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小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研究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之存储器存储器有多种分类方式,其中,按照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不同,可分为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和缓冲存储器。
主存储器可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只读存储器( Read Only Memory,ROM )是一种只能读取数据的存储器。
在制造过程中,先将数据转成电路,并制成光罩( Mask ),于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一并制造完成,其数据内容在制造后就不能更改,只能读不能写,因此得名。
后来为了与其他新种类的 ROM 区别,又称为“光罩式只读存储器”( Mask ROM )。
此存储器单位制造成本最低,制造后也不需花工夫刻录,但每次需生产一定的数量以上。
适用于内容固定不变、需大量生产的产品,例如电脑或嵌入式设备中的开机启动,字形表,电子游戏机程序与卡带等。
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Programmable ROM,PROM )其内部有行列式的镕丝,可依用户(厂商)的需要利用电流将其烧断,以写入所需的数据及程序,镕丝一经烧断便无法再恢复,亦即数据无法再更改。
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可利用高电压将数据编程写入,但抹除时需将线路曝光于紫外线下一段时间,数据始可被清空,再供重复使用。
因此,在封装外壳上会预留一个石英玻璃所制的透明窗以便进行紫外线曝光。
写入程序后通常会用贴纸遮盖透明窗,以防日久不慎曝光过量影响数据。
一次编程只读存储器( 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TPROM )内部所用的芯片与写入原理同EPROM,但是为了节省成本,封装上不设置透明窗,因此编程写入之后就不能再抹除改写。
电子式可抹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之运作原理类似EPROM,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电场来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计算机的核心─CPU1.CPU的简介和历史发展CPU的外部组成:控制单元,存储单元(寄存器,缓存),逻辑运算单元。
CPU的外部组成:芯片,金属壳(保护CPU,增加散热面积),引脚(固定CPU,连通电路)。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处理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使计算机完成各种功能,并使各部件协调工作,决定了计算机的整体性能。
CPU主要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组和内部总线等构成。
寄存器组用于在指令执行过后存放操作数和中间数据,由运算器完成指令所规定的运算及操作。
CPU的发展非常迅速,个人电脑从8088(XT)发展到现在的Pentium 4时代,只经过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
1971 Intel 4004,世界上第一款微处理器1974 Intel 8008,第一个8位的微处理器;1974 Intel 8080,第一个真正的微处理器;1978 Intel 8086,16位微处理器;Intel 80186;1982 Intel 80286;1985 Intel 80386,新一代32位核心微处理器;1993 Pentium(奔腾);从生产技术来说,最初的8088集成了29000个晶体管,而PentiumⅢ的集成度超过了2810万个晶体管;CPU的运行速度,以MIPS(百万个指令每秒)为单位,8088是0.75MIPS,到高能奔腾时已超过了1000MIPS。
CPU 从最初发展至今期间,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4位微处理器、8位微处理器、16位微处理器、32位微处理器以64位微处理器,基本上可以说个人电脑的发展是随着CPU的发展而前进的。
1971年世界第一台微处理器Inter 的4004出现,内部集成2300个晶体管;1978年Inter16位处理器8086和与之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8087同时推出;1979年Inter8088推出,内含27000个晶体管,外部数据总线减少为8位,也首次运用于IBM PC中,预示微机时代即将来临.1982年Inter又推出了16位的80286,内部晶体管13.4万个,时频由最初的6MHZ升为20MHZ;1985年32位处理器80386推出,时频达到12.5MHZ 以上;1989年集成120万晶体管的80486出现,时频90MHZ,性能比386提高了4倍;1993年奔腾时代来临,奔腾1,世界上第一台586级处理器,310万晶体管,时频200MHZ;1996年奔腾Pro,550万晶体管,理速度是一代的2倍;同时第一次采用2级内存,同年奔腾MMX推出,L1缓存加倍;1997年,奔腾Pro与MMX结合,奔腾2出现,性能大大提高;1998年奔腾3出现,一级缓存2KB,二级缓存512KB,安全性能大大提高;2000年奔腾4推出,主频超过1.7GHZ.之后又出了双核,四核.Inter处理器的发展就代表了CPU的发展,其中不乏其他公司产品,如AMD等。
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相关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相关论⽂ 计算机是⼀门应⽤⼴泛、使⽤⾯积⼴、技术含量⾼的⼀门学科和技术,⽣活中的任何⼀个⾓落都离不开计算机的应⽤,⽣活中的⽆处不在需要我们了解和清楚计算机的相关知识。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相关论⽂,希望⼤家喜欢! 计算机组成原理指令系统相关论⽂篇⼀ 《基于专业规范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 摘要:以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专业规范为指导,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特点,从以专业规范为基础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法和丰富教学⼿段等⽅⾯进⾏了探讨和实践。
分析实验教学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改编实验设计,加强实验教学过程指导,提⾼实验教学效果。
以专业规范为指导,从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为“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提出了新的建议。
关键词:专业规范;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改⾰;理论教学;实验教学 随着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蓬勃发展,中国开始进⼊信息化时代,计算机及技术的应⽤更加⼴泛深⼊,计算机学科传统的专业优势已经不再存在。
社会和应⽤对学⽣在计算机领域的知识与能⼒提出了新的要求。
专家们指出,未来10~15年是我国信息技术发展的窗⼝期、关键期。
为此,⾼等学校肩负着为国家发展和满⾜社会需求培养多类型⼈才的重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校必须正视问题,积极思索与变⾰,重新审视计算机专业教育的发展⽅向,与时俱进地推进计算机专业教育改⾰。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门专业主⼲课程。
