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模板3000字6篇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模板3000字6篇

空巢老人调研报告模板3000字6篇空巢老人调研报告模板(篇1)你可能很难想象公园里那些神态怡然、悠然自得的老人们内心深处的孤独,本是到了尽享天伦之乐之时,却只能深居独处,望子女而兴叹。

空巢老人这个原本生僻的词语,如今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而这个话题也成了我和小组其他成员这个暑假中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

走进某某市某某区的居委会办公室,在简单的介绍了自己及说明来意之后,该居委会中的一位女性负责人在以后的一星期中接待了我们。

在与这位负责人的交谈以及走访中,我们惊讶地发现该区的独居老人数量近几年来呈现明显上的升趋势。

该区60岁以上老人人数为260于人,占社区总人口的20%,而其中的空巢老人比例也高达40%,这一数据远远高于常熟全市的平均水平,我不禁为这样的一组数据感到震惊和难过。

在为期一周的走访调查及与居委会人员的交流中,我们大致了解了造成这种空巢现象的几个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客观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认的是主观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1)这种现象和我区,我市,乃至全省全国的人口结构密不可分,我国人口结构的总的趋势是老龄化加剧,从这点看来我区的这一现象只是我国诸多人口问题的一个缩影。

(2)思想观念的改变是造成空巢现象的内在因素。

随着经济发展,父辈之间以及爷孙之间的代沟的不断凸显,冲击着老人们一家之主的传统思想观念以及以四世同堂韦荣的旧的家族式生活观念。

思想过于保守的老人越来越受到思想开放的子孙的排斥。

而年轻人随着文化知识与思想的进步,不在受父母在,不远游旧思想的束缚,纷纷离开父母,从而造成空巢现象。

(3)家庭小型化是空巢现象的直接原因,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条件的改善,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模式成为主流。

所以这也造就了空巢老人数量的不断增多。

(4)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是造成空巢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

在这个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年轻的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了工作、学习、教育子女上而忽视了对老人的陪伴,这也成催生了空巢老人的推助器。

2021年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

2021年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

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由好的会员投稿,希望以下4篇范文对你的学习工作能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第1篇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给你一篇空巢老人问题的调研报告的写作范例,你可以参考它的格式与写法,进行适当修改。

一、农村空巢老人现状1、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现状差这些农村的老人,属于贫困的弱势群体,他们大多依靠家庭的供养,然而由于我们的农业生产落后,使得以农为生的他们收入微薄,他们的家庭通常子女超标,中青年农民供养老人成为他们很大的一大负担,另外,在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中青年越来越多的流入城市,近些年来越来越多地携带妻儿进城谋生。

虽然,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高于种地收入,但他们对留守老人的经济支持往往很有限,以至于大部分老人还要靠劳动来维持生计。

特别是那些男性老人,不得不重新承担起繁重的农活和家务,他们参加农业劳动的比例高达80%。

同时,外出打工的子女多数也将承包的土地交由父母耕种,这样一来无疑加重了农村空巢老人的劳作负担。

本该颐养天年的他们,真可谓苦不堪言。

2、农村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令人担忧人老了,病痛自然多。

尽管实行了农村医疗合作,空巢老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可仍有不少人连补偿起付标准线以下的费用也负担不起。

同时,农村老人普遍有“拖”病的心理,他们一方面抱怨医院收费太高,每次病痛发作,吃一些廉价的止痛药,隐瞒自己病情不说,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给儿女找麻烦;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节俭,舍不得花钱看病,对待小病,他们总是一拖再拖,得了大病就干脆不治了,万一遇上病情突发,家中无人,又会错过治疗时机,导致难以治愈的严重后果,有的农户家距村卫生室超过5公里,到镇卫生院、县医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

老人们得了急性病常常会耽误治疗,严重影响身体健康。

3、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空巢”最难熬“空巢老人”外出务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计,有的一年难得回家一次,甚至几年没回过一次家,有的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不与老人通一次电话,让老人陷入孤寂之中。

