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_郑居焕

合集下载

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ZH ENG J h an 2 u— u ,LIY o— h an a z u g
r。 nrlS uhUnv ri c a g h 1 0 5 1F ja si t eh oo y Fu h u3 0 0 Ce ta—o t iest h n sa4 0 7 , uinI tueo c n lg , z o ,5 0  ̄ y, n t fT
减灾 工作 , 灾工 作取得 了很 大 的成 绩 , 因我 国灾害 预 减 但
2我国防灾教育的现状
我 国 的 防灾 教 育 十 分 薄 弱 ,缺 口大 ,缺 乏 预 防和 应 对 突 发 性 灾 害 的体 制 , 民 的 防 灾 教 育 和 防 灾演 习 、 国 各 职 能 部 门和 政 府 的 防 灾训 练 和 防 灾 演 习 没 有 形 成 长 效 机 制 , 害 教 育 不 够 重 视 、 泛 和 深入 。国 民 的灾 害 灾 广 意 识 还 相 当薄 弱 , 灾 防 灾科 学 知识 普 及 还 相 当 落 后 , 减
防和应 对突发 I 生灾害的体 制不够完 善 以及 防灾教 育等 方面 还 很薄 弱 ,每 年 自然 灾害造 成 的损 失仍 然十分 的严 重 。 日本 也 是 个 自然 灾 害频 发 的 国 家 ,几 乎 每 年 都 将 遭 受 台 风 、 雨 的袭 击 , 暴 并遭 受 由此 引 发 的各 种 规模 的 洪 水 灾 害 、滑 坡 、泥 石 流 、崩 塌 等 地 质 灾 害 ;地 震 和 火 山爆 发 也 经常 发 生 ,世界 上 的地 震 大 约 有 1 %是 在 日 0
维普资讯
总第9 期
6, 07 N o02 20 , .
域 外 采 风
O v r e sPr c i e e s a a tc

日本大地震给我国民防建设的启示

日本大地震给我国民防建设的启示

日本大地震给我国民防建设的启示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给日本带来了巨大灾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认真汲取日本抗震救灾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地加强我国防灾救灾和应急管理,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防灾功夫重在平时那次发生的9级大地震,是日本地震记录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

然而,日本此次地震死亡的人数并不多,死亡一万多人,失踪一万多人,远远少于汶川地震死亡人数。

其主要原因,是日本在平时对防灾下了很大功夫,措施得力。

一是地震的预测预报准确及时。

由于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全世界6级以上的地震有20%发生在日本,因此十分重视对地震的预测预报。

当地震第一波传到东京前30秒,很多住宅的地震报警器就启动了。

日本政府敢于在地震前拉响警报进行预警,为居民赢得了宝贵的避险时间,这是减少地震伤亡的主要原因。

二是民众应对从容。

长期全面普及的防震教育,使日本民众抗震意识极强。

在日本,随便询问一个小学生,都能准确告诉你地震时该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般的日本住户都很清楚楼内的防灾紧急通道。

每户日本人家都有一张地区《灾害时避难场所》地图,标明了这个地区一旦发生地震、洪水、台风、山崩、海啸时的避难场所。

正是基于平时的教育、训练和频繁地震的考验,使日本人养成了冷静从容的“国民秩序”,减少了伤亡损失。

三是增强建筑物抗震强度。

1995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明确规定,学校、政府、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建筑物的抗震级别要达到8级以上。

强化和确保政府机构建筑物,医院、学校等公共建筑物及重要的交通设施,防灾设施的抗震性能。

在启发居民强化住宅抗震性能的同时,对市区街道修复时也要注意提高其抗震性能。

虽然遇到了超出抗震级别以上的大地震,但是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并不多,这也是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原因。

借鉴日本的经验,防灾救灾必须将重点放在平时的预防上。

加强灾害的预测预报预警、提高国民的防灾救灾意识和技能、增强抵御灾害的防护能力,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他山之石从日本地铁的防汛经验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他山之石从日本地铁的防汛经验中我们能学到什么

他山之石从日本地铁的防汛经验中我们能学到什么他山之石从日本地铁的防汛经验中我们能学到什么JAPAN导读:入汛以来,我国多地降雨量激增,一些地方的降雨量甚至突破了历史极值。

其中尤以河南等地发生的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给城镇居民人身及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在网络上,许多郑州地铁被淹的视频和图片流传,看罢令人揪心。

当我们在为河南加油、为逝者哀思的同时,也应该未雨绸缪、未焚徙薪,思考如何进一步提高地铁等地下空间的防汛能力。

追问雨灾:谁来为郑州地铁喊“停”?为此,我们整理了部分日本地铁的洪水防治经验,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启示。

#01为什么说地铁被淹危害大?7月20日晚,由于雨势过大、进水过多,郑州地铁5号线站内积水严重,500多名乘客在地铁内被困超过3个小时。

最终造成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令人扼腕叹息。

为什么地铁被淹后会造成如此大的危害?其实,不同于地面空间,地下空间遭受洪水灾害后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一是疏散线路有限。

当洪水倒灌进入地下空间时,地下人员疏散出口与水流入口必然重合,人员逆水流疏解时难度极大,且极易发生危险。

二是灾害发生迅速、反应时间短。

由于地下空间与地上空间隔绝,处在地下空间的人员对地面情况掌握较少,在主观判断上容易出现迟缓。

一旦出现出入口被淹的情况,地下空间会迅速被淹没。

此时如果水深超过一定水平,还会存在因水压差别造成无法开门的情况。

三是浸水停电导致各种设备停运的可能性极高。

地铁机电设备往往设在地下,浸水后电力系统会遭到破坏,这就会造成运行的列车停运(且位置极有可能在隧道而非站台内)、地下空间能见度降低、自动门无法开启、防水门无法关闭、排风换气系统瘫痪而导致人员窒息等多种问题,给人员疏散带来了极大困难。

