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进展

合集下载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与适应症和禁忌症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与适应症和禁忌症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与适应症和禁忌症--------------------------------------------------------------------------------据文献报告, 住院的病人中,可能有25~60%的病人有营养不良体征。

在临床工作中, 营养不良可导致∶(1) 术后并发症增多, 住院时间较长。

(2) 部份病人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

(3) 化疗及放疗常难以继续。

重度营养不良病人主要由于消化液酶的分泌受到影响,病人无食欲,无法接受普通饮食。

如果勉强进食,则会引起腹胀, 腹泻及吸收不良现象,加重病情。

应用肠外营养支持方法已挽救了许多肠功能衰竭的重度营养不良病人。

虽然肠外营养支持是治疗肠功能衰竭病人最有效的支持方法,但也有一些缺点, 如: (1) 导管置入操作的并发症。

(2) 感染并发症。

(3) 治疗费用较高。

(4) 营养素欠完全,如缺少谷氨酰胺等。

谷氨酰胺不耐高温,因而至今所有的肠外营养液中均不含谷氨酰胺成份。

经Wilmore 等多年研究, 发现谷氨酰胺是供应肠道粘膜能量的主要成份, 长时间的肠外营养支持,可导致胃肠粘膜萎缩,粘膜屏障崩溃,致使肠道细菌移位入血等。

另外, 肠外营养还缺少纤维素的补充。

近年来,人们更加重视研究和应用肠内营养。

接近生理状态的肠内营养,原则是: 一旦肠功能恢复,就应尽早过渡到肠内营养。

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我国已近20年的历史。

现已被临床医生认为是各科营养支持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因此,对于临床医生来讲也是一门必修课,随着社会经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对于早期营养不良的病人进行调理纠正,特别对轻度营养不良手术前后的病人,通过加强营养支持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

关于营养不良与术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1936年Studlry 提出,术前体重下降>20%,导致死亡率达30%,而另一组病人术前体重下降<20%,术后死亡率达3%,许多外科医生也进行了同样观察。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进展讲解PPT课件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进展讲解PPT课件

.
27
管饲综合征(tube feeding syndrome) ——低磷血症
严重低磷血症可引起下肢感觉消失、语言障碍、 精神症状发作、昏迷、心肺衰竭等,严重营养 不良是高危因素,厌食病人再喂养时也常有此 症的报告
强调严重营养不良时EN的初期,应注意监测血 磷
.
28
进 食
.
29
感染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腹胀、便秘
A、 B、 C、肠麻痹、梗阻
.
24
代谢并发症
输入水份过多
加强监测
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
25
脱水
常见高渗性脱水,约5%-10% 高危人群:气管切开病人、昏迷病人、虚弱病
人(老年、幼童)、糖尿病病人
处理:注意口渴症状及程度、液体出入量的平 衡、血生化:电解质监测
非酮症性高糖、高渗性昏迷
• EN相关的细菌污染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 医务人员的认识已相当重要,应与PN一样具备 无菌观念。市售制剂在开瓶时是无菌的,但在输 注过程中,污染可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23.8% 饮食—输注系统在24 h时可达105 cfu/ml
.
34
机械方面并发症
鼻胃/十二指肠/空肠管:
与管径、材料、柔顺度、放置时间等因素相关
.
39

• 鼻、咽、喉、食管等不适、炎症、糜烂、坏死、溃 疡、感染
• • •
• 肠梗阻、穿孔
.
35
颈部食管/胃/空肠造口:
造口处出血、溢渗、瘘形成、梗阻、疝、感染 等
Huang DT等(1992)还报告过1例鼻咽癌PEG后 造口处癌细胞接种
.
36
管腔堵塞、不通畅:
胃内喂养、细管、整蛋白配方容易发生, 与蛋白酸化有关,特别是当pH<5时,经 常经喂养管回抽检查残余容量时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ICU患者病种杂、病情重、治疗手段多,营养支持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治疗措施。

营养支持方式分为肠外和肠内营养,近年来肠内营养越来越受到关注,现将其禁忌症、开始时间、护理要点、并发症及处理等方面进行综述。

标签:肠内营养;危重症;护理由于病情原因,ICU患者会出现代谢紊乱、器官功能衰竭、抵抗力下降等症状,而加强营养支持可为高分解代谢的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从而增强体质,是促进康复的重要治疗手段。

肠内营养是指经胃肠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他营养素的营养方式。

较肠外营养,肠内营养的优越性在于营养物质直接经胃肠道吸收利用,更符合生理性,同时有利于维持胃肠道粘膜结构。

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其临床应用价值,现将肠内营养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禁忌症对于肠梗阻、消化道活动性出血、严重腹泻、顽固呕吐、严重吸收不良的患者,肠内营养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加重病情,待梗阻解除、出血停止、呕吐腹泻缓解方可尝试进食。

2 肠内营养途径2.1经口进食经过咀嚼后的食物更利于胃肠道消化吸收营养物质,而ICU 患者因病情原因无法经口进食占多数,对于拔出人工气道、吞咽无障碍的清醒患者应该鼓励经口进食。

