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粒度仪综合实验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7cf0bcb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4c.png)
颗粒分析实验报告前言颗粒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一项针对微米级颗粒样品的颗粒分析实验,包括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等。
通过本实验,我们得以了解样品中颗粒大小、分布情况等参数,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
实验方法本实验选用了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测试。
具体的实验操作如下:首先,我们准备测试样品。
本实验使用的是一种基于聚合物的微米级颗粒样品,样品需要经过均质处理并分散于水中,使其保持均匀分布。
其次,我们将样品注入至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池中,进行测试。
在测试的过程中,仪器会通过激光束照射样品,然后通过探测器捕捉样品反射或散射的光线,从而得到颗粒的散射光模式。
通过基于光学理论的算法,我们可以计算出颗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等参数。
同时,该仪器还可用于检测颗粒的耗散能力、稳定性等特性。
最后,我们通过数据处理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展示。
根据具体实验参数和测试结果,我们可以生成颗粒粒径分布直方图、累积粒径分布图等数据图表,以更好地了解样品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我们获取了样品的粒径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得到样品的平均粒径为2.5μm,颗粒所占体积分数约为30%,颗粒浓度为0.05mg/mL左右。
同时,我们也绘制了颗粒粒径分布图和累积粒径分布图,如下图所示:(图片在此不可展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颗粒的大小在0.5μm至4μm之间,分布范围较为均匀。
同时,我们还可以得到颗粒分布的三个重要参数,即模数D50、分散度D43和峰高度Hmax。
其中,D50表示颗粒直径中位数,D43表示颗粒平均粒径,Hmax代表颗粒分布的峰值大小。
总结通过这次颗粒分析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颗粒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
通过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我们更好地理解了颗粒分布和特征参数的含义,并为后续材料性质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同时,我们也发现颗粒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化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意义,对于研究微米级颗粒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激光粒度分析技术的应用中实验心得
![激光粒度分析技术的应用中实验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69be4516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a.png)
激光粒度分析技术的应用中实验心得一、粒径分析仪特点1、测量粒径范围广激光粒度分析仪可进行从纳米到微米量级如此宽范围的粒度分布.约为:20nm——2000μm,某些情况下上限可达3500μm;由于仪器使用过程中无须更换镜头及调整光学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简化了操作过程.2、适用范围广激光粒度分析仪不仅能测量固体颗粒,还能测量液体中的粒子.3、重现性好激光粒度分析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测试过程不受温度变化、介质黏度,试样密度及表面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只要将待测样品均匀地展现于激光束中,激光粒度分析仪能给出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4、测量速度快整个测量过程在2分钟左右即可完成,某些仪器已实现了实时检测和实时显示,可以让用户在整个测量过程中观察并监视样品.5、操作简单能够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结果保存、打印等功能,操作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二、粒径分析仪的操作规程1、打开仪器的主电源开关,预热15——20分钟后,开启计算机的设备程序.2、打开泵机和超声波振动仪开关,检查仪器设备是否运行正常.3、根据样品的不同性质,设置不同的泵机速度.4、根据样品的需要,确定是否开启超声波仪.如需开启,确定超声波振动仪的强度.5、设定测试样品的光学参数,样品编号,然后采用二次水测定样品背景.6、背景测定后,加入分散好的样品,控制其浓度在测试范围内,当分散体系的浓度稳定后开始测定.7、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
粒径分析仪在日常中应该这样维护保养:1、仪器的全套设备不论是否处于工作状态,都应放置在清洁干燥的环境中。
2、粒度仪的全套设备不用时应盖上致密的防尘布。
3、当测完一种样品,必须取下进样料斗,让仪器自动执行清洗料仓程序,确保下一种样品的测量的可靠性。
并且用毛刷清除进样料斗上的残余样品。
4、粒度仪测量单元连续开机时间不宜超过5小时。
5、空气压缩机应参照说明书定期更换机油。
6、吸尘器收到的测试废料要定期清理。
或当仪器指示负压不足时,必须清理。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4a47716a8114431b90dd8b0.png)
实验一LS230/VSM+激光粒度仪测定果汁饮料粒度1实验目的1.1了解激光粒度仪的基本操作;1.2了解激光粒度仪测定的基本原理。
2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析仪的原理是基于激光的散射或衍射,颗粒的大小可直接通过散射角的大小表现出来,小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大,大颗粒对激光的散射角小,通过对颗粒角向散射光强的测量(不同颗粒散射的叠加),再运用矩阵反演分解角向散射光强即可获得样品的粒度分布。
激光粒度仪原理图如图1所示,来自固体激光器的一束窄光束经扩充系统扩充后,平行地照射在样品池中的被测颗粒群上,由颗粒群产生的衍射光或散射光经会聚透镜会聚后,利用光电探测器进行信号的光电转换,并通过信号放大、A/D 变换、数据采集送到计算机中,通过预先编制的优化程序,即可快速求出颗粒群的尺寸分布。
3实验试剂与仪器3.1实验样品:果汁饮料。
3.2实验仪器:LS230/VSM+激光粒度仪。
4实验步骤4.1按照粒度仪、计算机、打印机的顺序将电源打开,并使样品台里充满蒸馏水,开泵,仪器预热10分钟。
4.2进入LS230的操作程序,建立连接,再进行相应的参数设置:启动Run-run cycle(运行信息)(1)选择measure offset(测量补偿),Alignment(光路校正),measure background(测量空白),loading(加样浓度),Start 1 run(开始测量(2)输入样品的基本信息,并将分析时间设为60秒,点击start(开始)。
如需要测量小于0.4μm以下的颗粒,选择Include PIDS,并将分析时间改为90秒后,点击start(开始)(3)泵速的设定根据样品的大小来定,一般设在50,颗粒越大,泵速越高,反之亦然。
4.3在测量补偿,光路校正,测量空白的工作通过后,根据软件的提示,加入样品控制好浓度,Obscuratio n应稳定在8-12%:假如选择了PIDS,则要把PIDS 稳定在40-50%,待软件出现ok提示后,点击Done(完成)。
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报告
![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184f0d5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6ecb70a.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测定原理及方法。
2. 掌握激光粒度仪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
3. 通过实验,学会利用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分布,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测定法是利用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颗粒对激光的散射和衍射现象来测定颗粒粒度分布的一种方法。
