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跨部门协调-美国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合集下载

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启示

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启示

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经验启示作者:吴亚菲,舒本耀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7年第3期吴亚菲,舒本耀为完善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文章梳理了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的典型做法,总结出制定战略规划文件、设置科研管理机构、改革协同创新模式、构建协同创新环境4 点重要经验,并结合我国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现状,提出出台健全完善的战略规划体系、建立开放灵活的科研管理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协同创新模式、建设和谐稳定的协同创新环境4 点建议对策。

21 世纪是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交叉并行,战争模式由机械化转变为信息化、立体化、平台化的关键时期。

随着变革的深入发展,科技创新交叉融合特征日益突出,为应对新军事变革、发展颠覆性技术、突破国防科技创新发展瓶颈,美国在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方面进行大量探索,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经验做法。

梳理借鉴美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做法,进一步完善我国国防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对于当前深入实施军民融合战略和创新驱动战略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1. 制定战略规划文件,绘制协同创新蓝图1.1 以国家战略为引领制定符合国防工业建设需求、契合科技发展趋势的国家顶层战略规划,能够指引协同创新方向,更大程度驱动国防科技创新发展。

自2009 年起,美国政府每两年发布一版《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国家创新发展的总体构想和政策措施。

为落实奥巴马政府2015 年提出的《美国创新战略》,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于2016 年发布《21 世纪美国国家安全科技与创新战略》报告,总结美国科技研发重点领域,指出科技创新对于维护国家领导地位、支撑国家安全战略的关键性作用。

同时报告通过分析美国目前国际形势和军事方面存在的安全威胁,提出了国家创新战略的具体领域和重点目标,有利于加强部际间、军地间人员交流和协同创新,有利于推动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有利于促进技术成果和设施设备共建共享,有利于吸引高校、企业、科研机构、军方科研部门等的优秀人才投身国防建设,为深化国防科技协同创新指明方向。

美国创新驱动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美国创新驱动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借鉴

容。—个国家, —个民族如果没有创新能力 , 就缺乏经济和社会发展 共产 品的研发 。这些公 共产品难 以给企业带来 高额利润 , 是被企
的动力 。建立长效的创新驱动机制对于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调 业和高校忽视的领域 , 但 是却关系到公 民的利益 , 非盈利性科研
整产业结构 , 实现“ 中国梦” 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1 ) 重视创新机构网络的建设
体系, 以研 究 、 开发 、 引进 、 扩散新技 术为 主要 活动 , 以创新 为根 是国家的 创新发展战略却在宏观 E 起着引导和统领的作用。
美国不断进行研发体制 、 机制的创新 , 加 强政 府 、 企业 、 高效 等创新 主体 的联结 ,加快 技术创新 ,促进研究 成果 的产 业化 。 1 . 美 国国家创新体系 美 国一直是重视科技创新 的国家 ,美 国的国家创新体系 的 2 0 1 2年 , 美 国在全 国范 围内创立 了制造业创新 网络 , 促 进各方的 主体 主要 是政府 、 高校 、 企业和科研机构 , 四者扮演不 同的角色 ,
国家这一基本 国情 , 这一 系列国 内、 国际大环境 都为我 国的经济 研究项 目来 自于各 大高等院校。高等院校的研发 自己主要 来 自 基金和非盈利科研机 构。另外 , 企业也会 和高校合 发展方 式提出了新要求 。 依靠传统 的技术 引进 、 模仿来发展经济 与各级政府 、 已经走不通 , 增 强 自主创新能力 , 建立 完善的社 与中国大学不 同的是 , 美 国大学 有着很强 的创 业精神 ,这使得美 国高校 的科研成果 能够更顺利 机 制 势 在 必行 。
机构的投入 弥补了这部分 的不足 。
2 . 美 国创新发展战略
国家创新体 系是指 以政 府 、 企业 、 大学 、 科研 机构等为主体 ,

美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及主要特点

美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及主要特点

美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及主要特点作者:章蕾彭一然来源:《速读·中旬》2020年第02期摘要:美国政府在支持本国科技创新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在概述美国支持科技创新的政府体系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其主要特点,以期为我国政府发挥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提供启示。

关键词:科技创新;政府体系;主要特点美国位居世界创新强国前列,科技创新能力强大。

根据WIPO发布的《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美国以61.7分位列全球第3,排在瑞士、瑞典之后。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8》,美国凭借庞大的创新资源和日益完善的创新环境位列第1,与去年持平。

虽然市场在推动美国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政府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完善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在中美经贸摩擦呈常态化趋势的背景下,研究美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及其在促进科技创新中发挥作用的主要方式尤为必要。

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知己知彼”,为我国政府支持科技创新提供借鉴。

一、三权分立下的美国科技创新体系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以“三权分立”立国,形成了行政权、立法权和司法权互相独立的局面。