2.2经导管进食导管包括鼻胃管、鼻空肠管、胃/肠造瘘管等。

在ICU中,鼻胃管和鼻空肠管较常见。

郑晓倩[1]等学者在比较这两种管道的优点中发现,鼻空肠管可以使患者汲取更多营养物质,更好地改善营养指标,同时置鼻空肠管的患者发生胃潴留和返流误吸的机率较低,因此其安全性也较高。

3 开始时间很多学者对ICU患者应用肠内营养进行临床探讨[2-5],研究数据显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提高营养指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

在2006年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指南中指出,早期肠内营养一般是指入住ICU 24~48 h内血流动力学稳定,无禁忌症的情况下实施的[6]。

4 输注方式4.1分次间断输注这是传统定时定量喂养,每次鼻饲间隔时间不得小于2 h,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50 ml,使用此方法不易掌握输注的速度,患者耐受低,容易出现胃潴留、返流和腹泻等并发症[7]。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监护病房(ICU)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尤其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营养支持,传统上采用的静脉营养支持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肠内营养支持成为了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重要性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往往因疾病严重而导致胃肠道功能受损,静脉途径营养支持容易引起感染和代谢紊乱。

而采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地维持胃肠道功能,促进肠胃蠕动,增进营养吸收,避免胃肠道感染,减少代谢紊乱的发生。

对于能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1. 意识清醒或者能够耐受鼻胃管或鼻空肠管插入的患者;2. 胃肠道功能相对正常,且无明显的胃肠道梗阻、出血或者瘘管等并发症的患者;3. 具有较长时间禁食或者不能满足营养需求的患者,如手术后、各种损伤和感染等。

对于具有上述适应症的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

三、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方法1. 评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之前,首先要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进行评估,包括胃肠道通透性、胃肠道蠕动情况、胃排空时间等。

并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法。

2. 患者的营养状态评估:通过血液生化检查、体重监测、肌肉脂肪测定等方法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以便制定合理的营养计划。

3. 肠内营养支持管的选择:对于能够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选择鼻胃管或者鼻空肠管;对于无法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选择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或者胃肠造瘘等方法。

4. 肠内营养支持的实施: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时,需要保持肠内支持管通畅,定期冲洗管腔,以防堵塞。

还需要定期更换肠内支持管,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5.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与调整:在实施肠内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需要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肠内支持管的通畅性、胃肠道功能等,对营养支持方案进行及时调整,以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腹部手术后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进展

腹部手术后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进展

页眉内容腹部手术后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进展腹部手术后临床营养支持疗法进展I黄新红李涛doi:10.3969/手术患者往往因为术前疾病本身的消耗,手术、麻醉对胃肠道的刺激,术后一段时间内对胃肠动力恢复及分泌、吸收功能产生了干扰及影响,统称为术后胃肠道功能紊乱(PGID)。

PGID使机体吸收功能处于抑制状态,导致机体处于营养失衡状态,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至关重要。

临床营养支持有肠内与肠外两大类,而肠内营养更符合生理要求。

有研究表明[1 ],胃的功能可于术后1〜2 d恢复正常,大肠功能与术后3〜5 d恢复正常,而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术后几小时即可恢复正常,肠内营养可在肠道术后6 h进行。

早期的肠内营养对小肠有局部营养作用,能刺激肠蠕动,并可使肠功能提前恢复。

胃肠道手术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障碍,手术创伤又使分解代谢增加,机体营养消耗增多,笔者认为做好临床营养支持与护理,将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灵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控制及减轻术后营养不良现象,从而降低并发症发生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1营养支持的作用2001年16版Sabislon外科教科书将营养支持与抗生素的发展、麻醉学的进步、重症监护、器官移植等并列入20世纪的医学进展,显示出其在现代医学中的重要作用。

目前,肠外肠内营养的功能包括:(1 )补充性营养支持,即对原有营养不良或因疾病(如肠痿)丢失营养过多者进行纠正或补充。

(2)维护性营养支持,因1疾病危重,分解代谢率高于合成代谢率(如重症急性胰腺炎时),或是由于页眉内容疾病、手术不能经口进食5 d以上时,营养供给的目的在于维持基础需要量。

(3)治疗性营养支持,某些特殊营养物质如谷氨酰胺、鱼油、精氨酸等有药理性作用,称为药理性营养,在疾病的康复中,有明确的治疗性作用,或成为危重患者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部分]2 ]。

2营养评价方法如何对一个患者进行客观的、全方位的营养评价,是决定是否需要对其进行营养支持的前提。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常常出现营养不良和肠道功能障碍,肠内营养支持成为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了综述。

主要内容包括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注意事项、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评价等方面,旨在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二、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症1. 营养不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伴有全身炎症反应和代谢紊乱,导致机体处于高代谢状态,消耗加速。

外源性应激和营养支持不足也是导致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主要适应症之一。

2. 胃肠道功能障碍: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常伴有肠道功能不全、胃肠道黏膜屏障受损等情况,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营养的利用。

肠内营养支持能够有效维护肠道功能、促进肠道黏膜修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预后。

3. 消化道肿瘤: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较高。

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弱,较长时间不能正常进食,需要进行肠内营养支持,以满足机体的能量和营养需求。

4. 肠外营养不耐受:通过肠胃管或鼻胃管进行肠外营养,若患者出现不耐受、呕吐、腹泻等情况,可考虑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1. 食管胃肠置管(PEG):对于需要长期静脉营养支持的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应优先考虑进行PEG置管,有利于提高肠内营养支持的持续时间和安全性。

