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基本原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学习 • 中学语文教学 • 语文教学通讯 • 中学语文 • 语文建设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二、需要录制一个模拟上课10分钟的视频
• 三、即席讲演(课前、课中、课后随机进 行,每一个同学都要参与)
• 四、期末考试题型 • 填空题、判断题、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 二、“课程”的含义
•
“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出于拉丁语的“跑道”
(cursum,race course),转义作为教育上的术语,意
味着“学习者学习的路线”,含有“人生之履历”的涵义。
有的学者称之为“学习经验的总和”。
•
三、语文课程的五个层面
课程链 1、专家的研究、课程改革方案 2、课程计划 3、课程标准 4、教材 5、课程表 6、备课—教案 7、课—上课 8、考查、考试、课程评价
•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 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 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 识和能力”这个维度。
•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 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 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 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 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 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 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展需要为依据而言的。其设计的课程结构不应该是封闭的、
超稳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召唤性质的。
•
说它是最后归宿,是说无论是国家计划(或校本建构)
的宏观语文课程,还是教师理解的微观语文课程或课堂建
构的动态语文课程,其价值趋向和努力的方向都汇集于最
后一点——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它集语文课程的过程与
结果于一体,既体现了国家语文课程的意志,也体现了教
• 1. 需要阅读的专著
•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著,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温儒
敏等主编
2. 需要阅读的期刊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指具有现代社会必备的、发展了 的语文素养,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尊重与理解多元 文化、批判性阅读能力、现代传媒技术的使用”。
• 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个性差异的,因此, 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断发展 的,因此,要注意“后天养成,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教学论(下)
讲授提要
•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第二章 语文教师资证考试导引 • 第三章 阅读教学内容确定与学习活动设计 • 第四章 写作教学内容确定与学习活动设计 • 第五章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 第六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 • 第七章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要求
• 一、需要阅读下列书刊并做笔记(准备一本笔记本)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内涵
•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沿革
• •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汉民族语文教育,
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古代语文教育,基本上是 经学和科举的工具、附庸,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语文正式独立设科开展教学,当时有“中国文学”的教学内 容。 • 1912年,教育部在课程设置中提出设“国文”一科。 • 1922年,小学改“国文”为“国语”,中学仍用“国文” 为课程名称。 • 1950年,把“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称为“语文”。
•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 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 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 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244字)
作业
• 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 念”两个部分。
•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 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 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 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 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 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 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 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 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
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
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
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
观等人格修养。
• “比较稳定”是表明这些语文素养是逐步养成的“平日修 养”,如能够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做到“谈吐文明、喜欢 阅读、勤于动笔”。
• “最基本”是指作为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公民必须具有的 语文素养,通俗地说,如“一口普通话、一笔端正字、阅 读过一定数量的名篇名著,以及能够顺利地完成日常写作, 没有或少有错别字”。或如美国加州英语课程标准所概括 的,学生要成为“流利的阅读者、熟练的写作者、自信的 演讲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
总目标
• 总目标归纳为十条,不是随意排列,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前五条目标从语文 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 上有所侧重。
•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 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 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 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 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 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 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 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 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 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 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11字)
七、语文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 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 素养的整体提高。
• 纵向(隐性线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 横向(显性的呈现):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其中综合性学习属学习方式,与上述四个 方面内容不在一个层面,在现阶段需要特 别加以重视,故专门列出。
师课程实践的愿望,它是语文课程从“计划”到“教案”,
再到“课堂”(当然不排除其他活动形式)转化为实际的
育人效果的课程实体。
四、语文课程性质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 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 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 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 【案例讨论】阅读下面一段话,谈谈你对“语文 味”的看法。
•
wk.baidu.com
•
近十年来,很多教师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突出
“语文味”。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
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
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
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 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 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 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 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
•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 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 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 方法。
•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 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 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 言运用能力。
•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 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 往。
•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
•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 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 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 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 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 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但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个维度还是相互
交融、渗透的关系。如第一条的额表述强调“在
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 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 “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 味的教学。(程少堂,“语文味”研究回顾,语文教学通 讯(高中刊),2003(10))
•
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何谓“语文素养”?
