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水平国际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水平国际比较研究

作者:贾桓宇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12期

摘要:社会保障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范围内社会成员享受社会保障经济待遇的高低程度。社会保障水平作为社会保障系统中的关键要素,不仅直接反映社保基金的供求关系,而且间接反映着社会保障体系的运行状况。对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国际比较,有利于发现社会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差距,优化保障水平,最终使人民生活安居乐业、社会更加稳定有序。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范围;支出水平;适度;国际比较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2-000-01

一、社会保障支出范围的比较

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时期,社会保障支出的项目和内容都可能有所差异。不过,各国对于社会保障的支出范围还是有一定的界定,各国的社会保障项目有共同的参考范围和指标。如:几乎所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都有面向劳动者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面向低收入者的基本社会救助项目等。

从具体国家来说,英国、瑞典、芬兰、丹麦、挪威、日本、德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中国、智利都设立了包括养老、残疾、死亡、疾病、医疗护理、工伤、失业、家庭津贴等社会保障项目,绝大部分国家在疾病保险方面除了提供基本保险外还提供医疗和住院治疗保障。其他国家如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仅设立了养老、工伤项目,菲律宾没有设立失业和家庭津贴项目,科威特只设立了养老保险,相对来说都不尽完善。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首先,长期风险项目比如老年、死亡遗属、工伤保险等,绝大多数国家都作为一项具体的社会保障支出项目进行设立。其次,社会保障支出范围与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是紧密相关的。经济发展速度快的国家,一般支出水平高、公平性也较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较强的经济后盾做支撑,社会保障只能停留在基本阶段。

二、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比较

社会保障支出水平是反应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衡量的指标主要有社会保障的工资比重系数、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比重系数、社会保障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系数三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是社会保障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系数,这个系数是用一国或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不仅容易获得和计算,而且可以从总体上反映社会保障支出水平状况,有利于国家间进行对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保障支出水平在各个国家都呈现上升趋势。对于英国、瑞典、丹麦这些国家福利型的社会保障模式来说,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

总值的比重都在20%以下,但自1975年开始已超过20%,瑞典在2003年已达到34.3%,这可以明显看出高福利国家在社会保障支出方面支出加速,也可推论出这些国家的财政状况存在着巨大压力。

对于美国、日本等自保公助型国家来说,社会保障支出一直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以美国为例,1975年、1980年、1985年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8.6%、17.8%、19.2%。随着社会的发展,2000年以来,到达23.7%左右。日本则是在19%左右。不过对于法国、德国等一些国家,支出增速也相对较快,有的已接近28%。

中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处于相对稳定的发展状态。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态势,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政府努力刺激经济,未出现一些西方国家的大起大落局面;在近期欧债危机等情况下,我国经济也积极调整。当前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已摆脱了过去低水平的局面。

综上来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结论。一是社会保障水平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上升。一些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最快,这也导致了所谓的“社会保障危机”。各国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符合国情的社会保障政策,使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处于相对正常的水平。二是社会保障水平不断上升的过程中,自保公助型和国家福利型模式的国家支出水平越来越接近,20世纪80年代前,福利型国家支出增长快;80年代以后,自保公助型国家开始出现较快增长。这说明社会保障水平有其合理的适度区间,也有其共同的适度标准。

三、部分发达国家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比较

社会保障从质上来说,有适度与不适度之分,即社会保障支出是否与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相适应。我们知道,社会保障支出增长速度取决于国民收入及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且不能超过这个速度。我们根据社会保障负担系数模型,进而提出社会保障水平测定模型。

从背景上来看,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期间,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正处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快速发展时期。但是由于“石油危机”和“老龄化”问题,到70那年代中后期,社会矛盾越积越多,社会保障的高支出已成为经济社会继续发展的制约因素,这就说明社会保障已经“超度”,大大超过了经济发展水平。西方国家针对这种情况,有的也进行了一定研究和改革,探讨不同老龄化程度下国家可承受的上限,其被称为“现实保障水平上线”。

对于美国、英国、瑞典、丹麦、法国、德国、日本这7个发达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在1960年,有5个国家处于“超下限”水平,只有德国一个国家社会保障水平在适度上限以上。而到了2000年,只有日本一个国家在适度水平下限以下,其他5个国家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超度”。如美国当年的实际水平是23.7%,其适度上限为17.03%,超出限度6.67%。

这些数据都表明,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水平已经超过了“现实保障水平上限”。社会保障制度的确应该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人民的生活,但不应该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

更不应该成为国家财政的压力。社会保障支出不是越多越好,超度的社会保障水平会使制度整体走向危机,影响国家的活力。

根据测算,到2015年,我国适度保障水平的上限约为14.62%,下限为12.76%。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呈现新局面,社会保障水平的发展既要体现人民需求,又要符合国家发展。一是对社会保障支出结构进行合理划分,包括面向劳动者的社会保险项目、面向低收入者的救助、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保障项目,并根据各个子项目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制定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二是要渐进式发展,选择合适的时机和切点,强化保障功能,改革保障措施,既对于城市职工的养老保障金进行优化,又要提高农村的保障水平。只有制定合理的政策、促进社会保障的“适度”发展才会进一步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国家经济的活力。

参考资料:

[1]郑功成.社会保障学[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13-218.

[2]穆怀中.社会保障国际比较[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4:128-129.

[3]孙玉栋,徐达松.社会保障税制国际比较及经验借鉴[J].党政视野,2015(6):45.

[4]王森.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考察[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 2008:10-12.

[5]部分数据来自http:///index.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