2. 营养配方选择: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代谢状态、营养需求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配方。

一般情况下,高蛋白、低渣、高能量、多元素配方更适合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需要。

3. 肠内营养支持的速度:初始阶段,肠内营养支持的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引起腹胀、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症状。

一般情况下,初期可从20ml/h开始,逐渐增加到目标速度。

4. 肠内营养管路护理:护士需要定期对肠内营养管路进行护理,包括管路固定、管路通畅性检查、皮肤护理等,以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医院营养科课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

医院营养科课件:《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进展》
院肠内营养:肠外营养
EN:PN=1:3.7
美国EN与PN的应用比例 从70年代的1:4发展致2000年的9:1
三、为什么要应用肠内营养?
1.肠道的功能 消化吸收 免疫防卫 神经体液调节
2.即何时启动肠内和肠外营养
免疫防卫
肠道的免疫功能占全身免疫功能的70% (70%以上的免疫细胞位于肠粘膜内)
肠内营养的优点
为机体提供各种营养素; 增加胃肠道的血液供应,刺激内脏神经对消化道的支
配和消化道激素的分泌; 长期应用胃肠道外营养会使肠系膜细胞和营养酶系统
活性退化,而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结构 与功能完整性,保护胃肠道的正常菌群和免疫系统, 减少细菌和毒素移位; 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到肝脏,符合消化生理,有利 于内脏蛋白质的合成和代谢调节,对循环干扰较少; 预防肝内胆汁淤积,降低肝功能损害; 操作方便,临床管理便利,同时费用也较低。
例如:常见的肠内营养制剂有:安素、瑞能、 瑞代等
据文献报道,住院的病人中,可能有2560%的病人有营养不良体征,即包括营养不 足及营养过剩的人群。在临床工作中,长期 的营养不良可导致:
1)术后并发症增多,住院时间较长;
2)合并多脏器功能损伤;
3)化疗及放疗常难以继续。
二、我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 现状比较
肠道是机体防御的最前线,是最大的免 疫器官
人体每天产生的免疫球蛋白的80%被分 泌到肠黏膜
所以肠道好了,患者的抵抗力就增强了
神经体液调节
在胃肠道粘膜下存在着数十种内分 泌细胞,合成和释放多种生物活性 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脑肠肽), 其主要生理作用见表l—2—5—1。
神经体液调节
肠道
} 交感神经
(二)何时采用肠外营养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学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在临床营养支持治疗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作为一种通过胃肠道提供营养物质的方式,肠内营养不仅能够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预防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对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深入探讨其在临床应用中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首先回顾了肠内营养的发展历程,从早期的概念提出到现如今的广泛应用,概述了肠内营养在临床实践中的重要性和优势。

接着,文章将重点关注肠内营养在不同疾病领域的临床应用,如重症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分析肠内营养对这些患者群体的营养支持和治疗效果。

本文还将对肠内营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包括肠内营养制剂的改进、营养支持方式的创新以及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效果,也为未来肠内营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文章将展望肠内营养的未来发展趋势,探讨其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以期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

二、肠内营养的历史与发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 EN)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早期的肠内营养主要通过管饲提供单一的营养素,如葡萄糖、蛋白质等。

然而,这种方式的营养支持效果并不理想,因为它忽略了人体对营养素的复杂需求。

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的发展,肠内营养逐渐从单一的营养素转向更加均衡的配方。

20世纪中叶,肠内营养制剂开始出现,这些制剂包含了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这些制剂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肠内营养的效果,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通过肠内营养得到充足的营养支持。

进入21世纪,肠内营养的研究和应用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关注。

一方面,肠内营养制剂的种类不断丰富,满足了不同疾病和营养需求的患者。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临床护理的不断完善,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护理进展。

对于重症患者来说,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态和生理功能,还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速度。

本文将从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适应症、护理操作、并发症和护理进展等几个方面对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探讨。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定义和适应症肠内营养支持是指通过口服或胃肠道管路给予患者充分的能量和营养素,以满足其机体对营养的需要,维持体内的代谢平衡,保持组织器官的功能完整。

在重症监护病房中,肠内营养支持被广泛应用于需要提供充足营养支持的患者,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1. 消化道功能良好而无法口服的患者;2. 危重症患者或手术后需要肠内持续营养支持的患者;3. 需要促进术后康复和消化道功能恢复的患者;4. 需要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时的中转阶段。

二、护理操作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时,护士需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操作,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充分的营养支持。

护理操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评估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状况,包括胃肠道功能、胃肠道通透性、患者的营养需求等;2. 根据患者的肠道功能和营养需求,合理制定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包括饮食种类、途径选择、饮食方式等;3. 确保肠内营养支持设备的无菌操作,避免引入感染;4. 监测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包括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功能、肠内营养的耐受性等;5. 及时调整肠内营养支持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生理状态进行调整,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营养支持效果。

三、并发症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例如肠道梗阻、腹胀、腹泻、胰腺炎等。

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肠道症状和营养代谢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这些并发症,以避免对患者造成损害。