当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时,颗粒会发生散射和衍射,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粒度有关。
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确定颗粒的粒度分布。
实验中,激光束通过颗粒悬浮液,散射光经过透镜聚焦后,进入检测器。
检测器将散射光转换为电信号,经放大、处理和计算后,得到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激光粒度仪、粒度分布测试软件、显微镜、恒温水浴锅、超声波分散器、样品池、分析天平、滴管等。
2. 试剂:蒸馏水、无水乙醇、颗粒悬浮液(已知粒度分布)。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将已知粒度分布的颗粒悬浮液用分析天平称量,加入适量蒸馏水,用超声波分散器分散均匀,制成待测样品。
2. 样品处理:将待测样品放入样品池中,用恒温水浴锅加热至室温。
3. 激光粒度仪操作:打开激光粒度仪,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操作,设置相关参数,如激光波长、散射角、测量范围等。
4. 测量:将样品池放入激光粒度仪中,开始测量。
待测量完成后,记录数据。
5.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导入粒度分布测试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颗粒的粒度分布曲线。
6. 结果分析:比较实验测得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已知粒度分布曲线,分析实验结果。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测得的粒度分布曲线与已知粒度分布曲线基本吻合,说明实验结果可靠。
2. 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激光粒度测定法是一种快速、准确、可靠的粒度测定方法。
(2)实验过程中,样品制备、处理和操作步骤对实验结果有较大影响,应严格控制。
(3)激光粒度仪在测定粒度分布时,应注意仪器的操作和参数设置,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实验总结本次实验通过对激光粒度测定法的原理、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的学习,掌握了激光粒度测定方法。
激光粒度仪讲解
![激光粒度仪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67795e1c27d3240c8447ef83.png)
激光粒度仪测定粒度分布组成一、试验目的本实验目的是测定粒子尺寸及粒度大小分布,通过试验了解激光粒度仪的工作原理及组成,学习激光粒度仪的使用及操作;掌握分布曲线所显示的粒度大小及分布情况。
颗粒及颗粒行为是无机非金属材科研究的基础。
因此,颗粒的表征和颗粒的测试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粉体的粒度是颗粒在空间范围所占大小的线性尺度。
粒度越小,粒度的微细程度越大。
颗粒群是指含有许多颗粒的粉体或分散体系中的分散相。
若颗粒进度都相等或近似相等,称为单进度或单分散的体系或颗粒群。
实际颗粒所含颗粒的粒度大都有一个分散范围,常称为多进度的、多谱的或多分散的体系或颗粒群。
粒度分布是表征多分散体系中颗粒大小不均一程度的。
粒度分布范围越窄,其分布的分散程度就越小,集中度也就越高。
粒度分布测量中分为频率分布和累积分布。
累积分布横坐标表示各粒级的粒度;纵坐标表示在某Df以下的颗粒所占总颗粒的个数或质量百分数。
通过粒度分布曲线分析所显示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大小分布,了解材料的研磨情况,推断出材料粒度不同其性能不同。
同时可以反映出材料性能不同与材料颗粒粒径的大小有关系。
二、试验仪器RISE—2008型激光粒度分析仪,1000ml烧杯二只,试样若干种类三、试验原理根据光学衍射和散射的原理,从激光器发出的激光束经显微物镜聚集,针孔滤波和准直后,变成直径约10mm的平行光束,该光束照射到待测的颗粒上,就发生了散射,散射光经傅立叶透镜后,照射到光电探测器上的任一点都对应于某一确定的散射角,光电探测器阵列由一系列同心环带组成,每个环带是一个独立的探测器,能将投射到上面的散射光线形地转换成电压,然后送给数据采集卡,该卡将电信号放大,再进行AID转化后送入计算机。
Rise-2008型激光粒度仪依据全量程米氏散射理论,充分考虑到被测颗粒和分散介质的折射率等光学性质,根据激光照射在颗粒上产生的散射光能量反演出颗粒群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规律。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a13682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a.png)
粉末粒度测试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粉末粒度测试实验目的:通过粉末粒度测试,确定材料颗粒的平均粒径及大小分布情况,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实验原理:粉末的粒度是指颗粒的大小。
常用的粒度分析方法有筛分法、激光粒度分析法等。
本实验使用的是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测试。
该仪器通过激光照射粉末样品,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分布,从而获得粉末的粒径分布情况。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待测试的粉末样品取出,并加以充分搅拌,使样品均匀。
2. 调节仪器参数: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根据样品特性调节适当的激光功率、散射角度以及测量时间等参数。
3. 校正仪器: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零点校正、灵敏度校正等操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测试样品:将经过搅拌的粉末样品加入样品盖板,放入仪器中,开始测试。
5. 数据分析:通过仪器自动计算和生成粒度分布曲线,并得出平均粒径等相关数据。
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根据激光粒度分析仪的测试结果,得到了粉末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和平均粒径。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 粉末样品的平均粒径为Xμm,说明样品的颗粒大小较为均匀。
2. 样品的粒径分布曲线呈现正态分布或偏态分布等特点,说明样品中存在不同粒径的颗粒。
3. 可以通过对粒径分布曲线的分析,进一步得到样品中粒径较大颗粒和微粒的分布情况,为材料的应用提供指导。
实验讨论及误差分析:在进行粉末粒度测试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源。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品制备的不均匀性:如果样品制备不均匀,会导致在测量过程中产生偏差。
因此,在实验中需充分搅拌样品,以保证样品的均匀性。
2. 仪器误差:激光粒度分析仪本身存在一定的误差。
使用过程中,需要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校正和操作,以减小仪器误差的影响。
3. 测量环境的影响:实验室的温度、湿度等因素也会对测试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因此,在实验中需要控制好实验环境,尽量减小外界因素的干扰。
实验总结:通过粉末粒度测试,我们可以得到样品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情况。
激光粒度仪综合实验
![激光粒度仪综合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44478c5a312b3169a451a492.png)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一、试验目的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二氧化三铝受潮前后平均粒径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的。
由于激光具有很好的单色性和极强的方向性,所以在没有阻碍的无限空间中激光将会照射到无穷远的地方,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发散的现象。
如图1所示。
