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合集下载

纺织换算

纺织换算

3.公制支数(Nm)=L/G,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4.英制支数(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换算关系
Nm=9000/Nden;tex=1000/Nm;
tex=Nden/9(1旦尼尔=0.11特克斯);
捻回分Z捻和S捻两种。单纱中的纤维或股线中的单纱在加捻后,捻回的方向由下而上、自右至左的叫S捻;自下而上,自左至右的叫Z捻。
股线捻回的表示方法,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股线的捻向。经过两次加捻的股线,第一个字母表示单纱的捻向,第二个字母表示初捻捻向,第三个字母表示复捻捻向,例如,单纱为Z捻、初捻为S捻,复捻为Z捻的股线,捻向以ZSZ表示。
英制支数(Ne):纱线的间接计算系统,表示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纱线长度的840码倍数,即1磅重纱线正好840码长,为1(英)支纱(每磅840码长度纱线的数量)。英制支数是定重制,因此支数越大纱线越细。例:1磅重纱线长度为21×840码长,纱线的细度为21支,写为21s。英制支数在棉纺织行业也称为棉纱支数,它不是我国当今法定的纱线单位,但仍然被广泛用于棉纺织行业。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1米=1.0936码
1码=0.9144米
1公斤=2.2046磅
1磅=0.4536公斤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1]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1]

纺织常用公式及克重计算方法要计算首先要弄清两个公式:1、纱支(英支)也就是我们通常用S表示的,与旦尼尔(用D表示)的换算公式:S=5315/D2、旦尼尔数表示9000米纱线的克数,比如我们经常说的100D就表示9000米纱线的重量为100克。

知道这个以后,再算克重就容易的多了。

举例:40S*40S/133*72 63",133*72表示的就是每英寸经纱和纬纱的根数,63"表示面料的门幅为63英寸。

计算公式:每米经纱用量:133×63×(5315÷40)÷9000×1.1(织缩)=136克,其中织缩根据纬纱粗细及密度不同而有差别,纬纱越粗、越密,织缩也越高。

每米纬纱用理:72×63×(5315÷40)÷9000=70克然后再用每米用纱量乘以纱价,比如40S的精梳纱是25元/公斤,则该面料纱的成本为(136+70)÷1000×25=5.15元然后再加上织造费用,一般箭杆机是3分一纬,即:72*0.03=2.16元该面料的总价则为:5.15+2.16=7.31,其中有的地方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再说一下弹力面料:一般弹力面料坯布做到72",染色成品门幅仅有48"/50"。

举例说明:40S*40S+40D/133*72 48"/50",此为成品的门幅和经纬密,坯布门幅则要做到72"。

每米经纱用量:133×50×(5315÷40)÷9000×1.1=108克每米纬纱用量:72(纬密)×72(门幅)×(5315÷40)÷9000*1.1=84克72(纬密)×72(门幅)×12(旦数)÷9000=7克,注:4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12D,70D的氨纶一般换算成25D每米纬纱用量为:84+7=91克简化后的算法:梭织无弹面料:百米经纱用量:门幅*经纱密度*0.065/纱支(kg)百米纬纱用量:门幅*纬纱密度*0.065/纱支(kg)每米用纱量=百米经纱用量+百米纬纱用量)*1000/100(克)克重=每米用纱量/门幅(英寸折成米书)纺织常用单位之间的换算: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 =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 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 (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 (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 (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 (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外棉价格折算公式介绍折算成国内价格进行比较时有几个常数指标:1美元=8.11元(约计),1吨=2204.62磅。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取10同长度的经纱或纬纱(根数越多越精确),用专用仪器称出10的纱的克重.经纱支=经纱长度(CM)*根数/100/克重*系数(0.5905)——其中除100是把CM换成M纬纱支数也是相应的计算方法.支数(S)和旦尼儿(D)的换算方法:旦尼儿(D)=590.5*9/支数(S)成分的计算方法:A=经纱密度/经纱纱支B=纬纱密度/纬纱纱支A的含量=A/(A+B)B的含量=B/(A+B)比如:120*60//N70D*C20首先把N70D换算成支数:N70D=590.5*9/70=75.92(S)N=120/75.92=1.58C=60/20=3N的成分=1.58/(1.58+3)*100%=34%C的成分=3/(1.58+3)*100%=66%缩水率最大的织物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

