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第四章消化系统

合集下载

2024版消化系统(生理学)ppt课件

2024版消化系统(生理学)ppt课件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部。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定义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排泄废物,这些生理的完成有利于整个胃肠道协调的生理活动。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供机体所需的物质和能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除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可以被直接吸收利用外,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均不能被机体直接吸收利用,需在消化管内被分解为结构简单的小分子物质,才能被吸收利用。

功能定义与功能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部。

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

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

小消化腺散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

消化系统的生理意义•摄取和转运:食物被摄入后,经过口腔的咀嚼和食管的蠕动,被推入胃内。

胃内的食物受到胃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形成食糜,并逐渐被推向小肠。

•消化和吸收:在小肠内,食糜受到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化学性消化和机械性消化,分解为可被吸收的小分子物质。

这些小分子物质透过小肠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液,被人体吸收利用。

•排泄废物:食物残渣和部分水分在大肠内被进一步吸收后,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同时,大肠内的细菌对食物残渣进行发酵和腐败作用,产生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如维生素K和一些短链脂肪酸等。

•维持内环境稳定:消化系统通过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代谢废物,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例如,肝脏对糖、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进行调节,维持血糖和血脂的稳定;胰腺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参与血糖的调节。

01口腔的组成口腔前庭、固有口腔、牙齿、舌等02口腔的功能咀嚼、吞咽、言语、感觉等03口腔内环境的维持唾液分泌、口腔pH值调节等口腔的结构与功能润滑口腔、帮助咀嚼和吞咽、消化淀粉类物质、清洁口腔等唾液的作用唾液的成分唾液的分泌调节水、有机物(粘蛋白、球蛋白等)、无机物(钠、钾、钙等)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030201唾液的作用与成分1 2 3粘膜层、粘膜下层、肌层和外膜层食管的组成输送食物至胃、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等食管的功能通过食管肌肉的蠕动将食物推向胃,同时食管下括约肌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

消化道免疫系统

消化道免疫系统

小结: 消化道免疫系统是粘膜特殊防御 系统中的一部分,是全身免疫系统网络 中的第一道防线,它可以激发机体对病 原体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从而维护和 调节胃肠道的生理功能。
参考文献:
儿童免疫学 免疫学 pediatric
2.免疫性防御 胃肠道免疫系统对病原体或抗原 分子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反应。 (1)肠道局部免疫反应 肠道局部免疫反应对维护其正常生理功能和抗致病因 子侵入有重要作用。 参与肠道局部细胞免疫有T细胞和NK细胞,在抗肠道 参与肠道局部细胞免疫有T细胞和NK细胞,在抗肠道 寄生虫感染和调节肠道体液免疫中有重要作用。辅助 性T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如IL—1、4、5可促进B 细胞分泌的可溶性细胞因子如IL— 可促进B 淋巴细胞成熟和分化。 参与肠道局部体液免疫的浆细胞主要为IgA型。 参与肠道局部体液免疫的浆细胞主要为IgA型。
三、肠道防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进入肠腔的病原微生物和抗原分子可渗入肠粘 膜表面,在肠道防御系统作用下降解、转化、 灭活或排出。
1.非免疫性防御 经酵解、蠕动、肠道粘膜屏障、粘液屏障、细胞间紧 密连接和肠道正常菌群等在消化道防御机制中起重要 作用。一些非特异性抗感染因子也在肠道粘膜中发挥 保护作用。
三、肠道防御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一、肠道相关淋巴组织
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ut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包括存在于肠道内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具有 tissue,GALT)包括存在于肠道内的淋巴细胞和其他具有 免疫活性的细胞,可分为两个部分: 1.器官粘膜相关淋巴组织(the organized mucosa器官粘膜相关淋巴组织(the mucosa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M 其组成包括肠系膜淋巴结、Peyer淋巴小结和M细胞。 肠系膜淋巴结可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 Peyer淋巴小结 肠系膜淋巴结可见于十二指肠和空肠, Peyer淋巴小结 几乎仅见于回肠。覆于Peyer小结上的M 几乎仅见于回肠。覆于Peyer小结上的M细胞能将肠内 抗原摄入后转运给T 抗原摄入后转运给T、B淋巴细胞,使其进一步转化为 效应细胞和浆细胞,发挥局部和全身性免疫作用。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消化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一、食管是连接口腔、咽腔和胃的通道。

