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形势与政策论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学习版.doc
2008-2009年第一学期《形势与政策》科目考查卷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其最伟大的历史性影响在于,他的改革开放思想深刻改变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使中国社会发生了三大历史性转折,从而奠定了中国在21世纪的基本走向,也在一定意义上促成了新的世界格局的形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化结构分化作为社会变迁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对现代化的影响主要通过两个机制,即由异质性所体现的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组织对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以及角色多元化和职业等级差异对阶层多元化、社会流动和教育普及的引发及促进作用,这两者都有助于消除封建的“先赋”特权,增加个人“自致”地位的比重。
因此,许多社会学家将社会结构的分化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将结构分化的形态作为观察和描述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最根本的变化是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的转变,这I 一变化的根本动因是体制改革。
改革对我国社会分化的影响大致是这样一个过程: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国营企业的“分权让利”使社会产生了自由流动资源,即不受国家统一控制和分配的劳动力、资金、产品、原材料、技术等等。
这些资源随改革的深入而不断增加。
2.自由流动资源的出现与增加导致整个社会资源的组织与分配方式的变革,即由单纯地依靠计划体制和行政手段转变为计划与市场、行政手段与经济手段相结合。
3.多种利益主体和权力主体的发育,如各种地方和社区政府、政府各部门。
民间组织、农村各类企业、城乡个体工商户等等。
4.功能专一的组织和角色群体的出现与增加逐渐导致了国家与社会、政治与经济、经济与行政、行政与法律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初步分离。
改革以来,这一由总体性社会向分化性社会转变的结构变迁过程作为一种历史的必然,表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现阶段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过程中最值得关注之处是:一、体制改革始于农村,其对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最大贡献是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迅速兴起和蓬勃发展,这一农村工业化进程导致农村原同质均等的社会结构发生剧烈的分化,新的角色群体和组织大量涌现,如乡镇企业家、近 1亿的乡镇企业工人和新的合作企业、私营企业等等。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
或 间接 影 响 到社 会 需 求 结构 的 变动 。社 会 结 构 和 社 会 需 求 结 构 变 动 的 一 个后 果 是 产 生诸 多社 会 问题 ,增
加社会风险。
[ 键 词 】 社 会 结构 变 迁 ;社 会 风 险 关 [ 图分类号]D 6 中 6 [ 献标 识 码 ] A 文 [ 章 编 号 ] 10 9 1 (0 0 0 0 1 0 文 0 8— 3 4 2 1) 5— 0 6— 6
现出持续的下降。17 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 54 91 . ,从 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 2 ,即更替水平以下,
一
、
社会结构变迁
目前总和生育率为 17 . 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
的水平 , 相当于发达国家 2 世纪 9 年代中期的水平。 0 0
社会结构是指一个 国家或地区的占有~定资源、 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改革开放以
来 , 国社会结构发 生了深刻 变化 ,这些 变化 主要表 我
自19 年以来 ,中国人 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 1% , 98 0o
20 年进一步降到 6 0 04 %以下。 2 世纪 7 0 0年代 以来 ,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 口转变过程,实现了 从 “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 自然增长率”到 “ 低出
庭占总体比例为6.2 60 %;19 90年这一比例略有上升,
占6 .7 72%;但是,20 年的比例 比 1 0 00 9 年大幅度下 9 降了 1.1 14 个百分点,占5.6 58%。同时,20 00年夫
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 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
测 ,21 年新进入老年 阶段 的人 口中 8% 以上为独 生 03 0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
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变迁与社会不平等问题研究中国是一个经历了丰富多样的社会变革的国家,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和社会不平等问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演变以及社会不平等问题的根源和解决办法。
一、中国封建社会的阶层结构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阶层结构主要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阶层。
士人作为统治阶层,享有特权和权力。
农民居于社会底层,他们负责粮食生产,是整个社会经济基础的支柱。
工人则是城市中的劳动者,他们的地位相对较低。
商人阶层的地位在封建时代长期被忽视,商人被视为有损社会稳定的存在。
二、近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变迁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社会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工人阶级逐渐壮大,成为社会的重要力量。
此外,知识分子也成为一个独立的阶层。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
中国建立了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工农联盟,快速推进了农村集体化,农民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培养和管理,使他们得到了较高的地位。
三、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的新特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中新产生了一批富裕阶层,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与此同时,农民工群体也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阶层,他们在城市中从事低技术劳动,收入和社会地位相对较低。
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并且一些高新技术人才也成为社会精英。
此外,中产阶级也逐渐成长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在经济、文化和社会领域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四、社会不平等问题的原因和应对策略社会不平等问题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复杂多样。
一方面,历史的原因导致了社会阶层之间的脱节和差距。
