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之大作业:制作数字资源作品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之大作业:制作数字资源作品
![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之大作业:制作数字资源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ee22e47d02d276a201292e08.png)
正方形
②
①周长相比:(1)源自①> ②√ (2) ①< ② (3) ①= ②
等边三角形
② ①
周长相比:
(1) ①> ② (2) ①< ②
(3) ①= ②
等边三角形
② ①
周长相比:
√(1) ①> ②
(2) ①< ②
(3) ①= ②
这是一个人工湖,如果要测量它的周长, 哪种方法最接近湖的周长?
这是一个人工湖,如果要测量它的周长, 哪种方法最接近湖的周长?
什么?
画一画 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摸一摸
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并摸摸它表示周长的边线。
量一量
测量数据并计算周长。(测量时取整厘米数)
11 厘米
8 厘米 约 10 厘米
测量数据并计算周长。(测量时取整厘米数)
11 厘米
8 厘米 约 10 厘米
1厘米 1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1厘米 1厘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特征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图形周长计算方法, 不同形状的图形,周长可能的关系。
说一说: 周长是什么?
做一做: 用这根铁丝围一围,围出一个图形。要
求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正好是铁丝的长。
议一议: 这些图形的周长正好是铁丝的长吗?为
①
②
作业:
1、看看生活中,哪用到了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如果给你不规则的图形,比如一片树叶,你怎么测量并计 算它的周长?
152 厘米
182 厘米
180 厘米
2.摆一摆
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你能摆出几 种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苏科版(2023)信息科技三年级下册第2课《制作数字作品》教学设计(含答案)
![苏科版(2023)信息科技三年级下册第2课《制作数字作品》教学设计(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5a3481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cf.png)
答案:数字作品制作中的技术挑战包括:软件操作技巧、图像处理技术、动画制作技巧、音频编辑技术等。克服技术挑战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
10. 讨论数字作品制作中的审美要求。
答案:数字作品制作中的审美要求包括:色彩搭配、构图布局、视觉冲击力、创意表达等。审美要求可以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合作精神。评价学生是否认真听讲、主动提问、与同学互动交流,以及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评估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分工合作、创新思维以及最终展示的成果质量。关注学生的表达清晰度、逻辑性和对数字作品制作的理解深度。
2. 数字作品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数字作品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制作原理。
过程:
讲解数字作品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和结构。
详细介绍数字作品的制作工具、功能特点,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通过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作品在实际中的应用和作用。
3. 数字作品案例分析(20分钟)
2. 存在主要问题:
- 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在教学中,教师可能过于依赖讲授法,而忽视了其他教学方法的应用,导致课堂氛围较为单调,学生参与度不高。
- 教学评价不够全面。在评价学生的数字作品时,可能过于注重作品的技术性和美观度,而忽视了作品的创意性和个性化表达,导致学生缺乏创新和个性化表达的积极性。
3. 改进措施:
3. 解释数字作品的特点。
答案:数字作品的特点包括:独特的创意性、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可复制和传播、具有交互性、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和分享。
4. 列举数字作品制作中常用的工具或软件。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6.2 制作数字作品(课件)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6.2 制作数字作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d7cb9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a0.png)
特殊键
名称 回车键
光标 控制键
空格键
功能
按一下可以 换行
控制光标移 动方向(只 能在使用过 的区域)
产生一个空 的位置
4
二、制作图文作品
(二)文字资源的处理
不同的输入法
中文状态
输出中文
英文状态
输出英文
5
二、制作图文作品
(二)文字资源的处理 1.将文字资源复制到文字处理软件中,并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 2.回顾自己的操作过程,小组讨论并归纳:在操作过程中使用了
12
二、制作图文作品
(三)图片资源的处理 方法小结:
13
二、制作图文作品
(四)文档再美化 对比下列两个作品,说一说它们的不同,并根据需要在作品里自主
添加形状或艺术字。
14
三、了解海报作品的制作
1.尝试打开图片处理软件,尝试进行操作,交流自己的尝试过程。 2.根据自己的理解在选中的图片上输入文字,制作完成一个数字作品。
图文并茂作品制作的注意点
18
七、知识梳理
制作数字作品
图文作品 文字处理
图片处理
海报作品
音视频作品
多媒体作品
19
谢 谢!
