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和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下册数学各单元教学反思和总结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学反思

计算虽然在上一学期“关注细节”的要求下很多孩子的学习习惯有了可喜的变化和进步,但这个教学内容是在新学期刚开始学,学生经过一个假期的放松和嬉闹指望今天一下把他们

拉回来,还是需要时间的。在课堂上,我们先一起做了几个简单的两步计算的题目,孩子们

先尝试,然后让学生起来讲解怎么做,确定“顺序”是最重要的。虽然没有给他们分类,但

是第一层的练习题是同级运算的,在做题时让学生慢慢体会这种类型的题目该怎么去做,先

学会方法再去追求正确率。在做题过程中,我还时时表扬那些算完知道验算检查习惯好的同

学的做法,以便带动更多的孩子尽快地适应学校生活。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这节课教学的成功之处在于:

1.教学时,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生动情境,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合作

交流的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先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再求什么?又用什

么方法计算?最后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计算?使解题的步骤与运算的顺序结合起来。当学生

列出综合算式后,还要追问每步算式列出的依据及表示的实际意义,促进学生正确地概括出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交给学生思考的主动权。

在教学中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把思考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

时间和空间,放心地让学生去想、去做。让学生有进行深入思考的机会、自我体验的机会,

使每个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当然,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有些学生会得出错误的答案,但这些“错误答案”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是孩子学生们最朴实的思想、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面对错误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在思考中感悟,获得新的启迪。在感悟中牢固地建立知识体系。

3.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

本单元混合运算的顺序是结合解决问题进行的,其中解决问题的步骤和策略又是重点和

难点之一。教学时,我注重加强数量关系的分析,在叙述解题思路时,引导学生透过数看到量,用量的关系来描述解题思路,说清道理在计算。可能开始时学生不习惯,但要逐步培养

这种分析方法,解决问题就不会再成为难关了。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之处:

1.联系旧知,知识铺垫

本节课一开始,我就听过一道稍微有点难度的题目,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不仅为学生

学习本节课的新知做好了知识铺垫,而且使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思维

基础,使学生更容易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2.组织学生细观察、多操作。

针对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注重让学生进行观察、操作。让学生

在观察中感受到从不同方位看物体的不同,在操作中掌握新知识。学生观察和操作很高,课

堂氛围热烈但又不失秩序。

3.平稳过渡,不至于突兀

教学完不同的方位看同一个物体后,我听过承上启下的一段话,使课堂自然地过渡到对

下一个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跟随我的节奏,不至于因为转变的突兀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教完这堂课,我觉得虽然这节课学生的动手操作机会很多,但是由于学具太小,学生在

观察和操作的时候不够清楚,甚至由于角度问题,观察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我建议最好每

个小组中有一套大的正方体的学具,这样便于操作,学生对物体的观察也会更具时效性和准

确性。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教学反思

已学内容:加法运算定律,包括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运算定律,包括乘法交

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反思内容:学生对于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掌握较好,可运用这两个定律对一步加法和乘

法进行验算。基本能够灵活运用。

然而对于加法、乘法结合律则运用不是很好,乘法分配律则更为糟糕。细想有以下几个

原因:第一,学生现在只是能够认识,弄明白这三个运算定律,还不明白这几个运算定律的

作用和意义。【除了少部分思维敏捷的学生之外】第二,学生能正确的分析算式,并正确的

运用运算定律,对学生的已有基础提出了不少的考验,如42X25,运用运算定律计算这个算式,很生很多是把25分为20和5,这样即使运用了乘法分配律,但较之把42分成40和2

相比,有很大的出入。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还没有完全形成25X4得100这个重要的因素造成的。这里简单的描述为数学“数感”吧,还有125和8得1000一样。第三,有的学生甚至

运用运算定律折腾了一番又回到了原来的算式。

综上所述,解决办法只能是多讲多练,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在不断的重复练习过程中,体会应该如何运用运算定律,也就是如何做题。其次,等待讲解了下节内容简便运算之后,我想学生会得到一个明确的回答,原来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运算过程变

得简单,这样,学生在计算的时候,自然就会去运用了,而且会十分的感兴趣。不知教材的

这样安排是不是有什么问题,要是把简便运算分开安排在各个运算定律新授后,或许学生会

更感兴趣,毕竟螺旋式的上升符合小学生的现有心理接受水平。

以上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反思

本单元刚开始的教学效果真的是特别差,学生交来的课后作业错误满篇,平时麻利的对

号此刻却再也难以画上去。一节课时间过去了,作业没批两本,自己却感到头昏脑胀,哎,

怎么会这样?

说实在的,对这一个单元从思想上我也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心想,小数对学生已经不

是初次接触了,他们有一定的基础,学习起来应该没有问题。哪知道,实际上原不是这么回事。本单元看似容易,实则难点一大堆。小数的意义、性质上是很抽象的东西,学生理解起

来很困难。学生对概念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问之知道,但运用缺乏灵活性。变换练习题题型,学生马上无所适从。

比如,学生知道: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小数的

计数单位有0.1、0.01、0.00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进率是“10”。

练习题:1.04读作【】,表示【】。第二个括号学生几乎都填的是1个一和4个

0.01,而少有学生填104个0.01。虽说学生填的不算错,但也说明学生对小数部分的计数单

位不像对整数部分几个一、几个十等的理解那么深刻。

又如,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判断题:2.0

与2大小一样,意义相同。【】学生判断正确。说明对小数的意义还是没有真正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