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第一课知识点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2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2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06a3e7b14e852459fb5702.png)
第一框“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知识点梳理一、组织国家机构:1、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2、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3、人民代表大会和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4、新中国的最早的立法权: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行使5、临时宪法: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以前的建国纲领﹐起了临时宪法的作用。
6、国体:人民民主专政7、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8、第一部宪法: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9、宪法保证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宪法通过组织国家机构,授予国家机构特定职权明确国家机构组成、任期、工作方式等内容,使得国家权力的运行稳定有序。
10、立法的价值取向:在立法的过程中,要坚持民主立法的价值取向11、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2、我国国家机构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主要体现:(1)、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组织国家机构(2)、在同级国家机构中,国家权力机关居于主导地位(3)、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主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4)、在国家机关内部,作出决策、决定时也要实行民主集中制二、规范权力运行1、在宪法面前,任何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没有“绝对权力”。
1、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1、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2、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限定的范围内行使:国家机关行使权力应当有法律依据,不能超越权限行使权力,也不能因宪法和法律对某一领域未作规范擅自行使权力。
3、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行使权力: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3371e5471fe910ef02df833.png)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问:我国的国家性质:答: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问:我国现阶段人民的构成:答: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观:1与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进行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不被动摇,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
2在我国,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领导者,享有宪法赋予的管理国家等权利。
作为国家的公民被领导者,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公民权利利益。
4.问:公民权利和公民基本权利的含义:答: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5.问:人民和公民的区别:答:人民: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宪法: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关系: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义务。
[公民=人民被剥削政治权利的人敌对分子]相关链接:国籍指的是一个人属于某一国家的公民资格。
公民的国际一般由一国的国籍法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是确认中国公民资格的法律依据。
6.问:我国法律是如何保障国民权利的?答: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法律是保障我们权利的法宝,维权的利剑。
问:我国权利保障体制:答: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934a3c3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07.png)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知识1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是如何规定的?我国宪法第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第一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3、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尊重和保障人权成为我国的宪法原则对各级国家机关有什么要求?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5、我国享有人权的主体有哪些?受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有哪些?(1)在我国,人权的主体非常广泛,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
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2)宪法保护的人权的内容也很广泛,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权利、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6、国家应如何做到尊重和保障人权?(1)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我国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的广泛的基本权利,法律进一步明确了公民享有的各项具体权利,规定了侵害权利的法律责任。
(2)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3)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4)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全民守法的氛围和习惯,努力将人权理想变成现实。
7、人民代表大会与人民的关系是怎样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8、除人大这样的权力机关外,我国还有哪些国家机关?它们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1)我国还有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_2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_2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d9597cdd3383c4ba4cd28b.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我国的人民范围及地位(P4)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注意,不属于人民的但属于中国公民有:①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②分裂国家的人③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
地位: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都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P5)公民权利指的是由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由于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有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是法律保障。
4.人民和公民区别?(P6)①含义不同: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公民则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国公民:★凡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国公民。
②范围不同(联系):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5.我国公民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P7)我国建立了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①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②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有哪些?(P9)公民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涵盖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
具体包括:①平等权;②政治权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权利;⑤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和国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获得赔偿权;⑥社会经济权利;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和自由;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5bf885c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d.png)
八年级下册政治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归纳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宪法如何保障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①宪法确认我国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④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⑤宪法还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3、人权的含义:人权是指“人,因其为人而应享有的权利”。
