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血管超声诊断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ppt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ppt](https://img.taocdn.com/s3/m/9c283805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f2.png)
超声图像的分析与解读
血流状态评估
通过观察血管内血流状 态,判断血管是否通畅 ,有无狭窄、阻塞等情
况。
血管结构分析
分析血管壁、内膜、中 膜等结构,判断有无动 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
等病变。
测量血管参数
根据需要,测量血管内 径、血流速度、阻力指 数等参数,为临床诊断
提供依据。
鉴别诊断
结合患者的病史、症状 和其他检查结果,对下 肢血管疾病进行鉴别诊
断。
03
CATALOGUE
下肢血管常见疾病的超声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治疗方案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下肢血管 疾病,超声检查可以观察动脉壁的形 态、结构和血流状态,判断动脉粥样 硬化的程度和范围。
根据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和范围,采 取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等 不同方案。
诊断要点
不全等征象。
治疗方案
根据血栓形成与栓塞的不同类型 和危险性,采取抗凝治疗、溶栓
治疗或手术治疗等不同方案。
静脉曲张与深静脉血栓的超声诊断
静脉曲张与深静脉血栓
下肢静脉曲张和深静脉血栓是常见的下肢血管疾病,超声检查可 以观察静脉瓣膜功能、静脉内血流状态和血栓形成等情况。
诊断要点
超声检查显示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流缓慢、血栓形成 等征象,以及浅静脉扩张、皮肤水肿等临床表现。
05
CATALOGUE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
诊断准确性的评估
诊断准确性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能够准确检测血管 狭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血管病变 ,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对比其他检查
与传统的血管造影相比,下肢血管超 声具有无创、无痛、无辐射等优势, 且诊断准确率较高,逐渐成为血管病 变的首选检查方法。
血管外科课件PPT课件
![血管外科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fd7da3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95.png)
针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 防和处理措施探讨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术后早期并发症识别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引流液性状及量,及时 发现并处理出血。
血栓形成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形 成。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发生。
肢体肿胀与疼痛
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和肿 胀。
技术手段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技 巧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的医 疗技术和设备,如血管镜、超声刀、 激光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等。其中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 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则包括血管腔 内治疗和血管外治疗等。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用于 指导抗感染治疗
04
治疗策略与手术操 作技巧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种类
01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用药时机
02
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策略
副作用与禁忌
03
各类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
传统开放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 路
一组综合征。
02 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 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 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马凡综合征
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 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 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措施
术后早期并发症识别和处理
出血
密切观察切口渗血、引流液性状及量,及时 发现并处理出血。
血栓形成
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栓形 成。
感染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术后护理,预防感 染发生。
肢体肿胀与疼痛
评估疼痛程度,采取相应措施缓解疼痛和肿 胀。
技术手段
包括血管造影、超声检查、CT和MRI 等影像学检查,以及血液检查等。
血管外科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手术技 巧和经验,同时还需要掌握先进的医 疗技术和设备,如血管镜、超声刀、 激光等。
治疗手段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 等。其中手术治疗包括传统开放手术 和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则包括血管腔 内治疗和血管外治疗等。
微生物学检查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用于 指导抗感染治疗
04
治疗策略与手术操 作技巧
药物治疗方案选择
药物种类
01
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脂药物等
用药时机
02
术前、术中、术后不同阶段的药物治疗策略
副作用与禁忌
03
各类药物的副作用及禁忌症
传统开放手术操作要点
手术入路选择
根据病变部位选择合适的手术入 路
一组综合征。
02 03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一种少见的慢性复发性中、小动脉和静脉的节段性炎症性疾病,下肢多 见,表现为患肢缺血、疼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和 游走性表浅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和坏死。
马凡综合征
一种遗传性结缔组织疾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患病特征为四肢、手 指、脚趾细长不匀称,身高明显超出常人,伴有心血管系统异常,特别 是合并的心脏瓣膜异常和主动脉瘤。
下肢静脉血栓ppt课件免费
![下肢静脉血栓ppt课件免费](https://img.taocdn.com/s3/m/393ff974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d.png)
经验总结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是要早期采取措施,包 括活动、机械和药物预防等,需要医生和患者共 同努力。
06
下肢静脉血栓的相 关知识拓展
下肢静脉血栓与慢性病的关系
慢性病概述
01
慢性病是指长期存在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下肢静脉血栓与这些慢性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慢性病的发病机制
