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鲤科鱼类分类总结
鲤形目检索表
![鲤形目检索表](https://img.taocdn.com/s3/m/446296e2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c8.png)
鲤形目检索表
鲤形目(Cypriniformes)是指一类鲤科鱼类的目,又称为鲤形亚目。
这个目的物种数量庞大,全世界约有3,649种,分布在各大洲的水域中,是淡水鱼的重要组成部分。
鲤形目鱼类形态各异,但都具有典型的鲤鱼外形,头部小,肉质丰满,身体侧扁,具有一对背鳍和一对臀鳍,背鳍和臀鳍的硬棘很强硬,有些种类的硬棘甚至可以变成锋利的倒刺,防止敌害捕食。
鲤形目鱼类多数为草食性,但也有一些属于杂食性或肉食性,主要以浮游生物、水草为食。
其中鲤鱼是最具代表性的物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大洲的水域中,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科研价值。
除了鲤鱼外,鲤形目还包括许多其他重要的鱼类,如鲟鱼、鲫鱼、鲢鱼、草鱼等。
这些鱼类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是淡水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鲤形目中,不少鱼类属于珍贵物种,如中华鳅、中国特有的黑鳅等,因此需要加强保护。
同时,还有一些鱼类因为过度捕捞、生态环境恶化等原因而濒临灭绝,需要更多的环境保护措施。
总之,鲤形目是一类数量庞大、形态各异的鲤科鱼类,具有很高的生态和经济价值,但也面临一系列的保护挑战。
希望未来能够加强保护措施,促进这一目的鱼类的生态可持续发展。
锦鲤知识点总结
![锦鲤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38f6009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93.png)
锦鲤知识点总结锦鲤是一种淡水鱼类,属于鲤科锦鲤属,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种。
它的身体呈长圆筒形,鱼鳞呈鳞状排列,通常以鲜艳的颜色为主,如红色、金色、黑色等,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生活习性,被广泛养殖和观赏。
下面我们将从锦鲤的分类、生活习性、饲养技术和疾病防治等多个方面对锦鲤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类锦鲤属共有12个种类,主要包括:梦幻锦鲤、瑜珈锦鲤、龙凤锦鲤、三色锦鲤、刺龙锦鲤、紫薇锦鲤、黄金锦鲤、青龙锦鲤、银鳞锦鲤、云龙锦鲤、夜光锦鲤、雪莲锦鲤等。
它们在外观上表现出多样化的颜色和斑纹,各有各的特点。
二、生活习性锦鲤是一种群居鱼类,主要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水库等水域环境中。
它们偏好水流缓慢、水质清澈的环境,能适应较宽的水温范围,一般在15-28摄氏度之间。
锦鲤是杂食性鱼类,主要以浮游生物、水草和底部沉积物为食,也能食用人工饲料。
在繁殖方面,锦鲤是卵生鱼类,繁殖期通常在春季,雌鱼在产卵后需要特别的保护,以免卵受到其他鱼类的侵袭。
三、饲养技术1. 水族箱选择选择一个适合大小的水族箱对锦鲤的饲养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每条锦鲤需要10-15升的水体容积。
水族箱的底部可以铺设一些漂亮的石子和水草,为锦鲤提供适合的栖息环境。
2. 水质管理锦鲤对水质要求较高,需要保持水质清澈、氧气充足,pH值在6.5-8之间,温度保持在15-28摄氏度。
定期更换水质、清洗过滤设备和定时添加水质调节剂都是保持水质良好的重要措施。
3. 饲料管理锦鲤是杂食性鱼类,它们可以食用水中浮游生物和底部沉积物,也可以食用人工饲料,如颗粒饲料、冻干虫和蚯蚓等。
在饲养过程中,要根据锦鲤的生长阶段和季节变化,科学合理地配饲养料,避免过度喂食和浪费。
4. 疾病防治锦鲤在饲养过程中容易患上一些常见的疾病,如白点病、口子病、鱼鳞病等。
为了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可以在饲养水体中添加适量的抗菌剂和驱虫剂,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检查鱼体健康状况。
四、观赏价值锦鲤是一种受人们喜爱的观赏鱼类,主要因其美丽的外观和独特的鱼品种而备受青睐。
鲤鱼的分类
![鲤鱼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b4ad6f44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a3.png)
鲤鱼的分类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河流、湖泊和池塘中。
根据鲤鱼的特征和分类标准,可以将其分为几个不同的类别。
一、按照体型和外观特征分类鲤鱼的体型和外观特征是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这一特征,鲤鱼可以分为大型鲤、中型鲤和小型鲤。
1. 大型鲤:大型鲤体型较大,通常体长超过30厘米。
它们的体色多为银灰色或银白色,鳞片较大,鳍较长。
大型鲤包括草鱼、鲫鱼等。
2. 中型鲤:中型鲤体型适中,体长一般在15-30厘米之间。
它们的体色多样,有的呈金黄色、橙红色或棕色。
中型鲤包括鳙鱼、鲤鱼等。
3. 小型鲤:小型鲤体型较小,体长通常不超过15厘米。
它们的体色多样,有的呈浅灰色、浅黄色或淡红色。
小型鲤包括鲤鱼的亲缘种类如鲢鱼、鳜鱼等。
二、按照鳞片特征分类鲤鱼的鳞片特征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这一特征,鲤鱼可以分为具鳞鲤和裸鳞鲤两类。
1. 具鳞鲤:具鳞鲤的鳞片覆盖整个身体,鳞片间有明显的间隔。
它们的鳞片较大,质地坚硬。
具鳞鲤包括草鱼、鲫鱼等。
2. 裸鳞鲤:裸鳞鲤的鳞片仅分布在身体的某些部位,其他部位则裸露无鳞。
它们的鳞片较小,质地较软。
裸鳞鲤包括鲤鱼等。
三、按照生活习性分类鲤鱼的生活习性也是其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这一特征,鲤鱼可以分为底栖鲤和游泳鲤两类。