哪些方法。
6
二、制作图文作品
(二)文字资源的处理 1.找出两个作品的不同,尝试对文字进行加工处理。 2.讨论一下,是否文字颜色越多越好?说出自己的理由。
7
二、制作图文作品
(三)图片资源的处理
尝试插入图片,告诉大家:你是如何操作的?使用不同方法插入的 图片有不同的地方吗?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方法四
第2课 制作数字作品
一、知识回顾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6.1设计数字作品(教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6.1设计数字作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9b4fa7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4.png)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材分析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6.1“设计数字作品”一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简单图形绘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利用计算机软件设计简单的数字作品,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教材通过案例演示和步骤讲解,引导学生掌握数字作品的设计方法和技巧。
2. 设计原则:数字作品设计应遵循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和谐、形式美观等原则。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用户体验,使作品既具有审美价值,又具有实用价值。
3. 基本设计方法: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基本设计方法,如选择工具、绘制工具、图层操作、文字编辑等。了解各种设计工具的用途和操作方法,能够灵活运用。
4. 创意与创新:创意是指对现有事物的重新组合和想象,创新是在创意的基础上进行实践和创造。在数字作品设计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勇于创新,将创意转化为独特的设计作品。
3. 教学软件:教师运用教学软件,如绘图软件、设计软件等,进行示范操作和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设计方法和技巧。
4.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经验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作品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于今后的教学,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时,我也会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发挥个性和创意,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设计素养。我相信,通过不断努力和改进,我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优秀的设计师。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设计一个简单的数字作品: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色彩搭配和谐的数字作品。作品形式可以是海报、电子书、演示文稿等。
大作业:制作数字资源作品(圆明园的毁灭)
![大作业:制作数字资源作品(圆明园的毁灭)](https://img.taocdn.com/s3/m/bd61d4b4f12d2af90342e65f.png)
作者对圆明园历史地位 的高度评价。
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
在圆明园周围。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许多小园环绕在
概括介绍了圆明园的地理位置 和它的布局。
圆明园周围的布局特点,突出圆明 园的主体地位。
句段感知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 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 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 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 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 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 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句段感知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 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心句
强调了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难以计算。从这个 词语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的无比愤怒和痛惜之情。
句段感知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 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 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
圆 明语 园文
五
的年 级
毁上 册
灭
首先我们看一段视频
资料链接
圆明园,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 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 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 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 艺术的典范”和“万园之园”。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西郊海淀,与颐和园紧相毗 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年),由圆明、长春、 绮春三园组成。占地350公顷(5200余亩),其中 水面面积约140公顷(2100亩),有园林风景百余处, 建筑面积逾16万平方米,是清朝帝王在150余年 间创建和经营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网络课网考形考大作业试题及答案三篇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网络课网考形考大作业试题及答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fa5c9ffdba1aa8114531d97e.png)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网络课网考形考大作业试题及答案三篇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网络课网考形考大作业试题及答案三篇《信息技术与教育》是2002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作者是黄荣怀。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网络课网考形考大作业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网络课网考形考大作业试题及答案一篇一、判断题题目1用于学校教学的网站和网络服务中,可以允许用户匿名使用和发布信息,不要求实名制。
