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同步练习(八年级语文)(有答案)

论语同步练习(八年级语文)(有答案)
论语同步练习(八年级语文)(有答案)

一、基础驿站

1.给下列字准确注音。

愠( ) 罔( ) 殆( ) 诲( ) 弘( )

凋( ) 恕( ) 勿( ) 施( )

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为人谋而不忠.(2)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见贤思齐.焉(4)吾与.点也

(5)富而可求.也

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2)诲女知之乎(3)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4.下列对课文句子翻译错误的有一项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B、“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知识。)

C、“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几个人一起走路,一定有我的老师在里面。)

D、“土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5.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家经典著作之一,属于体散文,是记

录的书,共。它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辑而成。

(2)孔子,名,字,时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家、家、家。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论语》始终如一地贯穿了他的这一思想。

二、综合园地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论语〉十则》中流传至今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现孔子用于实践的思想的句子是。

(3)孔子心目中“君子”的标准是:,。

9.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B.孔子的弟子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成为孔子以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

C.《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若干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前后两章之间不一定有什么关联。

D.《论语》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从汉朝初年到五四运动以前的两千年间,它一直是学童们的一本必读书,影响很大,书中有不少语句都作为成语保留在现代汉语中。

10.儒家最早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对于这句话应该有不同的看法。联系社会个人的生活经验,谈谈你的看法。

《论语》十则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点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二章知识 点 一、原文及翻译 第一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1、译文: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径吗? 第二章 1、原文: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第三章 1、原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译文: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言论能明辨是非,到七十岁才可以随心所欲,又不会超出规矩。 第四章 1、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第五章 1、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译文:孔子说:“只学习不思考,便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有害。” 第六章 1、原文: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清苦,颜回却不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第七章 1、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部编版初中语文《论语》精华50句解析

《论语》精华50句解析 1.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没有对将来的考虑,就必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愁。 2.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要的东西,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4.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交朋友,一定要言而有信。 5.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睦相处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6.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流水一样啊!日日夜夜不停流去。 7.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是需要下功夫的。 8. 道不同,不相为谋。 立场不同、观点不同,也就不要相互商议谋划了。 9.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就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10.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遇事不困惑,五十懂得了自然规律,六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随心所欲,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 1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做老师了。 12.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团结群众但不相互勾结,小人拉帮结派而不团结群众。13.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才是明智的。14.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天子的舞蹈阵容在自己的庭院中舞蹈,这样的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呢?” 15.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听到传闻不加考证随意传播,就是抛弃了道德。 16.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明白知晓了真理,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17.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有朋友啊! 18.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第二单元论语十则练习-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1 《论语》十则 一、基础知识巩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就有道而正.焉正:正确。 B.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了解,知道。 C.愿无伐善,无施.劳施:表白。 D.知者动.,仁者静动:活动。 项,修正;B项,同“智”,聪明、明智;D项,活跃。 2.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可谓好学也已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饭疏食、饮水 D.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项,“已”通“矣”。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就有道 ..矣 ..而正焉 B.乐亦在其中 C.敝之而无憾 ..克己复礼 .. D.一日 项,古义:有道德的人。今义:有办法。C项,古义:不觉得可惜。今义:没有遗憾。D项,古义:一旦,表示假设。今义:一天。 4.默写下列名句名篇。 (1)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七十而从心所欲,不踰矩。 (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4)及其壮也,,。 敏于事而慎于言(2)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3)非礼勿言非礼勿动(4)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二、阅读能力培养 (一)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完成第5~8题。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愿:愿意。