1. 底栖鲤:底栖鲤主要栖息在水底或水底附近的沉积物中。
它们的口部较小,适合在底部觅食。
底栖鲤包括鳙鱼等。
2. 游泳鲤:游泳鲤主要栖息在水中的自由水层,善于游泳。
它们的口部较大,适合在水中觅食。
游泳鲤包括草鱼、鲫鱼等。
鲤鱼的分类可以根据体型和外观特征、鳞片特征以及生活习性进行划分。
这些分类标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认识鲤鱼的多样性。
不同类别的鲤鱼在生态习性、食性和繁殖方式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于鲤鱼的养殖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养殖鲤鱼的知识点总结
![养殖鲤鱼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e66a0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3f.png)
养殖鲤鱼的知识点总结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因其生长迅速、饲料适口、生存环境宽容度大等优点,成为了淡水养殖的主要对象之一。
养殖鲤鱼不仅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而且对改善农村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具有积极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养殖鲤鱼的相关知识点。
一、鲤鱼的种类鲤鱼是一种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淡水鱼类,种类繁多,常见的有草鱼、鲢鱼、鲤鱼、鳙鱼等。
其中,中国鲤鱼主要有四大家族:鲤科、鲢科、鯉科和鲩科。
1. 鲤科:常见品种有鲤鱼、郭公鱼、大头鲺等;2. 鲢科:常见品种有鲢鱼、鲶鱼等;3. 鯉科:常见品种有鲤鱼、鲢鱼等;4. 鲩科:主要品种有鲩鱼。
二、鲤鱼的生活习性1. 养殖鲤鱼首先要了解鲤鱼的生活习性。
鲤鱼是一种淡水性鱼类,适合生长于温暖而富含氧气的水域,特别是在静水、缓流的湖泊、池塘和河流中生存繁殖。
鲤鱼属杂食性鱼类,以动植物性饵料为食,能够吃草和善于自我调节。
2. 鲤鱼喜欢在低温环境中生存,适合在水温在15-28摄氏度之间。
当水温过高或过低时,鲤鱼的食欲减退,生长速度减慢,疾病易于爆发,因此在养殖鲤鱼时要特别注意维持水温的稳定。
三、鲤鱼的养殖技术1. 基础设施建设:鲤鱼养殖需要合适的养殖池塘或鱼塘来进行,池塘应保持水质清洁,水深适中,光照充足,并且要做好挡风避寒的工作。
此外,还需要合适的养殖设施,如投喂机、桶网等。
2. 种苗的选育:选择质量好、成活率高、疾病少的鲤鱼种苗很关键,要选择来自有保障的养殖基地或养殖户的。
3. 饲料投喂:鲤鱼在养殖期间需要投喂适量的饲料以保证生长健康。
饲料的投喂量要根据鲤鱼的生长发育情况和水质来控制,杜绝过度投喂。
4. 疾病防治:养殖鲤鱼时,要监测水质,及时清理残饵,避免池塘的过度富营养,以免造成水质污染,导致鱼病爆发。
5. 养殖周期:鲤鱼一般需要6-8个月的时间,就可以长大可供销售。
需要在水温较高的季节进行收获,这样可以避免因低温而导致鱼体的厚脂肪堆积。
四大家鱼 口诀
![四大家鱼 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c256e821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f7.png)
四大家鱼口诀在我国水产养殖业中,四大家鱼指的是草鱼、鲤鱼、鲫鱼和鳙鱼。
这四种鱼类因其广泛的适应性、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美味的口感而深受养殖户喜爱。
本文将详细介绍四大家鱼的特点、养殖技巧以及注意事项,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四大家鱼简介1.草鱼:草鱼又称白鱼、草棍鱼,属于鲤形目、鲤科。
它主要以水草为食,是湖泊、水库和池塘的重要养殖品种之一。
2.鲤鱼:鲤鱼是我国传统的养殖鱼类,分布广泛。
它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食性杂,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深受市场欢迎。
3.鲫鱼:鲫鱼又称鲫瓜子,属于鲤科。
它适应性强,繁殖力强,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钓鱼爱好者的首选对象。
4.鳙鱼:鳙鱼又称鲢鱼、大头鱼,属于鲤形目、鲢科。
它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生长速度快,肉质鲜美,是池塘养殖的优质品种。
二、四大家鱼特点与养殖技巧1.草鱼:养殖草鱼应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水域,以水草丰富的池塘为佳。
投喂应以青草为主,适当搭配颗粒饲料。
2.鲤鱼:鲤鱼对水质要求较低,适应性强。
养殖过程中可采用浮游生物、昆虫、颗粒饲料等多种方式投喂。
3.鲫鱼:鲫鱼生长速度较快,繁殖力强。
养殖时应保持水质清洁,适当投喂颗粒饲料和昆虫等食物。
4.鳙鱼:鳙鱼生长速度快,对水质要求较高。
养殖时应以浮游生物为主,辅以颗粒饲料。
三、四大家鱼养殖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和池塘,确保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2.投喂适量、均衡的营养饲料,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恶化。
3.定期检查鱼病,发现病鱼要及时处理,防止病害蔓延。
4.加强池塘管理,保持水质清洁,确保鱼类生长环境良好。
四、总结与展望四大家鱼养殖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掌握它们的养殖技巧,关注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助于提高养殖成功率,实现渔业增收。
水产经济脊椎动物 鲤亚科的特征和分类