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4、中国的人权的特点:广泛性(主体广泛、内容广泛)、公平性、真实性5、国家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①总体要求:要求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②立法方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法治国家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
③行政机关在执法过程中应当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识,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简政放权。
④审判机关、检察机关要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护公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⑤国家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第二框治国安邦总章程1、依据宪法,国家机构是如何组织的?①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2、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主要表现:⑴在国家机构与人民关系方面:国家权力来自人民,由人民选举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中居于主导地位。
⑵在中央与地方国家机构的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f0d0ccc5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e.png)
八年级政治下学期课堂笔记人教新课标版八年级下期思想品德笔记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一、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1、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a)我国的国徽体现了我国的国家性质b)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宪法规定: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一:领导阶级——工人阶级第二:阶级基础——工农联盟第三:人民民主专政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结合c)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第一:人民平等的享有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力第二:现阶段人民的范围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主义劳动者、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和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第三:必须同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作斗争,以确保人民当家作主2、法律确认,保障权利a)公民权利第一:公民权利——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某种权益第二: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最主要、最基本的权利基本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权、监督权第三:公民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b)公民与人民的区别第一:含义不同:公民——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法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人民——国家的主人(不同国家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阶级内容)第二:性质不同:人民的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第三:范围不同:公民包括具有该国籍的全体社会成员;人民不包括剥夺政治权利的敌人c)如何保障公民的权利:第一:来自学校、家庭、社会及他人的保障第二:物质保障:国家从物质上保障公民的权利第三:法律保障(最重要、最有效的保障):即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来保障公民的权利(P7)A、立法保障:用法律形式确认和维护公民权利;B、司法保障:依法制裁侵犯公民权利的行为二、我们享有广泛的权利1、公民权利的广泛性:a)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b)公民的权利分为以下九类(见P9)c)公民的基本权利由宪法确认,由普通法律具体规定2、正确行使权利(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a)公民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b)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c)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d)要用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第二课:我们应尽的义务一、公民的义务1、我们的法定义务a)我国公民既享有权利,也要履行义务b)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第一:公民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第二:享有权利必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才能更好地享有权利第三: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c)自觉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重要表现公民的基本义务——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d)我国公民的基本义务:(见P16)第一: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第二:保守国家秘密第三: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第四: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第五: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2、我们的道德义务a)道德义务——社会成员依据道德规范,自觉地承担为他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b)法定义务与道德义务的关系:第一:密切联系:某些道德义务被法律认可为法定义务第二:区别:A、法定义务由国家法律规定;道德义务是在生活中自我形成的B、法定义务用国家法律强制力来保证实施,道德义务靠舆论和习惯由社会成员自觉履行c)自觉履行道德义务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形成温馨和谐的人际关系第二:有利于促进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d)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二、忠实履行义务(怎样忠实履行公民的义务?)1、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a)这是忠实履行义务的重要体现b)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c)社会主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第一: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补充第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反道德的行为第三:法律上的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2、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a)才能忠实履行义务,维护社会正常秩序b)才能维护国家、社会、集体、个人的权益3、法律禁止的,我们坚决不做a)法律禁止的行为是违法的行为b)才能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一、生命和健康的权利1、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身权利a)人身健康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人格权、身份权第一:人格权——人与生俱来的做人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第二:身份权——人们基于特定身份而享有的人身权包括:亲权、配偶权、监护权b)公民的人身自由权不受侵犯第一:人身自由权——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非经法定程序不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的权利第二:享受人身自由权的重要性是公民参加各种活动、享受各种权利的基本保障第三:公民人身自由受法律的保护2、法律捍卫我们的生命健康权a)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生命健康,因为未成年人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b)法律制裁非法侵害他人生命健康的行为二、同样的权利,同样的爱护1、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a)行使生命健康权利的方式有多种第一:锻炼身体第二:患病就医第三:依法防卫——正当防卫b)维护生命健康权是一种责任和义务第一:注意自身生命健康,避免他人侵害第二: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第三:轻生和自残与社会道义相悖,与法不合2、关爱他人的生命和健康a)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是我们的道德义务和法定义务b)侵害他人的生命健康权会受到法律的制裁c)关爱生灵,远离暴力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一、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1、人格尊严不可辱a)人格尊严权——作为“人”的最起码的社会地位和受到他与社会最起码尊重的权利第一:表现为两方面:自尊和他尊第二: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等第三:公民的人格尊严受国家法律的保护2、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a)名誉——对特定人的品德、才干、信誉等方面客观的社会评价b)良好的名誉对个人的有益作用(意义)第一:获得上的满足第二:获得社会更好的尊重第三:获得经济利益c)为什么要维护公民的名誉?第一: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名誉的民族第二:社会生活中,人的名誉常常会受到侵害第三:侵害名誉破坏了社会道德和社会秩序d)名誉权第一:含义: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_2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_2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aee19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6.png)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_2课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2课知识点总结一、认识道德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它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等关系,是指导人们行为和判断是非善恶的准则。