课程要求掌握计算机系统各部件的组成和⼯作原理、相互联系和作⽤,最终达到从系统、整机的⾓度理解计算机的结构与组成,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但从整个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以及对学⽣专业素质培养的⾓度来看,这样的要求是不够的。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教与学,还应当提⾼学⽣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认知能⼒和设计能⼒,强化实践意识与能⼒,培养创新理念与能⼒,激发学⽣⾃主学习、主动探索前沿知识。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总结网工一班王金龙学号:1104031012一.计算机系统概述从体系结构上来看,有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那么这些不同的计算机谁好谁坏?如何评价?所以,还需要我们了解计算机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关参数,包括吞吐量、响应时间;CPU时钟周期、主频、CPI、CPU执行时间;MIPS、MFLOPS等。
学习完整本书对书中的主要知识点有了大概的认识,简单的概括可以将整本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的表示和运算数据表示这部分要掌握进位进数制及相互转换的方法、真值和机器数的各种表示等。
定点数的运算方面要掌握位移运算、加/减运算、乘/除运算、溢出概念和判别方法。
浮点数要掌握浮点数的表示及加/减运算。
(2).存储器这部分在复习时要建立起计算机存储系统的整体概念,计算机存储系统可以看成是Cache-内存-外存三级结构,大家要掌握存储器的分类及各类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复习的重点是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和虚拟存储器。
(3).指令系统在指令系统知识点中,我们要掌握指令的格式(包括指令的基本格式、定长操作码指令格式、扩展操作码指令格式)和各种寻址方式,还要能够区分数据寻址和指令寻址的区别。
另外一个就是CISC(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和RISC(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我们要掌握它们的基本概念、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
(4).中央处理器这部分要掌握CPU功能、基本结构、工作原理等。
在微程序控制器考点中,今年新增加了对微命令格式的考查。
(5).总线总线就是一组进行互连和传输信息(指令、数据和地址)的信号线,我们要掌握总线的基本概念,总线的分类,以及总线的组成和性能指标(例如,各类总线的宽度会影响哪些部件的性能等)。
其次,就是要掌握总线仲裁方法(包括集中仲裁方式和分布仲裁方式)和总线操作和定时(包括同步定时方式和异步定时方式)。
最后,就是要对总线的标准有所了解,总线标准主要规定总线的机械结构规范、功能结构规范和电气规范。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2)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2)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篇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方法研究》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
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点多,学生普遍感觉难学难考。
本文主要通过探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考核1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计算机组成原理》是我国高等教育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与计算机专业的多门课程有着紧密的联系。
课程不以某种类型的计算机为模型,而是从原理上介绍计算机各部件的结构、功能和原理,理论性强、概念多、知识抽象,与学生们一贯认知的PC机有较大差别。
有的学生提出,每堂课老师都介绍那么多新名词很难接受;有的学生把这门课程当作文课程来学,认为只要考试前突击背题就能通过;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自己的兴趣和就业方向是应用程序开发,硬件原理根本没必要掌握。
针对这些偏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和考核方式几个方面着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运用合理的学习方法,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 明确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一般来说教学目标主要是:熟悉计算机硬件基本原理,掌握冯诺依曼计算机的总体结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硬件系统设计。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研究具体硬件模块的原理,更要强调对硬件结构的设计思路以及系统级的认知。
3 注重联系科学施教《计算机组成原理》和其他课程一样,需要教师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生动的语言,良好的课堂互动,来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要想把纷繁复杂的概念,各种设计完全理解,就不能孤立地研究各个知识点,需要联系地看问题。
3.1 把握课程间的联系《计算机组成原理》在计算机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计算机导论》、《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汇编语言》、《高级程序设计》等先修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在本门课程中都有所体现,与《操作系统》、《计算机体系结构》等后续课程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合肥学院课程综述论文题目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系12级计本(3)班学生姓名程浩帆2014 年 5 月 6 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摘要计算机从产生到现在不过短短60多年。
但它已经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各角落,现在人类的生活如果离开了计算机是难以想象的,而对于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却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综述论文主要讲述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实际应用,以及学习的心得体会。
基本要求是使我们掌握计算机常用的逻辑部件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学习计算机设计中的入门性知识,掌握维护、使用计算机的技能。
【关键词】 CPU 总线存储器指令系统控制单元(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本书突出介绍计算机组成的一般原理,采用从外部大框架入手,层层细化的叙述方法,即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详细讲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