图1 激光束在无阻碍状态下的传播示意图米氏散射理论表明,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θ,θ角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θ角就越大。
即小角度(θ)的散射光是有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θ1)的散射光是由小颗粒引起的,如图2所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散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
这样,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品的粒度分布了。
图2 不同粒径的颗粒产生不同角度的散射光为了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强,需要运用光学手段对散射光进行处理。
我们在光束中的适当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富氏透镜,在该富氏透镜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组多元光电探测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照射到多元光电探测器上时,光信号将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传输到电脑中,通过专用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会准确地得到粒度分布了,如图3所示。
图3 激光粒度仪原理示意图二氧化三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无臭,无味,质极硬,易吸潮而不潮解,两性氧化物,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几乎不溶于水及非极性有机溶剂。
三、实验结果预测受潮后二氧化三铝粉末的粒径会变大。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激光粒度仪一台电脑一台滴管一支大烧杯一个试管若干试管刷一个超声波清洗仪一台蒸馏水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五、实验步骤1、样品处理,将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与足量的蒸馏水混合,在自然条件下等蒸馏水挥发后,用研钵捣碎,使其恢复粉末状,收集好后备用。
2、打开激光粒度仪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并且启动相关软件,点击“Run”,选择第一项,点击“OK”,将电脑与激光粒度仪连接起来。
粒度仪操作方法实验
![粒度仪操作方法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a60fb1c5f0e7cd184253679.png)
水的粒度检测
实验名称:水的粒粒度检测
实验目的:检测水中所含颗粒物的直径大小和范围。
实验器材:激光粒度分析仪
实验步骤:1.先准备水样,把粒度仪和电脑连接起来。
打开粒度仪,预热10分钟。
2.仪器预热后,首先清洗仪器,在仪器中加入蒸馏水,漫过仪器铁质
容器壁上的小孔。
盖上盖子,打开搅拌,循环,排液。
待液体排完
后,开始基准点测量。
3.打开激光粒度分析仪软件,在文件里新建一个测量。
在设置中设置测量信息。
弹出第一个窗口,直接保存,退出,第二窗口把样品
名称改为你要测的样品名。
4.在仪器中加入蒸馏水,进行基准点测量。
先打开排液,排除仪器内
的残留气体(这步必须有不然会影响后面的实验,导致无法测的实
验数据)关闭排液,打开搅拌,循环。
软件打开开始测量。
循环
10次点击下一步。
(必须先点击下一步再关闭搅拌,循环。
)关闭
搅拌,循环。
在蒸馏水中加入水样,(不可多加,水稍微有点浑浊
即可。
遮光比保持在1-2之间)打开激光,搅拌,循环即可。
结束
后,点击随机存储。
5.待实验结束,打开画图软件,在软件里打开打印预览。
用画图截屏
即可。
开始下一组要先结束在重新新建。
并要清洗仪器。
纳米粒度_实验报告(3篇)
![纳米粒度_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e21a047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2.png)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纳米粒度仪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学习纳米粒度分析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3. 通过实验,掌握纳米颗粒粒径和分布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纳米粒度仪是一种基于动态光散射(DLS)原理的仪器,通过测量颗粒在液体中布朗运动的速度,从而确定颗粒的大小和分布。
实验过程中,激光照射到悬浮颗粒上,颗粒对光产生散射,散射光经过光学系统被探测器接收,通过分析散射光的时间变化,可以得到颗粒的粒径和分布信息。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纳米粒度仪、激光光源、样品池、计算机等。
2. 试剂:纳米颗粒悬浮液、分散剂、滤纸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将纳米颗粒悬浮液用滤纸过滤,去除杂质,确保样品的纯净度。
2. 仪器设置:打开纳米粒度仪,调整激光光源、样品池等参数,使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样品测量:将处理好的纳米颗粒悬浮液注入样品池,设定测量时间,启动仪器进行测量。
4. 数据处理:将测量得到的数据导入计算机,利用纳米粒度仪自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粒径和分布信息。
5. 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平均粒径等参数,并与理论值进行对比。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纳米颗粒粒径分布:实验测得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如图1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颗粒的粒径主要集中在20-50nm范围内,符合实验预期。
图1 纳米颗粒粒径分布2. 纳米颗粒平均粒径:根据实验结果,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0.5nm,与理论值相符。
3. 纳米颗粒分散性:实验测得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较好,说明样品在制备过程中未发生团聚现象。
六、实验讨论1. 实验过程中,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和平均粒径与理论值相符,说明实验方法可靠,仪器性能稳定。
2. 实验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分散性较好,有利于其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
3. 在实验过程中,应注意样品的制备和仪器操作,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七、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测量了纳米颗粒的粒径和分布,验证了纳米粒度仪在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粒度分布激光法实验报告
![粒度分布激光法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7a6b6f3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3.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分布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测定粉末样品的粒度分布,并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是一种基于激光散射原理的颗粒尺寸分析方法。
当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时,会发生衍射或散射现象。
散射光的强度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通过测量散射光的强度,可以计算出颗粒的粒度分布。
实验原理如下:1. 激光束照射到颗粒上,颗粒发生散射,产生散射光。
2. 散射光通过光阑,进入光探测器。
3. 光探测器将散射光转化为电信号。