选择一项:错题目2在用计算机教孩子真正的数学的讲座中,演讲者认为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孩子如何运算,而没有用足够的时间去教孩子如何把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求证这计算机能够帮助数学教育解决以上问题。
选择一项:对题目3信息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学习,它大大降低了知识传播的门槛,也使得师生交互更加方便灵活。
选择一项:对二、多选题题目4在用视频重塑教学的讲座中,以下表述和演讲者观点吻合的是:正确答案:教学视频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正确答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视频和练习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正确答案:技术不仅可以让课堂更高效,而且更人性化题目5以下关于信息安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正确答案:防火墙不能完全阻止计算机遭到远程攻击正确答案:网络服务的运营方有权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信息形考任务2(单元自测题)一、单选题题目1描述教学目标的一般模式为()。
正确答案:动作+对象+范围题目2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正确答案:教与学的系统题目3将教学设计分为分析、策略设计、教学评价三大模块的模式是()。
正确答案:史密斯-雷根模式题目4()是指了解学习者的前期基础、分析学习者对新内容的掌握程度、分析学习者对当前内容是否有偏爱或特长。
正确答案:学习者分析题目5布鲁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三大类。
信息技术大作业(数字资源)靳
![信息技术大作业(数字资源)靳](https://img.taocdn.com/s3/m/b426296bb0717fd5370cdca6.png)
成都市青羊区 **小学 靳老师
我国的宝贵文化遗产中,还有一座位于北京 西北郊区,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但是它已 经不存在了。在1860年,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将它掠夺、烧毁。它的毁灭是中华民族遭受 屈辱的历史见证。它就是圆明园。
圆明园从1709年新建,直到1860年焚毁,共经营了 150几年,几代清朝帝王,不知耗费了多少财力物 力来建造这座历代王朝前所未有的皇家园林。该园 总面积为5200亩,比现存最大皇家园林颐和园还要 大850亩,园子周长十公里多,其中水面面积约140 公顷。圆明园的陆地建筑面积比故宫还多1万平方 米,等于8.5个紫禁城。
不可估量是说圆明园的毁 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写 出了圆明园的毁灭,对中国 乃至世界的损失是无法计算 的。
我们一起来思考三个问题
一、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体现在哪儿?请用括 找出相关语句,标出关键词,写上体会,并带着 你的体会读一读。 二、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用直线画出相关句 子,标注关键词,写上你的感受,并带着你的体 会,读一读。 三、课题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 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鸦片战争
英国侵略者于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又要求增开租界和派使 节入京,在得不到满足之后,便开始发动战争,后来法国也为分赃,派兵入伙。
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 林,眼花缭乱,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抢劫,一万多名英法联兵,争相入园, 个个满载而归。无数珍宝文物被洗劫一空, 凝聚了百年来无数工匠智慧心血的 雕梁画栋付之一炬。
思考一下
. 圆明园是一座怎样的园林?
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默
找出概括的评价了昔日圆明园的历史地位 的句子
第4课设计数字作品(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
![第4课设计数字作品(教案)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d9d2f1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1a.png)
第4课设计数字作品一、核心素养学段目标在网络应用过程中,规范地进行网络信息交流。
(信息意识)能基于对事物的理解,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与交流信息。
(计算思维)利用在线平台和数字设备获取学习资源。
(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用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进行网络交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
(信息社会责任)二、课标内容根据学习、生活中的任务情境,使用恰当的在线平台获取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等资源,设计、创作简单作品.三、教材分析本课是《创作数字作品》单元的第1课。
数字作品的创作过程包括了设计、制作和评价展示等几个环节,在制作数字作品前需要思考的问题其实有很多,如作品的主题、表现的形式等,特别是作品的草图绘制,这是让学生养成先设计后操作好习惯的关键一步。
本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多,但都是为《第2课制作数字作品》做准备的,因此本课需要2课时进行教学。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经过前面5个单元的学习后,已经基本掌握了在线搜索信息的方法,学会了保存网络上的文字信息,并能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与展示,且能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解决一定的问题。