其功能是把食物和唾液等运到胃内。

食管在起始部、与左主支气管交叉处和穿越横膈处有3个生理狭窄,是异物嵌顿和肿瘤好发部位,行食管插管时应注意这些狭窄;食管壁由黏膜、黏膜下层和肌层组成,无浆膜层,门静脉高压症时食管下段静脉曲张,破裂时可引起大出血。

二、胃胃分为贲门部、胃底、胃体和幽门部4个部分,上端与食管相接处为贲门,下端与十二指肠相接处为幽门。

通过胃蠕动和胃液分泌对食物进行机械性和化学性消化。

胃壁分为4层,即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为腹壁脏层)。

黏膜层含有丰富的腺体,有贲门腺、胃腺、幽门腺,由3种主要细胞组成。

(一)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

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成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提供该酶生物活动所需要的酸性环境,使蛋白质变性而易于水解;盐酸还可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

盐酸分泌过多会侵袭胃十二指肠黏膜,是消化性溃疡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内因子与食物中的维生素B12结合,使其被回肠末端黏膜吸收。

如内因子缺乏,则可引起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一)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在盐酸或已活化的胃蛋白酶作用下转变为具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参与蛋白质的消化。

(三)黏液细胞分泌碱性黏液,中和胃酸保护胃黏膜,防止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黏膜侵蚀。

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贮存食物,通过胃蠕动将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形成食糜,并促使胃内容物排入十二指肠。

胃完全排空一餐混合性食物一般需4~6小时。

三、小肠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十二指肠分为4段,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降部、横部、升部。

其中球部为消化性溃疡的好发部位。

胆总管与胰管汇合或分别开口于降部内后侧壁十二指肠乳头的顶部,胆汁和胰液由此进入十二指肠。

升部与空肠相连,构成十二指肠空肠曲而移行于空肠。

空肠与回肠之间无明显界限。

小肠主要功能是消化和吸收。

四、大肠分为盲肠及阑尾、结肠和直肠3部分。

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消化系统免疫学课件

消化系统免疫学课件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
位于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基底部之间 每5-6个肠上皮细胞间有1个 作用:限制感染性病原体和肿瘤细胞发生 系统性弥散,控制着系统细胞浸润到上皮 表面
上皮内淋巴细胞(IELs)
T细胞(90%)
主要为CD8+型 TCRT细胞 受IL-15驱动 可直接识别未经处理的蛋白抗原,且对小分子非
Peyer结是小肠粘膜下的淋巴集结 位于远端小肠,在回肠末端最为明显 其数目与年龄有关 无菌动物的PP一般很小(除非给予口服 抗原)
Peyer’s patch
Peyer’sPatch
滤泡区
中心区域--B细胞富含区
具有生发中心 内区则多数为sIgA+B细胞,少数sIgG+B细胞 滤泡外围区是sIgM+/sIgD+ B细胞
PP表面覆盖有滤泡相关上皮(follicleassociated epithelium,FAE)
普通柱状上皮细胞
少量杯状细胞 膜上皮细胞(M细胞)
FAE Dome
Peyer's patch
Peyer’sPatch
M细胞(微皱褶细胞,microfold cell;膜上皮细胞,membranous epithelium cell)
消 化 系 统 免 疫 学
胃肠道免疫 肝脏免疫
肠道屏障
免疫屏障 生物屏障 机械屏胞、杯状细 胞、潘氏细胞、未分化细胞和内分泌细胞 (APUD细胞);肠上皮细胞更新;紧密连 接蛋白 化学屏障:粘液;胰蛋白酶;杯状细胞分泌 的糖蛋白和糖脂;溶菌酶;胆盐和胆酸;小 肠三叶肽 生物屏障:以厌氧菌为主的肠道生理性细菌

