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桩监理实施细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地质概况 (2)

三、编制依据 (6)

四、围护桩监理工作流程 (7)

五、围护桩监理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9)

六、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5)

七、重点工序质量控制点及旁站控制点 (13)

八、围护桩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监控要点 (15)

一、工程概况

四工站起点桩号:K25+935.342~K26+318.600,总长383.5m。

四工站是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的第18座地下车站,位于长春路与城北主干道交叉路口。根据总体工程规划,施工计划安排车站小里程端要满足提供盾构接受条件,本站小里程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本站大里程端区间采用明挖法+盾构法施工,车站小里程端头设盾构接收井;车站采用整体道床,轨道结构高度560mm。

本站主体及附属结构均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支护体系。车站采用岛式站台形式,主体结构采用双柱三跨形式,箱型框架结构。车站标准段总宽21.6m,车站端头总宽27.3m,深度约25.4~16.8m,车站主体小里程端地面标高低于大里程端,高差约7m。

车站设置4个出入口,2组风亭,附属结构1、2号风道及D出入口均采用明挖法施工;A、B、C号出入口过路口段采用暗挖法施工,出地面段采用明挖法施工。

车站小里程端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在车站小里程端设置盾构接收井。

车站围护、基坑工程性质见表1.2.1.1-1,主要构件尺寸见表1.2.1.1-2。

二、地质概况

2.1 工程地质水文条件情况

沿线经过的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原区,局部为剥蚀丘陵区。沿线地形由南

向北逐渐降低,主要地貌单元划分:河谷地貌单元、剥蚀丘陵地貌单元、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根据揭露和勘察测试,场地内主要地层为由冲积、洪积河床堆积形成的第四系上更新统粉土、圆砾、卵石,地表广泛分布杂填土。根据初勘报告,四工站在本次勘察中48m深度范围内未见地下水。1)工程地质

(1)岩土性质

根据揭露和勘察测试,本场地位于工程地质Ⅲ区,为冲洪积平原地貌,场地地层岩性复杂多样,表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下伏侏罗系(J)的砂岩、泥岩和砾岩。

①-1杂填土

杂色,稍密,稍湿~湿,以卵石、砖渣、灰渣、建筑垃圾为主,局部含生活垃圾、粘性土、树根等,土质不均匀,该层局部分布。层厚1.3~2.0m,平均层厚1.5m,层底标高660.56~665.33m。

①-2卵石素填土

杂色,最大粒径不小于200mm,一般粒径20~40mm,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占总质量60%,土、砂填充,偶尔含砖块等杂物。层厚0.50~

3.00m,平均层厚2.3m,层底标高657.73~665.77m。

④-4黏质粉土(Q3dl+pl)

黄褐色,切面无光泽,在场地内局部分布。层厚0.70~1.50m,平均层厚1.1m,层底标高633.13~664.97 m。透镜体分布,该层土只在钻孔SGB01、SGB02、SGB14、SGB15内有揭露。

④-10卵石(Q3dl+pl)

杂色,湿,密实,母岩成分以砂岩、灰岩、粗粒花岗岩为主,浑圆状,磨圆度较好,根据实验室颗分试验及现场卵石粒径调查,一般粒径20~60mm,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5%,最大粒径不小于180mm。层厚7.00~9.50m,平均层厚8.2m,层底标高649.93~656.97m。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63.5=34~125击,平均值76击。

⑤-10卵石(Q3pl)

杂色,湿,密实,母岩成分以砂岩、灰岩、粗粒花岗岩为主,亚圆状,磨圆度较差,局部泥质或钙质半胶结,根据实验室颗分试验及现场卵石粒径调查,一般粒径20~80mm,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5%,最大粒径不小于200mm,偶尔含漂石。层厚14.80~17.00m,平均层厚15.6m,层底标高635.13~640.97m。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63.5=37~167击,平均值102击。

⑥-10卵石(Q2dl+pl)

杂色,湿,密实,母岩成分以砂岩、灰岩、粗粒花岗岩为主,亚圆状,磨圆度较差,局部泥质或钙质半胶结,胶结较强,根据实验室颗分试验及现场卵石粒径调查,一般粒径20~80mm,大于20mm的颗粒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5%,最大粒径不小于200mm,偶尔含漂石。钻孔未穿透该层。重型动力触探击数N63.5=57~250击,平均值145击。

表2.1-1 地质参数

2)水文地质

根据《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勘察02合同段四工站(主体结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4月编制),勘察期间勘探深度50m内未见地下水,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抗浮设防水位、防渗水位专题研究》(勘察编号2016勘察132),本场地设计抗浮设防水位标高为530.5m,防渗设防水位标高为530.5m。根据《市轨道交通3号线一期工程抗浮设防水位、防渗水位专题研究》(勘察编号2016勘察132),100m深度内无水,可不考虑地下水位抗浮设计。

3)冻土深度

标准冻结深度155cm,最大冻土深度162cm.

4)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建议

(1)地震基本烈度及建筑场地类别

本场区地震基本烈度为8度,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

(2)车站的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根据本次勘察结果,拟建场地属于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地形起伏不大,覆盖层为第四系冲洪积及坡洪积土层为主,从现有地质资料分析,从区域

地质构造特征、新构造运动、历史地震背景、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岩土等分析,场地稳定性较好。

本次勘察未发现其它明显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地质灾害现象,拟建场地范围内无地面沉降、采空区、滑坡、泥石流、岩溶等其他不良地质作用。不存在砂土液化;除有填土、大粒径高强度巨厚卵石层等分布外,无其它特殊性岩土,场地和地基比较稳定,适宜进行本工程的建设。

2.3 其他注意事项

工点范围内无明显的人为坑洞,历史原因在城区大多数地方广泛分布有人防工程,其中包含大量无序开挖的无支护各种土地道,多无资料可查。经过几十年建设改造和城区变迁,地道多已废弃、填埋及处理,地面上已难寻踪迹。人为坑洞的不确定性给设计、勘察、施工带来了很大困难,更可能对地下工程带来直接影响。目前尚未接到调查成果,施工时应注意排查。根据现场勘察和区域资料分析,本场区范围内对工程有不利影响的特殊性岩土除有填土层和大粒径高强度巨厚卵石层分布外,未发现膨胀土、风化岩及残积土等其他特殊性岩土分布。

1)人工填土:拟建场区范围内地表普遍分布有人工填土层,包括卵石填土、杂填土。填土厚薄变化大,堆积时间短,结构松散,土质很不均匀,力学性质差,稳定性较差,填土地层未经有效处理一般不宜直接作为地基的持力土层。距结构顶板近的地方会对开挖产生不利影响,对基坑支护体系的稳固及变形控制会产生不利影响。

2)大粒径高强度巨厚卵石层:出入段线结构范围内土层主要为卵石④10层、卵石⑤10层及卵石⑥10层,卵石层厚度达几十米。从野外钻探、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