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容二极管压控振荡器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报告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报告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报告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报告引言:调频振荡器是一种能够产生高频信号的电路,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广播电视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变容二极管构建调频振荡器电路,探究其工作原理和特性。

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元件,包括变容二极管、电容、电阻等。

2. 搭建电路: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电路图,将元件连接起来,确保连接正确无误。

3. 调节元件:根据实验要求,逐步调节电容、电阻的数值,观察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变化。

4. 测量数据:使用示波器等仪器测量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幅度等参数,并记录下来。

5. 分析结果: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振荡器的工作特性和性能。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逐步调节了电容和电阻的数值,观察到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发生了变化。

通过测量和记录数据,我们得到了如下结果:1. 输出频率与电容的关系:我们发现,当电容的数值增大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也随之增大。

这是因为电容的变化会影响振荡电路的谐振频率,从而改变振荡器的输出频率。

2. 输出频率与电阻的关系:我们进一步调节了电阻的数值,发现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与电阻的变化关系不明显。

这是因为电阻主要影响振荡器的幅度稳定性,而不太会对输出频率产生明显影响。

3. 振荡器的稳定性:我们观察到,在一定范围内,振荡器的输出频率相对稳定,但当电容或电阻的数值超出一定范围时,振荡器的输出频率会发生明显的偏移或失去振荡。

这说明振荡器的稳定性受到电容和电阻的限制。

4. 输出信号的波形:通过示波器观察,我们发现振荡器的输出信号呈现正弦波形,且幅度相对稳定。

这是因为振荡器的电路结构决定了其输出信号为周期性的正弦波。

讨论与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

我们发现,电容和电阻的变化对振荡器的输出频率和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需求调节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实现不同频率的振荡器。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振荡器的稳定性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过大或过小的电容和电阻数值都可能导致振荡器无法正常工作。

变容二极管振荡器设计

变容二极管振荡器设计

前言在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数字集成电路应用的非常广泛。

随着微电子技术与工艺的发展,数字集成电路从电子管,晶体管,做成小规模集成电路。

在现在这个高科技的时代,数字技术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数字技术。

数字技术不仅在计算机、通信、雷达、卫星电视、测量仪表、宇航、医学及生物工程等学科领域获得普遍应用,而且遍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交通自动控制、程控电话全电子交换系统、可视电话、家庭炊具自动控制等。

我们所学的《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是理工科电子、电气和通信类本科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它涵盖了通信和电子线路的主要内容,在这些专业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同时也是一门工程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无线电技术的发展,《高频电子线路》的教学内容不断充实、教学体系不断更新。

目前高频电子线路理论仍在不断充实与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其它学科领域。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通信类等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主要讲述模拟通信功能电路的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

各个功能电路虽然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场效应、集成电路及大规模集成系统等不同的实现过程,但是各个功能电路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的频谱变换关系是没有变化的,即基本原理不变。

《高频电子线路》是研究模拟通信功能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

培养我们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科技开发、产品设计工作的能力。

主要内容包括: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振幅调制、解调与混频、频率调制与解调、锁相环路和数字调制与解调等。

其中变容二极管是利用PN结的电容随外加偏压而变化这一特性制成的非线性电容元件,被广泛地用于参量放大器,电子调谐及倍频器等微波电路中,变容二极管主要是通过结构设计及工艺等一系列途径来突出电容与电压的非线性关系,并提高Q值以适合应用。

许多中小功率的调频发射机都采用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技术,即在工作于发射载频的LC振荡回路上直接调频,采用晶体振荡器和锁相环路来稳定中心频率。

压控振荡器毕业设计

压控振荡器毕业设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压控振荡器设计学习中心: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奥鹏学习中心年级专业:0409级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生姓名:王海龙学号:0451480351 指导教师:韩亚军职称:讲师导师单位:重庆信息工程专修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年月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发给学员王海龙1.设计(论文)题目:压控震荡器的设计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1)在开放的ISM和短距离装置(SRD)频段上工作的发射器和接收器都需要高性能的压控振荡器(VCO)。

(2)将MOS晶体管的漏,源和衬底短接便可成为一个简单的MOS电容,其电容值随栅极与衬底之间的电压VBG变化而变化。

(3)压控振荡器(VCO)的频率随着作用在其调谐端口的电压而改变,在锁相环内(PLL),VCO为超外差接收机内部的频率转换提供稳定的本振(LO)信号。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1)根据任务书的设计要求,收集、检索相关资料。

(2)整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提交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开始撰写论文的初稿,做相关实验并获取相关数据。

(3)与指导老师再次进行对所撰写的论文进行讨论,并做修订,再次核对实验数据,进行论文格式的规范,交稿、打印、装订。

5.文献查阅要求:[1] 王志功.光纤通信集成电路设计[M].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 稻叶保.振荡电路的设计与应用.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9月[3] 拉扎维.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年9月6.发出日期:年月日7.学员完成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学生签名:摘要当控制电压由0.75V变到2V时,振荡频率变为4.77GHz,相位噪声变为 -135dB/Hz,降低了7dB。