B.敝.之而无憾敝:破,坏。 C.愿无伐.善伐:夸耀、炫耀。 D.颜渊、季路侍.侍:侍奉。 项,侍:站在身边侍奉。 6.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少者怀之 B.愿闻子之志 C.敝之而无憾 D.择其善者而从之 、C、D三项中“之”均为代词;B项中“之”为结构助词,可译为“的”。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盍各言尔志? (2)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何不各自说说你们的志向? (2)(我的志向是)老人使他安于我的奉养,朋友使他信任我,少年人使他怀念我。 8.孔子的回答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志向?(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大意对即可)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9~10题。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论语·公治长》)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9.孔子的弟子各有所长,《论语》“先进”篇以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区分,其中颜渊属于,子贡属于。 指长于应对辞令、办理外交。“政事”指管理国家,从事政务。“文学”指博学文章。第一段文字中的“回”即第二段文字中的“颜渊”,从他在孔子和子贡心目中的地位可以看出,颜渊德行高。从第一段文字看,子贡善辞令,善知人,应属“言语”一类。 言语 10.一说“吾与女,弗如也”中的“与”为连词,可断为“吾与女弗如也”。根据这样断句,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孔子的教育技巧。 ,特别注意第一段文字中“吾与女”和第二段文字中的“我与尔”,作为老师,孔子把自己和弟子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承认自己的不足,用以教化弟子;说弟子和自己修养一样高,用以勉励弟子。 ,来说明同具某种修养,或同有某种不足,体现出平等待人的教育家风度。②善于勉励。孔子自称与颜回同样具有“用舍行藏”的修养,意在勉励颜回更加精进。孔子对子贡的一番话,意在安慰子贡,并勉励他取法乎上,再加深造。 ,谁更强些?”子贡回答道:“我怎么敢和颜回相 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能知道十件事,我听到一件事只能知道两件事。”孔子说:“不如啊,我和你都不如啊!” 孔子对颜渊说:“有用我的,我就将此道推行于世,没人用我的,我就将此道藏在自己身上,恐怕只有我和你能这样了!” 三、表达能力提升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1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第一课时 基础知识达标 自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不亦说乎( ) (2)吾日三省吾身( ) (3)四十而不惑 (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5)学而不思则罔( ) (6)思而不学则殆( ) 2.请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人不知而不愠( ) (2)四十而不惑( ) (3)学而不思则罔( ) (4)思而不学则殆 ( ) (5)逝者如斯夫( ) (6)吾日三省吾身( ) 3.翻译下面句子。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 重点难点探究 (一)典型例题 探究点一:翻译句子 例题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语句的理解和翻译能力,注意“三”表示多数,“焉”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答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 点拨:采用直译法逐字逐词翻译 探究点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题2:怎样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呢? 解析:此题主要检测对文章中关键句子的分析,要从句子的内容上分析。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为“只读书而不肯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只是一味空想而不肯读书,也会有害。”此句是讲学习方法的,阐述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和思结合起来,才能学有所成。 点拨:从“学”和“思”两方面分析。 (二)探究问题 问题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积累词语: (1)人不知而不愠愠:_________________ (2)不亦说乎说:_________________ (3)吾日三省吾身省:_________________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________________ (5)学而不思则罔罔: _________________ (6)思而不学则殆殆:_____________________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_____________ (8)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_______ (9)逝者如斯夫逝:_________________ (10)博学而笃志笃: 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再读课文,研讨问题。 3.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各体现在文中哪几章中?试举出例子加以说明。 4.课文主要涉及了哪几方面的人生道理?请分别加以概括。 问题三:背诵全文,积累成语。 5.总结归纳《论语》中出现的成语。 当堂达标训练. (一)基础达标 1.看拼音写汉字。 曲gōng( ) 四十而不huò( ) 学而不思则wǎng( ) 一dān( )食博学而dǔ( )志思而不学则dài ( ) 2.课文默写。 (1)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不习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饭) B.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趣)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 (二)精段阅读 阅读1—5章,回答下面问题。

[附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练习:《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

