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第五章平行线知识结构图(202009210600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五章5.3.1平行线的性质课件(共54张PPT)
∠C是两条平行线的内 你能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吗?
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相平行。
错角,根据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C=∠B=142o
三、平行线的基本性质3
思考:类似地,已知两直线平行,能否得到同旁内角
之间的数量关系? 如图,已知a//b,那么2与4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
解: ∵a//b (已知),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 性质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是先知道角相等或互 补,后知道两直线平行。
你能区别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吗?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 性质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是先知道角相等或互 补,后知道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是先知道两直线平行, 后知道角相等或互补。
C
B
即学即练
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
的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 相平行。第一次拐的角∠B是142o,第二 次拐的角∠C是多少度?为什么?
C
答:∠C=142o
B
即学即练
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后,和原来
的方向相同。也就是拐弯前后的两条路互 ∴DE∥BC(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ABC -∠1=∠BCD- ∠2(等式性质)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8个角会有什么关系呢?
a
21
34
b
65
78
c
猜想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_相_等_.
再任意画一条截线d,同样度量各个角的度 数,你的猜想还成立吗?
d
a
b
如果两直线不平行,上述结论还成立吗?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精华知识思维导图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几何学习方法过程与方法发现并提出问题观察、测量、归纳、对比、类比研究问题图形形状、位置关系、数量关系获得结论实践应用情感态度体会通过推理获得结论养成严之有据的习惯培养有条理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养成及时总结反思的习惯,5W2H(what\when\where\why\who\how many\how much)5.1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5.1.1相交线定义同一平面内,两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称这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形状)定义(位置)有公共顶点,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性质(数量)对顶角相等邻补角(形状)定义(位置)有公共顶点,只有一条公共边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性质(数量)邻补角互补5.1.2垂直定义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角成直角时,它们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画法用三角尺用量角器性质直线垂线条数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垂线段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特殊位置关系二线四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两被截线同方,截线同侧;F型内错角两被截线之间,截线两侧;Z型同旁内角两被截线之间,截线同侧;U型相关术语角的位置关系三线八角5.2平行线及其判定 5.2.1平行线定义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直线叫平行线画平行线一落二靠三移四画五标平行公理公理内容: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通过”反证法“可以由平行公理得到此推论)5.2.2平行线的判定判定0.1定义判定0.2平行公理的推论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一个结论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由角的关系得到位置关系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探究方法平行稿纸手工测量数学软件动态展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5.2.1 平行线(定义、平行公理及推论)(共17张PPT)
∴AB∥__D_G__
(_内__错__角__相__等__,_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_).
∴∠BAC+__∠__A_G_D_=180°
(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__同__旁__内__角__互__补_).
∵∠BAC=75°(已知), ∴∠AGD=____1_0_5_°__.
证明:∵∠A=∠D, ∴AB∥CD. ∴∠C=∠B.
6.如图X5-10-3,直线AB∥CD,DE∥BC.如果 ∠B=58°,求∠D 的度数.
解:∵AB∥CD, ∴∠B=∠BCD. ∵DE∥BC, ∴∠BCD=∠D. ∴∠D=∠B=58°.
活动四:完成下面的推理过程
7. 如图X5-10-4,∠1=∠B,AE 平分∠DAC,∠B
5. (10分)如图X5-10-11,∠BAC=90°,EF∥BC, ∠1=∠B,则∠DEC=__9_0_°_.
6. (10分) 如图X5-10-12,AC 平分 ∠DAB,AB∥CD,∠D=100°,则
∠1=__4_0_°_,∠2=__4__0_°___.
7. (10分) 如图X5-10-13,∠1+∠2=180°, ∠3=65°,求∠4的度数.
∴∠B=∠C(等量代换). ∵∠B=50°(已知), ∴∠C=50°(等量代换).
8. 如图X5-10-5,EF∥AD,∠1=∠2,∠BAC=75°, 求∠AGD的度数. 解:∵EF∥AD(已知),
∴∠2=_∠__3_(____两__直__线__平__行__,__同__位__角__相__等___). 又∵∠1=∠2(已知),
∠1=35°,那么∠2=( C ) A.45° B.50° C.55° D.60°
4. 如图1-5-10-4,直线a∥b,Rt△ABC的直角顶点C在 直线a上,若∠1=35°,则∠2等于( C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5.2.1平行线课件(20张PPT)
学习目标
1.理解平行线的定义; 2.掌握平行线的画法及平行公理及其推论. (重点、 难点)
导入新课
回顾与思考
问题 前面我们学的两条直线具有怎样位置关系?
两条直线相交(其中垂直是相交的特殊情形)
生活中两条直线除了相交以外,还 有什么情形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体 会一下.
两条边互相平行
直平线行注a线、的意b表互:示相法平平及行行画,法记线;作的“a定//b义”或包“含b//a三”,层读意作“思a平:行于b”, 或“b 平行于a” (如图).
