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家对殷周铜器研究的卓越贡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梦家对殷周铜器研究的卓越贡献

王世民

陈梦家先生对殷周铜器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1935年开始接触殷周铜器实物的,全面的整理研究则着手于1939年。当时,他应迁至昆明的北京图书馆约请,将袁同礼从国外带回的一批铜器照片,汇编为《海外中国铜器图录》三集(仅出一集)。该书附载的《中国铜器概述》一文,内容包括时期、地域、国族、分类、形制、文饰、铭辞、文字、铸造、鉴定,共计十章,是很有参考价值的殷周铜器概论。

陈梦家善于详细地占有资料,这是他治学的突出特点。1944年9月,陈梦家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

期分法”,力图把卜辞分于每个王下;陈梦家最早提出了贞人“分组”说,是他对甲骨学研究的重大贡献,即武丁期贞人分为宾组、午组、子组、组,祖庚祖甲时贞人称为出组等。陈梦家的贞人分组对今天学者的断代研究新方案仍起重大影响,可以说,是分期断代“两系说”的起点;陈梦家先生关于午组、子组、组卜辞命名的提出和考证其为武丁时代,也为长期困扰学界的“文武丁卜辞”之谜的讨论作出了贡献;此外,陈梦家还对贞人进行了全面整理,得出120名之多,比董作宾1934年《断代例》增加了4倍,较董氏《殷代文化概论》

的68人多出近2倍。这就为依据贞人断代作出了新贡献。(二)陈梦家先生甲骨文字考释也取得成就。他《古文字中之商周祭祀》、《商代的神话与巫术》、

《祖庙与神主的起源》

等名篇,在文学考释和古代礼制的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直到今天仍很有价值。(三)对甲骨学进行科学的总结。

总结是为了前进,在甲骨学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学者认真总结已经取得的成就,指出研究中需加强探索的问题并指出研究的方向,从而使研究者能“以最前进的一线为起点而再前进”。

陈梦家先生1954年完成、1956年出版的《殷虚卜辞综述》,全面总结了甲骨学研究6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对前人和近人的各种成说,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甲骨文资料,进行了补充和修正。与此同时,他结合自己的研究,对与甲骨学有关的整治占卜、卜法文例、分期断代、文字文法、历法天象、方国地理、先王先妣、农业、宗教等等进行了全方位的论述,因此这部70万字的巨著,被誉为甲骨学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把我国甲骨文研究水平提高到一个新高度”。正因为如此,《综述》还是在“文革”期间,日本、香港等地都有翻印,而大陆却再也不见出售;此外,《综述》还是年青学者的入门教科书,不少人就是从此书获得甲骨学基础知识(包括我本人),逐步步入甲骨学堂奥的。因此,《综述》为新中国甲骨学研究队伍的发展,也起了并还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陈梦家先生与《甲骨文合集》。《合集》是甲骨学里程碑式的著作,推动了新中国甲骨从“继续发展时期”向1978年以后的“全面继续发展阶段”

前进。但我们在赞誉这部“新中国古籍整理的最大成就”时,不应忘记陈梦家先生对《合集》编篆的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陈梦家先生从清华大学来到考古研究所。他在进行分期断代研究和《综述》

的写作时,就着意搜集甲骨文资料,他为考古所墨拓北京图书馆所藏刘体智甲骨2.8万片,并装贴成册。此外,还收有孙壮拓本等多种,共计已收集拓片近4万片,这是为编大型甲骨著录作准备的。当得知编《合集》任务交历史所后,陈梦家停止了自己的工作。后来,这批甲骨无偿提供《合集》

使用。因此,《合集》之所以编写成功,我们不应忘记,也不能忘记其中应有陈梦家先生的劳动和心血!

虽然陈梦家先生离开我们已经40多年了,但他的学术思想和著作在学术史上永存!将永被后来人继承、弘扬、学习和反思!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殷商史学会会长)阜阜