联邦政府的行政、立法、司法三个系统都不同程度参与科技创新,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行政系统负责科技创新政策的统筹制定和具体实施,对于科技创新参与度最高。

决策层次包括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国家科技委员会(NSTC)和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PCAST)。

执行层次的联邦机构,如能源部、商务部、国防部、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负责执行决策层制定的相关政策。

立法系统使科技创新活动有法可依,为科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

美国国会通过制定与创新相关的法规、审批与拨付政府各部门研发经费预算、接收利益相关方关于创新相关问题的反馈、开展监督等方式保障科技创新发展。

国会通过委员会结构运作,与创新密切相关的委员会是众议院小企业委员会,众议院科学、航空与技术委员会以及参议院商务、科学与运输委员会。

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美国推动军民融合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设 与经济发展 的 良性互动 。 】
美 国 的 “ 民 一体 化 ” 先 后 经 历 了两 种 发 展 员 会 领 导 ,国 防部 高 级 研 究 计 划 局 ( 军 DARP A)局 阶段 。第 一 阶 段 ,在 冷 战结 束 后 ,经 济 发展 迟 缓 , 长 任 委 员 会 主 席 ,海 陆 空三 军 、商 务 部 、能 源 部 、 国 防投 入 也 随之 降低 ,但 是 国 防 军 工 项 目 内含 的 国 家 航 天航 空 局 ( ASA ) 及 国 家 科 学 基 金 会 N 以
体化的机构 ,主要有 国会 、国家科学技术委 员会 两用性 ,非联邦投资 比例要求及投资质量判 定标
和 总 统 科 技 政 策 局 等 ,这 一 层 次 的机 构 主 要 是 通 准 ,技术 的军事利益 ,技术潜在 的商业价值等【 5 ] 。
过颁 布法律和 制定相应发展 战略来确定军民融合
军 民两 用 科 学 技术 计 划 ( DUS &T) 。该 计 划
吸取 了 T P执行过程 中的经验教训 ,其 目的仍然 R
’ 两 用 技术 。它 与 TRP的相 似 之 处 是各 企 业 分 摊 投 好 地 执 行 该 计 划 ,美 国 国 防 部 办 公 室 制 订 了两 用
为 了实现 其 军 民一 体 化 的 国家科 技 工业 基 础 , 是 开 发 既有 军事 用途 又 可在 商 业 领 域 应 用 的 军 民 ( )在 宏观 层 面上 ,制 定 鼓 励政 策 ,建 立相 资 , 同之 处 是更 加 紧密 地 围绕 军 事用 途 。 了更 1 不 为 美 国 在 国 家 决 策 和 宏 观 调 控 层 ,推 行 军 民 一 项 目选 择 最 低 要 求 指 导 手 册 , 包 括 技 术 必 须 满 足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

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及经验启示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各种突发事件频繁发生,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等,给各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因此,建立健全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已成为各国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对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总结其经验启示,以期为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

一、国外应急管理体系的发展现状(一)美国美国的应急管理体系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较为成熟和完善。

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法规健全美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斯坦福法案》《国土安全法》等,为应急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和规范。

2、组织架构清晰设立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MA)作为核心机构,负责协调和整合联邦政府各部门的应急资源,并与州和地方政府建立了紧密的合作机制。

3、风险评估与预防重视风险评估和预防工作,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预测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4、应急响应迅速建立了完善的应急响应机制,能够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配资源,开展救援和恢复工作。

(二)日本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因此在应急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1、灾害教育普及从小就对民众进行灾害教育,提高民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2、应急物资储备充足建立了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资保障。

3、建筑抗震标准高在建筑设计和施工中,严格执行抗震标准,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4、社区应急组织发挥重要作用社区成立了各种应急组织,如消防团、自卫队等,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开展救援工作。

(三)德国德国的应急管理体系注重预防和准备工作。

1、跨部门合作紧密各部门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调和沟通机制,能够在应急管理中形成合力。

2、志愿者队伍强大拥有大量的志愿者参与应急救援工作,他们经过专业培训,具备较高的应急救援能力。

3、信息化建设水平高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了应急信息的快速收集、传递和共享。

调研报告:国外电子政务的经验及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启示

调研报告:国外电子政务的经验及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启示

调研报告:国外电子政务的经验及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启示一、国外电子在线政府推进经验和发展趋势(一)案例一:英国“政府即平台”,全球电子政务排名第一英国提出“政府即平台”,即政府提供共性服务的跨部门通用平台,部门和民众可在这些应用和服务上面开发附加应用;云侧提供“政府云”,计划将几百个数据中心整合至10~12个;管侧建立公共部门安全网络(PSN),类似政务外网,政府网关通过数字认证方式实现外网互联网数据交换;端侧推行政务APP,在线政务应用程序商店,财政部采购相关应用程序,同时推进公共桌面服务。