![水产经济脊椎动物 鲤亚科的特征和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cd6cc67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19.png)
• 1(8)咽齿2行或8行 • 2(7) 咽齿8行(个别出现4行) • 3(6) 咽齿匙状,齿式2.8.4/4.3.2 • 4(5) 背鳍基底短,分支鳍条8—9……………鲃鲤属Puntioplites • 5(4) 背鳍基底长,分支鳍条16—22…………原鲤属Procypris • 6(3) 咽齿臼形,齿式1.1.8/8.1.1,少数4行,即1.1.1.3/
3.1.1.11………鲤属Cyprinus • 7(2) 咽齿2行,铲形,齿式为2.4/4.2……须鲫属Carassioides • 8(1) 咽齿1行,铲形,齿式4/4……………………鲫属Carassius
鲤亚科Cyprininae
• 特征:背鳍、臀鳍均有硬刺,且背鳍硬刺一定有锯齿。 臀鳍分支鳍条5。咽齿冠面一般具沟纹。常见有4属。左 右鳃膜与峡部相连。肛门紧靠臀鳍起点。
• 在鲤科鱼类中,它们的种类虽不多,但有些种类如鲤和 鲫,适应性强,分布广,产量大,又是养殖对象,为我 国重要的经济鱼类。
• 分类:我国共有5属25个种和亚种。各属检索如下。
中国常见淡水鱼类名称
![中国常见淡水鱼类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c29fbf0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7.png)
中国常见淡水鱼类名称
淡水鱼类是指生活在淡水体系中的鱼类,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复杂,气候变化多端,造成了中国淡水鱼种类繁多,形态种类各异。
这里分步骤为大家介绍中国常见淡水鱼类名称。
第一步:鲤科
鲤科是中国淡水鱼类的代表性群体之一,主要包括草鱼、鲫鱼、鲢鱼、鳙鱼、鳊鱼、鲤鱼等几百个品种。
其中,草鱼是中国最主要的鲤科鱼类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红色食用鱼之一。
草鱼肉质细嫩,味美汁多,常常被用来热炒或是清蒸。
第二步:鲶鱼
鲶鱼是中国淡水鱼种中的优良品种之一,也是中国四大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鲶鱼的肉质鲜嫩,且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等营养成分,因此,广受人们喜爱。
在中国南方地区,鲶鱼是重要的日常菜肴之一。
第三步:黄颡鱼
黄颡鱼是中国南方的一种淡水鱼类,也是中国四大名鱼之一。
黄颡鱼肉质细嫩、口感鲜美,被誉为江南水乡的代表性美食之一。
黄颡鱼常常用来制作黄颡鱼煨汤、黄颡鱼豆腐煲等菜品。
第四步:鳜鱼
鳜鱼是中国淡水鱼类中的稀有品种,主要分布在江苏和浙江一带的地区。
鳜鱼肉质肥嫩、鲜美可口,其体形长形细小,浑身覆盖着鳞片,是中国高档的食用水产品之一。
第五步:青鱼
青鱼是中国淡水鱼种中较为普遍的一种,生活在淡水泥沙中,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
青鱼肉质细腻、口感鲜美,常常用于制作青鱼汤、青椒炒鱼、青葱烧鱼等菜品。
淡水鱼类是中国重要的食用资源之一,除了以上提到的品种之外,还有很多类别的淡水鱼类可以供人们食用。
通过深入了解和研究,人
们可以更好地利用中国的淡水资源,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更好的享受美食。
鲤鱼的分类
![鲤鱼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809441d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d0.png)
鲤鱼的分类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它们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湖泊、河流和池塘中。
根据其物种和特征的不同,鲤鱼可以被分为多个不同的分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鲤鱼分类。
一、按照鳞片特征分类:1. 大鳞鲤:大鳞鲤的鳞片较大,通常呈椭圆形,贴密排列在鱼体上,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2. 中鳞鲤:中鳞鲤的鳞片位于大鳞鲤和小鳞鲤之间,大小适中,数量较多,鱼体表面光滑。
3. 小鳞鲤:小鳞鲤的鳞片较小,密集分布在鱼体上,给人一种细腻的触感。
二、按照颜色分类:1. 红鲤:红鲤是一种颜色鲜艳的鲤鱼,通常身体呈红色或橙红色,鳞片有时呈金黄色。
红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的象征。
2. 黄鲤:黄鲤的身体呈黄色或金黄色,鳞片有时呈橙色。
黄鲤通常生活在清澈的水体中,色彩明亮,给人一种温暖和活力的感觉。
3. 黑鲤:黑鲤的身体呈黑色或深灰色,鳞片呈银白色或淡灰色。
黑鲤通常在深水区域活动,它们的黑色外观使它们能更好地保护自己。
三、按照体型分类:1. 长鲤:长鲤的身体较为修长,通常呈椭圆形,背部略微隆起。
长鲤在游泳时非常迅速,适应力强。
2. 圆鲤:圆鲤的身体较为圆胖,呈近似圆形,背部较为平坦。
圆鲤在饲养方面比较常见,也是人们经常食用的鱼类之一。
3. 扁鲤:扁鲤的身体扁平而宽阔,呈近似菱形。
它们通常生活在沉淀物丰富的水体中,以底栖生物为食。
四、按照生活环境分类:1. 淡水鲤:淡水鲤是指在淡水环境中生活的鲤鱼,它们主要栖息在湖泊、河流和池塘等水域中。
2. 海水鲤:海水鲤是指在海水环境中生活的鲤鱼,它们通常生活在珊瑚礁、海草丛等海洋生态系统中。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鲤鱼分类,每一种分类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对鲤鱼的分类研究,不仅可以增加对鲤鱼的了解,还能更好地保护和管理鲤鱼资源。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介绍,读者们能对鲤鱼的分类有更深入的认识。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c21cab31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1.png)