D是表示化纤的粗细的单位。

数值越大则表示纱越粗。

即70D要比50D的粗。

密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每英寸有多少根,一种每10厘米多少根,国际上通用后一种。

但对棉织物则前一种用的多。

这与英国的历史有关系。

Tencel纤维Tencel纤维Tencel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衍生物和化学作用,经除杂而直接纺丝,其分子结构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Tencel纤维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另外,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生产中原料浆粕所含的纤维素分子不起化学变化,无副产物,无废弃物排出厂外,是环保或绿色纤维。

该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且染色性好,加之又能与棉、毛、麻、腈、涤等混纺,可以环锭纺、气流纺、包芯纺,纺成各种棉型和毛型纱、包芯纱等。

天丝(Tencel)是一种溶剂型纤维素纤维,是英国Acordis公司通过十年开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完成商业应用,是最典型的绿色环保纤维。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

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00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 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 (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混纺纱线中以混纺纤维干重计算的比例,比如一块面料中羊毛10g,腈纶5g,涤纶5g,那么混纺比为50%:25:25 = 2:1:1 【阿里巴巴纺织】原料的配料计算(一)混纺比计算1、由干混比计算湿混比设有n种纤维混纺,第i种纤维的实际回潮率为Wi,干重混纺比为Yi,则两种纤维的湿重混纺比Xi可用下式计算:注:上式分子为第种纤维的湿重,分母为种纤维湿重和。

纱支密度和支数换算

纱支密度和支数换算

纱支密度和支数换算在纺织行业中,纱支密度和支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纱支密度是指单位长度内纱线的纺织密度,用于描述纱线的粗细程度;而支数则是表示纱线的粗细度量单位。

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

我们来了解一下纱支密度的概念。

纱支密度,也称为纱线密度或纱线细度,是指在单位长度内的纱线质量。

它的单位通常是克每公里(g/km),也可以是克每米(g/m)。

纱支密度越大,纱线越细;反之,纱支密度越小,纱线越粗。

纱支密度的计算公式为:纱支密度=纱线质量/纱线长度。

我们来了解一下支数的概念。

支数是表示纱线粗细程度的单位,用于描述纱线的粗细。

支数越大,纱线越细;反之,支数越小,纱线越粗。

支数的计算公式为:支数=纱线长度/纱线质量。

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

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纱支公式来实现。

纱支公式是一个常用的纺织行业计算工具,用于将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进行换算。

纱支公式的计算公式为:支数=5315/纱支密度。

举个例子来说明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的换算关系。

假设某种纱线的纱支密度为20g/km,我们可以通过纱支公式将其换算为支数。

根据纱支公式,支数=5315/纱支密度=5315/20=265.75。

因此,该纱线的支数为265.75。

纱支密度和支数的换算关系对于纺织行业非常重要。

通过纱支密度和支数的换算,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纱线的粗细程度。

这对于纺织品的生产和加工具有指导作用,可以帮助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和生产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纱支密度和支数的换算经常用于纺纱厂、纺织厂以及纺织品检测实验室等场合。

通过对纱线的纺织密度和粗细程度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换算,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规格符合标准要求,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竞争力。

总结起来,纱支密度和支数是纺织行业中常用的两个概念。

纱支密度用于描述纱线的纺织密度,而支数则用于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

纱支密度和支数之间存在一定的换算关系,可以通过纱支公式进行换算。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 (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英制支数是指单位重量(1磅)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

纱支换算

纱支换算

纱线粗细的单位特克斯、旦尼尔(D)、公支、英支的定义和表示方法1、特克斯(TEX):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

特克斯越大,纱线越粗。

书写方法: 数字(加单位)X 股数如: 21texX22、旦尼尔:(Denier):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