万家村1组的郭承全夫妇就是如此,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将小孩也带到打工处上学,几年时间不回家探视老人,老人反而天天为儿孙的生活状况担忧着急。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增加。

为了深入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一、调研背景农村空巢老人是指那些子女长期在外工作或定居,身边无人照料的老年人。

他们在生活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如经济收入低、生活照料不足、精神慰藉缺失等。

关注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现状,对于解决农村养老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多个农村地区发放了问卷,并对部分空巢老人进行了深入访谈,同时对他们的生活环境进行了实地观察。

三、农村空巢老人的基本情况1、年龄分布农村空巢老人大多在 65 岁以上,其中 70 岁以上的占比较高。

2、性别比例男女比例基本均衡。

3、健康状况多数空巢老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等。

部分老人身体残疾,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四、农村空巢老人的经济状况1、收入来源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地、养老金和子女的赡养费。

然而,种地收入微薄,养老金水平较低,子女的赡养费也往往难以按时足额支付。

2、消费水平由于收入有限,空巢老人的消费水平普遍较低。

他们在食品、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占比较大,而在娱乐、文化等方面的消费几乎为零。

五、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情况1、日常生活照料多数空巢老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自己照顾自己,如做饭、洗衣、打扫卫生等。

对于身体残疾或患病的老人来说,这些日常活动变得十分困难。

2、医疗照料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较差,空巢老人看病就医不方便。

而且,他们往往因为经济原因无法及时接受治疗,导致病情加重。

1、情感孤独子女不在身边,空巢老人缺乏亲情的陪伴和关爱,内心感到孤独和寂寞。

2、社交活动匮乏农村文化娱乐设施较少,空巢老人的社交活动非常有限,精神生活单调。

七、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1、经济困难收入低、消费高,导致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推荐五篇]第一篇: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政府积极应对社会老龄化,着力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下面是由写写帮文库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农村留守老人调研报告范文五篇【一】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2030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12%,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203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

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

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关于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研报告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关系深刻变化,农村空巢家庭现象日益明显,农村空巢家庭老人大量出现。

由于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低,空巢老人生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

如何让空巢老人安度晚年、幸福生活是基层党委践行科学发展、构建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为进一步摸清空巢老人的当前生活状况,我街道关工委就有关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XX街道现有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7256人,占总人口数的%经调查,我街道有空巢老人(无子女、子女外出打工或与子女分居单独居住的老人)约3600余人,超过老年人数的一半以上,其基本情况从生活上看,依靠农业生产自给占%依靠子女赡养占%有五保供养户(国家提供五保供养)占%;主要靠低保金维持生活占%从自理能力上看,吃、住、行等基本能够自理占%生活自理能力差,需要邻里或集体帮助才能解决用水、用柴、就医、出行等问题,占%日常生活需要子女或保姆护理,占%生活自理能力差且无人照顾,占%从生活方式上看,愿意与子女一起居住的占%位居首位;愿意独自居住占%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占%二、空巢老人主要困难及原因分析(一)经济收入有限,生活水平不高。

空巢老人经济主要子女打工供给,标准不高且缺乏稳定性;大多空巢老人无法从事农业产业化生产,农业收入十分有限,仅能够保证蔬菜、粮食等自给;农村养老、五保等供给额度不高,按照目前的消费水准,仅能够解决温饱,生活十分困苦。

如我街道,只有15%勺空巢老人人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40%的空巢老人年收入不到农民人均纯收入一半,低于20XX元,无法改善居住、出行等生活条件;45%的空巢老人年收入在700元以下,生活十分艰辛。