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不平等、资源的不合理分配、教育机会的不公平等也是造成社会不平等现象的重要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对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一、改革开放前的社会分层结构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大体呈现出传统的封建等级制度。
在这个等级制度下,社会被分为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工人阶级和知识分子等不同阶层。
地主阶级享有最高的地位和特权,拥有土地和财富;农民阶级是广大劳动人民,生活贫困,受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压迫;工人阶级则主要从事体力劳动,虽然收入相对较高,但权益受限。
而知识分子则相对特殊,虽然在社会地位上不如地主阶级,但享有一定的特权。
二、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分层结构变迁改革开放初期,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原来的集体经济中解放出来,拥有了一定的土地并享受相应的分红。
工业方面,国有企业逐渐放开,各种形式的企业开始出现,工人阶级的收入和地位也有所提高。
同时,市场经济的出现使得市场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增加,知识分子开始脱离原有的特权体系,在市场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
这一时期,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初步的变动。
农民逐渐从农业社会转变为城市居民,部分农民涌入城市开始从事非农产业,增加了社会分层结构的多元化。
工人阶级的地位有所提高,通过市场经济获得了更多机会,一些工人甚至成为企业的老板。
知识分子也获得了更多机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无论是农民还是工人阶级,他们的地位提升与城市户籍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待遇也并不高。
三、改革开放中期的社会分层结构变迁改革开放中期,中国进一步深化了改革开放,逐步完善了市场经济体制。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增加迅速,城市化率也大幅度提高。
这一时期,城乡分割逐渐缩小,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距缩小。
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更为明显的社会分层。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所经历的深刻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结构的重塑和调整。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系统梳理和分析这一过程中社会结构变迁的特点、动因以及影响,以期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做出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我们将回顾改革开放之初的社会背景,分析当时社会结构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
接着,我们将按照时间线索,逐步展现社会结构变迁的过程,重点关注城乡结构、职业结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等方面的变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探讨导致这些变化的主要动因,包括经济政策调整、社会制度改革、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对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深入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出这一过程中蕴含的规律性和趋势性特征,以及社会结构变迁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影响。
我们也将对未来社会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有益参考。
二、经济结构的变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迁的深度和广度,堪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
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中国经济结构经历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和服务业社会的转变。
在产业结构方面,第一产业(农业)的比重逐渐下降,而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特别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迅速,已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这种转变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率,也促进了就业结构的多元化。
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企业在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而非公有制经济,包括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比重不断上升。
这种变化不仅提高了市场的竞争性,也激发了经济的活力。
特别是在创新、就业和经济增长等方面,非公有制经济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再次,在区域结构方面,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经济增长迅速。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与结构性矛盾
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变化与结构性矛盾引言:这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个最坏的时代。
全赖你所处的阶层。
片断一:这是六月一个和煦的星期六下午,4个30多岁的男子正在从事休闲活动。
S1这个星期刚开始就被他的私人秘书安排要把他送往洛杉矶市郊的别墅休假。
如果是冬天,他肯定会去滑雪。
此时,一大群佣人正在准备晚上的活动,为几十个客人筹备晚宴,大多数客人是事业有成的高级商人和律师。
S2正在令他愉快的城郊小镇的大街上漫步,他的妻子正在商业大街为晚上去市里商业区一家酒店吃饭买了一件新衣服。
然后,他们将顺便去参加在市里的大学同学聚会,待上几个小时。
大约在同一时间,S3正在离他家几公里处的一个公共场地参加一场运动比赛,他家住在一个古老的社区,房子很普通,妻子在一家超市当收银员。
晚上他要回去吃妻子给他做的炸酱面,晚上和亲戚们在一起看电视。
S4正在和他的几个朋友在他家附近的球场上打篮球。
还时不是地拿出一瓶啤酒喝上一口。
然后他可能顺道去他的妹妹家吃饭并待上几个小时,或者在街上逛逛。
片断二:1912年4月15日清晨,世界上最大的客轮在其首航冰山林立的北大西洋途中沉没。
这艘巨轮大约在3个小时后才完全沉没。
不幸的是,救生船不够。
人们后来非常重视这样一个事实:尽管很多人遇难,但是泰坦尼克号上的乘客注意遵守“优先救助妇女儿童”的社会规范。
也许这一说法是必要的,英国公众和政府面对这一巨大灾难,也可以找到一些安慰。
妇女和儿童确实更有可能幸免于泰坦尼克号沉没之灾,乘客中69%的妇女和儿童活了下来,但是只有17%的男乘客得以生还。
然而,就像在其他许多事件中一样,社会学家研究发现,在这个案例中事情并不完全如此。
一个社会学分析表明,轮船的头等舱主要由有钱人住着,二等舱乘客大部分是中产阶级职员和商人,三等(以及更低等)舱主要是由去美国的贫穷移民乘坐。
如果泰坦尼克号上乘客生还率按照性别和社会阶级比较计算的话,我们发现三等舱中的乘客只有26%生还,以此相应的是,二等舱中乘客生还率是44%,头等舱是60%。
现在中国的社会演变趋势
现在中国的社会演变趋势
中国社会的演变趋势可以从多个方面来看。
1.经济转型:中国正从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转向以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的经济结构。
随着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中国的经济将更加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2.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仍在不断加速。
