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特色分析
江南私家园林
江 园
• 总结
江南私家园林的境界
中国造园艺术,追求的是 “虽由人作,宛自 天开”。布局自由、浑然一体、宛如天成,反映 “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表现一种人与自然和 谐统一的宇宙观。 正是:师法自然,融于自然,顺应自然之理。 中国园林造景,概言之就是通过人工与自然的巧 妙组合,把观赏者引入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
江 园
2.空间上力求繁复丰富,常采用“欲扬先抑”手法。 大中见小,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不 仅在周徊曲折四字也。 ——《浮生六记》 3.多种途径借景。 《园冶》中总重了五种借景方法: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 远借——园外借。 邻借、仰借、俯借——园内借。 应时而借——利用时序的变化。 4· 将自然形态中处理主次、虚实关系。
江 园
▪ 拙政园走廊:粉墙黛瓦
在这里构成建筑最 基本的色调不外三种:一深 灰色的小青瓦作为屋顶;二 全部木作一律呈栗皮色或深 棕色,个别建筑的部分构件 施墨绿或黑色;三所有墙垣 均为白粉墙。
江 园
▪ 拙政园幽水
拙政园中部以自然式布局为主,北岛南院,水系平面成p形,两条东西向长 长的水面延展了景观空间。
江 园
• 江南私家园林的空间布局特征
私家园林一般规模远小于皇家园林,面临的主要任务是突破规模 的局限,须“小中见大”。 造私家园林首要目的,是满足居住的享乐需要。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中,文人审美理想起了关财键的作用。 儒雅 之风,强化了对园林“意境”的追求。 1.园林布局 作为“动观”的流线,尽量萦回曲折,“静观”的景点精炼。
江南私家园林
• • •
09环艺一班 091073111 091073111
江 园
• 江南私家园林的特点
①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③诗画的情趣 ②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合 ④意境的涵蕴
中国四大园林欣赏分析
易隐园
鲤化园
空间序列
易园总平图
有人把中国园林比喻为山水画的 长卷 是指具有多空间、多视点 和连续性变化等特点&园林本身却 是实实在在的空间艺术;它不仅可 以从某些点上看具有良好的景观 效果———景,而且从行进的过程 中又能把个别的景连贯成完整的 序列,进而获得良好的动观效果, 所谓“步移景异”。 易园这种规模的园子,往往围绕中 心水面布置建筑,所形成的序列通 常表现为一个闭合的环形
主要以“易园”作为介绍
位于成都市城市边缘的易园具有传统空间形态和意境、又能服务于 大众的新型园林& 易园是中国的首家私立园林艺术博物馆;建成数年来 以它优美的园 林,典雅的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受到了各界朋友和国际友人的青睐。 易园是一座现代文化艺术园林,其名源于中国儒家众经之首的《周 易》,以易理造园,把“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以 藏为露,以隐为显”的中国哲学理念与美学思想作为造园手法,融入 景中。
空间的延伸、渗透、层次&
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空间的延伸意 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 空间关系,即“流动空间”&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 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空间层次和 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空间的延伸与 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墙、影壁、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 设置完全透空门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
返。
东莞可园
又名“近山林”、“ 乐园”;位于苏州城 南三元坊(人民路48 号,与沧浪亭仅一巷 之隔&园门朝南,与 沧浪亭隔水相望。 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 文物保护单位。可园 现存面积5000平方米 ,水池居中,建筑疏 朗,槛曲廊回,水木 明瑟,庭宇清旷。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分析(5篇范文)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分析(5篇范文)第一篇: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分析榭和舫多属于临水建筑。
在选址、平面和体形设计上,要特别注重与水面和池岸的配合关系。
临水或在水上的供人游玩和休息的房屋。
一、建筑类型与特点(一)、榭的含义:中国园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边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
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
平台临水围绕低平的栏杆,或设鹅颈靠椅供坐凭依。
(二)、不同地域水榭的形式: 1.江南园林中的水榭:榭尺度不大,常以水平线为主。
典型实例有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网师园的46濯缨水阁”、藕园的“山水间”等。
2.北方园林中的水榭:具有北方宫廷建筑特有的色彩,建筑浑厚、持重,建筑尺度较大,造型多样;如北京颐和园的“洗秋”、“饮绿”两个水榭。