(二)健康保障不力,身体状况较差。

由于农村医疗条件不便、水平不高,农村老年人普遍有“拖”病心理。

空巢老人受身体条件、家庭条件及经济条件的制约,加上当前农村就医个人负担费用仍然较高,多数老人患病后选择简单药物治疗,不愿外出就医根治,忍受生命威胁和疾病痛苦,常年患病的比率非常高。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Survey report on empty nest elderly in 2021汇报人:JinTai College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3篇前言:调查报告是反映对某个问题、某个事件或某方面情况调查研究所获得的成果的文章。

调查报告是宣传唯物论和辩证法、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有力武器,历来被无产阶级革命家所重视。

本文档根据调查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2、篇章2: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例文3、篇章3: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文档通用版篇章1:空巢老人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调查目的为深入了解红旗村村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状况,我校“三下乡”活动的三十几位成员在村里全面展开问卷调查,走进村民生活、深层次地了解村民各方面的状况。

帮年老的村民量血压,送上最真切的关爱。

二、调查对象衡阳市红旗村三、主要过程及基本情况走访的村户中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占全村人们的90%。

多数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大,但甚至也有十岁左右小朋友独自一人居住在家中,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

家有老人的一般是奶奶在家照顾孩子,爷爷到山上的家里做农活、忙家务。

由于常年干较重的农活,农村许多的老人身体不好,治病也需要花很多钱,对于原本就贫穷的家庭无异于雪上加霜。

而少部分独自一人在家的孩子便是自己放学就赶回家做饭、洗衣服。

与留守儿童交流之后,我们发现,他们和其他同龄的小朋友一样,十分需要父母的关爱,长期和父母分开都十分想念父母,特别是一些生活在离异家庭的孩子,见到父母的机会就更少。

但是,他们并没有一味的抱怨,到了一定年龄,加上亲人的引导,各个都变得很懂事,主动承担家里的负担,很理解父母的难处,他们都会试着去面对现状,去承受这一切。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4篇

2021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4篇

一、调查对象居住在本社区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调研目的调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总结帮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经验做法,研究探讨对策办法,加强城镇空巢家庭艰巨老年人的帮扶工作,给上级党委研究老龄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三、调研方法对辖区空巢家庭老年人进行了问卷和入户调查。

四、调查成就(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岁以上的占多数。

本次调查对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调查对象的35%,女性15人,占被调查对象的65%;60-69岁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2%,70岁以上17人,占被调查对象的70.8%,其中80岁以上的6人,占被调查对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单位的,生活来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数。

在被调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单位的20人,占83%,无工作单位的4人,占17%;以领取退休金为生活来源的20人,占83%,靠社会救助的2人,占3%,靠其它生活来源的2人,占3%。

无一人靠子女资助。

(3)小学及肿恣文化程度占绝大多数。

在被调查中,文盲1人,仅占2%,小学11人,占48%,初中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专1人,占2%。

(4)身体状况及生活能力。

在被调查的24位老人中,身体健康的有15人,占65%,一般的5人,占20.8%,两项合计20人,占83%,身体差的4人,占17%;生活能自理的19人,占72%,身体不好的5人,占20.8%,其中有两位的眼睛残疾,视力相当低,生活难自理;(5)子女状况及导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状况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22%,精良的10人,占47%。

无子女的2人,占3%。

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别处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

可见,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学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老人或子女长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1、日常生活的帮助在被问及空巢老人中,72%的老人认为无急需解决的问题,有20.8%的老人,急需解决生活、就医等各种问题。

2021年中国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年中国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年中国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工作汇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关爱空巢老人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出现在空巢老人中的问题也日渐突出。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中国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处境逐渐受到关注,如何让老人们度过一个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乐充实的晚年,已经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_年,中国空巢老人将超过两亿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种是有子女但与其分开单住的老人,还有一种就是儿女远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已有老龄人口1.69亿,占总人口数的_%,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属于城乡空巢家庭或类空巢家庭。

据北京老龄办目前公布的统计数据,北京老年人口达到250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_.2%,而空巢老人则会超过1_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40%。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长,约为总人口增长率的5倍,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迅速扩大。

