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一)控制的概念及作用_管理学理论与实务_[共2页]
![(一)控制的概念及作用_管理学理论与实务_[共2页]](https://img.taocdn.com/s3/m/d9071a813c1ec5da50e270e1.png)
任务二 决策与计划管理起来,并安排项目进度。
(4)此步骤将保证在未来计划有所调整的情况下,各项活动仍然能够按照正确的时序进行,也就是确保所有依赖性活动能且只能在决定性活动完成之后按计划展开。
四、实施控制控制是管理的最后一个职能,是管理循环过程的最后一环。
通常认为,管理工作始于计划的制订,然后是组织和领导计划的实施,但是,计划实施的结果如何?计划确定的目标是否顺利得以实现?甚至计划本身是否科学合理?要了解和处理这些问题,就需要开展有效的控制工作。
(一)控制的概念及作用1.什么是控制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所谓控制,就是根据组织的计划和事先规定的标准,监督检查各项活动及其结果,并根据偏差调整行动或计划,从而使两者相吻合的全过程。
简单而言,控制就是管理者确保实际活动与规划活动相一致的过程。
控制作为管理工作最重要的职能之一,是管理过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管理中的计划、组织、领导等职能,必须伴随有效的控制职能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组织的整个管理过程只有依靠控制职能才能得以有效运转,循环往返。
同其他管理职能一样,控制职能是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必须承担的主要职责。
理解控制的含义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控制具有明确的目标。
具体来说,控制的目标是防止偏差的产生和扩大,增强组织适应环境的能力,处理组织内部的复杂局面,降低成本,节约资源。
(2)控制要遵循一套科学的程序。
控制活动包含3个基本步骤,即拟定标准、衡量成效和纠正偏差。
没有标准就无法衡量工作成效,无法衡量工作成效也就无法制订纠正偏差的措施,控制也就流于形式而变得毫无意义。
(3)控制是一个检验计划执行成效和计划正确性的过程。
由于管理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管理活动可能会偏离计划目标,出现各种偏差。
对管理者来说,不仅要执行计划,还要对计划执行过程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所以说,控制是一个检验计划执行成效的过程。
同时,通过对前者的检验,控制也成为检验计划正确性和合理性的过程。
控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控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a47384d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8.png)
控制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活动,它涉及管理者识别和评估追求目标所发生的实际变化,并采取补救措施来确保实现期望达到的目标。
换句话说,它是检查组织的绩效是否与预定的标准一致,以及采取行动,修正任何误差的过程。
控制作用是指管理者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比较,并根据误差来采取正确的行动,使组织达到规定的目标。
控制究竟是什么呢?它是管理者设定一组标准,根据实际情况和计划进行比较,并采取行动以纠正差异和工作失败的一种过程。
控制不同于计划,更重要的是,它涵盖了整个编制计划、实施计划以及对实施情况的评估、纠正和修订等过程。
通俗地说,控制通常包括定义控制的目的和范围,确定控制的流程,执行控制,分析控制数据,确定原因和实施改进等步骤。
控制是一种重要的经营过程,它可以实现管理者的预期目标,实现有效的组织管理。
它在组织管理中具有多种功能。
首先,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组织,指导管理者有效地实施计划,控制组织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从而帮助实现组织的绩效。
其次,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按照预定的标准检查和评估绩效,采取行动进行修正,以确保组织达到预期的目标。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调节组织运行,使组织能够按时完成工作,提高效率,减少成本,增加利润。
综上所述,控制是管理者按照计划的要求监督管理绩效,发现差异,采取行动进行调整的重要活动,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地管理组织,指导管理者实施计划,控制工作质量,实现组织绩效,有效调节
组织运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加利润。
它是实现组织目标、提高组织绩效的重要手段。
管理学控制的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控制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d1fc1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f1.png)
管理学控制的知识点总结一、控制的基本概念1.1 控制的定义控制是管理过程中一种通过反馈系统保持组织活动在既定轨道上的过程。
它需要依据既定的标准和目标对组织活动进行监测、评估和调整,以确保组织的绩效达到预期目标。
1.2 控制的特点控制具有以下特点:目标导向性、全过程性、动态性、系统性和灵活性。
1.3 控制的作用控制在管理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目标的实现、预防问题的发生以及确保组织发展的方向性等。
二、控制的对象2.1 组织控制组织控制是指对整个组织活动进行控制。
它包括战略控制、战术控制和运营控制等层面,以确保组织朝着设定的方向稳步前进。
2.2 绩效控制绩效控制是指对组织绩效进行评估、监测和调整,以确保组织的绩效达到预期目标。
2.3 人力资源控制人力资源控制是指对组织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以确保员工的工作效率、满足组织的需求。
2.4 财务控制财务控制是指对组织的财务活动进行监测和管理,以确保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组织的财务状况良好。
三、控制的过程3.1 设定标准控制的第一步是设定控制标准,这些标准可以是绩效目标、质量标准、时间表等,以便对组织活动进行衡量。
3.2 监测绩效监测绩效是指对组织活动进行实时监测和数据收集,以便评估活动与标准的符合程度。
3.3 比较绩效将实际绩效与设定标准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和问题的发生,为下一步调整提供依据。
3.4 采取调整措施一旦发现绩效与标准存在差距,组织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以确保绩效达到预期目标。
四、控制的方法4.1 市场控制市场控制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对组织进行约束,包括竞争、需求和供给等市场因素对组织的影响。
4.2 层级控制层级控制是指通过组织内部的管理层级对组织进行控制,包括顶层管理者对下属的控制。
4.3 自我控制自我控制是指通过员工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对组织进行控制,包括自我激励和自我管理等。