02
慢性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
其他因素
年龄、遗传等因素也可能导致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
下肢水肿
由于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血液 回流不畅,引起下肢水肿。
疼痛和压痛
血栓引起炎症反应和神经刺激 ,导致疼痛和压痛。
皮肤颜色改变
由于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皮肤 颜色改变,如发绀、发黄等。
其他症状
如发热、恶心、呕吐等。
02
下肢静脉血栓的危 害与风险
一位老年女性,因骨折后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过程
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锻炼和调整生活 习惯,最终成功战胜疾病。
经验总结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康复锻炼和生活习惯调 整,有助于战胜下肢静脉血栓。
案例三
1 2 3
医生基本情况
一位血管外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防措施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早期 活动、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等,以降低下肢静脉 血栓的发生率。
02
药物治疗的进展
近年来,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如抗凝药物、
溶栓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03
介入治疗的发展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等工具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关键是要早期采取措施,包 括活动、机械和药物预防等,需要医生和患者共 同努力。
06
下肢静脉血栓的相 关知识拓展
下肢静脉血栓与慢性病的关系
慢性病概述
01
慢性病是指长期存在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
下肢静脉血栓与这些慢性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慢性病的发病机制
02
慢性病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
其他因素
年龄、遗传等因素也可能导致 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
下肢静脉血栓的症状
下肢水肿
由于血栓阻塞血管,导致血液 回流不畅,引起下肢水肿。
疼痛和压痛
血栓引起炎症反应和神经刺激 ,导致疼痛和压痛。
皮肤颜色改变
由于血液回流不畅,导致皮肤 颜色改变,如发绀、发黄等。
其他症状
如发热、恶心、呕吐等。
02
下肢静脉血栓的危 害与风险
一位老年女性,因骨折后长时间卧床,导致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治疗过程
患者采取药物治疗,并进行康复锻炼和调整生活 习惯,最终成功战胜疾病。
经验总结
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康复锻炼和生活习惯调 整,有助于战胜下肢静脉血栓。
案例三
1 2 3
医生基本情况
一位血管外科专家,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防措施
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如早期 活动、机械预防、药物预防等,以降低下肢静脉 血栓的发生率。
02
药物治疗的进展
近年来,针对下肢静脉血栓的药物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如抗凝药物、
溶栓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为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03
介入治疗的发展
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的治疗方法,通过导管等工具对病变部位进行治疗
血管超声课件ppt课件
![血管超声课件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016ac0b195f312b3169a5ed.png)
远端肢体放松后出现逆向血流的持续时间,单 位为秒(s)。
完整版课件
8
• 正常动脉 • 血管壁分三层结构: • 内膜——中等回声 • 中膜——低回声或无回声 • 外膜——强回声 • 内膜—中膜厚度<1mm,分叉处<1.2mm • 内壁光滑,有搏动性,彩色充盈,频谱包络光整。
• 动脉频谱特点:四肢动脉频谱呈三相波型;余动 脉频谱呈三峰二凹型,不同部位动脉流速和阻力 指数不同。
但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原因。可发生在全身动脉的任何部位,在周 围动脉中,以四肢动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腹主动脉和颈动脉。
• 2、假性动脉瘤:壁由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瘤体内
为血凝块及机化物,但瘤腔仍与原动脉腔相通,创伤性动脉瘤多 数此类。
• 3、夹层动脉瘤:是动脉壁内膜和中膜断裂或撕裂后,在血流
冲击下,动脉中膜分离,形成两个腔,一个是动脉原有的腔叫真 腔,另一个是动脉壁分离后形成的假腔。真腔与假腔间的开口为 原发口,部分患者有继发破裂口。收缩期血液自真腔流入假腔, 舒张期血液自假腔流入真腔。
• 诊断要点:突然发病的肢体疼痛、苍白、发 凉、肢体感觉异常及相应的动脉搏动减弱或 消失。有心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史。彩超检 查显示动脉病变段血流束突然中断,栓塞近 端动脉无侧枝循环形成。
完整版课件
47
房颤引起的左腘动脉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8
腹主动脉下段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9
动脉瘤
• 1、真性动脉瘤:动脉壁局部异常扩张或膨大,其病因多种,
• 1 、细小动脉硬化 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高血压
和糖尿病有关。
• 2、动脉中层硬化 又称门克贝格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中、
小型动脉
完整版课件
8
• 正常动脉 • 血管壁分三层结构: • 内膜——中等回声 • 中膜——低回声或无回声 • 外膜——强回声 • 内膜—中膜厚度<1mm,分叉处<1.2mm • 内壁光滑,有搏动性,彩色充盈,频谱包络光整。
• 动脉频谱特点:四肢动脉频谱呈三相波型;余动 脉频谱呈三峰二凹型,不同部位动脉流速和阻力 指数不同。
但动脉硬化是最常见原因。可发生在全身动脉的任何部位,在周 围动脉中,以四肢动脉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腹主动脉和颈动脉。
• 2、假性动脉瘤:壁由动脉内膜或周围纤维组织构成,瘤体内
为血凝块及机化物,但瘤腔仍与原动脉腔相通,创伤性动脉瘤多 数此类。
• 3、夹层动脉瘤:是动脉壁内膜和中膜断裂或撕裂后,在血流
冲击下,动脉中膜分离,形成两个腔,一个是动脉原有的腔叫真 腔,另一个是动脉壁分离后形成的假腔。真腔与假腔间的开口为 原发口,部分患者有继发破裂口。收缩期血液自真腔流入假腔, 舒张期血液自假腔流入真腔。
• 诊断要点:突然发病的肢体疼痛、苍白、发 凉、肢体感觉异常及相应的动脉搏动减弱或 消失。有心脏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史。彩超检 查显示动脉病变段血流束突然中断,栓塞近 端动脉无侧枝循环形成。
完整版课件
47
房颤引起的左腘动脉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8
腹主动脉下段急性栓塞
完整版课件
49
动脉瘤
• 1、真性动脉瘤:动脉壁局部异常扩张或膨大,其病因多种,
• 1 、细小动脉硬化 指细小动脉弥漫性增生病变,其发生与高血压
和糖尿病有关。
• 2、动脉中层硬化 又称门克贝格氏动脉硬化。病变主要累及中、
小型动脉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深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53f6ef31126edb6e1a103d.png)
整理课件ppt
15
DVT的临床表现