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市找工作,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化带来的问题包括城市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和住房问题等。
3.社会结构变迁: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中国社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中产阶级的崛起使得社会层次更加多元化,但同时也加剧了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4.环境保护: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中国的环境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
政府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但仍面临很大的挑战。
5.社会价值观变化:中国的社会价值观正在发生变化。
随着年轻一代的成长,他们更为注重个人自由和平等,并且更关注个人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演变趋势是从经济转型、城市化、社会结构变迁、环境保护和社会价值观变化等多个维度的综合结果。
这些变化既带来了机遇,也增加了
挑战,中国社会将在不断演变中持续发展。
中国发展中的社会结构变迁
中国发展中的社会结构变迁近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从一个封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开放的市场经济,从传统社会到现代化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社会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经济发展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经济逐渐从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经济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经济转型。
这一转型过程中,人们的职业结构、收入水平、日常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社会中,农民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约占总人口的80%。
然而随着工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逐渐成为城市居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城市中的中产阶层的兴起,他们成为了中国社会的新生力量。
价值观念的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还体现在价值观念上。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
个人主义的思想逐渐占据了人们的心智,人们更加注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个人价值。
传统的家庭观念逐渐淡化,人们开始更加注重自己的个人发展。
此外,女性地位的提高也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重要标志。
以前,女性的社会地位相对较低,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
然而,随着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生产和公共生活,女性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女性开始成为独立自主的经济人,也开始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社会结构变迁带来的挑战随着社会结构的变迁,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浮现。
例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社会流动性增大,社会矛盾也逐渐加剧。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一些社会阶层也经常出现“下岗潮”、“房奴”等问题。
此外,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心理压力也是一大挑战。
人们随时随地都处于高强度的压力之下,面对疲劳和崩溃的风险。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情感关系也逐渐受到冲击。
总体而言,中国的社会结构变迁还在不断发展中。
尽管面临着很多挑战,但是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已初见成效,为中国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一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演进和变化的一部分,从古代的爵位制度到现代的社会结构,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
在古代,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以爵位制度为主,有着明显的王朝等级制度,由皇室、大臣、士绅等构成,而且等级之间有着严格的划分,并拥有不同的权利和责任。
随着历史的变化,社会分层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
自清朝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农民阶层的出现,这一阶层可以说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基础。
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发生了更大的变化,主
要是由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的深刻变化,社会分层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社会经济的发展,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阶层,如资本家、知识分子、中产阶级、白领阶层等。
其次,政治体制的变化,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更多的权力结构,如官僚体制、垄断体制、党派体制,以及其他形式的社会结构。
此外,中国社会的民主化和社会主义改革,也对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体现了中国历史上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特点,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中国社会分层结构仍然存在,但它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多元化,体现出了中国社会的多元发展特征。
社会分层结
构的变化,不仅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改变了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为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新时代中国社会结构的演变及未来的可能挑战
94农民工群体,现有标准下的贫困群体到2020年将会脱贫,但还会有新的贫困标准,相对贫困会长期存在。
社会阶层的剧变是我国80年代以来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的产物。
80年代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改变。
198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仅为20.6%,就业占比13.0%。
到2017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1.6%,就业占比达到44.9%,人数为3.4亿人。
[2] 这一产业结构的转型催生了一大批教育水平较高、具有专业知识技能的中产阶层队伍。
民营企业家阶层则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逐渐成长出来的。