在数据开放方面,英国采用开放数据五星评价体系,重点不在数据条目数量,而是聚焦数据开放质量,加强开放数据质量评价体系。

政府网站以CSV、WMS、XLS、PDF、HTML、XML等10余种文件格式开放数据。

截至2015年9月底,发布健康与社保、经济、人口、人力、环境、教育、交通、住房等领域的1350个公共部门机构的2.6412万个数据集。

2012-2015年,数据集的月浏览量增长了161%,数据集月下载量增长了383%。

(二)案例二:新加坡一站式7×24不间断100%覆盖的在线政府近年来,新加坡提出通过机制、架构、云三方面共同保障实现在线服务一站式和不间断(One-Stop,NonStop)。

在组织机制方面,采用一部一局四委员会,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有600余人派驻政府各部门担任CIO,跨部门协同由委员会讨论决定。

总体架构方面,包括业务架构(找到交叉业务)、信息架构(找到共用的数据元素标准)、应用架构(找到可以共享的系统和服务的组件)、技术架构(包括开发步骤、模板、最佳实践)。

云服务采用G-Cloud分级战略,将云服务分为四层,即商业云、与公众共享的低保障云、与非政府机构共享的中保障云,以及政府专用的高保障云。

统一账号、统一平台、行业平台,成为当前新加坡在线政府主要架构。

统一账号包括统一邮箱和统一身份认证;统一平台包括统一网上办事平台、统一数据开放平台和统一交互反馈平台;行业平台包括各领域的统一平台,包括统一地图、医疗共享平台等。

数据跨境流动的欧美政策演进及启示

数据跨境流动的欧美政策演进及启示

数据跨境流动的欧美政策演进及启示一、研究背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数据跨境流动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欧美地区,数据跨境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逐年增长,对经济增长、创新和竞争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数据跨境流动也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和知识产权等问题。

欧美国家在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方面进行了多次演进,以应对这些挑战并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健康发展。

早期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在这个阶段,欧美国家主要关注数据跨境流动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保护本国企业的利益。

美国国会通过了《外国投资风险审查现代化法案》(FIRRMA),以加强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和监管。

中期阶段(21世纪初至2010年):在这个阶段,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跨境流动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美国家开始关注数据跨境流动对国际竞争地位的影响,制定了一系列旨在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的政策。

欧盟通过了《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以加强个人数据的保护和隐私权。

现代阶段(2010年至今):在这个阶段,欧美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数据跨境流动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力度,以应对全球化背景下的数据挑战。

美国政府发布了《数字经济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

欧洲联盟也发布了《数字单一市场指令》,旨在建立一个统开放、有序的数字市场环境。

欧美国家在数据跨境流动政策方面的演进反映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各国在数据领域的共同关切。

随着数据跨境流动的深入发展,欧美国家将继续完善相关政策,以实现数据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共享,促进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

A. 数据跨境流动的定义和特点高度自由化:欧美国家在数据跨境流动方面实行较高的自由度,允许企业和个人在一定范围内自由地跨国界获取和使用数据。

这有利于促进全球范围内的数据交流和技术创新。

严格的监管制度:虽然欧美国家对数据跨境流动采取了相对宽松的政策,但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仍然实行严格的监管制度。

美国科技规划管理特点及启示

美国科技规划管理特点及启示

1 美 国 科 技 规 划 发 展 历 程 卜
由 美 国联 邦 政 府 出 面 制 定 的 科 技 计 划 始 于 二 战期
间 研 制原 子 弹 的 曼 哈 顿 ” 计划, 同 时 建 立 了一 大 批 国 家实验室 , 进 入 了 由政 府 推 动 研 发 的新 时 期 。1 9 8 0年 是 美 国科 技 政 策 的重 要 调 整 年 , 国会 制 定 了《国家 科 技
结 合我 国科 技规 划管理 现状 和存在 的问题 , 提 出制定和 有效 实施 我 国科技规 划的几 点建议 。
关键 词 : 科 技 规 划 管理 ; 科 技 战略 规 划 ; 国家科技 计划 ; 科研机 构计 划
D OI : 1 0 . 6 0 4 9 / k j j b y d e . 2 0 1 2 0 5 0 2 8 6
科 技 咨 询 与 管 理 机 构 及 国会 负 责 制 定 , 科 技 计 划 的 制 定 和组 织 实施 按 照 领 域 进 行 权 责 划 分 , 各 联 邦 部 门 专
门 机构 根 据 承 担 的使 命 进 行 科 技 计 划 管 理 ; 对 跨 领 域 的科 技 计 划 , 由 各 领 域 相 关 部 门组 成 专 门 的 委 员 会 进
汪 江 桦 , 冷 伏 海 , 王 海 燕 。
( 1 . 中 国科 学 院 国 家 科 学 图 书馆 , 北京 1 0 0 1 9 0 ; 2 . 新 疆 财 经 大 学 计 算 机 科 学与 工 程 学 院 , 新 疆 鸟鲁 木 齐 8 3 0 0 1 2 ; 3 . 中 国科 学 院 大 学 , 北京 1 0 0 0 4 9 ) 摘 要 : 回 顾 了美 国科 技 规 划 发 展 历 程 , 从科技 战略 规 划 、 国 家科 技 计 划 和 科 研 机 构 计 划 3个 层 面 , 对美国 科 技 规 划 的 制 定 方 法 和 组 织 实施 进 行 了 案 例 分 析 , 总 结 了 美 国 科 技 规 划 管 理 的 特 点 和 优 势 。在 此 基 础 上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启示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启示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启示【摘要】美国汽车产业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政策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值得借鉴。