1. DVT 病人相当一部分并无症状,当血栓导致血管壁 及其周围组织炎症反应,以及血栓堵塞静脉腔,造 成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后,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急 性期主要表现为:疼痛、下肢肿胀、代偿性浅静脉 曲张、全身反应。
整理课件ppt
16
DVT的临床表现
2. 疼痛:疼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多出现在小腿腓肠 肌,大腿或腹股沟等部位。大多数病人自觉疼痛呈痉 挛或紧张感,活动后加剧。卧床休息或抬高患肢可减 轻。一般情况下疼痛出现后逐渐加重,并持续数天。
整理课件ppt
3
病因
(1) 血流滞缓 (2) 血管壁损伤或异物置入 (3) 血液高凝状态
整理课件ppt
4
血流滞缓
血流滞缓是造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 静脉淤血后造成局部组织缺氧,导致凝血酶积聚 细胞破坏后释放血清素和组胺,凝血酶、血清素和
组胺等物质均可诱发血栓的形成 因手术或瘫痪卧床,长时间乘车船旅行、产程过长
整理课件ppt
17
DVT的临床表现
3. 肿胀:下肢肿胀为最主要的表现,除少数因下腔静脉血 栓形成而表现为双下肢肿胀外,绝大多数为单侧下肢肿胀。 如果血栓位于下肢主干静脉,可迅速引起静脉回流障碍, 导致患肢肿胀。病变多发于腓肠肌静脉丛或髂-股静脉, 除部分血栓可溶解或局限于发病部位外,其余血栓可能向 近、远端蔓延累及整个深静脉主干而表现为整个下肢的剧 烈肿胀。
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段俊丽
整理课件ppt
1
内容概要
DVT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DVT的分型及临床表现 DVT的诊断 DVT的治疗及预防
整理课件ppt
2
概念
超声诊断下肢血管ppt课件
![超声诊断下肢血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f0032130508763230121291.png)
临床表现
主要是肢体缺血的症状,而症状的轻重则决定于动脉闭塞的部位和程 度,以及肢体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在发病的早期,病人常有肢体发凉、怕冷、麻木、酸胀、疼痛、间歇 性跛行、下肢疲累、紫绀和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足部动脉搏动减 弱或消失,后期由于严重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皮肤瘀斑而发生皮肤 坏死,甚至发生肢端溃疡或坏疽。
完整版课件
29
完整版课件
30
小腿部静脉血栓
小腿部浅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小腿部深静脉:小腿肌肉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腓肠 肌静脉 )、胫后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 。 国外报道: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中,77%为小腿肌肉内深 静脉受累(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少数为腓静脉 及胫后静脉受累 ,未发现胫前静脉单独受累者;比目鱼肌 内的单支静脉血栓为最常见的类型,且半数合并近端深浅 静脉返流。
动脉
完整版课件
13
完整版课件
14
股动脉与股静脉的关系
股总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 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 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 窝,易名腘动脉。
完整版课件
15
完整版课件
16
腘动静脉、胫后动静脉
解剖及检查手法
患者脚尖支在床上或检查侧 脚搭在对侧的脚踝上
4
正常四肢动脉频谱呈三相波
收缩期尖峰(收缩期血流) 舒张早期反向血流 舒张期的正向小波(动脉壁弹性回缩产生的前向血流)
完整版课件
5
完整版课件
6
完整版课、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 小腿部深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小腿肌肉
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 浅静脉: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 静脉的吻合丰富 有静脉瓣 管壁薄,张力低,探头加压管腔闭合
主要是肢体缺血的症状,而症状的轻重则决定于动脉闭塞的部位和程 度,以及肢体侧支循环建立的情况。
在发病的早期,病人常有肢体发凉、怕冷、麻木、酸胀、疼痛、间歇 性跛行、下肢疲累、紫绀和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足部动脉搏动减 弱或消失,后期由于严重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皮肤瘀斑而发生皮肤 坏死,甚至发生肢端溃疡或坏疽。
完整版课件
29
完整版课件
30
小腿部静脉血栓
小腿部浅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小腿部深静脉:小腿肌肉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腓肠 肌静脉 )、胫后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 。 国外报道: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中,77%为小腿肌肉内深 静脉受累(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少数为腓静脉 及胫后静脉受累 ,未发现胫前静脉单独受累者;比目鱼肌 内的单支静脉血栓为最常见的类型,且半数合并近端深浅 静脉返流。
动脉
完整版课件
13
完整版课件
14
股动脉与股静脉的关系
股总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的深面入股三角。 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跨 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腘 窝,易名腘动脉。
完整版课件
15
完整版课件
16
腘动静脉、胫后动静脉
解剖及检查手法
患者脚尖支在床上或检查侧 脚搭在对侧的脚踝上
4
正常四肢动脉频谱呈三相波
收缩期尖峰(收缩期血流) 舒张早期反向血流 舒张期的正向小波(动脉壁弹性回缩产生的前向血流)
完整版课件
5
完整版课件
6
完整版课、股浅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 小腿部深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小腿肌肉
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 浅静脉: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 静脉的吻合丰富 有静脉瓣 管壁薄,张力低,探头加压管腔闭合
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及正常声像图
![下肢血管的超声检查及正常声像图](https://img.taocdn.com/s3/m/d961dbe4998fcc22bcd10d54.png)
下肢血管的 超声检查与正常声像图
编辑制作:PWL1225
一、正常下肢动脉壁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就象大树根,在下行中不断分支,愈 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 较多,可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明显的搏动。
正常动脉三层膜结构:外膜、内中膜(IMT)、内膜。
外膜
内中膜 内膜
正常静脉Valsalva频谱
反流时间大于1s
右侧股浅静脉反流(频谱出现在基线以下)
41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挤压法:
挤压法是使远侧静脉血排空,快速放松, 近侧血向远侧倒流。
方法1: 站立位,嘱患者将被检查 下肢的大脚指用力后勾, 然后放松,观察频谱改变。 频谱反流诊断同乏氏法。
42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股总静脉频谱多普勒:
正常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向心血流)。深吸气后屏气
(Valsalva试验)管腔内血流中断,无血流信号,或者出现极短暂的反
流。即在静脉瓣膜关闭的
瞬间,可以出现短暂的少
量反流,小于0.5秒。
CFV
若反流时间大于1秒,提 示静脉瓣功能不全。
正常:Valsalva试验股静脉内血流中断 异常:Valsalva试验静脉瓣反流1.2秒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方股 向浅 。动