3.岭南园林中的水榭:“水厅”,立秋轻快、通透,也是水榭的一种二、建筑布局与功能(一)、榭的功能:多以观景为主,也可满足社交休憩的需要。
(二)、榭的设计要点: 1.选址:有景可借可观之处,湖岸线凸出处为佳。
2.朝向:忌西晒。
3.平台高程:低临水面为佳。
4.造型:开阔、开朗、开敞。
(三)、榭的平台构造: 1.榭以实心土台作为挑台的基座。
2.在实心土台的基座上,伸出挑梁作为平台的支撑。
3.以梁柱结构作为挑台的基座,平台的一半挑出水面,另一半坐落在湖岸上。
(芙蓉榭平台构造)4.以柱梁结构作挑台基座,在岸边以实心土台做榭的基座。
5.整个建筑及平台均坐落在水中的柱梁结构基座上。
(四)、实例芙蓉榭:拙政园东部一方形歇山顶临水风景建筑,位于主厅兰雪堂之北,大荷花池尽东头。
荷池约略为矩形,东西长,南北窄,故西向的小榭前有很深远的水景。
水中植荷,荷又名芙蓉,小榭之名也由此而来。
当年王心一营筑归田园居时,这里为一派水乡景色:“池广四五亩,种有荷花,杂以荇藻,芬葩灼灼,翠带柅柅。
修廊蜿蜒,驾沧浪而度,为芙蓉榭。
”现游廊尚未恢复.然小榭已成为东部很有特色的风景,特别是夏晚在此赏景,待到皓月当空,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能给观赏者带来美不胜收之感。
明清私家园林的艺术处理手法
明清私家园林的艺术处理手法
明清私家园林的艺术处理手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园林布局:明清私家园林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景观的连续性。
布局多采用错落有致的方式,通过设置山石、水景、亭台楼阁等元素,营造出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
同时,注重景观之间的连通,使游人能够顺畅地游览整个园林。
2. 植物配置:明清私家园林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追求自然和谐的美感。
植物种类丰富多样,包括花草、树木、竹子等,通过合理的植物布局,营造出四季不同的景色。
同时,注重植物与建筑、水景的搭配,形成一种具有浓郁生态氛围的园林景观。
3. 建筑设计:明清私家园林的建筑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多以亭、台、楼、阁等小型建筑为主,通过巧妙的布局和精细的雕刻,使建筑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增强了园林的美感。
建筑的材料多采用木材、砖石等传统材料,注重雕刻细节,体现了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
4. 水景处理:明清私家园林的水景处理非常重要。
园林中常见的水景形式有池塘、湖泊、流水等,通过合理的水景布局和精心的石块摆放,营造出流水潺潺、池水清澈的景观效果。
水景与建筑、植物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又生动的园林景色。
总的来说,明清私家园林的艺术处理手法注重景观的连续性、自然
和谐的美感,通过布局、植物配置、建筑设计和水景处理等手法,创造出丰富多样的园林景观,展示了明清时期园林艺术的独特魅力。
江南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江南私家园林以苏州、扬州、无锡、镇江、杭州等地的园林为代表。
明清时期,苏州封建经济文化发展达到鼎盛阶段,造园艺术也趋于成熟,出现了一批园林艺术家,造园活动达到高潮。
苏州园林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其中的狮子林、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沧浪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文化”名录。
扬州的园林多为宅园,繁盛时遍布城内街巷,城郊保障河沿岸园林别墅随处可见;到了清乾隆时期已形成为拥有24 景、名扬全国的“瘦西湖”园林区,当时扬州园林的数量比苏州的还多,曾享有“扬州园林甲天下”的美誉。
令人遗憾的是,扬州园林多已毁于战乱。
杭州拥有著名的西湖风景园林区,城中园林均以西湖为中心,主题各不相同,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造园艺术之美的,是建于1907 年的“西湖第一名园”郭庄。
那时的人们乐于造园,并把造园与做人联系在一起:造园须曲,交友贵直,造园是为了修身养性,园能寓德,子孙后代在园林的意境中读书、吟咏、书画、拍曲,品味人生道理,培养正直高贵的人格。
园中寄情、园中寓理,真可谓意蕴深远。
秀巧的江南文人小园的取景洞门园林中的水阁衔接外廊的观景亭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条件明、清以来的私家园林集中于江南地区,不是偶然的现象,而是由于这里具备了自然、经济、人文等诸方面建造园林的条件。
私家园林兴盛于江南是和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
首先,江南一带多江河、湖泊,河网纵横,水源丰富,便于引水入园。
由于处在温带气候区,冬季无严寒,空气湿度大,适宜生长常青树木,花草品种也多,因此江南私家园林大多植物丰茂,种类丰富。
这里还多产石料,南京、宜兴、昆山、杭州、湖州等地盛产黄石;苏州自古以来即多湖石——采自江湖水泊,经过水流的常年冲刷,石色有深浅变化,石面充满肌理,形态玲珑剔透,历来为造园堆山的上等用料。
这样,理水、叠山、建筑、花草等都可以就地取材。
扬州在古代作为海盐、漕米和茶叶集散地,曾经是中国最富饶的城市。
江南私家园林分析
建筑设计与理论结课论文——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手法浅析摘要: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时期,其特殊的时代背景从诸多方面影响了此时期的造园艺术。
私家园林作为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布局、构思、选材及对构景要素的处理上又自成体系,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风格。