自1982年宪法规定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权益起,私营经济迅速发展,至2017年底已占到我国GDP的60%以上,吸纳了90%的新增就业,每年贡献50%以上的税收 。
[3] 而农民工群体的产生,是城乡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是农村实行包产到户释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是城市工业化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近年来由于工厂制造业规模开始缩减,农民工的就业结构也转向了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储、物流、家政、修理等)。
改革开放后一个重大的变化,是单位制的瓦解导致的体制内和体制外的分化。
在计划经济体制内的组织架构之外,逐渐生长出了一个体制外的市场体系。
40年来,体制外组织人数大幅上升,体制内人数大幅减少(根据李春玲教授的调查,目前大约是体制外82%,体制内17%);在生产总值的占比中,国有和集体所有制企业也降到小部分,而体制外的民营企业则占大部分。
张静认为,虽然社会现实已经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但是在制度上,国家组织所囊括、所联系的,依然只是体制内的小部分人群。
占主体的体制外人群没有组织依靠,也没有制度化的通道来代表他们的利益、回应他们的问题、解决他们的诉求。
也就是说,现阶段中国的社会结构是在社会体制改革滞后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体制没能把握和及时跟进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动。
这样与现实脱节的组织架构,导致了体制内外群体之间制度性的不平等,影响了社会的整合,也给国家的基层治理造成了困难。
[论文]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新趋势和新挑战
江西社会科学2015.72015年第7期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巨型发展中经济体,这是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国情。
首先,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量增长率低但基数巨大,经济发达程度有限但老年人口规模巨大,城市化水平不高但流动人口规模巨大,这三个“巨大”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发展的主要态势。
此外,还有令人头痛的出生性别比问题,既是难题,也是隐患。
其次,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这个“发展中”不但体现在经济上,也同样体现在社会上;这个“大国”不但体现在人口规模、国土面积和经济规模上,也体现在地区、城乡、阶层发展的差异和社会矛盾的复杂性上。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分化和转型愈演愈烈。
伴随市场化改革、所有制结构调整以及社会流动性的增强,工人阶级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新变化,农民阶级人数不断减少,大量新社会阶层涌现。
伴随工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和就业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分配要素多元化使全社会的贫富差距显著拉大。
与之相伴随的还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非均衡发展,相对贫困问题凸显。
本文拟对上述现象展开分析和讨论。
一、人口和家庭的结构性变化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从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的“两高一低”过渡型转变为接近发达经济体的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现代型,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结构演变的新趋势和新挑战■李文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呈下降态势,很快就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由于户均人口减小、核心家庭和空巢家庭增多,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大大削弱。
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加速时期,从农村劳动力中分化出来的农民工已经是中国新时期产业工人的主体;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分工的发展,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以管理人员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阶层得到成长壮大,但总体上社会流动并不通畅,中国的社会阶层结构还是底层过大、中层过小。
这种社会分化现象从差距不断拉大的居民收入分配结构中可以得到很好的印证,特别是由于隐性收入因素的存在,进一步加剧了贫富分化的“马太效应”。
5理论文章: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和治理对策
理论文章:我国转型时期的社会风险和治理对策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风险高发的转型期,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在不同的学科视野或不同的话语体系下,对社会风险的实质及其治理途径的看法并不一致。
在政治挂帅的话语体系中,社会风险主要源于敌对势力,表现为政权合法性和制度优越性与否,治理途径则是政治斗争;在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社会风险主要源于生产力落后和物质文明不发达,治理途径往往是“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文化建设的话语体系中,社会风险主要表现为信仰缺失、道德滑坡,治理途径被归结为思想政治教育与道德教化。
那么在社会建设的话语体系中,当前转型期的社会风险来源于何处?表现有哪些?最佳的治理路径又是什么呢?一、当前中国社会风险的来源及表现社会风险源于社会的变迁与转型。
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中指出,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社会动荡,并断言“现代性意味着稳定,现代化意味着动荡”。
后来的研究者据此得出“人均GDP达1000美元以后将进入社会风险高发期”以及“警惕中等收入陷阱”等说法。
这种社会风险观坚信“尽管道路曲折,前途依然光明”。
到了20世纪80年代,贝克、吉登斯等人的风险社会理论则认为,虽然在某些领域现代性降低了原有的风险,但同时也导入一些以前所知甚少或全然不知的新的风险,包括后果极其严重的风险,它们来源于现代性社会体系的全球化特征。
这种社会风险观不相信有一个美好的前途在等着人类,而是强调人类的前途完全取决于当今生活在地球上的这几代人。
中国正处在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社会转型期,又处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世界大潮中,因而既存在亨廷顿所说的现代化中的动荡和风险,又存在贝克、吉登斯所说的风险社会的风险,也就是说,中国当前的社会风险是叠加共生的。
前一种风险会随着涉过“改革深水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逐渐减弱,后一种风险则会越来越强。
正因为如此,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提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又作出这样的判断:“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影响
经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及其影响近几十年来,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转型,从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这一转型不仅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农民纷纷涌入城市谋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这一现象明显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城市人口大幅增加,农村人口锐减。