脉 向 下 走 行
RSFV RSFA
SFA
股浅动脉远段
22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股浅动脉频谱:
多普勒流速曲线呈三 相波型,(相同于股 总动脉频谱)。
股浅动脉正常值:
内径
(mm)
内中膜厚(IMT) 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期反向流速峰值
编辑制作:PWL1225
一、正常下肢动脉壁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就象大树根,在下行中不断分支,愈 分愈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 较多,可随心脏的收缩与舒张而明显的搏动。
正常动脉三层膜结构:外膜、内中膜(IMT)、内膜。
外膜
内中膜 内膜
正常静脉Valsalva频谱
反流时间大于1s
右侧股浅静脉反流(频谱出现在基线以下)
41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挤压法:
挤压法是使远侧静脉血排空,快速放松, 近侧血向远侧倒流。
方法1: 站立位,嘱患者将被检查 下肢的大脚指用力后勾, 然后放松,观察频谱改变。 频谱反流诊断同乏氏法。
42
八、下肢静脉超声检查注意问题
股总静脉频谱多普勒:
正常是随呼吸运动变化的单相血流(向心血流)。深吸气后屏气
(Valsalva试验)管腔内血流中断,无血流信号,或者出现极短暂的反
流。即在静脉瓣膜关闭的
瞬间,可以出现短暂的少
量反流,小于0.5秒。
CFV
若反流时间大于1秒,提 示静脉瓣功能不全。
正常:Valsalva试验股静脉内血流中断 异常:Valsalva试验静脉瓣反流1.2秒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方股 向浅 。动
脉 向 下 走 行
RSFV RSFA
SFA
股浅动脉远段
22
六、下肢动脉超声检查与频谱
股浅动脉频谱:
多普勒流速曲线呈三 相波型,(相同于股 总动脉频谱)。
股浅动脉正常值:
内径
(mm)
内中膜厚(IMT) 收缩期峰值流速 舒张期反向流速峰值
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演示教学
![下肢静脉的超声检查演示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55a289e26fff705cc170ac2.png)
最好取横切面观察静脉的可压缩性,因为 在长轴切面很容易因探头的移动或血管位 置的改变而失去正常切面
四.静脉的管径
正常情况下,下肢主要静脉的内径稍宽于相邻 的动脉,如果其内径明显宽于伴行的动脉(大 于二倍)而且不随呼吸而变化,就要考虑血栓 的可能
血栓本身可以将血管撑开,而导致血栓 形成的一些因素(如心衰、静脉瓣反流 等)也可以引起静脉内径的增宽。压闭 试验可以对此进行鉴别。
如果隐股静脉瓣完整,则不必在此水平游离大隐静脉。
超声检查能够轻易地评价静脉瓣功能。
三.静脉曲张的复发
1.首次治疗不当,多数为隐股静脉瓣 功能不全时,在不够高的位置结扎了 大隐静脉。
2.深静脉系统功能不全引起继发性静 脉曲张。
四. 浅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性: 是合并深静脉血栓和高凝状态的标志 10%的浅静脉血栓病人不治疗会发展成为深
静脉瓣的功能检查不依赖二维图像的显示,而是依 靠彩色血流图像特别是依靠多普勒频谱图的评价
三.压迫(闭)实验
与动脉不同,静脉管壁很薄,内部的血流对管壁形 成的压力较小,在少许外力作用下静脉管腔就要意 义:如管腔内有血栓存在,静脉管腔的可 压缩(闭)性就会消失
小隐静脉――沿小腿后面上行, 经腓肠肌两头之间在腘窝汇入腘静脉
下肢深静脉:
下腔静脉和髂静脉 ――髂外静脉引流下肢静脉
―― ――
股 静 脉 股股 浅深 静静 脉脉
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成对)
-胫后静脉(成对) -腓静脉 (成对)
股浅静脉是下肢深静脉系统的一部分
下肢静脉的声像图特征
四.血流增强
人工压迫探头探测处远段的肢体可以使检 查部位的血流量增大、血流流速加快 在多 普勒频谱上表现为突然增大的频移
存在血流增强现象,可以确认检查部位与 受压部位间静脉是通畅的
四.静脉的管径
正常情况下,下肢主要静脉的内径稍宽于相邻 的动脉,如果其内径明显宽于伴行的动脉(大 于二倍)而且不随呼吸而变化,就要考虑血栓 的可能
血栓本身可以将血管撑开,而导致血栓 形成的一些因素(如心衰、静脉瓣反流 等)也可以引起静脉内径的增宽。压闭 试验可以对此进行鉴别。
如果隐股静脉瓣完整,则不必在此水平游离大隐静脉。
超声检查能够轻易地评价静脉瓣功能。
三.静脉曲张的复发
1.首次治疗不当,多数为隐股静脉瓣 功能不全时,在不够高的位置结扎了 大隐静脉。
2.深静脉系统功能不全引起继发性静 脉曲张。
四. 浅静脉血栓形成
危险性: 是合并深静脉血栓和高凝状态的标志 10%的浅静脉血栓病人不治疗会发展成为深
静脉瓣的功能检查不依赖二维图像的显示,而是依 靠彩色血流图像特别是依靠多普勒频谱图的评价
三.压迫(闭)实验
与动脉不同,静脉管壁很薄,内部的血流对管壁形 成的压力较小,在少许外力作用下静脉管腔就要意 义:如管腔内有血栓存在,静脉管腔的可 压缩(闭)性就会消失
小隐静脉――沿小腿后面上行, 经腓肠肌两头之间在腘窝汇入腘静脉
下肢深静脉:
下腔静脉和髂静脉 ――髂外静脉引流下肢静脉
―― ――
股 静 脉 股股 浅深 静静 脉脉
股浅静脉-腘静脉-胫前静脉(成对)
-胫后静脉(成对) -腓静脉 (成对)
股浅静脉是下肢深静脉系统的一部分
下肢静脉的声像图特征
四.血流增强
人工压迫探头探测处远段的肢体可以使检 查部位的血流量增大、血流流速加快 在多 普勒频谱上表现为突然增大的频移
存在血流增强现象,可以确认检查部位与 受压部位间静脉是通畅的
超声诊断学 下肢血管-英文
![超声诊断学 下肢血管-英文](https://img.taocdn.com/s3/m/47019278964bcf84b9d57ba9.png)
The anatomy of the peripheral veins
2. The main deep veins of the lower limb: Anterior tibial veins, Posterior tibial veins, Peroneal veins, Popliteal vein, Superficial femoral vein, Profunda femoris vein, Common femoral vein.
2. Patient position: in supine and erect position, prone.
the limb is supinated and slightly abducted.
Technical Aspects
3. Equipment requirement A high-capacity scan converter the upper limb: 5~10MHz the lower limb: 5~7MHz 4. Methods : longitudinal scan plane and transverse plane.
Atherosclerosis
1.B-mode images:The earliest ultrasound sign is thickening of the intima and media (>1.0mm) , in the bifurcation (>1.2mm).
Atherosclerosis
A longitudinal B-mode image of the superficial femoral artery, profunda femoris artery
下肢静脉血栓PPT课件
![下肢静脉血栓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d9ca4fbf242336c1fb95e38.png)
13
(3)顺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对 于体内较深部位的静脉血栓,顺行静脉造影 诊断较为准确,为DVT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但属于有创检查,费用高。CT血管造影也 是检查下肢静脉、下腔静脉以及肺动脉管腔 有无血栓的有效方法。
14
❖ 因此,术前麻醉科医师如怀疑患者有DVT 的形成,诊断流程为:
9
❖ 临床表现
❖ 下肢DVT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患 侧肢体皮肤颜色变紫变暗。腓静脉型DVT 多无临床症状,约40%~50%有症状者血 栓向近端延展。近端DVT患者出现患肢疼 痛、肿胀等症状,其中近一半发生无明显 临床症状的肺栓塞。
❖ 对下肢DVT形成可能性的评价,初步评估 可采用以下Wells评分表,Wells评分是最常 用的验前概率评分:
❖ 注:CEUS: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 CUS:对比超声造影
❖ MRV: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CTV: CT静脉成像
16
那么当我们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术前 评估时候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该如 何处理呢,是不经处理直接麻醉,还 是需要抗凝处理又或需要置入下腔静 脉滤网?
