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合集下载

从原理图到实物,手把手教你制作一个逆变器

从原理图到实物,手把手教你制作一个逆变器

从原理图到实物,手把手教你制作一个逆变器这次我们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在之前我们发布过一些关于逆变器的文章都只是理论讲解很少去实践,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材料,但也很想为大家去检测一下电路的可行性,自己动手制作成功的那个心情是买多少成品都无法比拟的,我们这次制作的主题仍然是怎么简单怎么来,这个电路经过改善已经测试成功,文章也会把测试结果分享给大家。

逆变器原理图上图是我们的逆变器原理图,这次我们采用了功率较大的三极管2N3055,而电阻只用了两个,且最好电阻的功率选大一点,这样电路的输出功率也会相应地增加,上图中用的是1W的400欧姆电阻,如果没有1W的也没关系,现在用到的最多的是1/4W的电阻,只要选择四个电阻并联大约是400Ω就可以了。

上图是不太容易见到的两个元件,第一张图片是带轴头的变压器,这里使用的变压器功率是10W,功率较小几乎驱动不了什么负载,大家做出来之后可以用LED灯去测试。

很多朋友想知道工作原理,这其实就是一个震荡电路,就是把直流电变成交流电,然后通过变压器升压变成220V,然后在输出端接上用电器即可,不过就这几个元件做出来的逆变器,输出波形肯定没有电网标准,但驱动电灯泡是足够的。

这是款12V的电源,输出功率可以达到65W,如果大家家里有更大功率的太阳能板或电源的话,可以直接使用,不过要注意电压需是12V,找到这些元件之后就可以连接电路了。

逆变器实际连接上图是实际连接电路图,大家可以看到电阻是用四个1/4W的电阻并联组成的,但是由于这款变压器的功率较低,这四个元件并联也属于大材小用,照着原理图把元件进行电气连接,最后检查无误后即可通电,但一定要注意,输出端电压已经超过人的安全电压,操作时要做好安全措施。

测试电路可行性在这里小编用万用表演示测试,是由于没有合适的用电器,且变压器的功率较低驱动不了大功率电器,所以用万用表代替用电器,测试输出电压。

正弦波逆变器设计说明

正弦波逆变器设计说明

正弦波逆变器逆变主电路介绍主电路及其仿真波形图1主电路的仿真原理图图1.1是输出电压的波形和输出电感电流的波形。

上部分为输出电压波形,下面为电感电流波形。

图1.1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感电流的波形图1.2为通过三角载波与正弦基波比较输出的驱动信号,从上到下分别为S1、S3、S2、S4的驱动信号,从图中可以看出和理论分析的HPWM调制方式的开关管的工作波形向一致。

图1.2 开关管波形从图1.3的放大的图形可以看出,四个开关管工作在正半周期,S1和S3工作在互补的调制状态,S4工作在常导通状态,S2截止;在负半周期,S2和S4工作在互补的调制状态,S3工作在常导通状态,S1截止。

图1.3放大的开关管波形图1.4为主电路工作模态的仿真波形,图中从上到下分别为C3的电压波形、C1的电压波形、S3开关管的驱动波形,S1的驱动波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S1关断的瞬间,辅助电容的电压开始上升,完成充电过程,同时S3上的辅助电容完成放电过程,S3开通。

图1.4工作模态仿真波形图1.5为开关管的驱动电压波形和电感电流波形图,图中从上到下分别为电感电流波形、S3驱动波形、S1驱动波形。

从图中可以看出当S1关断瞬间到S3开通的瞬间,电感电流为一恒值,S3开通后,电感电流不断下降到S3关断时的最小值,然后到S1开通之前仍然为一恒值,直到S1开通,重复以上过程。

根据以上结论可以看出仿真分析状态和前面的理论分析完全符合。

图1.5开关管的驱动电压波形和电感电流波形2 滤波环节参数设计与仿真分析2.1 输出滤波电感和电容的选取对逆变电源而言,由于逆变电路输出电压波形谐波含量较高,为获得良好的正弦波形,必须设计良好的LC 滤波器来消除开关频率附近的高次谐波。

滤波电容C f 是滤除高次谐波,保证输出电压的THD 满足要求。

C f 越大,则THD小,但是C f 不断的增大,意味着无功电流也随之增加,从而增加了逆变电源的电容容量,同时会导致逆变电源系统体积重量增加,同时电容太大,充放电时间也延长,对输出波形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正弦波逆变器工作原理

正弦波逆变器工作原理

正弦波逆变器工作原理
正弦波逆变器是一种用于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设备。

它的工作原理是将直流电输入到逆变器中,经过一系列的电子元件和控制电路进行处理,最终输出一个与通常的家庭电源相同的交流正弦波。

具体来说,正弦波逆变器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激励信号生成:通过控制电路产生一个基准波形,通常为方波信号。

2. PWM调制: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将生成的方波
信号与一个矩形波进行比较,通过改变方波的占空比,产生一个与矩形波频率相同但波形接近正弦波的PWM信号。

3. 滤波:通过一个LC滤波电路,将PWM信号中的高频噪声
滤除,得到一个近似正弦波的电压波形。

4. 输出级:通过放大电路将滤波后的信号增强,以达到所需的输出功率。

通过以上几个步骤,正弦波逆变器能够将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输出一个接近正弦波的电压波形。

这样的输出波形对于很多需要交流电源供电的设备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可以提供稳定、高质量的电能,不会对设备产生干扰或损坏。

正弦波逆变器驱动芯片介绍

正弦波逆变器驱动芯片介绍

光伏逆变器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息,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

为此,我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有如下特点: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 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老寿包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一、电路原理: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

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 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

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

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

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 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献给象我一样的逆变器初学者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息,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

为此,我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有如下特点: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老寿包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一、电路原理: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板。

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驱动板”;“DC-DC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