通过对计算机系统概述、系统总线、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中央处理器、控制单元的深入剖析和详细讲解,使得我们可以更形象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从总体看全书共分为4篇,第1篇(第1、2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发展及应用;第2篇(第3、4、5章)介绍系统总线、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第3篇(第6、7、8章)介绍CPU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计算机的算术逻辑单元、指令系统、指令流水、RISC技术及中断系统;第4篇(第9、10章)介绍控制单元的功能和设计,包括时序系统以及采用组合逻辑和微程序设计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措施。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对计算机的原理有个整体的概念,这将有助于我们以后能够更好的与计算机打交道。
同时在以后工作中,我们遇到的计算机的问题都可以用我们在这本书中学到的原理来解释和应用。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本书中主要讲到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编码器、ALU的原理;常用的同步时序电路,如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数字化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数据表示,检错纠错码;数据的算术与逻辑运算,运算器的功能、组成与设计;典型机的运算器实例。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供大家参考。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篇一谈“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摘要摘要:在介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制订实验课件的开发方案,并针对该课程几个重难点提出相关的教学策略。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论文内容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设计;知识体系现代社会计算机技术发展一日千里,计算机的组成结构与过去的小规模集成电路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它已经是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高校开设“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其主要目的是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各功能部件,对每个部件在整机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对应需完成的任务进行学习[1]。
1 课程特点及教学任务“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高校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
它在先导课与后续课间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的课程地位决定其知识范围广、知识容量大、更新速度快以及难度高的特点[2]。
因此在本课程中,教师更应该注意学生主体作用的体现。
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要与时代的发展同步,使学生在校园内接触到的是新知识、新技术和新理念。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本科专业必修的硬件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计算机常用的逻辑器件、部件的基本原理、基本结构和初步设计方法,了解简单、完备的单台计算机组成原理。
教学要求可以按照高、中、低分为三个层次,即“掌握”、“理解”和“了解”:“掌握”即要求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熟练掌握和深入理解,并且可以利用所学知识对相关的应用、初步设计等问题做出分析和解答;而“理解”要求学生可以利用所学内容对相关问题做简单的判断分析;“了解”则是对所学内容进行初步的了解[3]。
2 课程知识体系设计常规的课程知识体系都要求具备一定的系统性、科学性以及完整性。
不过相对于学习计算机原理的课程来说,上述也提到该课程的特点决定将其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科学性标准作为需要主要把握的课程特性,而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可以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做适当的调整。
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论文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全国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试必考的科目之一,它在整个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组成原理参考论文篇一《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改革探讨》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实验教学在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环节的重要作用,然后提出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最后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实验教学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安排实验教改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current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 experiment teaching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experimental teaching in teaching computer organization,and then propose a computer composition principle experiment teaching reform ideas,and finally summarized.Key words:experimental teaching;computer organization;experimental arrangement;experiment Reform 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
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宗旨,以创新设计模式为主要指导思想,将硬件描述语言、先进的EDA开发工具和技术引入实验中,逐步更新传统硬件实验中的陈旧内容、模式及其实验平台,将成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的一个发展趋势。
改进后的计算机组成实验将实用性、技术的前沿性和实现实验的趣味性很好地结合,对课程的内容有很好的对应性。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研究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
在当今信息化社会,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了解计算机组成原理对于理解计算机工作方式、提高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和解决计算机系统问题都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各个部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和总线等。
CPU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执行计算机程序中的指令,控制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