在这样的基础上,通过给家乡生态环境做代言人这样的主题任务,使学生体验比较完整的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内驱力的形成,帮助他们主动学习。
同时,通过活动能够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家乡,热爱家乡。
五、学习目标1.了解数字作品以及常用的制作软件,知道数字作品制作前需要提前设计草图以及其他相关准备工作。
2 .学会下载图片资源,并规范命名保存。
3 .根据设计需要,能够使用不同的下载方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4 .能够根据主题任务形成作品设计意识,明白设计的重要性。
六、课时安排与教学重难点建议2课时。
教学重点:(1)了解数字作品以及常用的制作软件。
(2)知道制作数字作品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3)学会下载图片资源,并规范命名保存。
教学难点:(1)根据设计需要,能够使用不同的下载方法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7dd0df580216fc710afde7.png)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信息技术与教育技术(1)》形考任务3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3(单元自测题)一、选择题题目1 晓明同学暑假外出旅行,用数码相机拍摄了一些风景照,其中某些照片由于天气原因拍摄效果不好,他想对这些照片进行加工处理,最合适的软件是()。
A.Photoshop B.Word C.Flash D.PowerPoint题目2 以下属于视频文件格式的是() A.gif B.avi C.ppt D.jpg题目3 以下不属于评价微课教学设计指标的一项是:A.教学目标正确、明确、具体,教学思路清晰 B.能够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难点、重点、个性化教学等问题,提高教学效率 C.微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适合学习者的年龄和认知发展水平D.便于教学演示操作,能够通过网络便捷传播,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易于被学习者在各种技术环境下观看(兼容PC、手机和平板电脑等)题目4 某视频的尺寸为720×576,其单位是()。
A.位 B.字节 C.颜色 D.像素题目5 当在搜索引擎中输入“puter book“(用引号括起来的puter book),检索的结果最可能是 ______。
A.结果满足puter和book其中的一个条件 B.结果中满足puter和book两个条件 C.结果中满足puter book这个条件,而不是满足puter或book 任何一个条件 D.结果中包含puter或book题目6 搜索引擎其实是一个______。
A.网站 B.软件 C.服务器 D.硬件设备题目7 以下不属于评价多媒体课件技术性指标的一项是:A.用户环境友好,使用可靠、安全,素材资源符合相关技术规范 B.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技术表现符合多媒体认知的基本原理C.较好的人机交互,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交互、讨论D.采用了和教学内容及设计相适应的软件,或自行设计了适合于课件制作的软件题目8 以下不属于声波文件参数的是() A.采样频率 B.声道数 C.采样位数 D.转速题目9 以下不属于音频文件格式的是() A.mp3 B.jpg C.mid D.wav题目10 当你想搜索英语口语方面的mp3下载时,使检索结果最准确的关键词是______。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集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集](https://img.taocdn.com/s3/m/b7ff38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e8.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制作简单的电子作品集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电子作品集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展示他们的艺术创意和技术能力。
通过制作电子作品集,学生可以学到数字媒体的基本技能,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介绍如何制作一个简单的电子作品集,以帮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技能。
首先,学生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创建一个电子作品集的目录。
目录可以包含学生希望展示的不同作品的标题和简介。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技能选择不同的作品项目,例如绘画、摄影、手工艺品等。
他们可以使用电子表格软件的格式设置功能来美化目录,并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来增加吸引力。
接下来,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演示文稿软件来制作每个作品的详细展示。
他们可以使用软件的布局和设计工具来创建漂亮的幻灯片,包括标题、图片和文字。
学生可以使用不同的主题和模板来增强演示文稿的视觉效果,并确保每个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幻灯片。
在每个作品的展示幻灯片中,学生可以添加详细的描述和说明。
他们可以用简洁清晰的语言介绍作品的灵感来源、创作过程和成果。
学生还可以通过添加图片、视频和音频文件来丰富他们的演示文稿。
例如,如果学生创作了一幅画作,他们可以拍摄一段视频,展示他们创作画作的过程,并在幻灯片中加入这段视频。
除了演示文稿,学生还可以使用视频编辑软件制作一段简短的视频来展示他们的作品集。
在视频中,学生可以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每个作品,例如通过画廊效果、滑动切换或音乐背景来增加视觉和感官体验。
学生可以使用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功能,如剪辑、淡入淡出和文本叠加等,来创建专业和精美的视频作品。
为了使电子作品集更具互动性,学生可以使用交互式演示软件来制作一个虚拟展览。
虚拟展览可以模拟真实的画廊或展览空间,并提供观众可以点击和浏览每个作品的机会。
学生可以使用交互式演示软件的功能来创建展览空间、设置导航和标签,并添加作品的详细介绍和评论。
学生还可以使用软件的嵌入式链接功能,将作品集与其他相关资源进行链接,如艺术家的照片或详细介绍。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制作数字作品(教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制作数字作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3e63a6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c6.png)