专家预计,到_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近3亿,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将达到90%,这意味着届时将有超过两亿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养老难:独生子女70后没时间80后没钱随着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家庭结构小型化、空巢老人养老难日益显现,人们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在增大。

住上和住不起的现状并存。

而传统的家庭养老面临社会现实的挑战。

三十多岁、四十岁刚出的70后,已经渐渐成为社会各行业的中坚力量。

工作压力大、日常应酬多,是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

对他们来说,照顾老人变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对于刚刚步入社会开始打拼的80后,面对高高在上的房价和竞争激烈的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要不沦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

对于并不遥远的父母养老问题,囊中羞涩的他们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发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谁来养的感慨。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空巢老人老人是指子女在外打工,长期自己在家的老人。

本文将介绍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

2021关于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为了更好地落实老年人优待很好举措,减低为老服务水平,真正掌握全县老人空巢老人基本生活现实状况,我县组成21个工作组(以乡镇和社区为单位,每个乡镇选定约束条件各异的2个村)通过进村(社)入户、深入访谈,分别从空巢老人的基本个别情况、社会成因、精神慰籍、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家访问题进行问卷调查,贝阿尔恩县情况总结报告如下:基本情况目前,全县共有老年人6.31万人,占总人口的12.09%,高于国际上规定的老龄化社会标准2个百分点。

其中空巢老人19435人,占老年人口的30.8%;身体状况较差的有1.4万人,占总数的22.19%;经济发展状况较困难的有1.2万人,占总数的19.01%;特困的有3827人,占总数的6.06%。

现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越来越青壮年多的青壮年外出客居、务工,空巢老人也随之与日俱增,这种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

基本现状空巢老人的养老意愿主要为居家养老。

有些生活老人目前居家生活但有社会养老积极性;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考虑到将来的身体状况下降、需要别人照顾及自身安全显现出问题需要有时,假使表达了将来的养老意愿为雇佣保姆、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但尚存对政府机构养老尚存在一些心理顾虑,包括不习惯、受限制、入住难、服务差、费用贵、家庭妇女对家庭的名声影响不好等因素。

孤老空巢老人的日常生活困难较多。

包括在家料理家务困境、外出购物困难、参加社会活动困难;当老人遇到困难时,首先会选择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夫妇分工合作反之亦然来解决问题,当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而不能自行解决时,会选择求助子女、亲戚、邻居来应对困难;空巢老人都表示遇到困难时会自己解决,不愿求助别人,主要用途原因是认为对其不放心、自己也觉得不大习惯;更不想欠亲戚邻居的人情。

面对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他们希望村(社区)能够解决老人生活上的困难、丰富业余生活、掌握基本信息、帮其出谋划策等。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

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小编寄语:“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离家后的中老年人。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下面是我们文秘网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空巢老人现状调查报告三篇,请大家参阅!(篇一)近几年来,*乡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背井离乡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现在成为日益庞大的一个特殊群体。

在新农村建设中,留守老人问题日益突显,为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状况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我办近期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高桥、拉片、**、菇类村四个村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调查村基本情况与现状*乡辖四个村46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村住户1420户,总人口5430人,外出务工1560人,占总人口的28.72%,其中60周岁以上的老年566人,占总人口的10.42%。

子女不在身边的留守老人122户,215人,占6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37.98%。

其中:高桥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248人,留守老年人74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29.83%;**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18人,留守老年人57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8.30%;拉片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109人,留守老年人5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47.71%;菇类村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91人,留守老年人32人,占60周岁以上人口的35.16%。

1、在调查访问过程中发现,大多数留守老人生活特别简朴艰难,居住环境非常差,饮食非常简单。

尤其是**群众的留守老人,他们只求温饱,特别是在农忙季节饱一餐饿一顿是经常的事;部分老人因年纪大,翻犁田土,种菜、吃菜都困难,无法对房屋进行修缮,房前屋后杂草丛生、屋顶瓦片支离破碎,逢雨天时外面下大雨、室内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饭,令人担心。