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首先是由于LC振荡回路总的电容减小,振荡频率增加,这就减小了要维持振荡所需的负跨导,但因为两个NMOS晶体管提供的负跨导几乎不变,所以就使得稳定振荡幅度增加,相位噪声减小。

[课程设计]变容二极管

[课程设计]变容二极管

摘要 (2)1 设计方案与电路 (2)1.1 电路设计原理 (2)1.2 电路的设计方案与主要技术要求 (3)1.3 电路设计 (3)1.4 主振电路设计原理分析 (4)1.5 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电路 (4)1.6 FM调制原 (5)1.7 变容二极管频率调制的原理 (6)2 电路工作分析 (8)2.1 谐振回路总电容 (8)2.2 回路总电容变化量 (8)2.3 调制灵敏度 (8)3 电路元器件参数设置 (9)3.1 LC震荡电路直流参数设置 (9)3.2 变容管调频电路参数设置 (9)3.3 放大电路参数设置 (10)3.4 调制信号的幅度计算 (10)4 课程答辩 (10)4.1 图1.1中的振荡器为何种类型的振荡器? (10)4.2 图1.1中LC振荡器产生的主振频率为多少? (10)4.3 图1.1中变容管和C3之间的节点对地的点位为多少? (10)5 课程设计体会 (11)致谢 (11)参考文献 (11)随着电子与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兴电子产品的开发速度越来越快。

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进一步结合和发展使得电子电路和通信线路出现了二个分支。

一个是朝着更高集成度的集成电路发展:而另一个是利用分立元件和硬件描述语言对新型器件进行专门设计。

调频广播具有抗干扰性能强、声音清晰等优点,获得了快速的发展。

调频电台的频带通常大约是200~250kHz,其频带宽度是调幅电台的数十倍,便于传送高保真立体声信号。

由于调幅波受到频带宽度的限制,在接收机中存在着通带宽度与干扰的矛盾,因此音频信号的频率局限于30~8000Hz的范围内。

在调频时,可以将音频信号的频率范围扩大至30~15000Hz,使音频信号的频谱分量更为丰富,声音质量大为提高。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采用变容二极管直接调频技术,即利用二极管反偏工作的PN 结呈现的势垒电容,它与回路中的电感共同构成振荡器的振荡回路,从而作为振荡频率直接调频电路。

试验六LC压控振荡器

试验六LC压控振荡器

6
实验六 LC压控振荡器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3.实现压控振荡器
z
z
z
调好后,测v_ctrl电压在0到3.5V之间变化时的频率,画V-F压控 特性曲线。可记下OV压控电压时E、B、C各极的直流电位和典 型波形。 注:与实图7.5中电路的振荡频率比较,看振荡频率变大了还是 小了,由此可以判定C7 和C6 的大小关系,若改变C6 再观察可 以从实验的角度估计C7 的范围。 观察手靠近压控电容时和远离压控电容时频率计的读数,理解高 稳定晶体振荡器需要采用金属壳屏蔽。测量频率的时候应该选幅 度比较大的C极波形。
8
实验六 LC压控振荡器
【思考题】 1. 选做内容(1)中电容过小、过大都不能起振,请说 明原因。 2. 请说明RWE如何对振荡电路产生影响。
9
5
实验六 LC压控振荡器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3.实现压控振荡器
z
z
R5 =1.8MΩ,去掉C6,再接 入压控电容电路。注意变容二 极管的极性。 调节RW_E,确保0到3.5V的 压控电压下都可以有振荡输 出。如果不能,可以适当加大 C2。如果E点波形有不等幅度 现象,可以通过调RW_E 使波 形等幅。
z z z z
设置Vcc=3.3v。 调整RWE电位器,使VCQ=2.3V, 用数字示波器的波形求平均功能测试 C,E,B直流工作点。 粗测共基放大器的频率响应:
• • •
测试中频(650kHz)的放大倍数和相移; 找低半功率点并测试该点放大倍数和相移; 测试频率为4MHZ时的放大倍数和相移。
3
实验六 LC压控振荡器
4
实验六 LC压控振荡器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2.实现振荡
z
z
z