坦尼尔简称坦(D),如9000米的纤维重1克为1坦,当纤维的密度一定时,旦数越大,纤维越粗。

3、公制支数(N):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克重纤维或纱线的长度米数。

公制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股数如:32/34、英制支数(S):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磅(0.4536kg)重的纤维或纱线长度为840码为一英支。

英支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S/股数如32S/3单位之间的计算公式:1分特= 1/10特克斯----------(1dtex=1/10tex )1丹尼尔= 1特克斯/0.111 --------- ( 1D=1tex/0.111 )1丹尼尔=1分特/1.111 ----------- ( 1D=1dtex/1.111 )1丹尼尔=5315/1英支--------- ( 1D=5315/1S )1丹尼尔=9000/1公支---------- ( 1D=9000/1N )举例:150丹尼尔=166.65分特(150D=166.65dtex)16英支=332.2丹尼尔(16S=332.2D)120公支=75丹尼尔=70.87英支(120N=75D=70.87S)来源/blog/msdlanger/article/b0-i4282225.html纺织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一、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1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二、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三、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来源/ribbonworld/blog/item/0bb70a23ff6e134493580743.html纤维和纱线的线密度线密度是纤维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和几何特征之一,它不仅影响纺织加工和产品质量,而且还与织物的服用性能密切相关。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这只是一些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NM代表公支;NE代表英支;TEX是特克斯DTEX是分特(克斯)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DEN代表旦数纱线基础知识时间:2007-09-01 07:00文字选择:大中小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4 紗的粗度與表示方法紗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紡製成各種粗細、大小。

當有人問及『紗的粗細大小大概是什麼程度』時,不知如何表達是好,可真傷腦筋。

紗是由一束束的纖維集合而成的,其間的密合度與集合狀態很複雜,且纖維的側面及橫面的形態也各式各樣,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測試其直徑是很牽強。

纱线支数的计算公式简单

纱线支数的计算公式简单

纱线支数的计算公式简单
纱线支数是指纱线的粗细度,通常用支数来表示。

支数的计算公式是指根据纱线的长度和重量来计算支数的公式。

在纺织行业中,支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决定了纱线的粗细,从而影响到织物的质地和手感。

支数的计算公式是支数=长度(码)/重量(磅)。

其中,长度通常以“码”为单位,重量通常以“磅”为单位。

通过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纱线的支数,从而了解纱线的粗细程度。

支数越大,表示纱线越细。

支数越小,表示纱线越粗。

不同支数的纱线适用于不同的织物,支数越大的纱线适用于细密的面料,支数越小的纱线适用于厚实的面料。

在纺织生产中,控制好纱线的支数非常重要。

支数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到织物的质量。

因此,生产中需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支数的纱线,确保织物的质量达到要求。

除了支数以外,纱线的质量也是影响织物质量的重要因素。

优质的纱线不仅可以提高织物的手感和外观,还可以提高织物的耐久性和舒适度。

因此,在选择纱线时,除了考虑支数外,还需要考虑纱线的质量。

纱线的支数计算公式简单易懂,但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控制纱线的支数和质量,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织物,
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总的来说,纱线支数的计算公式是纺织行业中的重要知识之一,掌握好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选择和控制纱线,提高织物的质量,满足市场需求。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和应用这个知识,提升纺织生产的水平,为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纱线粗细换算

纱线粗细换算

1、特克斯(TEX):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为1000米纱线的重量克数。

特克斯越大,纱线越粗。

书写方法: 数字(加单位)X股数如: 21texX2之勘阻及广创作2、公制支数(N):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克重纤维或纱线的长度米数。

公制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股数如:32/33、英制支数(S):在公定回潮率下,每一磅(0.4536kg)重的纤维或纱线长度为840码为一英支。

英支越大,纱线越细。

书写方法:数字S/股数如 32S/34、旦尼尔:(Denier):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米长的纤维的重量克数。