讲学。他在讲学和随后逗留的三年当中,造访上百处公私藏家,亲手摩挲千余件铜器,摄取器形照片,打制铭文拓本,记录尺度和流传情况,收集了比较齐全的资料。1947年,他将收集到的资料汇编成《美国收藏中国青铜器全集》,当时仅将英文说明稿打印数份,未及正式出版。此间,陈梦家曾去加拿大的安大略博物馆,收集并记录所藏安阳、洛阳两地出土的铜器。1947年八九月间,他又访问英、法、瑞典、荷兰四国首都,收集流散欧洲的中国铜器资料。在老一辈研究殷周铜器的专家学者中,他是亲手摩挲实物最多的一位。1956年秋着手将所获流散海外的铜器照片分集汇编时,他曾写道:“所录彝器约在2000器以上,较之1933年梅原末治在欧美搜集印行的《支那古铜精华》彝器三册所录的250器,数逾十倍。”如果加上他在国内各地博物馆所见铜器,直接接触实物的总数不下4000器。

陈梦家对殷周铜器作过全面的系统研究。他在生前没能全部出版的《中国铜器综录》和没能全部完稿的《西周铜器断代》,是关于殷周铜器的两部互为表里的巨著。除此之外,他还发表过《殷代铜器》一文,对安阳西北冈殷陵所出铜器,殷代铜器的合金成分及其铸造,以及安阳出土边刃器的形制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关于东周铜器,也有一些论述。

陈梦家在国内从事殷周铜器研究的学者中,比较早的根据大量资料进行类型学分析。1945年11月30日,他在纽约举行的全美中国艺术学会第六次会上,作过题为《中国青铜器的形制》的讲演。讲演除对器形研究作概述外,还举卣为例进行具体说明。他集中了所能获得的250多件卣的器形照片,根据盖、腹和提梁的形态,将其区分为11种形式(有的形式又细分为群,共计19群),进而论证各种形式之间的因袭、演变及其发展规律,推断各种形式所属年代。1947年6月,他在芝加哥用英文著成的《美国收藏的中国青铜器全集》稿本,对卣类器物的分式大体仍是如此。对于其他数量较多的器物也大多作了详细的分类。每件器物的文字说明包括八项内容:图象著录、铭文著录、器物尺寸、铭文字数和释文、断代、出土流传、藏地、备注;备注项下,常列举与该器同坑或同地出土,同作器者或同族名,以及同形制花文的关联器;末尾又有该书所收器物的重要族组目录,器物所在旧藏简目等附录,翻检起来极为方便。因此,这部铜器全集不同于国内外过去出版的其他铜器图录,不是简单的汇集资料,而是经过科学整理的图谱性著作。陈梦家在1956年秋编定该书时,将其列为《中国铜器综录》第二集,所收器物及文字说明都基本照旧。但是,英文稿中内容丰富的通论性概述(打印500多页),则未能译成中文修订出版。

如果说《综录》偏重于汇集铜器资料和进行形制分类,那么《断代》则是从西周的铜器铭文出发,充分注意形制和纹饰的对比,综合地进行断代研究。经过我们整理交付出版的《断代》(未完稿),器铭考释部分包括判定王世的218器(或组)和未完稿29篇,另有29器已定王世未及写作考释;如果加上某些考释中述及的重要关联器,所论西周铜器的总数不下400余件,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前人。

陈梦家对西周铜器所作分期,与前人也有较大的不同。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期,郭沫若、高本汉和容庚将西周铜器分成前、后两期,分期界线划在穆、共二王之间。陈梦家在1940年所写《中国铜器概述》中,也曾采取这样的分期。后来,他通过自己的重新研究,从40年代中期开始将西周铜器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包括武、成、康、昭四世,中期所括穆、共、懿、孝、夷五世,晚期包括厉、共和、宣、幽四世,认为“根据此三期分法,对于研究铜器的变化,是有便利的”(《西周年代考》表三说明)。随后,他在《综录》和《断代》二书中,始终坚持这种三期分法。50年代中期以后,陈梦家在《断代》已经发表部分所作眉批中,又曾将西周中期进一步分作前、后两段,前段包括穆、共二世,后段包括懿、孝、夷三世。现在,经过有关学者多年的研讨,陈梦家首先提出的西周铜器三期分法得到较为普遍的承认,直到近年不断发现新的西周中晚期标准器以后,方才有学者对中晚期之间的年代界限发表不同意见。

陈梦家在研究铜器断代的时候,采取一种交互证成的方法,就是“先选取那些由铭辞而可决定年代的某些器”,再用这些器的铭辞及其相伴的花纹、形制作为判断其他器的年代标准。这实际仍是郭沫若创立的标准器断代法,但在实际运用中又有重大的发展。陈梦家研究铜器断代问题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所考器物的多方面联系,力求使考察、分析做得比较全面。他曾指出,“铜器内部的联系(即铭文的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