最新实验一压控振荡器VCO的设计PPT课件

最新实验一压控振荡器VCO的设计PPT课件

输出Spectrum的图形,可以看到m3和m4之间 的频谱分量,加入“marker”m5就可以知道振 荡器大概振荡的频率,如下图:
结果分析
从波形可以看到,振荡器已经很稳定地 振荡起来了,并且有一定的振荡时间, 从抽出两点m3,m4的数据可以看出,该 振荡波形是相当稳定的,幅度差可以不 必考虑,频谱纯度也较高,对m3和m4这 段时域进行fs变换,可以看到振荡器振荡 频率的频谱,从m5标记的数值可以看出, 该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为1.850GHz,与设 计的指标1.8GHz有差距,需要进行调整。
工程文件创建完毕后主窗口变为下图
创建新的工程文件(续)
同时原理图设计窗口打开来自VCO的设计设计振荡器这种有源器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 管子的选取,设计前必须根据自己的指标确定 管子的参数 ,选好三极管和变容二极管;第二 步是根据三极管的最佳噪音特性确定直流偏置 电路的偏置电阻;第三步是确定变容二极管的 VC特性,先由指标(设计的振荡器频率)确定 可变电容的值,然后根据VC曲线确定二极管两 端直流电压;第四步是进行谐波仿真,分析相 位噪音,生成压控曲线,观察设计的振荡器的 压控线性度。
如上面的做法一个,建 立如右图所示的电路图, 其中“Term”、“SPARAMETE”、 “PARAMETER SWEEP” 都可以在“Simulation- S_Param”里面找到。变 容管的型号是“MV1404” 可以在器件库里面找到, 方法可以参考上面查找 晶体管的方法。
按VAR键并双击它,修改里面的项目,定义一 个名为:“Vbias”的变量,设置Vbias=5V作为 Vbias的初始值。
设置HB仿真器
利用ADS里面的 HB simulation可以仿真振荡器的 相位噪音,如下图设置好HB仿真器,选择计算非 线性噪音和调频噪音。

《压控振荡器设计》课件

《压控振荡器设计》课件

设计软件与工具
制版软件
用于绘制电路板图,如 AutoCAD、Eagle等。
仿真软件
用于方案设计和电路仿真 ,如Multisim、SPICE等 。
调试工具
用于测试和调试电路,如 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文档编写软件
用于整理技术文档,如 Microsoft Office系列软 件等。
03
压控振荡器的性能分析
性关系。
相位噪声测试结果
在100MHz偏移处,相位噪声为90dBc/Hz,表现出良好的性能。
温度稳定性测试结果
在-55℃至85℃的温度范围内,压控 振荡器的频率变化小于±2MHz,表 现出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06
压控振荡器的应用案例
应用场景一:无线通信系统
总结词
无线通信系统是压控振荡器最广泛的应用领域之一,用于产生和调节信号频率 。
详细描述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压控振荡器作为关键元件,用于生成和调节信号频率。它 可以根据外部电压或控制信号的变化来改变输出信号的频率,从而实现信号的 调制和解调。
应用场景二:雷达系统
总结词
雷达系统利用压控振荡器产生高频电磁波,用于目标探测和 定位。
详细描述
雷达系统通过发射和接收高频电磁波来探测目标并确定其位 置。压控振荡器在雷达系统中作为发射信号的源,其输出信 号的频率和相位可以通过外部控制信号进行调节,以满足不 同探测需求。
优化策略
减小元件误差
选用高精度元件,减小误差对振荡器性能 的影响。
优化电路布局
合理布置元件位置,减小分布参数对振荡 器性能的影响。
调整元件参数
根据测试结果,对元件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优化振荡器性能。
采用负反馈技术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

课程名称通信电子线路实验项目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成绩学院信息专业通信工程学号姓名李越实验时间 2016.06.04实验室 3501 指导教师谢汝生1.实验目的1.熟悉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电路原理及构成。

2.了解调频器调制特性及测量方法。

2.实验设备1.双踪示波器(RIGOL DS5062CA数字存储示波器)2.频率计(AT-F1000-C数字频率计)3.万用表(DT9205数字万用表)4.清华科教TPE-GP2型高频电路实验箱及G4实验板3.实验电路及基本原理分析实验原理:在调制中,载波信号的频率或相位随调制信号而变,称为调频(FM)或调相(PM),在这两种调制过程中,载波信号的幅度都保持不变,而频率或相位的变化都表现为相角的变化,故二者统称为角度调制或调角。

调频就是用调制信号电压去控制载波的频率,可分为直接调频和间接调频两种。

直接调频就是用调制电压直接去控制载波振荡器的频率,产生调频信号。

间接调频就是保持振荡器的频率不变,而用调制电压去改变载波输出的相位,即调相。

变容二级管是利用半导体PN结的结电容随外加反向电压而变化的特性制成的一种半导体二极管,它是一种电压控制可变电抗元件,在其PN结上反偏压越大,则结电容越小。

若将变容二极管接在谐振电路两端作为回路振荡电容,使其反向偏压受调制信号的控制,则其容值随调制信号电压的变化而变化,整个振荡器的回路的振荡频率将随着调制信号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得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