覆盖于PP的表面 一种扁平的上皮细胞 厚度不及正常细胞厚度的1/10 微绒毛少而短,表面仅有较少的多 糖被膜,胞浆很少,缺乏溶菌酶, 含有较多线粒体和丰富的囊泡, 细胞 两侧胞膜十分接近,使其下面的淋 巴细胞十分接近肠腔

消化系统ppt课件

消化系统ppt课件
消化系统可以抵御外界有害物质 和细菌的侵袭,保护身体免受伤
害。
02
口腔与食道
口腔的构造与功能
口腔的构造
口腔由唇、齿、舌、腭等组成, 具有咀嚼、吸吮、吞咽、言语等 功能。
口腔的功能
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入口,具有感 知味觉、调节体温、参与呼吸等 功能。
食道的构造与功能
食道的构造
食道由肌肉和黏膜组成,具有蠕动和 腺体分泌功能。
肛管
肛管是连接直肠与外部的 管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保 护肠道免受外部伤害。
痔疮
痔疮是肛管周围的血管扩 张形成的肿块,常常引起 便血和疼痛。
大肠与肛门的常见疾病
01
02
03
04
便秘
便秘是指大便干燥或排便困难 ,可能与饮食、生活习惯有关 ,也可能与肠道疾病有关。
腹泻
腹泻是指大便过稀或次数过多 ,可能与肠道感染、炎症、过
保持稳定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肠 胃正常的消化和排毒。
避免熬夜
熬夜可能导致肠胃功能紊乱,应尽 量避免。
注意午休
适当的午休有助于肠胃消化和缓解 疲劳。
适当运动,促进肠胃蠕动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提高消化能力 。
避免久坐
长时间坐着可能导致肠胃蠕动减缓,应尽量避免 。
坚持锻炼
坚持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肠胃功能。
消化系统ppt课件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与食道 • 胃与小肠 • 大肠与肛门 • 消化系统疾病的症状与治疗 • 消化系统的保健与预防
01
消化系统概述
定义与功能
定义
消化系统是人体内一系列器官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功能是摄取、转运、消化和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以及排 除废物。

