区。物种繁多,系统稳定。
3、协调与平衡原理:
(1)含义: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即环境所能养活
的的最大数量。如果生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力的限度,就会引起系统
编号:whgzswxx3—015
专题
5.1
班级:小组名称:学生姓名:
—民 审14/5/29
学习目标:
1、简述生态工程的概念,关注生态工程的建设;
2、简述生态工程的原理,举例说出各原理的内容;
3、尝试运用生态工程原理,分析生态环境问题及解决对策。 学习重难点:生态工程的原理
意义:可避免环境污染及其对系统稳定和发展的影响 实例:
,循
(2)
(3)
(4)
2、物种多样性原理:
(1)内容:物种繁多而复杂的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
资源条件下,产生或容纳更多的
(2)理论基础:O
(3)意义: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可提高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4)实例:
1反面:“三北”防护林建设中的单纯林问题——如辽宁西部章古台地区的樟子松
4实例:珊瑚礁藻类和的关系 知识要点小结:
概念:应注意三个方面:(1)涉及的学科知识包括生态学和系统学;
(2)运用到的技术手段或方法有系统设计、调控和技术组 装;
⑶最终目的是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特点: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
关于“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 建设的原因: 生态经济:
2、生态工程的原理
太湖富营养化冋题
整体性原理
社会、经济、自然复 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 系,保障系统的平衡 与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 系统与社会、经济系 统的关系问题
系统学和工程学 原理
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 原理:分布式优于集 中式和环式
改变和优化系统 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桑基鱼塘
系统整体性原理:整 体大于部分
保持很高的系统 生产力
(1)系统的结构决定功能原理:
1 含义:生态工程需要考虑系统内部
到改善的目的。
2理论基础:优于集中式和环式
3意义:改变和优化系统的结构以改善功能
4实例:我国南方水网地区的模式。
(2)系统整体性原理:
1内容:系统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__
信息等的,并且实现—
2理论基础:大于部分。
3意义:保持很高的系统生产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