这也就很好地解答了网络上很多人的疑问:为什么地铁不停运?为什么会困在车厢内部?为什么有人不出站要往回走?#02日本的境遇作为一个全境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各类灾害频发的国家,日本对于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相当重视,从中央到地方都制定了相当完善的自然灾害防治规划和政策体系。

日本预防与应对地震的经验与启示

日本预防与应对地震的经验与启示

没 。《 纽 约时报 》 称: 日本 严格 的建 筑规 范挽 口密集 的 国家 , 或 许 已经 有 数 万 人在 地 震 中
出 台了法律 ,要求 修 建 房 屋 时 必须 计 算 房 屋
的 防震 程 度 。1 9 9 5年 阪神 大地 震 导 致 6 5 0 0 多人 死亡 , 3 O万人无 家 可 归 ,日本 政 府 当 年 便 修 改 了建 筑 防震 标 准 —— 《 建筑基准法 》 。 该 法 规 定 高 层 建 筑 必 须 能 抗 7级 以 上 的 强 震 。此后 ,日本 都 按 照 此 标 准 修 建 房 屋 ,老 旧房屋 也按 照 一定 标 准 进 行 了加 固 ,要 求 达 到 8级 地震 震 不 倒 ,使 用 期 限可 以超 过 1 0 0
能 力
日本 政府 、企业 和 民众 都 高 度重 视 应 急 教育 和 防灾演 练工 作 ,日本 从 中小学 开 始 培 养公 民的防灾 意识 ;这 种 防灾 教 育不 仅 是 在 教室 里遭 遇灾难 或 事 故 时 的应 对 ,而且 也 包 括诸 多其 他假 设 的场 合 , 例 如 在 家里 遭 遇 地 震 时应首 先 切 断煤 气 、电气 ,然 后 经 由安 全 通道 避难 , 不 使 用 电梯 。演练 也 包 括 在 公 共 场 合 如 何 遵 从 引 导 和 指 示 去 往 安 全 地 带
年, 对 于学校 之 类 的建 筑 ,更 是要 求 达 到抗
震 1 0级 。
东 日本大 地震 ,被 震 毁 的 房屋 极 少 。人 们惊 奇地 发现 ,日本 很 多 高层 建 筑 依 然保 持 完整 , 甚 至连 大 的裂 缝 都 没 有 。大 多 数 毁 坏 的房屋 也 没 有 被 震 垮 ,更 多 的 是 被 海 啸 吞

浅析日本中小学防灾教育_代志鹏

浅析日本中小学防灾教育_代志鹏

- 63 -一、日本中小学防灾教育的现状和特点 年,日本颁布了《灾害对策基本法》,1961内容包括灾前防御、灾时救助和灾后重建三部分,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包括全民在内的防灾体系,构建了日本政府开展防灾救灾工作的法律基础。

还规定了,在灾难发生后,救助老人和孩子的具体做法,并倡导各地学校大力开展防灾教育。

日本把每年的月日定为“全国防灾日”。

91每到这天,各地学校、社区、企业和政府都要举行防灾演习。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文部省规定各中小学每个学期都要进行防灾演习,演习的日期和方式可由学校自主决定,但在学校确定方案后须获得教委的批准方可实施。

每年月初的一周是3日本的全国消防周,在这段时间里,日本每一所中小学,都会对学生们进行一次与地震火灾有关的预防宣传活动。

日本各中小学一般都会指定一名教师专门负责学校的防灾教育,其职责是:编制学校应急管理手册,协调组织学校的灾害风险管理和应急疏散演练,制定本校防灾教育年度计划并组织本校教师的培训。

此外,学校还积极参加政府和社区组织的有关应急演练,如应急食品供应、紧急救护等。

[1]纵观日本的中小学防灾教育,有如下特点:(一)注重分段进行 日本的防灾教育,充分考虑了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的规律,结合防灾的学科特点和认知心理学有关思维发展的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学段将整个基础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

、小学低年级(年级,岁)11-36-9 、小学高年级(年级,岁)24-610-12 、初中(岁)313-15 、高中(岁)416-18 针对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各等级的教材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如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就通过图文并茂的故事,教导学生充分认识到灾害的危险性、不可预测性以及做好防灾准备和灾害救助的重要性;而到了高中就涉及灾害的原理,如从科学的角度对学生阐释各类自然灾害的发生原因。

(二)强调内容细化 日本中小学的防灾教育包括经常发生的地震、台风、火灾等灾害,具体内容有灾前预警、灾时、灾后自救、互救指导。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doc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doc

日本防震救灾的做法、经验及启示率团赴日本考察旅游业发展时,我们特地留意考察了日本的防震救灾工作。

日本在防震救灾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一)日本高度重视防震救灾教育,着力提升民众的防震救灾意识、知识和技能。

地震来临时,这些意识、知识和技能在自救互救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这就启示我们,减轻地震灾害,必须在加强预防上下功夫,把强化防震救灾教育作为首要任务,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防震意识和能力。

见闻:5月18日,我们抵达日本后入住的第一个宾馆是大阪酒店。

走进宾馆,我们就看到了醒目的地震避难通道指示牌;走进房间,看到桌上摆放了紧急避难说明书,上面详细说明了避难通道和避难常识。

类似的情况,在日本的公共场所随处可见。

这些场景使我们无形中受到了一次防震救灾教育,并掌握了相关的自救知识。

场景的背后,说明日本的防震救灾教育已无处不在、深入人心。

据了解,日本十分强调,防震救灾最关键的是国民个人的努力以及地区内民众的相互帮助,个人的自助和地区的共助比国家提供的公助更重要。

因为在地震发生之后,由于受灾地区的通讯系统和交通运输中断,中央政府往往很难了解灾区的实际情况,外部救援人员一般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够赶赴灾区。