旦尼尔简称旦(D),如9000米的纤维重1克为1旦,当纤维的密度一定时,旦数越大,纤维越粗。

单位之间的计算公式:特克斯×10= 分特 ----------------(tex ×10= dtex )旦尼尔×0.111= 特克斯 ---------------- ( D×0.111=tex )旦尼尔×1.111=分特 ---------------- ( D×1.111=dtex )旦尼尔×英支=5315---------------- ( D×S=5315 )旦尼尔×公支=9000 ---------------- ( D×N=9000 )举例:150 旦尼尔=166.65分特 (150D=166.65dtex)16英支=332.2 旦尼尔 (16S=332.2D)120公支=75 旦尼尔=70.87英支 (120N=75D=70.87)纱线的粗细及暗示方法一、纱线粗细程度的定义纱线的粗细程度是纱线最重要的指标。

由于纱线的粗细程度难以用工具直接丈量出来,因此专业上将纱线的粗细程度用两种间接指标来暗示,即定长制和定重制。

1、定长制的定义以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单位长度的重量来暗示。

定长制又分特克斯(tex)制和旦尼尔(Denier)制两种。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

常用纺织专业计量单位与换算纺织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1、纺织常用计算公式分为定长制计算公式和定重制计算公式二种。

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N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N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N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N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N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N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N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N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 m)与英制英寸(inc h)的换算公式:1inc h=2.54c 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英制支数是指单位重量(1磅)的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长度为840码的倍数。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精品文档这只是一些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NM代表公支;代表英支;NE 是特克斯TEX 是分特(克斯)DTEX 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NEB 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NEL 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NEK 代表旦数DEN纱线基础知识小中2007-09-01 07:00 文字选择:大时间:纱线纱支计算方法一、1.单位⑴、定长制: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特克斯: A. 10001000×G/L)Ntex = 公式:(L为纱的长度(米)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旦尼尔: B. 90009000)×Nden=公式:(G/LLG 式中:为丝的重量(克),为丝的长度(米).精品文档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精品文档Nm 与公制3、特数NtexNm=1000Ntex ×Nden 与旦数、特数Ntex 4 Nden=9*Ntex4 紗的粗度與表示方法紗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紡製成各種粗細、大小。

當有人問及『紗的粗細大小大概是什麼程度』時,不知如何表達是好,可真傷腦筋。

纺织换算

纺织换算

纺织换算纺织换算2010-10-30 13:53:36| 分类:纺织专业知识|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二、捻度与捻系数1.捻度:纱线单位长度内的捻回数。

棉纱线及棉型化纤纱线的特克斯(号数)制捻度Ttex,是以纱线10cm长度内的捻回数表示;英制支数制捻度Te,是以1英寸的捻回数表示。

精纺毛纱线及化纤长丝的捻度Tm,是以每米的捻回数表示,以上表示方法的的关系为:Ttex=3.937Te= Nm/10 Te=0.254 Ttex=0.0254Tm捻回分Z捻和S捻两种。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

纱支的计算:取10同长度的经纱或纬纱(根数越多越精确),用专用仪器称出10的纱的克重.经纱支=经纱长度(CM)*根数/100/克重*系数(0.5905)——其中除100是把CM换成M纬纱支数也是相应的计算方法.支数(S)和旦尼儿(D)的换算方法:旦尼儿(D)=590.5*9/支数(S)成分的计算方法:A=经纱密度/经纱纱支B=纬纱密度/纬纱纱支A的含量=A/(A+B)B的含量=B/(A+B)比如:120*60//N70D*C20首先把N70D换算成支数:N70D=590.5*9/70=75.92(S)N=120/75.92=1.58C=60/20=3N的成分=1.58/(1.58+3)*100%=34%C的成分=3/(1.58+3)*100%=66%缩水率最大的织物是合成纤维及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

D是表示化纤的粗细的单位。

数值越大则表示纱越粗。

即70D要比50D的粗。

密度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每英寸有多少根,一种每10厘米多少根,国际上通用后一种。