四、护理进展随着护理技术和设备的不断更新,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趋势

临床营养支持的发展趋势
临床营养支持的开展趋势
深圳市人民医院ICU学习资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20世纪60年代未,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相继应用 于临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使许多病人得到康复,同时对临
床营养的输液技术和疾病的代谢有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40年来,在营养制剂、输液方法和代谢理论上,都有着迅速 的开展、进步,甚至有些概念也在改变。如在开场阶段提 出要给予高热量,应用了Hyperalimenlation一词,经临床实 践证明,给超高热量并不能被机体所承受。在机体应激状 况下,即使是根据测定或计算的热量都难以给予,并且还有 加重机体代谢紊乱的可能,从而提出了低热量(hypocaloric) 的概念。其后又发长期低热量营养有损于机体的恢复,在
2 免疫营养应用的问题
• 营养支持除有供给营养的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其中Gln是组织 特需的营养(tissue spe-cific nutritient)。它是生长迅速的细胞如肠黏膜 细胞生长、修复的特需能量,对淋巴细胞也甚为重要。精氨酸是NO的 前体。1995年,免疫营养制剂Im-pact首先问世,其中所含的精氨酸量是 常用复方氨基酸制剂的10倍。2003年, Bartonit的多中心临床验证中 期报告,免疫营养组的死亡率3倍于对照组,引起了极大的震动。究其原 因是精氨酸的过量导致大量产生的NO有相反的作用。除精氨酸外,核 苷酸的免疫调控作用得到肯定。近年来,人们对鱼油(二十碳五烯酸与 二十二碳六烯酸)的抑制炎症作用得到普遍的关注。在PN和EN制剂中 都有添加。在急性胰腺炎、急性肝损害等疾病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 现在,有大豆油(S)、中链脂肪(M)、橄榄油(O)、鱼油(F)相混合的脂肪 乳剂(SMOF)产品,以求Ω6∶Ω3的比值近似2∶1,从理论上使致炎与抑 炎的烯类物质到达平衡。除此,对益生菌的作用亦加以重视[5],以求肠 道微生态的平衡,协同肠黏膜屏障,以减少肠道细菌或内毒素的易位 (bacterialtranslocation),减少因此而产生免疫功能紊乱。在临床实践 中虽尚未获得有益的效果,但应用营养物质参与免疫调控,将是一个有 前景的开展方向。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生存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然而,由于疾病本身和治疗过程中的副作用等原因,这些患者仍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营养支持以支持身体的恢复和免疫功能的提高。

针对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已经成为ICU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作用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同时还有助于降低感染和死亡率。

ICU患者常常处于高危状态,通过口进食的方式满足营养需求已经难以保证,因此通过肠内营养支持的方式满足营养需求。

营养支持的目标包括维持体重、提高免疫功能、促进愈合和预防营养不良等。

通过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肠道,可以缩短吸收时间和提高吸收率,更好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需要护理人员密切监测,以确保其合理合适。

首先是监测营养剂的摄入量,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在保证营养需求的基础上避免摄入过多而导致其他不良反应。

其次是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是观察其消化道反应和肠胃道功能,以及是否存在不适和呕吐等情况。

此外,还应监测严密的胃肠道禁食须知。

在营养支持过程中,给予足够的清水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和肾脏功能的正常。

特别是在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应该在输送营养物质之外,给予清水以帮助营养物质的吸收。

除了肠内营养支持,ICU护理还需要考虑患者的其他方面。

例如,对于存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问题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输血等治疗。

对于存在脱落症等问题的患者,则需要注意营养物质的摄入和控制,并及时处理吞咽困难等症状。

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则需要加强营养干预和营养支持,以避免不良后果。

总之,ICU患者的肠内营养支持需要护理人员全程参与,通过合适的临床护理措施,来确保患者得到切实有效的营养支持,同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反应情况,避免不良后果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肠内营养支持新进展

肠内营养支持新进展

当前营养支持已成为危重病人重要的综合治疗措施之一,它不仅是康复期的辅助治疗,更是现代临床治疗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上世纪80年代随着对肠功能的再认识,尤其是肠道粘膜屏障、细菌易位及肠道是应激反应的中心器官等概念的确立,90年代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 )越来越被重视,无论是理论还是技术、制剂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1]。

约40%的成年病人在住院期间有严重的营养不良,其中2/3经历营养状况的恶化[2]。

危重病由于其高代谢和营养不良能使病人的营养状况恶化[3,4]。

因此,营养支持可减少病人的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病人死亡率[5~7]。

本文对肠内营养支持新进展综述如下。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目的1.为细胞代谢提供底物营养支持并不是单纯地提供营养,更重要的是使细胞获得所需的营养底物进行正常或近似正常的代谢,以维持其基本功能,从而保持或改善组织、器官的功能及结构,改善包括免疫功能在内的各种生理功能,达到有利于病人康复的目的[8]。

当基本功能单位细胞的营养底物不够时,三磷酸腺苷(ATP )能量产生不足,会加速、增多细胞凋亡,直接参与了器官功能障碍的产生,因而营养支持在治疗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2.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特殊营养物质的需要目前营养支持的发展趋势是将提供的营养物质满足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营养物质的需要而不必满足热量的需求。

传统的营养支持方法是给予充足的蛋白和热量,再辅以其他必需的营养要素,以达到营养支持的所有目的。

近来的研究认为,手术后病人的热量需求较少,在手术初期为·综述·肠内营养支持新进展郭世奎,王昆华,龚昆梅,包维民(昆明医学院附属昆华医院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云南昆明650032)关键词:肠内营养;进展中图分类号:R45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41(2009)04-0498-05加。