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

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

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正弦波逆变器原理图

正弦波逆变器原理图

正弦波逆变器原理图
以下是一份正弦波逆变器的原理图:
- 输入电源(DC):这是一个直流电源,通常是一个电池或直流电源。

- 开关:这是一个用来控制电流流动方向的开关,比如MOSFET或IGBT。

- 电感:这是用来储存电能的元件,通过控制开关的开关时间
和频率来产生正弦波形。

- 输出变压器:这是用来将输入电压转换为输出电压的设备,
通过将输入直流电压转化为交流电压。

- 输出电路:这是用来接驳逆变器的输出电流负载,比如电灯、电机等。

- 控制电路:这是用来控制开关的开关时间和频率的电路,一
般通过反馈机制来保持输出电压稳定。

- 滤波电路:这是用来滤除高频噪声的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
的纯正弦波形。

- 保护电路:这是用来保护逆变器的电路,比如过流保护、过
压保护、短路保护等。

全硬件纯正弦逆变器制作教程

全硬件纯正弦逆变器制作教程

全硬件纯正弦逆变器制作教程作者:科创论坛尤小翠注:此文章参考了部分电源网老寿老师和老矿石老师的研究成果做一个纯正弦逆变器,这个想法9个月之前就有了.做个逆变器,高频的,效率高,体积小.前级肯定用SG3525或者TL494做的推挽升压,这没啥选择,关键是后级,它决定输出波形是方波还是正弦波.输出正弦波的后级需要SPWM技术,肯定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使用单片机.的确,使用单片机的好处不少:SPWM波精度高,输出正弦波波形好,稳压精度高,方便加入电压指示功能等,单片机确实非常适合工业量产.但是对于咱们玩家,可不是这样了.单片机不是人人可以掌握的,即便掌握,像我这种只会做电子钟红外遥控之类的初级玩家也很难写出好的SPWM程序.因此,我考虑了全硬件方案.一、高频前级(原理分析)在HIFI界,有一句话说前级出声后级出力,同样在逆变界,有前级出功率后级出波形之说。

一个好的前级是多么的重要,是确保足够功率输出的保证。

这就是前级电路图啦~电路采用了光藕隔离反馈,工作在准闭环模式.轻载或者空载时,由于变压器漏感,输出可能超压,容易穿后级和电容.此时占空比减小输出降低,实测在空载时占空比很小很小,这大概是空载电流小的原因吧(空载电流神一般的~60mA~).当负载变大后,电路逐渐进入开环模式,以确保足够的电压和功率输出.注:本图根据老矿石的作品修改二、全硬件纯正弦后级(原理分析)老寿老师很久之前就弄过全硬件了,他的方案有SG3525和lm393两种,前者简单,但是最大占空比低(母线电压利用率低),后者最大占空比理论上可以弄到100% (实际也很高)但是电路有点复杂,而且需要双电源供电。

我把它们融合了一下,得到了自己的电路。

这是后级的框图本电路优点:1.电路极简单,可能为世界上最简单的分立SPWM电路2.单电源宽电压供电(10V-30V)3.输出最大占空比高,仿真时最大占空比已经接近100%.这将导致母线电压利用率高,母线电压340V就足够产生230V的工频正弦交流电.4.隔离输出,受外围电路干扰少本电路没有使用稳压反馈,故稳压功能全靠前级完成.前级一般由SG3525或者TL494组成,稳压功能不用可惜了.看本图,由于使用了虚拟双电源,因此单电源供电即可,省略一个辅助电源变压器.再看驱动板电路图(红圈里的内容是修改过的部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如图,LM7809将电池电压降为稳定的9V,这使得电路可以在宽电源(10V-30V)情况下工作,左上角红圈里的2N5551和2N5401等元件组成了虚拟双电源,将正9V变成正负4.5V的双电源.NE555及周边元件组成频率约为20KHz的高线形度三角波振荡器,如图,在NE555的2和6脚可以得到在3V和6V之间运动的三角波.IC1为LM324,IC1A及周边元件组成50Hz工频正弦振荡器,产生幅度4.5V的正弦波(对于产生的虚地),圈一电位器将这个正弦波幅度分压到3.5V.IC1B和IC1C及周边元件组成精密整流电路,将正弦波变成3V幅值的馒头波.这个馒头波要去和NE555的三角波比较,三角波和馒头波的幅值虽然向同,都是3V,但是这个馒头波的最低电位比三角波的高1.5V.因此,IC1D 及周边元件组成减法电路,将馒头波整体下调 1.5V,这样三角波和馒头波就可以比较了.LM393B进行比较工作,产生同相位的SPWM波,此波与LM393A组成的正弦波-方波转换器输出的同步方波送入CD4081等组成的编码电路进行编码,产生最终驱动功率管的SPWM 信号.两个20K电阻和47P电容用于产生死区于高频臂.SPWM1和SPWM2用于驱动高频臂,50HZ1和50HZ2用于驱动工频臂。

自制简易逆变器电路图

自制简易逆变器电路图

自制简易逆变器电路图家用逆变电路,电路简洁、成本低、易维护、效率高,稍有动手能力的人都能制作。

它虽然不具备市售优质家用逆变器高档复杂的开关电源集成线路,场效应功率放大,但功效并不逊色。

此机为准正弦波输出,空载电流小于450mA,负载能力300W以上,效率达85%以上。

笔者使用一年多,没见出现过任何问题,电路如附图所示。

工作原理:接通12V电源后,由V1,V2、R1-R4、C1、C2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得电起振,V1、V2的集电极轮流输出接近50Hz的正极性方波.经过C3和R5、C4和R6组成的积分电路积分整形为准正弦波,再经V3、V4倒相放大后分别激励V5、V6,使末级功率管V7、V8轮流导通和截止,它们的集电极电流流经变压器初级绕组L1、L2在变压器的高压侧感应出约50Hz的准正弦波高压输出。