1. 道德的特征道德具有普遍性、强制性、主体性和历史性等特征。
它在不同国家、文化和时代都存在,并对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2. 道德的功能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指导行为、规范关系、维护秩序、促进和谐、激发活力等。
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3. 公德、私德和道德品质公德是指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如守时守信、遵守交通规则等;私德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如礼貌待人、勤俭节约等;道德品质是指人们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的道德优劣。
4. 道德的形成和发展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到文化、家庭、学校、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人们可以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二、我国的法律法律是指国家依法制定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法律的存在和实施,可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护人们的权益,维护社会秩序。
1. 法律的特征法律具有普遍性、统一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等特征。
它适用于全国范围的人民,并且对每个人都有约束力。
2. 法律的分类我国的法律主要分为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多个领域的法律。
每个领域都有不同的规范和权益保护。
3. 法律的权威和效力法律的权威来自于国家的统一和人民的共识。
依法行动和依法实施,才能保证法律的有效性和正当性。
4. 法律责任和法律意识法律责任是指对法律违法行为所需要承担的后果。
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能够使人们自觉遵守法律,并切实履行公民的法定义务。
三、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道德与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两个方面,虽然有时存在相互重叠的地方,但它们又有着不同的作用和效力。
1. 相互联系道德和法律是相互联系的,它们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道德要求人们具备高尚的品德,法律则强调人们的法定行为。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课重点背诵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
![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一课重点背诵内容 人教新课标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05a7257e21af45b307a895.png)
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性质: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
家。
2.构成: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
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公民权利的含义:所谓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4.人民与公民的区别:人民是区别与敌人的政治概念,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
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义务的人。
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不过,后者不能享有公民的全部权利,也不能履行服兵役等光荣任务。
5.如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我国通过建立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
内容的权利保障体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6.公民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②公民在行使权
利时,不得损坏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初二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第1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f2cb27050b4c2e3f56276302.png)
第一框“公民权利的保障书”知识点梳理宪法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追求授予并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宪法核心价值宪法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为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一、国家权利属于人民1、宪法的基本原则;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国家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4、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重要作用: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有所有者,成为国家的主人5、宪法规定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人民行使国家权利的基本途径和形式,将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惯穿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6、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保障: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并规定其担负捍卫国家主权,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颠覆的使命,从而保障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得以实现。
7、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有:(1)平等权。
(2)政治权利(3)人身自由。
(4)宗教信仰自由。
(5)社会经济权利(6)受教育权。
(7)监督权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1、人权的实质和目标: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2、宪法的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3、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的原则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理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官方文件:1991年11月1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5、中国的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公平性和真实性6、发展权的主体:人民7、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包括个人,也包括群体8、宪法保护的人权内容:既包括平等权和人身自由权、政治权利,又包括财产权、继承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
![2024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知识点复习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e194eb3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cc.png)
2024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复习提纲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一、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2、我国的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是如何加以保障的?答:(1)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我国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一制度保证人民成为生产资料的全部者,成为国家的主子。
)(2)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明确了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
(3)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措施。
(4)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气属于人民,努力为人民服务。
4、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基本途径和形式是怎样的?答:广阔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则贯彻于国家生活的各个领域和方面。
5、国家武装力气的任务是什么?答:它的任务是巩固国防,反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与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6、关于人权:(1)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人的自由、同等地生存和发展。
(2)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宪法原则。
(3)在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公民,也包括外国人等;人权爱护的对象:不仅爱护个人,也爱护群体;人权的内容:既包括同等权和人身权、政治权利,也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化权等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权利。
(4)中国的人权具有广泛性、公允性、真实性的显著特点。
(5)中国人权事业取得巨大成就(见教材P9阅读感悟)(6)中国减贫行动是中国人权事业的最显著标记。