鉴此,日本在长期的防震救灾实践中积累的首要一条经验,就是加强防震救灾教育工作。

一是全民教育。

每年9月1日是日本防灾日,8月30日至9月5日是日本防灾周。

在防灾日和防灾周,日本各行各业都要进行各种形式的防震演习,不仅使民众增强了防震意识,而且使他们掌握了防震知识和技能。

二是学校教育。

日本的成功做法就是从小培养孩子的防震救灾意识和技能。

日本的小学每月都要进行防震演习,以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时不但不慌乱,而且懂得如何规避和救助。

三是地震体验。

日本全国各地设有许多体验中心,免费向市民开放。

中心内有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和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供市民亲身体验6级地震的状态。

在京都市民防灾训练中心,我们看到前来参观和接受防灾教育的人群络绎不绝。

日本防灾安全教育方案

日本防灾安全教育方案

日本防灾安全教育方案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地震频发的国家。

在这样的地理条件下,防灾安全教育成为了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一项重要的工作。

日本的防灾安全教育方案旨在向公众传授防灾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本文将探讨日本的防灾安全教育方案,分析其特点和优势,并结合国内情况提出一些建议。

一、日本防灾安全教育方案的特点1. 高度灾害意识:日本人民有着高度的灾害意识,这与日本地处地震带有关。

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宣传灾害常识,使民众对各种自然灾害和灾害风险有充分的认识。

2. 整体化的防灾观念:日本的防灾安全教育不仅局限于地震和海啸等自然灾害,还包括火灾、台风、暴雨等各种不同类型的灾害。

人们被教育要具有全面的防灾观念,时刻保持警惕,不仅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灾害。

3. 常态化的防灾教育:日本的防灾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都接受过各种灾害应急演练,学校会定期组织防灾安全教育活动,教师也会在课堂上向学生灌输防灾常识。

成年人也有机会参加各种灾害应对培训,学习应对不同灾害的技能。

4. 各种形式的防灾教育手段:政府和社会各界采用各种形式进行防灾安全教育,如举办讲座、发布海报、制作宣传视频、搭建交流平台等等。

这些形式多样且针对性强,能够针对不同年龄层次、不同社会群体的人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

5. 丰富多彩的防灾体验活动:为了增强民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日本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经常举办各种防灾体验活动。

通过观摩演练、模拟应急演练等活动,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到灾害来临时应该如何行动,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信心和能力。

二、日本防灾安全教育方案的优势1. 效果显著:日本的防灾安全教育方案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灾害发生时,虽然无法完全避免损失,但日本人民的应对能力相对比较强,各种应急设施和救援措施也相对完善。

2. 经验丰富:日本具有丰富的防灾教育经验,这得益于日本长期以来针对各种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

跨界合作国际防灾减灾经验分享与借鉴

跨界合作国际防灾减灾经验分享与借鉴

跨界合作国际防灾减灾经验分享与借鉴灾害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无论是自然灾害还是人为灾害,都可能给社会、经济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跨界合作在防灾减灾领域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享和借鉴国际防灾减灾的经验,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灾害,降低损失,保障人民的安全和福祉。

一、国际防灾减灾的成功案例1、日本的地震应对策略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但在长期的应对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地震监测预警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前几秒到几十秒内发出警报,为民众争取宝贵的逃生时间。

此外,日本的建筑抗震标准非常严格,从设计到施工都有严格的规范和监管,确保建筑物在地震中能够保持稳定。

同时,日本还注重民众的防灾教育,定期组织地震演练,使民众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应对。

2、美国的飓风应对机制美国经常受到飓风的侵袭,为此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飓风应对机制。

在飓风来临前,政府会通过各种渠道向民众发布预警信息,包括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并组织民众疏散到安全区域。

在应对过程中,政府会协调各方力量,包括军队、警察、消防、医疗等,进行救援和抢险工作。

同时,美国还建立了灾害保险制度,帮助受灾民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

3、澳大利亚的森林火灾防控澳大利亚在森林火灾防控方面也有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他们建立了先进的森林火灾监测系统,通过卫星、飞机和地面监测站等多种手段,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在火灾发生时,澳大利亚会调动大量的消防资源,包括专业消防队伍和志愿者,进行灭火工作。

此外,澳大利亚还注重森林火灾的预防,通过控制火源、清理易燃物等措施,降低火灾发生的风险。

二、跨界合作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1、整合资源防灾减灾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

通过跨界合作,可以整合来自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

例如,政府部门可以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科研机构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方案,企业可以提供物资和设备,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可以提供人力和服务。

日本防灾教育的经验启示

日本防灾教育的经验启示

中学 、 高 中等 学 校 的 以及灾害现场的最好机会。 测、 即使让 地 震海 啸 中也 发牛 过根 行 动。小 学 、 学 习指 导 要 领 的总 则是 通 过 学 校 参与志 愿者 活动的人需要 有关 情 况随机应 变地采取i i 动从而成 的教育活 动开展安 全教 育。 特 别是 爱他人之心 、 相互认可 的生存态度、 功避 开危 险 的事 例。 一边 仃效 地活 保健体 育等学科 授 尊 重 自己以及他人 的生命 和人权 的 用避 难 地 图等工具 , 一 边 对超 出预 在 理科 和社 会、
命, 因此 培 养 学生 自主 地 采取 行动 的 知 识 。
生了解危险源 、 灾害应对措施 、 社会
为了有效 地推进 防灾教育 的进 背 景, 同时世 代传 述 过去 的灾害, 要 根 据 学生们 身心发 育阶段 的 使学生感 觉生命 的重要 以及相互帮 火害 时 自主地 预 测和 回避 危险 , 要 行,
校I 1 ‘ J 防 火
训练 以及防 灾教育项 目, 为 l 1 小 m
多 次灾害 中, 学校作 为地 , J ’ ㈦ 避 难 场所 发挥 了很人作用。
6 . 学生等的交接 地 震 发生 后 , 在安 个 的悄 况 , 家
长 等到学 校接 孩 , 但址… J 哒f i 1 J I r 埔巳
‘ o C U S
日 本 防灾教育 的
启示
汪 文 忠
日本是 个 多灾 害 国家 ,日本人 然后迅速地采取行动 。
民在与 灾害长期 的斗争 中积累出了