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有些村庄被完全遗弃。
同时,中国的城市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城市化带来的现代化设施逐渐普及。
这种城市化带来的社会结构变迁,不仅是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还涉及到职业结构的调整和社会层级的重塑。
其次,中国经济转型还造成了工业化的深刻变革。
以前的中国以农业为主导,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制造业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大量的传统工厂被建立起来,对青壮年劳动力的需求增加。
这使得中国农村地区的劳动力大量外流,进一步加剧了农村地区的空心化现象,也导致了城市工人阶级的兴起。
工业发展不仅改变了职业分工,还对社会阶层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
庞大的城市工人阶级崛起,劳动阶级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组成部分。
他们的劳动力成为了经济的支撑,同时也要求更多的社会保障和权益保护。
另外,经济转型还带来了教育体制的巨大变革。
中国的经济起步于改革开放,对教育体制的改革也一直不停地进行。
以前的中国强调继承传统文化,注重书本知识的灌输。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现代经济对创新能力和实际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因此,中国开始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育体系变革不仅改变了普通人的命运,也对社会阶层结构的形成和流动产生了影响。
有更多的家庭来自边远地区获得良好教育机会,促使他们融入更高的社会层级;同时,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布也导致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差距扩大。
最后,经济转型还引发了中国社会价值观的变化。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
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原因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一直以来都是复杂而多层次的。
然而,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不断影响和变化,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在经历着持续不断的变迁与调整。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原因,并尝试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城乡结构差异扩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差异不断扩大,形成了一个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
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2968元,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747元,两者之间的差距已经超过两倍。
此外,城市和乡村的不同还表现在社会保障和民生福利方面,城市居民享受着更多更好的社会保障和福利,而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则远远不及城市。
造成城乡结构差异扩大的原因较为复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不足。
另外,城镇化进程中,大量的城市和农村之间的不平等对比进一步加深了城乡结构差异。
政府需要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来弥合这种结构性差异。
二、社会阶层新分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社会阶层逐渐趋于多元化和复杂化。
过去传统的阶级分化模式正在被新的社会阶层和分层结构所替代。
目前这种新的分化出的社会阶层主要包括并不仅限于:自主创业者、中产阶级、新贵族、社会上层人士等。
这种阶层分化的原因很复杂,其中经济、文化等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一些特权阶层在中国社会中仍然占有一定比重。
青年人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更多的人开始自主创业,这也为这种阶层分化赋予了一定的动力。
三、家庭结构多元化在传统社会中,中国的家庭结构主要以大家庭或联属家庭为主。
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经过多年的演变和调整,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
例如,独居现象正在逐渐增多,大家庭和多代同堂的居住方式正在逐渐变少。
家庭结构多元化的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生活方式方便快捷,吸引了许多人去城市谋求更好的就业和生活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_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迁分析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革,社会由此开始了深刻的制度变迁。
这一制度变迁,使社会结构出现一系列变迁,我国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格局被打破,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本文拟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进行梳理,以求宏观地把握变化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分层就是按照不同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分成不同的阶级阶层。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社会分层结构既体现了经济因素的决定性作用,也凸显出文化因素的重要影响力。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分层结构改革初期,社会分层结构从政治分层转变为经济分层。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体制开始从计划向市场的转轨,为原有社会阶层的分化和新的社会阶层的产生都提供了动力。
在这一时期,原先所坚持的政治标准和劳动分工的划分原则开始转变,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也开始分化,各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性较为频繁,没有很明确的界限。
社会分层结构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体系,总体上呈现出一种过渡的特点。
所有制的变化造成社会分层的基础重构。
改革开放后,各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多种所有制形式发展,社会分层发生重大变化。
工人开始从“体制内”单位即全民和集体等公有制经济单位向“体制外”单位即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流动。
在沿江沿海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个体经济、私营企业等经济形式,同时造就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
1982年颁布的宪法第十一条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
这就明确规定了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为个体户阶层提供了政治存在的合法保障。