中药注射剂与其他药物配伍不当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影响药效,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的护理工作也在不断进步。

而其中一个关键的护理进展就是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

肠内营养支持是通过口服或管饲的方式将营养物质输送到患者的肠道中,以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增强免疫力。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包括其应用的指征、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

一、肠内营养支持的指征肠内营养支持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的指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胃肠道功能正常:患者胃肠道功能正常,能够接受肠内营养支持;2. 不能进食或进食不足:患者因疾病或治疗原因不能够通过口服或肠道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3. 营养不良:患者存在明显的营养不良症状,如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4. 增强免疫功能: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以提供营养支持,还可以通过促进肠道黏膜细胞的生长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

在以上指征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支持方案对于重症监护病房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管饲和口服途径的选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管饲或口服的方式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对于不能进食或进食受限的患者,通常采用胃管或空肠造瘘管进行管饲;而对于部分能够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补充营养物质。

2. 营养物质的选择: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需要,选择合适的营养物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

通常包括葡萄糖、脂肪乳剂、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3. 肠内营养支持的监测和调整:在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代谢情况,并及时调整营养物质的剂量和配方,以保证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支持。

4. 预防和处理并发症: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预防和处理这些并发症,保证肠内营养支持的顺利进行。

以上护理措施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关键环节,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和管理。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

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摘要:在临床上,重症急性胰腺炎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疾病,在发作时往往会导致病人体内高分解代谢,伴随代谢功能紊乱,还会由于全身炎性反应而损害到机体多脏器功能,进而致使病人出现糖耐量降低、糖异生增加、糖利用率低下等问题,甚至出现低蛋白血症和负氮平衡,且出现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最终危及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早期肠内营养支持逐步广泛应用到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大量临床实践也证明:目前对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除了采用科学合理的药物治疗以外,还需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措施,以从根本上提高病人的身体素质和抗病能力,降低病死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更加理想的临床疗效,促进病人的康复。

基于此,本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进行综述,为一线临床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肠内营养支持;重症急性胰腺炎;护理进展1.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病机制针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而言,肠道细菌移位、炎性因子反应、胰酶自身消化及氧化应激反应等均是引发该疾病的关键因素。

目前临床证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肠道菌群移位会引发肠源性感染,并损害到肠黏膜屏障功能。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细菌库,正常情况下肠道屏障会对肠道菌群进行阻隔,使之难以突破黏膜移位进入到肠外组织。

当患上重症急性胰腺炎时,人体中的肠壁血液灌注会减少,损害肠道运动功能,致使细菌大量生长,引发肠黏膜缺血再灌注,造成其通透性增高,降低人体免疫力,在这些机制的综合作用下,将会致使肠道内的毒素和菌群通过淋巴系统、血液循环、胆道与胰胆管逆行感染、直接进入腹腔等途径而出现移位情况,对已经活化的巨噬细胞产生刺激,进而出现过量的炎性因子,再次损害到胰腺等脏器,造成胰腺组织二次感染,造成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甚至造成多脏器功能衰竭[1]。

2.肠内营养支持的相关理论依据2.1肠道屏蔽在当代临床医学中,肠道屏蔽涉及到机械屏蔽、免疫屏蔽、生物屏蔽三类。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

肠内营养的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一、概述作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和广泛的临床应用。

它是指通过胃肠道给予患者全面的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以满足患者的基本营养需求,促进疾病的康复和机体的恢复。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肠内营养在临床实践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它不仅能够为不能耐受正常膳食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

肠内营养还具有预防肠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等优点。

肠内营养的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深化。

研究人员通过改进肠内营养制剂的配方和制备工艺,提高了其营养价值和生物利用率。

随着营养支持方式的创新,肠内营养的适应症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使得更多的患者能够从中受益。

肠内营养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相互作用也成为研究的热点,为深入了解肠内营养的机制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

肠内营养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重症患者、消化道疾病患者、肿瘤患者等多个领域。

通过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手术耐受力,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

肠内营养还支持了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肠内营养将继续在精准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肠内营养将更加精准地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提供更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方案。

肠内营养作为临床营养支持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1. 肠内营养的定义与重要性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是指通过胃肠道途径为机体提供代谢所需的营养物质及其他各种营养素,以满足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疾病状态下的营养需求。

其作为临床营养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和营养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其定义和应用范围也在逐步扩展和完善。

从定义上来看,肠内营养不仅涉及口服摄入的食物消化吸收,更包括通过导管等辅助方式,将特制的营养液直接输送到胃肠道中,使机体能够有效地吸收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

肠内营养进展及现状ppt课件

肠内营养进展及现状ppt课件

临床 营养治疗
静脉内供给
5. 并发症少、安全高效
6. 使用方便、费用低
EN vs. PN-----降低并发症的 相对于PN 发生率 早期EN显著降低重症患者高血糖的发生率达30% (95% CI
-57% to -3%)
早期EN显著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达8% (p=0.001)
4
EN vs. PN ----缩短住院 早期EN较PN显著缩短住院时间1.2 时间 天 (p=0.004)
其他食品添加剂
肠内营养营养素——乳清蛋白
牛奶乳清中提炼,非常珍贵
营养价值最高(生物价104) 多种活性蛋白,提高免疫、促进氧合、抗自由基等 支链氨基酸含量丰富 易消化吸收 人乳中含量高 有乳腥味 浓缩乳清蛋白、分离乳清蛋白、脱盐乳清蛋白、乳清水解蛋白
白,营养价值高 乳白色粉末,无臭、无味,易溶于水
FSMP