《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 ..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 ..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乎() 5.吾日三省 ...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 ...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 ...饮水.()()() 19.曲肱而 ...枕之()() 20.不义 ..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 ..而从之() 24子在川上 ..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 ..可夺帅也()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 ..而近思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 ..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 ..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 ..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 5.可以 ..为师矣(古义:;今义:) 六、一词多义 1.为: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2.而: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中学七年级语文上册《论语十则》同步练习(5) 新人教版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5)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不亦说()乎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学而不思则罔()④吾日三省吾身() 2.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①有朋自远方来()②人不知而不愠() ③思而不学则殆()④传不习乎() 3.翻译下列短语。 ①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温故而知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见贤思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任重道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而”字有两种用法:顺接和转接。下列句子中的“而”:①表顺接关系的有________,②表转接关系的有________。 A.学而时习之B.人不知而不愠 C.温故而知新D.敏而好学 E.学而不思则罔F.择其善者而从之 G.学而不厌 5.填空。 ①《论语》主要是记录春秋时期________、________言行的书,内容涉及政治、文学、哲学、________以及________的道理等多方面,是__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 ②孔子,名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__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_ _______家、________家。 ③朱熹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合称为“四书”。 (一)语段点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人”指三个人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二)迁移过关 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选自《论语·为政》)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选自《论语·述而》)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论语十二章》知识点总结练习及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论语》共二十篇。与、、并称“四书”。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不惑.()不逾矩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 ..而枕.()()()好.之者()笃.志() 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吾身()()..乎() 5.吾日三省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9.四十不惑.()10.不逾矩.()()11.温故.而知新.()()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14.可以 ..为师矣()()()15.人不堪.其忧()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18.饭疏食饮水 .....()()() 19. 曲肱而枕之 .....()()20.不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22.三人 ..行必有我师焉()()23.择其善.者而从之()24子在川.上曰()25..逝.者如斯夫()()26.不舍昼.夜() 27.三军可夺帅也()28..匹夫 ..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30.切问而近思()()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青岛二中2019-2020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论语》十二章 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君子食无. 求饱 “无”同“ ”, 。 2.知. 者不惑 ~ “知”同“ ”, 。 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焉{ ①见贤思齐焉 ②就有道而正焉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2.其{ ①其“恕”乎 ②请问其目 ③吾其还也 ④君知其难也 ⑤其一犬坐于前 3.而{ ①人而不仁 ②任重而道远 ③死而后已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⑤夜缒而出 " 4.之{ ①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②子犯请击之 ③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④辍耕之垄上 5.如{ ①如礼何 ②沛公起如厕 ③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④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⑤宗庙之事,如会同

6.兴{ ①《诗》可以兴 ②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③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一日.. 克己复礼 : 古义: 。 今义:一天;有一天。 2.文质彬彬,然后.. 君子 古义: 。 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 3.《诗》可以.. 兴,可以观 古义: 。 今义:助动词,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表示值得。 4.小子.. 何莫学夫《诗》 古义: 。 … 今义:男孩子;人(用于男性,含轻蔑意)。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就有道而正. 焉 2.见贤.思齐. 焉 ~ 3.见不贤而内. 自省也

4.君子食.无求饱 > 5.譬如平.地 6.请事.斯语矣 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 1.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句式: 译 文: 2.敏于事而慎于言。 句式: 。 译 文: 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句式: 译 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 《论语十二章》练习及答案

2020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不亦说.乎()不愠.()三省.吾身()传.不习乎() 不惑()不逾矩 ..()()不思则罔.()不学则殆.() 一箪.食()曲肱 ..而枕.()()()好.之者()笃.志()三、解释加点词语 1. 学而时习 ..之() 2.有朋自.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乎() 5.吾日三省 ...吾身()() 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 12.学而不思则罔.() 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 ...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18.饭疏食 ...饮水.()()() 19.曲肱而 ...枕之()() 2020义.而富且贵() 21.于.我如浮云() 2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3.择其善者 ..而从之() 24子在川上 ..曰() 25.逝.者如斯.夫()() 26.不舍.昼夜() 27.三军 ..可夺帅也() 28.匹夫 ..不可夺志也() 29.博学而笃.志() 30.切问 ..而近思 ..()() 四、通假字 1.不亦说乎通,意思是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通,意思是 五、古今异义词语 1.学而时习 ..之(时,古义:;今义:。习,古义:;今义:) 2.吾日三 ..省吾身(日,古义:;今义:。三,古义:,今义:) 3.温故.而知新(古义:;今义:) 4.择其善者 ..而从.之(善者,古义:;今义:。从,古义:;今义:。)

八年级下论语

龚滩中学八年级论语复习资料汇编

《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引语】 本篇包括14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生而知之”;“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本篇主要谈论的问题包括孔子及其学生的政治活动、与人相处和结交时注意的原则、君子的三戒、三畏和九思等。 1、季氏将伐颛臾。孔子曰:“求!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孔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3、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5、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 6、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7、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8、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 9、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10、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_1