17
❖ 首先让我们看看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第 六版《超声医学》是如何介绍的。
❖ 非常新鲜的血栓常表现为无回声或弱回声,超声 有助于提示急性血栓。慢性期血栓纤维化表现为 强回声,超声也较容易判断为慢性。在两者之间, 超声对血栓年龄或使其的判断只能大概的估测。
❖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有血栓史的患者,仅 凭血栓的超声表现很难鉴别新旧血栓。新血栓的 重要指征是在以前未被累及的静脉系统内发现血 栓。通过既往超声检查描绘的血栓范围的标示图, 有助于判断新发血栓。
12
(2)D-二聚体(D-Dimer)检测,酶联免疫 吸附法(ELISA)检查D-dimer敏感性高, 但特异性较差,恶性肿瘤大手术后、感染、 创伤等皆可导致D-dimer升高。另外,随着 年龄的增加,D-dimer的特异性会进一步下 降。阳性不能确诊深静脉血栓,但D-Dimer 小于0.5mg/L(超过50岁,以年龄X10对应 值为标准)基本可排除DVT。单独根据Ddimer不足以诊断或排除DVT,但是与验前概 率Wells评分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VT的诊 断和排除率。
(3)顺行静脉造影是诊断DVT的金标准,对 于体内较深部位的静脉血栓,顺行静脉造影 诊断较为准确,为DVT诊断最可靠的方法, 但属于有创检查,费用高。CT血管造影也 是检查下肢静脉、下腔静脉以及肺动脉管腔 有无血栓的有效方法。
14
❖ 因此,术前麻醉科医师如怀疑患者有DVT 的形成,诊断流程为:
9
❖ 临床表现
❖ 下肢DVT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患 侧肢体皮肤颜色变紫变暗。腓静脉型DVT 多无临床症状,约40%~50%有症状者血 栓向近端延展。近端DVT患者出现患肢疼 痛、肿胀等症状,其中近一半发生无明显 临床症状的肺栓塞。
❖ 对下肢DVT形成可能性的评价,初步评估 可采用以下Wells评分表,Wells评分是最常 用的验前概率评分:
❖ 注:CEUS: 对比增强超声造影 CUS:对比超声造影
❖ MRV: 磁共振静脉血管成像 CTV: CT静脉成像
16
那么当我们对老年骨科患者进行术前 评估时候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时该如 何处理呢,是不经处理直接麻醉,还 是需要抗凝处理又或需要置入下腔静 脉滤网?
17
❖ 首先让我们看看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第 六版《超声医学》是如何介绍的。
❖ 非常新鲜的血栓常表现为无回声或弱回声,超声 有助于提示急性血栓。慢性期血栓纤维化表现为 强回声,超声也较容易判断为慢性。在两者之间, 超声对血栓年龄或使其的判断只能大概的估测。
❖ 另外,在很多情况下,对于有血栓史的患者,仅 凭血栓的超声表现很难鉴别新旧血栓。新血栓的 重要指征是在以前未被累及的静脉系统内发现血 栓。通过既往超声检查描绘的血栓范围的标示图, 有助于判断新发血栓。
12
(2)D-二聚体(D-Dimer)检测,酶联免疫 吸附法(ELISA)检查D-dimer敏感性高, 但特异性较差,恶性肿瘤大手术后、感染、 创伤等皆可导致D-dimer升高。另外,随着 年龄的增加,D-dimer的特异性会进一步下 降。阳性不能确诊深静脉血栓,但D-Dimer 小于0.5mg/L(超过50岁,以年龄X10对应 值为标准)基本可排除DVT。单独根据Ddimer不足以诊断或排除DVT,但是与验前概 率Wells评分联合应用,可以提高DVT的诊 断和排除率。
四肢动脉的彩色多谱勒超声ppt课件
![四肢动脉的彩色多谱勒超声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194db7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41.png)
02
在四肢的不同部位,动脉的走行 、管径和血流速度也有所不同, 这些特点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 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PART 03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
超声探头选择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适合的 超声探头,例如高频探头或低频
探头。
探头使用方法
确保探头干净、无菌,轻轻涂抹耦 合剂于探头表面,然后进行扫描。
防破裂出血。
动脉栓塞
总结词
动脉栓塞是指动脉内血流中的栓子随 血流冲入并停留在四肢动脉中,导致 肢体缺血坏死。
详细描述
超声表现为动脉管腔内出现低回声或 中回声的栓子,可伴随动脉管腔狭窄 和血流信号减弱。
诊断要点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超声影像学检 查,判断栓子的位置和大小。
治疗方案
迅速采取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肢体 血供,预防坏死和功能障碍。
肱动脉
是肘窝内的主要动脉,分 支供应前臂和手部。
下肢动脉
股动脉
起源于髂外动脉,是下肢的主要供血 动脉,分支供应大腿和小腿。
腘动脉
胫后动脉和胫前动脉
是腘动脉的延续,分别供应小腿后侧 和小腿前侧。
位于腘窝内,分支供应小腿和足部。
四肢动脉的分支和分布
01
四肢动脉的分支较多,包括肌支 、骨支、皮支等,不同分支供应 不同的组织结构。
预防复发
治疗后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调整饮食、控制体重、规律锻 炼等,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定期复查和随访的重要性
监测病情变化
01
定期复查可以监测四肢动脉疾病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调整治疗方案
02
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依从性
在四肢的不同部位,动脉的走行 、管径和血流速度也有所不同, 这些特点在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 中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
PART 03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
超声探头选择
根据检查部位和目的选择适合的 超声探头,例如高频探头或低频
探头。
探头使用方法
确保探头干净、无菌,轻轻涂抹耦 合剂于探头表面,然后进行扫描。
防破裂出血。
动脉栓塞
总结词
动脉栓塞是指动脉内血流中的栓子随 血流冲入并停留在四肢动脉中,导致 肢体缺血坏死。
详细描述
超声表现为动脉管腔内出现低回声或 中回声的栓子,可伴随动脉管腔狭窄 和血流信号减弱。
诊断要点
结合患者症状、体征及超声影像学检 查,判断栓子的位置和大小。
治疗方案
迅速采取溶栓或取栓治疗,恢复肢体 血供,预防坏死和功能障碍。
肱动脉
是肘窝内的主要动脉,分 支供应前臂和手部。
下肢动脉
股动脉
起源于髂外动脉,是下肢的主要供血 动脉,分支供应大腿和小腿。
腘动脉
胫后动脉和胫前动脉
是腘动脉的延续,分别供应小腿后侧 和小腿前侧。
位于腘窝内,分支供应小腿和足部。
四肢动脉的分支和分布
01
四肢动脉的分支较多,包括肌支 、骨支、皮支等,不同分支供应 不同的组织结构。
预防复发
治疗后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调整饮食、控制体重、规律锻 炼等,以降低复发的风险。
定期复查和随访的重要性
监测病情变化
01
定期复查可以监测四肢动脉疾病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
可能出现的问题。
调整治疗方案
02
根据复查结果,医生可以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依从性
下肢血管疾病ppt
![下肢血管疾病ppt](https://img.taocdn.com/s3/m/b7c1a83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61.png)
01
02
03
04
久站久坐
长时间保持站立或坐姿,导致 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是引起小
腿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
妊娠