8.教学评价工具:准备相应的教学评价工具,如问答卡片、小组评分表等,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制作数字作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制作数字作品的基本步骤,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制作技能。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2.教学难点:
(1)画图工具的熟练运用:对于部分学生来说,熟练掌握画图工具的操作可能存在困难,如绘制对称图形、调整图形大小和位置等。
(2)插入与编辑图片、文字、艺术字: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在作品中插入和编辑图片、文字、艺术字等元素感到困惑,尤其是对图片的缩放、剪裁和文字的字体、颜色调整等操作。
(3)作品布局调整:调整作品布局,如字体大小、颜色、行间距等,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较为复杂,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讲解。
4.作品布局调整:讲解如何调整数字作品的布局,包括字体大小、颜色、行间距等,使作品更具美观性和观赏性。
5.保存和打开数字作品:教授学生如何保存和打开制作的数字作品,包括作品的保存格式、路径选择等。
6.数字作品的展示与分享:介绍数字作品的展示与分享方法,如打印、展示、上传至网络等。
7.网络安全与道德: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尊重他人版权,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包括不恶意攻击他人、不泄露个人信息等。
最新制作数字资源作品-(1)课件PPT
![最新制作数字资源作品-(1)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1d7921c24431b90d6d85c732.png)
探究学习,把你对课
原有的基础进行有目的的探索,还 而学到知识,更有
文句子或某些内容的
可以相交流知识,各取所需。同时 利于知识的保持。
理解和看法在课堂上
,还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生成新的问 同时,启发了学生
提出。
题,共同探讨。
的思维,培养了他
教师利用课堂巡堂,
们的质疑能力和创
辅导学生探究问题。
新思维能力。
对学习过程中生成的
制作数字资源作品-(1)
CONTENT
1. 教学目标分析
3. 教学策略
2. 教学内容分析(含重难点) 4. 教学过程
1、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研读课文和课前预习,了解圆明园的昔日辉 煌和毁灭过程,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 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通过课堂探究活动,提高质疑、解疑的能力。 (3)通过制作电子报活动,培养查找、整理、运用 资料的能力。 (4)通过课堂探究、师生、生生交流,领悟文章的 表达特点。 (5)能有感情朗读课文。
基于汇报交流,进一步了解圆明园往 稍作点拨、小结,整
小结:大家说得好,正因为圆 日的辉煌,理解问题一。再次回归课 体把握问题。另外,
明园是最宏伟的皇家园林,是 文,朗读课文2-4自然段,领略圆明 再次进入课文,让学
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园的魅力。
生入情入境,充分了
,所以它的毁灭是——,也是
解圆明园往日的辉煌
频。(播影片)2、看了影片 子: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 愤怒,了解圆明园毁
,你有什么感受?3、好,大 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 灭的过程和原因。并
家把感受读出来。(读句)4 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 能感悟重点词不能删
数字资源作品教案模板范文
![数字资源作品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40c984c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f.png)
课时:2课时年级:七年级教材:《信息技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字资源作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资源进行作品设计与制作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数字资源作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数字资源作品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数字资源作品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创意构思。
2. 数字资源作品制作过程中的团队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优秀的数字资源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数字资源作品的概念。
2. 提问:什么是数字资源作品?它们有哪些特点?二、新课讲解1. 介绍数字资源作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 数字资源作品是指以数字形式存储和传播的,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作品。
- 数字资源作品分类: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动画等。
- 数字资源作品特点:易于传播、互动性强、形式多样、易于保存。
2. 讲解数字资源作品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和技巧。
- 确定主题:明确作品的主题,确保作品具有明确的意义和目的。
- 收集素材:根据主题,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
- 创意构思:运用创新思维,对素材进行加工和创作,形成独特的作品风格。
- 制作工具:熟练掌握数字资源制作工具,如Photoshop、Premiere、Audacity等。
- 优化作品:对作品进行细节调整,提高作品的质量。
三、课堂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数字资源作品设计与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各组展示自己的数字资源作品,分享制作过程和心得体会。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五、总结与拓展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字资源作品设计与制作的重要性。