《外国诗两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题 1、给加粗的字注音。 虔信()慰藉()镶嵌()晨曦() 瞰望()深邃()河水潺潺()黝黑() 2、写出下列形近的字读音并组词。 凄()()耀()() 萋()()曜()() 稻()()畔()() 蹈()()判()() 滔()()叛()() 3、解词。 慰藉: 镶嵌: 深邃: 晨曦: 沐浴: 瞰望: 虔信: 黝黑: 4、选词填空。 虔信虔诚

⑴破除迷信,()科学。 ⑵许多人都()地相信佛教。 惦记惦念 ⑴老人()孩子。 ⑵老师总是()着班级。 混浊污浊 ⑴小河里的水十分()。 ⑵排污管内排出()的城市废水。 5、文学常识。 ⑴莱蒙托夫是文学史上的天才作家之一,被别林斯基誉为“”。除此之外,还有先与他、被果戈理和别林斯基尊为“民族诗人”的普希金,以及后与他、被高尔基誉为“民族诗人”的叶赛宁。我们曾经学过的后面两位诗人的作品分别是:和。莱蒙托夫的《》哀悼了普希金这轮俄罗斯诗歌的太阳的陨落,这首诗宣告了反对暴政的伟大诗人──莱蒙托夫的诞生。莱蒙托夫在诗歌、小说和戏剧等文学领域都有独特的建树。 ⑵兰斯顿·休斯,是国著名的黑人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和政论家。他是20世纪20年代哈莱姆文艺复兴的杰出代表,被誉为“”。 二、强化提高题(5到8道阅读理解题) (一)阅读莱蒙托夫的《祖国》,回答问题。 我爱祖国,但却用的是奇异的爱情! 连我的理智也不能把它制胜。

无论是鲜血换来的光荣, 无论是充满了高傲的虔诚的宁静,无论是那远古时代的神圣的传言,都不能激起我心中的慰藉的幻梦。但是我爱──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它那草原上凄清冷漠的沉静, 它那随风晃动的无尽的森林, 它那大海似地汹涌的河水的奔腾,我爱乘着车奔上那村落间的小路,用缓慢的目光透过那苍茫的夜色,惦念着自己夜间住宿之处,迎接着道路旁点点微微颤动的灯火。 我爱那野火冒起的轻烟, 草原上过夜的大队车马, 苍黄的田野中小山头上, 那一对闪着微光的白桦。 我怀着人所不知的快乐, 望着堆满谷物的打谷场, 覆盖着稻草的农家草房, 镶嵌着浮雕窗板的小窗, 而在有露水的节日夜晚, 在那醉酒的农人笑谈中,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

1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论.语(lún) 不亦说.乎(yuè) 人不知而不愠.(yùn) 三省.吾身(xǐng) 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一箪.食(dān) 曲肱.而枕之(ɡōnɡ) 博学而笃.志(dǔ)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2)人不知而不愠.愠:生气,恼怒 (3)吾日三省.吾身省:自我检查、反省 而不忠.乎为人谋:替人谋划事情 (4)为.人谋 .. 忠:竭尽自己的心力 (5)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信:诚信 (6)传.不习乎传:传授,这里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7)三十而立.立:立身,指能有所成就 (8)四十而不惑.惑:迷惑,疑惑 (9)五十而知天命.命:命令 逾:越过矩:法度 (10)不逾矩 .. (11)学而不思则罔.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思而不学则殆.殆:疑惑 (13)人不堪.其忧堪:能忍受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喜爱,爱好 (1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以……为快乐 (16)饭.疏食,饮水饭:吃 (17)择其善者 而从之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

(18)子在川.上曰川:河流 (19)逝.者如斯夫逝:往、离去 (20)三军可夺.帅也夺:改变 (21)博学而笃.志笃:坚定 (22)切.问而近思切:恳切 (23)仁.在其中矣仁:仁德 3.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D ) A.择其善者而从之.B.学而时习之. C.下车引之.D.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解析:A、B、C三项均为代词,D项是动词,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 A.又要编杂志,又要跑发行,老李整天忙得不亦乐乎 .... B.王明的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老师指出他基础不牢固的弱点,教导他学习应该常。 温故知新 .... C.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 .... 。 D.遇事必详加考虑,而后与人商议,择善而从 .... (解析:C.“逝者如斯”形容时光、事情的消逝如同河水流去般迅速。用于此处属望文生义。)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家不了解我,并不因此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做老师了。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中英文双语对照