4.4 技术控制技术控制是指通过技术手段对组织进行控制,包括自动化设备、信息系统等。
控制
![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2ebb6332f60ddccda38a0ce.png)
四、控制的方法
(一)人员控制方法 1、人事比率控制:人事比率控制就是分析组织内部 各种人员的比率是否合理。 2、业绩评估:人事管理控制要对所有员工在工作中 的成绩、能力和态度进行系统、周期性的、客观 公正的考核,评价和分析鉴定,即进行业绩评估。 3、直接的管理控制:以业绩为主的评价会给管理者 关于员工较为准确的评价结论,但当员工业绩显 得不能令人满意时,管理者通常需要采取的某些 措施有其基本的规律: (1)是能力问题还是缺乏激励 (2)采取惩戒措施 (3)实施奖励方法
• 按控制的手段分类 (1)直接控制 直接控制是指被管理者(被控对象)直接从管 理者那里接受信息,或者说是管理者直接向被 控对象发出控制信息,约束被控对象行为的控 制方式。 (2)间接控制 间接控制是指被控对象不是直接从管理者那里 接受控制指令,而是从管理者制定的制度、政 策、责任等“控制器”那里接受控制信息,进 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一种控制形式。
因此,控制是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控制 通过监视组织各方面的活动和组织环境的变化,保证 组织计划与实际运行状况保持动态适应。
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对组织实际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目标 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控制就是 “纠正偏差”,就是按照计划的标准衡量所取得的成果, 并纠正所发生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实现。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控制工作并不仅限于按照既定的计划 标准来衡量和纠正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它同时还包含着在 必要时修改计划目标或标准,以使计划更加适合于实际情 况。因此,完整的控制包括了“纠偏”和“调适”这两方 面的含义。
管理控制的目标和作用
控制的目标主要有两个: (1)限制偏差的累积 (2)适应环境的变化 控制通过其“纠偏”功能,使计划执行中的偏差得以防止或缩小,从而确保组 织的稳定运行; 通过其“调适”功能,积极调整原定标准或重新制定新的标准,以确保组织对 内外运行环境的适应性。
论述控制的作用与意义
![论述控制的作用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4bb781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3.png)
论述控制的作用与意义
控制在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它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或情境进行管理、调节、限制或引导,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以下是关于控制的作用与意义的论述:
实现目标:控制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它使我们能够监测进展并采取必要的调整措施,以确保目标的实现。
提高效率:通过控制,我们可以识别和消除不必要的浪费和低效率的行为或过程。
控制可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风险管理:控制有助于管理风险和减少不确定性。
它使组织或个人能够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质量保证:控制对于确保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适当的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监督和检查各个生产环节,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
冲突解决:控制可以在组织或社会中帮助解决冲突。
通过建立适当的控制机制和规范,可以避免或减少冲突的发生,并促进协调与合作。
自我管理:控制对于个人的自我管理至关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掌控自己的情绪、行为和决策,使我们更加自律、有条理和有效地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总之,控制对于实现目标、提高效率、风险管理、质量保证、冲突解决以及个人自我管理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和有效地运用控
制,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和挑战,取得更好的结果,并实现个人和组织的成长与发展。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f156b3b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31.png)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控制是指对一系列活动、过程或事物进行监督、指导和调节的行为。
它在个人、组织和社会等各个层面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控制可以确保达到预期目标。
无论是个人还是组织,都会有一定的目标,通过控制可以确保实现这些目标。
例如,一个企业设定了销售目标,通过控制销售活动的执行,比如市场推广、销售人员培训等,可以提升销售绩效,实现预期的销售额。
其次,控制可以识别和纠正问题。
控制过程中会对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比较,并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
如果发现存在偏差或问题,控制可以及时采取纠正措施,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并影响整体效果。
例如,一个制造企业在生产中发现产品质量有问题,通过控制检验、改善生产工艺等措施,及时解决质量问题,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第三,控制可以提高效率和效果。
通过控制,可以确保活动或过程按照规定的步骤进行,减少资源和时间的浪费,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通过及时调整和改进,可以提高活动或过程的效果和质量,达到更好的绩效。
例如,一个队伍在进行训练时,通过教练的控制和指导,可以提高队员的技术水平和配合默契度,从而在比赛中获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控制可以实现风险管理。
在各个领域中,都会存在各种风险,通过控制可以降低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
例如,一个金融机构在贷款审批过程中,通过控制风险评估、抵押物估值等环节,可以降低发放高风险贷款的可能性,保护自身的利益。
第五,控制可以促进协调和一致性。
在组织内部或多个组织之间,通过控制可以保持各个部门或个体的行动在整体上协调一致。
例如,一个项目团队在实施过程中,通过控制进度、质量和资源分配,可以保证项目各个环节的协调和整体的一致性,有效实现项目目标。