2、留守老人还承担着繁重的体力劳动。

除少数年龄特别大,行动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从事农业生产劳动,有的70岁以上仍然从事体力劳动,与其他老年人相比,劳动强度更大。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

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5篇)“空巢老人”现象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问题,它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会经历的问题。

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国家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的数量持续增多,使得这一问题日益凸显。

另一方面,尊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而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更是要从自身做起、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开始将尊老爱老这一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调查问卷调查时间 _______ 调查人_______1、您的性别是:A、男B、女2、您是否单身:A、是B、否3、您的年龄是:A、60-65岁B、65-75岁C、75岁以上4、您的文化程度是:A、不识字或识字很少B、小学C、初中5、您认为您的身体状况是:A、很健康B、一般C、较差D、很差6、您有几个子女:A、0个B、1个C、2个D、3个E、4个及以上7、您是否与子女同住:A、同住B、不同住8、您的子女是否外出:(可多选)A、都在本地B、外出打工C、外出经商D、出国E、其他_____9、您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自己的劳动所得B、子女扶养C、社会救济D、其它来源____10、您的日常生活靠谁照顾:A、自理B、子女照顾C、亲戚、朋友或邻居照顾D、其他:_____11、您享受过或正在享受哪种社会扶持:(可多选)A、五保B、低保C、优抚D、集体帮助E、从没享受过12、您平时的都有哪些娱乐活动:(可多选)A、和邻居打扑克、搓麻将等B、看电视、报纸、听广播C、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等)D、无13、您的子女是否经常与您联系:A、经常B、一般C、较少14、您与子女的关系如何:A、很融洽B、一般C、矛盾较多15、您的子女平均隔多长时间回来一次:A、一周或以下B、一个月~三个月C、三个月~半年D、半年~一年E、一年以上16、您认为影响子女前来探望的原因主要是:A、工作忙B、路途远,交通不方便C、与子女关系不好D、其他_____17、您最担心的是什么:A、无人赡养B、住房问题C、经济困难D、医疗保障E、精神空虚F、其他____18、您的医疗费用主要由谁支付:A、个人或子女全额支付B、由个人与医保共同支付C、由商业保险支付D、单位和国家报销19.现阶段您最大的感受是A心灵孤独B日常生活无人照顾C安全问题 D老人独自承受体力劳动 E生活贫困 F其他您认为政府和社会针对老人最应该做的事A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人生活无忧B 完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健全的志愿服务C村委会多组织老年人活动,丰富老年人生活 D其他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篇2一、调研时间:20xx年2月1日—2日二、调研地点:重庆市XX区三、调研目的: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在如今的社会中越发地突出,而他们的生活情况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通过调查,我们可以近距离接触空巢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思想、困难,从而采取相应措施解决他们的困难。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1篇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1篇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1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1一、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滨州市60岁以上老年人538643人,其中:65岁以上的342861人,80岁以上的60263人,100岁以上的85人,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占人口总数的14.6%,其中农村老人377050人,约占老年人总数的70%,而农村空巢老人又占到老年人总数的70%左右,约263935人。

各年龄段农村空巢老人的比例有所差别,低龄老人中空巢老人比例较高,随着年龄增长比例有所降低。

农村空巢老人全部反映农村老人问题,人员构成、家庭现状、经济保障、健康状况等没有多大区别,在精神慰籍、生活照料方面问题稍显突出。

二、社会成因我市空巢老人家庭的形成,多属以下几种情况。

1、有女无儿户,女儿出嫁,剩下老人,形成空巢老人家庭。

因为现在的老年人子女,无儿户较少,所以此类空巢家庭不多,约占空巢家庭的10%,但问题较多,由于女儿出嫁它村距娘家较远,除去生活照料不方便、精神慰籍不及时、家务料理靠自己外,在身体尚可的情况下,老年人还要承担生产劳动。