1、元件选择:本机的大多数元件都能从废旧电路板中拆下来。

V5、V6用D880或C2073。

V7、V8分别用三只3DD207并联而成,其参数为200V/5A/50W,也可用3DDl5D替代。

可调电阻RP可从旧彩电尾板上拆用。

其余电阻电容无特殊要求。

线圈Ll、L2为中1.62mm的漆包线,各绕50匝。

L3、L4、L5都用Φ0.53mm的漆包线,匝数分别为12、12,945。

功率管配上尽可能大的散热片就行了,本机配的是宽150cm的散热片。

变压器铁芯选用有效横截面积20cm2以上的,可以用足够大的废旧电瓶充电器的铁芯或功放机上的环形电源变压器铁芯,笔者选用的是环形变压器铁芯。

2、作与调试:将功率管全部装上散热片后,将其余元件全部用搭棚焊的方法焊接在功率管上,无需制作电路板。

由于V1,V2及组成振荡电路的元件会因特性差异而造成V1、V2集电极输出的振荡信号幅值不一致,造成空耗过大,所以用可调电阻RP来调振荡电路的平衡。

由VD、R7组成的稳压电路是保证振荡电路稳定工作的必备件,可解决由于电瓶电压下降而引起振荡电路失衡问题。

正弦波逆变器.doc

正弦波逆变器.doc

目录第1章概述 (2)第2章正弦波逆变器技术要求和主电路 (4)2.1总体框架图 (4)2.2逆变电源的设计要求和目标 (5)2.3主电路形式选择 (5)2.3.1有工频变压器的逆变电源 (5)2.3.2无工频变压器的逆变电源 (6)第3章正弦波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7)3.1有工频变压器的逆变电源主电路设计 (7)3.1.1电路形式 (7)3.1.2 参数设计 (8)3.2 无工频变压器的逆变器主电路设计 (9)3.2.1电路形式 (9)3.2.2 参数设计 (11)第4章正弦波逆变器输出变频调制方式 (12)4.1 SPWM正弦脉宽调制方式 (12)4.1.1单极性调制方式 (13)4.1.2双极性调制方式 (13)4.1.3单极性倍频调制方式 (13)第5章正弦波逆变器控制电路 (14)5.1总控制电路 (14)5.2 控制局部电路 (18)5.2.1放大电路设计 (18)第6章总结与心得 (19)第1章概述电力系统变电站和调度所的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管理设备有的是单相交流供电的,其中有一部分是不能长时间停电的。

普通UPS设备因受内置蓄电池容量的限制,供电时间比较有限,而直流操作电源所带的蓄电池容量一般都比较大,所以需要一套逆变电源将直流电逆变成单相交流电。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正弦波输出变压变频电源已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与此同时对变压变频电源的输出电压波形质量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对逆变器输出波形质量的要求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稳态精度高;二是动态性能好。

因此,研究开发既简单又具有优良动、静态性能的逆变器控制策略,已成为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逆变器,是指整流器的逆向变换装置,其作用是通过半导体功率开关器件(例如SCR,GTO,GTR,IGBT和功率MOSFET模块等)的开通和关断作用,把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因此是一种电能变换装置。

由于多数负载要求逆变器输出正弦波,因而正弦波逆变器用途最广泛。

独家揭秘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

独家揭秘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

独家揭秘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独家揭秘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今天带给大家的是一款500W的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

趁着这段时间有空,就制作了这个小功率500W的机器,和大家一起分享。

<电源网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之前做上千W的机器,在制作过程当中会碰到许多问题,稍不留神,就是响声震天。

不太适合初学者,或者是没有相关仪器仪表的兄弟去DIY,这次我重新做了一版,力争做到最简单,最实用,体积最小,带负载能力突出等特点。

下面是整个机器的照片,为了能够简单省事,我采用了主板和控制板分开的办法来做,这样的好处就是所有的控制功能集中在小板子上处理,大板子负载功率变换和传输,大大降低干扰的发生,提高稳定性。

高清多图H桥MOSFET局部。

AC滤波电感局部前级升压MOSFET高压整流二极管侧面侧面这款控制板如下图所示,板上的元件非常多,所以用了双面PCB来做前级升压也包含在这个板上,采用的是TL494加图腾柱升压;后级SPWM芯片还是采用TDS2285芯片,附带CD4069+CD4081输出给TLP250光耦,驱动H桥。

供电采用自举供电驱动。

整个板上只要提供+12V电源即可完成所有功能。

为了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加入了各种保护功能:过压保护、欠压保护、过热保护、短路保护、过流保护等。

该机器的PCB文件及SCH电路文件如下:500W帖子.SCH500W主板--PCB文件,protel DXP格式。

下面对机器上关键的元器件的说明:1变压器:众所周知,变压器是一切开关电源里最复杂的东西,我到目前为止,对磁性元件的理解还是半桶水,不过没有关系,这次采用的变压器并不复杂,用的是经典的推挽电路,我用的是EE4220变压器,用的铜带绕的,初级是2+2T,次级是64T,分了3次绕。

第一次:用一根0.75的线绕上32T,均匀的分布在骨架里。

第二次:我用2条0.3*25mm的紫铜带2条叠加绕了2+2。

第三次:就是将初级剩下的32T绕完。

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

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

5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正弦波逆变器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适用于一些需要交流电能供应的场合,比如太阳能发电系统、风能发电系统等。

下面是一个制作500W正弦波逆变器的过程。

1.设计逆变器电路:首先,需要设计逆变器的电路图。

500W正弦波逆变器通常由多级逆变电路组成,其中每个级别包含一个开关和一个滤波电路。

可以选择采用全桥逆变电路,它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逆变器电路。

2.准备器件和材料:根据设计的电路图,准备逆变器所需的各种器件和材料。

典型的逆变器器件包括开关管、滤波电容、滤波电感、电阻、电感等。

此外,还需要一块适当的电路板作为逆变器的基板。

3.制作逆变器电路板:根据逆变器的电路图将所有元器件逐一焊接到电路板上。

注意保持良好的焊接质量,避免电路短路或焊点松脱等问题。

同时,还需要在电路板上进行必要的布线工作,确保信号和功率传输的良好连接。

4.安装和连接逆变器元件:将电路板安装到逆变器的外壳内,并连接各个元件。

确保所有元件连接正确,且牢固可靠。

定位开关、指示灯等功能件的位置并固定。

5.连接直流电源:将待逆变的直流电源连接到逆变器的输入端。

通常需要使用适当的直流保险丝来保护逆变器免受电源电压过高或电流过大的损害。

6.输出端接负载:将逆变器的输出端连接到需要供电的负载上。

确保逆变器的输出线路与负载之间无短路或接触不良。

7.进行调试和测试:将逆变器通电,进行初步的调试和测试。

通过调整控制参数和观察波形,判断逆变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8.优化和改进:根据测试结果,对逆变器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改进,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可靠性。