内存则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而输入输出设备则用于与外部世界进行信息交互。
总线则是连接各个部件的通信通道,它承担着数据传输和控制信号传递的功能。
其次,计算机组成原理还包括计算机系统的运行原理,主要涉及指令执行过程、数据存储与传输、中断处理和输入输出等方面。
在计算机程序执行过程中,CPU需要按照指令的要求进行数据的读取、运算和存储,而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按照特定的时序和控制信号来完成的。
同时,计算机系统还需要处理外部设备的输入输出请求,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最后,计算机组成原理还包括计算机系统的性能优化和设计原则。
在计算机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计算机硬件的成本、功耗、性能和可靠性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如何在这些因素之间进行权衡和取舍。
同时,计算机系统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以便在系统需求发生变化时能够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升级。
总的来说,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原则。
通过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计算机系统的工作方式,提高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并为今后的计算机系统研究和开发奠定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不断深入探索其中的奥秘,为推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篇一《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与实践的探讨》摘要:本文简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体会,提出了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特色的教学大纲;在教学过程中,融合多种教学方式;在实验环节中,设置多层次的实验内容的解决方案,进行了教学改革初浅的尝试。
关键词:计算机组成原理教学大纲实验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的教学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对这门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设计与分析方法,建立起计算机整机工作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计算机的硬件不断更新换代,《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呈现知识面广、内容多、更新快的特点,学生普遍感到这门课程难学、概念抽象、感性认识差。
学生在学习上表现为一是兴趣不足,二是方法不当,三是自控能力弱。
本文就如何开展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与实践,进行一些粗浅的尝试与探讨。
一、因材施教,制定特色的教学大纲教学大纲是规范教学工作、科学严谨地指导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
教学大纲制定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执行情况和教学质量的优劣。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大纲,是课程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从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时间的分配、实践内容的修改三个方面来制定合适的大纲。
1.教学内容的改革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主要讨论了计算机单机系统的组成原理及其内部工作机制,包括各大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其互连构成计算机整机的技术。
主要强调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的训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的设计与分析方法,建立起计算机整机工作概念。
要实现教学内容改革要以基本教学内容为基础,针对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特点来进行。
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论文
关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论文推荐文章计算机图形学的结课论文计算机图形学课程期末论文热度:计算机网络原理论文热度:计算机组装与维修的相关论文热度:计算机基础课程论文2500字热度: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4000字热度: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硬件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计算机原理课对其它课程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主要讨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论文篇一试谈中专计算机组成原理教法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基础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在该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打地基的作用,学好这门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用简单的问题切如枯燥的学习知识;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通过学生讲解来验证教学效果,三个方面的方法来讲解如何教授中专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
关键词问题简单化知识具体化计算机组成原理的教学内容强调以计算机硬件部件和和整机系统知识为主的同时,还必需适当兼顾与硬件关系最密切的基础软件知识的学习。
那种把计算机组成原理完全作为纯硬件课来处理,是陈旧的认识和过时的做法,不符合当今计算机研究和教育发展的潮流。
学好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了解计算机的构成及基本工作原理。
学生应能抽象出一个计算机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工作的。
但是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专业性很强,很抽象,也很枯燥。
而现在的中专学生基础差,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新知识时理解能力也相对比较薄弱。
本文针对中专学生的这一特征,提出了怎样教授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