最后,控制还可以提供反馈和学习的机会。
通过对控制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并提供反馈信息,从而帮助人们学习和改进。
例如,一个个人通过控制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方法,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
control是什么意思
![control是什么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1f78613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3f.png)
control是什么意思控制(control)一词在不同的领域和语境中有着不同的意义和定义。
从最一般的角度来看,控制是指对某种事物、过程或行为的管理、指导或操控。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控制的含义和应用,并分析其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在工程学领域中,控制是指通过监测和调整系统的输入、输出或状态来实现稳定运行或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自动化领域,控制是通过反馈机制和控制算法来实现对物理、化学或电子系统的运作管理。
例如,自动控制系统可以用于调节温度、湿度和压力,以确保环境的稳定和安全。
在计算机科学中,控制指的是编写程序或算法来指导和管理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和行为。
控制结构,如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被用于编程中来控制程序的执行流程。
控制还可以用于网络通信中,以确保数据包的传输和接收顺序,以及协调多个计算机之间的工作。
在管理学中,控制涉及制定和实施一系列措施和方法来确保组织或企业的目标能够被及时实现。
管理控制可以包括分配资源、监测绩效、评估风险和制定战略等。
通过控制手段,管理者可以协调和调整资源的利用,以确保组织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
在心理学和社会科学中,控制是指个体或群体对自身行为和情绪的管理和调节能力。
这种控制通常与自我意识、自我约束和调节情绪的能力相关联。
在心理治疗和咨询中,帮助个体提高对自身行为和情绪的控制能力,是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和改善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
在环境科学和生态学中,控制通常指的是对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管理和减少。
例如,控制空气和水污染可以通过监测和限制工业排放、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和工业实践,以及推动环境保护政策的实施来实现。
从以上的几个领域中可以看出,控制在现代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
控制的概念和方法不仅有助于提高工程、计算机、管理和环境方面的效率和效果,还有助于个人和社会的稳定和自主发展。
然而,控制也可能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在工程和技术领域中,复杂的系统和非线性特性可能导致控制过程出现意外的结果和行为。
控制的名词解释
![控制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93e7c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5e.png)
控制的名词解释控制是一个广泛被使用的词汇,常常用来描述各个领域中的行为、过程和作用。
虽然控制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和应用,但总体而言,控制通常指的是通过某种手段或方式来管理、驾驭、调整或限制某些对象或现象的过程。
在工程和技术领域,控制通常指的是对系统、设备或机器等进行操作和调节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过程。
比如,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监测并调整工业过程中的各种参数,以确保生产的稳定性和优化效率。
这种控制基于精确的传感器和反馈机制,通过计算机或其他控制设备实现,使得人们能够更加高效地管理和操作复杂的生产系统。
而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领域,控制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思维、情绪和行为进行管理和调节的能力。
通过个人内部的控制机制,人们能够自觉地掌控自己的思考、情感和个性,以便适应环境和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种内部控制常常与外部控制形成对比,外部控制指的是个体对自己的生活和行动无法自主决定的感觉,而感到受到他人或环境的支配和影响。
在生物学中,控制是指生物体对自身生理和行为活动的调节和协调。
这个过程涉及多种复杂的机制,包括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等。
生物体通过这些控制机制来确保自身的生存和适应能力,以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性和平衡。
除了工程、心理学和生物学领域,控制还在其他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经济学中,控制可以指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和管理,以实现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在社会学中,控制可以指对社会行为、价值观和文化传承的调控和引导。
在教育学中,控制可以指学校和教育机构对学生行为和学习过程的管理和引导。
在环境保护领域,控制可以指对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限制和管制。
总的来说,控制是一个涵盖广泛的名词,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科学研究、技术应用还是人类社会和个体生活,控制都是实现目标、保持平衡和优化效果的关键因素。
控制的方式和手段多种多样,但其本质是通过调控和管理来影响和改变某些对象或现象,以达到预期的结果。
因此,对控制的深入理解和应用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运行规律,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更强大的支持。
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精品PPT课件
![控制的概念与作用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1d341a06137ee06eef91847.png)
二、控制的概念及其完整的含义
(一)控制的概念
1、狭义概念:按照计划标准衡量所取得的 成果,并纠正所发生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 实现。
2、广义概念:包括纠正偏差和修改标准两 方面内容
I
D
P1 P P2 T
▪ 学生讨论: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
偏差轨迹 纠正行动
适度控制?