而此时期的私家园林主要集中在富庶而有着悠久人文传统的江南等地,本文主要通过例举一些清代江南私家园林造园思想、布局及建筑风格等方面来论述其造园艺术的特点。
关键词:江南私家园林; 造园艺术;形式手法;意境格调;细节处理江南私家园林是以开池筑山为主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
江南一带河湖密布,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又有玲陇空透的太湖石等造园材料,这些都为江南造园活动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江南园林不仅在风格上与北方园林不同,在使用要求上也有些区别。
江南园林以扬州、无锡、苏州、湖州、上海、常熟、南京等城市为主,其中又以苏州、扬州最为著称,也最具有代表性,而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
尽管由于地区和园主在政治、经济上所处的地位不尽相同,而在园林的规模、风格等方面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但是,它们都是为满足封建统治阶级的享乐生活而建造的,在园林布置和造景的艺术手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
这些共同之处,构成了具有浓厚的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
从欣赏古典园林艺术的角度来讲,一些造园艺术手法,是应当特别加以指出和学习的。
1.形式手法1.1相地早在明代计成就在《园治》中关于选点提出“园林惟山林最佳”“自成天然之趣”,在郊野则“谅地势之崎岖,得基局之大小”;在江湖则“深柳疏芦”之际,最宜建造园林。
如苏州的拙政园则是以“城市地”求“江湖地”。
综观清代江南私家园林大多并非选址在“山林地”,但都力求通过造园手法来使自身扬长避短。
对于周围自然景色较佳的园林而言,则要追求在相地较好的基础上追求自身既能成为自然风景的观赏点,又可和整个园区互相辉映,相得益彰。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
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主要特征自唐代以后,私家园林如雨后春笋般的大量涌现。
发展到明清时期,私家园林已遍布全国各地,甚至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也有相当数量的私家园林,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明清私家园林的特点江南的私家园林的特点1.相比较其他地域而言往往是最复杂最多变的大多数情况下会以水池作为中心然后以湖石和黄石来堆叠假山;2.建筑的造型偏于灵巧,喜欢用粉墙、漏窗,整体的色彩偏于素雅;3.植物的种类比较喜欢松、竹、梅、梧桐等具有特殊文化涵义的品种。
岭南地区园林的特点1.建筑密度偏大,“广厦连屋“;2.水池大多数情况下喜欢采用比较规则的几何形状,假山常常会使用本地特产的大块的花岗岩;3.植物种类往往会包含这个区域所特产的水松、榕树、荔枝等等品种。
北方私家园林的特点:1.相比于南方私家园林,布局比较端庄,变化不丰富;2.缺水,更加重视假山,因缺少湖石,一般用青石代替;3.总体上风格偏于雄健,喜用灰砖墙和鲜艳的彩画。
私家园林的发展私家园林在汉代已发其端。
但此时它虽然从宫苑系统中离异、分化出来,却不能归属于非宫苑系统,只能构成为宫苑系统中具有一定独立价值的子系统。
因而汉代的私家园林,不但为数极少,而且并不具备后来私家园林的典型特征。
此时的代表作有茂陵袁广汉、刘武的兔园、董仲舒的舍园等。
在魏、晋时期,由于隐逸之风和欣赏自然的趣味已波及社会上层,因此建构私家园林是其连锁反应。
石崇在洛阳的金谷园就是典型的例子。
金谷园地形起伏,并且临河而建。
它把金谷涧的水引来形成园中水景,河涧可行游船,人坐岸边又可垂钓,岸边杨柳依依,又有繁多的树木配置。
到了南北朝,建园之风大炽。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方面:一是宫苑遍布都城及其周郊,二是寺观园林大量出现。
如著名的报恩寺、龙华寺、追圣寺等。
三是和宫苑、寺院同步相应的宅园——主要是王侯、贵族的园林更为稠密地出现在北国和江南,它们往往和寺院交错在一起,但在艺术风格方面却和宫苑比较接近。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分析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分析
1. 建筑风格
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风格以传统园林建筑为主,注重自然美学和人文精神的融合。
传统园林建筑以古琴台、亭、池、岛、跨桥、回廊、游廊等为主要建筑形式,同时也融入古老的中式建筑技艺,形成了充满江南文化特色的建筑风格。
2. 建筑布局
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以“有园有居”为主要原则。
传统园林建筑的考究体现
在布局上,布局要求紧密而不拥挤、错落有致而不乱糟糟。
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注重规划,通常分为前进后庭、东西厢房、主屋连廊和农耕劳作区等。
3. 建筑材料
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材料多选用砖、石、木为主,采用传统手工技艺加工所得,给人一种古朴、自然、雅致的感觉。
园林中的建筑物多被涂抹上青瓦红墙的颜色,经过岁月的洗礼,更显古韵之美。
4. 建筑装饰
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装饰主要以山水画、花鸟画等作为主要图案。
同时,饰有
各种精致的木雕、石雕、彩画等装饰品,突出了传统园林建筑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5. 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江南私家园林强调建筑与造园的相互关系,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建筑
围合着自然的水系、草木,呈现出一种集中生命、凝聚自然、显达人文的景观特色。
6.
