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课程理念下将阅读还给学生的思考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新课程理念下将阅读还给学生的思考语文新课程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强调师生平等对话,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于是很多示范课上有了更多学生的声音,课堂气氛也越发活跃了。然而,这学生的声音更多的时候只是讨论,甚至是表演而不是阅读。笔者以为这是对新课程的一种误读。

我以为,作为语文课,这“自主、合作、探究”前提应是阅读,没有阅读为前提的“自主、合作、探究”只能是空中楼阁,虚无缥缈。北大附中特级教师程翔曾感言:“一节课没有读书声,学生不接触语言文字,只在搞什么讨论、交流,名曰‘自主、合作、探究’。这样上课,学生的语文基础如何奠定?”所以理解这六个字,不妨在其前面加上“阅读”二字,即:阅读自主,阅读合作,阅读探究。这样应该更直观,更好理解一些。我们在课堂上绝不能丢弃阅读,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应强化阅读,注重指导阅读,真正实现课堂重心转移。

一、实现阅读从课堂上的一个环节向整个教学过程的转化

很多老师在实施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只是将阅读作为一个教学环节来表现,如先讲后读或是先读后讲。这样的阅读是机械的,是死气沉沉的,不易达到阅读效果。真正要让阅读产生良好效果,就必须将阅读作为课堂的主体环节来实施,也就是说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以阅读为线为纲,通过阅读来实现教学目标。山东威海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在给学生上《只有一个地球》这篇课文时,整堂课只提出了一个问题:读了这篇课文你是什么滋味?请将这种滋味读出来。这个问题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热情,一个一个地读,一个一

个地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一堂课下来,学生进行了无数遍的阅读,在阅读中感情得到了升华,理解得到了加深,整堂课书声琅琅,没有一句空洞讲解。

二、实现从分析讨论向诵读方法指导的转化

曾经的语文课堂是重分析讲解,而自从新课程理念席卷而来时,语文课堂又变成了先讨论后讲解,语文课堂上的阅读指导仍被许多人遗忘在深闺里。我们知道,学习语文重在语文实践,重在训练。而“读”又是最为基本的实践和最为有效的训练。在课堂教学上,语文教师应该变多余的分析讲解为扎实认真地阅读、背诵训练。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接触品味言语材料。老师在备课时想得最多的应是这篇课文该怎么读,而在课堂上做得最多的应该是指导学生如何去读书。例如哪些地方应重读,哪个地方应轻读,如何读出味道、读出感情等等。在阅读方面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样化的形式,大声读、轻声读、默读、带感情读、表演朗读,齐声读等等。

三、实现从落实传统教学目标与环节向重视阅读感悟的转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那种将课文肢解为各个目标与环节的教学显然已经行不通了。现在的语文教材特别突出“欣赏”二字,特别注重阅读感悟。事实本来就如此,一篇文学作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其中往往蕴含的是饱满的感情、丰富的形象和充分而典型的环境。而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地去领悟。这样的作品如果光做些不痛不痒的分析,给出一些现成的答案,这样的课堂教学也就根本背离了新课程的理念,也更不能使学生从阅读的体验中得到很好

的情感熏陶、认识提升。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在前面所述的阅读指导中,强调对学生阅读时情感的调动。一个字、一句话、一段文字乃至一个整篇,都着力要求学生读出感动,读出滋味。我以为这就是语文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一位老师讲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就抓住阅读情感体验组织课堂。该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后,主要围绕“阅读小说后,你有何感受?”这一问题展开教学。就此,学生反映热烈,畅谈阅读滋味,读出了“心酸、心痛、愤怒、惋惜、埋怨、欣慰”等诸多心中感受。师生交流的同时,老师还注意巧妙地把小说三要素融入其中,受到了比单纯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分析的课堂模式更具理想的教学效果。

四、要实现从将精力用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向将精力用在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上的转化

随着教学多媒体技术运用普及,很多老师都注重利用现代化媒

体对文本进行诠释和再现,但常常又忽略了对文本的观照和解读,

甚至常常以视听刺激代替文本阅读,看起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也

兴趣盎然,教师被表面繁荣景象所惑,也常常乐此不疲。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文本阅读不可忽视,更无可替代。现代化教学手段操纵下的课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往往是课堂阅读的丢失,理性思考的消亡。文章的美本就在于文字背后一个个跳动的形象,而如果在语文课堂中非用一个个看似生动的形象来定格学生想象力的话,那无疑是对语文这门学科的最沉重最致命的打击,我们的学生将会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肤浅。因此,与其将课余精力用在制作课件上,还不如将

精力用在揣摩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上。而学习兴趣的激发是一劳永逸的事情,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在阅读兴趣的激发方面,很多老师有很多好的经验,如情境阅读,竞赛阅读,表演阅读,配乐阅读等。探知这些领域,应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