图6.3 纠正偏差时误的比较
二、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
1、具有明确的控制目的 2、具有及时、可靠、适用的信息 3、具有行之有效的行动措施 ▪ 学生讨论: 你能举出一个没有使用任何控制 的组织吗?
案例分析——案例6.1 西湖 公司的控制方法
1、外在控制—单位或个人的工作目标和标准的 制定,为保证目标和标准的顺利实现而开展的控 制工作。
2、内在控制—自动控制或自我控制
3、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 进行控制的形式。
4、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之间并不 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控制的形式。
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
期举行一次由各部门经理和顾客参加的管理会议。要
求各部门经理在会上提出自己本部门在当月的主要工
作目标和经济来往数目。同时他特别注意资产回收率、
销售边际及生产成本等经济动向。他也注意人事、财
务收人和降低成本费用方面的工作。
返回
自我评估
你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放弃控制
第三节、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一、负馈控制与正馈控制
(二)控制的完整含义
由管理人员对组织实际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目 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控制的名词解释
![控制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75ae836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f.png)
控制的名词解释控制(Control)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某种对象、过程、系统或环境进行调节、管理或指挥的过程或方法。
它是一种能力,通过该能力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影响和改变事物的状态和行为。
控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和概念:1. 管理:控制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管理和调控,通过决策和干预来达到预定的目标。
在管理中,控制是管理职能的一部分,通过制定规则、监督和评估来确保工作的进展和实现目标。
2. 调节:控制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调节和平衡,通过变化和调整来使其接近某一理想状态。
在生物系统中,控制是维持体内稳定状态的重要机制。
例如,人体的温度、血压和血糖等都通过生理调节机制来保持恒定。
3. 指挥:控制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指挥和指导,通过发出命令和指示来使其按照特定的要求进行活动。
在军事中,控制是指挥部对部队、战略和战术的指导和调度,以达到战斗胜利的目标。
4. 影响:控制可以理解为对事物的影响和改变,通过行为、力量或信息等手段来引导和影响事物的发展。
例如,人们通过舆论控制来影响公众的视听、思想和价值观,实现舆论引导和舆论控制的目的。
控制可以分为自我控制和外部控制两种形式。
1. 自我控制:指个体对自身行为和情绪的调节和控制。
自我控制是一种内在的能力和素质,它包括对自己的意志力、情绪管理、自律和自省等方面的控制。
2. 外部控制:指对他人或物体进行的管理和控制。
外部控制可以通过命令、规章制度、约束力和激励等手段来实现,例如政府对社会行为的管理和调节,以及公司对员工工作的管理和指导等。
控制在各个领域和层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社会组织和个体行为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控制可以提高效率、保障安全、维持秩序和实现目标,但也可能带来权力滥用、自由受限和创新受阻等问题。
因此,在实践中,对于控制的正确理解和适度运用是十分重要的。
控制的名词解释解释
![控制的名词解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c2ccf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69.png)
控制的名词解释解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和使用“控制”这个词汇,它是一个非常常见且重要的名词。
然而,对于“控制”的准确理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晰地阐述出来。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控制”这一概念进行解释,并探讨它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控制的定义及基本概念控制作为名词,可以指代多个不同的含义。
一般来说,控制是指对于某一事物、过程或系统的管理和调节。
它可以通过一系列行为、手段或措施来实现。
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使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的状态、目标或效果。
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控制是指在实验或观察中,通过改变某些变量或条件,以期产生特定结果或验证某一假设。
例如,在生物学实验中,研究者可以通过控制变量,比如温度、光照等,来观察生物的生长情况。
在工程学和技术领域中,控制是指对于某一设备、系统或过程的监控和管理。
例如,自动化控制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执行器,测量和调节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以确保设备运行在稳定的状态下。
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控制则更多涉及人的行为和组织。
例如,管理学中的组织控制是指企业或组织对员工行为和业务流程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组织的目标和利益得以实现。
二、控制的应用领域和意义控制作为一个普遍的概念,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意义。
以下将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
1. 自然界中的控制在自然界中,控制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机制。
生态系统通过控制捕食者数量、食物链的平衡等方式,维持着生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
此外,自然界中的调节机制,如恒温动物对温度的控制,植物对光合作用的调节,都是为了保持生物体的正常生存。
2. 技术和工程中的控制在技术和工程领域,控制是确保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工厂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生产过程能够高效、精确地进行。
此外,电力系统、交通系统、通信系统等也都依赖于精细的控制来维持运行的稳定性。
3. 社会组织中的控制在社会科学领域,组织控制是管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通过设立合适的管理体系、控制措施和规范制度,组织可以有效地控制人员的行为和协调各项业务,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的竞争力。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6f847b7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7d.png)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控制是指对事物、情况或活动的管理和指导,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预期的目标。