江南私家园林的建筑特点是其文化、艺术、历史等多方面的体现,其建筑风格、布局、材料、装饰、与环境的融合等特点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江南私家园林建筑不仅仅在艺术美学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今天的建筑文化中仍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风格分析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造园艺术风格分析中国古典园林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逐步进入成熟时期,由于自然,人文等个方面因素,使得江南私家园林在造园艺术方面有独特的风格特色,这些风格特色在空间布局,建筑营造方面都有明显的表现。
引言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东方园林艺术的一部分,对世界园林的进步与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中国园林艺术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已达到了鼎盛,兴盛的造园活动和精湛的造园技艺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本文主要讨论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由于其区位地形,气候水文,经济,教育,宗教等人文环境等的影响,造成其造园手法在园林布局,建筑营造,景观组织等各方面的突出风格特色。
一、形成明清私家园林造园风格的影响因素(一)区位因素江南地区位于中国大陆的南北之间,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明清时期,江南成为文人荟萃,经济昌盛的核心地区,此时的江南私家园林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江南园林的造园风格融汇了南北的造园精华,为康熙,乾隆皇帝建造皇家园林提供了素材。
(二)地形因素中国辽阔的地域面积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产生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资源,为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江南地区平坦的地势,发达的水系,优雅的自然环境奠定了江南园林诗情画意的艺术风格。
(三)气候水文因素江南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因此在造园时注意了园林与气候的相呼应,考虑了夏季的通风排水和冬季的保温节能。
(四)文化因素明清时期的江南地区是全国的文化艺术中心,文化艺术氛围浓郁,这为江南园林的发展奠定了文化基础。
文学,戏曲,书法,绘画等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对江南园林都产生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五)经济因素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江南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并成为全国工商业的中心,为江南园林的蓬勃发展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六)宗教因素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是高度的君主专制,对宗教有严格的管理,佛教和道教思想理论退化,政府限制不合理,而儒教作为政府附属组织而得以发展。
江南园林的造园技巧在很多方面都收到了儒家思想的重要影响。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
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特点——总结一、江南私家园林与明清皇家园林的主要区别与联系二、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特点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
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筑是从。
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变化。
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