本实验所用电路如图所示,为变容二极管部分接入振荡回路的直接调频电路。

变容二极管全部接入作为回路的总电容时,其最大的优点是调制信号对振荡频率的调变能力强,即调制灵敏度高,较小的调制度就能产生较大的相对频偏,但同时因温度等外界因素变化引起的载波频率不稳定也必然相对增加。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采用变容二极管部分接入振荡回路的直接调频电路,此时由于变容二极管仅是回路总电容的一部分,因而调制信号对振荡频率的调变能力将比变容二极管全部接入时小,但因温度等变化引起的载波频率不稳定的情况却有较大改善,载波频率稳定度有较大提高。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实验
频后调,制再信经号V由2、INV处3放输大入后,由经O变UT容处二输极出管。DC和主振荡调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
1.示波器 SS7802A 2.信号源 EE1643 3.高频电路实验板G4
1台 1台
1块
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 按图1-89连接好电路
图1-89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
1. 静态调制特性的测试
1 )f0=C63.先5M不H接z(,幅调度节为RUPO1P使-P=E1dV=)4V;, 使 振 荡 频 率 2)调输的入正端弦I低N处频输调入制f信0=号2KUHΩz;、幅度Um从0~1V可 3)输出端OUT处接至调制度仪射频2.5~30MHz
输入口,调节调制信号的幅度即可观察对应的 频偏。完成表1-41内容的测试。
表1-40
Ed(V)
0.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f0(MHz)
接C3
不接C3
根据表格画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
• 并根据表格计算调制灵敏度 : • 调制灵敏度 S f (静态)
U ED
2. 最大频偏的测量
最大频偏是指在一定的调制电压作用下能达到的最 大般在频5率0K偏H移z~值75ΔKHfmz,的调范频围广内。播、移动式电台的频偏一
表1-41
Um(V)
0
不接 Δ f(KHz) 上 C3

0.2
0
接C3 Δ f(KHz) 上

3.调制灵敏度计算(选做) 五、实验报告要求:
1. 整理各步骤的实验数据; 2. 画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 3. 分析变容二极管(如2CC1C)的特性 曲 线 , 掌 握 变 容 二 极 管 性 能 参 数 VQ 、 Δ Cjo、Δ Cj及Q点处的斜率KC的估算; 4. 调频器实验的体会。

实验09:压控振荡器

实验09:压控振荡器

实验九:压控振荡器(Voltage-Controlled Oscillator)**一、实验目的:1.了解变容二极管的基本原理与压控振荡器的设计方法。

2.利用实验模组的实际测量使学生了解压控振荡器的特性。

3.学会使用微波软件对压控振荡器进行设计和仿真,并分析结果。

二、预习内容:1.熟悉VCO的原理的理论知识。

2.熟悉VCO的设计的有关的理论知识。

三、实验设备:四.理论分析:变容二极管理论分析:一个射频压控振荡器电路大致上与振荡器相同,唯有谐振电路稍有不同。

设计上是利用变容二极管(Varator)的电特性来完成利用电压控制振荡器输出频率的设计要求。

振荡器的基本理论与设计方法已于实验八陈述,故本实验仅就变容二极管的电特性与振荡器谐振电路的不同之处加以说明。

(一)变容二极管(Varator)的电特性常见的变容二极管可分成三类:线性缓变结(Graded Junction)、突变结(Abrupt Junction)、超突变结(Hyper Abrupt Junction)。

其间的主要差异在于个别的N型(N-type)中杂质(Donor)浓度分布曲线不同而造成其电容指数值(Characteristic Exponent,r)的不同,导致其容值-电压对数曲线图(C-V Curve)的差异。

其中线性缓变结的变容二极管以其电容变率较小而最不常被采用;而突变结具有相当高的Q值,得使VCO具有较低的相位噪声(Phase Noise)特性,且其调整电压(Tuning V oltage)的范围也比较宽,大约在0~60V之间。

至于超突变结以其较线性的电压-电容特性,可以提供比突变结更佳的调整电压线性度,故此类型的变容二极管是宽频段VCO的最佳选择。

一般应用上,可以使VCO的输出频率在变化一倍频的情况下,其调整电压变化范围可以控制在20V以下。

然而,因为此类型变容二极管的Q值较突变结为低,所以使得应用此类型变容二极管设计的VCO的相位噪声特性较突变结的高些。

压控制振荡器设计报告

压控制振荡器设计报告

压控制振荡器设计报告
设计目的:
了解变容二极管原理,掌握高频LC振荡器与压控振荡器电路的设计要点;
设计任务和指标:
任务:
按要求设计一个VCO电路,掌握高频电路设计、组装和调试步骤与方法。

指标:
1 设计一个改进型电容三点式压控振荡器,实现无明显失真的正弦波输出,改变变容二极管静态工作电压调整输出频率;
2 电源电压:+12V;输出频率调节范围:6.5MHz-7.2MHz;输出信号幅度范围:2.5V-3.4V;
设计电路图:
如图(1)所示
元件清单 :
三极管9018一个,变容管BB910一个,电阻5.1k、2k各2个,1k、100k各1个,电容47p、330p(331)、680p(681)、1000p(102)、0.01u(103)、0.1u(104)、10u各1个,电感10uH一个,电位器50k、
10k各1个。