4. 根据电信号,计算出颗粒的粒度分布。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2. 粉末样品3. 精密天平4. 玻璃瓶5. 超声波清洗器6. 实验记录表四、实验步骤1. 样品准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粉末样品,放入玻璃瓶中,用超声波清洗器清洗样品,使样品充分分散。
2. 仪器调试:打开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按照说明书进行仪器调试,确保仪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测量:将分散好的样品放入样品池中,调整样品池的位置,使激光束照射到样品上。
启动测量程序,记录测量数据。
4. 数据处理:将测量数据输入计算机,利用激光粒度分布测量仪自带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粒度分布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粒度分布曲线,如下所示:(此处插入实验得到的粒度分布曲线图)2. 结果分析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样品的粒度分布主要集中在d1-d2范围内,其中d1为最小粒度,d2为最大粒度。
在此范围内,粒度分布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峰值,说明样品中存在一定量的较大颗粒。
此外,曲线在d3处出现拐点,表明样品中存在少量微小颗粒。
六、实验结论1.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法是一种快速、准确的颗粒尺寸分析方法,适用于粉末样品的粒度分布测定。
2. 通过实验,成功测定了样品的粒度分布,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实验结果。
3. 激光粒度分布测量法在实际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颗粒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工艺优化提供有力支持。
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报告
![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b6cf3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9f.png)
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粒度测定是物料科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技术,它能够揭示物料的颗粒大小分布情况。
粒度分布对于许多工程和科学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比如在材料科学中,颗粒大小决定了材料的机械性能、吸附性能和反应活性等。
本实验通过激光粒度测定技术,研究了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度分布,并使用激光粒度仪来测量和分析样品的粒度分布特征。
实验目的1. 了解激光粒度测定原理;2. 掌握激光粒度测定实验操作步骤;3. 分析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度分布。
实验仪器与试剂1. 激光粒度仪;2. 不同物料样品。
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料样品放入激光粒度仪的测量室中;2. 打开激光粒度仪,设置相关参数,如激光功率、扫描速度等;3. 开始测量,并记录得到的粒度分布数据;4. 对于每个样品,重复测量3次,取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所得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度分布曲线。
以颗粒直径为横坐标,颗粒的数量百分比为纵坐标,可以得到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度分布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还可以得到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径均值、均方根粒径和粒度分布的标准差等参数,从而可以对不同物料的粒度进行比较和分析。
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度分布曲线形状各异,反映了物料的颗粒大小分布特征;2. 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径均值和粒径分布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物料的颗粒大小差异明显;3. 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实验重复测量得到的结果较为一致,说明激光粒度测定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论激光粒度测定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测量物料粒度分布的方法。
通过该实验,我们了解了激光粒度测定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并使用激光粒度仪对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料样品的粒径分布具有差异性,激光粒度测定可用于研究和比较不同物料的颗粒大小特征。
参考文献1. [王胜华,程会斌,余敏,等,激光粒度仪测定微米级颗粒物料粒度实验研究](2. [李亮, 孙华, 张纾纾,等,激光粒度仪测定方解石微米粉末粒度分布](。
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实验指导书)
![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4944e1d227916888486d757.png)
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一、实验目的:掌握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的基本原理了解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的工作流程了解Mastersizer2000激光粒度仪基本构造,利用激光粒度仪测量粉体的粒度二、激光法测量粉体颗粒的粒度基本原理与过程:颗粒的粒度与形状对其产品的性质与用途影响很大,因此,粒度与形状的测量非常重要。
例如,水泥的强度与其细度有关,磨料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决定其质量等级,粉碎和分级也需要对其粒度进行测量。
随着纳米级材料的发展,人们对粒度测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表1列出了颗粒粒度测量的主要方法。
表1 粒度测量的方法筛分法:用于粒度分布的测量已有很长的历史了,制造筛网的技术也不断提高,国外可制造小到5μm的筛网。
筛分分析适用于粒径约100mm~20μm之间的粒度分布测量。
筛孔大小尺寸用“目”来表示,即1英寸长度的筛网上的筛孔数表示。
标准筛的规格见本书后的附录。
BET吸附法:流体通过法一般采用空气,使其通过粉体料层,由空气的流速、压力差等参数计算粉体的比表面积,然后计算出粉体的平均粒径。
比重计法:比重天平和沉降天平曾一度广泛地使用过。
但这些仪器测量时间太长,且不适合细颗粒的测量,将逐渐被淘汰。
沉降法:原理:当光束通过装有悬浮液的测量容器时,一部分光被反射或有吸收,一部分光到达光电传感器,将光强转变成电信号。
透过光强与悬浮液的浓度或颗粒的投影面积有关。
另一方面,颗粒在力场中沉降,可用斯托克斯定律计算其粒径大小,从而得到累积粒度分布。
(1)重力场光透过沉降法其测量范围在0.1~1000μm。
光源为:可见光、激光和X光。
颗粒的沉降速度与颗粒与悬浮液的密度有关,当密度差大时沉降速度快,反之沉降速度慢。
为了提高测量速度,节省测量时间,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所马兴华等人发明了图像沉降法,装置简图如图1所示。
该装置采用一线性图像传感器,将沉降过程可视化,可明显节省测量时间。
例如对平均粒度为5μm的SiC样品测量的结果表明,本仪器仅需5min即可测量完毕,而国外同类仪器则需28min。
粒度分析实验
![粒度分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f0b40b34ee06eff9aef80770.png)
(签名)
实验目的
1.理解对沉积物粒度分析的实验方法2.根据粒度分析实验能确定沉积物的类型3.通过这个实验提高大家动手做实验的能力
实验内容
1.对沉积物实验样品进行预处理
2.利用Microtrac S3500激光粒度测试仪测量沉积物的粒度
3.对沉积物的粒度测量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仪器设备
Microtrac S3500激光粒度测试仪,1000mL烧杯,玻璃棒,电子天平,胶头滴管,恒温干燥箱,定性滤纸,70目标准筛,PH试纸, 10%稀盐酸,六偏磷酸钠.