7、在我国,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是如何做到的?答:(1)敬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它要求各级国家机关树立敬重人权理念,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b243ff68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82.png)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重点知识点归纳本文介绍了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课的重点知识点。
首先,介绍了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性质和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其次,介绍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含义和理解方式。
第三,阐述了我国如何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和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
第四,列举了一个国家保障人权的事件,并强调了中学生应该如何遵守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第五,介绍了国家机关的产生方式和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关系。
第六,正确认识权力的重要性,强调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必要性。
最后,介绍了国家机关应该如何行使国家权力,包括规范、公正、文明的执法和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审判权、检察权等。
1.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包括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
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和监督权等。
人身自由包括不受侵犯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和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和文化权利。
2.监督权包括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违法失职行为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
公民行使监督权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行使权利有界限,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维护权利守程序,具体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4.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
5.我国实行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公民依法纳税是一项基本义务,任何偷税、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法律、维护国家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等,还包括劳动的义务、受教育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和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等。
6.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提纲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c98a0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7.png)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知识点(第一轮)复习提纲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1、家。
(简称:)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5、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国家权力的机关。
对人民负责,受它监督。
③、“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监察机关(监察委员会)、审判机关(人民法院)、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10、11、答:①、权力是把双刃剑,运用得好,可以造福于民;如果被滥用,则会滋生腐败,贻害无穷。
②、必须加强对权力的行使进行制约和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③、规范国家权力运行可以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这是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
12、权力如何依据宪法规范运行?(或我国宪法是如何规范权力的运行?)答:①、国家权力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②、人民通过宪法和法律将国家权力授予国家机关。
(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是担当,必须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不得懈怠、推诿。
)③、宪法和法律还规定了国家权力行使的程序,要求国家权力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途径和方式行使。
④、国家权利的行使不能任性,法定职责必须要为,法无授权不可为。
只有依法规范权力运行,才能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13、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14,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5、答:(1)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定,是对宪法的具体化。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b67f57d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e7.png)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TYYUA162】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总结第一课国家的主人广泛的权利1、我国的国家性质(p4)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名权.肖像权. 名誉权.隐私权 ) 护隐私的意义(必要性)(46、47页)(1).是人独立自由的需要(2).是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3).是建设以人为本、崇尚人性与个性的现代社会的需要。
求精神赔偿等。
第六课终身受益的权利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p58--60)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作用:对个人:教育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能唤起人的潜能,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P59),对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成就未来(P60)2、什么是受教育权(p60)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3、什么叫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p61)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中的“义务”和“教育”是什么意思(p61相关链接)“义务”是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和适龄儿童少年都要遵循并应尽的义务。
“教育”专指学校教育。
5、义务教育有什么特征(p61(1)义务教育具有国家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体现在家庭和社会两方面。
(2)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规定年满6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3)义务教育具有免费性6、作为正在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应该这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p64)第一,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第二,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第三,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00a5ea2e45c3b3566ec8b4b.png)
八年级政治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1.1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5.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6.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7.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8.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同3.4.5.7.)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③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9.怎样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①坚决维护党中央的权威;②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③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10.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11.宪法明确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目的是什么?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原则,归根结底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12.我国宪法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②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奠定了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经济基础。
③宪法规定国家武装力量属于人民。
★13.我们中学生怎样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要依法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担当起国家主人应尽的责任★14.人权的实质内容和目标是什么?人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
★15.我国人权的主体包括哪些?我国人权的主体既包括我国公民,也包括外国人;不仅保护个人,也保护群体。