在汽车产业方面,我们可以学习美国在制定政策时注重绿色环保和智能网联技术的经验,推动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借鉴美国发展电动车市场的政策和措施,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学习美国政策促进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的经验,优化我国汽车产业结构。

在技术创新方面,应借鉴美国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很多启示,我们应及时吸取经验,不断完善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关键词】美国汽车产业政策、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启示。

1. 引言1.1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启示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中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和拥有先进技术的国家,其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美国汽车产业政策,我们可以发现其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可以指导我国汽车产业在结构优化方面取得更好的发展。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在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美国政府通过鼓励汽车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推动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和进步,这为我国汽车产业提供了引导和借鉴。

美国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和法规也给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一个良好的示范。

美国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的政策举措也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给予了我国很多启示,有助于我国汽车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创新发展。

我们需要深入学习和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推动汽车产业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向。

2. 正文2.1 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美国汽车产业政策对我国汽车产业的启示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探讨。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近年来,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我国科技创新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这一系列改革经验和启示,不仅可以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也为我国未来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在于加强科研机构的改革。

通过深化科研院所改革,鼓励科研人员进行更加自主、开放的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和效率。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科研人员的热情和活力被激发出来,更多的优秀科研成果涌现出来。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启示在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支持。

通过制定和实施创新政策,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同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创新提供更好的环境和条件。

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在于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和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持。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优秀科技人才涌现出来,为我国科技发展贡献了力量。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启示在于加强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

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科技合作,共享科技资源和研发成果,实现互利共赢。

这一系列合作的开展,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

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借鉴,也为我国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通过加强科研机构改革、加强科技创新的引导和支持、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以及加强科技创新的国际合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发展,为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不断努力。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世界各国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经验_徐峰

世界各国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经验_徐峰

科技日报/2012年/4月/9日/第001版世界各国实施重大科技计划的组织管理经验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徐峰许端阳3月30日,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联合举办了面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培养工程博士校企对接会,对重大专项科研攻关人才队伍的建设做出了前瞻性安排。

自2006年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来,我国陆续启动了大型飞机等16个重大科技专项,为我国在关键科技领域的跨越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集中优势力量、组织重大科技计划是世界各国常用的科技计划组织形式。

美国曾组织开展了“曼哈顿计划”“阿波罗计划”“星球大战计划”等重大科技计划,欧共体国家曾实施长达20年的“空中客车”计划,日本、韩国、印度、巴西等国家也实施了符合本国国情和战略需求的重大科技计划或项目。

这些重大科技计划的成功实施,不仅促成了人类在相关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而且为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奠定了重要的实践基础,为以国家战略目标组织实施重大科技计划提供了典范。

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与管理机制,保障计划项目顺利实施综合性重大科技计划是国外最常采用的重大科技计划的组织形式。

这些重大科技计划通常需要在宏观层面集中国家战略目标,并由多个政府部门、组织或机构参与组织实施。

针对此类重大科技计划,国外政府主要采取协调机制下“集中+分散”的组织管理方式,即在宏观计划管理层面上设立统一的计划协调部门,集中对计划进行组织协调;而在计划项目管理层面上由各参与的政府部门或机构根据自身的需求,结合计划的战略目标,以分散的方式自行组织计划项目的管理与实施。

如美国针对国家纳米技术计划这一涉及美国24个联邦机构的跨学科、跨部门的复杂计划,一方面设立了纳米科学技术与工程分委会,统一协调计划的总体目标和预算安排;另一方面,各参与政府部门则在统一计划目标下,根据各部门自身的职责使命分散安排具体项目并进行项目管理。

美国的网络与信息技术计划也采取了类似的组织管理模式。

美国国防科技管理的主要经验及最新举措

美国国防科技管理的主要经验及最新举措

美国国防科技管理的主要经验及最新举措国防科技一般是指新型武器系统型号研制之前开展的国防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

美国国防科技主要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先期技术开发等工作。

长期以来,美国在国防科技管理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并积累经验,有力推动了国防科技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确保美国军事领先优势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构建完备的科技战略规划体系,牵引国防科技长远发展国防科技具有基础性、探索性、军民两用性等特点,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多,需要由政府、国防部和军种等部门统筹谋划。