同时,在较短的时间内,他们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这就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这一行列,促进了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等社会群体不断发展壮大。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特点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特点是中国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在长达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的社会结构经历了多次变革,从起初的原始社会逐渐演变为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本文将从这几个阶段逐一展开讨论,并分析各个阶段的社会特点。
一、原始社会中国古代的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早阶段,当时人们以狩猎、采集、渔猎为生,居住在野外或天然洞穴中。
社会结构相对简单,以家庭为单位,没有明确的社会阶层和私有财产。
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原始性决定了该阶段的社会结构不够稳定和完善。
二、奴隶社会随着农业的发展和手工业的兴起,中国的社会结构逐渐演变成奴隶社会。
在奴隶社会中,奴隶成为生产劳动力的主要来源,而地主则占据社会的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的奴隶社会分为夏、商、周三个时期,尤以周代的奴隶社会最为典型。
在这个阶段,贵族阶层通过土地和奴隶的控制来积累财富和权力。
三、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阶段主要从秦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结束。
在封建社会中,地主阶级继续占据着主导地位,官僚集团成为统治者,农民和手工业者依附于他们。
封建社会中的社会结构严格分层,世袭制度得到广泛应用,社会等级和身份固化,限制了个人的流动和发展。
这一阶段的封建社会有着复杂的等级关系和丰富多样的礼教制度。
四、半封建半殖民社会清朝晚期中国面临了国内外各种挑战和冲击,逐渐演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
西方列强的侵略,西方文化的传入,以及康、乾、嘉、道光等帝王的政策失误,导致中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这一时期的社会结构非常复杂,既有传统的封建制度和社会等级,也有一部分民族资产阶级的兴起和城市工人阶级的形成。
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存在着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和深刻的社会冲突。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变迁与特点主要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社会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社会特点和制度安排,但都凝聚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智慧和经验。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社会风险
60 0 万的峰值, 且上海人 口日 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20年全市户籍人 口平均预期寿命为 08 8.8 。 同时 ,0 1 岁 2 8岁及 以上 老年人 口数量越 来越 多 ,0 8 20 年为5 . 万 , O 3 4 占6岁及 以上 老年 4
l6 94
4 .9 06
18 92
3 .9 35
19 90
2 .9 76
1 5 年 为44 1 6 年 为36 1 8 年 为49 19 年 为56 2 0 年 上升 到7 %。 93 . %,9 4 . %,9 2 . %,9 0 . %,0 0 . 按照 该 0
标 准 ,00 第 五次人 口普 查 时 , 国已经基本 进入 老龄 化 阶段 。 20年 中
一
1 — 1
人 口的 比重 为 1. %。而独生 子女老 年父母 将成为 上海人 口老 龄化社会 的主体 , 预测 , 77 8 据 2 1年新进 入老年 阶段 的人 口中8%以上 为独生 子女父母 。 03 0
2 当前 正处 于人 口红 利期 、
从 表 l 以看 出 ,—4 可 0 1岁少 儿 人 口在 总人 口 中所 占比重 已经 从 16 年第 二 次人 口普 94 查 时的4 . %下 降到20 年 的1.8 足足下 降 了2 多个百 分点 。而 1— 4 06 9 07 78%, 0 5 6 岁的劳 动力 人 口在 总 人 口所 占 比重 ,则 由 16 年 第 二 次 人 口 普 查 时 的 5 . %上 升 到 了 20 年 的 94 57 5 07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
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近代中国社会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变迁和转变。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变化和影响:1. 经济变革: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这导致了中国经济的遭受巨大打击。
然而,在20世纪初,中国开始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
这些改革包括推行新经济政策、加强工业化和农业改革等。
这些变革使得中国的经济逐渐恢复并实现了显著的增长。
2. 社会结构变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中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变动。
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民纷纷涌向城市寻求更好的工作机会。
这导致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形成了庞大的工人阶级。
与此同时,城市中的中产阶级也逐渐壮大。
这些社会结构的变动带来了政治、文化和社会方面的深远影响。
3. 文化变革: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也伴随着文化的变革。
西方文化的引入和传播促使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的价值和缺陷。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推动了现代科学、民主和人权意识的发展。
同时,女性地位的提升以及对封建礼教的质疑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中的重要方面。
4. 教育改革:为了适应社会变迁和推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近代中国进行了教育体制的改革。
这包括推动普及义务教育、增加高等教育机会和改革教学内容等。
这些教育改革推动了知识分子的培养,促进了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总之,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过程。
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影响。
这些变迁不仅塑造了中国的现代面貌,也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与分析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演变与分析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演变是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历史过程,经历了多个时期和朝代的变迁。
本文将以历史的角度探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演变,并通过分析不同社会阶层的存在和变化,以及对社会结构的影响,揭示中国古代社会的特点和演进。
1. 农耕社会的形成与封建制度的确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最早形成于农耕社会。
古代华夏先民通过农业生产逐渐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从而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生产方式。