图(1)参数设计与取值计算结果:
综合考虑取
起振条件
由此可见,静态工作点电流越大越容易启振放大器的增益与跨导和有关,越大,则增益越大;
综上考虑,所有参数取值如下:
调试和测试结果
实验仪器:TDS2012B
测试结果:
实验体验和改进建议:
学会和了解了设计性实验的设计与调试过程,深入了解了压控振荡器的实验原理,加深巩固了书本内如的学习;不足在于未进行仿真设计,建议实验测试前先进行软件仿真。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李磊
10045116。

压控振荡器(VCO)设计

压控振荡器(VCO)设计

压控振荡器(VCO)设计1、基本要求:z振荡频率30~50MHz;z频率可以连续调整;z用三极管和变容管二极管实现,而不能使用集成芯片;z写出原理分析、设计报告及调试记录2、扩展要求:z采用其他类型的设计电路,设计方法z扩大频率调节的范围z提高频率的稳定度一、振荡电路基础振荡电路是在放大器的输入即使不加信号是,放大器也处于持续输出一定频率和振幅信号的状态。

1、正反溃增益为A 的放大器输入Vout1)、起振的条件对于电路增益1A G A β=−,要求1A β=;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同相位2、选频网络增益为A的放大器输入Vout振荡器的振荡频率由选频网络确定。

3、选频网络正弦波振荡器按选频网络的不同一般可以分为三类:z RC振荡器:振荡频率一般小于1MHz,Q值较小z LC振荡器:振荡频率一般大于MHz, Q值较大z石英晶体振荡器:振荡频率精确,Q值最大且频率稳定性较好,但频率可调范围小,几乎不可调。

综上所述,我们选择使用LC振荡器,来实现该振荡电路的设计。

4、LC振荡电路LC振荡电路一般有三种形式:变压器反馈式、电容三点式和电感三点式。

三点式振荡器是指LC回落的3个端点与晶体管的3个电极分别连接而组成的一种振荡器。

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称Colpitts振荡器。

其优点是电容对高次谐波呈现较小的阻抗,反馈信号中高次谐波分量小,故振荡输出波形好。

考毕兹电路缺点是通过改变电容来调节振荡频率的时候,同时会改变正反馈量的大小,因而会使输出信号的幅度发生变化,甚至会使振荡器停振。

所以电容三点式振荡的电路频率调节不方便,适用于频率调节范围不大的场合。

电感三点式振荡器:又称Hartley 振荡器。

优点是容易起振,改变谐振回路的电容可以方便的调节振荡频率。

哈脱莱电路缺点是:由于反馈信号取自电感两端,而电感对高次谐波呈现高阻抗,故不能抑制高次谐波的反馈,因此振荡器输出信号的高次谐波成分较大,信号波形较差。

改进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器:又称克拉泼振荡器。

LC压控振荡器课程设计(含程序)

LC压控振荡器课程设计(含程序)

niam ehT .noi tcnuf tcefrep dna evisneherpmoc htiw OCV ycneuqerf hgih a si ngised sihT
si ycneuqerf eht no lortnoc egatloV .stnenopmoc elbarapes lareves fo pu edam si rotarbiv
计设器荡振控压
1. 2
计设路电元单
》设课群课础基科学《学大工理汉武
.2
3
图试测性特管极二容变
性特控压的器荡振控压及性特容压管极二容变�b�
3.2 图
路电量测性特容电)a(
。ZHM54�41 到展扩围范的率频出输 使法方该过通中计设本在。展扩率频现实地易容很可即管极二联并要需不�量容容电变 改�抗感感电的路回振谐小减。值的 dC 出算计以可而从�率频振谐的应对得测�压电 的同不加管极二容变给�下况情的 L 定给先预在。xamf�nimf 是围范率频出输的应对�化 变 xamDV�nimDV 从压电偏反的管极二容变见可中图从。图意示性特控压的器荡振控压和性 特容压其为)b(。性特容压的管极二容变测来路电量测的示所)a(中图用利可。图试测的 902VM 管极二容变为 3.2 图。关有性特容压的管极二容变和围范率频荡振的生产 OCV )2-2 式(
tcartsbA
4080CDA
管极二容变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机片单
OCV�字键关
。良优能性�明鲜色特加更计设本得使板刻工人了用采板路电分部的计设本�输传 好良的号信频高了为。的目的度定稳和度精高提到达而数参器振主的同不制控围范率频 的同不生产据根�数参器振主制控机片单用采�度精率频出输高提为分部频调在路电本 。便方分十位定确准的率频得使能功该。节调值进步小较现实可调是�节调值进步大较 现实可调粗。能功的调细和调粗有进步�进步率频制控并示显及量测时实的值压电和率 频现实�心核制控为机片单以计设。上以 3 � 01 在度定稳率频。zHM04—zHM01 为围范率 频出输的统系。率频荡振变改而继�容电结的管极二容变变改而从�降压向反的管极二 容变变改过通即。的现实来管极二容变过通是制控的率频对压电。成组件元立分由器振 主。)noitallicsO lortnoC egatloV(OCV 频高的良优能性,善完能功个一是计设本