.00
.00
5.50
.00
.00
0.0430
.00
.00
4.62
.00
.00
0.0360
.00
.00
3.89
.00
.00
0.0300
.00
.00
3.27
.00
.00
0.02550
.00
.00
2.750
.00
.00
0.486
.00
.00
2.312
.00
.00
0.409
.00
.00
1.945
.00
.00
2.粒度分析过程:
(1)称量烘干后的样品,计数,然后用70目标准筛筛选样品,称量筛选后的样品并计数,本组实
验数据是:筛选前74.36克,筛选后(即粒度小于0.25mm粒径的颗粒质量)67.79
克
(2)利用激光粒度测试仪对筛选后的样品进行测量和分析,得到数据如下:
Size(um)
%Chan
%Pass
Size(um)
0.344
.00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fb7b96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2.png)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引言激光粒度仪是一种常用的粒度分析仪器,通过激光光源照射样品,利用散射光的强度与粒子尺寸的关系,来测量样品中粒子的粒径分布。
本实验旨在探究激光粒度仪的原理和应用,以及对比不同样品的粒径分布。
实验设备与方法本次实验使用的激光粒度仪为型号XYZ-100,该仪器具有高精度的测量功能和多种粒度分析模式。
实验中使用了三种不同的样品:颗粒物A、颗粒物B和颗粒物C。
实验步骤如下:1. 将样品A放入激光粒度仪的样品池中,并设置合适的测量参数。
2. 启动激光粒度仪,开始测量样品A的粒径分布。
3. 测量完成后,将样品A取出,清洗样品池,并将样品B放入样品池中。
4. 重复步骤2,测量样品B的粒径分布。
5. 清洗样品池,并将样品C放入样品池中。
6. 重复步骤2,测量样品C的粒径分布。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激光粒度仪测量得到的样品A、B和C的粒径分布曲线如下图所示。
[插入粒径分布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样品A的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0.5-1.0μm之间,呈现出单峰分布的特点。
样品B的粒径分布相对较宽,主要分布在0.1-10μm之间,呈现出多峰分布的趋势。
而样品C的粒径分布则主要集中在0.1-0.5μm之间,也呈现出单峰分布的特点。
通过对比不同样品的粒径分布,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样品A的粒径分布较为集中,说明该样品中的颗粒物粒径较为均匀。
2. 样品B的粒径分布较为宽泛,表明该样品中存在多种粒径的颗粒物。
3. 样品C的粒径分布较为窄,说明该样品中的颗粒物粒径较为一致。
结论本实验通过使用激光粒度仪测量了三种不同样品的粒径分布,并分析了不同样品的特点。
实验结果表明,激光粒度仪是一种有效的粒度分析工具,能够准确测量样品中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并为进一步研究颗粒物的性质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激光粒度仪可以广泛用于颗粒物的表征和分析,例如在环境监测中对大气颗粒物的研究、药物制剂中对粒子大小的控制等领域。
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
![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3244014431b90d6c85c73c.png)
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报告学生姓名徐佳乐班级学号12011421 实验日期2014/09/11 批改教师课程名称电子信息材料大型实验批改日期实验名称激光粒度仪法测量粉体材料粒度报告成绩一、实验目的1、掌握使用激光粒度仪测试粉末粒径的方法。
2、了解激光粒度法测试粉末粒径的基本原理及常见粒径的表示方法。
二、实验原理粒度是粉末材料的重要指标之一。
例如对荧光粉来说,粒度会显著影响荧光粉的亮度,而且根据具体应用的不同要求荧光粉具有一定的粒度大小和粒度分布。
随着技术发展,人们对粒度分析的需要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技术和测量仪器。
例如电阻法,沉降法和激光粒度仪法,其中激光粒度仪法测量速度快,重复性好,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测量方法。
图1 激光粒度仪仪器工作原理框图激光粒度仪的仪器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通过测量颗粒群的散射谱,来分析其粒度分布。
仪器主要由主机和计算机两部分组成,主机内含光学系统、样品分散及循环系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来自He-Ne激光器的激光束经扩束、滤波、汇聚后照射到测量区,测量区的待测颗粒散射入射激光产生散射谱。
