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综合版)同等学力心理学全国统考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心理学
➢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知过程: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伴随状态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
知觉: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认识。
思维: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概括间接的认识。揭示本质属性。
表象: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概念:反映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
●情绪过程: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不仅能认识事物的属性、特性及其关系,还会产生对事物的态
度,引起满意、不满意、喜爱、厌恶、憎恨等主观体验。
●意志过程:为了实现目的而克服困难的活动
●个性倾向性:决定一个人态度、行为和积极性的选择性的动力系统。包括需要、兴趣、理想、动机、世
界观、信念。
●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学研究方法:描述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描述研究:自然观察法、个案研究法、调查法(问卷法、访谈法)
相关研究:测量两个及两个以上事件研究方法或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非实验性研究方法。相关不代表因果关系。分为正相关和负相关
实验研究:按照研究目的,有计划地控制或创设条,以引起或改变被试的心理活动,进而被试的心理和行为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实验室实验和自然实验
其他:心理测验法、自我报告法、内容分析法、语义分析法、社会测量法、元分析法。
●当代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精神分析的研究:早起弗洛伊德的理论研究人的意思、潜意识,找到各方的批评。20世纪30年代,安娜、克莱因、埃里克森,将精神分析理论应用于动机和人格的研究。更关心儿童和青少年人格的正常发展,不像弗洛伊德以精神异常的成年人为研究对象。强调意识和自我的重要性,而不是只重视无意识的研究。把青少年看成力必多活动的高潮时期,而不是过分强调它在儿童时期的影响。
行为主义的研究:代表人物是华生、斯金纳。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关心环境对人的行为的作用,不关心有机体的内在过程和机制。强调人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正式学习和经验决定了一个人成为什么样的人。研究问题:在什么条件下某种行为能发生,不同刺激对行为可能有什么作用,行为的结果又怎样影响随后的行为。所谓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这些反应包括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心理学研究行为的任务,就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预测反应,只要确定了S-R之间的关系,就能
预测行为,塑造行为。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代表人物:马斯洛(1908-1970)、罗杰斯(1902-1987)着重于人格方面的研究。人的本质是好的,人性本善,不受无意识欲望的驱使并为实现这些欲望而挣扎,人有自我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人是单独存在的,心理学家应该进行单个测量人们的思想、欲望和情感这些内部过程和主观内部经验使其成为不同的人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把人看成一种信息加工者,通过支配外部行为的认知过程而加以编码、储存和操作,进而影响人类行为。美国奈塞尔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认知是指从感觉输入到转换、约简、加工、储存、提取和使用信息的全部过程,本书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发展了言语报告法、反应时记录法、计算机模拟法。产生了认知神经科学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关心心理与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把生理学看成描述和解释心理功能的基本手段,认为我们所有的高级心理功能都和生理功能,特别是脑功能有密切关系。研究问题:脑功能的定位、心理免疫学、遗传在行为中的作用。研究方法、临床方法、局部切除法、电刺激法、生物化学方法、神经成像、脑成像
神经系统的细胞及其功能
神经元作用:接受和传达信息,由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组成
胞体:圆形、锤体形、梭形、星形
树突:短,几百微米,形状如树的分枝,负责接受刺激,将神经冲动传向胞体
轴突:长,几十微米到1米,每个神经元只有一根轴突,轴突主干上分出侧枝,负责将神经冲动从胞体传至与其相联系的其他细胞
传入神经元或感觉神经元:多为假单极神经元,胞体主要位于脑脊神经节内,其周围突(树突)的末梢分布于皮肤和肌肉等处,接受刺激,将刺激传向中枢。
传出神经元或运动神经元:多为多极神经元,胞体位于脑、脊髓和植物神经节内,把神经冲动传给肌肉或腺体,产生效应。
中间神经元:介于前两者之间,多为多极神经元。动物越进化,中间神经元越多,人神经系统中的中间神经元约占神经元总数的99%,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复杂网络。
神经胶质细胞:位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线路,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髓鞘,使神经冲动快速传递,防止神经冲动从一个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是行为分化的重要条件。
神经冲动:当刺激(机械的、热的、化学的或电的)作用于神经时,神经元就由比较静息的状态转化为活动的状态,即神经冲动。冲动性是神经和其他兴奋组织(如肌肉、腺体)的重要特性。即使在静息状态下,神经元也是自发放电的。——静息电位(当神经元处于静息状态时测到的电位变化,膜内为负,膜外为正,相差70毫伏)
静息电位的产生——离子学说:细胞膜内外存在大量离子,膜外主要是带正电的纳离子(Na+)和负电荷的氯离子(CI-),膜内主要是带正电荷的钾离子(K+)和负电荷的大分子有机物,离子通过离子通道出入细胞膜。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大(K+外流),对Na+的通透性差(Na+挡在膜外),致使膜内比膜外略带负电荷,产生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的产生:神经细胞受到刺激,细胞膜的通透性迅速变化、纳离子通道打开,纳离子内流,膜内电位迅速上升,并高于膜外电位,“去极化”过程,去极化瞬间之后,纳离子通透性下降,钾离子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