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转移的地方。
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位展开。
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
常用落地长窗、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候、季节的因素。
江南私家园林中有一种鸳鸯厅是结合自然气候、季节最好的离子,其建筑一分为二,一面向北,一面向南,分别适应冬夏两季活动。
总之,园林建筑设计要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和周围的山水岩石、树木等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
而且风景是主体,建筑是其中一部分。
三、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艺术特征1、虚实从建筑的角度来说,主要是指通透与隔挡、空间与实体。
通透空间为虚,隔挡实体为实。
在处理建筑造型时,应虚实分明,有主有次。
比如留园的曲楼,上虚下实,实中带虚,虚中含实,但整体形象以实为主。
而拙政园的远香堂则四面通透,以虚为主。
在园林建筑设计时,应根据主题和景致的需要决定建筑形象的虚实。
实有实的好处,虚有虚的奥妙。
2、含蓄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所谓“犹抱琵琶半遮面”,明代画家唐志契说,“景愈藏,境界愈大,景愈露,境界愈小”,拙政园人口,通过一条狭小的弄堂,再经腰门,山石及树丛挡住视线,等绕过一个弯儿,才见到远香堂、荷风四面、见山楼等。
3、建筑的层次感一是建筑群的层次;另一是单个建筑自身的层次,如拙政园中的远香堂、倚玉轩是四面有廊等。
浅论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设计理念及其审美特征
建造一个艺术 品,而让 自己生活在这个 艺术品之中 , 这也许是只有中国古人才能想 象得到的事情了。国人 自古崇尚天人合一 , 师法 自然 , 千百年来 , 古人在特定的 自 然环 境 中,撷取上苍赐予人类 的 自然造化 ,取法 自然 , 仿造真山真水 , 为 自己营造生活环境 。 但是 ,真山真水毕竟只是未经提炼 的 “ 艺术 素材” ,还需要按照审美趣 味进行集 中和概 括 。于是他们便 选择 了一条更 为便捷 的路 线 ,按照中国山水画的风格和韵味去进行构 建。从拙政 园和 留园的建 造风格可 以看出 , 那里 简直就 是一幅 幅立体 中国山水画 的有 机组合。这一方面说 明中国古代 园林 的建造 与 中国 山水 画有着共 同 的文 化背景 和审美 倾 向, 另一方面也说明建造者在设计理念上 就有着极 强的 “ 绘画意识” 。明清绘画极推 崇前人 山水画 , 尤重 山石法度 ,因此在园林 各要素中 , 叠石也就成 了最重要的内容 。宋 元 的皴 法和气 韵对 明清 园林 的叠 石影 响甚 大 。园林叠 山以气韵 笔墨 皆似 古人者 为上 品。不仅石纹而且整体气势深得绘画笔意 , 其叠石就是山水 画的立体再现 , 可见绘 画对 同期江南私家园林设计建造影响巨大 。 江南私家园林 ,由于在极为有限的范围 内经 营,为求得境 的深邃 , 多不遗余力地以 各种方法来增强景的深度感 ,从而极大增强 景的深远感 。例如某一对象 , 直接地看和隔 着层次去看 ,尽管实 际距离不变 , 但给人感 觉的距离似乎要远的多。透过花木 、山石、 屋宇 、 游廊等使园内景观既被遮蔽 又未被遮 挡 、层次丰富、境界深幽、含蓄不尽 、意趣 无 穷 。还 有一种经 营空 间的方法是 利用湖 池 、溪流 、沟涧 、水湾 等水体来形成意境中 的隔绝 ,如沧浪亭 , 其北面无 高墙界隔 ,而 濒临园外一湾清水 ,着意让园景外漏 ,有小 桥溪流 人园 ,在 空 间的使用上 可谓独 具匠
明清江南园林艺术的特点与意义
明清江南园林艺术的特点与意义江南园林艺术是中华文化中最为精致、优美的园林艺术之一,形成于明清时期,以苏州、杭州等地的园林为代表。
它的特点是建筑精致典雅,风景秀丽多姿,形成了江南园林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化传统。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究明清江南园林艺术的特点与意义。
一、建筑精致典雅明清江南园林建筑始于宋代,发展到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繁盛期。
园林建筑的布局与形式呈现出典型的“秦汉唐宋元明清”历史风貌,传承了中华文化传统的古典美学。
其特点是结构规则、布局精致,无一不体现了“一处风景,缩影天下”的艺术意境。
建筑材料精美,造型仿古,特别是园林里的石头是精选的白石、青石、太湖石等,结构合理、雕刻精美,使整个园林显得更为优美。
二、风景秀丽多姿江南园林艺术的特点也体现在它的风景上。