• 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 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 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 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 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 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 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 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 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 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 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287字)
语文课程的五个层面 理想的语文课程 正式的语文课程
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 师—生运作的语文课程 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
• 语文课程的最终存在形态就是学生经验 的语文课程
•
•
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既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语
文课程的最后归宿。
•
说它是出发点,是就语文课程在构建之始,不能仅仅
以语文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依据,更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
•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 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 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 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 语文的规律。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 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 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 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 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
• 二、需要录制一个模拟上课10分钟的视频
• 三、即席讲演(课前、课中、课后随机进 行,每一个同学都要参与)
• 四、期末考试题型 • 填空题、判断题、案例分析、教学设计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 二、“课程”的含义
•
“课程”(curriculum)一词源出于拉丁语的“跑道”
(cursum,race course),转义作为教育上的术语,意
味着“学习者学习的路线”,含有“人生之履历”的涵义。
有的学者称之为“学习经验的总和”。
•
三、语文课程的五个层面
课程链 1、专家的研究、课程改革方案 2、课程计划 3、课程标准 4、教材 5、课程表 6、备课—教案 7、课—上课 8、考查、考试、课程评价
•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 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 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 识和能力”这个维度。
•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 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 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 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 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 万字以上。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 语文学习的特点,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自主 阅读、自由表达,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 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 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展需要为依据而言的。其设计的课程结构不应该是封闭的、
超稳定的,而应该是开放的、召唤性质的。
•
说它是最后归宿,是说无论是国家计划(或校本建构)
的宏观语文课程,还是教师理解的微观语文课程或课堂建
构的动态语文课程,其价值趋向和努力的方向都汇集于最
后一点——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它集语文课程的过程与
结果于一体,既体现了国家语文课程的意志,也体现了教
• 1. 需要阅读的专著
•
《阅读教学设计要诀》,王荣生著,中国轻工业出
版社
•
《语文课堂“学情视角”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高中语
文课程标准》
•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温儒
敏等主编
2. 需要阅读的期刊
•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小学语文教与学》、《 初中语文教与学》、《高中语文教与学》
• “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指具有现代社会必备的、发展了 的语文素养,如“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尊重与理解多元 文化、批判性阅读能力、现代传媒技术的使用”。
• 同时还要注意,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有个性差异的,因此, 要“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不断发展 的,因此,要注意“后天养成,循序渐进”。
语文学科教学论(下)
讲授提要
• 第一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 第二章 语文教师资证考试导引 • 第三章 阅读教学内容确定与学习活动设计 • 第四章 写作教学内容确定与学习活动设计 • 第五章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 第六章 语文课程与教学评价 • 第七章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要求
• 一、需要阅读下列书刊并做笔记(准备一本笔记本)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内涵
•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沿革
• • 我国的语文教育源远流长,有文字记载的汉民族语文教育,
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但是,古代语文教育,基本上是 经学和科举的工具、附庸,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课程。 • 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语文正式独立设科开展教学,当时有“中国文学”的教学内 容。 • 1912年,教育部在课程设置中提出设“国文”一科。 • 1922年,小学改“国文”为“国语”,中学仍用“国文” 为课程名称。 • 1950年,把“国语”和“国文”合二为一,称为“语文”。
• 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 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 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 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 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244字)
作业
• 背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的“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 念”两个部分。
• 4.学段目标与内容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写作”(第一学段为“写 话”,第二、第三学段为“习作”)“口 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 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 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加强与其他 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 养全面协调地发展。
• 5.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部分,对教学、 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 利用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和策略, 也为具体实施留有创造的空间。
•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比较稳定的、
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
能力修养,以及在语文方面表现出来的文
学、文章等学识修养和文风、情趣、价值
观等人格修养。
• “比较稳定”是表明这些语文素养是逐步养成的“平日修 养”,如能够自觉地、持之以恒地做到“谈吐文明、喜欢 阅读、勤于动笔”。
• “最基本”是指作为受过义务教育的普通公民必须具有的 语文素养,通俗地说,如“一口普通话、一笔端正字、阅 读过一定数量的名篇名著,以及能够顺利地完成日常写作, 没有或少有错别字”。或如美国加州英语课程标准所概括 的,学生要成为“流利的阅读者、熟练的写作者、自信的 演讲者和积极思考的听众”。
总目标
• 总目标归纳为十条,不是随意排列,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前五条目标从语文 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 上有所侧重。
•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 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 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 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 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 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 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 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 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 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 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 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211字)
七、语文课程目标
• 课程目标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 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三者相互 渗透,融为一体。目标的设计着眼于语文 素养的整体提高。
• 纵向(隐性线索):知识与能力、过程与 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
• 横向(显性的呈现):识字与写字、阅读、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 其中综合性学习属学习方式,与上述四个 方面内容不在一个层面,在现阶段需要特 别加以重视,故专门列出。
师课程实践的愿望,它是语文课程从“计划”到“教案”,
再到“课堂”(当然不排除其他活动形式)转化为实际的
育人效果的课程实体。
四、语文课程性质
•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 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 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 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 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 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 【案例讨论】阅读下面一段话,谈谈你对“语文 味”的看法。
•
wk.baidu.com
•
近十年来,很多教师提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突出
“语文味”。所谓语文味,从内涵上说,是指在语文教学
中,在一种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中,主要通过情
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到的一种令人陶醉的
审美快感。从外延上说,语文味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 性特点的和谐统一,是文本(教材)的语文味、教学过程 的语文味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语文味的和谐统一,是教学过 程中情趣、意趣和理趣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个性和 执教者、学习者的个性的和谐统一,是教师的教学激情和
•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 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提高文化品位。
•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 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 方法。
•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 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 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 言运用能力。
•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 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 往。
•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 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六、语文课程设计思路
• 1.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应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 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 优良传统,汲取当代语文教育科学理论的精髓, 借鉴国外母语教育改革的经验,遵循语文教育的 规律,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弘扬民族精 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培养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积极的 作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
但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个维度还是相互
交融、渗透的关系。如第一条的额表述强调“在
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的综合素质和学生的文化素养、教 师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的和谐统一。语文味是语文教师 “自我实现”和“高峰体验”的产物。语文教学就是语文 味的教学。(程少堂,“语文味”研究回顾,语文教学通 讯(高中刊),2003(10))
•
五、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何谓“语文素养”?
• 2.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 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 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
• 3.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 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 级、5~6年级、7~9年级四个学段,分别 提出“学段目标与内容”,体现语文课程 的整体性和阶段性。各个学段相互联系, 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 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注重语文与生活 的结合,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的整体发展。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 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 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 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287字)
语文课程的五个层面 理想的语文课程 正式的语文课程
教师理解的语文课程 师—生运作的语文课程 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
• 语文课程的最终存在形态就是学生经验 的语文课程
•
•
学生经验的语文课程既是语文课程的出发点,又是语
文课程的最后归宿。
•
说它是出发点,是就语文课程在构建之始,不能仅仅
以语文知识的逻辑结构为依据,更要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发
•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 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 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课程是 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 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 语文的规律。
(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 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 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 陶感染;同时应密切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 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 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 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