让 防灾教 育与学 科 内容 以及特别活
另 外, 具 有 自主 行 动态度 的学 动 等在 横 向、 纵 向方面 部有联 系。
为了在 灾害 等紧急 时刻采 取确 从 灾害之后负责恢 复和 复兴的支援 开展 “ 提高预 测和 回避 自 定, 要 举行 经常性训练 等 。 者 的角度 出发也是 很有必 要 的。 特 身危 险能力的防灾教育" 切的行 动,

日本防灾减灾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防灾减灾对策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防灾减灾对策对我国的启示一、绪论- 防灾减灾理念的重要性及提出本文的目的二、日本防灾减灾现状- 日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类型、频率等- 日本政府和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行动三、日本防灾减灾对策- 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和加固措施- 电力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备份和复原措施- 灾后的灾民救助和社会重建工作四、我国防灾减灾现状- 我国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类型、频率等- 我国政府和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行动五、日本防灾减灾对我国的启示- 我国应该重视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 日本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可以借鉴和应用到我国- 认识和提升自身防灾减灾水平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六、结论- 简述本文的观点和总结对防灾减灾工作的启示及其可能的影响一、绪论在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

为了防范和减轻灾害造成的影响,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措施。

在这些措施中,日本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作为一个经常受到多重自然灾害和地震的国家,日本政府和民众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和实践经验堪称典范。

本论文旨在介绍日本防灾减灾的现状和对策,并试图分析其可能对我国的启示。

二、日本防灾减灾现状1.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类型、频率等日本位于太平洋火山带上,拥有全球最丰富的火山资源,同时也频繁受到台风、洪水、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的影响。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口集中度增加,这些自然灾害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断升级。

另外,日本还遭受过外部的人为灾害,例如恐怖袭击和核反应堆事故。

2.日本政府和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及行动随着日本不断地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政府和民众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和认识不断提升。

日本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防灾减灾政策和法规,并建设了先进的预警系统和应急响应系统。

另外,日本民众也在不断加强自身的防灾和应对能力,并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等社会救助工作。

三、日本防灾减灾对策1.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预警系统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核心措施之一,它可以及时、准确地获取灾害信息,并传递给公众。

日本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日本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及借鉴意义

日本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及借鉴意义近年来,泥石流、地震等地质灾害频发,借鉴国外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和做法, 对提高我国的应对能力尤为重要。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国,为此,日本政府建立了一整套较完善的对策体系和应对措施。

一、对策体系1、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早在1961年,日本制定了《灾害对策基本法》,该法规定了各行政职能部门在自然灾害预防、应急对策,灾后重建各阶段的责任,应对体制、计划以及财政金融措施等。

1978-2000年间,先后颁布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灾害对策基本法》。

在上述法律法规体系中,环境保护的内容被纳入其中,共同构成了环境保护应对地质灾害的法律体系。

2、制定防灾计划和应急预案日本政府针对不同类型的地质灾害制定了专项防灾计划和应急处理预案。

预案注重灾害预防和各种地方、民间资源的整合,加强其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自救、共救、公救”的理念下,日本建立了由政府、居民、企业和社团组织等组成的多层次危机管理和社会保障系统。

3、防灾危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灾害危机管理的行政主体由中央、都道府县(省市自治区)、市町村(地市级)三级政府构成,在形式上分为平时的“灾害危机应对会议”和灾害发生时成立的“灾害危机对策本部”两类。

二、主要措施日本环境省于2005年出台了《防灾业务规划》,明确规定了环境省及地方环境管理机构的应对责任和措施。

在该规划中,有关地震灾害的应对体系主要包括预防、应急和灾后重建与恢复三个方面。

1、预防方面的措施:加强防灾信息的传达和联系;进行防灾教育和宣传;进行必要的防灾训练;加强环境保护;确保饮水、食品等应急物资的储存和调集。

2、应急对策方面:加强相关救灾机构之间的联系;确保避难场所相关设施可使用;设立面向受灾居民的服务窗口。

3、灾后重建和恢复方面:宣传国家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的措施;从环境保护角度实施灾区支援措施;对受灾企业运用弹性政策和规定。

对比国内防灾减灾的现状,日本应对地质灾害的经验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1)重视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日本的防震救灾对策以及经验教训

日本的防震救灾对策以及经验教训

日本的防震救灾对策以及经验教训发生于2008年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迄今已过去了1年多的岁月。

抗震救灾的工作重心也已经挪到了灾后重建方面。

在相关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党中央明确指示“要认真做好灾后重建的前期工作,统筹规划、科学评估、分步实施,抓紧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和具体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上述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借鉴国外经验,在实施灾后重建规划的过程中是将其先进合理的部分加以积极融入,是目前当务之急。

日本作为一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与地震相关的预报研究和报警系统相对发达,作为抗灾主要环节之一的灾难早期评 估系统也比较发达。

长期以来在防震救灾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日本在防灾法律制度和社会保障方面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长足之处。

仅是涉及地震灾害预报、警报和评估的法律主要就有《自然灾害对策基本法》、《灾难救助法》、《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和《地震防灾对策强化地域有关地震对策紧急整备事业国家财政特别措置法》1等等,它们对地震灾害的预防、应对措施、信息传递、灾后重建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为减少自然灾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危害,保障灾后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就日本如何应对由地震引发的次生灾害的应急措施、城市地震中的避难地点设置、灾害预警与早期评估系统的建设以及交通疏导等问题进行列举分析,吸取日本在与自然灾害做抗争过程中所取得的宝贵经验,为我国制定应对自然灾害制度提供参考。

一 针对地震引发次生灾害的应急措施地震的结果,除直接产生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类的破坏,及由此而引发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等“原生灾害”外,还会产生主震后的“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