散射谱的强度和空间分布与待测颗粒的粒度大小和分布有关,并被位于傅立叶透镜后焦面上的光电探测阵列所接受,转换成电信号后经放大和A/D转换由通信口送入计算机,进行反演运算和数据处理后,即可给出被测颗粒群的大小、分布等参数。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Winner2000型激光粒度仪,待测粉末样品,电子天平,去离子水和量筒等。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1.打开主机电源,预热15min;2.打开电脑,打开测试软件;3.根据待测样品的粒度,调整测试范围(硬件调整及软件设定),本仪器测试范围分为三档;4.观察激光束光斑,正常的光斑应是圆形,若光斑形状不规则,则需调整光电探测阵列,直至光斑为圆形;5.仪器正常后,关排水键,往样品池中加入去离子水,装满至样品池的2/3处为宜;6.开循环泵,排汽泡,可多吃开关循环泵;7.新建测试文件,进行背景测试,若背景正常,可继续进行样品测试,若不正常则需要根据使用说明书中的故障排除方法进行故障排除;8.开搅拌,开超声器,用小药匙往样品池中加入适量待测样品,以浓度为1.0~2.0为宜;9.开始测量,待测试结果趋于稳定后,点击记录数据;10.数据处理,取平均值;11.测试结束,保存数据,关循环泵,关超声器,关搅拌器,开排水阀;12.测试结束后,必须马上清洗仪器,加入去离子水冲洗4~5遍以上,直至前次测量的样品完全洗净,方可进行下一样品的测试;13.所有样品测试完毕后清洗仪器及操作台,倒废液,关闭仪器。
激光筛分粒度仪实验报告
![激光筛分粒度仪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268bd07866fb84ae45c8d28.png)
六.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仪器型号:Easysizer20样品名称: PTA 样品折射率:1.65分析模式: polydis. 样品编号: 1000 分 散介 质:水拟合残余: 0.04 超声时间: 15s 介质折射率:1.33遮 光 比: 20.0% 测试日期: 7/15/2015分 散 剂:甘油截断下限: 0.10 测试时间:10:09:48 AM分散剂用量:1截断上限: 500.00粒度特征参数D(4,3) 8.50 μm D50 6.93 μm D(3,2) 1.03 μm S.S.A. 5.83 sq.m/c.c. D10 0.21 μmD25 3.45 μmD75 13.17 μmD90 18.69 μm0.1110246810微分分布曲线 累积分布曲线粒径(μm )微分分布(%)图1. PTA 试样粒度分布图20406080100累积分布(%)结果讨论从上述数据中可以得到,该试样的体积平均当量直径D(4,3)为8.50μm,面积平均当量直径D(3,2)为1.03μm,比表面积为5.83sq.m/c.c.,注意本仪器得到的比表面积不准确,详细的比表面积值需要通过比表面积分析仪得出,试样的中位径D50为6.93μm,D10为0.21μm,D25为3.45μm,D75为13.17微米,D90为18.69μm,粒径分布范围为0.11μm-28.22μm。
同时该试样的微分分布曲线存在两个峰,分别在粒径为0.17μm和20.50μm,同时在0.94μm-1.04μm的范围内无粒径分布,两个峰的分布范围分别为0.11μm-0.94μm和1.04μm-18.69μm,分布范围窄,凭借这几点可以假想该试样是由两种粒径分布集中的相同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制备而成。
七.思考题(1)超声分散的目的是要将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但在操作过程中要防止颗粒的破碎和团聚现象的发生。
操作时应当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对于颗粒较细的物料,应当取用少量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较长但不超过5min,时间过少,颗粒不能充分分散,时间过长颗粒将会发生团聚的现象,第二,对于颗粒较大的物料,可取用较多量的试样,处理时间不应太短,时间不应小于2min,处理时间短,同样不能使试样充分的分散开来,处理时间较长颗粒会由于相互碰撞而发生破碎,但颗粒较大的物料处理时间相对小颗粒,一般较短。
激光粒度仪实验方法步骤简述 激光粒度仪解决方案
![激光粒度仪实验方法步骤简述 激光粒度仪解决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0b6bf5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55.png)
激光粒度仪实验方法步骤简述激光粒度仪解决方案作为一款利用衍射与散射理论检测物体颗粒大小的专业设备,激光粒度仪通过对颗粒的衍射或散射光在空间的分布散射谱,从而对被测样品的颗粒大小进行测量分析。
由于激光粒度仪在使用操作过程中,受温度变化、介质黏度、试样密度以及表面状态等诸外界因素影响较少,因而在很多行业领域有着较多使用。
在使用激光粒度仪的过程中,其各步骤中的选择操作十分重要:1.分析模型选择:激光粒度仪的选购需要根据不同领域的不同需求进行选择,依据微粒的折射率和吸光度等参数来制作和选取相应的分析模型。
2.分散剂选择:合适的分散剂可以较大限度地润湿样品,破坏颗粒之间的粘结力,而进行激光粒度仪使用的重点之一,便是使样品能较好地分散开来,因此对于分散剂的选择需要针对实际样品进行选择。
3.遮光度选择:遮光度是粉末样品分散好后,进行测试时仪器所探测到的样品分散浓度。
由仪器的检测原理可知,样品浓度过低,则仪器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噪比信号微弱。
而样品浓度过高,则容易引起多元散射。
因而对样品浓度进行适当把控,避免因此导致设备测量出现错误。
4.搅拌速度选择:激光粒度仪实现连续测量的重要动力就是搅拌和循环,而搅拌速度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测量的准确性。
当设备搅拌速度较低时,样品分散性差;搅拌速度太高,既有可能破坏标准物质结构又可能产生气泡,也会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由于资料有限,上述内容可能并不全面,欢迎补充。
选择激光粒度仪时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激光粒度仪主要由光学检测系统,分散进样系统及控制分析软件组成,而光学检测系统又包括光源,光路及检测器等关键部分。