单变容二极管的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设计

单变容二极管的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设计

单变容二极管的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设计时间作为七大国际单位之一,提升时间频率的测量精度一直是研究的重点。

论文详细阐述了广泛作为频率源的石英振荡器的发展历程,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产品,分析了现阶段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存在的问题。

由于压控和温补分别作用在不同的变容二极管上,它们之间很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且由于它们并不能简单的叠加,造成了频率计算公式复杂,另外还存在温度频率曲线旋转、稳定度下降的Trim效应。

为了弥补上述不足,并能在高端市场取得应用,故研究设计了成本较低的单变容二极管的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研究设计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主要方法:将压控与温补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根据设定的频率与当前温度输出合适的变容二极管的控制电压,使输出频率与设定相同。

实现功能的关键在于获取准确的初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处理。

从振荡原理入手,分析了NE555、LC的电容三点式等振荡电路,并给出了振荡平衡的相位条件。

然后根据理论计算了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与电容串联时的振荡频率,结合其常用的振荡电路,选取MCU的时钟结构设计出了单变容二极管的反相器振荡结构的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并进行仿真验证。

接着论文根据选用的振荡结构完成了硬件电路设计,确定了各器件的具体选型,包括:振荡电路、主控、DAC等的器件。

完成硬件电路后,对各功能进行测试,保证达到了设计要求。

使用设计的电路板进行温箱实验,实现初始数据的采集。

对数据进行插值与拟合处理,提取数据复现Trim效应。

曲面拟合得到了控制电压V关于当前温度T 与设定输出频率F的三次函数,曲面补偿实验表明当振荡器的设定频率在整个可拉动频率范围内变化时,在-30℃-70℃的温度范围内频率偏移量基本在±1ppm以内,具有较高的温度频率稳定度。

电路的实验数据证明了所设计的单变容二极管的压控温补晶体振荡器的理论正确性与方案可行性,且能克服trim效应。

另外设计取得了功能完善的样品2个和录用论文一篇的成绩。

实验八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

实验八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

实验八 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一 实验目的1.了解变容二极管调频器电路原理及构成。

2.了解调频器调制特性及测且方法。

3.观察寄生调幅现象,了解其产生原因及消除方法。

二 预习内容1.复习变容二极管的非线性特性,及变容二极管调频振荡器调制特性。

2.复习角度调制的原理和变容二极管调频电路有关资料。

三 实验仪器设备1.双踪示波器2.频率计3.毫伏表4.万用表5.CCTV —GPI 实验箱、板 1四 实验内容(实验线路见图实验电路见图7-11.静态调制特性测量输入端不接音频信号,将频率计接到调频器的F 端.C 3(=100pf )电容接与不接两种状态,调整R P1 使E d =4v 时f 0 = 6.5MH Z ,然后重新调节电位器R P1 ,使E d 在0.5~8V 范围内变化,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1 。

表 9 . 12.动态测试(需利用相位鉴频器作辅助测试):实验条件:将实验板3中的相位鉴频器电路按要求接好线,即电路中的E 、F 、G 三个接点分别与C 5、C 8、C 9 连接。

其目的是确保鉴频器工作在正常状态下。

(即:呈中心频率为6.5MH Z 、上下频偏及幅度对称的S 形曲线。

)(l). C3 电容不接,调 R P1 使E d = 4V 时, f 0=6.5MHz ,自IN 端口输入频率 f = 2KH Z 的音频信号V m ,输出端接至相位鉴频器,在相位鉴频器输出端观察V m 调频波上下频偏的关系。

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2 .(2).接上C 3电容后测试,方法同上,将对应的频率填入表7.2。

图9-1 变容二极管构成的调频振荡器五 实验报告1.整理实验数据2.在同一坐标纸上画出静态调制特性曲线,并求出其调制灵敏度S ,说明曲线斜率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在坐标纸上画出动态调制特性曲线,说明输出波形畸变原因。

表9.2。

【2019年整理】基于变容二极管高稳频振荡电路设计

【2019年整理】基于变容二极管高稳频振荡电路设计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基于变容二极管设计局稳频振荡电路学校名称:沈阳工业大学专业班级:通信工程XX班姓名:XXX学号:080404021实验时间:2011・7.4---2011・7・12 指导教师:XXX一概述: ------------------------- 2二设计任务与要求2.1设计目的 --------------------------------------------- 2 2.2设计要求 --------------------------------------------- 2三设计原理---------------------------------- 4四设计过程------------------------------ 44.1、------------------ 压控振荡器的设计54.2、设计内容 ---------------------- 64.3、整体设计电路图------------------ 8五、------------------------------- 元件清单8六、------------------------- 总结及心得体会9七、------------------------------- 参考文献9、概述振荡器是一种能自动地将直流电源能量转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信号能量的转换电路。