初中语文-论语十则-中英文双语对照 1.1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譯文】孔子説:“學了,然後按一定的時間去實習它,不也高興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處來,不也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嗎?” 1.1 Confucius remarked, "It is indeed a pleasure to acquire knowledge and, as you go on acquiring, to put into practice what you have acquired. A greater pleasure still it is when friends of congenial minds come from afar to seek you because of your attainments. But he is truly a wise and good man who feels no discomposure even when he is not noticed of men. " 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1.2 有子有子——孔子學生,姓有, 名若,比孔子小十三歲 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仁之本與!? 【譯文】有子説:“他的爲人,孝順爹娘,敬愛兄長,却喜歡觸犯上級,這種人是很少的;不喜歡觸犯上級,却喜歡造反,這種人從來没有過。君子專心致力於基礎工作,基礎樹立了,‘道’就會產生。孝順爹娘,敬愛兄長,這就是‘仁’的基礎吧!” 1.2. A disciple of Confucius remarked, “A man who is a good son and a good citizen will seldom be found to be a man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over him; and men who are not disposed to quarrel with those in authority will never be found to disturb the peace and order of the State. "A wise man devotes his attention to what is essential in the

(完整word版)论语十则练习题及答案

学习是一个边学新知识边巩固的过程,对学过的知识一定要多加练习,这样才能进步,所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论语十则练习题,供大家参考。 1、孔子,名,字,时期伟大的家、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为。 2、解释加粗的词。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诲女知之乎是知也择其善者而从之 士不可以不弘毅死而后已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勿施于人 3、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由此可以看出,他是怎样看待“学”与“习”的? 4、为什么说“人不知而不愠”的人就可以称其为“君子”? 5、“温故而知新”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从中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6、你是如何理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结合你日常的学习生活,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7、下面两则内容能给我们什么启示?请写出来。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强调的是什么? 9、第十则强调的是什么?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10、孔子认为“士”应该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11、结合你对《论语》十则内容的理解,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 12、按原文默写。 (1)孔子论述个人修养的句子:,。 (2)孔子论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3)孔子认为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句子:,。 (4)孔子所提倡的儒家待人接物处世之道的句子:,。 (5)孔子论述新旧知识联系的句子是:。 (6)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 (7)曾子认为“士”应当具有的品质和责任是:,。 13、出自第六则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常用义是什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论语九则教案长春版

《论语》九则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论语》,积累其中的经典语句,激发学生对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师的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注重学生的个人感悟,力求达到对所选内容的个性化解读,达到用经典文化有效指导思想、生活的目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汲取精华思想,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每一则选言的含义。 教学难点 能深入理解每一则选言所传达的思想。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自学前四则 自学要求如下: ①读准音,在文中圈画应积累的生字并标记读音。 ②读顺文,能够准确划分句子内部的停顿,流畅、清晰地朗读课文。 ③读懂意,知道一些词语在句中的意义,并能够了解文章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最近,你随意地走入哪一家书店都会看到这样的书籍:《于丹〈论语〉心得》《人味孔子》《孔子传》《论语新解》《学而时习之》《丧家狗——我读〈论语〉》等等,显而易见,在我们的生活中已掀起了一股学习《论语》,走近孔子的热潮,面对这股热潮,你有哪些思考呢?(学生可以各抒己见,如:时代呼唤着君子;经典文化必须传承;学习《论语》,增长智慧等。)孔子是中国五千

