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解题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知识点总结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有着较高的要求。
下面就来对逻辑推理的常见知识点进行一个系统的总结。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表达对事物直接判断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花不是白色的”等。
1、直言命题的种类分为全称肯定命题(所有 S 都是 P)、全称否定命题(所有 S 都不是 P)、特称肯定命题(有的 S 是 P)、特称否定命题(有的 S 不是P)、单称肯定命题(某个 S 是 P)、单称否定命题(某个 S 不是 P)。
2、直言命题的对当关系(1)矛盾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都不是P”与“有的 S 是P”。
这两对命题必然一真一假。
(2)反对关系:“所有 S 都是P”与“所有 S 都不是P”。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3)下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4)从属关系: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二、联言命题联言命题是指多个命题同时成立的情况。
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1、逻辑形式:A 且 B2、真假判定:A、B 都为真时,“A 且B”为真;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假,“A 且B”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A 或 B。
只要 A、B 中有一个为真,“A 或B”就为真;A、B 都为假时,“A 或B”为假。
2、不相容选言命题逻辑形式:要么 A,要么 B。
A、B 中只有一个为真时,“要么 A,要么B”为真;A、B 都为真或都为假时,“要么 A,要么B”为假。
四、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反映条件关系的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如果 A,那么 B(A→B)。
A 为真且 B 为假时,“A→B”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逻辑形式:只有 A,才 B(B→A)。
A 为假且 B 为真时,“B→A”为假;其他情况都为真。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
行测逻辑推理经典题型与解题思路在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考察考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掌握常见的经典题型和有效的解题思路,对于在这一部分取得高分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表达事物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
解题思路:1、对当关系:要清楚“所有是”与“有的非”、“所有非”与“有的是”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所有非”的反对关系;“有的是”与“有的非”的下反对关系。
通过这些关系,可以快速判断真假。
2、换位推理:比如“有的 A 是B”可以换位为“有的 B 是A”,但“所有 A 是B”换位后只能是“有的 B 是A”。
例题: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以下哪项必然为假?A 有的玫瑰花不带刺B 有的带刺的是玫瑰花C 所有不带刺的都不是玫瑰花D 有的带刺的不是玫瑰花解析:因为已知“所有的玫瑰花都是带刺的”,所以其矛盾命题“有的玫瑰花不带刺”必然为假,答案选 A。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表示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
例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解题思路:1、全真则真:只有当联言支全部为真时,整个联言命题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有一个联言支为假,整个联言命题就为假。
例题:如果说“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这个命题为假,那么以下各项中为真的是:A 小李会英语但不会法语B 小李不会英语也不会法语C 小李要么不会英语,要么不会法语D 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解析:因为“小李会英语并且会法语”为假,根据联言命题一假则假的原则,可知小李不会英语或者不会法语,答案选 D。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比如“小明或者喜欢数学,或者喜欢语文”。