-- -- --
-- -- 符合对食品生产 符合对食品生产 有特别规定 厂的相关要求 厂的相关要求 添加剂申请或 食品添加剂申报 食品添加剂申报 食品添加剂申报 GRAS评估 或新资源申报 或新资源申报 食物成分申报
--
上市许可
使用/销售
--
不需要
不需要
不需要
需要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仅允许在医院、康复中心和药店销售。 27
糖尿病专用
单一营养素,进行营养强化

蛋白质组件:乳清蛋白、大豆蛋白、胶原蛋白等 氨基酸组件:谷氨酰胺、精氨酸等
脂肪、MCT组件 碳水化合物组件 维生素组件:水溶性、脂溶性 矿物质组件:常量、微量 膳食纤维组件:可溶、不可溶 益生菌、益生元
医用食品的常见配料
蛋白质或肽:乳清蛋白、酪蛋白、大豆蛋白、胶原蛋白、谷蛋白、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摘要: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被认为是营养支持的两大支柱。

肠外营养曾一度被人们认为是万能的营养良方。

但随着营养支持的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完善,人们对胃肠道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肠内营养的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由于其具有价廉、安全、有效、合乎生理、操作简便、易于推广等优点,已成为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1]。

随着肠内营养应用范围不断的扩大,其护理质量要求也随之提高,护理措施也逐渐完善。

现就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肠内营养;临床应用;护理;进展营养的重要性早为人们所熟知,无论在传统医学或现代医学中都很强调营养的作用。

实验研究证实肠内营养不但有供给营养的作用,且能改善肠粘膜的屏障功能。

于是, 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从肠外营养多于肠内营养逐渐转向为肠内营养多于肠外营养[2]。

1 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和肠内营养的目的营养支持按营养素进入人体的途径可分为肠外营养(PN)和肠内营养(EN)。

肠内营养的目的不仅是改善肠道屏障功能,维持肠黏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还可以促进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加速门静脉系统的血液循环,促使胃肠道激素的分泌,使营养物质中的营养因子直接进入肝脏,这是单纯肠外营养所不具备的作用[3]。

2 肠内营养的适应症及禁忌症2.1适应症:由于肠内营养用于临床的时间比较晚,所以适应症尚不规范,普遍认为当病人因原发疾病或因治疗与诊断的需要无法经口、和不愿经口摄食,或摄入的食物不足以满足生理需要,且小肠吸收功能尚可耐受时,均可采用肠内营养[4]。

根据近几年来的资料统计, 有以下几种情况[5]:①营养不良患者的术前、术后支持治疗。

②严重的创伤、烧伤等高分解代谢的患者。

③肿瘤导致的营养不良。

④老年营养不良、畏食症。

⑥中风、昏迷等管喂治疗的患者。

⑦口腔、耳鼻喉科手术后需流质饮食的患者。

⑧消化管及食管的手术,术中可置胃管或空肠造瘘管,术后从第3 d 可以进行肠内营养,不仅能改善氮平衡,同时也有利于促进胃肠道功能与生理功能的恢复。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摘要:胃肠道手术后,患者在短时间内不能进食,在这种情况下会造成患者胃肠动力不足,患者分解代谢功能不能正常运作,导致其身体免疫力低下,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营养治疗作为现代医疗的新方向,从医院开始首次应用肠外营养支持以来,对改善胃肠道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以及减少并发生的发生情况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研究进展传统的肠外营养对于胃肠道手术后患者的营养支持会有一定的弊端,容易引发患者肠道功能和代谢方面的并发症,尤其是对肠粘膜功能和代谢的影响最为严重,容易导致患者肠粘膜屏障受损的情况发生,从而引发肠道内细菌和肠道内毒素扩散和以为,肠源性感染在这一系列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生。

尹剑辉表明[1]对胃肠道术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胃肠道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肠功能术后康复以及效降低并发症。

本文就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胃肠道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1.胃肠道手术后对患者身体的影响通常实施了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在术后会出现人体病理生理变化,换一种说法可以称之为术后急性期反应。

这种反应被激活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或术后不同程度的刺激导致的,例如手术损伤刺激、肠道动力不足、血流动力障碍、胃肠道组织损伤等。

急性期反应的主要表现为分解代谢激素过量,而合成代谢激素又在降低,促使分解代谢功能不能正常运作。

一般创伤较小的手术是不会引发人体代谢功能异常,对于术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影响也不会太大,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对其予以常规营养治疗便可。

但针对创伤较大的大型手术,急性期反应会持续很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人体会因为各种不同刺激导致代谢功能出现异常情况,主要表现为分解代谢激素过量,合成代谢激素降低。

胡楠在研究中说明[2]了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有效降低代谢激素的分泌,使肠道代谢功能得到平衡。