美国将国防科技工作置于重要战略地位,从国家顶层,到国防部和军种,构建了协调配合、上下结合的科技战略规划体系,引领和指导各领域国防科技协调发展。

(一)国家层次出台国家科技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军、地科技工作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是美国重要的科技政策、重大科技计划的牵头制定部门,由该办公室牵头制定的国家创新战略等科技领域战略,从科技发展全局出发提出国家科技创新发展总体构想、方向重点和政策措施,为各部门制定具体实施政策提供了有力指导。

如2015年《美国创新战略》,提出清洁能源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空间能力与应用、医疗技术和教育技术等七大国家优先创新领域,并提出加强国家基础设施、高速互联网、基础研究等政策措施,对国防部制定科技战略规划提出了指导。

此外,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还通过发布重大跨部门科技计划,如2000年正式发布的“国家纳米技术计划”(NNI)、2013年正式发布的“通过推动创新型神经技术开展大脑研究”(BRAIN,简称脑计划)等,组织军民协同参与,共同推进重大科技领域发展。

▲2015年发布的美国创新战略文件(二)在国防部层次构建国防科技战略规划体系,统筹协调全军国防科技工作▲“一个战略,三项规划”的战略规划体系国防部建立了“一个战略,三项规划”的战略规划体系,包括《国防科技战略》、《联合作战科技规划》、《国防技术领域规划》和《国防基础研究规划》。

大部制背景下的跨部门协调与合作机制研究

大部制背景下的跨部门协调与合作机制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政府所面临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复杂,而且这些问题常常跨越了各个部门的边界,单纯由一个部门去解决已经显得无力,因此,必须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

目前,我国正处于大部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在新的行政体制下,实现政府部门的高效运转,健全跨部门的协调合作机制成为了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因此,本文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从跨部门协调合作的基本理论出发,讨论了政府跨部门合作面临的问题,实现部门之间的合作离不开协调,提出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所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健全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的基本思路。

论文除引言外共分为四个部分,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对跨部门协调与合作的相关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文章的第一部分是跨部门协调与合作相关概念界定以及研究的理论基础,同时指出跨部门协调合作的好处。

第二部分是对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当前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表现在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在实践活动中被演变成了一种为部门谋取利益以及加强部门权威的方法,而失去了它原有的目的和意义。

部门间协调合作由于协调机构设置的随意性,使得协调合作的过程不怎么理想等问题。

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协调合作主体权责不相适应、协调合作方式以及手段落后、先进行政理念和制度的缺失、以及部门保护与利益驱使等。

第三部分是西方国家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对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与合作机制的启示。

对后新公共管理时代“整体性治理”理论的由来以及理论发展进行梳理,并对西方实行跨部门协调合作的国家经验作出总结,提出对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的有益启示。

第四部分是当前我国政府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的优化。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健全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的思路与途径,并以理论为指导,合理划分部门间协调机制的适用性,构建和谐的部门间协调文化,优化发展跨部门合作。

本论文的创新在于,以大部门体制改革为视角,专门研究了政府部门间协调合作机制,该主题迎合了今后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方向,对传统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存在的不足进行理论性分析,提出如何优化现有的行政协调合作机制。

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 典型经验与现实启示

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 典型经验与现实启示

2、行业自律机制完善
国外互联网企业普遍建立了完善的自律机制,通过自我审查和过滤,确保所 发布的信息符合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规范。例如,脸书、谷歌等大型互联网公司 制定了严格的自律规定,对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实时审核,及时删除涉及色情、 暴力、恐怖等不良内容。这些企业的自律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政府的监管压 力,同时也提升了网络空间的品质。
感谢观看
国外网络舆情治理特色模式 典 型经验与现实启示
目录
01 一、国外网络舆情治 理特色模式
03
三、国外网络舆情治 理的现实启示
02
二、国外网络舆情治 理典型经验
04 参考内容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公众表达意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 要平台。然而,网络舆情的无序和失控可能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下, 国外一些国家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国外网络舆情治理典型经验
1、法律法规体系健全
国外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普遍建立了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为治理工作提供 了坚实的法律保障。例如,美国制定了《数字千年版权法》《儿童互联网保护法》 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了全面规范。德国则颁布了《信息自由 法》《数据保护法》等法律,确保公众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这些法律法规既 保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又有效地遏制了不良信息的传播。
我国应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跨国性的网络舆情挑战,推 动全球互联网治理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国外网络舆情规制经验告诉我们,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技 术手段应用、加强教育和宣传、建立多部门协同机制以及注重国际合作是有效管 理和引导网络舆情的关键。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借鉴这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 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我国的网络舆情规制体系,以促进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和社会 的和谐稳定。