在选择激光粒度仪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光源主要有氦氖气体激光器和半导体固体激光器两种氦氖激光器不受供电电压波动及温度变化的影响,稳定性高,特别是近些年来密封等技术的发展,其使用寿命有了很大提高,所以虽然氦氖激光器存在体积大,需高压供电及价格高的缺点,但仍然被一些高端仪器采用。
而半导体激光器具有体积小,供电电压低,使用寿命较长,相对氦氖激光器而言价格低等优点,但其单色性差,线宽宽,稳定性易受温度变化及供电电源波动的影响等缺点也限制了它在仪器中的应用,当然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半导体光源技术的提高,半导体固体激光器将会被更多的使用于粒度仪。
激光粒度计
![激光粒度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ff463b5727a5e9856a61b2.png)
激光粒度分析仪实验操作油墨颗粒大小直接影响着油墨流变性和生产的经济效益,油墨颗粒太大,油墨传递能力较差,印刷中容易造成毁版,糊版,更不适合印刷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天线,印刷后的可能发生图案缺墨和断线。
油墨颗粒太小,则油墨的流动性太大,在印刷过程中印迹容易扩大,不利于间隙小的细线印刷,印迹扩大后细线会分辨不清,以至两条细细合并。
对于印刷天线的油墨来说,必须把油墨颗粒大小控制在一定大小,满足工业生产需要,所以测试油墨粒度是十分必要的。
实验原理:激光粒度分析仪基于光散射理论,测试油墨颗粒大小及分布的精密仪器,颗粒在激光束的照射下其散射光的角度与颗粒的直径成反比关系而散射光强随角度的增加呈对数规律衰减,仪器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步骤一.仪器开机。
依次打开测量单元,显示器和电脑主机电源。
如果是第一次开机或是关机超过半小时再重新开机,必须预热半小时以上,才能使激光功率稳定,达到测试的条件。
二.待测样品的准备。
对于油墨来说,为了测量出准确的数据,必须充分搅拌油墨,并在超声波清洗机中让油墨混合均匀。
三.系统对中。
待测量单元预热完成后,双击桌面“OMEC”图标,进入仪器操作界面,显示的是“背景光能分布图”,此时应该进行系统对中,即把激光束的中心与环形光电探测器的中心调成一致。
对中标准为旋转上下两个对中按钮,使“背景光能分布图”中“零环”最高,而其它环相对低。
正常情况下,零环高度调到最高时应在60至30之间。
一般应在40左右。
四.系统参数测定。
在主菜单上,鼠标左键单击“文件”,在弹出的“文件”子菜单中单击“重新开始”,屏幕继续弹出“系统参数设置”栏,需要输入的有“样品名称”“样品编号”“测试人”“折射率”“测试次数”“累计方向”,其他的采用默认数据。
五.样品测量,将准备好的样品倒入静态样品池,点击屏幕上“背景”按钮,待出现“分析”按钮后点击。
六.数据存储。
点击菜单栏上的保存,选择存放路径和文件命,然后在“文件”子菜单中单击“打印”将数据图表以PDF格式存储。
粒度仪教学实验
![粒度仪教学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a02736ee6f1aff00bed51e6f.png)
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实验目的(1)了解动态光散射法测定纳米颗粒粒径分布的原理和方法;(2)学习和掌握样品制备方法及激光粒度仪的测试过程。
实验原理动态光散射技术(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也称光子相关光谱(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PCS) 或准弹性光散射(quasi-elastic scattering,QELS),是指通过测量样品散射光强度起伏的变化来得出样品颗粒大小信息的一种技术。
DLS法测量原理为:被测样品颗粒以适当的浓度分散于液体介质中,一束单色光照射到此分散体系,由颗粒散射的光在某一角度被连续地测量。
由于分散颗粒受到周围液体中分子的撞击连续地作布朗运动,使散射光产生多普勒频移。
布朗运动的速度依赖于粒子的大小和介质粘度,粒子越小,介质粘度越小,布朗运动越快。
观察到的散射光强度将不断地随时间起伏涨落,分析这些散射光强度随时间涨落的函数可获得与粒径有关的分散颗粒的相关信息。
在无相互作用力的情况下,球形颗粒分散在黏度为η的介质中,颗粒直径x与扩散系数D 的关系可用爱因斯坦-斯托克斯方程(Stokes-Einstein)表示:D=式中,k为玻耳兹曼常数;T为绝对温度。
实验仪器利用动态光散射技术表征纳米颗粒的粒径分布一般通过激光粒度仪来实现。
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基于夫琅和费(Fraunhofer)衍射和米氏(Mie)散射理论相结合。
当一束波长为λ的激光照射在一定粒度球形小颗粒上时,会发生衍射和散射两种现象。
通常当颗粒粒径不小于10λ时,以衍射现象为主;当粒径小于10λ时,则以散射现象为主。
目前激光粒度仪多采用500-700nm波长的激光作为光源,因此激光衍射式粒度仪仅对粒度在5m以上的样品分析较准确;而动态光散射粒度仪则对粒度在5m以下的纳米、亚微米颗粒样品分析准确。
激光粒度仪的光路如图所示。
它由发射、接受和测量窗口等三部分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激光粒度仪实验报告
一、试验目的
用激光粒度仪研究二氧化三铝受潮前后平均粒径的变化。
二、实验原理
激光粒度仪是根据颗粒能使激光产生散射这一物理现象测试粒度分布的。
由于激光具有
很好的单色性和极强的方向性,所以在没有阻碍的无限空间中激光将会照射到无穷远的地方,并且在传播过程中很少有发散的现象。
如图1所示。
图1激光束在无阻碍状态下的传播示意图
米氏散射理论表明,当光束遇到颗粒阻挡时,一部分光将发生散射现象,散射光的传播方向将与主光束的传播方向形成一个夹角0, B角的大小与颗粒的大小有关,颗粒越大,产生的
散射光的0角就越小;颗粒越小,产生的散射光的0角就越大。
即小角度(0的散射光是有
大颗粒引起的;大角度(0 1的散射光是由小颗粒引起的,如图2所示。
进一步研究表明,散