解题思路: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不相容选言命题,比如“要么今天下雨,要么今天晴天”。
解题思路:有且只有一个选言支为真时,整个命题为真。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分类与解题方法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简称“行测”)中,逻辑推理是一个重要的板块,它不仅考查我们的思维能力,还对我们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掌握逻辑推理的题型分类和解题方法,对于提高行测成绩至关重要。
一、直言命题推理直言命题是指直接陈述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比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不是勤奋的”等。
解题方法:1、对当关系推理:根据“所有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所有 S 不是P”与“有的 S 是P”之间的矛盾关系;“所有 S 是P”与“所有 S 不是P”之间的反对关系;“有的 S 是P”与“有的 S 不是P”之间的下反对关系来进行推理。
2、换位推理:比如“所有 S 是P”可以换位为“有的 P 是S”;“有的S 是P”换位为“有的 P 是S”。
二、联言命题推理联言命题是指断定几种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复合命题,一般形式为“p 并且q”。
解题方法:1、全真则真:只有当 p 和 q 都为真时,“p 并且q”才为真。
2、一假则假: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假,“p 并且q”就为假。
三、选言命题推理选言命题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1、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p 或者q”。
一真即真:只要 p 或者 q 中有一个为真,“p 或者q”就为真。
全假则假:只有当 p 和 q 都为假时,“p 或者q”才为假。
否定肯定式:若否定“p 或者q”中的一支,则肯定另一支。
2、不相容选言命题:一般形式为“要么 p,要么q”。
有且只有一真为真:只有当 p 和 q 中一个为真,一个为假时,“要么 p,要么q”才为真。
否定肯定式和肯定否定式:否定一支,则肯定另一支;肯定一支,则否定另一支。
四、假言命题推理假言命题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一般形式为“如果 p,那么q”,常见关联词有“如果……就……”“若……则……”等。
2015河南选调生考试行测指导:用矛盾解直言命题
一、什么是矛盾矛盾关系是指两个语句或命题之间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
不能同真,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真时,另一个命题必假;不能同假,就是说当其中一个命题假时,另一个命题必真。
二、直言命题矛盾的应用在考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类题型,题目中给我们四句话,问这四句话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问能推出什么,对于这一类的题型,我们该如何解答呢,我们通过一道例题来进行梳理。
张三到某店买巧克力,店主令他看四个箱子,每个箱子上都写了句话。
第一个箱子:“所有的箱子中都有荔枝。
”;第二个箱子:“本箱中有苹果”;第三个箱子:“本箱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箱子:“有些箱子中没有荔枝”。
店主对张三说:“四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您看巧克力在哪个箱子里?” 请替张三选择一个正确答案()A. 巧克力在第一个箱子里B. 巧克力在第二个箱子里C. 巧克力在第三个箱子里D. 巧克力在第四个箱子里【正确答案】C【思路点拨】作答此类试题,考生往往用逐条代入的方式选择答案,虽然大多情况下能够选出正确答案,但用时一般较多,思考起来比较麻烦并且思维混乱,没有条理。
在此题中,如果用到我们刚刚为大家介绍的直言命题关系作答,就会简便很多。
四个箱子上贴的字条分别是三条直言命题。
第一个箱子:“所有的箱子中都有荔枝。
”是所有是荔枝的结构第二个箱子:“本箱中有苹果”是某个是苹果的结构;第三个箱子:“本箱中没有巧克力”是某个非巧克力的结构;第四个箱子:“有些箱子中没有荔枝”是有些非荔枝的结构。
由直言命题的关系可知:第一个箱子的描述和第四个箱子的描述互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即第一个箱子的字条和第四个箱子的字条所写内容必有一真一假;又由于“四句话中只有一句真话”,可推知第二个箱子和第三个箱子字条所写内容必为假;则根据第三个箱子上字条所写的“本箱中没有巧克力”为假可轻松推断出第三个箱子中必有巧克力。
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 村官| 选调生| 教师招聘| 银行招聘| 信用社| 乡镇公务员| 各省公务员|。
行测考试中直言命题的含义及其矛盾关系
行测考试中直言命题的含义及其矛盾关系直言命题是公务员考试所有命题形式中最为简单的一类命题,但是它是我们学习整个命题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逻辑的基础。