40种鱼类名字及图片一、鲫鱼(鲫壳、刀子鱼)鲫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鲫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鲫瓜子、土鲫、鲫壳等,全国各地的池塘、溪流、江河、湖库、沼泽等水体中均有分布,杂食性,喜群集而行、择食而居,主要以水生植物、藻类、水生昆虫及幼虫等为食。
二、鲤鱼(鲤拐子、鲤子)鲤鱼是我国最常见的淡水鱼类之一,为鲤科鲤属淡水鱼类的统称,俗称鲤拐子、鲤子、红尾子等,因鳞有十字纹理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杂食性,荤素兼食,饵谱广泛,觅食时常像猪一样拱食泥土中的种子、虫卵等。
三、草鱼(草鲩、白鲩)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草鱼属淡水鱼类,俗称油鲩、草鲩、白鲩等,因主要以水草为食而得名,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或养殖,草食性,常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等水体中,喜居于水体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
四、青鱼(乌混、螺蛳青)青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青鱼属淡水鱼类,俗称乌混、黑混、乌青等,因喜食螺蛳亦称螺蛳青、螺蛳混,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最常见,肉食性,常栖息在水的中下层,主要以螺蛳、蚌、蚬、蛤等软体动物为食。
五、鳊鱼(长身鳊、长春鳊)鳊鱼是我国特有的鱼类,俗称长身鳊、油鳊、长春鳊等,狭义上的鳊鱼主要指鲤科鳊属鱼类,而广义上的鳊鱼则还包括三角鲂、团头鲂等鲤科鲂属鱼类,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及附属湖泊最常见,草食性,主要以藻类及水生植物为食。
六、鲢鱼(白鲢、水鲢)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鲢属淡水鱼类,俗称白鲢、跳鲢、水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七、鳙鱼(花鲢、胖头鱼)鲢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为鲤科鳙属淡水鱼类,俗称花鲢、胖头鱼、黑鲢等,全国各地普遍都有分布,尤以长江中下游和珠江的西江河段最常见,滤食性,常栖息在水体中上层,靠鳃的特殊结构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
鲤鱼总结篇
![鲤鱼总结篇](https://img.taocdn.com/s3/m/21d54e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e3.png)
鲤鱼总结篇引言鲤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属于鲤科。
它们生活在淡水湖泊、河流和池塘中,是重要的经济鱼类和观赏鱼类。
本文将对鲤鱼的分类、生态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养殖技术进行综述。
分类鲤鱼属于鲤科,科学名称为Cyprinidae。
该科下还有许多其他鱼类,如鳙鱼、草鱼等。
鲤鱼属于辐鳍鱼纲,硬骨鱼亚纲,鲤形目。
它们通常具有侧扁的身体和硬质的鳞片。
生态习性鲤鱼是群居鱼类,通常成群结队活动。
它们主要以植物为食,尤其喜欢吃水生植物的叶子和茎。
鲤鱼在水中的活动范围广泛,从浅水区到深水区都有它们的踪迹。
鲤鱼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能够在水温和水质变化较大的环境中生存。
它们能忍受较低的氧气浓度,并能适应酸碱度较高或较低的水域。
繁殖方式鲤鱼的繁殖方式主要有两种:自然繁殖和人工繁殖。
自然繁殖在自然环境中,鲤鱼的繁殖主要依靠产卵。
通常,在水温适宜、水质良好的春季,母鱼会选择合适的场所产卵,如河流的砂质河床或草坪下的泥土中。
一般情况下,一条成熟的鲤鱼可以产卵数千个。
受精后,卵会在水中孵化成为鱼苗。
人工繁殖对于鲤鱼的人工繁殖,一般采用制造人工产卵场来进行。
在人工产卵场中,会给予鲤鱼适宜的水温和饲料,以促进其繁殖。
当鱼苗孵化出来后,会进行适当的管理,如保持水质清洁、给予合适的饵料等。
人工繁殖可以控制鱼苗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可以提高出苗率。
因此,在鲤鱼的养殖中,人工繁殖一直被广泛采用。
养殖技术鲤鱼的养殖技术在近几十年有了显著的进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水域选择选择水质适宜、水量充足的养殖水域非常重要。
通常,鲤鱼的养殖可以选择池塘、湖泊或河流等水域。
同时,要注意水域的稳定性和水质的监测。
饲料管理鲤鱼的饲料主要包括人工饲料和天然饲料。
人工饲料的选择要注意鱼类的生长阶段和饲养密度。
天然饲料可以包括水生植物、小型动物等。
同时,定期检查饲料的品质,避免使用过期或变质的饲料。
疾病预防鲤鱼的养殖中常见的疾病有鱼类细菌性病害、寄生虫感染等。
鲤鱼(淡水鱼种类)详细资料大全
![鲤鱼(淡水鱼种类)详细资料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5d1ee32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6.png)
鲤鱼(淡水鱼种类)详细资料大全鲤鱼,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毛子,红鱼。
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
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
鲤鱼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