江南园林从湖泊、望峰亭、曲桥、花亭、廊下到假山、石台、亭台、楼阁等多种园林装饰手法,构成了美丽多姿、别有情趣的风景画卷,让人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深邃和宁静美。
例如苏州平江路、拙政园、留园、天一阁等园林,它们的风景各具特色,给人带来了独特的美感体验。
三、园林的文化意义明清江南园林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遗产,而且为后世园林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文学、绘画、工艺、音乐、建筑、园林等多种艺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形成了独特的江南文化传统。
在它的文化传统中,有着人文关怀、自然情趣和审美态度,强调与自然共处,尊重自然、追求协调与和谐的生命美学。
总之,明清江南园林艺术以其精致、典雅的建筑风格、秀丽多姿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传承,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这也是我们在人类文明的宝库中值得研究和珍爱的一部分,它对中国园林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更是沉淀于历史的智慧之光,为后人留下了无限启示和感悟。
明清时期的私家园林
冬山
冬山和春山仅有一墙之隔,它是 四季假山区中占地面积最少的一 景,但其构思却是最具新意,最 为独特的一个。冬山选用了安徽 宣石为主要构山元素,用掇山、 贴山、围山等手法堆砌而成,并 在其内点缀各类植物、建筑,加 上宣石本身所带的白色色泽,营 造出寒冬的气息。
抱山楼是位于夏山和 秋山之间的一座气势 雄伟的建筑,其共有 两层,山下面阔均为 七间。体量如此宏大 的一座建筑位于一座 小小的私家园林中, 不显得突兀。抱山楼 被造园家设置在了假 山、绿树的掩映中, 加上楼前池水的阻隔, 不仅不会使其显得生 硬,也不会让整个园 林显得拥挤。同时, 由于抱山楼周围大面 积树木林影的穿插, 形成一个很好的过渡, 将夏山和秋山更加紧 凑地结合到了一起。 因抱山楼位置较高, 视野开阔,所以也是 全园一个重要的观景 点。
扬州个园
四季假山是按照春、夏、秋、冬四个季
节的气候特征来建造的。个园四季假山 各具特色,表达出“春山艳冶而如笑, 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 山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 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
春山
春山是开篇,位于个园的最始端,园内种植四季常青树、竹, 葱翠欲滴,再用石笋参差放置其中,假似雨后春笋,春意盎然; 春山分为两个部分,相隔以园门,主要由笋石、太湖石组成。 其中点缀各类竹子、花木,以及各式的小亭等,使得整个春山 区郁郁葱葱,即使是在下雪的冬天,常青的植物也一样能使人 感觉到春天的气息。
江南私家园林特点
江南以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历史、文化、政治、 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所形成的园林与北方园林有很大的 不同。江南地区的无锡、苏州、扬州、杭州、上海、常熟 和南京等地,所建园林大都是城市中建造的宅园,是为地 主以及文人士大夫的需要而建造的具有城市山林式的园林。 唐朝杜苟鹤的诗“君到姑苏见,人家皆枕河,姑宫闲地少, 水港小桥多。”反映了江南水乡的面貌,所以江南园林的 特点:“妙在小,精在景,贵在变,长在情”,“高低曲 折随人意,好处多从假字来”。这也是我国园林艺术的精 华所在。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 画美和文学艺木的有机统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 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成功的园林 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 工斧凿的痕迹。
江南私家园林
江南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相比,江南私家园林有以下几个特点:1,规模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
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2,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3,以修身养性,闲适自娱为园林主要功能;4,园主多是文人学士出身,能诗会画,善于品评,园林风格以清高风雅,淡素脱俗为最高追求,充溢着浓郁的书卷气。