但对棉织物则前一种用的多。

这与英国的历史有关系。

Tencel纤维Tencel纤维Tencel纤维是以针叶树为主的木浆、水和溶剂氧化胺混合,加热至完全溶解,在溶解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衍生物和化学作用,经除杂而直接纺丝,其分子结构是简单的碳水化合物。

Tencel纤维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对环境无污染;另外,生产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剂对人体完全无害,几乎完全能回收,可反复使用,生产中原料浆粕所含的纤维素分子不起化学变化,无副产物,无废弃物排出厂外,是环保或绿色纤维。

该纤维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性、舒适性、悬垂性和硬挺度且染色性好,加之又能与棉、毛、麻、腈、涤等混纺,可以环锭纺、气流纺、包芯纺,纺成各种棉型和毛型纱、包芯纱等。

天丝(Tencel)是一种溶剂型纤维素纤维,是英国Acordis公司通过十年开发,直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才完成商业应用,是最典型的绿色环保纤维。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线基础知识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NM代表公支;NE代表英支;TEX是特克斯DTEX是分特(克斯)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DEN代表旦数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纱的粗度与表示方法纱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纺制成各种粗细、大小。

当有人问及『纱的粗细大小大概是什么程度』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可真伤脑筋。

纱是由一束束的纤维集合而成的,其间的密合度与集合状态很复杂,且纤维的侧面及横面的形态也各式各样,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测试其直径是很牵强。

纱支换算以及纺织品报价

纱支换算以及纺织品报价

纱支换算公式全收录定长制计算公式:(1)、旦尼尔(D)=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2)、特克斯(号数)[tex(H)]: tex=g/L*1000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3)、分特克斯(dtex): dtex=g/L*900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克),L为丝线的长度(米)定重制计算公式:(1)、公制支数(N):N=L/G 其中G为纱(或丝)的重量(克),L为纱(或丝)的长度(米)(2)、英制支数(S):S=L/(G*840) 其中G为丝线的重量(磅),L为丝线的长度(码)2、选择换算公式:(1)、公制支数(N)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9000/N(2)、英制支数(S)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5315/S(3)、分特克斯(dtex)与特克斯(tex)的换算公式:1tex=10dtex(4)、特克斯(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tex=D/9(5)、特克斯(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tex=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6)、特克斯(tex)与公制数(N)的换算公式:tex=1000/N(7)、分特克斯(dtex)与旦尼尔(D)的换算公式:dtex=10D/9(8)、分特克斯(dtex)与英制支数(S)的换算公式: dtex=10K/S K值:纯棉纱K=583.1 纯化纤K=590.5 涤棉纱K=587.6 棉粘纱(75:25)K=584.8 维棉纱(50:50)K=587.0(9)、分特克斯(dtex)与公制支数(N)的换算公式:dtex=10000/N(10)、公制厘米(cm)与英制英寸(inch)的换算公式:1inch=2.54cm(11)、公制米(M)与英制码(yd)的换算公式:1码=0.9144米(12)、绸缎平方米克重(g/m2)与姆米(m/m)的换算公式:1m/m=4.3056g/m2(13)、绸缎的实际重量与磅重的换算公式:磅重(lb)=每米绸重(g/m)*0.9144(m/yd)*50(yd)/453.6(g/yd)坯布价格计算坯布报价一.原料用量计算定义:织一米坯布需经纬原料多少克。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纺织行业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纱线基础知识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NM代表公支;NE代表英支;TEX是特克斯DTEX是分特(克斯)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DEN代表旦数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1.单位⑴、定长制:A. 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1000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B. 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 Nden=(G/L)×9000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⑵、定重制:A. 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G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B. 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L/G)×840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Ne=C/ Ntex(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65/35)45S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混纺纱线:如T/JC(65/35)45S Ne=(0.5905*65%+0.583*35%)Nm3、特数Ntex 与公制NmNtex ×Nm=10004、特数Ntex 与旦数NdenNden=9*Ntex纱的粗度与表示方法纱依使用的目的而被纺制成各种粗细、大小。