国外研发平台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研发平台建设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可 以根据 市场现 在和 未来 需求 , 发 一些 先 研 提升 研发 平台功 能 , 迫切需 要解 决 当前
2 体 制 上 完善 “ 产 学研 ” 作 方 式 进技术 , . 从 官 合 避免资源浪费。
合作进行的模式。如被称为 “ 韩国的硅谷” 这些问题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 ①研发 的问题是合理配置和整合现有资源。 政府应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和问责制 ,确保研发资 济效益好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资助和 鼓励 , 果决定经费支持额度 , 甚至相关机构和项 源 管理 的有效 性和国 家财 政投资 的合理 激发这些企业科研的积极性和动力。应该 目负责人的任免。良好的绩效考核机制能
性。
改 充分发挥高校所具有 的科研能力和人才实 够促使 负责人主动与上下级进行沟通 ,
1政 府 应加 大对 研 发 ( . 包括 平 台) 设 及科研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 厅软 科 学课 题 “ 徽 省 研 究 开发 平 台 建设 建 安 的资 金投 入

补和资源共享 。
与 管 理 体 系研 究 ” 编 号 :12 53 2 ) ( I00 00 8 、
近 几 年 ,随 着 我 国 GD P迅 速 增 长 ,
向预算部门提出了 “ 制订跨部门计划和战 略 来确定跨 部门的 科研 基础设 施优 先顺 帛 的建议。欧盟制定 。 欧盟跨国使甩研究 基础设施计划” 明确规定重大研发设施和 , 仪器允许联盟其他国家使用。 英国科技办公 室制定了 《 大型研究设施战略路线图 》 明 ,
确规定能够和其他机构 共享的仪器设备 。 无
I siu e f r Eu o e n P l y S ud e , 01 n tt t o r p a o i t i s 2 c 1

美国创新战略的三个阶段及对我国的启示_张换兆

美国创新战略的三个阶段及对我国的启示_张换兆

体系出发,美国十分强调政府在创新活动 国创新的影响从国内向全世界范围拓展, 究是应对美国创新竞争的重要工作。美国
中的推动和干预作用、私营部门的创新引 自主创新战略需要与时俱进,其中一些内 将创新置于国家战略前所未有的高度,并
擎作用,提出政府、企业与民众应当合力创 容需要与新形势相适应。目前,出现的一 将创新作为美国制胜未来的关键。在这一
创新已经成为美 度,确定面向未来的稳定投
国实现可持续发展、 入机制,同时制定有利于激
应对国际竞争和度过 励社会资金投入基础研究
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关 的政策措施。
键。
第三,实施专项科技计
划是加快技术跨越的有效
机。以金砖国家为主要代表的新兴经济体 持依靠创新走出金融危机的策略取得相应 方式。从克林顿时代开始,美国实施了一
新 创 科技
CHUANGXINKEJI
美国创新战略的 三个阶段及对我国的启示
文 / 张换兆 林娴岚
1990 年的 24.2%上升到 2001 年的 31.8%。 发投入,尤其是国防研发,重点从克林顿政
其中信息业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府时期的民用技术为主转向民用技术与军
美国仍然是全球综合科技实力最强的 已达 35%,成为美国经济的第一推动力。 事技术并重,创新战略调整为反恐和应对
加大投资力度并引导固定资本投资,对研 更是将美国经济衰退从信息产业及其相关 平。
究与开发投资实行倾斜政策,并实施有针 行业向航空、保险、金融、旅游和
2001 年-2008 年间,美
对性的行动计划。1991 年,美国提出《国家 关键技术》报告,1992 年推出“信息高速公 路计划”,1993 年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 会,1994 年发布《科学与国家利益》,1996 年发布《技术与国家利益》,1997 年发布《塑 造 21 世纪的科学和技术》等。在这些报告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不断突破国家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并形成全球一体的创新网络。

但是创新资源的集聚和创新活动的空间分布极不均衡,一些区域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产业基础、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够吸引更多、更优质的创新资源,从而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枢纽。

当这些区域的创新集聚和辐射力超越国界并影响全球时,便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的能级预示着所属国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大国转变增长模式、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对于增强国家和区域竞争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美国硅谷、波士顿、纽约,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等地区在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过程中,在政商环境、高校院所、创新型企业、资本市场、区域创新体系和开放式创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可以为中国若干城市和区域建设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启示。

核心观点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具有科技创新资源密集、创新活动活跃、创新能力强大、创新影响广泛等特征。

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首要任务是营造环境,全球著名科技创新中心几乎都是在公共部门的引导下开展建设的。

除了积极引导之外,政府也会通过营造良好的市场和营商环境,简化行政手续、降低商务成本来优化创新环境。

高校和科研机构不但是新知识和科研成果的提供者,也为创新活动培养了丰富的人力资本,世界著名科技创新中心的兴起都与所在地的高校院所有密切联系。

创新型企业作为创新的引领者和财富的创造者,不仅是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标志,更是其成长的发动机。