3消化系统免疫简介

3消化系统免疫简介

IgA在粘膜上皮细胞组织中的淋 巴细胞或浆细胞合成后便被上皮细 胞运输到粘膜表面,并与原籍菌群 混在一起,保护原籍菌群不受侵犯, 而对外籍菌群予以抑制。 IgA分子 落入肠腔便组成粪抗体,对外籍菌 和肠道原因菌(伤寒、痢疾及霍乱) 产生抑制作用。
无菌动物的IgA水平是极低的。
肠粘膜固有层浆细胞产生的IgA进入 肠腔而变成分泌型IgA,它能抑制细菌 复制,溶解细菌,封闭细菌附着到上皮 细胞的受体,从而阻止细菌通过完整的 肠壁。 SIgA被输送到肠腔,可抵抗小肠的蛋 白酶溶解作用,保护肠粘膜表面。SIgA 通过免疫排斥防止细菌、病毒、细菌毒 素和其它有害物质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
使用抗生素后免疫变化
1、 正常小鼠需要口服10万个活鼠伤寒杆菌才能被 杀死,而口服抗生素1周的小鼠仅仅10个活鼠伤寒杆 菌就被杀死。 2、使用抗生素1周的新生儿肠道内几乎无细菌生 长。而正常1周的新生儿,其每克粪便中的细菌数量 已经达到成人水平,单双歧杆菌数量每克粪便中就有 100亿~1000亿个。 3、口服抗生素1周——菌群失调—— 1)肠粘膜萎缩,免疫生发中心减少、甚至缺失。 2)吞噬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吞噬率显著降低。 3)淋巴结、脾脏、胸腺等免疫器官萎缩。 4)造血功能降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数量显 著减少。
入侵菌先是粘附于上皮细胞,通过胞吞作 用及其鞭毛运动渗透和进入上皮细胞,在细 胞内增殖、分泌毒素及溶细胞物质,最终 破坏之,并刺激肠管分泌,引起炎症。
SIgA抗体抑制细菌的粘附,提供保护, 并覆盖入侵菌,针对其表面的脂多糖,增强 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细菌的吞噬作用, 还中和其毒素。
如何维持和促进机体自身免疫功能,避免 细菌对粘膜细胞的粘附和溶解? 是药物,还 是科学的营养?
小肠、结肠内细菌常凭借其内毒素破坏粘 膜上皮细胞而产生腹泻。但是人体的防御机 制有非免疫性的胃酸和正常的肠道运动, 他们分别杀灭和驱除入侵菌,还有粘液糖 蛋白可非特异性地结合肠毒素,防止细 菌和肠细胞受体起相互反应,并干扰细 菌附着于肠粘膜增殖,三者的联合作用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课件
小肠液作用
促进食物消化和吸收,中和胃酸,保 护肠黏膜免受机械和化学损伤。
常见小肠疾病及预防措施
常见小肠疾病
包括急性肠炎、慢性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等。
预防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保持心情愉悦,避免精神压力过大;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定期进行体检和肠道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肠道疾 病。
生理学消化系统PPT 课件
目录
• 消化系统概述 • 口腔与食管的生理功能 • 胃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小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大肠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 肝脏与胆囊的生理功能与疾病防治
01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消化道
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 、大肠等,负责食物的摄取、运 输、消化和吸收。
免疫功能
制造免疫球蛋白、补体等免疫物质 ,发挥免疫防御作用。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约占胆汁总量的97%。
胆盐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卵磷脂
01
降低胆汁表面张力,防止胆汁中胆固醇析出。
胆固醇
02
参与脂肪代谢。
无机盐
03
维持胆汁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胆汁的成分及作用
1 2
促进脂肪的消化和吸收
小肠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结构特点
小肠壁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其中黏膜层有大量的绒毛和微 绒毛,增加了吸收面积。
功能特点
小肠是食物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具有分泌、运动和免疫等多种功能。
小肠液的成分及作用
小肠液成分
主要包括肠液、胆汁和胰液,其中肠 液含有多种消化酶,胆汁含有胆盐和 胆固醇,胰液含有多种消化酶和碳酸 氢盐。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组学技术:研究消化 系统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 能,有助于深入了解消化 系统的生理和病理机制。
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消 化系统中的蛋白质表达和 功能,有助于发现新的治
疗靶点和药物。
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消化 系统中的代谢物和代谢过 程,有助于揭示消化系统 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防措
施。
肠道微生物组技术:研究 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和功能, 有助于了解肠道健康与消
消化系统的调节
消化酶的分泌:消化系统通过分泌不同的消化酶来分解食物,促进消化。
胃酸的作用:胃酸能够激活胃蛋白酶,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同时还能杀灭食物中的细菌 和病毒。
蠕动运动:消化道的肌肉通过有规律的蠕动运动,将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促进食物 的消化和吸收。
激素调节:消化系统受到多种激素的调节,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这些激素能够调 节消化酶的分泌和消化道肌肉的运动。
人体消化系统的结 构和功能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目录
CONTENTS
01 消化系统的结构 02 消化系统的功能 03 消化系统的疾病 04 消化系统的保健
05 消化系统的研究进展
消化系统的结构
第一章
消化系统的组成
口腔:食物的起始,咀嚼 和初步消化
适合的运动方式:散步、慢跑、瑜伽等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等问题。
运动的注意事项:避免饭后立即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消化。适量运动,避免过度疲 劳。 运动的频率和时间:每周进行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的运动,可以有效保健消化系 统。
药物保健
消化酶类药物:补充消化酶,促进食物消化 益生菌类药物:调节肠道菌群,改善消化功能 胃肠动力药: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 抗炎药:减轻肠道炎症,缓解腹痛、腹泻等症状