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基本介绍•中文学名:鲤鱼•拉丁学名:Cyprinus carpio•别称:鲤拐子、鲤子•界:动物界•门:脊索动物门•亚门:脊椎动物亚门•纲:硬骨鱼纲•亚纲:辐鳍亚纲•目:鲤形目•亚目:鲤亚目•科:鲤科•亚科:鲤亚科•属:鲤属•种:鲤鱼•英文名:carp•俄文名:сазан简介,营养分析,食疗,作用,价值,选方,功效主治,鲤鱼鳞,鲤鱼脑,鲤鱼血,鲤鱼目,鲤鱼皮,生存习性,育苗养殖,亲鲤选择,催产与孵化,饵料配方,苗种培育,早繁育苗,成鱼饲养,网箱繁殖,网路释义,民间传说,地名由来,四鼻鲤鱼故事,四鼻鲤鱼传说,亚洲鲤鱼,其他相关,崇鲤文化,鲤鱼剪纸,鲤鱼的剪法步骤,注意事项,简介鳞有十字纹理,所以名鲤。
死后鳞不反白。
有从头至尾的胁鳞一道,不论鱼的大小都有三十六鳞,每鳞上有小黑点。
中国人餐桌上的美食之一。
另:艳色图纹锦鲤,在亚洲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鲤鱼俗称鲤拐子、毛子等,隶属于鲤科。
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
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
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
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
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
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
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
味甘,性平,无毒。
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
原产亚洲,后引入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
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
鱼类学课件-鲤科鱼类八亚科检索表(专业知识模板)
![鱼类学课件-鲤科鱼类八亚科检索表(专业知识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f78e557d767f5acfa1c7cdc9.png)
鲤科鱼类八亚科检索表1(14)鳃的上方无螺形的咽上器官2(13)臀鳍无硬刺3(10)臀鳍分支鳍条在7根以上4(9)下颌前缘无锋利的角质5(8)无腹棱,背鳍无硬刺6(7)第5眶下骨与眶上骨接触…………………………………鱼丹亚科(宽鳍鱲、马口鱼)鳍膜边缘有缺刻(马口鱼)鳍膜边缘无缺刻(宽鳍鱲)7(6)第5眶下骨不与眶上骨相连……………………………………………雅罗鱼亚科(青鱼、草鱼、东北雅罗鱼、赤眼鳟、鱤)青鱼:咽齿1行草鱼:咽齿2行,无须东北雅罗鱼:咽齿2行,细长,末端呈钩状赤眼鳟:咽齿3行,顶端稍呈钩状;有2对极小的须;口裂倾斜;眼上缘各具一块红斑鱤:咽齿3行;吻长超过吻宽,口裂伸至眼中部下方;尾鳍分叉很深8(5)有腹棱,背鳍具硬刺…………………………………………………鲌亚科(鳊、团头鲂、三角鲂、翘嘴红鲌、蒙古红鲌、青梢红鲌、红鳍鲌)鳊:口端位,口裂斜,上颌比下颌稍长;腹棱完全;无须;眼侧位;咽齿3行,顶端略呈钩状;鳔3室团头鲂:口端位,上下颌等长;腹棱不完全;下咽齿3行;鳔3室;三角鲂:上颌与下颌等长;腹棱不完全;翘嘴红鲌:口上位,口垂裂,下颌急剧向上翘,突出于上颌前缘;咽齿3行,齿端呈钩状蒙古红鲌:口斜裂,下颌比上颌长;腹棱不完全青梢红鲌:口上位,斜裂,下颌突出于上颌的前方;腹棱不完全;腹鳍有硬棘红鳍鲌:口上位,口裂几乎与体纵轴垂直;有腹棱;咽齿3行;鳔3室9(4)下颌前缘具锋利的角质………………………………………………鲴亚科(银鲴、细鳞斜颌鲴、圆吻鲴、黄尾鲴、似鳊)银鲴:口小,下位,横裂;无腹棱或腹棱不明显;上下颌具角质边缘;尾鳍暗黄色,深叉形细鳞斜颌鲴:口小,下位,横裂呈弧形;腹棱明显;下颌有较发达的角质边缘;尾鳍橘黄而后缘黑色,深叉形圆吻鲴:口极宽,横裂;无腹棱;下颌具锐利而发达的角质边缘;尾鳍呈新月牙形黄尾鲴:口小,下位,横裂;腹棱不明显;下颌具角质边缘;尾鳍艳黄色似鳊:口下位,横裂,唇较薄;具腹棱;颌角质边缘不发达;尾鳍浅灰色10(3)臀鳍分支鳍条在6根以下11(12)背鳍无硬刺………………………………………………鮈亚科(唇䱻、花䱻、铜鱼、圆口铜鱼、长蛇鮈、蛇鮈)唇䱻:头长大于体高;吻长大于眼后头长;须1对;成鱼体侧一般无斑点;花䱻:头长小于体高;吻长小于或等于眼后头长;须1对;体侧有7-11块大黑斑铜鱼:口呈马蹄状;具须;口狭;咽齿末端呈钩状;体呈肉红状或金黄色圆口铜鱼:须1对;口宽长蛇鮈:唇厚,具乳突;胸部具鳞蛇鮈:唇厚,具小乳突;胸部无鳞12(11)背鳍硬棘3-4枚…………………………………………鲃亚科(刺鲃、中国倒刺鲃)刺鲃:须2对;背鳍无硬刺中国倒刺鲃:须2对;背鳍具硬刺13(2)臀鳍具硬刺………………………………………………………鲤亚科(鲤、鲫、银鲫)鲤:须2对;下咽齿3行;体察,略侧扁鲫:无须;下咽齿1行;体侧扁而高银鲫:体显著高而宽14(1)鳃的上方具螺形的鳃上器官……………………………………………鲢亚科(鲢、鳙)鲢:腹棱完全鳙:腹棱不完全。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及经济价值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及经济价值](https://img.taocdn.com/s3/m/215c2f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7.png)
全国五十种淡水鱼类图文介绍及经济价值我国的鱼类种类很多资源丰富,其中一些鱼经济价值高于一般的鱼类,所以成为人工养殖的经济鱼类。
一、大眼红鲌鲤科 Erythroculter hypselonotus (Lin) (大眼、凹颈、翘鼻)体侧扁,头背面平,头后背部显著隆起。
腹棱自腹鳍基至肛门。
口上位,下颚突出并上翘,口裂与体纵轴近垂直。
眼大,头长约位眼径的3倍。
无须。
侧线微下弯,侧线鳞60-66。
背鳍硬刺光滑、粗壮;臀鳍基部甚长。
栖息在江河缓流的中上层。
性凶猛,以小鱼为食。
分布于珠江水系。
二、尖鳍鲤鲤科 Cyprinus acutidorsalis Wang (海鲤)体极高,背部显著隆起,而后急剧下斜。
头短。
口端位。
须两对,吻须甚短。
必、臀鳍具带锯齿的强刺。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起点位置后于腹鳍基部;胸鳍末端不达腹鳍。