利用一种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联系实际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并就该模式下的课堂理论教学、课后练习与辅导、教学效果检验等三个环节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用简单的问题切如枯燥的学习知识在讲解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之间相互转换这个问题时,我并没有直接讲转换算法,而是先提问了一个学生们都认为很简单,但是又回答不正确的问题,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提问的问题是:计算机用的是直流电还是交流电,对此问题,我让同学们进行讨论,并说出你回答的答案的依据,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计算机用的是交流电。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前言:计算机组成原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基础课,特别对于考研的同学来说就更为重要,因为计算机组成原理和这学期一起学习的数据结构与算法都是考研的必考科目!而且计算机组成原理也是我们这学期学习的主要课程之一!这门课程我们用的教材是唐朔飞的第二版教材,按照系列教材总体规划的要求,本书侧重与讲授计算机基本部件的构造和组织方式,基本运算的操作原理以及部件和单元的设计思想等!本书突出介绍计算机组成的一般原理,不结合任何具体机型,在体系结构上改变了过去自底向上的编写习惯,采用从外部大框架入手,层层细化的叙述方法,即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法,详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将使读者更容易形成计算机的整体概念!如今已到学期末,对这门课程我也有了一定了解!所以在老师的要求下我写了这篇综述论文!主题:计算机组成原理主要注重原理的介绍,把我们经常接触到的有关计算机的功能,将其内部原理进行了科学的介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们懂得了不少知识,那就是对于计算机知识的理论水平,只有明白其中原理和规律,在应用时才能真正得心应手,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努力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下次做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时我一定会提前好好预习,把每个问题都搞懂,并在做实验时与实际相结合,以进一步深刻的了解计算机组成的原理!详细来讲,该课程主要讲解简单、单台计算机的完整组成原理和内部运行机制,包括运算起部件、控制器部件、存储器子系统、输入/输出子系统(总线与借口等)与输入输出系统设备,围绕各自的功能、组成、设计、实现、使用等知识进行介绍;此外,该课程的工程性、实践性和技术性比较强,还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开创与创新意识、实验技能,这些要求更多的是通过作业、教学实验等环节完成,要求学生有意识地主动加强这些方面的联系与锻炼。
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主要从计算机系统概论、运算起和运算方法、存储系统、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总线系统、外围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这八个方面讲解计算机基本组成原理和常用的组合逻辑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编码器、ALU原理,常用的同步时序电路,寄存器、移位寄存器、计数器的原理、参数及使用方法;可编程逻辑阵列:ROM,PLA,PAL及门阵列的原理与使用。
计算机组成原理小论文
合肥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5月20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内容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且极其重要的课,作为本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这门课中的知识,还要深入理解掌握这门课。
论文分为六个方面,第一,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从宏观方面阐述这门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领域,第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从知识单元进行解读这门课,第三,叙述这门课在实际当中的应用,第四,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第五,结语,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及将要做的阐述清楚,第六,写出自己完成这篇论文查阅的资料即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 CPU 控制单元正文(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计算机的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不断更新自己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硬件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剖析了五大功能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机理,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强实践性,内容多,知识面广。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1、2章)、概论,第二篇(3-5章)、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第三篇(6-8章)、中央处理器,第四篇(9、10章)、控制单元。
第一章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详细介绍了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第三章介绍了系统总线,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本章是按连接部件的不同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三类进行详细介绍的。
接着讲述了总线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时间特性)及性能指标(总线宽度、带宽、时钟同步/异步、总线复用信号线数、总线控制方式等)和总线标准。
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论⽂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员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
显⽽易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门核⼼的专业必修课程。
下⾯是店铺给⼤家推荐的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论⽂,希望⼤家喜欢! 计算机组成原理相关论⽂篇⼀ 《浅谈计算机组成原理》 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硬件专业基础课,本书突出介绍计算机组成的⼀般原理,不结合任何具体机型,在体系结构上改变了过去⾃底向上的编写习惯,采⽤从外部⼤框架⼊⼿,层层细化的叙述⽅法,即采⽤⾃顶向下的分析⽅法,详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使读者更容易形成计算机的整体概念。
此外,为了适应计算机科学发展的需要,除了叙述基本原理外,本书还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书中举例⼒求与当代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考虑到不好学校不设外部设备课程,故本书适当地增加了外存和外部设备的内容。
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对计算机的原理有个整体的概念,能有个⼤概的了解,对待不同的机型以后也会好掌握的。