苏州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属江南大园,最初十分简淡,现存园貌主要形成于清末(19世纪末)。
全园分东、中、西三部,以中部为主。
中部约呈横向矩形,水面较多,也呈横长形,水内堆出东西两座山岛,又用小桥和堤把水面分成数块。
在水池西北、西南方向和东南角伸出几条小水湾,岸线弯曲自然,有源源不尽之意。
南岸留出较多陆地,建筑主要集中于此,由宅入园的园门就开在南墙中部。
入园后一座假山挡住视线,不使一览无遗,谓之"障景",绕过假山到达主体建筑远香堂,才豁然开朗,一收一放,欲扬先抑,是苏州园林入口常见的处理方式,更为含蓄多趣。
远香堂西边的倚玉轩接近水面,有四面敞廊,向北临水一面的敞廊设靠背栏干,可凭以戏水和观望对面园景。
由轩向南经折廊可至廊桥小飞虹或跨水小阁小沧浪。
由小沧浪北望,透过小飞虹,水景深远,层次丰富。
形如小船名为香洲的建筑在小飞虹以北的水中,造形极好,既有"舟"的意味,又不违建筑规律,轮廓丰富,体态玲珑,是周围各观景点欣赏的对象。
由水西名别有洞天的半亭东望,透达纵深水面遥见东岸方亭,南岸建筑迭起,北面树石隐映,形成景色对比,水中的荷香四面亭和低近水面的折桥更增加了景观层次,谓之"隔景"。
由半亭顺折廊北去可至见山楼。
楼二层,偏处西北角,不使体量过于突出,对水面形成压抑。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特色分析
一、寄畅园(北部)概况
一、寄畅园(北部)概况
• 七星桥,横跨在
锦汇漪上,由七块 黄石板直铺而成, 平卧波面,几与水 平,乾隆曾吟有 “一桥飞架琉璃上” 之句。过桥,就是 嘉树堂,古屋三间, 堂旁有廊桥,通涵 碧亭,亭四方架水 上。
二、布局合理、风韵无限
• 1、静观布局
寄畅园有大面积的山石园区,同时又有一片水域。思考中 我想到了寄畅园似乎有这么一种拓扑关系:
三、叠山理水、处理得当
寄畅园水池是自 然式的,池岸斗 折蛇形,犬牙交 错,自然活泼, 水则百折千迥, 有始有终,有聚 有散,收放有度。
一、寄畅园(北部)概况
• 嘉树堂
一、寄畅园(北部)概况
• 八音涧 原为悬淙涧,
又名三叠泉。全用黄石 堆砌而成。西高东低, 总长36米。涧中石路迂 回,上有茂林,下流清 泉。涓涓流水,则巧引 二泉水伏流入园,经曲 潭轻泻,顿生“金石丝 竹匏土革木”八音。八 音涧上,1981年复建原 有的“梅亭”一座,黑 瓦粉墙,金山石柱,典 雅大方。
一、寄畅园(北部)概况
• 知鱼槛 位于锦汇
漪中心,突出池中, 三面环水,方亭翼 然。槛名出自《庄 子·秋水》“安知我 不知鱼之乐”之句。 园主在诗中写道: “槛外秋水足,策 策复堂堂;焉知我 非鱼,此乐思蒙 庄。”知鱼槛一额,
现为张辛稼所书。
一、寄畅园(北部)概况
• 涵碧亭
一、寄畅园(北部)概况
二、布局合理、风韵无限
二、布局合理、风韵无限
二、布局合理、风韵无限
二、布局合理、风韵无限
• 3、季相布局与气象布局
季相布局主要是根据各种植物季节性演替而选择布置。北宋山水 画家郭熙对此观察很仔细,称树木“春季英华,夏季成荫,秋色 颜,冬则骨”。称山“春山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 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第五节明代清初的私家园林
▪ 象这样的私家园林,不仅当时的北方为绝无仅有, 即使在全国范围内也不多见。所以清康熙时在清 华同的故址上修建畅春园。
2021/9/15
17
造园匠师和有关园林的理论著作
▪ 过去的造园工匠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世代薪火相传,共同创造了优秀 的园林艺术。宋代文献中已有园艺工人和 叠山工人(即“山匠”)的记载,明代江南 地区的造园工匠技艺更为精湛。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栽:杭州工匠陆氏“堆垛 峰峦,拗折涧壑,绝有天巧,号陆叠山”。 苏州的叠山工匠则称为“花园子”。
▪ 江南
▪ 明、清的江南地区,经济之发达冠于全国,农业 产量最高.手工业、商业十分繁荣,朝廷田税的 三分之二来自江南。经济发达促成文化水平的不 断提高,文人辈出,文风之盛亦居全国之首;江 南河道纵横、水网密布.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于 花木生长。江南的民间建筑技艺精湛,又盛产优 质石材.所有这些都为造园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2021/9/15
29
▪ 第四篇“拆装”,即装修。
▪ 第二卷;”栏杆”。计成认为古代所用的 回文和万字文栏杆不可用于园林建筑。
▪ 第三卷中的第一、二、三篇分别讲述门窗、 墙坦、铺地的常见形式和做法。第四篇 ‘掇山’,讲述叠山的施工程序.构图经 营的手法和禁忌。
2021/9/15
30
通观《园冶》全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言简意赅,颇有许多 独到的见解。它不仅是系统地论述江南园 林的一部专著。列为世界造园名录之一, 也是当之无愧的。