尾柄长高相等。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口。
主食底栖生物。
2-3月产卵,粘附于水草上孵化。
常见体重0.5Kg。
肉肥嫩,味佳,为群众喜爱的上等鱼。
分布于海南岛各水系及广西钦江的下游。
三、乌原鲤鲤科 Procypris merus Lin (乌鲤、乌钩、墨鲤、黑鲤)体侧扁,成长菱形,背部隆起身高。
头较小。
口端位。
唇很厚,具明显小乳突。
须两对,较长。
背、臀鳍硬刺强壮,后缘带锯齿。
背鳍外缘明显内凹;胸鳍末端超过腹鳍起点。
中下层鱼类。
栖息于江河深潭。
杂食,以底栖生物为主。
生殖期11月至年1月,分批产卵。
常见体重0.5-1Kg,最大7Kg.肉鲜美可口,为上等食用鱼类。
分布于西江水系。
四、裸腹重唇鱼鲤科Diptychus Kaznakovi (Nikolsky)(花鱼)体长,近圆筒形。
头锥形,吻突出。
口下位,马蹄形。
下颌无锐利角质。
唇极发达,下唇侧叶极宽厚,前部相连,唇后沟连续。
须一对,位于口角,末端达前鳃盖骨。
体被细鳞,胸腹部裸露,侧线上鳞30枚左右。
具臀鳞。
被鳍不分枝鳍条为光滑软刺;腹鳍起点在背鳍基部中央的下方。
锦鲤种类及特征
![锦鲤种类及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9dcf4a520029bd64793e2c08.png)
锦鲤种类及特征锦鲤是鲤鱼的变种,其体形态和鲤鱼相似,体躯侧扁呈纺锤形,体表有绚丽的色彩和变幻多姿的斑纹,身体分头、躯干、尾三部分。
头部前端有口,口角生吻须两对,中部两侧有眼,眼上方有鼻,腮居眼的后下方。
从躯干到尾部,依次生长着胸鳍,背鳍,腹鳍,臀鳍,尾鳍。
鱼体覆盖有鳞片,体两侧各有一条字腮盖后缘通向尾柄的侧线,口缘无齿,有发达的咽喉齿,不同品种之间的区别,除色彩,,斑纹之外,还在于其外部形态和鳞片发生的变异。
大概分为以下13个种类:1红白锦鲤拉丁学名kohaku地理分布中国、日本繁殖方式卵生气候带温带、寒带体形特征红白锦鲤是白底上有红色花纹的鱼。
在日本被认为是锦鲤的正宗,有句格言说“始于红白,而终于红白”,说明红白品种的权威性。
种类有一条红、闪电纹红白、小模样红白、德国红白等。
食性动物性饵料,如水蚤、水蚯蚓;植物性饵料,如芜萍、浮游海藻;人造颗粒饲料。
领域性弱饲养难度容易水温20~30℃硬度硬度低Ph 值微碱性,PH值为7.2 —7.5。
游泳能力强护理饲养是由观察开始的,所以,日常管理中要坚持每日对鱼池或鱼缸进行观察巡视。
首先观察养殖水体的情况。
注意水色是否正常,水是否浑浊,水面如果有死鱼漂浮要及时捞出等。
如果有条件最好测一下水质的各项指标是否正常。
用鱼缸养殖锦鲤要特别注意,因为一般鱼缸的体积较小,而锦鲤摄食量较大,排泄物较多,如果循环过滤不完善的话,水质非常容易变坏,所以一定要保持水质的稳定。
其次要观察锦鲤的摄食、游动等状况,以便决定喂食量、饵料品种等。
同时,坚持做好定期换水、消毒等工作,并能及时发现鱼病,做到早防早治。
另外,每天还要对过滤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观察鱼池或鱼缸有无漏水情况;水泵运转是否正常,声音是否正常;过滤槽是否有污物堵塞,影响过滤效果等。
这些日常工作看似简单,但如果疏忽很可能导致鱼病的发生。
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购买须知红白锦鲤的底色为白上衬红色斑纹,是日本锦鲤的正统,有“绐于红白,终于红白”的美称。
鲤鱼动物学分类
![鲤鱼动物学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585cf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0.png)
鲤鱼动物学分类鲤鱼动物学分类鲤鱼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鱼类,也是人们经常看到的一种淡水鱼。
鲤鱼被广泛地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淡水环境中,被认为是一种经济意义很大的鱼类。
根据现代动物学的分类系统,鲤鱼被归类为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
下面,本文将对鲤鱼的动物学分类进行介绍。
一、脊索动物门鲤鱼属于脊索动物门,这一门的生物是具有脊索(一种由背中线纵向拉伸形成的弹性结构)的生物,鱼类也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一种。
脊索被认为是维持动物胚胎早期发育、形态和功能稳定性的关键结构。
二、硬骨鱼纲硬骨鱼纲是现代鱼类纲中最大的一类,包括了几乎所有的鱼类。
这一纲的物种都有硬骨头和鳞片,这使得它们有更好的保护和适应能力。
与其他纲的鱼类相比,硬骨鱼纲中的鱼类的背鳍和臀鳍位置相对稳定,眼睛则位于头部的最前端。
鲤鱼属于硬骨鱼纲中的一种。
三、鲤形目鲤形目是硬骨鱼亚纲中的一个目,主要是包括了淡水鱼类,如鲤鱼、鲢鱼、鲫鱼、草鱼等。
鲤形目的物种通常呈侧扁、长圆形,体表有鳞片,从而有很好的保护和适应能力。
在食性方面,鲤形目的物种大多是杂食性的。
四、鲤科鲤科是鲤形目中最大的一个科,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淡水鱼类,如鲤鱼、草鱼、鲫鱼、鲢鱼、鳙鱼等。
这些鱼类在淡水环境中广泛分布,是我国淡水养殖中的重要鱼类。
鲤科中的物种通常有侧扁的体形、中等大小的头、小的眼睛和大的嘴,嘴中有以角质化的横齿。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一些历史悠久、形态奇异的鲤类,如草鲤、白鲤、花鲤、金鱼等。
这些鲤类虽然外形和习性有所不同,但都属于脊索动物门、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
通过对鲤鱼的分类,我们可以更系统地了解这一古老的淡水鱼类,同时对其生态、遗传等方面的研究也得到了更多深入的了解。
鲤科鱼类生理
![鲤科鱼类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22ba5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6a.png)
鲤科鱼类生理
鲤科鱼类生理
鱼类数量繁多,其中鲤科鱼类是最广泛分布和最普遍的鱼类之一。
鲤
科鱼类包括草鱼、鲤鱼、鲢鱼、鳙鱼等。
虽然这些鱼类看起来相似,
但它们在生理上的差异很大,下面就按类来介绍鲤科鱼类的生理特点,以草鱼、鲤鱼和鲢鱼为例。