学好直言命题,对于我们解决各类问题都有很大的帮助。
一、直言命题的含义与结构直言命题即表达一个断定的命题。
如:所有的女人都是爱美的;黑龙江不是江;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我们可以通过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分析一下直言命题的结构:解析:在这个直言命题中,“四边形”和“长方形”分别是主项和谓项,“所有”是对数量的限定,叫量项,“是”是连接主项和谓项的,叫联项。
一个直言命题,主要研究的是A(四边形)和B(长方形)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即研究A是(不是)B,以及有多少A是(不是)B 的。
因此,主要研究的是量项和联项。
在一个直言命题中,主项和谓项的变化形式是多样的,而量项和联项变化单一,对一个事物的属性的界定也是通过量项和联项来界定的。
直言命题的量项包括三种,即“所有、有些和某个”,联项包括两个即“是和非”,所以将量项和联项简单的排列组合就可以得到直言命题的六种句式,即: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二、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如果命题A、B满足两个条件:①A+B=Ω,②A∩B=Ф,此时,A和B互为一对矛盾。
那么,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是什么呢?举个例子:所有人都是北京人。
这个命题的矛盾是: (并非)所有人都是北京人,也就是至少有一个人不是北京人,即有些人不是北京人。
所以,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就是将量项互变,联项互变即可,也就是所有变为有些,是变为非即可。
利用矛盾主要解决两种问题,(1)以真求假型,以假求真型(变矛盾)提问方式:已知上述断定为假,以下哪项一定为真;或者已知上述断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因为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
(只要A、B互为矛盾,无论时空如何变化,A 真B永远假,A假B永远真。
)例1: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
行测“必然性推理”之深度剖析“直言命题”矛盾
行测“必然性推理”之深度剖析“直言命题”矛盾中公教育研究与辅导专家徐睿省考公告下发,考生们已经开始积极准备,“必然性推理”一直是备考的一个难点,瓶颈我们要尽快突破,所以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针对“必然性推理”中的“直言命题”的难点进行一个深度的剖析。
一、“直言命题”——“矛盾”关系“矛盾”是指,对一事物对象的描述只有A、B两种,且A、B永不相交,则A、B互为一组矛盾,因此矛盾也具备一条重要性质“互为矛盾,一真一假”。
直言命题结构共有六种“所有是”、“所有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所以两两构成一组矛盾,共有三组矛盾。
“所有是”矛盾为“有些非”;“所有非”矛盾为“有些是”;“某个是”矛盾为“某个非”。
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一下,给出一个命题“所有同学都喜欢吃苹果”,如何反驳?一个同学不喜欢,可以反驳;部分同学不喜欢,可以反驳;全部同学都不喜欢,依旧可以反驳。
上述情况总结起来就是“存在同学不喜欢吃苹果”,无论存在多少,只要有,只要存在就可以,即“有些同学不喜欢吃苹果”。
通过这个例子,相信大家就能够理解“所有是”的矛盾之所以是“有些非”了吧。
同样,给出一个命题“所有同学都不喜欢吃香蕉”,如何反驳呢?一个同学喜欢,可以反驳;部分同学喜欢,可以反驳;全部同学都喜欢,依旧可以反驳。
综合起来就是“存在同学喜欢吃香蕉”,即“有些同学喜欢吃香蕉”,所以“所有非”矛盾为“有些是”。
那现在给出一个命题“小明喜欢吃橙子”,请问如何反驳,直接有针对性的提出“小明不喜欢吃橙子”就可以了,所以“某个是”的矛盾是“某个非”,这组比较容易理解。
二、实战运用例:预计2020年底,某县有个别乡镇不能完成脱贫指标。
上述断定为假,以下判定可以确定为真的是:A.预计2020年底,某县大多数乡镇都不能完成脱贫指标B.预计2020年底,某县没有乡镇能完成脱贫指标C.预计2020年底,某县所有乡镇都能完成脱贫指标D.预计2020年底,某县有的乡镇能完成脱贫指标中公解析:正确答案为C。
2022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2022国考行测逻辑判断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直言命题是国考行测逻辑判断部分的一个重要考点,也是方法性非常强的一类题型。
其中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又是直言命题的重中之重。
这里我们重点学习如何运用矛盾关系解决直言命题中的真假话问题。
要利用矛盾关系来解题,首先我们要知道“矛盾”的定义。
简单地说,一个命题的矛盾就是在这个命题前加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不是”“并非”“非”等。
例如,“是大胖子”的矛盾即为“不是大胖子”;“大于五”的矛盾即为“不大于五”;“小红是好人”的矛盾即为“并非小红是好人”或者“小红不是好人”……学会了求一个命题的矛盾,目的是利用矛盾的性质来解题。