例如,可以调整滤波电路的参数,改进波形质量。

9.完善逆变器功能:根据实际需求,可以添加额外的功能和控制电路。

例如,可以加入过载保护、温度保护、过压保护等功能电路,提高逆变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10.进行批量生产:在验证逆变器的可靠性和性能后,可以进行批量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以上就是制作500W正弦波逆变器的大致过程,当然,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因为 BT 电压会在 10-15V 之间变化,为了可靠驱动 H 桥,光藕 250 的图腾输出级工作电 压一定要在 12-15 之间,不能低于 12V,否则可能使 H 桥功率 管触发失败。所以,这里用 了一个 MC34063(U9),把 BT 电压升至 15V(该升压电路由钟工提供),实验证明,这方式十分 有效。
1.功率主板:
功率主板的安装,因为都是一些大器件,所以安装是比较方便的。
大功率管的安装:先把大功率管的脚弯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子,然后把管子金属面朝上, 将管脚插入焊接孔,在功率管的金属面上涂一点导热硅脂,再覆盖一层矽胶片做绝缘。再把 散热器盖上,从 PCB 下面升上来一个 M3 的螺丝,拧在散热器,并拧紧,这样,散热器就紧 紧压在大功率管上了,再在反面把管脚焊好。这种装法,主要是更换功率管比较方便。
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主变压器
主变压器是制作逆变器成功与否的关健,本机主变用的磁芯为 EE55,材质 PC40,我在 杭州电子市场买到了一种质量很好的骨架,立式的,脚位 11 加 11, 脚粗 1.2MM。绕制数据: 初级 2T 加 2T,用 10 根 0.93 的线。初级导线总面积为 6.8 平方 MM,次级为 0.93 线一根, 绕 60T。
2. SPWM 驱动板
和我的 1KW 机器一样,SPWM 的核心部分采用了张工的 TDS2285 单片机芯片。关于该芯 片的详细介绍,可以看我以前的贴子:/topic/563779,这里不详 说了。U3,U4 组成时序和死区电路,末级输出用了 4 个 250 光藕,H 桥的二个上管用了自举 式供电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电路,可以不用隔离电源。
600W 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献给像我一样的逆变器初学者
(来自:萧山老寿)

600W双管正激变换器中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案

600W双管正激变换器中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案

600W双管正激变换器中高频变压器的设计方案高频变压器是600W双管正激变换器中的核心组件,其设计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变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个设计高频变压器的一般步骤以及一些重要的设计考虑因素。

1.确定输入输出参数:设计高频变压器的第一步是确定输入输出参数,包括输入电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这些参数将直接决定变压器的设计规格和尺寸。

2.确定磁芯材料:选择适当的磁芯材料对于高频变压器的设计非常重要。

常用的磁芯材料有Ui、U、E、N、Mn、FeSi、FeCo和NiZn等。

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工作频率选择磁芯材料,并考虑磁芯的损耗、饱和磁感应强度和剩磁等因素。

3.计算变压器的参数:根据输入输出参数,计算变压器的参数,包括匝数比、磁感应强度和磁路饱和电流等。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一系列公式和计算方法得到,也可以通过电磁仿真软件进行模拟计算。

4.设计主线圈和辅线圈:根据计算结果设计主线圈和辅线圈。

主线圈是连接输入和输出的线圈,而辅助线圈主要用于调节输出电压和电流的稳定性。

线圈的匝数和绕组方式需要根据变压器的参数和使用场景来确定。

5.选择绝缘材料和绕组方式:绝缘材料的选择对于变压器的工作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常见的绝缘材料有聚酯薄膜、纸板、气缸绝缘和涂漆。

在选定绝缘材料后,需要选择合适的绕组方式,包括层式绕组和环式绕组等。

6.优化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优化,以提高变压器的性能和效率。

可以通过调整线圈的结构、优化磁芯的形状以及选择适当的电路连接方式来实现优化设计。

7.进行样品测试:完成设计后,制作样品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输入输出电压波形、效率、温升和电气性能等。

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达到设计要求。

8.制造和组装:根据最终确定的设计方案,进行变压器的制造和组装。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造过程中保证绕组的质量和精度,并进行适当的绝缘处理。

总结:设计高频变压器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输入输出参数、磁芯材料、线圈设计、绕组方式、绝缘材料等。

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及制作过程

正弦波逆变器电路图及制作过程

10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过程详解作者:老寿电路图献上!!这个机器,输入电压是直流是12V,也可以是24V,12V时我的目标是800W,力争1000W,整体结构是学习了钟工的3000W机器.具体电路图请参考:1000W正弦波逆变器(直流12V转交流220V)电路图也是下面一个大散热板,上面是一块和散热板一样大小的功率主板,长228MM,宽140MM。

升压部分的4个功率管,H桥的4个功率管及4个TO220封装的快速二极管直接拧在散热板;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和SPWM的驱动板直插在功率主板上。

:因为电流较大,所以用了三对6平方的软线直接焊在功率板上如上图:在板子上预留了一个储能电感的位置,一般情况用准开环,不装储能电感,就直接搭通,如果要用闭环稳压,就可以在这个位置装一个EC35的电感上图红色的东西,是一个0.6W的取样变压器,如果用差分取样,这个位置可以装二个200K 的降压电阻,取样变压器的左边,一个小变压器样子的是预留的电流互感器的位置,这次因为不用电流反馈,所以没有装互感器,PCB下面直接搭通。

上面是SPWM驱动板的接口,4个圆孔下面是装H桥的4个大功率管,那个白色的东西是0.1R电流取样电阻。

二个直径40的铁硅铝磁绕的滤波电感,是用1.18的线每个绕90圈,电感量约1MH,磁环初始导磁率为90。

上图是DC-DC升压电路的驱动板,用的是KA3525。

这次共装了二板这样的板,一块频率是27K,用于普通变压器驱动,还有一块是16K,想试试非晶磁环做变压器效果。

H桥部分的大功率管,我有二种选择,一种是常用的IRFP460,还有一种是IGBT管40N60,显然这二种管子不是同一个档次的,40N60要贵得多,但我的感觉,40N60的确要可靠得多,贵是有贵的道理,但压降可能要稍大一点。