地震灾害对人类社会危害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次生灾害。

所谓次生灾害,指由于工程结构物的破坏而随之造成的诸如地震火灾、水灾、毒气泄漏与扩散、爆炸、放射性污染、海啸、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日本作为地震灾害多发国,既有次生灾害和诱发灾害造成大面积伤害的教训,也积累了应急与防控方面的丰富经验,其主要对策可归纳为以下四点:(一)按不同次生灾害进行分类与综合对应1参见:(日)《法库》/00/FS_ON.HTM日本政府在1978年制定了《大规模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2,规定如果预测强烈地震即将发生,首相将在预测地震日期前两到三天发表《警戒宣言》,政府随即启动全面避难救援措施。

防灾减灾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防灾减灾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防灾减灾教育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防灾减灾教育作为提高公众应对灾害能力的重要手段,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特点。

通过对国际上防灾减灾教育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为我国的防灾减灾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日本的防灾减灾教育日本是一个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在防灾减灾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从娃娃抓起日本的防灾减灾教育始于幼儿园,孩子们通过游戏、模拟演练等方式,学习如何在灾害发生时保护自己。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防灾减灾教育更是被纳入正式课程,学生们系统地学习灾害的类型、成因、危害以及应对方法。

2、完善的教育体系除了学校教育,日本还建立了社区、家庭和企业共同参与的防灾减灾教育体系。

社区会定期组织居民进行防灾演练,家庭也会向孩子传授防灾知识和技能,企业则为员工提供防灾培训。

3、高度重视实践演练日本的防灾减灾教育非常注重实践演练,学校和社区每年都会进行多次地震、火灾等灾害的模拟演练。

通过演练,人们能够熟悉应急逃生路线,掌握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提高应对灾害的实际能力。

二、美国的防灾减灾教育美国也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其防灾减灾教育具有以下特点:1、多元化的教育内容美国的防灾减灾教育不仅包括自然灾害的应对,还涉及到恐怖袭击、公共卫生事件等人为灾害的防范。

教育内容丰富多样,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

2、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美国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防灾减灾教育。

例如,开发了各种防灾减灾的应用软件和在线课程,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学习防灾知识。

3、强调公众参与美国政府鼓励公众积极参与防灾减灾工作,通过志愿者服务、社区组织等形式,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能力。

三、澳大利亚的防灾减灾教育澳大利亚面临着森林火灾、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其防灾减灾教育有以下值得关注的方面:1、因地制宜的教育策略根据不同地区的灾害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教育方案。

日本大地震对我省防灾减灾工作的启

日本大地震对我省防灾减灾工作的启

三是自助互助自觉化。

日本政府积极制订防灾自助互助战略,支持企业制订防灾减灾对策,指导酒店、商业街等制订灾害发生时提供临时收容场所、饮用水等应对计划,提倡国民发挥互助精神、指导国民掌握互助技能等。

此次大地震一开始,日本各层级自救和互助系统全面启动,大学、高中、部分政府设施、车站和周边公共设施等开放提供给无法归家的市民;便利店免费提供矿泉水,酒店提供通宵免费休息大厅以及毛毯、枕头;市民自发组成支援队,为过夜市民提供饮食服务等。

高度普及的自助互助机制,很好地维持了社会秩序,极大减轻了政府压力。

四是保险基金常态化。

日本地震保险制度十分完善,根据“日本地震再保险”计划,居民在购买房屋火险时可同时选择购买地震保险。

除了地震保险,日本还建立了完善的地震基金制度。

日本的《灾害救助法》规定,各地方政府每年必须拿出前三年普通税收平均总额的千分之五作为灾害救助基金。

除了常设的救助基金外,日本各地方政府还成立“复兴基金”,用于地震发生后的救援和重建工作。

保险、常设基金和灾后基金等多种救助和重建资金保障,有效保障了民众的经济利益,极大降低了政府在巨灾减损中的责任,有利于维持财政的稳定和安全。

五是抗震救灾法制化。

日本政府和国民在这次特大灾害中表现出良好素养与日本救灾法制化密不可分。

日本先后制定了《灾害救助法》、《灾害对策基本法》、《大地震对策特别措施法》、《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体系对地震及相关灾害的预报、预防、救灾、互助、保险、基金等各个环节都制订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提升了政府应对特大灾害的能力和规范性,也为灾后各项救灾工作有条不紊开展提供了强大保障。

二、失败教训在应对此次巨大灾难中,日本政府在灾害紧急应对与核事故处理方面暴露出明显的不足。

一是对灾后救援迟缓,缺乏效率。

从震后最初几天的情况看,重灾区救援物资未能及时到位,物品供应短缺,灾民生活艰苦,反映出日本政府第一反应过慢、部队出动规模有限、出动时机略显迟缓等问题,也暴露出日本政府在特殊情况下综合统筹能力相对不足。

日本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及对我国的启示谢晶仁【期刊名称】《中国应急救援》【年(卷),期】2011(000)003【总页数】3页(P16-18)【作者】谢晶仁【作者单位】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43日本“3·11”大地震及随后发生的大海啸和核泄漏危机,使日本的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受到了巨大冲击。

截至2011年3月28日,大地震及海啸造成日本12个都道县死亡人数达10019人,失踪人数达到17541人。

一场灾难产生的危害和经济损失便如此之大,是出乎预料或猝不及防的,可见后果是局部、暂时和有形的,实际给人们带来的许多方面的担忧难以想象。

世界在为日本国民祈福并开展无私援助的同时,也在观察这个国家如何防震,如何进行抗震教育,在灾难猝然降临时如何反应,因为只有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人类也才能更好地应对灾难。

中国作为日本“一衣带水”的邻国,对于此次大地震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以及日本方面采取的救灾措施,究竟能够从中汲取何等教训呢?一、教训深刻1.经济损失惨重,全球产业链供应受到冲击。