2、有儿有女户,女儿出嫁,男孩成家,因为代际关系造成的生活习惯不同,尤其是婆媳关系难处,两代人选择分家单过,形成空巢老人家庭。

这部分占大多数。

3、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商业化的进程,儿女外出工作、打工,脱离农村和农业生产,剩下老人在家,形成空巢老人。

三、存在的问题1、精神慰籍问题。

国情与风俗习惯决定我们的老年人,不仅生活上依赖子女,精神上也一样,儿孙绕膝是最大的安慰,所以空巢老人的晚年生活比较寂寞。

分家单过的这些还好,毕竟儿女都在身边,隔三岔五还能见着,调查报告《寒假农村空巢老人调查报告范文》。

关键是外出务工、经商不常回家的这些人,一年到头跟父母见面的时间比较少,老人们确实很可怜,盼来盼去,也就过年过节见到儿女。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21年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查报告农业,目前在很多乡村仍是一种重体力劳动。

当需要重体力劳动者的乡村,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孩子时,老年人——这个体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体,将面临怎样的困难?xx竹溪县不久前的调查结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不久前,xx省xx市竹溪县民政局成立20个调查小组,分赴全县各乡村,入户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

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难”——生活难、看病难、办事难、得到情感慰藉难。

竹溪县位于鄂西北山区,属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

由于经济欠发达,大量青壮年外出打工,全县60岁以上农村老人有4、9万人,其中“空巢老人”1、88万人,占农村老年人口总数的38、39%。

收入不足——近九成仍须从事农业生产100元能干什么?对城里人来说,可能买件衣服都不够,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个月的所有“收入”加起来,也就百元左右。

调查队员走进水坪镇油坊梁村2组李发普的家。

这是一个“冬冷夏热”、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岁的李发普和他84岁的瞎眼老伴生活在这里。

虽然有四儿两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难,无力将他们接到身边赡养。

“大儿早就下岗了;三儿、四儿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儿老大不小了还娶不上媳妇;两个女儿也嫁在农村,生活比较困难。

”老人一脸无奈地说,“只有二儿有工作,条件好点,现在每月给我们50元养老钱。

”这50元孝敬钱,加上老两口每人每月55元新农保和45元农村低保,就是他们的所有收入。

算下来,每人每月125元。

李发普夫妇在竹溪县的“空巢老人”中,还算是“富裕户”。

调查队员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的农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养老保险金,30%左右的农村困难“空巢老人”享受了农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养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这点钱用于买油、买盐、穿衣、治病等都很紧张,更不要说其他方面了。

2021年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报告

2021年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报告

2021年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报告 2021年孤老调查农村空巢老人生存条件报告此次xx社会实践对空巢老人的关注活动旨在呼吁全社会老太太共同关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决此越发严重的社会自由民主问题,老年人精神财富过去都为社会创造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们有享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权利,如果一个社会的老年群体晚境凄凉,势必严重影响劳动人口意欲的意愿,不利于生产力的进步成就和发展。

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的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成问题,从诸多方面讲我团队对空巢老人的调研帮扶活动意义深远。

总之,在现代新农村的建设中所,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是不可忽视的,农村留守老人作为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一个“脆弱群体“,我们必须采取措施为这一群体做些,为促进和谐老龄生活做贡献,为老龄事业的发展战略做贡献,为探索和谐社会做贡献。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社尾庄分别选取以郚山镇黄皿旺村的留守老妇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吾山镇隶属于山东潍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与临朐交界,南与沂水接壤,面积113平方公里,该镇有10886户,人口3.7万,耕地面积5.6万亩。

下辖店子村,亭子村, 小洼村,卜家庄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黄皿旺村,闭门山村等68个村委会。

郚山镇是典型的以农业经济发展为主的偏僻乡镇,产业结构单一,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黄皿旺村位于郚毗邻山镇的东北方向,距离郚山镇管理中心位置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买卖,是典型的农村自足型发展方式。