这是TO220封装的快恢复二极管,15A 1200V,也是张工提供的,价格不贵。

我觉得它安装在散热板上,散热效果肯定比普通塑封管要强。

正弦波逆变器设计方案

正弦波逆变器设计方案

正弦波逆变器设计方案一、引言正弦波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的电力转换设备,在各类电力应用领域广泛应用。

在许多应用中,需要高质量的交流电源,如电子设备、家用电器、医疗设备等。

本文将讨论正弦波逆变器的设计方案,以提供稳定、高质量的交流电。

二、基本原理正弦波逆变器的基本原理是将直流电通过逆变器电路转换为交流电。

其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直流输入电源、逆变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

直流输入电源提供逆变器的输入电压,逆变电路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通过输出滤波电路来滤波输出波形。

三、逆变电路设计1. 调制技术选择逆变电路的调制技术决定了输出波形的质量。

常见的调制技术有PWM(脉宽调制)和SPWM(正弦波调制)。

在正弦波逆变器中,选择SPWM调制技术可以获得更接近纯正弦波的输出。

2. 逆变器拓扑选择常见的逆变器拓扑有单相桥式逆变器、三相桥式逆变器等。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逆变器拓扑,单相桥式逆变器适用于单相负载,而三相桥式逆变器适用于三相负载。

3. 电路元件选择逆变电路中的元件选择直接影响到逆变器的性能。

选择合适的功率晶体管、电容器和电感器可以提高逆变器的功率输出和效率。

四、输出滤波电路设计输出滤波电路用于滤除逆变电路产生的谐波成分,生成纯正弦波的交流电。

常用的输出滤波电路包括LC滤波电路和LCL滤波电路。

LC滤波电路结构简单,但不能有效滤除高频成分;而LCL滤波电路在滤除谐波的同时,还能提供较好的带宽特性。

五、保护措施设计正弦波逆变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具备安全可靠的特性。

常见的保护措施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温度保护等。

通过合理设计电路,设置过压、过流和温度保护装置,可以有效保护逆变器及其外部负载。

六、控制电路设计正弦波逆变器的控制电路主要包括运算放大器、比较器和PWM 控制电路等。

通过运算放大器进行误差放大和控制信号处理,再经过比较器和PWM控制电路产生PWM信号,并控制逆变电路,从而实现对逆变器输出波形的控制。

七、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在设计完成后,进行实验验证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正弦波逆变器是一种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电子器件,广泛应用于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系统中,以及家庭、商业和工业电力系统中。

本文将详细介绍制作一款600W正弦波逆变器的过程。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器件:1.600W逆变器板:这是一个预先设计好的逆变器电路板,其中包含了所有必要的电路元件,如变压器、晶体管、电容器等。

2.直流电源:逆变器需要一个直流电源来供电,我们可以选择一个适当的直流电源模块,如12V/24V的电池。

3.散热器:逆变器在工作时会产生一定的热量,为了保证逆变器的稳定工作,需要一个散热器来散热。

4.连接线:用于连接逆变器板和直流电源、交流负载等。

制作步骤如下:第1步:将逆变器板安装在适当的散热器上。

逆变器板上的晶体管等元件在工作时会发热,需要一个散热器来散热,以保证逆变器的稳定工作。

第2步:将逆变器板与直流电源连接。

根据逆变器板的设计要求,将逆变器板的输入端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

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正确性。

第3步:连接交流负载。

将逆变器板的输出端与所需的交流负载(如电器设备、灯具等)连接。

同样要确保连接的稳固性和正确性。

第4步:接通电源。

将直流电源连接好后,打开直流电源开关,给逆变器板供电。

第5步:测试逆变器的输出波形。

使用示波器或多用途电表等仪器,测量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波形是否为正弦波。

正弦波是一种非常稳定和纯净的波形,对于一些敏感的设备来说,正弦波的质量至关重要。

第6步: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

根据需要,通过调节逆变器板上的电位器,可以调节逆变器的输出电压和频率,以满足所需的电器设备的工作要求。

第7步:对逆变器进行稳定性测试。

将逆变器运行一段时间,观察其工作稳定性和散热情况。

如果逆变器在工作过程中发热较多或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关闭电源并检查问题。

以上就是制作一个600W正弦波逆变器的详细步骤。

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要谨慎操作,确保安全,同时遵循电路设计和产品说明书中的要求。

大功率纯正弦波逆变器专用 IGBT或者MOS原理图

大功率纯正弦波逆变器专用 IGBT或者MOS原理图
R1 R2 220k 220k
CT1 电流互感器
恒功率调节 板上VR2调节电流输出
IGBT1
C1
C1 2.2uF
E2
C2/E1
E1 680μF
HGBT2
C1
C2 E2 2.2uF
C2/E1
F1
E2 保险丝 680μF
直流输入正极 直流输入负极
测试时确保断开负载 测试时F1保险丝建议使用一个220V100来W灯泡串联作为保护!
Nte: File:
2016/3/10
Sheet of
C:\Program Files\..\大功率驱动板接线图.ScDhrDaowcn By:
1
2
3
4
5
6
7
8
驱动线应使用绞线的方式连接并且不要超过10CM
1 2 3 G2 E2
风扇控制 低电平关断 备用2 备用1 B
GND
G2
E2
G1 E1
G1
E1
C1,C2 为IGBT吸收电容一定要靠近IGBT螺丝头口处! B
E1,E2 为IGBT输入滤波电解电容容尽量靠近IGBT螺丝头口!
电压互感器 T1
板上VR1调节电压输出
在确保没有接错线的情况下, 如果串联的灯泡开机就亮说明模块或者输出有短路现象,
接到220V输出 接到220V输出
世纪逆变: QQ:453046836
C
L1
L2
C
TEL:15825241006
输出滤波电感
输出滤波电感
C3
2.2uF
C4 2.2uF
交流220V输出
交流220V输出
D
D
Title
Size