据瑞士信贷驻东京的首席经济学家白川浩道估算,日本此次地震受灾地的经济损失在16万亿17万亿日元之间。

这个数字包括住宅等建筑物的直接损失,以及因物流和生产停止而造成的间接损失。

现任日本首相菅直人把这次地震称为二战以来最大的灾难。

可见,大地震对日本经济的打击,恰如雪上加霜,除了大量死伤,地震和海啸对苦苦挣扎试图摆脱“失去的十年”经济衰退期的日本来说,影响可能更为深远。

虽然现在还很难得出大致数据,但不管是死亡人数还是经济损失,都将是令人难以直面的巨大数字。

目前已经有经济专家预言,这将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自然灾害,而且不仅仅是对日本,对太平洋两岸,对美国以及全球经济的影响都会很快显现。

日本东海岸集中了大量钢铁业、石化业、制造业、核电工业等日本重点产业和支柱行业。

3月11日的大地震及海啸给沿岸产业造成大范围影响。

COSMO石油公司位于千叶县市原市的一处炼油厂因天然气储气罐发生火灾和爆炸而被迫停业。

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_郑居焕

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_郑居焕
Key words: disaster; educ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主要 有大气圈和水圈灾害、地质、地震灾害、生物灾害、森林 和草原灾害等,特别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自然灾害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灾害种类多;(2)发生频率高; (3)分布地域广;(4)造成损失大。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 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已经成为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十分重视 减灾工作,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因我国灾害预 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体制不够完善以及防灾教育等方面 还很薄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的严重。
4.2 日本新 地震 日本新 地区于 2004 年 10 月 23 日发生 6.8 级强烈 地震(简称日本新 地震),并伴有大约 400 次余震,总 共造成 38 人死亡,2500 多人受伤,各种建筑损坏 3000 余座[3]。1995 年阪神大地震震级为7.3 级,总共造成6432 人死亡,3 人失踪,43792 多人受伤,房屋倒塌 105000 栋,半毁 144000 栋[4]。 新 地震震中烈度为 7 度,与 1995 年阪神大地震 烈度相同,同属日本地震烈度划分标准中的最高级 ; 新 地震地面最大加速度值为 1500 伽(即 gal,加速度 单位),远远超过地面最大加速度值为 818 伽的 1995 年 阪神大地震。而新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得 益于 1 9 9 5 年后日本成功的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新 地震时,整个灾区社会秩序良好,灾民情绪稳定,大街 上行人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依然人头攒动, 看不到有人惊慌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大叫。即使在灾 时最为困难时,灾民在寒风中只是静静地等待,默默 地采取自救互助措施,以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灾 难。地震时社会秩序出现如此场景,不能不说是一种 奇迹,如此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这不能不说日本防 灾教育的成功。

强化防灾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强化防灾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借鉴

强化防灾教育的国际经验与借鉴在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强化防灾教育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许多国家在防灾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日本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在防灾教育方面有着出色的表现。

日本的防灾教育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孩子们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方法。

在学校里,定期会进行防灾演练,包括地震、火灾等各种场景。

学生们在演练中熟悉逃生路线,学会使用各种防灾设备,如灭火器、急救包等。

此外,日本还注重家庭防灾教育,家长会教导孩子如何在家中应对灾害,并准备好应急物资。

这种全方位、多层次的防灾教育体系,使得日本民众在面对灾害时能够保持冷静,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美国在防灾教育方面也有很多值得称道的地方。

美国政府高度重视防灾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推动防灾教育的开展。

例如,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会为学校和社区提供防灾教育的资源和指导。

同时,美国的学校将防灾教育纳入课程体系,通过科学、地理等学科的教学,让学生了解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和规律。

此外,美国还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在线课程等,增强防灾教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澳大利亚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经常面临火灾、洪水等灾害的威胁。

因此,澳大利亚在防灾教育中特别强调社区的参与和合作。

政府会组织社区开展防灾培训和演练,让居民了解当地的灾害风险和应对策略。

社区之间也会相互交流和分享防灾经验,形成良好的防灾氛围。

此外,澳大利亚还注重对志愿者的培训,在灾害发生时,志愿者能够迅速投入到救援和救助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德国在防灾教育方面注重培养民众的风险意识和自主应对能力。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向公众普及灾害知识和防范措施。

同时,德国的企业也积极参与防灾教育,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应急演练,确保在工作场所的安全。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教育体系应对与改善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教育体系应对与改善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教育体系应对与改善在日本历史上,海啸灾害几乎成为了每个人的恶梦。

这个岛国被大海包围,地震与海啸是常见的自然灾害。

然而,正是因为频繁的地震和海啸,日本的教育体系不断地经历着改善与升级。

本文将探讨日本海啸灾害中教育体系的应对和改善。

首先,在日本海啸灾害中,教育机构在保障学生安全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学校经常进行防灾演习,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地震和海啸。

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如何寻找避难所,如何正确撤离,如何进行急救等紧急情况处理技能。

此外,学校也会配备必要的防灾设施,例如地震报警器、护身物资等,以确保学生在灾难发生时能够及时并安全地撤离。

这种系统化的防灾教育和准备措施使得学生在面对海啸灾害时能够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其次,日本教育体系在海啸灾害中强调共同体意识的培养。

由于地震和海啸是全体社区所面临的威胁,因此教育系统鼓励学生培养共同面对灾害的意识。

学校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和志愿者工作,让学生参与到当地社区的防灾工作中。

这种参与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坚韧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还加强了社区之间的联系和支持体系。

在面对灾害时,这种社区共同体意识能够加强救援工作和重建过程,提高整个社会的抗灾能力。

第三,日本教育体系在灾后重建方面有着独特的经验和方法。

海啸灾害后,学校往往需要重新修复和重建。

日本的教育体系注重让学生参与到灾后重建的过程中,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学生们会参与到重建学校和社区的工作中,例如清理废墟、修复建筑物等。

通过亲身参与和劳动,学生们能够深刻体会到灾后重建的艰辛和意义,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自主创新能力。