控制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能够确保组织及其成员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实现既定的目标和计划。
控制的作用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控制通过对组织内部不同层次的活动进行检验和评估,确保组织所有的活动都能够朝着既定的目标和计划发展。
通过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偏离目标的行为,采取纠正措施,使组织能够更加高效地实现其目标。
2.提高工作效率:控制可以及时获取并分析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防止问题扩大和影响其他工作。
通过控制,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减少错误和浪费。
有了控制的作用,组织可以更好地配置资源,合理分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3.优化资源利用:控制能够对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和利用,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利用。
通过对资源的控制,可以避免资源的浪费和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节约成本。
同时,通过控制还可以预测需求和资源的供应,做到合理的资源配置。
4.提高组织的适应能力: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可以使组织更加敏捷地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
通过及时的控制和调整,组织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保持灵活性和适应性,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和调整,确保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5.促进团队合作:控制对团队管理非常重要,可以明确团队的方向和目标,并对团队成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指导。
通过对团队成员的控制,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协调,避免冲突和摩擦,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
控制的实施需要以下几个步骤:1.设定目标和标准: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标准是控制的第一步。
通过设定目标和标准,可以明确要控制的方向和内容,为后续的控制工作提供依据。
2.收集和分析信息:控制需要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以了解当前的情况和进展。
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偏离目标的行为或现象,并准确判断其影响和原因。
3.比较与标准的差距:将收集到的信息与预设的标准进行比较,确定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
控制的概念及意义
![控制的概念及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70cfd36a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83.png)
控制的概念及意义控制是指对事物的运行、发展和结果进行调整和管理的过程。
它是为了实现目标、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和稳定性而进行的活动。
在各个领域,控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控制的意义在于实现目标。
无论是个人、组织还是社会,都有一定的目标和期望,而实现这些目标需要通过控制来调整和管理各种资源。
以企业为例,企业的目标可以是实现盈利,提高市场份额,开发新产品等等。
通过控制各个环节的经营活动,确保企业按照既定的目标和策略运行,能够更好地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其次,控制的意义在于提高效率。
在各种工作和生产过程中,控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资源、时间和能力,使得工作和生产过程更为高效。
例如,通过控制生产工艺、生产线和员工的行为,企业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在个人生活中,时间管理就是一种控制的方式,通过合理分配和调控时间,提高工作和生活的效率。
再次,控制的意义在于保证质量。
无论是生产产品还是提供服务,保证质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控制工艺、设备、原材料等各个环节,可以对产品和服务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
例如,在制造业中,通过控制产品的生产过程,可以排除产品的缺陷,提供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
在服务行业,通过控制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可以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提升品牌形象。
此外,控制的意义还在于保持稳定性。
在复杂的环境和条件下,事物往往面临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通过控制可以保持系统的稳定性。
比如,金融市场中的风险控制,通过监管和制定规则,可以限制市场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
在组织管理中,控制可以帮助组织应对外部环境变化,防止各种风险和突发事件对组织的影响。
总的来说,控制是管理和调控事物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法,意义重大。
它可以帮助实现目标、提高效率、保证质量和稳定性。
在各个领域中,控制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控制的方法包括制定规范和标准、监测和测量数据、制定控制制度和流程、以及通过反馈和调整来实现。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
![控制的含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0895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2.png)
第3节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二、控制工作的专业分类
1、库存控制
6、内部和外部 审计
控制工作 专业分类
5、人事管理 控制
4、预算控制
2、进度控制 3、质量控制
第4节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一、控制应该同计划与组织相适应
控制
-
控制
第1节 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第2节 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素 第3节 管理控制的类型和方法 第4节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导入案例
导入案例介绍了一家商店的经理对自己的下属 列出了工作的标准,比如每天接待200名顾客; 上班时间不许随意离开工作岗位等。
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可以依靠控制这 项职能对下属的工作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控 制来检查实际工作和计划之间是否存在偏差。
(1)信息是及时的吗? (2)测量单位是适宜的吗? (3)收到的信息有多大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信息是否适用有效,即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有用
处吗? (5)信息是否送给了需要该信息的权力机构?
