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新闻传播法规的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十一条)
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 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 文化活动的自由。”(第四十七 条)
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学中被表述 为新闻自由。
17
2、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 自由
依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 主要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 事后限制原则;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18
根据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任何自由权 利都不可能是绝对的、毫无限度的。新闻事业及其从 业人员在行使新闻自由这项权利时,必须注百度文库遵守宪 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得 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
2
(2)有关新闻传播法衍 生的一个问题:
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 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 动的专门法律?即:要不要 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闻法》?
3
主张一:保障新闻自由权 利、规定新闻从业人员的 权利与义务。 反问:谁的权利?
4
主张二:规定新闻媒体应 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 么。 反问:如何规定?怎样与 现有法规协调?
依据其违反的法律的不同,可以 分为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和新闻传 播民事违法行为两大类。
21
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新闻传播犯罪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 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严重危害社会的 行为。
认定刑事违法行为的基本依据是现行《刑法》第13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 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 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 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 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新闻传播法概论
1
一、新闻传播法规
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 狭义: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 定的以“新闻法”为名称的专门性的法律。 广义:指现有法律体系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 动的法律文件条款。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 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15
我国《宪法》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 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 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人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言论自由
的正式法律文件。
14
1、依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 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 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 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 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 政府请愿的权利。”
1948年12月,《世界人权宣言》 第十九条规定:“任何人都有通过 一切手段不受国界限制寻求、接受、 传达信息及实现的自由。”
(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2)“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 (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13
(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8月国民议会通过了
著名的《人权宣言》,其中第11条规定:“自由传
达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力之一;因而,
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所
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
5
主张三:规定新闻媒体的 创建与运作。 反问:行业特点?
6
二、新闻传播法规的渊源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即新闻传播法的各
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法律、判例、习惯和条 约等。
在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 法规与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与法规、法律解 释、国际条约与协定等。
22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 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民事法律规范、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因 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错行为。
认定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依据: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 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对我国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主 要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民事范围内的人身 关系。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以下几类:新闻 传位;社会播媒体;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政府、 企事业单团体;公民或自然人。
11
(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法 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 象。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物、新闻传播行为和智力成果。
12
五、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利, 违反宪法和法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19
由此可见,在我国,《宪法》确立的言论 出版自由,有两层内涵:
1、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2、言论出版自由权力不可滥用
20
3、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 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 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和法定 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7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8
三、新闻传播法制
1、 新闻传播法制: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 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 关制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 的总和。
2、 新闻传播法制的类型: (1)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
性文件。 (2)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
闻传播案件,即判例法。
9
四、新闻传播法律关系
1、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界定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确认和 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 利与义务关系。
10
2、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1)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 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它必须具 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即具备能够享有 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新闻传播活动义务 的资格。
16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 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 文化活动的自由。”(第四十七 条)
言论出版自由在新闻学中被表述 为新闻自由。
17
2、依法限制滥用言论出版 自由
依法限制言论出版自由的 主要原则: 公共利益原则; 事后限制原则; 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
18
根据我国《宪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任何自由权 利都不可能是绝对的、毫无限度的。新闻事业及其从 业人员在行使新闻自由这项权利时,必须注百度文库遵守宪 法和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和他人的人格尊严,“不得 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 的自由和权利”。
2
(2)有关新闻传播法衍 生的一个问题:
要不要一部由国家制定 的、调整与规范新闻传播活 动的专门法律?即:要不要 制定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闻法》?
3
主张一:保障新闻自由权 利、规定新闻从业人员的 权利与义务。 反问:谁的权利?
4
主张二:规定新闻媒体应 该报道什么、不该报道什 么。 反问:如何规定?怎样与 现有法规协调?
依据其违反的法律的不同,可以 分为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和新闻传 播民事违法行为两大类。
21
新闻传播刑事违法行为,又称新闻传播犯罪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 介及其从业人员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刑事法律规范、严重危害社会的 行为。
认定刑事违法行为的基本依据是现行《刑法》第13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 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 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 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 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 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新闻传播法概论
1
一、新闻传播法规
新闻传播法一词,通常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解释。 狭义:是指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 定的以“新闻法”为名称的专门性的法律。 广义:指现有法律体系中所有适用于新闻传播活 动的法律文件条款。包括《宪法》的有关规定、有关 法律、有关行政法规与规章等各种法律规范性文件。
15
我国《宪法》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第三十五条)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 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 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 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人权宣言》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明确规定言论自由
的正式法律文件。
14
1、依法保障言论出版自由
1791年,美国《宪法》第一修 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 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宗教或 禁止信仰自由;剥夺人民言论或出 版的自由;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及向 政府请愿的权利。”
1948年12月,《世界人权宣言》 第十九条规定:“任何人都有通过 一切手段不受国界限制寻求、接受、 传达信息及实现的自由。”
(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2)“两个服务”方向的原则 (3)国家发展与行政管理的原则
13
(1)言论出版自由的原则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8月国民议会通过了
著名的《人权宣言》,其中第11条规定:“自由传
达思想和意见乃是人类最宝贵的权力之一;因而,
每个公民都有言论、著作和出版自由,但在法律所
规定的情况下,应对滥用此项自由承担责任。”《
5
主张三:规定新闻媒体的 创建与运作。 反问:行业特点?
6
二、新闻传播法规的渊源 新闻传播法的渊源,即新闻传播法的各
种表现形式,主要有法律、判例、习惯和条 约等。
在我国,新闻传播法的渊源,主要包括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地方性 法规与规章、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条例和单 行条例,特别行政区的法律与法规、法律解 释、国际条约与协定等。
22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 新闻传播活动中触犯民事法律规范、不履行民事法律义务、因 而必须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的过错行为。
认定新闻传播民事违法行为的依据: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 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民法通则》对我国基本的民事法律关系作了明确的规定,主 要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民事范围内的人身 关系。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以下几类:新闻 传位;社会播媒体;新闻传播从业人员;政府、 企事业单团体;公民或自然人。
11
(3)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 指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新闻传播法 律关系主体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 象。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客体,包括 物、新闻传播行为和智力成果。
12
五、我国新闻传播法制的基本原则
新闻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如果滥用新闻自由权利, 违反宪法和法律,则将导致新闻违法行为的发生。
19
由此可见,在我国,《宪法》确立的言论 出版自由,有两层内涵:
1、公民享有言论出版自由权利 2、言论出版自由权力不可滥用
20
3、新闻传播违法行为的界定
新闻传播违法行为,是指新闻传 播媒介及其从业人员在主观过错的支 配下实施的违反法律规范要求和法定 行为模式的危害社会的行为。
7
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四种: 1、宪法 2、法律 3、行政法规 4、行政规章
8
三、新闻传播法制
1、 新闻传播法制:是掌握着国家政权的社会集团 将本集团的意志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出现、通过国家机 关制定的调节新闻传播活动中各种关系的法律与制度 的总和。
2、 新闻传播法制的类型: (1)以立法形式制定有关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规范
性文件。 (2)以最高法院和上级法院的判例为标准来审理新
闻传播案件,即判例法。
9
四、新闻传播法律关系
1、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界定 新闻传播法律关系,是指新闻传播法律规范所确认和 调整的在新闻传播活动过程中参与者各方所形成的权 利与义务关系。
10
2、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与客体
(1)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在新闻传播 活动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它必须具 备新闻传播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即具备能够享有 参加新闻传播活动的权利和承担新闻传播活动义务 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