消化系统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消化系统ppt课件可修改全文
8
2、粘膜下层 结构: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有比较大
的血管、淋巴管和粘膜下神经丛,又称梅 氏神经丛。食管与十二指肠部分,分别有 食管腺与十二指肠腺, 功能:有联系粘膜与肌层的作用。
9
3、肌层 ①组成:口腔、咽、食管上段和肛门为
骨骼肌; 其余均为平滑肌。 ②排列:内环行、外环行两层。两层之
空肠
回肠
左上腹(上2/5) 右下腹(下3/5)
较粗
较细
较厚
较薄
较红
淡红
高而密
低而疏
孤立
孤立、集合
1—2级
3—4级
56
肠腺(李氏隐窝) 属单管腺: 组成: 吸收细胞 杯状细胞 帕内特细胞 亲银细胞
57
吸收细胞 特点:矮柱
状细胞,顶 端具较短的 纹状缘。腺 上皮和肠柱 状上皮细胞 在腺体开口 处移行。
25
(二)、咽
咽的位置和形态 位于脊柱前方,
上方附于颅底, 下方在第6颈椎 下缘移行为食管。 咽属肌性管道。
26
分部 形态结构
交通
鼻咽 咽鼓管咽口 咽鼓 经鼻后孔 鼻腔 管 鼓室、咽鼓管 圆枕、咽隐窝
口咽 腭舌弓、腭咽弓、 经咽峡 口腔 腭扁桃体
喉咽 梨状隐窝
经喉口 喉腔、向 下通食管
27
88
胆小管
是两个相邻肝细胞之间细胞膜凹陷形成 的微细小管。胆小管在肝板内互相吻合 成网,肝细胞分泌的胆汁进入胆小管内。
当胆道阻塞时,发生阻塞性黄疸。
89
门管区
出入肝门的三个主要管道(门静脉、肝动脉和肝 管),外包结缔组织,总称肝门管。
90
门管区
91
3、肝的血液循环
门静脉和肝动脉入肝后,反复分支成为 小叶间静脉和小叶间动脉。门静脉带来 富有营养物质的血液输入肝内,供肝细 胞加工和贮存,是肝的功能血管。肝动 脉带来富有氧的血液,供肝组织的营养, 是肝的营养血管。两者的血液由小叶边 缘流入肝血窦汇膈,再由肝血窦流入中 央静脉,然后汇入小叶下静脉,经肝静 脉出肝注入下腔静脉进入体循环。

消化系统ppt课件

消化系统ppt课件
症状
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等,严重时可出现发热、脱水等症状。
肠道肿瘤
病因
长期慢性炎症刺激、遗传、饮食等因 素均可增加肠道肿瘤的风险。
症状
腹痛、腹部肿块、便血等,晚期可能 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症状。
肝病
病因
肝炎病毒、酒精、药物等因素均可引起肝病,如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症状
乏力、食欲不振、黄疸、肝区疼痛等,严重时可出现腹水、出血等症状。
总结词:克罗恩病
详细描述:克罗恩病是一种 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 ,通常表现为腹痛、腹泻、 体重下降等症状。该病可能 累及整个消化道,从口腔到 肛门,并可能导致肠道狭窄 和瘘管形成。
肠道肿瘤案例分析
01
总结词:结肠癌
02
详细描述:结肠癌是一种常 见的肠道肿瘤,通常由结肠 息肉恶变引起。患者可能出 现腹痛、便血、肠梗阻等症 状,严重时可导致恶病质和 死亡。
慢性胃炎
由长期饮食不规律、胃酸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表现为上腹不适 、食欲不振等症状。
胃溃疡
病因
胃酸和蛋白酶的消化是主要病因,长期饮食不规律、吸烟、 饮酒等不良习惯也会增加患病风险。
症状
上腹疼痛、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等,严重时可出现出血、穿 孔等症状。
肠道炎症
病因
感染、免疫异常、过敏等因素均可引起肠道炎症,如结肠炎、直肠炎等。
内营养、静脉营养等。
预防与保健பைடு நூலகம்
饮食调整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 ,减少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
入。
规律作息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作息 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避免对消化道造成 不良影响。
定期体检