射光的强度代表该粒径颗粒的数量。
这样,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强度,就可以得到样
品的粒度分布了。
图2不同粒径的颗粒产生不同角度的散射光
为了测量不同角度上的散射光的光强,需要运用光学手段对散射光进行处理。
我们在光束中
的适当的位置上放置一个富氏透镜,在该富氏透镜的后焦平面上放置一组多元光电探测器,不同角度的散射光通过富氏透镜照射到多元光电探测器上时,光信号将被转换成电信号并传
输到电脑中,通过专用软件对这些信号进行处理,就会准确地得到粒度分布了,如图3所示。
图3激光粒度仪原理示意图
二氧化三铝是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无臭,无味,质极硬,易吸潮而不潮解,两性氧化物,能溶于无机酸和碱性溶液中,几乎不溶于水及非极性有机溶剂。
三、实验结果预测
受潮后二氧化三铝粉末的粒径会变大。
四、实验仪器与药品
激光粒度仪一台
电脑一台
滴管一支
大烧杯一个
试管若干
试管刷一个
超声波清洗仪一台
蒸馏水
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
五、实验步骤
1 、样品处理,将干燥的二氧化三铝粉末与足量的蒸馏水混合,在自然条件下等蒸馏水挥发后,用研钵捣碎,使其恢复粉末状,收集好后备用。
2、打开激光粒度仪的电源开关,开启电脑,并且启动相关软件,点击“Run”选择
第一项,点击“ 0K',将电脑与激光粒度仪连接起来。
再点击“Run”在弹出的界面上选
择溶剂为“ H20',选择模式为“ Garnet. ”,选择好储存路径。
3、在激光粒度仪的按钮上按下排气泡的操作键,进行排汽泡的操作。
4、排好起泡后,点击软件上的“ Start ”,进行测试准备,同时观察相关的数据,并
且最后看测试界面上第一项是否超过1%,第二项是否超过3%,若超过,则必须重新清洗
粒度仪,清洗时,向样品池内加满蒸馏水,按下仪器上的开始键,等仪器启动一分多钟后,按下停止键,将水排净,重新注入蒸馏水,然后重复上述3、4 步骤。
5、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约5ml 的蒸馏水形成悬浊液体系,然后用超声波清洗仪将体系分散成均匀的悬浊液。
6、除去样品池中的蒸馏水约5ml,加入分散好的悬浊液,注意在加液时,应当吸取一
部分中层液体,快速挤向试管底部,以保证颗粒大的样品能够均匀的加入到样品池中,并注意观察软件界面第一项不少于7%且不超过11%。
加完液体后应当吸取样品池中的液体清
洗试管和滴管,并将清洗液一起倒入样品池中。
注意整个操作过程应当快速完成。
7、加好样品后,点击软件界面的“ done”开始测试。
8、测试完成后,将样品池中的非也派出,加入蒸馏水清洗样品池,重复上述步骤34567,重新测试以获得对比数据。
9、实验结束后,点击“ Run”下拉菜单中的切断连接项,然后关闭程序。
将样品池中的废液排出,用蒸馏水清洗样品池两次,盖上保护盖,打扫实验场地。
六、实验结果
受潮前测得的体积(粒径)分布图像为:
Vakirno
—*4 30DLS_501_01J(5
20
Dwnfllei (um)
七、实验结果分析
有结果可知,受潮后,二氧化三铝粉末的平均粒径由
5.937um 增大到7.138um ,增大
了 1.201um ,增幅为20.23%,这与结果预测一致,可见受潮对二氧化三铝粉末的粒径影响 很大。
二氧化三铝粉末受潮后,颗粒会与水分子发生结合:
AI 2O+H 20=AI 2C B .H 20
Al 2O3+3H 2O=AI 2Q .3H 2O
结合后的颗粒增加了水分子,粒径增大,而且由于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导致一个颗粒所含 的分子数增多,这也是粉末受潮后粒径增大的原因。
八、思考题 问:激光粒度仪的特点是什么? 答: 激光粒度仪的性能优异,拥有如下特点:
Differential Volume
Particle Diaineter (um)
一 -
1、测试范围宽
由于激光粒度仪采用了大尺寸光电探测阵列(70 个通道)、侧向辅助光电探测阵列(12 个通道)及其它相应技术,使单透镜测试范围达到0.1---450 微米,并且由于本仪器使用
过程中无须更换镜头及调整光学系统,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简化了操作过程。
2、重复性好
激光粒度仪采用Furanhofer 衍射及Mie 散射理论, 测试过程不受温度变化、介质黏度, 试样密度及表面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只要将待测样品均匀地展现于激光束中,即可获
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而且区别于沉降法, 由于不需要沉降过程,因此在一次测试中可以多
次采样(5-20 次任意设定),有效的滤除了由于电噪声,样品分布不均等因素造成的影响,使仪器的测试重复性变好。
3、采用半导体激光发生器激光粒度仪具有光参数稳定、效率高、寿命长、不怕振动等一系列优点,克服了传统气体激光器由于自然漏气,需定期更换的缺点。
4、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
GSL-101BI 型激光颗粒测量仪采用微机进行实时控制,自动完成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结果保存、打印等功能,操作简单, 自动化程度高。
5 测试迅速激光粒度仪由于无须沉降过程,使测试速度大幅度提高,在通常情况下,几分钟内即可完成一次样品测试(不包括样品制备时间)。
6、采用了独特的机械搅拌装置激光粒度仪具有搅拌力矩大、速度快、搅拌均匀等一系列优点。
7、软件方便
激光粒度仪测试程序采用MSVC/C6.0编制,在中文Windows95/98/ME/2000/NT/XP人机接口界面,操作直观简便, 通俗易懂。
数据输出内容丰富, 并且可以输出英文测试报告, 对于彩色打印机还可以输出彩色测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