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分工逐渐显现,出现了农民、手工业者等不同的劳动阶层。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生产力的发展,财富分配的差距逐渐加大,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封建制度以皇帝为中心,贵族地主占有土地和资源,并通过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维系自身的统治地位。
这种社会结构的建立,使得社会阶层的分化更为明显。
2. 士人的崛起与科举制度的推行在封建社会中,士人的地位逐渐上升,成为社会上层的精英人物。
士人以读书修养为根基,并注重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成为政治、军事、教育和文化领域的主要从业者。
为了选拔优秀的士人,并维护封建统治的稳定,科举制度被逐渐推行。
科举制度通过考试选拔官员,使得士人阶层逐渐扩大,并且出现了一些与封建地主阶级不同的社会力量。
这些士人通过科举考试,得以进入政府机构担任官员,成为社会上层的代表。
3. 商人与手工业者的崛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贸易的扩大,商人和手工业者逐渐崛起,成为社会结构中的独特一支。
商人通过贸易活动积累财富,而手工业者则通过手工技艺提供产品和服务。
不过,封建社会对商人和手工业者存在着一定的歧视和排斥。
虽然商人和手工业者在经济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社会地位上依然处于较低层级,他们常常被视为低贱的阶层。
4. 社会结构的动荡与变革社会结构的演变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各种动荡和变革。
一方面,士人的崛起和科举制度的推行,既带来了社会的稳定,也激发了社会的思想启蒙和文化繁荣;另一方面,贫富差距的扩大以及对商人和手工业者的歧视,也引发了社会的不满和动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社会结构变迁及其风险龚维斌2012-8-12 14:52:5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京)2010年5期第16~21页【内容提要】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社会结构,时代不同社会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社会结构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动。
社会结构和社会需求结构变动的一个后果是产生诸多社会问题,增加社会风险。
【关键词】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风险[中图分类号]D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14(2010)05-0016-06一、社会结构变迁社会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占有一定资源、机会的社会成员的组成方式与关系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人口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城乡结构和社会阶层结构等诸多方面。
(一)人口结构转变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中国实行“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其内容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从此,中国的生育率开始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控制。
本世纪伊始,中国完成了向出生率和死亡率都较低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用不到30年的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经过上百年才完成的向现代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过程。
主要表现是,人口数量得到有效控制,总和生育率表现出持续的下降。
1971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5.4,从那以后,这个指标大幅度下降到2,即更替水平以下,目前总和生育率为1.7左右,远远低于发展中国国家的水平,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水平。
自1998年以来,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低于10‰,2004年进一步降到6‰以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中国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人口转变过程,实现了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的再生产类型的转变。
与这种变化相伴随的则是人口年龄结构的转变,老年人口比例迅速提高,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大城市老龄化程度远高于一般中小城镇。
例如,上海市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
2008年上海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300.57万人,占户籍人口21.61%,而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为23%至25%。
据专家预测,到2030年上海老年人口将达到500万至600万的峰值,且上海人口日益向高龄化方向发展。
而独生子女老年父母将成为上海人口老龄化社会的主体,据预测,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生子女父母。
2.当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统计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从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40.69%下降到2007年的17.88%,足足下降了20多个百分点。
而15-64岁的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所占比重,则由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的55.75%上升到了2007年的72.78%。
从理论上说,目前中国人口结构正处于人口红利期,但必须关注少儿人口的持续性缩减可能导致中国新增劳动力人口逐渐减少。
与中国人口老龄化发生相伴随的,是老年人口的高龄化现象。
目前我国高龄老人每年增长率约为4.5%,相当于总人口平均增长率的6倍。
根据联合国提供的预测数据,2010年,中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口将达到1858万人,2015年达到2323万人,2020年达到2739万人,2025年达到3156万人,2030年高达4045万人。
从这些数字中,我们可以看到高龄老年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
3.人口出生性别比攀升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性别比总体上基本平衡,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后期,出生人口性别比越来越大。
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显示,出生性别比在130以上的省份有5个,在120-130之间的省份有7个;农村出生性别比明显高于城市。
据预测,到2020年可婚男孩将过剩2400万。
(二)家庭结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家庭规模小型化是中国家庭结构变化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核心家庭虽占有绝对多数,但是比例下降;小家庭式样愈益多样化。
1.家庭规模小型化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家庭规模小型化的速度加快,户均人口规模下降趋势明显,由1982年的4.41人减少到1990年的3.96人、2000年的3.44人,再降到2005年的3.13人。