2.胃肠道手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可行性一般情况下在麻醉和手术创伤的情况下,进行胃肠道手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需要三天,肠功能恢复的主要表现为肛门排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肠道细菌逆向扩散可能是另一个原因。插管抑 制了咳嗽、纤毛运动等正常的肺部防卫机制, 促进了鼻咽部分泌物的吸入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般发生率为1%左右;气管切开或插管病人可 高达3%;也有报告ICU病人连用EN 3天以上,肺 炎高达54%! –鼻胃管>胃造口>空肠造口鼻胃管>鼻空管 –均速>推注 • 吸入性肺炎的严重程度取决于pH、颗粒大小、 渗透压高低、量的多少 • 病理改变: – 肺不张 – 水肿、出血 – 炎症细胞浸润 – 气管粘膜脱落 – 肉芽肿形成

免疫营养

在普通的肠内营养的基础上补充有一定药理作 用的特殊营养素 。 改善免疫功能,肠道菌群失调,提供营养底物 谷氨酰胺 精氨酸 W—3不饱和脂肪酸(下调炎症反应) 牛磺酸(抗氧化剂)

生态免疫营养
EN并发症



管道误置、误吸、返流 内稳态失衡 维生素、矿物质缺乏 消化功能失调(腹胀、腹痛、便秘) 腹泻 肠腔内渗透压负荷过高 小肠不耐受脂肪、乳糖 饮食通过时胆盐吸收 葡萄糖被细菌转化为乳酸 饮食污染(细菌、霉菌)


Huang DT等(1992)还报告过1例鼻咽癌PEG后造
口处癌细胞接种
管腔堵塞、不通畅:

胃内喂养、细管、整蛋白配方容易发生, 与蛋白酸化有关,特别是当pH<5时,经 常经喂养管回抽检查残余容量时
——Powell K等(1993):
A组:138病人天数,4h回抽检查一次 B组:154病人天数,不检查 堵管率:10例 vs 1例(P=0.171)
管饲综合征(tube feeding syndrome) ——低磷血症

严重低磷血症可引起下肢感觉消失、语言障碍、 精神症状发作、昏迷、心肺衰竭等,严重营养
不良是高危因素,厌食病人再喂养时也常有此
症的报告

强调严重营养不良时EN的初期,应注意监测血 磷
进 食
感染并发症
吸入性肺炎

指在EN过程中,因呕吐误吸而突然发生呼吸道 症状,甚至呼吸衰竭,有泡沫样痰,X线片有 肺下叶斑点状阴影;或在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 人或精神异常的病人,可以无明显呕吐,但有 呼吸急促、心率加快、X线片上有肺部浸润影, 停EN后症状消退
机械方面并发症
鼻胃/十二指肠/空肠管:
与管径、材料、柔顺度、放臵时间等因素相关
• 异位入气管、胸腔 • 鼻、咽、喉、食管等不适、炎症、糜烂、坏死、溃 • • • •
疡、感染 气管食管瘘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管道打结、不能拔出 肠梗阻、穿孔
颈部食管/胃/空肠造口:

造口处出血、溢渗、瘘形成、梗阻、疝、感染
腹胀、便秘
A、脱水 B、粪块干结 C、肠麻痹、梗阻
代谢并发症
输入水份过多
多见于心、肾、肝功能障碍病人

加强监测 液体出入平衡

必要时应用利尿剂
脱水

常见高渗性脱水,约5%-10%


高危人群:气管切开病人、昏迷病人、虚弱病 人(老年、幼童)、糖尿病病人
处理:注意口渴症状及程度、液体出入量的平 衡、血生化:电解质监测
C:与肠内营养输注相关:
① 输注速度过快 ② 推注 ③ 滴注失去控制

腹 泻
A:与EN配方高渗透压相关: ① 高渗液致肠道分泌增加 ② 高渗液致肠 道血流不足 B:与乳糖酶缺乏有关: ① 乳糖性高渗 ② 乳糖被细菌分解——有 机酸 C:与脂肪相关: ① 脂肪酶不足:如胰腺疾病 ② 脂肪吸收 不良:如胆道梗阻、肠道病变/切除

三、特殊应用饮食:治疗与营养支持双 重目的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饮食(苯酸代谢缺陷) 肝肾功能衰竭饮食 创伤用饮食 生态营养 免疫营养 其他(减肥用饮食)
生态营养
在传统EN基础上补充肠道有益菌群,利 用其生物拮抗作用减少致病菌的过度生 长,改善肠道微生态 益生菌:有利益于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有 机物质,维护人体健康有重要功能的作 用,无或较低致病性的自然活微生物。 如:乳酸杆菌 双歧杆菌 益生素:膳食纤维 益生和剂
膳食纤维 谷氨酰胺
精氨酸 鸟氨酸
微生态营养
亚油酸
EN的药理作用
肠内营养发挥药理作用的最低剂量:肠内营养 的1/5热量。 药理作用>营养作用