关键字: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作⽤ 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在政治、经济、⽂化等⽅⽅⾯⾯产⽣了巨⼤影响。
⽽计算机的知识更新的速度⾮常的快,这就使得我们这些学计算机的⾯临着要不断的更新⾃⼰关于计算机的知识,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其实在⼤学四年⾥,我们并不能学到很多的知识,我们学习的只不过是如何学习的能⼒,⼤学就是培养学⽣各种能⼒的地⽅。
在⼤学⾥学到的知识很多是你以后⾛上社会⽤不到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从中学习到学习的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硬件系列课程中的核⼼课程,是计算机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对其它课程有承上启下的作⽤,它的先修课程为“汇编语⾔”、“数字逻辑”,它⼜与“计算机系统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接⼝技术”等课程密切相关。
它的主要教学任务是要求学⽣能系统地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逻辑组成和⼯作原理,培养学⽣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分析、应⽤、设计及开发能⼒。
计算机组成原理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论文姓名:张玉班级:09计本(2)班学号:0904012045 一、内容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的概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各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主要讨论计算机各大部件的基本组成原理,各大部件互连构成整机系统的技术。
本课程在计算机学科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具有内容多、难度大等特点。
另外总结了下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与学习完这门课程的心得与体会。
二、计算机组成原理的课程概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我国CCC2002和2006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所规定的计算机课程体系中所要求的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之一。
设置这一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硬件各主要部件的结构、原理和设计方法,使学生一方面建立一个计算机的整机概念,另一方面对计算机各组成系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从课程地位上,它在先导课(如“计算机导论”、“数字逻辑”等)和后续课(如“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计算机系统结构”等)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同时,“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对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学习研究生课程“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结构”、“分布式计算机系统”等打下一个重要的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全书共有十章,可以分为4篇,第1篇(第1、2章)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以及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展望;第2篇(第3、4、5章)详细介绍除CPU外的存储器(包括主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输入输出系统以及连接CPU、存储器和I/O之间的通信总线;第3篇(第6、7、8章)详细介绍CPU(除控制单元外)的特性、结构和功能,包括计算机的基本运算、算术逻辑单元、指令系统、指令流水、RISC技术及中断系统;第4篇(第9、10章)专门介绍控制单元的功能和设计,包括时序系统以及采用组合逻辑和微程序设计控制单元的设计思想与实现措施。
计算机组成原理为题的论文
计算机组成原理为题的论文加强计算机专业的实验教学已经成为共识,教指委的专业规范将计算机原理实验列为典型的必须的实验,并提高了课时数。
实验将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硬件设计、调试和运行维护等多方面的技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能力以及认真、严谨的科研作风。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计算机组成原理为题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计算机组成原理为题的论文篇一《浅述计算机组成原理》【内容摘要】:本论文主要在课程的学习上作一些讨论。
该课程主要介绍计算机硬件的结构与基本原理和计算机系统的实现方法。
课程主要研究CPU、主存储器、I/0接口和输入/输出以及总线的结构和功能。
使学生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概念,深入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组织与实现的技术和方法,以及计算机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方法,从而为计算机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课程概述、计算机系统、CPU、控制单元【课程综述】: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软件专业以及其他相关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主要讨论计算机各组成部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设计方法。
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课程,主要内容有:(1)对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和特性作的概述,并简单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软件及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2)系统总线,介绍了三种总线结构及接口的概念,总线控制的三种方式和通信的两种方式;(3)存储系统,主要介绍半导体存储器工作原理、寻址方式、与CPU的互连的方法,以及存储系统的多级结构;(4)输入输出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系统中主机与外部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方式,重点介绍中断处理方式以及DMA方式;(5)运算方法和运算器,介绍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定点数和浮点数的四则运算、逻辑运算及运算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6)指令系统,介绍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指令格式的分析以及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7)CPU的结构和功能,CPU控制机器完成一条指令的全过程,中断技术在提高整机系统效能方面的作用(8)组合逻辑控制器、微程序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指令周期的概念及时序产生器的原理及其控制方式。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类论文—