第2节 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 素
2. 测量实绩与界定偏差
在获取有关实际工作绩效方面的信息时,需要 全面考虑:
(1)衡量的项目 (2)衡量的方法 (3)衡量的频率 (4)衡量的主体
第2节 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 素
从控制过程的步骤分析中可以看出,有效地控制活动 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 具有明确的控制目的 控制工作的目的性,可以表现为使实际成绩与控制标 准、目标相吻合,或者使控制标准、目标获得适时的 调整。
第2节 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 素
2. 具有及时、可靠、适用的信息。信息是控制的基础。只 有掌握了有关执行偏差或环境变化的足够信息,管理者才有可能 作出有针对性的决策来。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
![第六章 管理的控制职能](https://img.taocdn.com/s3/m/9b63a7204431b90d6c85c7af.png)
第六章管理的控制职能一、控制的一般理论。
(一)控制的含义与作用:·含义:管理中的控制是指管理者为保证实际工作与计划一致,有效实现目标而采取的一切行动。
·作用:1控制能保证计划的实现,这是控制最根本的作用。
2控制可以使复杂的组织活动协调一致、有序地运作,以增强组织活动的有效性。
3控制可以补充与完善期初制定的计划与目标,以有效的减轻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组织活动的影响。
4控制可以实时纠正,避免和减少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
(二)控制的必要性和基本原理。
1、环境的变化——企业外部的一切环境都在无时无刻发生着变化。
2、管理权力的分散——企业的分权程度越高,控制就越有必要。
3、工作能力的差异——即使企业制定了全面完善的计划,经营环境在一定时期内也相对稳定,对经营活动的控制仍是必要的。
4、控制的基本原理(1)任何系统都是由因果关系链联结在一起的元素的集合。
元素之间的这种关系叫做“耦合”。
(2)为了控制耦合系统的运行,必须确定系统的控制标准Z。
(3)可以通过对系统的调节来纠正系统输出与标准Z之间的偏差,从而实现对系统的控制。
(三)控制系统的构成:控制系统是指由控制主体、控制客体和控制媒体组成的具有自身目标和功能的管理系统。
控制的主体:在管理过程中,控制主体是指各级管理人员及其所属的职能部门,控制主体管理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决定组织内控制系统作用大小的决定因素。
控制的客体:一个组织的全部行为活动构成控制的客体。
控制的媒体:控制主体对控制客体的作用需要适当的媒介物进行传递,这样的媒介物就称之为控制的媒体。
(四)控制系统运转的基本要求:1、要以明确的切实可行的组织目标和计划作为开展控制工作的基础。
2、要有专职的控制职能部门和人员坐位实施控制工作的组织保证。
3、要有健全的信息反馈渠道。
4、要有一套符合组织目标和计划的要求且切实可行的控制标准。
5、要科学的选择控制点。
6、要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组织活动中的问题。
大一管理学控制知识点
![大一管理学控制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06001e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ef.png)
大一管理学控制知识点管理学控制是组织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有效的控制可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达成,确保各项工作按照既定计划有序进行。
在大一的管理学学习中,对控制知识点的了解和掌握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大一管理学控制知识点,以帮助同学们全面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概念。
一、控制的概念及作用控制是指通过比较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的差距,对绩效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和改进组织活动的过程。
控制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 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控制可以帮助组织管理者及时了解组织的绩效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从而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2.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控制可以对组织的工作进行规范和监督,防止资源浪费和低效率的工作发生,提高工作效率。
3. 促进组织学习与创新:控制可以通过对组织绩效的反馈和评估,促进组织的学习和改进,从而推动组织的创新与发展。
二、控制的过程和环节控制过程是指完成控制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连续且相互关联的活动。
通常包括以下环节:1. 确立控制标准和指标:在进行控制前,首先需要明确控制的目标和标准,以及用于度量绩效的指标。
2. 收集和记录绩效数据:通过收集和记录相关的绩效数据,比如销售额、生产成本、客户满意度等,来了解实际绩效。
3. 比较和评估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的差距:将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进行比较和评估,以了解当前的绩效状况和差距。
4. 采取控制措施:根据实际绩效与预期绩效的差距,确定需要采取的控制措施,包括正向调整和纠正性措施。
5. 监督和反馈:对控制措施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和反馈,及时了解控制效果,以便对控制进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三、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在进行管理学控制时,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来实现控制的目的。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和技术:1. 预算控制:通过编制和执行预算,对组织的各项活动进行控制。
预算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合理安排资源、分配经费,并对绩效进行评估和控制。
2. 内部控制:通过建立内部控制制度,规范组织的各项活动,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和风险的控制。
control用法
![control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8d3444e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4.png)