不同企业的集聚产生溢出效应,加快了技术和产品开发的进程。

各类风投机构不但为科技创新企业和创业者提供了最初的资金支持,还为初创企业提供各类增值服务以提高初创企业的价值全球科技创新中心都形成了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区域创新生态,包括基础设施、学术机构、上下游产业链、资本、人才、信息以及创业文化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张义芳(1964一),女,天津人,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科技管理、科技政策。
万方数据
中国科技论坛
(2014年7月)第7期

跨部门科技计划的协调:美国的
对具有国家战略意义的跨部门科技计划,美
障。尤其对重大的跨部门科技计划,NSTC皆依照 相关法案设定独立的咨询评估机构。这些机构虽 然只是辅助机构,但由于其成员具有高超的专业 洞察力,能从科学、客观的角度,基于事实、数 据和资料,对计划的战略规划、执行过程和效果 进行长期的跟踪、分析和评估,帮助决策者检讨 计划得失,因此对计划的高水平协调推进发挥着 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以纳米技术计划(NNI)为 例,美国国会通过的(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开发 法案》指定总统科技咨询委员会和国家研究理事 会对NNI进行定期评估,每一次评估都对NNI的 组织实施提出具体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对执行部 门形成“倒逼”压力,使NNI计划执行得越来越 好。法定的第三方咨询评估是美国跨部门科技计 划得以保持高水平运转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我 国科技计划和专项管理的薄弱之处,值得我们认 真探究和学习。 1.2设立专责协调办。配备全时人员并提供充分
Inter-sector Coordination of National S&T
Major Project:
US Experiences and its
Implications
Zhang Yifang
(Institute
of Scientific&Technical Information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Major Project;S&T program;Coordination;US
experiences
组织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新时期科 技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目前,我国启动实施的 民口科技重大专项多达10个,这些科技重大专项 由于需要集成多个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因而选择 了多部门协调实施的组织架构。 作为世界头号科技强国,美国是实施国家科
技重大专项和计划最多的国家,尽管美国联邦跨 部门科技计划在性质、目标、管理方式上与我国 科技重大专项存在差异,但作为美国联邦多部门 共同实施的重大科技计划,其跨部门协调机制对 我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组织实施无疑具有重要 的借鉴意义。
基金项目:科技部政策法规司资助课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管理体制研究”。 收稿日期:2013—10—10
从而在联邦政府范围内形成跨部门的计划绩效比 较,促进了联邦跨部门科技计划整体绩效水平的 提高‘4I。
2我国科技重大专项跨部门协调困境
的原因分析
我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特别是大规模分 布与协作式专项,在推进过程中充满着大量的跨 部门协调难题,且随着科技重大专项的深入推进 和协调事项的增多,部门间协调问题越来越凸显。 部门协作难、信息沟通难、资源整合难等各种问 题日益影响着科技重大专项的顺畅发展,已成为 制约我国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的一大瓶颈。 (1)缺乏国务院层次的顶层协调领导机构。 对于国家层面的科技重大专项和计划,如何实现 最有效的跨部门协调是各国共有的难题。我国科 技重大专项启动实施之际,恰逢2008年新一轮政 府机构改革启动,国务院议事协调机构进一步精 简,受到限制,而“主要部门牵头机制”得到了 肯定和推崇,也由此成为我国科技专项跨部门协 调的主要方式"J。然而,从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的 推进实践看,无论是多部门联合领导小组还是主 要部门牵头机制,在促进重大专项跨部门协作上 效果并不理想。一方面,在缺乏国家行政协作问 责制度的情况下,专项成员单位往往惰于履行其 协作职责,认为专项工作更多是领导组长单位或 牵头单位的事务,其他部门只要最低程度的例行 配合;另一方面,领导和牵头部门在协调其他横 向同级别部门时权威性不足,加上无法摆脱其自 身利益的束缚,在协调过程中不易达成共识,造 成部门间协调效率低下。从实际运作情形看,以 领导和牵头部门为召集人的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主 要解决的是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日常沟通的问 题。对实质性重大问题的协调往往力有不逮,还 需要提交到国务院层面解决。 (2)缺乏部际协作的监督追责机制。我国的 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协调作用,一个 主要原因是我国尚未建立起部际协作的监督追责 机制。协调机制发挥最大作用的基础是各成员部 门具有真诚协作的动机和压力。协调部门掌握一 定的预算一次分配权,会使成员部门愿意接受协 调部门的决策,但要使协调工作落到实处,还必