合肥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张向东2016 年 6 月 1 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内容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专业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以数字逻辑为基础的课程。
同时也是计算机结构、操作系统等专业课的学习基础。
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组成部件的工作原理、逻辑实现、设计方法及将各部件接连成整机的方法,建立CPU级和硬件系统级的整机概念,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分析、开发与设计能力。
同时该课程也是学好计算机硬件系列课程的重要基础。
所以,我们需要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硬件系统以及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功能。
学习计算机的各个基本组成部件及控制单元的工作原理,掌握有关软件、硬件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各基本组成部件有机连接构成整机的方法。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软件结构控制单元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顾名思义计算机组成原理就是介绍计算机的组成,冯-诺依曼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分别是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现今绝大部门都是此类型计算机。
通过对这么课的学习对计算机的组成有个整体的概念。
计算机组成原理从内容上看一、虽然计算机的五大部件自成体系,较为独立,但是从整体来看,还是具有明显的整体性;二、某些设计思想可应用于不同的部件,具有相通性,例如并行性思想。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一)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所谓硬件是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的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部设备等。
所谓软件,它看不见摸不着,由人们事先编制的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程序组成。
通常把这些程序寄寓于各类媒体(如RAM、ROM、磁带、磁盘、光盘、甚至纸袋),他们通常存放在计算机的主存或辅存内。
(二)系统总线计算机系统的五大部件之间的互连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各部件之间使用单独的连线,称为分散连接;另一种是将各部件连到一组公共信息传输线上,称为总线连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肥学院计算机组成原理综述论文题目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系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5年5月20日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内容摘要】计算机组成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且极其重要的课,作为本专业的学生,我们不仅要了解这门课中的知识,还要深入理解掌握这门课。
论文分为六个方面,第一,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从宏观方面阐述这门课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领域,第二,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从知识单元进行解读这门课,第三,叙述这门课在实际当中的应用,第四,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写出自己的思考与观点,第五,结语,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及将要做的阐述清楚,第六,写出自己完成这篇论文查阅的资料即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硬件结构 CPU 控制单元正文(一)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综述在计算机普及的今天,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而计算机的知识更新的速度非常快,所以我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要不断更新自己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硬件系列课程中的核心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剖析了五大功能部件(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的机理,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强实践性,内容多,知识面广。
(二)课程主要内容和基本原理本书分为四篇:第一篇(1、2章)、概论,第二篇(3-5章)、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结构,第三篇(6-8章)、中央处理器,第四篇(9、10章)、控制单元。
第一章介绍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层次结构,详细介绍了冯 诺依曼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第二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第三章介绍了系统总线,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分类,本章是按连接部件的不同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三类进行详细介绍的。
接着讲述了总线的特性(机械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时间特性)及性能指标(总线宽度、带宽、时钟同步/异步、总线复用信号线数、总线控制方式等)和总线标准。
总线的结构: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和多总线结构,总线控制方式:判优控制和通信控制,总线的结构和总线控制学习重点。
第四章主要介绍了存储器、存储器的主要功能是存储程序和各种数据,并能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高速、自动的完成程序或数据的存储。
具体内容包括:存储器的分类、存储器的分层结构、半导体随机存储器的组织、只读存储器、主存储器与CPU的连接、主存储器的校验、多体交叉编址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基本原理、cache和主存之间的地址映射、磁表面存储器的主要技术指标CPU的结构和功能第五章主要介绍输入输出系统,讲述了输入输出系统的发展概况和组成,I/O设备与主机的三种联系方式:立即响应方式、异步工作采用应答信号联络、同步工作采用同步时标联络。
I/O设备与主要信息传送的控制方式:程序查询方式、程序中断方式、DMA方式、通道方式,书上后面就这几种方式展开详细叙述,并对这几种方式进行了比较,程序查询方式特点是接口电路简单、CPU和I/O设备一直处于串行工作状态,CPU在信息交换过程中全程监控,所以CPU的工作效率不高。
程序中断方式特点是CPU执行程序与I/O设备做准备是同时进行的,节省了I/O设备准备就绪前的那一段时间,CPU效率相对与程序查询方式提高了。