最后,日本教育体系在海啸灾害中注重心理辅导和后续关怀。

面对灾难的丧失和创伤,学生们往往需要心理支持和辅导。

学校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提供心理咨询、疏导和治疗。

教育机构与专业心理健康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援助服务。

此外,学校还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助和支持,成立互助小组或社团,让学生能够相互倾诉和鼓励。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灾后教育与学校重建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灾后教育与学校重建

日本海啸灾害中的灾后教育与学校重建日本历史上多次发生海啸灾害,这些自然灾害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在海啸过后,灾后教育和学校重建成为了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探讨日本海啸灾害中的灾后教育措施以及学校重建计划,并分析其在恢复社会正常运转和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一、灾后教育措施1. 临时学校:灾后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为灾区儿童提供稳定的教育环境。

在海啸灾害后,政府建立了临时学校,以确保儿童能够迅速恢复学习。

临时学校通常设立在安全的地方,为儿童提供基本的学习条件。

2. 心理辅导:灾后教育不仅关注学习,还重视儿童的心理健康。

海啸灾害对儿童心理造成了严重影响,许多儿童经历了巨大的创伤。

因此,政府和学校提供了心理辅导服务,帮助儿童恢复自信,减少心理创伤的影响。

3. 特殊教育需求:海啸灾害通常会导致儿童残疾或心理障碍的发生。

为了满足这部分儿童的特殊教育需求,政府和学校增加了特殊教育资源和设施,并培训了相应的教育工作者,以确保灾区所有儿童都能获得适当的教育支持。

二、学校重建计划1. 建设安全学校:为了减少未来海啸灾害的伤害,学校重建计划着重于建设安全的学校。

校舍结构和设计将更加耐震,并根据地理位置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防止海啸的侵袭。

此外,学校也会增加应急设备和演练,提高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意识。

2. 社区参与:学校重建计划强调社区的参与和合作。

政府、教育机构和公民团体共同努力,为学校提供资金和资源。

此外,社区还自愿参与学校重建,提供志愿者支持和社区服务,使学校重建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事业。

3. 教育创新:灾后的学校重建也提供了一个机遇,可以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和改善。