不C:相(在交同的1一)直平线“面就内在是,平同不行平一线行吗平的?两面直内线必”垂是直。前提条件; (⑶1) 有(“且2在只)同有“一一平个不面公相内共” 点交是的”前两提条就条直是件;说两条直线没有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 平面内有五条直线,如要使他们出现5个交点,则他们的位置关系是什么?画出来 “CD//AB”,读作“AB平行于CD”, 或“CD 平行于AB” (如图). 过直线外一点,可以做几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呢?
先用三角板的边与线重合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在同一平面内”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
有相交、垂直、平行三种 B:在同一平面内,不垂直的两直线必平行。 C: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直线必垂直。 D: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一定
不垂直。
三:画平行线
过直线外一1点.,先有用且只三有角一条板直的线与边已与知直线线重平行合(唯一性)。 探究:(1)2已.再知直用线另a,分一别边画直与线直b、尺c,重使b合、c分别垂直于a. 在(同1)一如平图面,3内因.任最为意A后画B两/三/ 条D角E不,同板B的C沿直// D线着E,(直已尺知)移,动所以直A,到B,C三三点角在板同一该直边线上与;点P重合 “CD//AB”4,.沿读作着“三AB平角行板于C该D”边,边或画“C一D 平线行,于A这B”一(线如就图)是.平行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相交线与平行线小结课件(共37张PPT)
湖而过,如果第一次拐的角∠A是90°,第二
次拐的角∠B是100°,第三次拐的角是∠C,
这时的道路恰好和第一次拐弯之前的道路平行,
则∠C是
170.°
辅助平行线的好处
A
90° 1100° 2
B
C
中考试题:
LOGO
(1) 如图⑴,已知 AB∥CD, ∠1=30°,
∠2=90°,则∠3=______°
A
B
是
;
结论是
。
2、把命题“同角的余角相等”改写成“如果……,
那么……”的形式是:如果
,
那么
。
3、下列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方程x+2y=7的正整数解有无数个 B、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 C、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D、若a2=b2,则a=b。
LOGO
易错点: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 D ) A 同位角相等 B 同旁内角互补 C 内错角相等 D 以上都不对
易错点: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相交、垂直、平行三种
LOGO
。
a
b 平行
LOGO
1、如图,若∠AOD= 90°,
A
直线AB、CD的位置关系是 AB⊥CD
这个推理过程∵可∠以A写O成D:=90°F(已知),C E O
D
∴AB⊥CD(垂直的定义).
2、若直线AB⊥CD ,则∠AOD= 90 °
(3)请指出其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4)你可以添个条件,使直线CD和 EF平行吗?
C
E平行线的判定
A 14判O判 判定23定定方方方B法法法38512、、 、P同同 内67旁位 错内角 角角相 相截互等 等线补, ,,两两两直直直线线线平平平行行行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框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知识框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厂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 L平移、知识定义邻补角: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是邻补角。
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叫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像这样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垂线: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叫做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同位角:/ 1与/ 5像这样具有相同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 2与/ 6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 2与/5像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叫命题。
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对应点:平移后得到的新图形中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样的两 个点叫做对应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知识结构图 相交线 厂相交线垂线Y三、定理与性质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1/5 垂线的性质: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的判定: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一、知识结构图有序数对r r平面直角坐标系<I平面直角坐标系丨C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I I用坐标表示平移二、知识定义有序数对: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做(a,b)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结构图相交线相交线垂线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平行线及其判定平行线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命题、定理平移一、相交线:两条直线相交,形成4个角。
1.邻补角: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如:∠1、∠2。
2.对顶角: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条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条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如:∠1、∠3。
3.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1.垂直: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2.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3.垂足:两条垂线的交点叫垂足。
4.垂线特点: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三、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8个角。
1.同位角:在两条直线的上方,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位角。
如:∠1和∠5。
2.内错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两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内错角。
如:∠3和∠5。
3.同旁内角:在在两条直线之间,又在直线EF的同侧,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
如:∠3和∠6。
四、平行线(一)平行线1.平行:两条直线不相交。
互相平行的两条直线,互为平行线。
a∥b(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推论:①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②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二)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定义:在平面内取点O,过点O作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交点过A(a,b)的特殊直线的表示垂直于x轴(或平行于y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x=a 垂直于y轴(或平行于x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y=b 注意:这些特殊直线即为常值函数的图像已知点A(a,b)点A到x轴距离为:|b|点A到y轴距离为:|a|已知点P(a,b)P在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a=bP在二、四象限夹角平分线上,则a+b=0P在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b|平面内平行于x轴或y轴线段长度公式二元一次方程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叫作二元一次方程 3.