★16.尊重和保障人权在我国法律中的地位如何?①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立法活动的基本要求;②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知识点框架图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全册知识点框架图](https://img.taocdn.com/s3/m/629d473919e8b8f67c1cb9eb.png)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知识点国家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①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宪法原则②尊重和保障人权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宪法规定 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基本权利 人身自由、社会经济与文化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实质内容和目标 人的自由、平等地生存和发展①我国公民主体 (包括个人和群体) ②外国人平等权 人身权 政治权 内容 财产权 人权 劳动权 受教育权最大障碍 贫穷依法行政措施 减贫行动精准扶贫 公民权利的保障书人民政府人民监察委员会 国家机构的产生 人民 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法院①人民 权力机关②中央 地方 ③机关内部实行少数服从多数①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 规范权力 ②依法行使权力,③按法定程序行使。
①宪法是根本大法地位: ②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③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①宪法包含其他普通法律。
(×)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总和、汇总。
(×) ③普通法 + 普通法 +……=宪法 (×) ④ (×) 安邦的总章程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知识点①序言②第一章 总纲宪法组成 ③第二章 ④第三章 国际机构⑤第四章宪法性质: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 根本活动准则根本法国家性质根本制度 宪法内容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①一切组织和个人基本方略 依法治国 表现②中国共产党 依法治国 依宪治国依法执政 依宪执政①内容: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全局性、根本性原因 的问题根本法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 ②法律效力: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母法,其他法是子法)③制定和修改程序: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依宪治国①建立监督制度怎样监督②人大监督③加强宪法监督①设立国家宪法日国家措施①强化宪法意识②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③自觉规范自身行为①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青少年②认同宪法,接受宪法③践行宪法,维护宪法第三课 《公民权利》知识要点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基本政治权利)18周岁的公民 言论、出版、集会 政治权利和自由 ②政治自由结社、游行、示威。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6课知识点知识点整理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1-6课知识点知识点整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263597fc4ffe473368abd3.png)
八下1-6课知识点第一课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1)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2)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2.几种主要的社会关系: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3.人如何在社会课堂中成长?(1)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我们都会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2)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要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4. 亲社会行为含义: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那些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行为。
5.亲社会行为有哪些?(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
(有责任心、有爱心)6.亲社会行为的具体事例:(1)公交车让座 2.爱心捐款 3.无偿献血 4. 帮助敬老院人5.参加志愿者活动7.亲社会行为的意义?(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
(2)亲社会行为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认可。
(3)只有主动关心社会,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8.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2)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3)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4)学会谦让、分享、帮助他人第二课1.网络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哪些积极影响?为什么说网络丰富了日常生活?(1)网络让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2)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让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2.网络有哪些消极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1)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很多虚假、不良信息)(2)沉迷于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为什么说网络推动了社会进步?(1)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3)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4.政府开拓这样的网络渠道有何作用?(1)有利于政府更好的了解民意、服务人民;(2)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使人们更加便利、有序参与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3)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发挥着重要作用5.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1)注意提高媒介素养(2)学会“信息节食”(3)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整合
第一课
1、国家性质: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现阶段,在我国人民包括哪些人?
在我国现阶段,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主义劳动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人。
3、什么是公民权利;什么叫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权利:指的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并赋予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这种权益受国家保护,有物质保障。
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权利,所以称之为公民的基本权利。
4、我国公民权利保障机制:
以宪法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为主要内容的权利保障机制,保障公民的权利。
5、人民与公民的区别:
(1)人民是区别于敌人的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阶级内容。
公民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国国籍并依据该国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在我国,公民既包括人民,又包括具有我国国籍的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6、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
立法保障,就是将公民的权利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运用国家强制力加以维护。
司法保障,是指通过法律制裁各种侵权行为,保障公民的权利。
7、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①平等权;
②政治权利和自由;
③宗教信仰自由;
④人身自由权利;
⑤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权,取得赔偿权;
⑥社会经济权利;
⑦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
⑧妇女的权利、婚姻、家庭、儿童和老人受国家保护;
⑨华侨、归侨和侨眷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8、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
(1)公民在行使时要尊重他人权利;
(2)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3)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4)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权利
9、有人说:“公民有言论自由,所以我们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你怎样认识此观点?这种说法是错的。
议论自由不是无限制的绝对自由。
滥用议论自由是法律不允许的。
具体说来,议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两方面限制:
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议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
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议论自由教唆、煽动他人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破坏民族团结、破坏社会公德、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