矛盾关系中最重要的一个性质是“一个命题和它的矛盾命题必为一真一假。
”例如:“小红是好人”和“小红不是好人”这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所以它们当中一定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接下来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题来学习一下到底如何利用矛盾关系解题。
例1:教师让四名学生每人去拿一只桌球,不论什么颜色。
学生拿了球后,教师发现唯一的一只白球被拿走了,问谁拿了白球。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
乙说:是丁拿的白球。
丙说:是乙拿的白球。
丁说:白球不是我拿的。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真话,那么拿了白球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析:此题选A.对于题目中四个人说的话,我们经过分析发现,乙说“白球是丁拿的”,而丁说白球不是他拿的,即两个人中一个说是丁拿的,一个说不是丁拿的,互为矛盾关系,根据“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为一真一假”的性质,我们知道乙和丁肯定说的话有一句是真的,一句是假的。
题目中又说“四人中只有一句真话”,而四句话中唯一的真话肯定在乙和丁之间,由此推知,甲和丙说的都是假话。
甲说“我没有拿白球”是假话,说明事实上甲拿了白球,因此选A,拿了白球的是甲。
根据这道题目,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利用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的步骤:1.找矛盾(找到几句话中互为矛盾关系的两句,由此可以断定它们必为一真一假)2.跳出矛盾,结合其它条件进行判断(当找到矛盾以后,我们可以确定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必为一真一假,但是无法确定它们谁真谁假。
2020南平国考行测技巧:攻克“直言中的矛盾”
2020南平国考行测技巧:攻克“直言中的矛盾”一、知识点直言命题:所有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有些是↔所有非。
二、常考题型:有真有假题目特征:这类题目一般表现为在题干中给出若干个条件且给出真假话的数量。
解题技巧:第一步熟练运用知识点找出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作为突破口;第二步绕开矛盾命题,结合真假话的数量判断其它命题的真假;第三步利用获得的信息回到矛盾命题,判断它们的真假。
总结来说,就是“一找,二绕,三回”。
【例1】教师节有人给李老师送了花,老师在问是谁送的花时,甲回答:是乙送的花。
乙回答:是丁和我一起送的花。
丙回答:是丁送的花。
丁回答:不是我送的花。
已知四个人只有一人没有说实话。
由此可以推出( )A.说假话的是甲,送花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送花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送花的是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送花的是乙【解析】C。
从题干可知这是一道有真有假型的题目。
第一步找出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分析题干可知丙丁的话互为矛盾,则丙丁一真一假;第二步结合题干“只有一人没有说实话”可知只有一人说假话,绕开丙丁判断出甲乙均为真,可知乙和丁送的花。
丁说不是丁送的花;第三步,回到矛盾命题,可知丁在说假话。
因此正确答案为C。
【例2】月末考勤统计时,甲说:有人旷工;乙说:所有人都没有出现旷工;丙说:至少有三人没有旷工;丁说:我没有旷工。
已知甲乙丙丁中有两个人说了假话,由此可知:A.乙和丁说的真话B.丙和丁说的真话C.甲和乙说的真话D.甲和丙说的真话【解析】D。
从题干可知这是一道有真有假型的题目。
第一步找出互为矛盾的两个命题,分析题干可知甲乙的话互为矛盾,则甲乙一真一假;第二步结合题干“两个人说了假话”可知丙丁也是一真一假,绕开甲乙来判断丙丁的真假,其中丁的话包含信息相对确定,可以丁为突破口,分情况讨论,假设丁的话为真,则丙的话也为真,不符合一真一假,因此丁的话为假、丙的话为真,可知丁旷工;第三步回到矛盾命题,可知乙的话为假、甲的话为真,即甲、丙说真话。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真题知识点归纳
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真题知识点归纳在公务员行测考试中,逻辑推理部分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需要我们掌握一定的知识点和解题技巧。
下面,我们就来对一些常见的公务员行测逻辑推理真题知识点进行归纳。
一、直言命题直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最基本的命题形式,它直接表达了对事物的肯定或否定判断。
例如,“所有的苹果都是红色的”“有的学生是优秀的”等。
在直言命题中,我们要掌握对当关系,包括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和从属关系。
通过对这些关系的理解和运用,能够快速判断命题的真假。
矛盾关系是最为重要的,比如“所有都是”和“有的不是”,“所有都不是”和“有的是”。