600W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情(图解)

600W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情(图解)

600W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情(图解)此板有一部分是老寿师傅的版本,还有一部分是我自己画的做了改动。

电路板尺寸:223x159(mm)此板具有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欠压提醒、过温保护(75度)、温控风扇(45度)等功能。

今天去做板了,4片100元。

这个是SPWM驱动板PCB图SPWM驱动板以下是配件:这个是主变,EE55-21的磁芯。

刚绕好的电感,磁环型号:A60399 采用直径40的铁硅铝磁环,用1.24的线绕制。

电感量0.8mH。

#p#散热风扇#e#这个是散热风扇,尺寸:60X60X10(mm)这个是散热器,规格:高62mm、宽100mm、厚18mm,还有一种规格是:高62mm、宽150mm、厚18mm这个是温控开关,型号:JUC-31F 45度常开和75度常闭这个是装在散热器上的快速整流二极管,二极管型号:RHRP1560由于最近比较忙,总是停一会做一会,所以进度落下了。

以下是做好的电路板。

这个是刚装好元器件的一块板,由于上次钟工送管那段时间比较忙很少到电源网来,所以错过了。

前级用的功率管是IRFP2907Z两个,后级用的是IRFP460总共6个。

主变我绕了两个,一个是EE55的,还有一个是EE42。

准备两个都试一下,看看EE42能不能输出600W。

#p#前级加电调试#e#今天对前级加电调试,调试比较顺利。

直流母线电压374V,输入电压12.3V,空载电流190mA。

以下是测试图片。

在测试过程中想用示波器看看直流母线对地是否有杂波,不小心示波器表笔和地短路了,啪的一声下了我一跳,赶紧断电检查前级MOSFET管,竟然还是好的。

后来检查发现直流母线有一段覆铜皮给烧断了,真厉害。

呵呵。

直流母线输出电压374V,输入电压12.3V时,空载电流190mA。

这是占空比调到最小时空载情况下前级M0SFET管G极的驱动波形。

(此时占空比0.34%)我还是很满意的。

今天我对前级进行了加载试验,将母线电压修正为357V,由于没有12V电池,所以找了一个12V、5A的开关电源试了一下,带的负载是一个20W的灯泡。

逆变器自己制作过程大全

逆变器自己制作过程大全

通用纯正弦波逆变器制作概述本逆变器的PCB设计成12V、24V、36V、48V这几种输入电压通用。

制作样机是12V输入,输出功率达到1000W功率时,可以连续长时间工作。

该逆变器可应用于光伏等新能源,也可应用于车载供电,作为野外应急电源,还可以作为家用,即停电时使用蓄电池给家用电器供电。

使用方便,并且本逆变器空载小,效率高,节能环保。

设计目标1、PCB板对12V、24V、36V、48V低压直流输入通用;2、制作样机在12V输入时可长时间带载1000W;3、12V输入时最高效率大于90%;4、短路保护灵敏,可长时间短路输出而不损坏机器。

逆变器主要分为设计、制作、调试、总结四部分。

下面一部分一部分的展现。

第一部分设计1.1 前级DC-DC驱动原理图DC-DC驱动芯片使用SG3525,关于该芯片的具体情况就不多介绍了。

其外围电路按照pdf里面的典型应用搭起来就OK。

震荡元件Rt=15k,Ct=222时,震荡频率在21.5KHz左右。

用20KHz左右的频率较好,开关损耗小,整流管的压力也小些,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不过频率低,不利于器件的小型化,高压直流纹波稍大些。

电池欠压保护,过压保护以及过流保护在DC-DC驱动上实现。

用比较器搭成自锁电路,比较器输出作用于SG3525的shut_down引脚即可。

保护电路均是比较器搭建的常规电路。

DC-DC驱动部分使用了准闭环,轻载时,准闭环将高压直流限制在380V左右,一旦负载加重前级立即进入开环模式,以最高效率运行。

并且使用了光耦隔离,前级输入和输出在电气上是隔离开的,这样设计也是为了安全。

如图1.1所示,是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1.1 DC-DC驱动电路原理图1.2 前级DC-DC功率主板原理图DC-DC功率主板采用的是常规推挽电路,8只功率开关管,每只管子有单独的栅极驱动电阻,分别用图腾驱动这8只功率管。

变压器次级高压绕组经整流滤波后得到直流高压。

辅助绕组经整流滤波稳压之后给后级SPWM驱动板以及反馈用的光耦提供电压供电。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

自制逆变器电路及工作原理逆变器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的电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无论是工业生产,还是家庭用电都需要通过逆变器电路来实现高效能的转换,以满足不同电器设备对电源的要求。

自制逆变器电路的搭建,不仅可以使人更好地了解逆变器工作原理,同时也可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从而更好地应用于生活和生产中。

本文将介绍逆变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自制逆变器。

1.逆变器电路的工作原理逆变器电路是一种将直流电转化成可变电压电流的电子设备,其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变换器将直流电转变成交流电源,以实现对各种电器设备的供电。

在逆变器电路中,交流电的频率和电压是可以控制的,具有相当广泛的应用场景。

逆变器电路由输入电阻、高频开关电路、输出变压器、滤波电路和输出电路等重要部分构成。

其中,高频开关电路是实现逆变电路转换的关键部件,其作用是将直流电输入高频开关,将其转换为周期性的脉冲电流,并通过变压器输出到负载上,从而实现对电器设备的供电。

2.逆变器电路的自制方法自制逆变器电路有很多种方法,其中最基础的是利用激光打印机上的铜箔板,极容易制造。

现在,以常用的直流12V电池或直流电源为例,介绍一下如何制作逆变器电路。

材料:TIP41C晶体管至少两个,2个220欧姆电阻,两个22K欧姆电阻,2个1N4148二极管,一个20K电位器,2个100微法电解电容,2个3.3哦感性电容,两个绿色指示灯等。