消化系统的功能和消化过程

消化系统的功能和消化过程

重要性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对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新陈 代谢具有重要意义。消化系统通过分解食物,将其转 化为可被身体吸收和利用的小分子物质,为身体提供 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同时,消化系统还通过排泄 废物,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
常见疾病及危害
常见疾病
消化系统常见的疾病有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消化性溃疡、肝硬化、胰腺炎、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等。这些 疾病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感染、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
食管结构与功能
食管壁
由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组成,具有弹性和扩张性,以便
食物顺利通过。
食管蠕动
食管壁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形成的蠕 动波,可以将食物推送至胃中。
防止反流
食管下端的括约肌可以防止胃内容 物反流至食管,保护食管免受胃酸 侵蚀。
03
胃与小肠
胃结构与功能
胃壁结构
胃壁由粘膜、粘膜下层、肌层和浆膜 组成,具有分泌、吸收、蠕动和防御 等功能。
收,增强免疫力,防止有害菌的侵袭。
参与代谢过程
03
肠道菌群可以参与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胆固醇代谢、药物代
谢等。
直肠结构与功能
结构特点
直肠位于大肠的末端,与肛门相连。直肠壁内有丰富的血管和淋 巴组织。
排便功能
直肠的主要功能是储存粪便并控制排便。当粪便充满直肠时,会 刺激肠壁感受器,引发排便反射。
吸收功能
消化食物
食物进入胃后,胃酸和胃蛋白酶开始消化蛋白质 ,同时胃的蠕动将食物与胃酸充分混合。随后, 食物进入小肠,胰液、胆汁和小肠液中的消化酶 将食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
排泄废物
未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和水分进入大肠,经过肠道 菌群的发酵作用,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状乳头: 位于舌后两侧,含有
味蕾,成人已退化。 轮廓乳头:有10余个,位 于舌界沟前方。形体较大, 顶端平坦,乳头周围的粘 膜凹陷形成环沟,沟两 侧的上皮内有较多味蕾。
• 味蕾:主要分布于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暗 细胞、明细胞,基细胞,舌尖主要感受甜与
咸味物质,舌侧面主要感受酸味物质,舌背 和软腭部的主要感受苦味物质
• 1、肠黏膜 • 上皮、固有膜、黏膜肌层
•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小肠各段组织结构特征
十二指肠
空肠
回肠
环行皱襞 绒毛 杯状细胞 淋巴小节 黏膜下层
较低
最发达
叶状
圆锥状

逐渐增多
少而分散 分散
有十二指肠腺 无
最低 指状 最多 淋巴集结

• (三)小肠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P156) • 六、大肠 • 全长:1.5m。主要功能:吸收水分,把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
• 2)肝血窦、窦周隙和贮脂细胞
• 3)胆小管
• 2、门管区
• 在肝小叶之间可见小叶间动脉、小叶间静脉、小叶间胆管相 互伴行,这三条伴行的管道及其周围结缔组织合称为门管区
3、肝的血液循环
门V (机能血管) 小叶间V 肝A (营养血管) 小叶间A
肝血窦
中央V
下腔V
肝V 小叶下V
两个来源 一个去路
• 呼吸道、泌尿生殖道中存在的
• 具有共同的生化特性的一些内
• 分泌细胞。
• 八、胃肠相关淋巴组织与黏膜免疫