Control的用法1. 控制的定义和概念控制(Control)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活动和手段,对事物或过程进行监督、调节和指导,以达到预期目标的过程。
控制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功能,它可以帮助组织实现预定的目标,并确保组织运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在管理学中,控制是一个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概念,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金融管理等。
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需要通过控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2. 控制的作用和重要性控制在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可以帮助组织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2.1 目标导向控制可以确保组织朝着既定目标前进。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并对实际情况进行监测和调整,可以使组织始终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
2.2 资源优化控制可以帮助组织合理分配资源,避免浪费和低效率。
通过对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优化。
2.3 风险管理控制可以帮助组织降低风险并应对不确定性。
通过监测和评估风险,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调整,可以减少损失并提高组织的抵御风险的能力。
2.4 组织效能控制可以提高组织的效能和效率。
通过监测和评估工作流程、员工表现等方面的情况,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绩效。
3. 控制的基本过程控制过程包括四个基本步骤:建立标准、测量结果、比较标准与结果、采取纠正措施。
下面将逐一介绍每个步骤:3.1 建立标准建立标准是指根据预期目标和要求,明确衡量绩效的指标或标准。
这些标准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例如,在生产管理中,可以设定产品质量、生产周期等指标作为衡量标准。
3.2 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指通过收集和记录实际情况的数据或信息,对绩效进行客观评估。
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包括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实地考察等。
3.3 比较标准与结果比较标准与结果是将实际绩效与设定的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
通过比较,可以了解绩效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并发现问题所在。
控制
![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5231d01a76e58fafab003ff.png)
衡量实 际成效
系建 统立 信 息 反 馈 衡 量 成 绩
纠正偏差
选 择 纠 偏 措 施
确 立 纠 编 对 象
找 出 原 因
修订标准/目标
量度实际绩效
比较实际绩效与标准 理想
不理想
? 保持现状 作出补 偿措施
1.预算控制
•
预算的种类
预算的种类很多,但是就一个企业来说可以把各种预算 归纳为五类。 (1)收支预算 (2)现金预算 (3)投资预算 (4)实物预算
3、有畅通的信息反馈渠道。
1.根据时机、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可以把控制划分 为预先控制、现场控制(过程控制)和成果控制 (事后控制)等三种类型。
输出
输入
工作过程
前馈控制
同期控制
反馈控制
2.根据控制源的不同可划分为正式组织控制、群体
控制和自我控制三种类型。
3.根据控制信息的性质不同可划分为反馈控制和前
1、成本控制 2、质量控制 3、库存控制 四、信息网络控制 五、综合控制
节俭从来就不是个大问题,但却需要大本领才能做得彻底、
做得不留遗憾。特别是对于当今零售行业来说,利润微薄的 同时还要快速扩张,不实行低成本运营就难以生存,可谓成 本决定存亡。 百安居(B&Q),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拥有30 多年历史的大型国际装饰建材零售集团——英国翠丰集团, 从1999年进入中国内地,至今已开设了23家分店。中国公 司2004年的营业额约为32亿人民币,利润达7000万人民币, 如此财大气粗的公司却将节俭发展为一种生存哲学,在日常 的运营中阐释什么叫“细者为王”。
控制过程 控制模式 控制方法
一、控制的概念 控制是指人们根据给定的条件和预定的目的或考核 标准,通过改变和创造条件,以调整行动和计划, 纠正偏差,使事物发展按预定方向发展。 控制在管理中的作用有两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是驾驭控制 二是关卡控制
3、反馈控制—是在活动完成之后,
通过对已发生的工作结果的测定发现偏差和 纠正偏差,或者是在内外环境条件已经发生 了重大变化,导致原定标准和目标 脱离现 实时,采取措施调整计划。
四、战略控制、绩效控制和任务控制
按问题的重要性和影响程度划分:
1、战略控制—是对战略计划和目标实现程度的控制。 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不局限于矫正眼前的具体工作。 2、绩效控制—是一种财务控制,即利用财务数据来观 测企业的经营活动状况,以此考评各责任中心的工作实 绩,控制其经营行为。此种控制亦称为责任预算控制或以 责任发生制为基础进行的控制。 3、任务控制亦称业务控制——针对基层生产作业和其 他业务活动而直接进行的控制。多采用负馈控制法,目 的是确保有关人员或机构按既定的质量、数量、期限和 成本标准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
西湖公司是由李先生靠3千元创建起来的一家化 妆品公司。李先生于1984年高薪聘请雷先生接替自己 的职位,担任董事长。 雷先生上任以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行李先生 为公司制定的进人医疗卫生行业的计划;与此同时, 他在全公司内建立了一个严格的控制系统:要求各部 门制定出每月的预算报告,要求每个部门在每月初都 要对本部门的问题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案,要求每月定 期举行一次由各部门经理和顾客参加的管理会议。要 求各部门经理在会上提出自己本部门在当月的主要工 作目标和经济来往数目。同时他特别注意资产回收率、 销售边际及生产成本等经济动向。他也注意人事、财 务收人和降低成本费用方面的工作。 返回
(1)测定或预测实际工作成绩 (2)进行实绩与标准的比较 在获取有关实际工作绩效方面的信息 时,需做到:
① 衡量的项目 ③ 衡量的频率 ② 衡量的方法 ④ 衡量的主体
学生讨论: 请举例说明如何进行工作衡量?