这两对矛盾关系在解题中经常被用到。
二、联言命题和选言命题联言命题表示几个命题同时成立,比如“小明既聪明又勤奋”。
选言命题则分为相容选言命题和不相容选言命题。
相容选言命题表示至少一个成立,比如“或者是 A,或者是B”。
不相容选言命题表示只有一个成立,比如“要么是 A,要么是B”。
在解题时,要注意区分这两种选言命题,并根据题目条件进行推理。
三、假言命题假言命题是逻辑推理中的重点和难点,包括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和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如果……那么……”,其推理规则是“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不一定”。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常见的关联词有“只有……才……”,其推理规则是“肯后必肯前,否前必否后,肯前否后不一定”。
充要条件假言命题则表示条件和结果之间是等价的关系。
四、朴素逻辑朴素逻辑是没有明显的逻辑关联词,需要通过分析题目中的条件来进行推理的题型。
在解决朴素逻辑问题时,可以采用代入排除法、列表法、假设法等方法。
代入排除法适用于选项信息比较充分的题目,通过将选项代入题干来验证是否符合条件。
列表法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整理出题目中的信息,便于分析和推理。
假设法适用于情况比较复杂,无法直接得出结论的题目,通过假设某种情况成立来进行推理。
五、削弱和加强论证削弱论证就是找出能够使论点不成立或者可能性降低的选项,加强论证则是找出能够使论点成立或者可能性增加的选项。
2021国考行测技巧:用直言命题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
2021国考行测技巧:用直言命题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公考行测考试中,直言命题是必然性推理中命题推理的一部分,这类题目大家只需要认真学习并加强训练就能得分的题型,今天中公教育主要为大家介绍如何利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
直言命题的含义判断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命题。
之言命题的六种分类所有A是B,所有A非B,有些A是B,有些A非B,某个A是B,某个A非B。
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同一素材的两个命题永远满足一真一假的关系。
在直言命题中存在三组矛盾关系:①所有是和有些非;②所有非和有些是;③某个是和某个非。
如何用矛盾关系解题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解题:①找矛盾;②绕开矛盾;③回来判断。
下面以一道例题为例给大家进行讲解:在宣传活动现场,张黎听到有几个学生在一起讨论本班同学大赛报名情况。
甲说:“我班所有同学都已报名了”乙说:“如果班长报名了,那么学习委员就没报名”丙说:“班长报名了”丁说:“我班有人没有报名”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甲说假话,班长没有报名B.丙说假话,班长没有报名C.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有报名D.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有报名中公解析:针对这道真假话问题,①找矛盾。
甲说的话转化成直言命题的形式为“所有是”,丁说的话转化为直言命题的形式为“有些非”,互为矛盾关系,互为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必然为一真一假。
②绕开矛盾。
根据题干描述,四人中只有一人说假话,则除了甲和丁之外,剩下的乙和丙说的都是真话,进而推出班长报名了,学习委员没报名。
③回来判断,根据②的结果学习委员没有报名就可以得出,我班有人没报名。
进而得出丁说的为真,那么甲说的为假。
对应选项应该选择C。
通过上面讲解,中公教育相信各位考生对如何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解决真假话问题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这块内容,大家一定要多加练习,只有在不断强化练习的过程中,做起题来才会得心应手。
以下是2021国考行测答题技巧:加强型之有缘千里来搭桥行测五大专项,哪个专项能够快速提分呢?判断推理是提分比较快而且题量比较大的专项。
行测技巧:上海事业单位备考之直言命题——矛盾关系
上海事业单位备考之直言命题——矛盾关系必然性推理是判断推理专项当中的难点所在,往往是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觉得最难理解的一部分,而在必然性推理之中直言命题这部分知识的基础。
同时,掌握直言命题的相关知识,也可以为接下来的复言命题的学习打好基础。
今天我们主要为大家讲解的是直言命题中一个关键的考点——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在考试的题目中,通常会给出几个直言命题,利用他们之间所具有的某种关系进行推理,从而得出某些结论,其中重点考查的关系有两种,一种是矛盾关系,一种是推出关系。
今天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矛盾关系。