草鱼
草鱼是我国南北地区广泛分布的一种鱼类。
草鱼的体型修长,呈椭圆形,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
草鱼的眼睛靠近头部,两侧各一,可以
看到周围的事物,适应于游泳和觅食。
草鱼的强韧鱼鳞,能够保护身
体不受外界损伤。
另外,草鱼在它们的消化系统中有两个胃,良好的
消化系统使它们能够消化各种食物,包括植物和动物。
鲤鱼
鲤鱼是中国特有的鱼类,也是我国最富盛名和最普及的鱼类之一。
鲤
鱼的目光集中于两个独立眼球,因此拥有更好的视野。
在春天和秋天,鲤鱼喜欢在水面转圈。
它们可以把长长的背鳍和臀鳍向下弯曲,从而
制造出一个不断变化的虚线,这样让威慑者误认为它们是一个非常大
的群体。
鲢鱼
鲢鱼通常生活在淡水河流中,是早期水生爬行动物的后裔。
它们有五颜六色的鳞片和锥形的锐齿,可以切割食物。
与其他鲤科鱼类不同,鲢鱼的背鳍和臀鳍特别短。
当它们身体经过剧烈运动时,背鳍和臀鳍会使整个身体产生一些微小震动,从而使其可以侦测行驶方向和偏离方向的微小变化。
总之,各种鲤科鱼类对自己生存的环境都有着很好的适应性,通过对生理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它们,让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鲤科鱼类分类总结汪海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碚重庆400715摘要:鲤科(Cyprinidae),是鲤形目下种类最多的一个科,包括210属2010种。
其特征是口部有须,有咽齿没脂鳍。
最后一对鳃弧腹面部分特别粗壮,成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齿。
具角质咽磨、体常被覆瓦状圆鳞,无脂鳍;背鳍只有1个,前部有2~4根不分支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多呈叉形,绝少平截或微凹。
最大是巨暹罗鲤(Catlocarpio siamensis),可以长到3米。
我国共有132属532种和亚种。
关键词:中国鲤科分类1. 简介鲤科鱼类是鲤形目中分布最广、种类也最多的一群。
台湾共有八十余种初级淡水鱼,其中鲤科即占了将近一半。
它们的形态与生态习性富于变化,多数种类只有一个背鳍,腹鳍在腹位,且和臀鳍明显分开,尾鳍分叉;身体被覆圆鳞;口器则分化为各种不同的类型,以便摄取各类的食物。
本科为鱼类中最大的一科,约有200多属,2000多种,都是淡水鱼类,分布很广。
我国有鲢鱼、鲤鱼、裂腹鱼、鳅鮀、鳊、雅罗鱼、鲴、鳑鲏、鲃、鮈共10个亚科。
我国鲤科鱼类中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链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鲤Cyprinus carpio、鲫Carassius auratus、鳊Megalobrama terminalis、团头鲂Parabramis pekinensis等,是池塘养鱼的主要对象。
鲤科鱼类的观赏鱼也是种类繁多,大、中、小型鱼都有,约有1600多种(我国约产370种),属于热带观赏鱼的种类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非洲。
2. 形态特征鲤科鱼类颌骨无齿。
最后一对鳃弧腹面部分特别粗壮,成为下咽骨,上有1~3行咽齿。
具角质咽磨、体常被覆瓦状圆鳞,无脂鳍;背鳍只有1个,前部有2~4根不分支鳍条;腹鳍腹位;尾鳍多呈叉形,绝少平截或微凹。
吻部无须或仅有一对吻须,偶鳍前部仅有一根不分支鳍条,下咽齿1~4行,背鳍分支鳍条30以下。
中国鲤科鱼类中的主要经济鱼类有“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链、鳙)、鲤、鲫、鳊、团头鲂等,都是池塘养鱼的主要对象。
3. 鲤科(下属亚科)分类本科为鱼类中最大的一科,约有200多属,2000多种,都是淡水鱼类,分布很广。
中国有鲢鱼、鲤鱼、裂腹鱼、鳅鮀、鳊、雅罗鱼、银鲴、鳑鲏、鲃、鮈共10个亚科。
3.1 鲢亚科Hypophthaemichthyinae仅2属2种。
眼小,位于头尾轴的稍下方,咽齿4/4,铲状,具腹棱,鳃耙细长或呈海绵状,鳃膜不与峡部相连。
中上层鱼类,主食浮游动物。
鳙鱼Aristichthys nobilis体背面及上侧面暗色,腹棱不完全,鳃耙长,不相连,咽齿面光滑,行动迟缓,易捕捞,4~7月繁殖,生长快,可达45千克,俗称“雄鱼”。
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体银白,腹棱完全,鳃耙海绵状,咽齿面具羽状细纹,性活泼,善跳,4~6月繁殖,可达35千克。
3.2 鲤亚科Cyprininae我国有5属28种。
背鳍、臀鳍最后一枚不分枝鳍条后缘为锯齿状。
背鳍基底长,分枝鳍条通常14枚以上。
鲤Cyprinus carpio须两对,底层鱼类,杂食性(偏重动物性),适应性强,广泛饲养,已培育出多个食用品种,如丰鲤、红鲤、荷包鲤、鳞鲤、镜鲤,锦鲤为日本培育的著名观赏品种。
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适应性强,0-32℃均可适应,分布广,杂食性,生长较慢,个体小,肉味美,我国自唐朝就开始培育饲养各种金鱼。
3.3 裂腹鱼亚科Schizothoracinae约11属近100种。
仅分布于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为亚洲高原地区特产鱼类。
我国有10属62种。
体延长,略侧扁或近似圆筒形;身被细鳞或裸露,但在肛门和臀鳍的两侧各有1列特化的大型臀鳞,在两列臀鳞之间的腹中线上形成1条裂缝,故名。
由于高原地区冬季冰冻时间长,即使夏季,水温也很低,因此裂腹鱼类多蛰居杂食,以至体鳞逐步退化,下咽齿行数趋于减少,口须也因丧失作用而消失。
一些无须,下咽齿1~2行,身体裸露的种类分布于高原中心的湖泊和江河缓流之中,另一些具须和细鳞、下咽齿3行的种类则生活于高原周围的江河急流中。
在这种严峻环境中生活的裂腹鱼生长缓慢,性成熟较迟,繁殖力低。
个体较大的种类,需经6~9年体重才能达到0.5千克,一般要3~4龄才能性成熟,而雌鱼怀卵量仅3000粒左右。
雌鱼产卵于用尾部在河滩沙砾上掘成的坑中,受精卵沉入坑内孵化。
裂腹鱼虽然生长慢,繁殖力低,但由于高原鱼类区系组成简单,敌害少和种间竞争不激烈,所以目前多种群还较繁盛。
裂腹鱼类的卵均有毒,必须在100高温5分钟后,毒蛋白质方能破坏。
食用时应注意。