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压迫下腔静 脉,使下肢静脉回流受阻,易
发生小腿静脉曲张。
遗传因素
小腿静脉曲张有家族聚集现象 ,表明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
定作用。
其他因素
肥胖、长期慢性便秘、长期负 重等也可能诱发小腿静脉曲张
诊断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如患肢皮肤溃疡 、色素沉着等,结合辅助检查如静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等,可确诊下肢静脉 淤积性溃疡。
治疗
治疗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的方法包括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包括 抬高患肢、使用溃疡愈合药物等;手 术治疗适用于严重静脉曲张或出现并 发症的患者。
04 下肢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护理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
吸烟
寒冷和潮湿
吸烟是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主要危险因素 ,吸烟者发病率较非吸烟者高3-4倍。
寒冷和潮湿的环境可以诱发血栓闭塞性脉 管炎。
感染
遗传因素
某些细菌感染可能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 发病有关。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有家族聚集现象,表明 遗传因素在发病中起一定作用。
小腿静脉曲张的病因
行走能力受限
下肢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患者行 走能力受限,影响日常生活和
工作。
心理压力
下肢血管疾病的疼痛和不适可 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 心理压力。
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下肢血管疾病与心血管事件风 险增加有关,可能影响全身健 康。
截肢风险
严重下肢血管疾病可能导致截 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
存期。
02 下肢血管疾病的病因
小腿静脉曲张的诊断与治疗
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PPT课件
![下肢血管疾病超声诊断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e778495f0e7cd185253651.png)
正常成人下肢动脉测值
下肢动脉疾病的超声诊断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 病理变化: 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的退行性变和增
生过程,最后导致动脉失去弹性,管壁增厚 变硬,管腔狭窄缩小.
下肢动脉瘤
动静脉瘘
• 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的异常通道称之为 动静脉瘘。
• 分类: 先天性 : 累及无数细小动静脉,瘘口多 后天性 : 外伤或穿刺史,瘘口单个
CFA CFV
男,90岁 S2002-205 右股动脉血栓形成
ATA 男,56岁 S2002-109 左胫前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DPA 男,56岁 S2002-109 左胫前—足背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男,56岁 S2002-109 左胫前动脉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下肢静脉
股静脉 继续向上至腹股沟韧带下缘移行于髂外静脉。全程与 股动脉相伴行。当股静脉穿过内收肌管时,位于股动脉后外侧, 继续向上,至腹股沟韧带位于股动脉内侧,移行为髂外静脉。
小隐 腘静脉
男,68岁 A2001-221 左股静脉急性血栓形成
急、慢性血栓形成超声检测鉴别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分类 原发性 : 原因不名 继发性 : 血栓后遗症
超声表现
• 二维:
•
原发性 : 正常静脉形态
•
继发性 : 血栓后遗症表现
• 彩色 : 挤压试验 (+) 乏氏试验 (+)
c.吸气时血流变慢而色彩黯淡,呼气时 血流加速则色彩明亮。
股静脉血流频谱图
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实验
乏氏试验 :深吸气后憋气(乏氏动作)可见正 常肢体大静脉或中等大小静脉内血流信号中断 或出现短暂返流 检测检查部位至胸腔的静脉系统开放状况 及其间静脉瓣膜防止血液反流的能力(是否完 全关闭)
血管外科疾病ppt课件
![血管外科疾病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c94e96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2e.png)
分类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血管外科 疾病可分为动脉疾病、静脉疾病 和淋巴管疾病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感染等 。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等都是血管外科疾病的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性质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发热、红斑、溃疡等 。
生物制剂种类
根据血管外科疾病的不同类型和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 进行治疗,如生长因子、基因工程药物等。
给药途径
生物制剂可通过静脉注射、局部注射、基因转染等多种途径给药。
注意事项
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免疫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手术体情况, 制定力量训练计划,以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或诊所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
复查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安排相应的复查项目和时间表,以确保康复效果和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
健康教育和指导
在随访和复查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
诊断方法
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其中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血管外科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02
常见血管外科疾病介绍
Chapter
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疼痛、 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导 致肢体溃疡和坏死。
并发症预防
根据病变部位和性质,血管外科 疾病可分为动脉疾病、静脉疾病 和淋巴管疾病等。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血管外科疾病的发病原因多种多样, 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感染等 。
危险因素