美国联邦跨部门科技计划部门间协调事务繁 多,而内阁级别的国家科技委员会及其分委会的 成员构成决定了它只能发挥高端协调指导作用, 大量繁琐的日常协调工作须通过专责的协调机构 才能应对。早在1990年代初,为了促进跨部门协 作,美国高性能计算与通信计划(HPCC)首创实 体化的国家协调办公室(NCO)这一组织模式,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之后,美国纳米技术计划 等联邦跨部门科技计划也仿效HPCC模式,依托其 牵头单位建立专职的NCO,且近年来有进一步加 强NCO作用的趋势。2012年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 员会发表的纳米技术计划评估报告特别建议扩大 NCO的作用,不仅聘用全时工作人员为国家科技 委员会和总统顾问委员会提供技术和行政管理上 的支持和服务,充当联邦机构、学术界、产业界、 专业协会以及外国机构的联络中枢,而且特别要 求强化其与产业界的协调,并建议将纳米技术计 划年资助经费的0.3%用于支持NCO更好地开展 协调工作(NCO的运行费用由相关联邦部门和机 构按计划经费的配置比例分担)。
Abstract: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nteragency coordination the study
on
experiences
behind the recent U.S.federal R&D initiatives.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sector coordination problems of China's National S&T the improvement of relevant institutions and
机构
美国将总统办事机构设置成跨部门事务的综 合领导协调中心,以凭借其特殊地位和与总统的
紧密关系促进跨部门的协作。在美国,涉及科技
的总统办事机构包括总统科技助理领导的白宫科 技政策办公室(OSTP)以及由总统任主席、联邦 部N/机构的负责人为成员的国家科技委员会 (NSTC),其中OSTP具有较强的总统科技决策辅 助和行政管理职能,NSTC则充当联邦重大科技事 务综合协调中心的角色(NSTC由OSTP负责行政 管理)。NSTC职责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领导和协调 联邦重要的跨部门科技计划,其下设有纳米科学 工程与技术、网络信息技术、智能电网、航空、 氢燃料电池等多达14个分委会或部际工作组,分 委会或部际工作组之下还会设立若干小组委员会 或专责小组,以协助推进各项工作。NSTC各领域 分委会/部际工作组由相关联邦部门和机构的代表 组成,白官科技政策办公室、白宫预算与管理局 的高管作为成员参与到各分委会/工作组之中,与 联邦某一核心部门的代表共任分委会/工作组的联 合主席。美国总统幕僚权力的介入意味着幕阁双 方共同决策的领导方式,由此强化了各领域分委 会/工作组的统筹领导和协调能力。 除了设立集中的伞形组织架构,NSTC还特别 注重协调领导的程序性机制和技术细节,有一套 法定的运作程序和系统的制度支撑,包括决策议 事规则、咨询机制、评估机制、报告机制、信息 沟通机制等,使协调领导工作得到一定的法律保 万方数据
1.3有力的协调手段——财政控制权和跨部门协
作绩效评估
协调关系比指令关系不确定性大,容易受到
第7期(2014年7月)
中国科技论坛
一23一
人为因素干扰。根据美国的经验,在多部门参与 的科技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使各参与部门目标 一致,摒弃合作过程中的消极敷衍和“不作为” 行为,不仅需要权威的组织和人物发挥作用,同 时还需要“胡萝卜加大棒”式的协调手段的运用 和配合,方能形成跨部门协同的良好局面¨1。 促进跨部门协作的主要手段和杠杆在美国一 般表现为财政控制权,通过控制财政资源来达到 协调的目的[2j。美国联邦部门和机构自觉接受内 阁协调机构决策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协调机构有 足够的资源(“胡萝卜,,),这种资源一般表现为财 政控制权,因此,科学运用财政分配权能有效保 障跨部门科技重大计划任务的协调和落实。1939 年美国通过“重组法”,将公共预算局由财政部转 移至白宫,成为总统直属机构(后合并到白宫行 政管理和预算局OMB),今天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 的举措。每年白宫管理与预算办公室(OMB)和 白官科技政策办公室(OSTP)一道制定和发布联 邦科技优先领域年度预算指南,评审各联邦部门 和机构的预算申请,指导它们将资源重点用于跨 部门重大科技计划等国家优先的活动,在美国松 散的政府科技管理体系中,起到了从国家层面集 中统筹国家科技预算和活动的作用。而日本内阁 协调能力历来不佳,根本原因之一就是由大藏省 而不是内阁拥有财政控制权,现在已有改进。 促进跨部门协作的另一有效手段是改革传统 的部门绩效评估制度,在部门绩效评估指标中加 入跨部门协作的指标(“大棒”)。美国现行的联邦 政府绩效管理制度特别强调以结果为导向、跨部 门的目标和指标,以支持跨部门合作。根据1993 年美国国会颁布的《政府绩效与成果法》,联邦政 府部门的“年度绩效计划”中有一项法定内容是 跨部门合作机制,包括四个要素:跨部门关系的 确认;跨部门合作的领导协调机制;跨部门信息 共享机制;跨部门合作的激励机制[3]。这一法律 规定对克服部门主义、促进跨部门合作产生了实 质的影响。2002年小布什就任总统后,又将绩效 评估工具应用到联邦政府计划工作管理中,引入 计划评等工具(这里“计划”为广义范畴的概念, 即为实现一个公共目标而采取的一项或一组行动, 并非限于我国语义上的计划如政府科技计划)。计 划评等工具可用来对跨部门计划的绩效进行评估,
Major Project,the pape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