制作步骤:1. 首先,使用激光打印机打印逆变器电路图,并用铜箔板复制,将其贴到空的PCB板上。

2. 将TIP41C晶体管插在PCB板上的对应位置,按照逆变器电路图的连接顺序,连接其它电子元器件。

3. 连接好所有电子元件后,将逆变器电路插上直流电源或12V电池,用万用表检查电路是否正常工作。

4. 最后,将逆变器电路封装起来,加上散热塑料板等,保护电路的安全运行。

逆变器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电路,在现代的工业、生产中,其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每一个电子爱好者来说,自制逆变器电路不仅可以帮助其更好地了解逆变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同时也能够从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代码库里也有许多相关的逆变器代码,可以供各位查看学习,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W正弦波逆变器制作详解---献给象我一样的逆变器初学者自从公布了1KW正弦波逆变器的制作过程后,有不少朋友来信息,提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都是象我这样的初学者。

为此,我又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制作了这台600W的正弦波逆变器,该机有如下特点:1.SPWM的驱动核心采用了单片机SPWM芯片,TDS2285,所以,SPWM驱动部分相对纯硬件来讲,比较简单,制作完成后要调试的东西很少,所以,比较容易成功。

2.所有的PCB全部采用了单面板,便于大家制作,因为,很多爱好者都会自已做单面的PCB,有的用感光法,有点用热转印法,等等,这样,就不用麻烦PCB厂家了,自已在家里就可以做出来,当然,主要的目的是省钱,现在的PCB厂家太牛了,有点若不起(我是万不得已才去找PCB厂家的)。

3.该机所有的元件及材料都可以在淘宝网上买到,有了网购真的很方便,快递送到家,你要什么有什么。

如果PCB没有做错,如果元器件没有问题,如果你对逆变器有一定的基础,我老寿包你制作成功,当然,里面有很多东西要自已动手做的,可以尽享自已动手的乐趣。

4.功率只有600W,一般说来,功率小点容易成功,既可以做实验也有一定的实用性。

下面是样机的照片和工作波形:一、电路原理:该逆变器分为四大部分,每一部分做一块PCB 板。

分别是“功率主板”;“SPWM 驱动板”;“DC -DC 驱动板”;“保护板”。

1.功率主板:功率主板包括了DC-DC推挽升压和H桥逆变两大部分。

该机的BT电压为12V,满功率时,前级工作电流可以达到55A以上,DC-DC升压部分用了一对190N08,这种247封装的牛管,只要散热做到位,一对就可以输出600W,也可以用IRFP2907Z,输出能力差不多,价格也差不多。

主变压器用了EE55的磁芯,其实,就600W而言,用EE42也足够了,我是为了绕制方便,加上EE55是现存有的,就用了EE55。

关于主变压器的绕制,下面再详细介绍。

前级推挽部分的供电采用对称平衡方式,这样做有二个好处,一是可以保证大电流时的二个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对称性,保证不会出现单边发热现象;二是可以减少PCB反面堆锡层的电流密度,当然,也可以大大减小因为电流不平衡引起的干扰。

高压整流快速二极管,用的是TO220封装的RHRP8120,这种管子可靠性很好,我用的是二手管,才1元钱一个。

高压滤波电容是470uf/450V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用的容量大一些,对改善高压部分的负载特性和减少干扰都有好处。

H桥部分用的是4个IRFP460,耐压500V,最大电流20A,也可以用性能差不多的管子代替,用内阻小的管子可以提高整机的逆变效率。

H桥部分的电路采用的常规电路。

下面是功率主板的PCB截图,长宽为200X150MM,因为,这部分的电路比较简单,所以,我没有画原理图,是直接画了PCB图的。

该板布板时,曾得到钟工的提示帮助,特在此表示感谢。

2. SPWM驱动板和我的1KW机器一样,SPWM的核心部分采用了张工的TDS2285单片机芯片。

关于该芯片的详细介绍,可以看我以前的贴子:/topic/563779,这里不详说了。

U3,U4组成时序和死区电路,末级输出用了4个250光藕,H桥的二个上管用了自举式供电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电路,可以不用隔离电源。

因为BT电压会在10-15V之间变化,为了可靠驱动H桥,光藕250的图腾输出级工作电压一定要在12-15之间,不能低于12V,否则可能使H桥功率管触发失败。

所以,这里用了一个MC34063(U9),把BT电压升至15V(该升压电路由钟工提供),实验证明,这方式十分有效。

整个SPWM驱动板,通过J1,J2插口和功率板接通,各插针说明如下:J2:2P-4P; 7P-9P; 13P-15P; 18P-20P 分别为H桥4个功率管的驱动引脚。

23P-24P为交流稳压取样电压的输入端。

J1:1P为2285输出至前级3525第10P的保护信号连接端,一旦保护电路启动,2285的12P输出高电平,通过该接口插针到前级3525的10P,关闭前级输出。

6P-7P-8P为地GND。

9P接保护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关闭后级SPWM输出。

10P-11P接BT电源。

下面是SPWM驱动板的电原理图和PCB截图:SPWM驱动板原理图3.DC-DC驱动板DC-DC升压驱动板,采用的是很常见的线路,用一片SG3525实现PWM的输出,后级用二组图腾输出,经实验,如果用一对190N08,图腾部分可以省略,直接用3525驱动就够了。

因为这DC-DC驱动板,和我的1000W机上的接口是通用的,所以有双组输出,该机上只用了一组。

板上有二个小按钮开关,S1,S2,S1是开机的,S2是关机的,可以控制逆变器的启动和停机。

这驱动板,是用J3,J4接口和功率板相连的,其中J3的第1P为限压反馈输入端。

下面是DC-DC升压驱动电路图和PCB截图:DC-DC驱动板原理图4.保护板我这次没有做保护板,有如下原因:首先是没有保护板该机也可以工作,加上这段时间比较忙,所以,保护板就拉下了;其次是:我这次公布的功率主板,是后来经修正过的,保护板上的接口也做了改动,而我的样机用的是没有修正过的PCB板,即便是做了保护板,也插不上去。