当有人问及『纱的粗细大小大概是什么程度』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可真伤脑筋。

纱是由一束束的纤维集合而成的,其间的密合度与集合状态很复杂,且纤维的侧面及横面的形态也各式各样,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测试其直径是很牵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基础知识
纱支单位间的换算方法:
NM代表公支;
NE代表英支;
TEX是特克斯
DTEX是分特(克斯)
NEB代表棉纱线以及棉型化纤的英支数
NEL代表亚麻纱的英支数
NEK代表精梳毛纱的英支数
DEN代表旦数
一、纱线纱支计算方法
1 •单位
⑴、定长制:
A.特克斯:1000米长度的纱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特数。

公式:Ntex= (G/L) X1000
式中:G为纱的重量(克),L为纱的长度(米)
B.旦尼尔:9000米长的丝在公定回潮率时的质量克数称为旦数。

公式:Nden= (G/L) X9000
式中:G为丝的重量(克),L为丝的长度(米)
(2)、定重制:
A.公支数(公支):1克纱(丝)所具有的长度米数。

公式:Nm=L7G
式中:1为纱(丝)的长度(米),G为纱(丝)的重量(克)
B.英支数(英支):1磅纱线所具有的840码长度的个数。

公式:Ne= (L/G) X840
式中:L为纱(丝)的长度(码),G为纱(丝)的重量(磅)。

2、单位换算
A.特数Ntex与英制支数Ne
Ne=C/Ntex (C为常数,化纤为590.5、棉纤为583,如果为混纺纱可根据混比进行计算,如:T/JC (65/35) 45S 纱线C=590.5*65%+583*35%=588,然后按公式计算便可)
B.英制支数Ne与公制支数Nm
纯化纤:Ne=0・5905Nm 纯棉:Ne=0・583Nm
混纺纱线:如T/JC (65/35) 45S Ne= (0・5905*65%+0・583*35%) Nm
3、特数Ntex与公制Nm
Ntex XNm=1000
4、特数Ntex与旦数Nden
Nden=9*Ntex
纱的粗度与表示方法
纱依使用的U的而被纺制成各种粗细、大小。

当有人问及f纱的粗细大小大概是什么程度J时,不知如何表达是好,可真伤脑筋。

纱是山一束束的纤维集合而成的,其间的密合度与集合状态很复杂,且纤维的侧面及横面的形态也各式各样,因此若以普通的方法测试其直径是很牵强。

山于纱的全部构造还处于柔软且易变形的形态,因此不能以铁丝大小的粗来测。

此处我们将设定一表达纱之粗度的方法,即设定一基准单位,以此基准单位的倍数来表示。

4-1纱支粗细的表示(1)支数、丹尼、Tex (德式)
支数法(恒重武):订定标准重量,用以表示相对于标准重量的标准长度的倍数的数值,即为支数。

(是以纺绩纱为对象的方式)。

W 1 N=—X —
L
M
I :测定的长度 N
:支数W J 标准重量
W :测定重量L :相对于准重量的标准K
W
-=K K 是依纤维种类所制定的定数 L
棉纱、蚕纟幺、化纤纺绩纱K = 0・591 麻(纱)K= 1.654 毛(纱)K=1
⑵丹尼尔(Denier )法(恒长式):
订定标准长、标准重之倍数的数值,并以号码来表示的方法。

则以标准重量除标准长之纱长所得的结果即为Denier
(以长纤为对象的方式): 表3-3 长纤粗度之标准 L W d=—X —
W
1
D = Denier L =标准长
1=测得长度 w=标准重 w=测得A 量
L
—=K=9000 (定数) W
W
AD = 9OOOX —
1
(3)Tex (共通式):
恒重式的支数其依纱的种类来决定标准的定夺,有其烦杂之处。