2.核心家庭为主体从1982年、1990年、2000年三次人口普查核心家庭看,核心家庭的比例都有所下降。
80年代核心家庭占总体比例为66.02%;1990年这一比例略有上升,占67.27%;但是,2000年的比例比1990年大幅度下降了11.41个百分点,占55.86%。
同时,2000年夫妇与子女、单亲父母与子女、分居父母与子女的二代户比1990年分别下降了15.7%、26.7%和22.4%。
尽管如此,核心家庭在各种家庭类型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
3.家庭类型多样化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传统的家庭类型仍然占有绝对地位,但是由于人们婚恋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和城乡人口流动的增加,中国家庭类型呈现出多样化趋势。
目前来看,居于家庭类型首位的核心家庭类型,其次就是典型的“三代五口”主干家庭。
主干家庭在1982年、1990年和2000年的人口普查中,比例分别为18.8%、18.3%和19%。
除此之外,城乡家庭类型多样化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城市家庭中存在着丁克家庭(Double Income and No Kids)、空巢家庭和单身家庭。
丁克家庭,80年代以后开始在中国大城市出现。
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调整,社会保障制度的逐步完善,选择丁克家庭比例逐步上升,并呈现出向中小城市逐步扩大的趋势。
目前对于丁克家庭的准确数字尚无法了解,但从各大城市的调查中发现,其数量已经有相当的规模。
据估计全国丁克夫妇突破400万对,北京超过40万对,上海超过50万对,广州也有丁克夫妇30万对以上,发展速度非常快。
空巢家庭,指子女长大成人后纷纷离去,只剩下父母留守的家庭。
从家庭类型看,它是核心家庭因子女的离开而形成的。
代际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差异使一些有一定经济能力的人自主选择了较少引发矛盾和摩擦的分代而居的家庭模式。
因此,在人口流动不断加快、分代而居成为普遍事实的情况下,空巢家庭的比例在增加。
截至2004年10月,中国至少有2340多万老人独守“空巢”;在城市老年家庭中,“空巢家庭”至少超过30%。
当前,中国空巢家庭表现出进入空巢期的年龄提前、空巢期延长的特点。
单身家庭。
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婚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男女两性都强烈要求自我满足、自我实现。
从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可以看到,一人户的比例为8.3%。
农村家庭类型变化主要表现为隔代家庭比例上升、分离的核心家庭增加、漂泊家庭的出现。
(三)就业结构变迁1.就业形式市场化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乡居民主要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
1978年,城镇就业人员9514万人,其中在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分别为7451万人和2048万人,占78.32%和21.53%,两者相加高达99.8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就业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越来越少,就业的市场化趋向明显。
2008年,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其中在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的分别为6447万人和662万人,占21.34%和2.19%。
这表明70%以上的从业人员已经不在传统的国有和集体单位就业,非公有制单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就业主阵地。
现在人们就业“不找市长、找市场”。
在就业途径市场化的同时,就业流动实现自由化。
2.就业区位集中化1978年以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山东、河北是第二产业聚集的地区,也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最大的地区。
云南、西藏、贵州、海南、广西是第二产业就业比重最低的地区。
职业的分布同样出现地域集中性。
我国的生产工人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根据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其中工人在职业总体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浙江(43.7%)、天津(39.1%)、上海(36.2%)、广东(35.3%)、江苏(31.5%)、福建(31.2%)。
商业人员同样集中在这些地区。
按照商业人员在全部职业中的比重排序,前七位分别是北京(15.8%)、上海(14.3%)、浙江(11.6%)、广东(10.9%)、天津(10.3%)、福建(10.2%)、江苏(9.4%)。
3.就业竞争激烈化我国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
2009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但是,实际就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和失业状况要比登记失业率反映的严重得多。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令人关注,一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二是就业以后薪酬水平不高,生存状态不理想,出现所谓的“蚁族”和“夹心层”群体。
(四)城乡结构变迁1.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1978年,我国城镇化率只有17.92%。
到2009年,我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达到了6.22亿人,城镇化率提高到46.6%。
2008年是45.7%,2009年比2008年提高了近1个百分点。
1996年-2002年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时期,1996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30%,到2002年达到40%,6年内提升了10个百分点。
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逐步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
不过,东中西部地区城镇水平差异很大。
2006年,东部地区城镇化率为54.6%、中部地区为40.4%,西部地区为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是84.3%和75.7%。
由此看来,东部地区已经进入城市基本实现阶段,而西部地区则刚刚步入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与东部地区相差9年时间。
2.农民和农民工尚未真正城镇化我国农民工数量已经高达2.4亿左右,其中跨乡镇流动的有1.5亿。
农民工实际上已经成为中国未来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农民工已经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生力军,其比重已经达到43%,制造业、服务业等行业农民工占比超过50%,建筑业中农民工占比超过80%。
第二,举家迁徙的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型居民。
据统计,目前全国农民工中举家迁徙的已经达到3000万,占外出农民工的近20%,他们在城市居住长达7年甚至十几年。
但是,由于农民工不能平等地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低保、子女教育、住房等方面的社会政策,难以真正融入所在的城市。
(五)社会阶层结构变迁1978年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结构性的改变。
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工人阶级、农民阶层和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利益认同差异日益明晰化,以职业为基础的新的社会阶层分化机制逐渐取代过去的以政治身份、户口身份和行政身份为依据的分化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