DMA方式的特点是I/O设备直接与主存交换信息而不用占用CPU,CPU的效率又进一步提高。
通道方式节省了CPU对外设控制与管理的时间,CPU的效率再一次提高。
第六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运算方法,利用二进制数分别表示定点数和浮点数,然后详细介绍它们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七章主要介绍的是指令系统,讲了机器指令、操作数类型及操作类型,十种寻址方式(立即寻址、直接寻址、隐含寻址、间接寻址、、寄存器寻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基址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堆栈寻址,指令格式分析及设计。
第八章主要介绍了CPU的结构和功能,讲了CPU的结构、功能、指令周期、中断系统。
第九章主要介绍了控制单元的功能,讲了微操作的命令的分析,取指周期、间址周期、执行周期、中断周期进行详细分析,控制单元的功能。
第十章主要介绍控制单元的设计,先介绍组合逻辑控制单元的分析与设计,在讲微程序的分析与设计。
(三)对存储器探究(一)主存储器主存储器是存储器的一种,它是计算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在计算机的处理过程中,用来存放计算机处理的数据和程序,通常我们又称为内存,其英文名称是Memory。
内存也是一种集成电路做成的芯片。
现在多数计算机的主板上都提供专用的内存插座,我们可以选择合适容量的内存芯片,方便地将其插在主板上,给系统使用。
在计算的使用中,关于内存的方方面面通常是非常重要也是非常有趣的话题,需要明确说明的是,初学计算机的人经常把计算机内存和计算机的硬盘搞混,因为它们都用兆(M)这个容量单位来表示大小。
实际上,计算机的硬盘是一种外存设备。
内存根据使用的功能不同分为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简称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
(1)ROM只读存储器(ROM)是不能改变存储内容的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多用来储存基本输人输出系统(BIOS)的内容,BIOS系统记载了计算机的配置,为各种数据在计算机设备间的传输提供帮助、ROM接插在主板卜,是主机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2)RA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又称可读写存储器,是内存的一种,在计一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重要场所当我们在计算机中要建立任意新文件或对磁盘上的文件进行操作时,CPU会发出指令,将要处理的内容拷贝到RAM中,当完成操作后,文件又会被拷贝回磁盘,或通过打印机打印出来。
或通过网络传送出去……随机存取存储器就像一块电子黑板,我们通过对RAM的访问,可以实现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提供给我们的所有功能,这些功能可以概括为两个字:“读”和“写”。
“读”代表输人、检索、获取数据等操作;“写”代表存储、索引、修改等操作,因此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又被称为可读写存储器。
(二)外存储器正如前面介绍的,内存是采用集成电路制作的芯片,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但是由于体积和造价的原因,一般内存的容量只有几兆字节,另外,内存必须依赖电流来存储数据,所以内存中的数据无法长久保存,于是人们研制了可以长久保存数据的另一类存储器.这就是我们在本节中将要介绍的外存储器,外存储器的代表是磁盘,包括软盘和硬盘。
不管是软盘还是硬盘,都是利用磁化原理保存数据的,数据保存在软盘或硬盘的磁盘盘片上,数据的读写通过磁盘驱动器完成。
(1)软盘软盘是计算机使用者几乎每天都要用到的存储设备、当我们购买财务软件时,财务软件是保存在软盘上的,当我们对会计软件的数据进行备份、进行读写。
(2)硬盘硬盘是一种快速高容量的存储设备,也是计算机运行的必需设备,我们今天应用的大多数软件和数据是保存在硬盘上的,硬盘的工作原理类似于软盘,因为它们都是利用磁化原理保存数据。
从外观上看,硬盘是个封闭的铁盒子,在其内部,包括磁盘盘片、磁头、控制电路等装置。
硬盘的盘片是用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所以被称为硬盘。
硬盘盘片和驱动设备封装在一起,在封闭的条件下工作,这是硬盘区别于软盘的主要特点。
硬盘内部包括许多张磁盘面,一般要达到11张甚至更多,所以硬盘比软盘拥有更大的容量。
(三)存储器的层次结构实际上,存储系统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缓存-主存和主存-辅存这两个层次上,如上图所示。
显然CPU和主存缓存都能直接交换信息;缓存能直接和CPU、主存交换信息;主存可以和CPU、缓存、辅存、交换信息。
缓存-主存层次主要解决CPU和主存速度不匹配的问题。
缓存速度比主存高,只要将CPU近期要用的信息调用缓存,CPU便可以直接从缓存中获取信息,从而提高访存速度。
主要解决存储系统的容量问题。
速度比主存低,而且不能和CPU 直接交换信息,但它的容量比主存大得多,可以存放大量暂时未用到的信息。
当CPU需要用到这些信息时,内容调入主存。
(四)高速缓冲存储器在多体并行存储系统中。
由于I/O设备向主存请求的级别高于CPU访存,这就出现了CPU等待I/O设备访存的现象,致使CPU空等一段时间,甚至可能等待几个主存周期,从而降低CPU的工作效率。
为了避免CPU与I/O设备争抢访存,可在CPU与主存之间加一级缓存,这样,主存可将CPU要取的信息提前送至缓存,一旦主存在与I/O设备交换时,CPU可直接从缓存中读取所需的信息,不必空等而影响效率。
Cache的基本结构(五)相联存储器相联存储器既可按地址寻址,又可按内容寻址,为于传统存储器区别,又称为按内容寻址的存储器。
相联存储器的每个字有若干字段组成,每个字段描述了一个对象的属性,也称一个内容。
(四)心得体会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是一门专业课程,也是作为计算机学科必须掌握的一门课程,虽然如今的计算机行业千变万化,各种高新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不断发展,但是原理和基础都离不开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它是各种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计算机组成原理从体系结构的角度认识了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随着现在嵌入式软件方向的发展,需要的知识不仅仅需要编码的能力,还需要我们对硬件知识的掌握和了解。
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学习,增加了我们在硬件方面的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的不够深刻,对软件,硬件方面的许多知识掌握得不够牢固,我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超越自己。
(五)结语通过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使我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包括各种计算机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的艰难发展历程,这门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理论知识是一切技术的最基本,也是我们必须要掌握好的。
在这次课程综述论文过程中,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上网查资料,让我深刻认识到计算机组成原理的重要性,也了解了许多书上没有的知识,受益匪浅。
(六)参考文献1、唐朔飞《计算机组成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2、高建生、莫正坤《计算机组成原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3、白中英《计算机组成原理》科学出版社第三版4、张钧良《计算机组成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