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1详解在方程中“元”是指未知数,“二元”就是指方程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是指含有未知数的项(单项式)的次数是1二元一次方程的左边和右边都必须是整式方程的解定义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的解都是一对数值,而不是一个数值,一般用大括号联立起来解的个数一般情况下,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无数个解即有无数多对数适合这个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几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方程可以超过两个有的方程可以只有一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必须同时满足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它也必须是一个数对,而不能是一个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个数情况定义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两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二元次方程组方程组中有且只有两个未知数方程组中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为 1方程组中每个方程均为整式方程注意: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不一定由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注意事项书写方程组的解时,必须用 { 把各个未知数的值连接在一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消元思想两个未知数,消去一个,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这种将未知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思想,叫做消元思想基本思路未知数由多变少基本方法把二元一次方程组转为一元一次方程方法代入消元法定义将方程组的一个方程中的某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并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解题步骤变选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进行变形,变成y=ax+b或x=ay+b的形式代将y=ax+b或x=ay+b代入另一个方程,消去—个未知数,从而将另一个方程变成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x或y的值回代将已求出的x或y的值代入方程组中的任意一个方程或y=ax+b或x=ay+b,求出另一个未知数联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花括号联立,起来,这样就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加减消元法定义把方程组的两个方程(或先做适当变形)相加或相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解一元一次方程步骤化将方程组中的方程化为有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对值相等的形式加减根据其系数特点将变形后的两个方程相加或者相减,得到一元一次方程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回代把求得的一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联把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用“{"联立起来,这样就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三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含有三个未知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整式方程详解①是整式方程②含有三个未知数③含未知数的项的最高次数是1次三元一次方程组一般地,由几个一次方程组成,并且含有三个未知数的方程组,叫做三元一次方程组三个方程中不一定每一个方程中都含有三个未知数,只要三个方程共含有三个未知量即可解题思路三元→二元→一元方法①利用代入法或加减法,把方程组中一个方程与另两个方程分别组成两组,消去两组中的同一个未知数,得到关于另外两个未知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②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③将求得的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一个系数比较简单的方程,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④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最后一个未知数的值⑤将求得的三个未知数的值用“{”合写在一起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问题常见问题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类型相遇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两者相距的路程追击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原来的距离环形跑道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时同向而行时首次相遇时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一圈的长水流行船顺水(风)背向而行时首次相遇时快者走的路程+慢者走的路程=一圈的长顺水(风)速=静水(风)速+水流(风)速逆水(风)逆水(风)速=静水(风)速-水流(风)速工程问题公式甲乙合做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效率+乙的工作效率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总的工作量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详情甲的工作时间与乙的工作时间的和不等于总的工作时间工作总量通常用1来表示配套问题基本等量关系加工总量成比例.根据已知条件分清数量关系,尤其是倍数关系商品问题常用公式利润=售价-成本(进价)利润=成本(进价)×利润率标价=成本(进价)×(1+利润率)实际售价=标价×打折率利润率=((售价-进价)/进价)*100%等基本思想把已知量和未知量联系起来,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步骤1.审:弄清题意,找出等量关系2.设:根据问题设出两个未知数直接间接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分析题意,找出两个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4.解:解这个方程组,得出未知数的值5.验:检验所求是否符合题意6.答:写出答案,包括单位。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框架
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框架、知识点及相应中考真题(含答案)一、知识框架二、具体知识点(一)、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两直线无公共点相交:两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重合:两点或两点以上的公共点(二)、相交线1、邻补角、对顶角123如图:∠1和∠2是邻补角(∠1和∠2有一条是公共边,另一边是互为反向延长线)∠1和∠3是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点,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4)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如图所示:AB⊥C D,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 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称:垂线段最短3、垂线的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4、点到直线的距离 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5、三线八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八个角,它们构成了同位角、内错角与同旁内角. 如图,直线b,a 被直线c 所截①∠1与∠5在截线c 的同侧,同在被截直线b,a 的上方, 叫做同位角(位置相同)②∠5与∠3在截线c 的两旁(交错),在被截直线b,a 之间(内),叫做内错角(位置在内且交错)③∠5与∠4在截线l 的同侧,在被截直线ba,之间(内),叫做同旁内角(三)、平行线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 与直线b 互相平行,记作a∥b.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4、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1)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 B D C O 123 46 57 8(4) 如果两条直线没有交点,那么两直线平行.(5) 如果两条直线都平行于第三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6、平移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一直线方向移动,得到一个新的图形,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特征:(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四)、命题定义:可以判断某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形式:如果...那么...(或:若...则...) 结构:命题是由题设和结论两部分组成的,“如果”后面的部分是题设,“那么”后面 部分是结论.命题的真假: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定理:经过推理得到的真命题称为定理.三、相应中考真题1、(2018广西贺州)如图,下列各组角中,互为对顶角的是( )A.∠1和∠2B.∠1和∠3C.∠2和∠4D.∠2和∠5 2、(2018浙江衢州)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