学校可以引入新的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参与度。

此外,学校也可以加强社会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作用与挑战1. 恢复社会正常运转:灾后教育和学校重建对恢复社会正常运转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提供稳定的教育和学习环境,帮助儿童和家庭走出灾难的阴影,重新投入生活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 要】 本文主要从日本防灾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措施等方面介绍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及对我国防灾教育
的启示。
【关键词】 灾害;防灾教育;经验与启示
【中图分类号】 S90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396 [2007] 09-0107-03
The experience of Japan on educ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
6, 2007, No.02
县市受灾,造成 1 死 81 伤,值得深思的是:81 名伤者 中 78 名是学生(其中多名学生受重伤),主要是在避震 时拥挤、踩踏造成的,78∶81。不是因地震本身,而是 因地震恐慌造成的人身伤害,着实使人震惊[ 6 ] 。还有, 2005 年 6 月 10 日汕头宾馆火灾遇难者大多因窒息或慌 张跳楼摔死等。
Key words: disaster; educ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1 前言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主要 有大气圈和水圈灾害、地质、地震灾害、生物灾害、森林 和草原灾害等,特别是在汛期,受气象因素的影响,崩塌、 滑坡、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我国自然灾害 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灾害种类多;(2)发生频率高; (3)分布地域广;(4)造成损失大。特别是进入 90 年代以 来,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 已经成为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我国政府十分重视 减灾工作,减灾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因我国灾害预 防和应对突发性灾害的体制不够完善以及防灾教育等方面 还很薄弱,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仍然十分的严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总第9期
6, 2007, No.02
域外采风
Overseas Practice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China Public Security . Academy Edition
日本防灾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
郑居焕1,2 , 李耀庄1 (1,2 中南大学, 长沙 410075;1 福建工程学院,福州 350007)
ZHE NG J u-hu an1,2, LI Yao-z huan g1 (1.2 Central-South University ,changsha 410075, 1. Fuj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uzhou,350007)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Japan’s experience on educat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the authors recommend what method and strategy we should take from Japan.
5 日本防灾教育给我国的启示
很多灾害事例说明,由于大家缺乏防灾知识、防
灾意识和防灾技能,灾害发生时,无法积极采取各种 有用的救灾对策,使得灾害损失不断扩大。所以,日 本一直很重视对国民的防灾教育,在传授灾害知识、 增强公众灾害意识和提高公众防灾技能与能力等方面 取得了很好的成功,国民防灾救灾意识很高,遇到灾 害不惊慌。而我国在防灾教育方面却很薄弱,国民的 防灾意识很低。日本在防灾教育方面的很多做法值得 我国学习借鉴的,给了我国的防灾教育以很好的启 示:
4 日本防灾教育成功范例介绍
4.1 日本仙台地震 2003 年 5 月 26 日在日本北部仙台市附近发生 7 级 强烈地震,仅有一百多人受伤,没有人员死亡的报告, 也没有造成房屋倒塌。2003 年 5 月 21 日阿尔及利亚的
· 108 ·
总第9期
6, 2007, No.02
域外采风
Overseas Practice
3.3 确立“全国防灾日” 日本政府在 1982 年 5 月 1 日就决定每年的 9 月 1 日 为“全国防灾日”,同时还设有“防灾周”、“防水月”、 “防山崩周”、“危险品安全周”、“急救医疗周”、“防雪 灾周”以及“防灾志愿活动日和活动周”等。在这期间, 全国各地通过举办防灾训练以及展览会、研讨会、防灾 物品展销会以及组织参观和模拟体验等活动,交流经 验,普及防灾知识,增强防灾意识。防灾救灾责任的明 确化是“全国防灾日”的核心,日本政府每年 9 月 1 日 都要举行全国性的“综合防灾训练”,通过反复训练,让 每位阁僚、各级政府、各有关公益团体的职员以及公民 提高防灾意识,熟悉防灾业务,提高对灾害的应对能 力。如 2005 年的 9 月 1 日,日本全国各地开展了共有约 107 万人参加的防灾演习,模拟在日本近海等区域发生 地震的情况,进行了“应急救援训练”,很有“实战性”。 3.4 政府防灾管理与公众防灾教育结合 作为政府机构设在各地的消防署是日本防灾救灾的 主力,除此之外,各地群众自发组织的防灾救灾团体也 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消防团”就是其中之一。“消防团” 成员都是自愿参加防灾救灾的,他们有自己的本职工作, 不从地方政府领取报酬;“消防团”有严格的组织纪律和 指挥系统,平时从事防灾预防、安全警戒、普及防灾知 识、保管与维修防灾器材,一旦发生灾情,立即出动救 援。近年来,“妇女防火俱乐部”和“青少年消防俱乐部” 等群众组织在救灾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日本还 将分散在各地有经验、有技术、有组织、有知识的专业 人员进行登记形成网络,平时组织他们检查安全隐患,诊 断险情。一旦灾情发生,又可“招之即来,来之即战” [1]。
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
China Public Security . Academy Edition
6.7 级地震共造成至少 2273 人死亡,约 12000 人受伤, 经济损失超过 1.1 亿美元[2]。两次地震灾情对比:日本 仙台地震震级较大,仅百多人受伤,零死亡;而阿尔及 利亚地震震级较小,却造成重大伤亡和严重破坏。两个 国家的地震灾情如此大的反差,除了日本防震设施和技 术先进以及日本救灾应急体制完备外,日本政府重视加 强民众的防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和避险自救互救技能的训 练发挥了重要作用,灾害教育使民众防灾意识、知识储 备和防灾能力以及心里承受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地震 发生时民众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及时采取自救和互救 措施,使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大为减少。
3 日本防灾教育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日本从小就开始对国民进行防灾意识和防灾知识 教育,内容全面,教育方法和手段形式多样,国民更是 积极配合。日本的防灾教育主要包括对国民的防灾教育 和训练,机关事业团体的专业性防灾教育和训练及其政 府组织的综合性防灾教育、训练和演习三大部分。日本 基本建成一个由政府、社会团体、个人组成的全社会的 防灾体系,以期达到有效的综合防灾、减灾的目的。
4.2 日本新 地震 日本新 地区于 2004 年 10 月 23 日发生 6.8 级强烈 地震(简称日本新 地震),并伴有大约 400 次余震,总 共造成 38 人死亡,2500 多人受伤,各种建筑损坏 3000 余座[3]。1995 年阪神大地震震级为7.3 级,总共造成6432 人死亡,3 人失踪,43792 多人受伤,房屋倒塌 105000 栋,半毁 144000 栋[4]。 新 地震震中烈度为 7 度,与 1995 年阪神大地震 烈度相同,同属日本地震烈度划分标准中的最高级 ; 新 地震地面最大加速度值为 1500 伽(即 gal,加速度 单位),远远超过地面最大加速度值为 818 伽的 1995 年 阪神大地震。而新 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较少,主要得 益于 1 9 9 5 年后日本成功的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新 地震时,整个灾区社会秩序良好,灾民情绪稳定,大街 上行人照常走路,汽车照样运行,商店依然人头攒动, 看不到有人惊慌失措,更没有人大呼大叫。即使在灾 时最为困难时,灾民在寒风中只是静静地等待,默默 地采取自救互助措施,以一种十分平静的心态对待灾 难。地震时社会秩序出现如此场景,不能不说是一种 奇迹,如此在国际上也是少见的。这不能不说日本防 灾教育的成功。
3.1 宣传防灾知识 日本对国民从小就进行防灾知识教育,各级教育 委员会都编写有《危机管理和应对手册》和《防灾教育 指导资料》等教材;政府部门通过电视等媒体、发行报 刊杂志、录像带出租与销售以及在互联网上介绍防灾 知识等方式进行减灾知识宣传;日本警方还印制了灾 害应对手册,散发给居民,手册详细介绍了应对灾害 的各种知识;多种多样的防灾培训和演练。国民更是 积极配合,从自身做起,不仅要自身掌握防灾知识和 技能,而且还积极参与防灾知识宣传等公益活动。 3.2 建设防灾教育基地 日本重视防灾教育和防灾训练基地的建设,如京都 市民防灾教育中心、阪神大地震重建纪念馆等教育基地。 京都市政府对防灾宣传教育十分重视,在寸土寸 金的市区出资兴建了京都市民防灾教育中心并且维持费 用的 80% 也由市政府出资,用于市民及参观者提供防灾 教育及培训。中心最大特点是采用给参观者以亲身体验 和感觉为主的教育培训方式。中心有多种体现项目:地 震体现及训练屋、泥石流体验屋、消防训练室、风速体 现室、烟雾躲避训练室、紧急梯子逃生训练等,中心还 设有一个展示厅。地震体现及训练既让参观者体验真实 的地震发生过程,又培养了参观者减少次生灾害发生及 自我保护的意识。泥石流体验能使体验者体验到泥石流 发生时的恐怖。消防训练室主要训练灭火器等消防设备 使用。中心展示厅,用各种图片、文字向人们介绍日常 各种防灾知识。中心还开设面向公众的各种减灾培训课 程,有面向单位开设消防员培训和向广大市民开设外科 医护急救培训等。中心只对单位收取一定培训费用,对 公众参观、体现项目均为免费。
日本也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几乎每年都将 遭受台风、暴雨的袭击,并遭受由此引发的各种规模的 洪水灾害、滑坡、泥石流、崩塌等地质灾害;地震和火 山爆发也经常发生,世界上的地震大约有 1 0 % 是在日 本及其周边地区发生的,活火山占全球活火山总数的 1 0 % 。同时,人类大规模的经济——工程活动、交通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