2. 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探索数字资源作品设计与制作,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数字资源作品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以及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了解了数字资源作品的相关知识。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制作简单数字媒体作品》教学设计6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制作简单数字媒体作品》教学设计6](https://img.taocdn.com/s3/m/4785965d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1.png)
教学项目制作简单数字媒体作品课时数6学时授课对象专业班级授课日期学情分析知识储备行为习惯能力基础教学目标了解图像处理的相关知识,会用软件加工处理图像;了解动画的基本原理,会用软件制作简单动画;了解视频编辑的相关知识,会用软件制作短视频教学重点集成文字、图片、音视频等数字媒体素材,制作简单的数字媒体作品教学难点数字媒体作品制作技术技巧教学环境具备多媒体教学条件的计算机房,学生可上网进行信息查询第1、2学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课前任务( 1 ) 图像 ( 影像) 构图和色彩等基础知识(2)不同设备终端上使用的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视频编辑的常用软件(1)根据课前学习任务表,阅读教材、上网查询相关知识,编写任务说明文档,上传学习空间,完成在线测试(2)上网查询图像(影像)构图的方法及色彩的基本原理(3)上网查询不同设备终端上使用的图像处理、动画制作和视频编辑的常用软件,分析其特点及应用场景(4)构思制作数字媒体作品的主题内容和创意思路(1)发放课前学习任务表(2)编制测试问卷,根据学生测试结果分析学情(3)收集数字媒体经典作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学习意识情境导入(1)鉴赏数字媒体作品(2)构图与色彩知识(3)图像、动画、视频等的应用场景思考作品创意构思、作品制作技巧等内容(1)展示经典作品并描述应用场景(2)组织学生回答问题:构图有几种方法·色彩如何搭配(3)预先布置作品创意任务并组织学生建立项目组通过展示经典作品,让学生感受美、创作美,通过提问引发学生对构图与色彩运用的思考第3、4学时第5、6学时。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6.2 制作数字作品 第一课时(教案)
![三年级下册信息技术苏科版6.2 制作数字作品 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a64107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5.png)
师:一般来说,准备好的文字资源在制作作品时可能需要加工,如添加文字、删除文字、分段等。(演示复制文字至WPS 文字软件中,讲解使用鼠标以及键盘定位光标的方式方法,使用中文输入法输入文字、课件呈现键盘上的删除键、退格键、空格键、回车键等常用键)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教学重点:按设计需求使用文档处理软件制作图文作品。了解不同软件能够处理不同的素材资源。
教学难点:合理设置,美化作品。合理选择软件制作数字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学生分组讨论,任务驱动,评价等。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设 计 意 图
一、导入
师:小慧利用上节课准备好的数字资源,按照设计的草图制作成了数字作品,在制作这个数字作品前,小慧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教学课题
制作数字作品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
本课题教时数பைடு நூலகம்3
本教时为第1教时
备课日期:2月20日
教 学
目 标
1.掌握用文字处理软件制作图文作品。
2.能够初步对图文作品进行评价,知道设置格式、美化文档都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作品主题。
3.了解不同软件能够处理不同的素材资源,形成根据设计需要合理选择软件的正确观念。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及时引入一些与编辑操作有关的知识,方便学生学习使用。
师:出示小智的作品图,说一说小智的准备工作有哪些?与小慧的异同点在哪里?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将这些资源按设计的草图制作成数字作品。(板书:制作数字作品)
二、新授
活动1:认识 WPS 文字软件
师:小智、小慧的数字作品都是使用WPS文字软件制作的,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款软件。(课件展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方形
②
①
周长相比:
(1) ①> ②
√ (2) ①< ② (3) ①= ②
等边三角形
② ①
周长相比:
(1) ①> ② (2) ①< ②
(3) ①= ②
等边三角形
② ①
周长相比:
√(1) ①> ②
(2) ①< ②
(3) ①= ②
这是一个人工湖,如果要测量它的周长, 哪种方法最接近湖的周长?
这是一个人工湖,如果要测量它的周长, 哪种方生活中,哪用到了周长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2、如果给你不规则的图形,比如一片树叶,你怎么测量并计 算它的周长?
152 厘米
182 厘米
180 厘米
2.摆一摆
问题:用12个小正方形,你能摆出几 种不同的长方形,它们的周长分别是多少?
——想一想:要摆的长方形的长是几?宽是几? ——摆一摆:摆出你要摆的长方形。 ——算一算:你摆出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思一思:相同个数的小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 ,什么情况下周长最大?
什么?
画一画 你能画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
摸一摸
在教室里找一找,说一说什么是周长, 并摸摸它表示周长的边线。
量一量
测量数据并计算周长。(测量时取整厘米数)
11 厘米
8 厘米 约 10 厘米
测量数据并计算周长。(测量时取整厘米数)
11 厘米
8 厘米 约 10 厘米
1厘米 1厘米
厘米
厘米
厘米
1厘米 1厘米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 特征和对图形周长含义的理解。
2.通过实践操作,体验图形周长计算方法, 不同形状的图形,周长可能的关系。
说一说: 周长是什么?
做一做: 用这根铁丝围一围,围出一个图形。要
求是这个图形的周长正好是铁丝的长。
议一议: 这些图形的周长正好是铁丝的长吗?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