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肥 胖、缺乏运动等都是血管外科疾病的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血管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和性质而异, 常见的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发热、红斑、溃疡等 。
生物制剂种类
根据血管外科疾病的不同类型和发病机制,选择合适的生物制剂 进行治疗,如生长因子、基因工程药物等。
给药途径
生物制剂可通过静脉注射、局部注射、基因转染等多种途径给药。
注意事项
生物制剂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的免疫反应和药物副作用,及 时调整治疗方案。
05
手术体情况, 制定力量训练计划,以 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定期随访和复查安排
定期随访
建议患者定期到医院或诊所进行随访,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康复情况。
复查安排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安排相应的复查项目和时间表,以确保康复效果和及时 发现潜在问题。
健康教育和指导
在随访和复查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和自我管理 能力。
诊断方法
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 、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其中 ,超声、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血管外科疾病的 诊断和评估中具有重要作用。
02
常见血管外科疾病介绍
Chapter
动脉硬化闭塞症
患者可能出现下肢麻木、疼痛、 间歇性跛行等症状,严重者可导 致肢体溃疡和坏死。
并发症预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舒张早期反向血 流
3.舒张期的正向小 波(
股动脉与股静脉的关系
股总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 的深面入股三角。 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 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 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 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 腘窝,易名腘动脉。
腘动静脉、胫后动静脉解剖 及检查手法
患者脚尖支在床上或检查侧脚搭 在对侧的脚踝上 腘静脉位于腘动脉的后方 胫后动静脉上段是腘动静脉的直 接延续,可向下追查中段情况 胫后动静脉下段在内踝下方查找, 可向上追查中段情况
静脉血流无法显示的原因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肿胀 过度肥胖 仪器调节不当
仪器的调节
Freqency;Gain;Scale(PRF);harmonic(THI);depth; Probe;Filter 2D图像调节: Freqency ↓
Gain适当
harmonic(THI) 浅表部位血管可加(提高分辨率),深部取消 彩色多普勒调节: Freqency ↓
急性血栓超声表现
深静脉管腔增宽,内有实质性回声,部分或全部占据 血管腔;急性期血栓为低回声,慢性期为较强回声。 探头加压时,管腔无消失。 病变处无彩色血流信号。 急性血栓三种类型:
髂一股静脉 股-膕静脉 全下肢深静脉
血栓部分再通的超声特征:
于部分节段血栓边缘或中间有条带状或点状彩色血流显示,血 流束明显变细。部分节段内仍无血流信号。 全部节段血栓边缘或中间有条带状或点状彩色血流显示,血流 束明显变细。 静脉腔内一处或多处可见的实性回声,血流局部略变细。 静脉腔内出现膜状回声,似动脉夹层。 静脉壁增厚,不光滑。 继发性静脉瓣功能不全。
下肢血管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肢静脉疾病
大隐静脉曲张 小隐静脉曲张 深静脉返流 血栓形成
新鲜血栓 血栓部分再通 瓣膜继发关闭不全 小腿肌间隙血栓
下肢静脉疾病
大隐静脉曲张及深静脉瓣返流
原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静脉内压力持 久增高、继发于血栓再通、静脉瓣缺如 瓦氏动作可见返流 大隐静脉及属支迂曲扩张可伴血栓
胫前动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穿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始段膝关节前外下方查找 下段在小腿下段前方偏外侧查找
足背动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在足背靠内侧部位查找 显示不清的可由胫前动脉向下追 踪查找
大隐静脉
为人体最长的浅静脉,起自足背静 脉弓的内侧端,在耻骨结节下外方 约3厘米处,穿隐静脉裂孔(卵圆 窝)注入股静脉。
瓦氏动作(valsava ):深吸气后,憋住气,尽 力鼓起肚子---增加胸腹内压----静脉返流
瓦氏动作(站立位)、挤压小腿试验
下肢静脉血栓
产后、长期卧床、腹部手术、肢体挤压伤等 易形成静脉血栓。
原因为:血管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 临床表现为受阻以下段肢体肿胀、疼痛、紫 绀等。血栓可脱落造成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以 左侧多见,主要是由于髂动脉交叉在左侧髂总静 脉之上,引起左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所致。
GSV
小腿部静脉血栓
小腿部浅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小腿部深静脉:小腿肌肉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 腓肠肌静脉 )、胫后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 。
国外报道: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中,77%为小腿 肌肉内深静脉受累(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 少数为腓静脉及胫后静脉受累 ,未发现胫前静脉单 独受累者;比目鱼肌内的单支静脉血栓为最常见的 类型,且半数合并近端深浅静脉返流。
股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股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 先找到大隐静脉 探头轻压 配合瓦氏动作 静脉分叉低于动脉分叉
股动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股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 股浅动脉:髂外动脉直接延 续,向下延续为腘动脉 股深动脉:向下变为几只小 的穿动脉
1 3
2
正常四肢动脉频谱 呈三相波
1.收缩期尖峰(心 脏收缩期前进的血 流)
小腿部深静脉:胫后静脉、腓静 脉、胫前静脉、小腿肌肉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 浅静脉: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
静脉的吻合丰富
有静脉瓣
管壁薄,张力低,探头加压管腔消失
血管解剖及检查手法
髂血管解剖及检查手法
1. 明确髂血管走行 2. 从上至下找 3. 从下至上找
髂总动脉 髂 内动脉 髂外动脉
注意事项
怀疑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新鲜血栓 者,探头不可重压,以防血栓脱落。
下肢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内膜不光滑 内中膜增厚 斑块 狭窄 闭塞
大腿部浅、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缝匠肌下,内收 肌管和膝部三处;