M细胞 抗体 SIgA

与抗原结合,清除异物
第四节 消化腺
一、唾液腺 小唾液腺—— 舌腺、唇腺、颊腺、腭腺 (粘液囊肿和涎腺肿瘤 的好发部位 )
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
(一)三对大唾液腺的位置 1、腮腺 开口与上颌第2磨牙 相对的颊黏膜表面 2、下颌下腺 开口于舌下阜 3、舌下腺 开口于舌系带两侧 黏膜表面
出体外。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
• 形态特点:结肠带、结肠袋、肠脂垂
• (一)大肠的分部 • 1、盲肠(6~8cm)和阑尾(7~9cm):
• 2、结肠
• 3、直肠(12~15cm) • 4、肛管
• (二)大肠的组织结构
• 七、消化管壁的内分泌细胞
• 与APUD系(P157 表)
• APUD:消化管壁、甲状腺、
因子抑制A、B分泌细
第五节 腹膜
腹膜—脏腹膜、壁腹膜
两层之间为腹膜腔
周围带 中间带 中央带
4、胆汁的排泄径路
肝细胞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左右肝管 肝总管
十二指肠
胆总管
胆囊管
胆囊
分泌胆汁 500~1000ml/d
(三)肝的功能
代谢功能
血糖 肝糖原 氨基酸 蛋白质
防御和解毒
氨 尿素
造血功能
胚胎期
• 三、胆囊和输胆管道 (一)胆囊:40~60ml
储存和浓缩胆汁
(二)输胆管道
四、胰 (一)胰的位置和形态:相当于1、2腰椎高度,80~110g
(二)胰的组织结构 1、外分泌部:复管泡状腺 1)腺泡:浆液性 2)导管:闰管 小叶内导管
小叶间导管
主导管
2、内分泌部—胰岛 1)A细胞:分泌高血糖素 2)B细胞:分泌胰岛素 3)D细胞:生长素释放抑制 4) PP细胞:分泌胰多肽
免疫学第四章消化 系统
(三)消化管壁的一般组织结构
黏膜 黏膜下层 肌层 外膜
一、口腔 (一)唇和颊 (二)腭
(三)舌
第三节
消化管
舌乳头类型:
丝状乳头: 数目最多,遍布舌
背各处。乳头呈圆锥形, 尖端略向咽部倾斜,浅 层上皮细胞角化脱落, 外现白色,称舌苔。 菌状乳头:
较少,多位于舌尖
与舌缘部,丝状乳头之 间。呈蘑菇状,上皮不 角化,含有味蕾。固有 层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幽门腺 颈黏液细胞 内分泌细胞
3)黏膜肌层
•分
主细胞
•泌
•细
•胞
颈黏液细胞

壁细胞

• 2、黏膜下层
• 3、肌层:内斜、中环

外纵
• 4、外膜
五、小肠 全长:5~7米,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 (一)小肠的分部 1、十二指肠:25~30cm 2、空肠(2/5)
和回肠(3/5)
(二)小肠的组织结构
•粘膜下层:有粘液性的食管腺。
•肌层:内环外纵,上1/3为骨骼 肌,下1/3 为平滑肌,中1/3兼具 两者。两端内环肌增厚形成上、 下括约肌。
•外膜:纤维膜。
四、胃 (一)胃的位置和形态
(二)胃的组织结构 1、胃黏膜 2、黏膜下层 3、肌层 4、外膜
1、胃黏膜 1)上皮 贲门腺 壁细胞 2)固有膜 胃底腺 主细胞
(四)牙
1、牙式: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右) Ⅱ Ⅰ O Ⅱ(左)
乳牙牙式:
ⅡⅠOⅡ
(右) 2 1 2 3 (左)
恒牙牙式:
2123
2、牙的构造
二、咽 (一)鼻烟 (二)口咽 (三)喉咽
三、食管 (一)食管的位置和形态
(二)食管的组织结构
•纵行皱襞。
•粘膜:未角化复扁上皮。固有 层上、下端可见少量粘液性腺 , 粘膜肌层为纵行平滑肌束。

少量黏液
粉酶

混合性腺泡,大多 为黏液性腺泡和混合 性腺泡,少数为浆液 性腺泡 无闰管和分泌管
以黏液为主
• 二、肝 • (一)肝的位置和形态 • 1500g
• (二)肝的组织结构 • 1、肝小叶(成人50~100万个)
• 1)肝细胞 • d:20~30μm
相邻肝细胞的接触面 肝细胞与胆小管接触面 肝细胞与肝血窦接触面
(二)大唾液腺的组织结构 腺泡——浆液性腺泡、黏液性腺泡、混合性腺泡 导管——闰管、分泌管、排泄管


三对大唾液腺的结构特 腺泡 • • • • 导管
全部为浆液性腺泡 混合性腺泡,大多为 浆液性,少数混合性 腺泡或黏液性腺泡
闰管长,有分泌管 闰管短,分泌管长
• 分泌物 含有唾液淀粉酶和 含有黏液和少量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