我倒是希望有朋友如果用我的PCB文档去厂家打样,不要忘记,多给我打一套,寄给我,我就可以根据新的功率主板来画保护板了。

下面是保护部分的电路图,是我学习了钟工公布的3000W上用的保护电路变化而来的。

保护电路下面是600W整机的全部PROTEL99数据包600W正弦波逆变器技术资料二、主要部件的制作和采购1.SPWM主芯TDS2285,可以和张工联系:/item.htm?id=40444747742.主变压器主变压器是制作逆变器成功与否的关健,本机主变用的磁芯为EE55,材质PC40,我在杭州电子市场买到了一种质量很好的骨架,立式的,脚位11加11,脚粗1.2MM。

绕制数据:初级2T加 2T,用10根0.93的线。

初级导线总面积为6.8平方MM,次级为0.93线一根,绕60T。

绕前准备:先准备骨架,把骨架上22个引脚,剪去4个,下面红圈处就是表示已经剪去的脚。

上面二个独立的脚是高压绕组用的,远离下面的脚有利于绝缘,中间及下面的脚是低压绕组用的,左边是一个绕组2圈,右边是另一个绕组2圈。

绕制步骤:A),先绕二分之一的高压绕组(次级),先在骨架上用高温胶带粘一层,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导线打滑,用一根0.93线绕一层,约30圈(注意的是,高压绕组的线头要做好绝缘,我是套进一小段热缩套管,用打火机烤一下,就紧紧包在线头上了),再用胶带固定住线头,不要让它散出来,并在高压绕组的外面用高温胶带包三层。

B),下面就可以绕低压绕组了(初级),低压绕组分成二层绕,也就是每一层是2加2,用5根线并绕,我画了一个图(见下面图),不知大伙能不能看清楚结构情况。

先用5根0.93线绕2圈(见图二中红线),中间留空隙,再在空隙处用另外5根线绕2圈(见图二中蓝线),每根线长约37CM。

用同样的方法绕二层,层间包二层胶带,这样就相当于用了10根线并绕。

绕完低压绕组,在绕组外用高温胶带包三层。

绕低压绕组要注意的问题是:线头留在下面,即骨架引脚处,线尾留长一点,暂时留在骨架的上面(等绕完高压绕组后要向下折下来)。

从(图一)可以看出,实际上,低压绕组的头和尾是有一段是重叠的,也就是不是2圈,而是约2.2圈,这样做可以大大减少漏感。

C),再继续绕高压绕组,绕完另外的30圈,要注意的是,这30图要和里面的30圈绕向相同,这点很关健。

如果一层绕不下,就把剩下几圈再绕一层。

D),绕完高压绕组后,在外面用高温胶带包三层,就把低压绕组原先留在上面的线头折下来(见图三),准备焊在骨架的脚上。

去漆可以用脱漆剂,用棉签沾一点脱漆剂,抹在线头上,过一会儿,漆就掉下来了,就可以焊了。

E),再后在整个绕组的外面包几层高温胶带,绕好的线包外观要饱满平整。

F),现在可以插磁芯了,插磁芯之前要对磁芯的对接面做清洁处理,我是用胶带粘几下,把磁芯对接面的粉末全清洁干净,插入磁芯,用胶带扎紧,有条件的话对磁芯对接处用胶水做固定。

我发现用这种方法绕制的变压器漏感比较小。

以前用铜带绕制,漏感一般在0.8uH以上,现在可以做到0.4uH 以下。

我想原因是:因为铜带要焊引出线头,这样就留下了一个锡堆,再绕高压绕组时,中间就有一个空隙,导致耦合不紧。

下图为测试漏感示意图。

如果有条件,一定要做一个耐压测试,任一个低压绕组对高压绕组的绝缘要在1500V以上,这样才可以放心使用。

3. AC输出滤波磁环对于象我这样纯手工打造的爱好者来讲,这个磁环的绕制也是十分头痛的事。

磁环是采用直径40MM的铁硅铝磁环,用1.18的线,在上面穿绕90圈,线长约4.5米,如果用导磁率为125的磁环,电感量大约在1.5mH,用导磁度为90的磁环,电感量大约在1mH左右。

我做过试验,用二个这样的磁环,每个电感量在0.7mH以上就可以正常工作了。

绕制时分二层,第一层,45圈,因为磁环外圈和内圈的周长不同,所以第一层绕时,内圈的线要紧密排列,而外圈的线是每圈之间留有一个空隙的。

绕第二层时,内圈是叠在第一层线上,外圈是嵌在第一层线的空隙中,这样绕出来的线圈才好看。

当然,好象是否好看,也不影响使用。

下面是我在淘宝上买过磁环的网店(无意为商家做广告,只是方便朋友们采购)。

注意,绕这个磁环时,一定要戴手套,否则,导线会让你勒出血泡的。

/shop/view_shop-ef71d62f2ba6b3cbce392a3de2b7c159.htm4.散热风扇本机前级功率管和H桥的功率管都用风扇散热(安装方法下面再详述),这是一种小型仪表风扇,比电脑上的CPU风扇还要小一点,实验证明,在600W输出的情况下,H桥的4个功率管散热不成问题,但前级的二个功率管好象散热不够一点,如果有可能,最好用大一点的风扇。

这风扇也是在淘宝网上买的,但现在这家店中好象没有了,只能用其它差不多的风扇代替了。

5.其它还有一些小配件,也做一个图解:三、安装与调试:本机的安装调试并不复杂,但安装前必须做到二点:1.所有元器件必须是好的,器件的耐压和工作电流一定要够,尽可能用新器件,有条件的话装前对元器件作一番测试。

2.PCB质量一定要好,装前最好仔细地检查一下,有没有铜箔毛刺引起的短路等。

下面我讲一讲各板子的安装过程要注意的事项:1.功率主板:功率主板的安装,因为都是一些大器件,所以安装是比较方便的。

大功率管的安装:先把大功率管的脚弯成如下图所示的样子,然后把管子金属面朝上,将管脚插入焊接孔,在功率管的金属面上涂一点导热硅脂,再覆盖一层矽胶片做绝缘。

再把散热器盖上,从PCB下面升上来一个M3的螺丝,拧在散热器,并拧紧,这样,散热器就紧紧压在大功率管上了,再在反面把管脚焊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