根据所产生的波形的不同,可将振荡器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两大类。

压控振荡器(VCO是利用电抗元件的等效电抗值能随外加电压变化特点,将其接入正弦振荡器中,使振荡频率随外加控制电压而变化,VCOE频率调制,频率合成,锁相环电路,电视解调器,频谱分析仪等方面有广发应用。

变容二极管振荡器是利用变容二极管制成的VCO二、设计目的及要求1、设计目的:(1)了解通信系统功能模块电路的工作原理(2)熟悉通信系统功能电路的设计方法(3)掌握利用仿真软件对电路功能进行分析(4)学会通信电路的器件选型,参数调节,功能测试2、设计要求:(1)设计一压控振荡电路,输出信号频率为80~100MHZ选取仿真软件中已有的变容二极管机型电路设计,给出电路方案及相关元器件的参数(2)将电路设计借个在protel 99se软件下进行仿真(3)给出设计方案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仿真结果,提交设计报告三. 设计原理利用变容管结电容Cj随反向偏置电压V攻化而变化的特点,结合低噪声振荡电路设计制作成为振荡器,当改变变容管的控制电压,振荡器振荡频率随之改变,这样的振荡器称作压控振荡器(VCO。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变容二极管压控振荡器
摘要
振荡器是一种能自动地将直流电源能量转换为一定波形的交变振荡信号能量的转换电路。

根据所产生的波形的不同,可将振荡器分为正弦波振荡器和非正弦波振荡器两大类。

压控振荡器(VCO)是利用电抗元件的等效电抗值能随外加电压变化特点,将其接入正弦振荡器中,使振荡频率随外加控制电压而变化,VCO在频率调制,频率合成,锁相环电路,电视解调器,频谱分析仪等方面有广发应用。

变容二极管振荡器是利用变容二极管制成的VCO。

本课题主要是运用变容二极管PN结电容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制成的VCO。

关键词:压控,变容二极管,调频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目录
1 课题描述 (3)
2 设计原理 (3)
3 设计过程 (4)
3.1压控振荡器介绍 (4)
3.2设计内容 (5)
3.3设计步骤 (6)
4 设计结果及分析 (8)
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1 课题描述
在电子设备中,压控振荡器的应用极为广泛,如彩色电视接收机高频头中的本机振荡电路、各种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中的振荡电路、锁相环路(PLL)中所用的振荡电路等均为压控振荡器以及用于各种发射机载波源、扩频通讯载波源或作为混频器本振源。

振荡器输出的波形有正弦型的,也有方波型的。

本课题主要是运用变容二极管PN 结电容随外加电压变化而变化制成的VCO 。

2 设计原理
利用变容管结电容j C 随反向偏置电压VT 变化而变化的特点(VT=0V 时j C 是最大值,一般变容管VT 落在2V-8V 压间,j C 呈线性变化,VT 在8-10V 则一般为非线性变化,如图1所示,VT 在10-20V 时,非线性十分明显),结合低噪声振荡电路设计制作成为振荡器,当改变变容管的控制电压,振荡器振荡频率随之改变,这样的振荡器称作压控振荡器(VCO )。

压控振荡器的调谐电压VT 要针对所要求的产品类别及典型应用环境(例如用户提供调谐要求,在锁相环使用中泵源提供的输出控制电压范围等)来选择或设计,不同的压控振荡器,对调谐电压VT 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对调谐线性有较高要求者,VT 选在1-10V ,对宽频带调谐时,VT 则多选择1-20V 或1-24V 。

图1为变容二极管的V -C 特性曲线。

Cj(PF)
T (V)
线形段
非线段
8
10
图2.1变容二极管的V -C 特性曲线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3 设计过程
3.1压控振荡器介绍
3.1.1 压控振荡器的基本参数
1. 工作频率:规定调谐电压范围内的频率范围称作工作频率,通常单位为“MHz ”或“GHz ”。

2 输出功率:在工作频段内输出功率标称值,用Po 表示。

通常单位为“mw dB ”。

3 输出功率平稳度:指在输出振荡频率范围内,功率波动最大值,用△P 表示,通常单位为“mw dB ”。

4 调谐灵敏度:定义为调谐电压每变化1V 时,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量,用MHz/ △VT 表示,在线性区,灵敏度最高,在非线性区灵敏度降低。

5 谐波抑制:定义在测试频点,二次谐波抑制=10Log(P 基波/P 谐波)( mw dB )
6 推频系数:定义为供电电压每变化1V 时,引起的测试频点振荡频率的变化量,用MHz/V 表示。

7 相位噪声:可以表述为,由于寄生寄相引起的杂散噪声频谱,在偏移主振0f 为m f 的带内,各杂散能量的总和按fin 平均值+15f0点频谱能量之比,单位为C dB /Hz ;相位噪声特点是频谱能量集中在0f 附近,因此fm 越小,相噪测量值就越大,目前测量相噪选定的m f 有离0f 1KHz 、10KHz 和100KHz 几种,根据产品特性作相应规定。