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和外踝交通静脉最重要,内踝交通静 脉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外踝交通静脉 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
它们的瓣膜功能不全,往往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 脉淤滞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隐静脉之间最重要 的一个交通支位于膝部附近。
大隐静脉五属支: 腹壁浅静脉
旋髂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 股内侧浅静脉 股外侧浅静脉
小隐静脉
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外侧 端,伴腓肠神经走行, 行经外踝后方,再沿小 腿中线上行,至腘窝注 入腘静脉。
PV PA
SSV
交通静脉支
下肢浅、深静脉之间和大、小隐静脉之间,都有许多交通支 互相沟通。交通静脉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 因为交通静脉破坏必然导致浅静脉曲张。
彩色Gain↑ 调高至出现伪像再调低至伪像刚刚消失 二维图像Gain ↓ 否则影响血流显示 Scale(PRF) 根据所检查血管的血流速度适当 ↓ Filter适当调节
频谱多普勒调节: Freqency ↓ Gain适当调节 Scale(PRF) 适当调节
适当调节深度(depth) 探头的调节:下肢肿胀明显者可选用腹部探头观察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
下肢血管检查要点
1. 血管的解剖走行及体表投影 2. 检查手法 3. 常见疾病的超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4. 密切结合临床 5. 仪器调节
动静脉的解剖特点
动脉的特点:
壁厚,分三层:内膜,中层,外膜 张力高,探头加压管腔无明显变化
静脉的特点:
有浅、深静脉之分 大腿部深静脉:股总静脉、股浅 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
3.舒张期的正向小 波(
股动脉与股静脉的关系
股总动脉在腹股沟韧带中点 的深面入股三角。 在股三角内,股动脉先位于 股静脉的外侧,逐渐从外侧 跨到股静脉的前方,下行入 收肌管,再穿收肌腱裂孔至 腘窝,易名腘动脉。
腘动静脉、胫后动静脉解剖 及检查手法
患者脚尖支在床上或检查侧脚搭 在对侧的脚踝上 腘静脉位于腘动脉的后方 胫后动静脉上段是腘动静脉的直 接延续,可向下追查中段情况 胫后动静脉下段在内踝下方查找, 可向上追查中段情况
静脉血流无法显示的原因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肿胀 过度肥胖 仪器调节不当
仪器的调节
Freqency;Gain;Scale(PRF);harmonic(THI);depth; Probe;Filter 2D图像调节: Freqency ↓
Gain适当
harmonic(THI) 浅表部位血管可加(提高分辨率),深部取消 彩色多普勒调节: Freqency ↓
急性血栓超声表现
深静脉管腔增宽,内有实质性回声,部分或全部占据 血管腔;急性期血栓为低回声,慢性期为较强回声。 探头加压时,管腔无消失。 病变处无彩色血流信号。 急性血栓三种类型:
髂一股静脉 股-膕静脉 全下肢深静脉
血栓部分再通的超声特征:
于部分节段血栓边缘或中间有条带状或点状彩色血流显示,血 流束明显变细。部分节段内仍无血流信号。 全部节段血栓边缘或中间有条带状或点状彩色血流显示,血流 束明显变细。 静脉腔内一处或多处可见的实性回声,血流局部略变细。 静脉腔内出现膜状回声,似动脉夹层。 静脉壁增厚,不光滑。 继发性静脉瓣功能不全。
下肢血管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下肢静脉疾病
大隐静脉曲张 小隐静脉曲张 深静脉返流 血栓形成
新鲜血栓 血栓部分再通 瓣膜继发关闭不全 小腿肌间隙血栓
下肢静脉疾病
大隐静脉曲张及深静脉瓣返流
原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壁薄弱、静脉内压力持 久增高、继发于血栓再通、静脉瓣缺如 瓦氏动作可见返流 大隐静脉及属支迂曲扩张可伴血栓
胫前动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穿小腿骨间膜至小腿始段膝关节前外下方查找 下段在小腿下段前方偏外侧查找
足背动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在足背靠内侧部位查找 显示不清的可由胫前动脉向下追 踪查找
大隐静脉
为人体最长的浅静脉,起自足背静 脉弓的内侧端,在耻骨结节下外方 约3厘米处,穿隐静脉裂孔(卵圆 窝)注入股静脉。
瓦氏动作(valsava ):深吸气后,憋住气,尽 力鼓起肚子---增加胸腹内压----静脉返流
瓦氏动作(站立位)、挤压小腿试验
下肢静脉血栓
产后、长期卧床、腹部手术、肢体挤压伤等 易形成静脉血栓。
原因为:血管损伤、血流缓慢、血液高凝。 临床表现为受阻以下段肢体肿胀、疼痛、紫 绀等。血栓可脱落造成肺栓塞。下肢静脉血栓以 左侧多见,主要是由于髂动脉交叉在左侧髂总静 脉之上,引起左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所致。
GSV
小腿部静脉血栓
小腿部浅静脉:小隐静脉、大隐静脉。
小腿部深静脉:小腿肌肉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 腓肠肌静脉 )、胫后静脉、腓静脉、胫前静脉 。
国外报道:孤立性小腿深静脉血栓中,77%为小腿 肌肉内深静脉受累(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 少数为腓静脉及胫后静脉受累 ,未发现胫前静脉单 独受累者;比目鱼肌内的单支静脉血栓为最常见的 类型,且半数合并近端深浅静脉返流。
股静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股静脉=股总静脉+股浅静脉 先找到大隐静脉 探头轻压 配合瓦氏动作 静脉分叉低于动脉分叉
股动脉解剖及检查手法
股动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 股浅动脉:髂外动脉直接延 续,向下延续为腘动脉 股深动脉:向下变为几只小 的穿动脉
1 3
2
正常四肢动脉频谱 呈三相波
1.收缩期尖峰(心 脏收缩期前进的血 流)
小腿部深静脉:胫后静脉、腓静 脉、胫前静脉、小腿肌肉内深静脉 (比目鱼肌静脉、腓肠肌静脉 ) 。 浅静脉:大、小隐静脉及其属支
静脉的吻合丰富
有静脉瓣
管壁薄,张力低,探头加压管腔消失
血管解剖及检查手法
髂血管解剖及检查手法
1. 明确髂血管走行 2. 从上至下找 3. 从下至上找
髂总动脉 髂 内动脉 髂外动脉
注意事项
怀疑下肢静脉血栓,尤其是新鲜血栓 者,探头不可重压,以防血栓脱落。
下肢动脉疾病
动脉硬化 内膜不光滑 内中膜增厚 斑块 狭窄 闭塞
大腿部浅、深静脉之间的交通支,主要位于缝匠肌下,内收 肌管和膝部三处;
小腿部以内踝交通静脉和外踝交通静脉最重要,内踝交通静 脉有3支,引流小腿下1/3内侧面的静脉血;外踝交通静脉 引流小腿下1/3外侧面的静脉血。
它们的瓣膜功能不全,往往与大、小隐静脉曲张的发生和静 脉淤滞性溃疡的形成有密切关系。大、小隐静脉之间最重要 的一个交通支位于膝部附近。
大隐静脉五属支: 腹壁浅静脉
旋髂浅静脉 阴部外静脉 股内侧浅静脉 股外侧浅静脉
小隐静脉
起于足背静脉弓的外侧 端,伴腓肠神经走行, 行经外踝后方,再沿小 腿中线上行,至腘窝注 入腘静脉。
PV PA
SSV
交通静脉支
下肢浅、深静脉之间和大、小隐静脉之间,都有许多交通支 互相沟通。交通静脉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 因为交通静脉破坏必然导致浅静脉曲张。
彩色Gain↑ 调高至出现伪像再调低至伪像刚刚消失 二维图像Gain ↓ 否则影响血流显示 Scale(PRF) 根据所检查血管的血流速度适当 ↓ Filter适当调节
频谱多普勒调节: Freqency ↓ Gain适当调节 Scale(PRF) 适当调节
适当调节深度(depth) 探头的调节:下肢肿胀明显者可选用腹部探头观察
下肢血管超声诊断
下肢血管检查要点
1. 血管的解剖走行及体表投影 2. 检查手法 3. 常见疾病的超声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4. 密切结合临床 5. 仪器调节
动静脉的解剖特点
动脉的特点:
壁厚,分三层:内膜,中层,外膜 张力高,探头加压管腔无明显变化
静脉的特点:
有浅、深静脉之分 大腿部深静脉:股总静脉、股浅 静脉、股深静脉、腘静脉