2021/9/15
15
▪ 清华园
▪ 清华园在海淀镇的北面。园主人李伟(一说为李伟的后人) 是明神宗的外祖父,官封武清候,是一位身世显赫的皇 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谢下 载
寄畅园有52景,但这些景 物并不都在园内。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无锡寄畅园是借景的范例,寄畅园背山临流,右邻 锡山,后倚惠山,近控寺塘泾,远谒惠山浜,周围 有丰富的自然山水供借资。造园匠师能在尺度较小 的园林中,产生广阔的意境,在造园布局上能突破 园林空间的局限。“纳千里于咫尺之中,使咫尺有 千里之势。”寄畅园借惠山山景,是通过假山的介 置引渡,正面明显地将惠山引揽入园:对邻近的锡 山却采取了不同的手法,设计者仅在园林响布局上 面留出适当的观瞻位置,利用了树梢瞻角,透露一 株秀峰,在隐约含蓄之中将锡山塔影构入园景。锡 山山色在顾盼之间悄然可见这更是借景中若无情实 有意的巧妙处理。
二、有径不乱、组织视点
二、有径不乱、组织视点
三、色彩利用、清新雅淡
色彩在一定程度上决 定园林的风格,北方 皇家园林常用大红大 绿,对比强烈。江南 园林则以轻淡为基调, 且白色用得多。寄畅 园建筑为红柱青瓦白 墙,与周围植物及基 地环境因素融揉一体, 令人倍感亲切。
三、色彩利用、清新雅淡
江南的枫叶又红了,长廊边还是那一潭幽水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高超的“八音涧”黄石假山 建筑,使涧流或浮石面,或 伏石碑,或旁山涯,或流谷 底,使水流忽断忽续,忽隐 忽现,忽聚忽散,同时产生 不同音响,使水音与岩壑发 生共鸣,达到“山本静,水 流则动”的观景效果。此外, 由于外借的水源是一股终年 不竭的活水,这便在根本上 保证了东部的水池—锦汇漪 的水质清澈不腐。正如宋人 郭熙所说:“水活物也”, “欲草木欣欣,欲挟烟云而 秀娟,欲照溪谷而生辉,此 水之活体也。”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造园者根据西枕惠山麓,南 瞰锡山巅,园内东西狭窄, 南北引长,地势西高东低的 特点,因高培山(西部),就 低凿池(东部),沿池建筑临 水亭廊,在统体不足十五亩 的小花园内,大作外借艺术 的文章。以外借水源而论, 巧妙地借用了墙外的二泉伏 流,依据地形的倾斜坡注, 顺势导流,创造了曲涧、澄 潭、飞瀑、流泉等诸般水景, 增加了风景、组织视点
园林虽小,但游玩时的感 觉是空间很大,其中最重 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园路的 设计手法高明。寄畅园路 忽宽忽窄,忽直忽曲,自 然古朴,增长了游览路线, 有利于动观,并达到步移 景异之效。特别是园中路 及院落的嵌缀,用料简单 易取,价廉物美,各种形 色的卵石、砖料、瓦片等 均可利用,成了所谓的花 街铺地。沿路组成了一幅 幅数不清的人物故事、花 卉鸟兽图案,形象逼真, 做工精巧,令人不忍下足, 艺术效果极佳。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明末造园家计成在其名著 《园冶》中提出“借者, 园虽别内外,得景则无拘 远近。晴峦耸秀,给宇凌 空,极目所至,俗则屏之, 嘉则收之”。即立足本园, 借用园外有利因素,组织 到园林景象之间。“夫借 景,园林之最要者也”。 借景分远借、邻借、仰借、 俯借、应时而借5种。借 景是强化景深的重要手段。
几枝绿竹带来的不只是一抹绿,更是一 种气节,一种文化……
三、色彩利用、清新雅淡
三、色彩利用、清新雅淡
野草的绿与古墙的灰对比强烈
几朵野花个这个古园带来了生机
三、色彩利用、清新雅淡
石头墙上,心草纵横
黄叶铺满了檐头,秋天的天空苍茫
无锡寄畅园(北部)的特色分析
That’s all.
Thank you.
佳艺术效果。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此外,东南借锡山山景 和山巅的龙光塔塔景, 更为明显:游者坐站在七 星桥上东南望,只见锡 山上的绿树森森,山巅 上的古拙龙光塔历历在 目,只觉得山外山,楼 外楼,借得古塔进园来, 使园内空间序列变化无
穷。
二、有径不乱、组织视点
径者,路也,是指园林 里的道路。园路有主园 路、次园路、小径之分。 普通路要求平、直、宽, 主要满足功能要求。园 路除满足交通功能外, 还必须满足造园需要和 景观要求。江南园林往 往因景设路,因路得景, 以曲布置,小径通幽。
一、巧于因借、强化景深
以外借山景而论,那是寄畅园运用外借艺术最成功之处。它西 借惠山,使惠山景色悠然入山而来,宛似山在园中。由于造园 时,在西部假山上尽量保存了原有的老树,山上古木交叉,苍 茫翁郁,使惠山山景透过树梢木末,半隐半现,若断若续,使 人觉得山中有山,树中有树。虽然惠山和园内的假山距离颇远, 由于假山的尺度比例掌握得恰到好处,这样,游人在园中眺望, 只觉得惠山峰峦近在眉睫,达到“受之于远,得之最近”的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