根据中国西藏北部发现的化石证明,裂腹鱼类可能是在第三纪的晚期起源于原始鲃亚科鱼类。
如青海的青海湖裸鲤(湟鱼)Gymnocypris przewalskii、云南的大理裂腹鱼(弓鱼)Schizothorax(Racoma)taliensis和新疆塔里木河的扁吻鱼(新疆大头鱼)Aspiorhynchus laticeps等,都是著名的地方特产鱼类,其中扁吻鱼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理裂腹鱼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3.4 鳅鮀亚科Gobiobotinae我国有5属28种。
背鳍、臀鳍最后一枚不分枝鳍条后缘为锯齿状。
背鳍基底长,分枝鳍条通常14枚以上。
鲤Cyprinus carpio须两对,底层鱼类,杂食性(偏重动物性),适应性强,广泛饲养,已培育出多个食用品种,如丰鲤、红鲤、荷包鲤、鳞鲤、镜鲤,锦鲤为日本培育的著名观赏品种。
鲫Carassius auratus auratus适应性强,0-32℃均可适应,分布广,杂食性,生长较慢,个体小,肉味美,我国自唐朝就开始培育饲养各种金鱼。
3.5 鲌亚科Culterinae中国有16属55种。
体侧扁,有腹棱。
一般无口须。
臀鳍长,分支鳍条9~32,多为15枚以上。
鳊Parabramis pekinensis体长为体高的三倍以下,腹棱完全,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团头鲂Megalobrama amblycephala体长小于三倍体高,腹棱不完全,尾柄长小于或等于尾柄高,背鳍硬刺一般小于头长,中下层鱼类,以水生植物为食,卵粘性,分布于长江中游的湖泊中,为重要养殖对象;鲂Megalobrama terminalis尾柄长大于尾柄高,背鳍硬刺一般大于头长,腹膜白色,自然分布广,南北均有;红鳍鲌(短尾鲌)Culter erythropteru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完全,口上位,尾柄长等于尾柄高,中上层凶猛鱼类,以小鱼为主食;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mis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不完全,口上位,口裂几垂直,中上层凶猛鱼类,可达10~15千克;歺又鱼Hemiculter leucisculus 体长大于三倍体高,腹棱完全,侧线在胸鳍基部上方急剧向下弯折成一明显角度,主食浮游生物。
3.6 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中国有14属24种。
与鱼丹亚科相似,但第五眶下骨与眶上骨不相连。
下颌前端无突起。
背鳍起点一般与腹鳍起点相对;如背鳍较后,则有50以上侧线鳞。
喜栖于河口、小河汉及山涧溪流。
江河解冻后即成群溯游产卵。
常见个体长170毫米,最长可达370 毫米。
由于其繁殖力强,资源较丰富,为我国北方主要经济鱼类之一。
分布于黑龙江、鸭绿江、辽河及黄河等水系。
如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体青黑或灰黑,吃螺蚌,主要分布长江以南,可达100斤;鯮(尖头鳡)Luciobrama macrocephalus头细长而扁,似鸭嘴,凶猛,分布于长江以南,可达100斤;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每一鳞片具一黑边缘,网状,可达70斤,我国广泛养殖;瓦氏雅罗鱼Leuciscus waleckii分布于北方;赤眼鳟Squaliobarbus urriculus中层杂食,南方有些地方有养殖;鳡Elopichthys ambusa头尖,口裂大,游泳快,中上层凶猛鱼类,有“水老虎”之称,在许多水库成灾,漂流性卵,可达100斤,肉味鲜美。
3.7 鲴亚科Xenocyprinae我国有3属8种。
口多下位,下颌具锐利的角质边缘。
背鳍具一粗大而光滑的硬刺。
腹鳍至肛门具腹棱或无。
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侧线鳞53~64,腹部通常无腹棱,若有也不及肛门至腹鳍的1/5,以藻类、浮游动物和腐屑为食;细鳞斜颌鲴Xenocypris microlepis 侧线鳞74~84,腹鳍至肛门间腹棱完全,生长快,一般1千克,大者达3千克,有些地区有水库放养或池塘混养。
3.8 鳑鮍亚科Acheilognathinae主要分布于亚洲东部中国、朝鲜及日本。
我国有3属21种,除西北地区及许多内陆河湖外,几遍及各江湖。
为小型淡水鱼类,最大不过18厘米;体呈卵圆形或菱形;头短,口小;须1对或无;臀鳍始于背鳍基下方,背、臀鳍颇长,有或无硬刺;背鳍分枝鳍条8~18根,臀鳍7~15根;腹鳍腹位;尾鳍叉状;侧线鳞完全或不完全;下咽齿1行;鳔有鳔管,分2室,前短后长,肠管盘绕形状独特,不作回折走向,而是逆时针走向,并盘卷成圆形或椭圆形。
繁殖习性特殊,生殖期的雌鱼出现产卵管,卵由产卵管直接产于蚌体内,并在里面受精发育;雄鱼婚饰明显,色彩分外鲜艳,可以养殖供作观赏。
常见如中华鳑鮍Rhodeus sinensis、高体鳑鮍Rhodeus ocellatus、彩石鳑鮍Rhodeus lighti、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越南鱊Acheilognathus tonkinensis、彩副鱊Paracheilognathus imberbis等。
3.9 鲃亚科Barbinae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下游到东南亚及非洲,外高加索、黄河、海河也有少数种类。
我国约有14属70种(亚种),体近纺锤形,腹圆无棱。
臀鳍无硬刺,分枝鳍条5;口端位或亚下位;须大多2对,极少1对,甚至缺如;吻皮止于上唇基部,下向腹部扩张。
唇后沟中断或连续;下咽齿3行。
侧线完全。
属于暖水性鱼类,一般栖息于底层多乱石而水流较湍急的江河的中、下层,尤喜在清澈的水域中生活。
以水生昆虫和其幼虫为主要食物,也取食小型鱼类、虾、高等植物碎片和少量丝状藻类。
多数肉味鲜美,如倒刺鲃Spinibarbus denticulatus、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等;光唇鱼属Acrossocheilus卵有毒;金线鲃属Sinocyclocheilus分布于云南,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