产生相噪的因素主要是寄生寄相,但影响寄生寄相的因素较多,较为复杂,不同VCO 产品在提高相噪指标方面都会采取相应设计思路和工艺措施。

8 3dB 调制带宽:是指特定用途的VCO 在作调频使用时,调制信号(视频)为1V P -P 时,产生的调频频带宽度,主要由双端压控作调频时用户的要求作出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3.1.2压控振荡器特点
输出频率与输入控制电压有对应关系的振荡电路,常以符号(VCO)(Voltage Controlled Oscillator)。

其特性用输出角频率与 输入控制电压c U 之间的关系曲线(图1)来表示。

图1中,c U 为零时的角频率0ω,0称为自由振荡角频率;曲线在0ω,0处的斜率0k 称为控制灵敏度。

使振荡器的工作状态或振荡回路的元件参数受输入控制电压的控制,就可构成一个压控振荡器。

在通信或测量仪器中,输入控制电压是欲传输或欲测量的信号(调制信号)。

人们通常把压控振荡器称为调频器,用以产生调频信号。

在自动频率控制环路和锁相环环路中,输入控制电压是误差信号电压,压控振荡器是环路中的一个受控部件。

图3.1压控震荡器的控制特性
在电子设备中,压控振荡器的应用极为广泛,如彩色电视接收机高频头中的本机振荡电路、各种自动频率控制(AFC)系统中的振荡电路、锁相环路(PLL)中所用的振荡电路等均为压控振荡器。

振荡器输出的波形有正弦型的,也有方波型的。

3.2 设计内容
设计采用变容二极管实现U-C 控制的压控振荡器(VCO ),其为调频电路,中心载波c f =360MHZ ,其相应的高频振荡器为电容三点式。

并设置完善的变容二极管直流偏置电路与基带信号对载波的控制电路。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3.3 设计步骤
静态电容n B Q j j U U C C )1()
0(÷+= (3.1)
结电容调制度为m U m Ω=()Q B
U U
+<1 (3.2)
回路频率Q LC f επ2(1
0=) (3.3)
设计电路图如下:
图3.2变容二极管压控振荡器
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5R 控制ΩU 大小,以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电压从而改变其电阻,由Q LC f επ2(1
0=)可知当C 变化时,
f 将随其发生变化。

其中1C , 2C 与变容二极管组成电容三点式高频振荡回路。

3C ,4C ,5C 起隔直流通交流,去除高频分量的作用。

高扼圈其隔高频,通直流,通音频的作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3.4 单元分块电路介绍
由电路图得到等效电路变容二极管直流偏置电路图:
图3.3晶体管偏置电路
由于变容二极管的反向电阻很大,因而可以将和它串联的小电阻做近似短路处理。

并将与变容二极管有关的电容开路,电感短路。

低频控制回路等效电路图:
图3.4低频控制回路
4.设计结果及分析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谐振回路总等效电容由三个电容串联而成,所以静态时总电容为
Q C ∑ =1/(1/C 1+1/ C 2+1/ C j Q )≈0.3279pF (4.1)
又因为中心振荡频率为
f 0=1/[2π(L Q C ∑)-2]=360MHz (4.2)
所以
L=1/(2πf 0)2 Q C ∑≈0.596μH (4.3)

J C =IQ C /[1+U Ωm /t Cos U U Q B Ω+]n (4.4)
所以
max i C ≈32.74pF m in j C ≈13.10pF
m ax ∑C =1/(1/ C 1+1/ C 2+1/ max i C ) ≈0.330pF (4.5)
min ∑C =1/(1/ C 1+1/ C 2+1/ m in j C ) ≈0.325pF (4.6)
所以
F 0min =1/[2π(L Q C ∑)-2] ≈358.87MHz F 0max =1/[2π(L Q C ∑)-2] ≈361.62MHz
另外角频偏部分有
△w(t)=nxw c /2= n μΩw c /2(Q b U U +) (4.7)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总结
通过该课程设计,我掌握了变容二极管压控振荡器的设计原理以及设计步骤,电路中对各个元件的选取和各元件的在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对理论知识与实际当中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本次课程设计,我有很大的收获,这不仅仅是理论知识上的完善,而且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了质的飞跃!设计中,我自感知识的缺陷,不断的上网查阅资料,翻阅各类相关书籍,自己动手,自己设计,让我的思维逻辑更加清晰。

在上机操作中,靠这次设计我熟练掌握了VCO设计,基本工作原理,将理论变为实际开了一个好头。

通过对VCO的设计明白了其性能和在实际当中的关键作用,让我明白电路设计是极富乐趣的事情。

同时在这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欠缺,以及对理论知识不够深刻了解,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会努力扎实基本功,同时重视实践,二者结合,更有效地学习这门课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参考文献
[1] 沈伟慈,等.通信电路.2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2] 杨素行,等.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简明教程. 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 沈伟慈,等.高频电路.4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4] 康华光,等.模拟电路.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5] 吴大正,等.信号与系统分析.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