而这种方法是任何种类的纱皆以相当于1000公尺的重量单位(克) 来表达其支数。

单位以Tex 表示:
表3-4支数换算表
N :毛纱支数(公制)棉纱支数(英制)D : denier T : Tex 支数
[例

标准长 单位重 粗度单位
[lOOOm] [Ig] [1 Tex]
所得支数纱支数
(共通式)
已知支数
毛纱(公制) lOOOg,
1000m 棉纟菽英制)~ 453.6g (l 磅) 768.1m (840 码)
长纤(denier 式)
9000m. Ig
Tex 支数(共通式) 1000m. Ig
N :毛纱支数(公制) NI 棉纱支数(英制) D : denier T : Tex 支数
L695XN*
9000/D
1000/T
棉纱支数
0.591XN
5315/D
591/T
长纤纱
(denier 9000ZN
5315/N
T/O.llll
Tex 支数 1000/N
591/N'
[lOOOm] Img [lOOOm] 1kg Img Tex 1kg Tex
4・2纱的表示法 依纱的构成而设定其表示法 (1)棉、麻、蚕丝、化纤、嫖萦纱。

这些主要以棉支数来表示: [例] 20支单纱 20$或 20;S/l
30支双股纱 60支三股纱 20支五股的3条捻纱 20支单股纱及30支双股纱的捻纱 20、30/2/2$或20x30/2$
30支双条合捻纱 ⑵毛(纱): 毛纱主要以公制支数来表达: [例]20支单股纱 30支双股纱 60支三股纱
20支五股的3条捻纱 30/2$ 或 300/2 60/3$ 或 6003
2O/5/3S 或 20^S/5/3 3O//2S 或 300//2 1/20 2/30 3/60
3/5/20
20支单股纱及30支双股纱的捻纱2/1/20, 2/30或1/20x2/30
30支双条合捻纱 2//30
⑶以Tex 支数表达: 20支单股纱 30支双股纱
60支2根合捻纱
20 tex 30 texx2 60 tex//2
(4)纱之混纺率的表示: 支数与混纺率的合记如下所示。

支数(混纺纤维名A 、混纺率。

混纺纤维名B 、混纺率) 混纺纤
维名A 、混纺率 或支数(混纺纤维名B 、混纺率)
[例] 20支粗的A 纤维70%与B 纤维30%混纺的情形。

A70
以棉支数法表达为2(/ (A70、B30)或2(/ (B30)
或A/B 70/30 2(rS
A70 公制支数法为1/20 (A70 • B30)或1/20 (B30)
(5)捻纱的捻向的表示:
棉支数以下捻方向/上然方向来表示。

[例1 ]单股纱Z捻再添2条以上做S捻的悄形……ZZS
[例2]单股纱Z捻后,加2条以上做S捻,复再添2条以上做Z捻…ZS/Z
公制支数法则以上捻方向/下捻方向来表示。

[例1]单股纱Z捻后,添2条以上纱做S捻•…•…S/Z
[例2]单股纱S捻后,与2条以上纱做Z捻,复再与2条以上纱做S捻…・S/Z/S
(6)捻数与捻向并记的情形:
【以棉支数表示时】
单股纱••捻向,捻数/2.54cm
[例]捻数18的Z捻的单股纱....Z18/2.54cm 捻纱•…下捻方向,下捻数/上捻方向,上捻数。

[例1 ]Z18的单股纱2条以上合捻,上捻数12的S燃的纱表示为:Z18/S12/2・54cm
[例2 ] ZI8的单股纱以3条以上合捻后,以S12下捻所得之物再与2条以上纱合捻,上捻数为6的Z捻的纱表示为.
Z18/S12/Z6/2.54cm
【以公制支数法表示时】
单股纱是.…捻向,捻数
[例]捻数480的Z捻的单股纱....Z480/m 捻纱•…上捻方向,上捻数/下捻方向,下捻数。

[例1 ]Z500的单纱二股以上合捻,上捻数为480的S捻的纱表示为:
S480/Z500/m
[例2 ] 2条以上Z500的单纱合捻,以S480下捻之后再以2条合捻,
Z250/S480/Z500/m
(7)长纱的粗度:
在表示长纱粗度的数字之后加上D或d较好。

[例I ] 120 denier 粗度表为120 2D 或120 2d
[例2] 120 denier的纱2条合捻的悄形I20//D或12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