一、矛盾关系的含义所谓矛盾指的是两个命题永远一真一假。
表达形式:A B【例】这个杯子是白的。
这个杯子不是白的。
二、找矛盾的方法既然是要我们通过题目中已经给出的命题之间所具有的矛盾关系去进行推理,那么如何找到几个命题之间谁与谁是矛盾关系呢?我们通过一个示例一起总结。
【示例】①所有同学都是上海人。
当A说出这句话时,B表示不同意,B则可以简单干脆地反驳“并不是。
”实际上,B 的反驳完整的表达是②“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是上海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A与B 是一组矛盾关系,观察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主要差别就在于“并不是”(=并非),因此,我们得到找矛盾的第一种方法,直接加(减)“并非”。
再来,从②“并不是所有同学都是上海人”我们可以知道B的意思相当于说“至少有一个同学不是上海人”即③“有些同学不是上海人”,既然①和②是矛盾关系,②和③是相同的意思,则①和③也是矛盾关系。
通过观察两句话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发现,①句主要是通过“所有——有些”、“是——不是”之间的相互转化得到了其矛盾命题。
因此,我们得到找矛盾的第二个方法,“转换法”——“所有——有些”、“是——不是”。
三、真假话问题矛盾关系考查的一类重点题型就是我们所谓的真假话问题,这类题目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给出3至6个表述,通常以4个居多,然后已知信息高速我们其中有一句真话(或假话)、两句真话(或假话),通常会问我们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下面通过一道题目一起总结一下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基础:直言命题间的矛盾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基础:直言命题间的矛盾在公务员考试科目中可能会出现的逻辑中的矛盾关系有三种:真与假、是与非、对与错。
如果一道题的提问方式为“如果以上描述为真,那么下列一定为假的是”,这里的知“真”求“假”就是在问矛盾。
怎么来求矛盾呢?中公教育专家总结,求矛盾的方法有两种:其中“P”表示任何命题。
比如P为“我是女生”,那么它的矛盾非P就是“并非我是女生”;又如P为“并非黑”,它的矛盾非P就是“并非并非黑”,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知道汉语中有“否定的否定表示肯定”,数学中有“负负得正”,所以“并非并非黑”的意思就是“黑”。
整个直言命题的矛盾中,需要变换的对应词有两组一是“所有”变“有些”、二是“是”变“非”举例:所有的笔都能用那么按照刚才方法一中求得的矛盾为:并非所有的笔都能用意为“至少有一支笔不能用”,也就是“有些笔不能用”在这里就体现了“所有”变“有些”和“是”变“非”根据这个变换的法则,六个直言命题中“所有是”和“有些非”互为矛盾、“所有非”和“有些是”互为矛盾。
这两组也是考试中最为常见的。
而“某个是”的矛盾是“某个非”。
如想求“我是党员”的矛盾,其他人是或不是党员都不能证明“并非我是党员”,只有在我不是党员的情况下才行。
看一道题甲: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
乙:我不同意你的看法。
以下哪项与乙的说法最为接近或相似?A.为富皆仁,为官皆义B.有的为富仁,有的为官义C.仁者不为富,义者不为官D.有的为富不仁,有的为官不义答案:B。
中公解析:题干中甲说了一句话,乙不同意,问乙的意思是什么,其实就是再求甲的矛盾。
“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的意思就是:所有为富的都不仁,所有为官的都不义。
是“所有非”的句式。
矛盾是“有些是”。
为B。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各位考生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知识点,打好基础。
祝大家生活愉快,学习顺利。
相关推荐:更多请关注:。
【行测】银行行测知识点解析
判断推理知识点一直言命题对当关系(一)直言命题的推出关系所有是→有些是;所有是→某个是;某个是→有些是所有非→有些非;所有非→某个非;某个非→有些非(二)直言命题的矛盾命题1.直言命题间的矛盾关系矛盾词:“所有”与“有些”,“是”与“非”。
矛盾关系:“所有是”与“有些非”;“所有非”与“有些是”;“某个是”与“某个非”。
2.借助真假话考查矛盾关系解题思路:“一找二绕三回”。
如果题目中只有一句真话。
①找出矛盾关系,结合矛盾命题必然满足“一真一假”的特性,找出这唯一一句真话的位置。
②由于所给话中只有一句为真,可确定另外两句话为假。
③由已知确定信息,进一步确定矛盾关系中的两个命题,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假。
④确定结果。
【例题解析】1.所有的树木都发芽了。
如果上述为真,则以下一定为真的是:A.有的树木发芽了B.有的树木没有发芽C.有些花发芽了D.柳树没有发芽1.【答案】A。
解析:题干可以写作“所有S是P”,据此可推出“有些S是P”即A项,B项、D项不能推出,C项明显不能由题干命题推出。
故答案选A。
2.厨房的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上写着“所有的杯子中都是蜂蜜水”;第二个杯子上写着“本杯是淡盐水”;第三个杯子上写着“本杯不是白糖水”;第四个杯子上写着“有些杯子中没有蜂蜜水”。