由于地方青壮年经济发展的停滞青壮劳动力流失显现存在上升趋势,回城家庭在全镇具有代表贫苦意义。

2. 调查方法:2011年6月,中新网公布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统计资料结果,结果显示了全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增加的态势。

不同于部分学者将调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独辟蹊径保障体系的研究上,本调研团深入生活,亲身触及农村养老机制的诸多方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导语:尊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一直都在倡导要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留守老人是我们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他们很多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心酸历史,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繁荣的今天,我们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农村的老人们,让他们也能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

全社会都应一起努力,帮助、关心他们,设身处地为他们的晚年生活着想,让他们衣食无忧,有病得到及时治疗,临终得到关怀,使他们能幸福、快乐、健康地度过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会、家庭、儿女给予他们的亲情和温暖。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日益加快,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

据人社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城市流动人口达2.67亿人,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老人独守空巢,绝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极少数老人跟随子女进城生活。

空巢老人问题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心越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如何解决打工子女外出挣钱与陪在父母身边成了一个深思之待解决的问题。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本次调查分别选取以大化瑶族自治县都阳镇都阳村留守老人作为本次调查的个案。

2.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主要是采取走访及入户典型调查的方法,调查涉及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生活需求、医疗及社保及老有所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等。

在入户典型调查中,从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医疗保障、养老现状和精神文化生活四个方面采用结构式访谈的方法,入户典型访问了20户老人。

二、基本情况大化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北的红水河中游。

全县幅员面积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2万公顷,全县总人口45.87万人,瑶族占21.95%,全县辖xx乡3镇。

都阳镇位于大化瑶族自治县中部,距县城50公里,地处丘陵。

镇人民政府驻地在都阳村都阳街。

东接七百弄乡,北连北景乡,西邻岩滩镇、江南乡,南接百马乡、古河乡。

XX年全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总人口24244人。

辖都阳、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满江、双福等7个村。

都阳镇耕地面积883公顷,其中水田443公顷,旱地440公顷,主要农产品有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这里说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60周岁以上(含60周岁)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达40369人,占全县60周岁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数为17244人,女性人数为23125人。

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况,其中文盲的占老年总人数的61.7%,受到小学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仅占不到0.7%;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从事较轻农活的老年人占老人总人数的78%,半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15%,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占老人总人数得7%;经济来源情况,靠子女供养的占81.9%,自己供养的占9.7%,社会扶助的占8.1%。

三、空巢老人生活现状与问题分析(一)大部门留守老人仍需要体力劳动子女外出务工使家庭经济条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们的相对收入也不高,且他们大部分都有自己的家庭,还要供子女上学,所以大部分老人还要靠自身劳动来维持平时生计。

据调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还从事体力劳动,仍然要承担农业生产的重担。

一方面,从事农业生产可以增加家庭经济来源,基本解决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减轻子女的负担。

另外一方面,绝大多数老人不想给自己的田地丢荒,所以坚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由于子女不在身边,许多重农活要雇人,成本比较高,老人们只进行日常的田间管理。

(二) 家庭氛围缺失、精神慰藉单调随着大量子女外出务工,家庭养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亲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

据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各种身体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趋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顾。

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节或清明节能回来几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与老人团聚,有的甚至好几年没有回家,老人们难免有孤寂之感。

通过对空巢老人的调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务工子女经常给父母打电话,电话成了老人与子女的交流沟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时甚至连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没有。

尤其是老人生病时,需要子女陪同上医院治疗时,子女不在身边,只有靠老两口互相扶持,更显得孤独无助。

而如果老人丧偶,日子就过得更加艰难。

(三)留守老人的医疗卫生状况仍不容乐观留守老人最担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几乎可以导致一切困难:经济拮据,缺少照料,心理负担加重等等。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状况整体较差,很多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较高。