年历史文化中承前启后的第一人,也是对中国历史文化及民族精神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文化巨人,他不仅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条大河,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江河的源头之一。而《论语》里边更多的内容已经成为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或者早已化作千年不易的做人与行动的准则,或者已经成为学习、处世与生活的智慧。其实孔子离我们很近,《论语》和我们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就再来品读《论语》选言。 二、充分诵读。 1.教师范读。(教师的朗读要起到示范的作用,感情充沛,让学生领悟文言篇章的诵读技巧。)2.学生自由朗读。(学生的自由朗读,除读准字音外,也要把握好语速、节奏。) 3.以小组为单位比赛诵读。 4.学生个人朗读。 5.男女生分别读其中的几则,如第一、三、五、七、九由男生来读,其余由女生来读。 6.全体齐读。 三、结合书下注释以及工具书着重理解前四则的内容。 1.要求学生在理解前四则内容时及时记下自己的感悟。 2.要求学生及时标注在阅读过程中的困惑之处,提醒自己在交流时重点记忆。 四、精讲前四则的内容。 1.在阅读前四则之后,你是否发现了这四则的共同之处? 这四则所谈论的都是孝道。 2.在这四则中,你对哪一则的感触最深?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则:子女的成长无时无刻不牵动着父母的心,心情高兴与否,吃饱穿暖与否,事业通达与否,与人交往顺利与否等等。面对父母的担忧,为人子女,能做到的就是减少父母的忧虑,安排好自己的生活,因为很多事情凭借个人的努力,是可以让父母少担忧,少操心的,也许只有身体的疾病,是个人的力量所改变不了的,所以这一则实际上是在提醒我们为人子女要想行孝就要谨慎持身,这样就可以让父母放心、安心,少挂心。 第二则:世人对尽孝的理解是肤浅的,认为只要是养父母终天年就是孝道,牲畜也有人养,怎么能依据是否有所养就是孝道呢?“不敬”,即不发自内心地孝敬父母,就不是真正的孝道。在我们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人都为了更好地生存而疲于奔命,物质生活是很富有,孝敬父母的方式也越来越倾向于公式化,给老人足够的零花钱,给老人舒适的住房,给老人电脑、电视、电话、音响来排遣寂寞,根本不知道老人内心真正的需要,这怎么能算做是孝敬呢?不能想老人之所想,急老人之所急,不能发自内心地对老人怀有敬重、敬畏之心,这又怎么是孝呢?

《论语》练习题及答案

论语十二则》试题 一、填空 1、《论语》是 ____________ 家经典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记录。孔子,名 _________ ,字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末期思想家、政治家、 ______________ 家,是 ________ 家的创始人。《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并称。 2、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举办,热情好客的山东人民用《论语》中的“ ,”这句话来欢迎全国各地的运动健儿。 3、《弟子规》中有句经文:“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则警。”《论语十则》中也有与之意思相近两句: “ ,。” 4、讲述学思要结合,要辩证地对待学思之间的关系的句子是 5 、子曰:“ ,不亦说乎?,不亦乐乎?,不亦君子乎?” 《学而》 6、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 7、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 ,可以为师矣。”《为政》 8、子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9、子曰:“ 贤哉,回也!,,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雍也》 11 、子曰:“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述而》 12、子曰:“三人行,。, ”《述而》[来源: 学,科,网Z,X,X,K] 13、子在川上曰:“,不舍昼夜。”《子罕》 14、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子罕》 15、子夏曰:“,,仁在 其中矣。”《子张》 二、感知与品味1.孔子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有哪些主张?结合本文分析。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中“君子”的含义是什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试理解现实生活中的“君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七年级语文上册 论语十二章 教案

《论语》十二章 【教学目标】: 1、能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知大意,体验人物 2、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 3、当堂背诵,积累成语警句 4、通过朗读揣摩,感受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5、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学会修身做人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初步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疏通课文,理解大意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验孔子的教育思想和人格魅力 2、当堂背诵,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价值。 2.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能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3.理解、运用其中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培养学生的文言翻译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学请诊断 1.教师导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的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2.初读课文,扫清语言障碍。特别注意加点字的音行、形、义。 人不知而不愠.(yùn)学而不思则罔.(wǎng) 思而不学则殆.(dài) 不亦悦.乎(yuè) 传.不习乎 (chuán)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hào) 3.孔子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被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论语十二章》经典练习题

篇目二《论语十二章》 一、阅读《论语十二章》,回答下列问题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1.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论语》与《》、《》、《》并称“四书”。共二十篇。(“五经”指的是:《诗经》、《书》、《礼》、《易》、《春秋》)(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字,时期人,春秋末期的、、,思想的创始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子与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并称“”。 2.解释加点词语 (1)学而时习 ..之()() (2)有朋自 ..远方来()() (3)人不知.而不愠.()() (4)不亦君子 ..乎() (5)吾日三省 ...吾身()()()(6)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7)传.不习乎() (8)三十而立.() (9)四十不惑.() (10)不逾矩 ..()() (11)温故.而知新.()() (12)学而.不思则罔.()()(13)思而不学则殆.() (14)可以为 ...师矣()()() (15)人不堪.其忧() (1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17)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