如果这四个杯子上写的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定为真?A.第一个杯子中是蜂蜜水B.第二个杯子中是淡盐水C.第三个杯子中是白糖水D.第四个杯子中不是蜂蜜水2.【答案】C。
解析:第一个杯子上的话与第四个杯子上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其他两个杯子上的话均为假。
第三个杯子“本杯不是白糖水”为假,即第三个杯子中是白糖水。
故答案选C。
知识点二假言命题推理规则(一)题型特征题干和选项出现“如果…那么…”,“只要…就…”,“只有…才…”,“除非…否则不…”;问法:由此可以推出:(二)推理规则(如果A,那么B)=(只要A,就B)=(A→B)=(非B→非A)。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公务员行测考试主要是考量大家的数学推理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下面由小编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行测判断推理技巧: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在行测备考中,合适的技巧和方法非常重要。
那么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言命题中的矛盾关系。
矛盾关系是指在同一个素材的两个命题在所有情况下都满足一真一假的情况,则这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
如果两个命题是矛盾关系,那么它们就是“非此即彼,永远是一真一假”的关系。
我们可以在命题前加并非,或者将关键词进行转化来找到矛盾。
许多必然性推理的题目都可以通过找矛盾关系进行解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例1:在索莱岛上,有四个草屋,每个草屋的门上挂着一块牌子。
第一块牌子上写着:“有些草屋中没有食物。
”第二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没有猎枪。
”第三块牌子上写着:“所有的草屋中都有食物。
”第四块牌子上写着:“该草屋中有草药。
”索莱岛上的游客发现,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
由此可以推出:A、四个草屋中都有草药B、四个草屋中都有食物C、第三个草屋中有猎枪D、第四个草屋中没有草药解析:根据题干,第一块牌子和第三块牌子之间是矛盾关系,必定是一真一假。
而题干中已知四块牌子中只有一块牌子上写着真话,则第二块和第四块牌子的话则为假。
说明第二个草屋中有猎枪,第四个草屋没有草药。
结合选项,则选择D项。
例2:北京市某公司发现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Ⅰ.北京市某公司所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都未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Ⅱ.北京市某公司所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都申报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Ⅲ.北京市某公司有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人员申报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Ⅳ.北京市某公司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小李申报缴纳了个人所得税。
A、Ⅰ、Ⅱ、Ⅲ和ⅣB、Ⅰ、Ⅲ、ⅣC、Ⅰ和ⅢD、Ⅰ和Ⅳ解析:第Ⅰ句话中有些非无法推出所有非,所以Ⅰ无法确定真假。
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直言命题重点知识梳理-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在行测规律推理中,直言命题是必定性推理的一个基础内容,它所涉及的学问点都会在复言命题中消失,这就意味着学好直言命题是打好基础的关键,把握直言命题重要学问点就可以在学习中举一反三,融会贯穿。
所以,今日我就带领大家对直言命题的重点学问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重要学问点一:冲突关系首先,冲突关系是指同一个素材下,有且仅有两种状况,非此即彼,一真一假。
例如男和女就是典型的冲突关系。
其次,作为考生需要在考试时精确推断题目的考点,直言命题的问法常常以两种形式消失,一是问法为“题干为真(假),则以下哪项必定为假(真)”,二是以真假话的题型消失。
最终,需要大家牢记直言命题的三对冲突关系,即“有些是与全部非”,“有些非与全部是”,“某个是与某个非”。
下面我们以这样的一道题目为例。
【例】甲: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
乙:你说的两句都不对。
以下哪项与乙的说法最为接近或相像?A.为富皆仁,为官皆义B.有的为富仁,有的为官义C.有的为富不仁,有的为官不义D.仁者不为富,义者不为官【解析】答案选B。
首先分析题干当中所说的“为富皆不仁,为官皆不义”是属于直言命题当中的“全部非”这样的规律形式,乙谈到了甲所说的两句话都不对,即乙的观点是甲的观点的冲突命题,“全部非”的冲突命题为“有些是”,故此题选择B项。