农村老人也基本不进行体检,只有觉得不舒服的时候才去看病。

如今,有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制度,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口的医疗保障,但是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基层实施环节中人为因素的影响,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还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由于合作医疗按比例报销和封顶制度的制约,使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实质帮助非常有限。

由于经济收入不高,有病不医的情况不在少数,由于支出习惯和现实经济能力的考虑,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数老人的选择。

他们在生病时往往就这么拖着,只有少部分会去看医生。

有一些子女因为工作忙或是路途远而没有回来,只是打来电话询问。

农村偏远山区曾发生老人病死在家而无人知晓的悲剧。

四、解决留守老人问题的建议(一)政策方面政府在制定政策是应该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到农村的实际情况,统筹城乡发展,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

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应的政策,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工资待遇,敦促各企事业单位必须按时按量发放外来务工人员的工资,保证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

只有这样,农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赡养老人,尽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

(二)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大农村社会救助和农村社会福利投入,保证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

把符合条件的农村留守老人纳入低保范围,从经济上保证留守老年人达到基本生活水平。

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会大众宣传尊老爱老,例如:每年评选出尊老爱老模范家庭,给予该家庭经济上帮助,给予该家庭子女就业就学上的优先选择权利等等。

(三)经济供养1. 增加农业创收,提高农村家庭收入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发展当地的特色农业,可由当地的农业致富能手或专门的技术人员真正的下地下乡为农民讲解有关农业作物的种植方法和作指导。

这样就可以减少农村劳动力的外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条件,提高农民收入,为养老奠定经济基础。

2. 增强子女支付养老费用的能力赡养老人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目前子女供养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证,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边,就应该增加对老人的供养的费用,尤其对于那种身体状况不佳,要照看子孙,帮子女料理红白事的老人。

这当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国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谐社会的进程。

(四)生活照顾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

如何在生活上对老人进行照顾,是值得我们进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决方案的。

而这就要充分考虑老人的生活特点,结合社会、家庭和个人共同的力量,给老人创建美好的生活。

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将花部分钱保证老人的生活。

政府可对此进行引导,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让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可以去,让他们不再担心生活无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让老年人欢欢乐乐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经我们走访服务的20家留守老人情况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而这一点恰恰是政府部门和外出务工子女忽视的,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1. 当地政府可以以乡镇为单位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专门为留守老人服务,定期下乡主动了解老人的内心世界,发现问题就及时解决。

乡镇政府领导和村委会成员可以经常下乡慰问留守老人。

受访者中覃克阳老人,生育1男1女,女儿已出嫁,儿子已外出务工近5年,母亲已是94岁高龄,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希望政府搞好野马河两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

还有黄玉林老人,平时酷爱跳广场舞,但是场地有限,希望政府帮她们硬化场地等等。

因此,政府应因地适宜加大农村健身活动场所投入,让喜欢运动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锻炼身体。

多组织娱乐活动,比如组织举办晚会,开展适合老年人在文体活动等,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减少他们的孤独与失落感。

作为子女,应该多抽些时间常回家看看养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给家人打个电话,报个平安。

2. 还应加强孝道宣传。

一是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增强老年人的法律意识,依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提高子女们的思想素质,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使他们真正明白关心老人,尊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他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提高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实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赡养老人等丑恶行经。

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对于这些行为进行调解,必要时还应求助于法律手段来解决。

二是弘扬敬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加强农村家庭美德教育,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表彰敬老养老典型,让村民真正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老人的良好社会风尚。

更要加强宣传邻里之间要互相帮助的力度。

教育外出务工人员尊重父母,时时与父母保持联系;按时给老人寄钱送物;让老人无后顾之忧。

(六)安全知识留守老人们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电安全的常识,因此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了解农村用电情况,向老人们讲解安全用电常识和当前电价执行标准,使老人们真正用上明白电、放心电。

同时,工作人员还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线路,发现异常,就地解决,消除安全隐患。

同时邻里之间要相互帮助,发现有安全隐患存在要及时消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