EN饮食种类


一、完全饮食
所含各种营养素齐全 根据蛋白质(氮源)不同分为 要素饮食 非要 素饮食 ED以不需要消化或很易消化的糖为能源,并提 供矿物质、维生素

胃肠营养液及输注系统污染问题
• 有作者提出,EN已是脓毒血症(septicemia)和胃肠
炎(gastroenteritis)的一个重要原因
• EN相关的细菌污染已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务人员的认识已相当重要,应与PN一样具备无 菌观念。市售制剂在开瓶时是无菌的,但在输注 过程中,污染可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23.8%饮 食—输注系统在24 h时可达105 cfu/ml
后即可开始肠内营养,
内镜法—直视下置管,置管准确,成功率高,
并发症低,时间短,可在床边
胃、空肠造口(长期EN支持)
1. 手术 —创伤大,费用高,并发 多 2.经皮内镜辅助下造口(PEG、PEJ) —简单、快捷、安全,并发症低,易护
理, 病人易接受,痛苦少,费用低。
3.经皮透视 —需在影象科进行 4.腹腔镜下 —新技术,费用高
精神心理影响
各种不适感 饥饿感 限制感 悲观感
EN输液的管理
1.确定喂养管的位置,喂养管柔软,尖端 过幽门 2.胃肠蠕动功能的恢复及通畅性 2.浓度、速度、温度 3.容量 4.配方的选择 5.高坐位,胃内残留量小于100ML
D:营养液温度过低: 低于8-10℃更易发生,特别是老年人、
① 热水袋 ② 热水瓶 ③ 加热 器
E:营养不良——低白蛋白血症: 血浆白蛋白<30 g/L→肠水肿?肠萎缩? Guenter PA等(1991):24.3 g/L vs 27.5g/L F:其它因素 ① 感染发热 ② 抗生素菌群失调 ③ 营养液污染
非酮症性高糖、高渗性昏迷

主要见于糖尿病或相对胰岛素不足:监测血、 尿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应用适量胰岛素、 降糖药物高血糖现象约10%~30%,昏迷约1%
电解质、微量元素异常
• • • •
高钾血症,如肾功能障碍时 低钾血症 低钠血症 微量元素镁、铜、锌缺乏等
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
• 并存的肝胆病变 • EN中的某些氨基酸在肝内代谢 • 肝酶系统的激活

蛋白质在质与量方面满足需要
要素饮食
氮源为氨基酸混合物:维沃 爱沦多 氮源为低聚肽:百普素 百普力 氮源为蛋白质水解物:能全力 瑞素 瑞高 瑞代 安素

非要素饮食

氮源为整蛋白 :匀浆饮食 牛奶基础饮食(混合奶) 无乳糖饮食 婴儿饮食

二、不完全饮食:仅含一种或几种营养 成分为主的饮食 糖类 蛋白质 脂肪 维生素及矿物质
肠道功能
消化、吸收 蠕动 激素分泌 免疫调节 黏膜屏障

肠黏膜屏障功能
肠道所具有的特定功能 阻止细菌及分解产物逸出肠壁
肠黏膜屏障的营养--黏膜营养

30%来自动脉血液 70%来自腔内营养物质---腔内营养 组织特异性营养因子
在充分肯定了肠内营养的作用后 开始注重组织特异性营养因子

• 诊断依据:
①EN时,突发肺水肿的症状,检查有胃潴留 ②EN时,突然发热,肺部X线片上有无法解释的 浸润影 ③染料证实 ④测定肺内分泌物中含糖量 • 治疗: ①停止EN ②吸除胃内容物 ③鼓励咳嗽 ④如有食物颗粒,可考虑气管镜检查、清除和冲 洗 ⑤支持疗法,特别是机械通气 ⑥激素 ⑦抗生素等
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进展
肠内营养(经肠营养、肠内临床营养)

自古重视经肠营养,但当肠功能有障碍时,无法给予 营养
1970S 临床应用 太空膳食 化学确定膳食 要素膳食 1980S 肠功能的重新认识 Alexender 烧伤病人的肠源性感染—肠细菌位 Wilmore 肠是应激反应的一个中心器官
肠内营养的优点
胃肠道并发症:最常见

恶心、呕吐:10%-20% 腹泻:一般10%-20% 腹胀、便秘
恶心、呕吐:10%-20%
A:与病人情况相关:
① 胃排空功能障碍—胃潴留 ② 胃肠道缺血、 肠麻痹 ③ 胃十二指肠周围炎症 ④ 乳糖不耐 受
B:与肠内营养配方及选择相关:
① 气味难闻 ② 乳糖含量及比例高 ③ 脂肪比 例高④ 渗透压高⑤ 温度过低
• 预防:
头抬高 半卧位 床倾斜30° 重力滴注/蠕动泵控制持续均匀输注 –Jacobs S等(1990)、Lee B等(1990) 认为持续24 h输注肺炎发生率和死亡 率高于有一段时间停止EN的病人;Lee B等报告EN 16h,停8h,肺炎发生率从 54%→12%,与EN时pH升高有关;但 Amstrang D认为持续EN并不升高pH 应稀释开始,逐步适应 检查有无胃潴留表现 上腹围测定:比基础>8-10 cm


营养因子(trophic factors)经门静脉进入肝脏
能自控营养的吸收 营养素较全面 促进肠蠕动 增进门静脉系统的血流 促进释放胃肠道激素 改进肠粘膜屏障功能,减少肠道细菌易位
肠内营养的途径
经口进吃 鼻胃管、鼻肠管(短期EN支持<4周) 鼻肠管:盲视法—成功率低

螺旋法—成功率低 X线法—准确定位,成功率高,并发症低置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