重要学问点二:推出关系首先我们要理解推出关系的含义,即由一个命题为真时可以得出哪些命题为真。
下面我们以一道题目为例。
【例】有人说:“中国运动员也有人获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简称法网)的冠军。
”假如这个断定为真,不能由此断定真假的是:I.李娜为中国运动员争了光,她获得了法网冠军。
II.有的中国运动员不能获得法网冠军。
III.网球在中国不够普及,中国运动员都不能获得法网冠军。
A.I和IIB.I、II和IIIC.I和IIID.只有I在此题中,同学们还需要重点了解“不能推出”的含义,即由一个命题为真不能确定哪个命题为真。
国考行测逻辑判断精讲之矛盾关系
国考行测逻辑判断精讲之矛盾关系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是判断推理中的重点考察题型。
在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中尤其要注意所有是的矛盾不是所有非而是有些非,有些是的矛盾不是有些非而是所有非,这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推出关系可以应用于以真求真、以假求假、真假话的问题。
(1)直接考察矛盾,解题思路:“所有”与“有些”,“是”与“非”的转化。
如:近年来,有个别地方出现孩子辍学现象,这与某些家长的认识有关系。
有些农村家长认为,反正孩子今后长大要外出打工,现在根本没必要上学读书。
显然,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据此,可以推出( )。
A.有些长大不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读书B.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有必要上学读书C.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都没必要上学读书D.有些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现在没有必要上学读书【答案】B。
中公解析:题干中农村家长的认识可以表述为:所有长大要外出打工的孩子都没有必要上学读书,该认识为错误的,即其矛盾命题为真,所有非的矛盾为有些是,所以正确答案应该为B。
(2)借助真假话考察:解题思路“一找二绕三返回”,如果题目中只有一句真话或假话。
如:厨房的桌子上有四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上写着“所有的杯子中都是蜂蜜水”;第二个杯子上写着“本杯是淡盐水”;第三个杯子上写着“本杯不是白糖水”;第四个杯子上写着“有些杯子中没有蜂蜜水”。
如果这四个杯子上写的话只有一句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必定为真?A.第一个杯子中是蜂蜜水B.第二个杯子中是淡盐水C.第三个杯子中是白糖水D.第四个杯子中不是蜂蜜水【答案】C。
中公解析:第一个杯子上的话与第四个杯子上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句是真的可知,其他两个杯子上的话为假。
第三个杯子“本杯不是白糖水”为假,即第三个杯子中是白糖水。
故答案选C。
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这种真假话问题都是先找出题目中的矛盾关系命题,然后绕开这两句矛盾的去看其他可以确定真假的命题,最后再返回矛盾命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
直言命题是必然性推理中比较简单的一块内容,但是由这个章节引出的矛盾关系基本贯穿了必然性推理的全部。
那么什么是矛盾关系呢?简单理解的话就是非此即彼的关系,逻辑里面把同一素材的两个命题永远满足一真一假关系称为矛盾关系。
直言命题的六种分类可以写成三对矛盾关系,分别是:所有是的矛盾为有些非;所以非的矛盾是有些是;某个非的矛盾是某个是。
那么这些矛盾关系什么时候用呢?
一般在两种情况下优先考虑矛盾,第一种情况,根据题干论述为真(假),选假(真);第二种情况,题干论述只有一真(假)时,即真假话问题时优先考虑矛盾。
接下来我们就用一道例题来感受一下矛盾关系的考查形式。
【例1】六年级的某节语文课,甲乙丙丁四个同学中有一人没来上课,其他三个人都来上课了,老师在事后询问时,他们做了如下回答:
甲:乙没有来
乙:我不但来上课了,还回答了问题
丙:我迟到了一会,但直到下课才走
丁:如果丙来了,那就是我没有来
如果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那么下列成立的是:
A.丁没有来上课
B.乙没有来上课
C.丙没有来上课
D.甲没有来上课
【解析】A
根据题干信息把四个人的话用逻辑命题的形式表述为:甲说:非乙,乙说:乙,丙说:丙(就是丙来上课的意思),丁说:丙→非丁。
四个人中只有一句假话,并且发现甲说的话和乙矛盾,那么根据矛盾关系性质可知甲乙必有一真一假,那么丙丁的话就都为真话,结合丙丁的话可知,丙来了丁没来,直接选择A选项。
那么如果这道题问说假话的是谁,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分析甲乙的话了,由题干信息可知只有一人没来,根据上述分析可直没来的是丁,所以甲说的话就为假话。
通过这道题呀,我们发现对于矛盾关系在真假话问题中的应用,解题可分三步走:1.
找矛盾;2.绕开矛盾分析其他话;3.回到矛盾中分析(一般涉及到判断谁说的是真或假时)。
矛盾关系的应用重在把握必有一真一假的性质,希望在做题时能巧用矛盾攻克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