3、分析原因与采取 措施
(1)选择纠正方式 (2)及时、迅速纠正 (3)实施适度控制I
T
D
P1 P P2
学生讨论: 请举例说明什么是 适度控制? 图6.3
偏差轨迹 纠正行动
纠正偏差时误的比较
二、控制系统的构成要素
1、具有明确的控制目的 2、具有及时、可靠、适用的信息 3、具有行之有效的行动措施 学生讨论: 你能举出一个没有使用任何控制 的组织吗?
案例分析——案例6.1 西 湖公司的控制方法
2、适应环境的变化
管理控制工作的作用
1、“纠偏”功能
2、“调适”功能
五、管理控制的基本特点
目的性 整体性 动态性 人性
第二节、 管理控制的 过程与要素
一、控制工作的基本过程 1、确立标准
(1)确定建立标准的范围 (2)选择制定标准的方法 (3)确定标准的表达形控制是使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保证。
企业活动中,由于受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变化 的影响,实际执行结果与预期目标不完全一致的 情况时常发生,这就需要通过控制进行纠偏,以 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控制是管理工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 节。
控制通过监视或监测组织各方面的活动和组织 环境的变化,保证组织实际运行状况与组织计划 要求保持动态适应,是管理过程中不可缺的职能。
二、控制的概念及其完整的含义
(一)控制的概念
1、狭义概念:按照计划标准衡量所取得的 成果,并纠正所发生的偏差,以确保计划目标的 实现。 2、广义概念:包括纠正偏差和修改标准两 方面内容
(二)控制的完整含义
由管理人员对组织实际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目 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
三、控制在管理工作循环中的地位
三、反馈控制、前馈控制和现场控制
按控制信息获取的时间划分: 1、前馈控制—事先识别和预防偏差的控制 也称预备式控制或预防式控制。前馈控制旨 在获取有关未来的信息,依此进行反复认真 的预测,将可能出现的执行结果与计划要求 的偏差预先确定出来。 2、现场控制—是一种同步、实时的控制, 即在活动进行的同时就施予控制。管理者亲 临现场进行指导和监督就是一种最常见的现 场控制活动。
五、控制工作的专业分类
1、库存控制 2、进度控制 3、质量控制 4、预算控制 5、人事管理控制
控制工作通过检查或监测计划执行中发 生的偏差以及内外环境条件出现的变化,并 进而采取处理措施,使管理工作过程成为一 个闭环的系统。 控制即是一个管理工作过程的终结,又 是一个新的管理工作过程的开始。控制是贯 穿于管理全过程的一项重要职能。
四、管理控制的目标和作用
管理控制工作的目标
1、限制偏差的累积
返回
二、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直接控制与 间接控制
按控制力量的来源划分:
1、外在控制—单位或个人的工作目标和标准的 制定,为保证目标和标准的顺利实现而开展的控 制工作。 2、内在控制—自动控制或自我控制 3、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直接接触 进行控制的形式。 4、间接控制—是控制者与被控制对象之间并不 直接接触,而是通过中间媒介进行控制的形式。
第六章 控制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管理控制的过程与要素 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管理控制的基本原则
第一节
控制的含义与作用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控制 就没有管理。
【详见案例6.1】
经过长达 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15亿美元的 哈勃太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 1990 年 4 月发射 升空。但是,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望远 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由于直径达94.5英寸 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致成像模糊。 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象预期那样清 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 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 , 在一个组织机构 中,如果没有控制将发生什么。
自我评估
你愿意在多大程度上放弃控制
第三节、管理控制的类型与方法 一、负馈控制与正馈控制
按控制目的和对象划分: 1、负馈控制—是使执行结果符合控制 标准的要求,目的就是为缩小实际情况与 控制目标的偏差。 2、正馈控制—使控制标准发生变化, 以便更好地符合内外现实环境条件的要求, 其控制 作用的发生主要体现在管理循环中 的计划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