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
工匠精神第一专题的关于工匠精神的内涵理解、工匠精神理解的理论关键,李小鲁与胡冰共同研究成果,其中的内容可参见2016年5月13日《中国教育报》中《工匠精神:职业教育的灵魂》2016年第5期《高教探索》(核心)中的文章《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这些文章是国内对工匠精神研究的较早的具有较高水平的文章,在国内关注度非常高。
一、第一个层次
1.什么是工匠?
何谓“工匠”,《辞海》“工”部说工匠即“手艺工人”,“巳”部又说工匠是指“有专门技术的工人”。
有人认为:“手工业劳动者”,或“手工业品的制造者”。
2.我国工匠概念的历史演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角曲尺之形、盖工即曲尺也”
“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百工皆称工,称匠独举木工者,其字从斤也”
“工在籍谓之匠”
3.什么是工匠精神的工匠?
①不能理解为传统工匠。
②工匠,是长期受到工业文明熏陶、训练、培育出来的,在整个专门、专业活动中掌握技能、技艺、技术的专门人才,要达到整个高度,才能称之为工匠。
③工匠一定是与工业文明的发展、熏陶和浸润联系在一起的。
4.工业文明的发展,与技术、工匠的关系:
①从人类创造知识的过程来讲,人类最先创造的不是科学,而是技术;
②且技术长久地依附在工匠的传统上科学与技术长久分离。
5.早期工业化时期的技术:
在早期工业化时期,经过长期积累的工匠传统及其技术经验的总结提高,逐渐上升为理论科学,称为技术科学化。
①原始工业化阶段和工业化初级阶段都表现为商品性生产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技术科学化与科学技术化的继承性和延续性。
②只有被赋予了“工具”和“手段”意义的东西才成其为技术。
③马克思所说的“科学、巨大的生产力、社会的群众性劳动都体现在机器体系中。
二、工匠的“精神”
工匠应该有精神境界,也应该有独特的界定。
工匠匹配的精神:
——应该具备极强的专业特性。
——应该具备强烈的专业追求。
——应该具备坚定的专业操守。
三、“工匠精神”的整体把握
1.“工匠精神”的整体把握之一:本质要素
只有他们的统一,才能够对“工匠精神”有一种源于工业文明,又进入后工业文明;源于教育,又跳出教育去看待教育的理想境界和工业文明的形而上的臻美追求。
所以工匠精神是建立在对专业技术的本质认识及时代特征把握的基础之上的,能够正确指明专业技术的前进方向的,其核心是技术和人文精神,其灵魂是对专业技术理想的追求--追求技术的极致和造福人类。从哲学上说,他是对人类社会的终极关怀和追求人类幸福的价值所在。
2.“工匠精神”的整体把握之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工匠自身的技能、技艺和技术是“工匠精神”的物质载体和最根本的职业生涯的追求;
“工匠精神”与之相称独特精神,表现为对自己专业独特的职业态度,并据此升华为自己生命的存在方式;
工匠要有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有创新能力,要有超越自我的能力,要有最终的社会人文关怀,据此构成的工匠的人文素养,就成为他职业态度端正和职业技能提升的指引,也成为持续发展专业能力和专业不懈创新的动力。
职业态度,使他们生存手段变为追求“目的”的生命存在方式,而人文素养是他们延续生命方式的条件。
3.“工匠精神”的特征:
(1)职业性
(2)专业性
(3)人文性
这三大特征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灵魂。
第二章“工匠精神”理解的理论关键
良好的职业态度需要工匠的自我价值的实现中,产生对工作的行为、情感认同,人格健全是培育职业态度的基础。
“工匠精神”的理解的理论关键在于理性精神的阐述,而这一阐述,应着眼于两个维度:
一、技术理性是“工匠精神”理解的前提
第一,技术理性的内涵
技术理性是基于人与自然关系基础上的人类理性,是一种扎根于人类物质需求及人对自然界永恒依赖的实践理性和技术精神,是技术技能者认识职业、认识自我及把握世界的一种实践精神和思维方式。
第二,技术理性的作用
首先,能够影响技术问题的解决。技术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依赖于技术手段,另一方面依赖于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技术资源的整合与管理等。涉及政治环境、社会需求、个人信仰等非技术的因素,而这些因素需要理性的应用。
其次,能够让工匠自觉形成专心细致、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技术发展目的是要让人类生活得更好,工匠的细致与精益求精能让产品更适合人的需要,而当工匠成为技术的顶礼膜拜者,人的主体性地位被颠覆,工匠的技术发展脱离了人的需要。技术理性可以解读这种异化将技术发展的目的性与工匠发展的目的性进行合理整合。
技术理性解读这种异化、将技术发展的目的性与“工匠”发展的目的性进行合理解构。
最后,能够让工匠形成自己职业态度的特色。技术理性内涵的实践智慧是引导工匠主观能力的运用和创造性开发的必要条件。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智慧是“一种超越于一般的规则应用的能力”,工匠的创造性思维正是来源于这种超越。技术理性的超越指导着工匠在目标猜想、方案设定时的选择,产生了新的各种升级的欲望,从而发明创造出新物体或新技术,成就工匠职业态度的超越特色。
二、价值理性是“工匠精神”理解的尺度
第一,价值理性的内涵
价值理性是人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对价值及其追求的自觉意识,是作为世界主体的人对自身价值和存在意义的认知;是“人类所独有的用以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一种精神力量”。
第二,用价值理性提升“工匠精神” 的职业态度
首先,用价值理性的本质规定关怀工匠个人存在的价值。价值作为理性的一个方面,直接参与工匠的现实生活,体现了对人的生命的肯定和人类精神家园建设的宏大叙事;
包括了人对自身超越的渴望和对超越行为的指向,用价值理性审视、思考和关照工匠的现实境遇,构建工匠创造价值的思维模式,培养工匠的存在感,使他们认识到幸福不仅仅在于物质,还有着人类独有的精神家园。
其次,用价值理性限制技术理性所可能导致的工匠的价值观绝对标准化、同一化,使其对职业的认同有全面的理解。价值理性引导工匠用思维和行动去改造现实世界,是对人类的超越本性或自由特质的关怀,克服了技术理性导致的工匠的技术惰性和对现存事实的消极默认,防止工匠的价值观绝对标准化、同一化。
最后,用价值理性的目的性克服人性的缺陷,保障职业态度的良性循环。海德格尔曾认为技术理性的负面效应是人性永远无法克服的,人会用“促逼”的手段强行、蛮横地向自然索取以求获得“人类社会的整体物质利益”。价值理性的目的性认为,个人的存在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工匠对职业的认同需要得到社会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